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这是这什么?!”张宁冲过去挡在了宋老头的前面。这事情是她惹起来的,如果让公公被打了,以后她在宋家也抬不起头了。

张老三见她来了,心里火更大了,伸手就要打,就被旁边李大红给拉住了。“妹夫啊,你这好好说话,别动手打宁宁啊。”她也是为了这个外甥女可怜,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娘家人就不是打就是骂的。

宋母也把儿媳妇拉到了身后,笑话,她儿子不在家,也不能让儿媳妇挨打啊。

张老三见旁边宋家村的人多了,也不好闹,怒声道:“你还有脸说,这是我闺女的钱开的砖瓦窑,凭啥让宋家人得了?”

大伙一听,都看着宋老头一家子人,这闹起来就是人家的家事了,他们也不好多说。

倒是张宁冷着脸道:“谁说是我的了,我有这么大能耐吗?这是我公公的砖瓦窑,你去乡里也能查得到,爸,你被总是这么胡搅蛮缠的,要是闹大了,我们就找镇上的所里去。”

来的路上她都想好了,既然娘家人狠心,她也不忍着了,要是真闹事,她不介意将娘家人送到派出所去,给他们点教训。

“翻了天的东西,你还能耐了,要送我去所里?”张老三狠狠的瞪着她,伸手指了指砖瓦窑,“老宋家之前什么家底,我还不清楚?娶了两个媳妇,这钱都花干净了,还能来买砖瓦窑?”

“你管的着吗?”宋母在一边不乐意了。这娶了两个媳妇的事情一直是她的心病,被张老三这扯出来说,她脸上不好看,心里也难受,“咱们家哪里来的钱,关你啥事?你这是看着我们家过的好了,来打秋风是不是?”

“就是,我看就是来打秋风的。”旁边有些宋家村的人,之前看过张老三找张宁讨要彩礼钱,自然也知道他的脾性。

张老三闻言,气的不得了。他脾气暴躁,哪里受得了这个罪,伸手扬了扬,就准备开干。

“谁在这里闹事呢?”旁边一个女人的声音传过来,几人就愣住了。

大伙一看,正是乡里的孙乡长过来了。

原来今天砖瓦窑正式开工,孙乡长就亲自过来看看,准备表示一下乡里对于这些发家致富的村民的支持,没想到这才到砖瓦窑呢,就听着闹哄哄的了。

孙乡长一过来,张老三和气焰就消了许多了。他在别人面前横,也不敢在干部面前耍无赖。

孙乡长见着几个人这拿着扁担都准备打架的样子,脸色就拉下来了,走过来看这两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谁说说,今天不是宋家村的砖瓦窑开工吗,咋就闹起来了?”

她这话一出,张老三憋不住了,“乡长,这不是我们闹事,是老宋家不实在。我闺女办了这砖瓦窑,是不是该我们张家的,咋就被老宋家给得了?这世上没这个道理。”

听了张老三这话,孙乡长这眉头皱的更紧了,“你意思是说,这砖瓦窑是张宁的,那就该是你的是吧。张老三,你这大名我也是听过的,之前为了张家村的两口池塘,没少和你们村子里的人干架吧,咋了,这闹腾的够了,就跑到宋家村来了?这砖瓦窑我明明白白的和你说了,就是宋家的,这承包人的名字,那就是宋老头。”

“不可能,老宋家有啥子家底,我们不都门儿清吗?”张老三觉得孙乡长这是在包庇宋家。

孙乡长见他这态度,更加不高兴了。“合着你这对人家多少家底儿都门儿清了,我倒是想听听看,你是哪里来的门道给摸清的,你是去宋家偷偷的看了人家床底了?”

“哈哈哈哈……”旁边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气了。

张老三一张脸顿时又火又臊得慌。这要是别人,他早就操起扁担打上去了,但是这是乡长,他再狠也没这个胆儿,只能咬着牙了受了。

旁边张宁过来道:“爸,不管这砖瓦窑是不是我的,你也不该来闹事。我都是嫁出去的人了,你自己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水都泼出去了,你还指望往家里流回来?”

李大红也绷着脸道:“就是,谁家也没有让女儿贴娘家的,你们这嫁女儿一分钱没拿,倒是拿了许多聘礼钱,现在又要来拿,这是存心不让宁宁又活路了。”她也是实在气不过了,怎么她妹子当初就说了这样的男人。

张老三想吼李大红,看着一边不高兴的孙乡长,也知道今天这事情他是讨不了好了,要不然以后再有什么好政策下来,也轮不到他这边的。

这些当干部的,想整自己这个平头百姓,还是容易的很的。

他狠狠握了握拳头,才道:“今天是弄错了,我这就带人回去。”

“等等。”张宁拦住了他,“爸,今天你这打坏的东西,我到时候给你拟个单子,你下次要是再来闹,就把这次的东西给赔了。”

“老子——”张老三刚要抄扁担,又硬撑着忍住了,只对张宁道:“以后你受委屈了,可别往娘家哭,这样的闺女,我就都当死在外头了。”

说完就大步的走了。

跟着他来闹事的几人也赶紧着走了,深怕在孙乡长这里留名了。

等人走了之后,张宁赶紧让宋大柱去招工,自己亲自接待了孙乡长。

砖瓦窑刚开工,不过有个临时搭建的棚子,宋母早就在里面准备了一些开水,当做临时办公的地方。

孙乡长倒是没去里面坐着,只让张宁带着她去四处转转,看看砖瓦窑。

“今天正式多亏您了,要不然,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收场了。”张宁满含感激道,她知道,要不是孙乡长来帮忙,她今天肯定是要报警抓人的,这样闹大了,以后张老三还要来闹不说,她这名声以后也坏了。

孙乡长叹气道:“国家虽然解放许多年了,但是女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吃亏。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特别是成了人家的媳妇,不止顾着家里,还要创业致富,这种艰辛可想而知了。宋建国不在家里,你一个人承担两边的压力,这些我也自愧不如。张宁同志,你是个好女人,以后要是有困难了,就去乡里找我。别的事情我办不了,这维护乡里妇女同胞的权益,我还是能办的。”

张宁听了这话,觉得两辈子找着了个知音,鼻子酸了酸,倒是笑了起来。她眼里含着泪,笑道,“那行,以后有了孙乡长这句话,我这可是有了靠山了。我也想让这些人看着,做女人的,只要有机会,不比男人差。”

孙乡长点头,笑道:“你说得对,以后国家发展了,女性同胞们的思想会得到解放。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妇女同志们,能够比男人都有本事。”

两人谈起了妇女权益,又谈了创业致富,后面张宁又和孙乡长说了砖瓦窑未来的发展规划。

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这边有人催着孙乡长回去开会了,她才意犹未尽的和张宁道别。她觉得张宁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可真是有想法啊,要是真按着张宁说的,把生意谈到外面去,这砖瓦窑以后的发展可错不了啊。

临走的时候,她又道:“有任何困难,可以像乡里反映。”

有了孙乡长的支持,张宁就更有信心了。

砖瓦窑这边经过一天的考核,也招聘了三十名工人,都是来自不同的村子。有