这边宋老头已经去了屋里的拿出了一封信来给了张宁。

张宁一听,愣了一下,才顺手接了过来,她心里有些小期待,笑着就进了屋子。

宋春兰拉着宋母道:“我嫂子害羞了呢。”

张宁进了屋子里,就赶紧拆了信件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告诉她,结婚报告已经打下来了,不过现在训练紧,所以短期内不能请假回来领证了,过年的时候也许能够回家来。另外又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

“真是个木讷的男人。”张宁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想着,最起码他嘴上不说,却还知道写信回来,说明还是惦记家里的。

她想写信回一下,又想起过几天正好要寄东西,不如到时候一起寄过去的好,就放下了笔,又把信件完完整整的看了好几遍。

这边房里,宋老头和宋母已经躺床上了,宋母心里还有些不踏实,躺在被窝里问着老伴,“老头子,你说儿媳妇这生意能行吗,我这心里怎么老是悬着。做生意能这么容易?咋就看她出去一天,什么都弄好了一样,还说过几天去拿货呢。”

宋老头本来眯着眼睛准备睡觉,听着宋母这么说了,他也想了一下,叹气道:“就让她折腾吧,我看这个儿媳妇,还是有些本事的。”

“有本事是好事,可是我就担心她太有本事,到时候看不上建国了咋办?”当婆婆的就得整天操心,儿媳妇没用了,她看不上,太有用了,又担心有外心。这怎么样,都不能太满意。

宋老头倒是没她这么多心思,翻了个身,“想那么多干啥,睡觉了,明天还得送货呢。”

接下来几天,张宁和宋大柱每天都早出晚归,将附近的乡镇都给跑了个遍儿。

因为价钱便宜,又有八一厂的名头在,而且这订货也不用先给定金,不担心被骗,所以大家都订的爽快。

除了少数的几家有些不大相信而没订之外,三十多个乡代销店和五个镇的供销社都定了货。

张宁算了算,罐头一共订出去了一万一千两百个,月饼总共预定了八千斤。这次的罐头和月饼,张宁都是对半赚的,去掉成本和到时候请车子的钱,能够赚差不多一万多块了。

就算中间出现一些退货的,她也不担心,到时候直接退回八一厂去,她也不亏。而且以她的产品的价钱,她觉得这种情况会很少。

约好了去八一看货的这天,张宁特意的把自己收拾的利落体面,和宋大柱拿着窝窝头就坐车去了城里了。

这次到了八一厂,那门卫就认识了,专门有人带着张宁他们去找孙胡。

路过厂区的时候,张宁看到厂里有拖拉机在拉货,她想了一下,又跟着继续往前走。

孙胡知道他们今天要来,早早的就在办公室等着了。事实上早在前天,产品的样品就已经连夜做出来了。

做市场,就得一个‘先’字。

这次离着中秋节又这么近,他自然也要赶紧着拿出新出来产品去找找那些平时合作的一些单位了。而且这次的结果让他大大的扬眉吐气了一把。新出来的月饼样子拿去,几乎不用谈,这生意就成了,而且定的量还不少。

心里正高兴着呢,张宁他们就进了屋了办公室了。

孙胡赶紧来让人倒了水,又亲自招待。

张宁看着他这个态度,就知道肯定形势不错,心里也有了底了。

她也没耽搁,直接提出了看货的要求。

“你啊,我们卖东西的都没急呢,你这就急了。”孙胡笑着领他们去了仓库这边。

这几天工厂一直加班加点的,已经生产出来了一大批的新式月饼了。

张宁每一种都看了样子,然后尝了味道。虽然样子合味道都和以后的差了一些,不过和时下的这些老样子和味道比起来,已经是很有竞争力了。

孙胡笑眯眯道:“怎么样?”

“还不错。”张宁点点头,又道:“我这罐头拿一万两千瓶,月饼五千斤。”

重生农村好媳妇

作者:湖涂

第17章

“这么多?”孙胡顿时瞪大了眼睛。他以为这女人做的是乡下市场,最多能弄个几百斤就不错了,这一下子拿这么多……“你这一下子也别拿这么多了,免得到时候不好销售,你退回来麻烦,我们收也要手续。”他觉得张宁这还是太年轻了,先前看着挺精明一个人的,没想到这做起事来,还是急功近利了。

张宁笑道:“你放心,这货我能销出去,而且这是第一批,没准过几天还能有呢,我们可说好了,按着合同上来的,这提货的时间一直在中秋节当天截止的。”

“这个我当然记得,不过你确定拿这么多?”孙胡眯着眼睛看着她,认真道:“你不是把市场做到城里来了吧,当初可说好的,你们做乡下和镇上的,城里和省城都是我们的。”

“这个当然是的,做生意讲究个诚信,我敢保证我没做城里的市场。不过我自己这怎么做的,也得保密,你只管负责给我拿货就行。”

孙胡见张宁一脸坦荡,没有骗人的样子,也没好继续问下去。这卖东西,都有自己的门路,有些人不愿意说,那也是正常的。

不过他倒是真是好奇了,这货到底是怎么卖出去的,能在中秋节就卖出一万件罐头,还有这些月饼。

提货的时候,张宁和孙胡说起了想借厂里拖拉机拉货的事情,当然,这个也是会给钱的。

孙胡帮着去和那拖拉机师傅说了一声,人家也想挣点外水,也就答应了,帮着拉三天货,张宁给他三十块钱。

谈好了之后,张宁就拉了三千罐罐头和一千斤的月饼。和宋大柱开始往镇上和乡下去送货了。

有了拖拉机,这就比之前骑自行车要快多了。一天的时间下来,这一车子的货就送的差不多了。

还有人看着货确实靠谱,也是八一厂的标志,所以又有加了量的。

罐头的保质期是两年呢,得趁着这价钱便宜,多屯点货。

张宁和宋大柱坐在拖拉机的后面回村子的时候,把账本看了看,已经有五千多块钱了,除去给厂子那边的成本,差不多能净赚两千多。

宋大柱激动的红了眼睛,想要说话,又担心被人听到了,只能满眼兴奋的看着张宁。这下子,他这压弯了的肩膀也不疼了,全身都有了干劲。

为了不引起村子里人的注意,两人在村口就下了拖拉机了,并且约好了明天继续在厂里拉货,就让那师傅开着拖拉机回去了。

路上张宁嘱咐宋大柱,这事情可要瞒着,要不然他们这身上的钱放着可不安全。

宋大柱知道,这哪个村子都有一两个好吃懒做手脚不干净的东西,自然不敢乱说了,连连点头,“我连我娘先不说,等这事情办完了,咱再说。”

张宁笑着点点头。

晚上回去后,张宁也没和宋家二老他们说挣了多少钱的事情,只把提回来的月饼给他们尝尝。

“这里面竟然还包着肉,可贵了吧。”宋母吃了一个,又是惊讶,又有几分心痛的样子。

“妈,不要钱,这是厂里多送的一些做样品的,你们敞开了吃吧。明天我给建国那边也寄点过去,过几天中秋节,他也能有个想头。”

一听是送的,宋母这心里就乐滋滋的了,大口的吃了几口。

晚上一家子人干脆也不做饭了,都把这月饼给拿着吃了好些个。

吃饱了之后,宋母坐在家里的院子里,摸着圆鼓鼓的肚子,笑道:“我这媳妇可真好,自从来了咱们家,这酒也有人送,现在还能送这么好吃的月饼。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啊。”这东西要不是买着送人情的,她可舍不得吃呢。

她又想起儿媳妇晚上没吃月饼,赶紧对着一边正吃月饼的宋春兰道:“去,给你嫂子下碗面条去,打两个鸡蛋,她这阵子可辛苦了。”

宋春兰一听,赶紧两口把月饼给塞进去了,就去厨房里给张宁下了面。

此时张宁正在房间里给宋建国写信。

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她准备提前把月饼寄过去,让他能够过得丰盛点。

不过拿着笔之后,又不知道说什么了。她虽然很了解宋建国了,但是真正相处时间不长,难免有些生疏。

想了好久之后,才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第二天进城里的时候,张宁先是去了一趟照相馆,给自己照了一张相片,准备到时候给宋建国寄过去。她虽然上辈子婚姻生活不好,但是也是努力过的,如今和宋建国过日子,她也愿意努力过的好一些,让夫妻两的感情也尽快的融洽起来。

这一次送货也比昨天要顺利许多,还有之前没订货的,听说了消息之后,听着张宁他们来了,就特地跑来定了货了。

张宁自然是来者不拒,都约好了第三天把货送过来。

等到第三天去城里,张宁就把照片给拿了,然后去厂里拿了些月饼准备给宋建国寄过去,考虑到宋建国训练重,喜欢吃肉,特地给弄了三十斤肉馅月饼,再另外给弄了其他口味的,总共五十斤,另外又给寄了二十斤的兰花豆。

把照片和信塞到信封里,和这些东西放到一个口袋里打包好了之后,张宁就给寄出去了。

宋大柱看直了眼睛,“心道,自己以后的媳妇要是能有自己妹子这么贴心就好了。”他想起吴芬,心里又有些不痛快了。

这边张宁寄完东西之后,又赶紧和宋大柱一起去厂里提货。 她之前订的货,今天是最后一批的,后面的除非还有大批量的加货,要不然,她就不准备再过来了。

孙胡看着她连续两天过来,这货还都是一天都脱手了,立马就知道,这年轻姑娘是个有能耐的。

就是他自己,也不可能一下子卖出去这么多东西啊。他也跟那个开拖拉机的师傅打听过了,才知道人家那货是送到乡里的代销店去了,之前就已经谈好的生意,车子开过去了,人家就到村口来拿的,交钱拿货,一点也不耽误。

今天趁着张宁过来拿货的时候,他忍不住道:“张宁,我看你就来我们销售部吧,我也不是不容人的,你这样有能耐的,到我们这里,以后就有大前途的。”

这可是好苗子啊,比自己部门里面那群好逸恶劳的工人子弟们要有能耐多了。

张宁笑着道:“多谢你的好意,不过我公婆不会答应的。我这做生意都是这几天的事情,要是长期了,他们也不会点头。”她知道,八一厂子存活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应该就这两年的事情了,毕竟国家政策后面支持私有化,像食品厂这种日常的厂子,都是会变成私有化的。

孙胡见她这么说,也不好再强留了。毕竟这嫁了人的,这就身不由己了。

拿了货之后,张宁就和孙胡约好了,后面如果还有货,就中秋节前一天过来拿,要是没有,她也在那一天过来结账。

闹腾了这几天,村子里已经有人开始看着苗头了,而且还有人看着张宁和宋大柱一起每天早出晚归的,还有拖拉机给送到村子口,就知道肯定是忙着啥事呢。

有人心里有些门道,就过来打听,宋母一概都是打着马虎眼给糊弄过去了。

她虽然平时直来直往的,但是也不糊涂,村子里大伙平时脸上笑哈哈的过去了,但是一碰上钱的事情,那心里都藏着事情呢。

而且儿媳妇的事情也没和他们多说,他们自然也不会往外瞎说了。

直到中秋节前一天,张宁和宋大柱又去了一趟城里,回来后,张宁就把门给关了,把这次做生意的事情给说了一通。

一听张宁说挣了八千块钱,宋家人都惊的瞪大了眼睛。

这才几天的功夫啊,儿媳妇这早出晚归的,这一下子就来了八千块,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挣这么多的钱啊。

宋母道:“儿媳妇啊,你这钱,是真的还是假的啊,你哪里来的本钱啊?”她记得她媳妇可从来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的本钱呢。

宋老头也一时间没接受。

张宁道:“爸妈,你们也别处去说,这事情咱们家里人知道就行了,免得有麻烦。我现在有个打算,咱们村子里外面不是有个荒废的砖窑吗,我想和村长说说,看能不能承包下来。”她本来也不想把做生意的钱和家里说的太明白,毕竟人多口杂,但是这几天她进进出出的,看着那个砖窑,心里有了想法。这想法,还得公公婆婆出面才行呢。所以这该说的,还是得说了。

“你要承包那个砖窑?”

宋老头手里的烟杆差点拿不住了。

那砖窑已经荒废了两年了,先前是村里的,后来效益差了,公家就不让做了。没想到儿媳妇竟然看中了。

张宁点头道:“爸,这事情你可得帮我出面,看能不能少点钱给拿下来。”

“可是咱们家也没那个技术啊。”宋母焦急道,这承包砖窑可不是个小事啊,这要是做下来了,就是正儿八经的老板了,可是这老板,也不是这么好做的,这是顶大的事情了。

宋老头也闷着头,正再认真思考着。

张宁看着两老还在犹豫,又道:“技术的事情我都想好了,去外面请大师傅,村里的劳力多,咱们请人也方便。”

宋老头吸了一口烟,然后点头道:“行,你要是定好了,晚上我就去村长家里走一趟。”

听自己公公同意了,张宁心里一松,这承包的事情,要是家里人不支持,她一个人也不好办下来的。她笑着道:“爸,把咱们家的罐头提两个过去,再提点月饼。”

宋母见两人谈好了,也不多说,只嘱咐道:“晚上再去,别让人看见了。”

第18章

晚上村里人都落了锁之后,宋父和宋母就领着张宁去了村长家里谈承包的事情了。

村长的媳妇张爱梅见他们提着东西来了,十分热情的将人迎了进去,又赶紧着让自己的儿子去喊她男人来。

村长宋铁生已经五十多岁了,不过看着还很精神。

上次定亲的时候,就是他做的见证人,张宁见过他,所以也认得。

进屋后,宋老头也不多说,直接问了砖瓦窑的事情。

“你们要承包这砖瓦窑?”村长满脸惊讶的看着他们,他是知道宋家的情况的,这也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啊。

宋老头道:“咱们家里都商量了,反正那砖瓦窑也是空着,不如承包了捣鼓一下,能成就成,不能沉就算了。”

村长道:“这事情可不是这么好办的,老哥啊,这砖瓦窑一承包,可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而且这以后害的投钱进去,数目不小啊。”

张宁起先一直没说话,听到这里,忍不住道:“那大概多少钱能成?”

村长看了她一眼,道:“光是承包,一年得一千块钱吧,你们这以后还得自己请工人,这不都是钱啊。”

听他说这个费用,张宁倒是有底了。

砖瓦窑的利润她还是很清楚的,这一千块钱,肯定花的值。

张宁朝宋老头点了点头。

这边宋老头会意,抽了口旱烟道:“这事情也不瞒着你了,咱们家还真想做这个,这些年,咱们家一直也没好来麻烦你,是不?老兄弟,这次你可得帮帮咱。”

“嗨,这说的啥话呢,这又不是啥子麻烦事情,只是担心你们亏了钱。而且,你们这钱够吗?”

“这开头还是够的,以后够不够,就摸着石头过河了。”宋老头模棱两可的说道。

村长听了这话,也明白过来了,看来这宋家是挣钱了。难怪之前村里有些人传着沸沸扬扬的,说是看着建国媳妇跟着大柱一起在外面卖罐头和月饼呢,看来是真得。

不过人家不愿意说,他也不打听,免得掉了份了。

他笑道:“那行,这事情明天我就去乡里说说,这事情估计还得去镇上看看。不过现在国家支持私有,应该不成问题。”

“那就先多谢老兄弟了。”宋老头乐呵呵道。

一家人从村长家里回来之后,宋父就道:“这事情应该是没问题了吗,不过张宁,这事情我和你妈也不懂,以后成不成,还得看你自己。”

张宁面露感激道:“爸妈,这事情你们能帮我,我就已经很感谢了,以后我和建国,一定好好孝孝顺你们二老。”她这是真心话,做生意能有家里人支持,再苦再累,她都不怕。

宋母听她这么说,脸上顿时就乐呵了,“只要你和建国好好过日子,日子过好了,我们就啥子也不盼了。”

张宁知道宋母这话里的意思,点头认真道,“妈,您放心吧,我和建国这日子,肯定能好呢。”

中秋节这天,军区里面也放了一天假。

宋建国刚从训练场锻炼了身体回来,就看着姜汉正领着两个手下的兵蛋子扛着一个大包裹过来了。

见着宋建国回来了,姜汉道:“赶紧来看看,你们家给你寄啥子来了,这么大一包,可真是重啊。”

他闻了闻,“嗯,还有兰花豆的香味。”

宋建国闻言,心里一动,赶紧过去帮着把东西提到了宿舍里。

宋建国也好奇里面是什么东西个,拿着刀子把包裹解开了,从最上面掏出一个纸盒子来。他赶紧打了开来,看着里面是一封信件。

“谁写的?”姜汉凑了过来。

宋建国看了看字迹,是陌生的,不过心里已经猜到是谁了。他心里一阵的暖和和欣喜,轻手轻脚的将信给打开,拿出里面的信纸来。

突然,一张相片顺着信纸从信封里飘了出来,落在了地上。

“哟,这是什么?”姜汉从地上捡了起来,看了一眼,顿时瞪大了眼睛,“建国,这是你妹子吧?”

他这话一说,旁边的两个兵蛋子也凑过去看了起来,脸上也是一副兴奋的模样,“这姑娘可真好看。”

正准备看信的宋建国闻言,赶紧从他手里把照片拿了过来,定眼一看,一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姜汉看他这个样子,心里就有门道了。“这是你那个小媳妇?难怪你这天天的惦记着呢,可真是水灵啊。这气派,可真看不出是个农村的小媳妇啊。跟城里大学生一样。”

宋建国眼睛瞄了他一眼,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和骄傲,“我媳妇要是去考,也能考上大学。”

“瞧你那嘚瑟样,来给咱再看看。”姜汉一边说着,一边伸手。

“滚一边去。”宋建国往一边一躲,宝贝般的护在了怀里。

姜汉见他护得紧,也不讨没趣了,摸了摸鼻子道:“有啥了不起的,我也有媳妇。”他边说着,边去翻大包裹,从里面拿出了几个塑料袋子来,顿时惊喜起来,“哟,这东西可不少啊,这么多月饼。”

一股香味也从袋子里传了出来,房间里几个人都露了口水。

宋建国看着这么多的月饼还有兰花豆,就知道他媳妇是特意的多准备了的,他心里高兴,刚硬的脸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心里急着想知道媳妇信里写的什么东西,也顾不上姜汉他们,就自己坐在床边看了起来。

这边姜汉倒是没客气,平时谁家寄东西过来了,都是一下子都给刮分干净的,大家谁也不讲究。他自己动手拿了吃了,又让旁边两个人吃了起来,他们一吃,才发现里面竟然是肉的。

姜汉道,“建国,你媳妇可真是舍得啊,这都是肉馅的啊。我还是头一次吃肉馅的月饼,这可不便宜。”这人家寄东西过来,一般都是寄土特产过来的,建国媳妇要么就准备鱼肉的,要么就准备这么贵的肉月饼,他们倒是吃着高兴,建国这补贴也不知道够不够花呢。

他又想着刚刚看到的照片上的姑娘又年轻,穿着也齐整,替自己兄弟担心这姑娘不会持家了。

宋建国看完了信,脸上多了几分柔和的神色,眼中带着笑道:“她说她和表哥一起做月饼生意,这都是厂里给多送的。”

“做生意?你媳妇竟然还会做生意挣钱,一下子送这么多肉月饼,估摸这生意赚头还不小呢。”这下子姜汉不淡定了,满脸羡慕嫉妒,“你说说,这么好的事情,怎么都让你给碰上了。年轻漂亮不说,还会做生意挣钱,而且这回回给你准备这么多东西,一看就是把你放心上了。哎哟,我这说的都心痛了。”他边说着,边抹着心。

“营长,你咋了,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去?”旁边有个愣愣的兵蛋子道。

姜汉闻言,顿时装不下去了,回头瞪了他一眼,“去你的,咱这身体用得着去医务室吗?”

那兵蛋子摸了摸脑袋,心里暗道,不是说心痛吗?

因为张宁准备的这些月饼,整个二营里都知道副营长有个手艺巧又能干的媳妇了,而且听人说,长的还漂亮的很呢。

大家听了有些眼热,宋副营长这天天板着脸都能找着这样的媳妇,咋整的?更有人趁着吃月饼的时候问宋建国,“副营长,你这到底咋追的嫂子,教教咱们呗。”这常年待在部队里,可都是老大难呢。

宋建国得意的挑了挑浓黑的俊眉,脸上难得有了笑意,他心里也不大明白怎么就找了这么好个媳妇的,有时候跟做梦一样。

“做梦找到的。”

那人听着这回答,顿时整个人噎住了。他一脸愣神的回去的时候,还心里想着,原来副营长人也挺幽默的啊。

因着张宁寄的月饼,二营算是过了个红火的中秋节了。虽然不够一人一个,不过拿刀子一切,大伙都尝了味道,都满足的舔了舔嘴。肉月饼,头一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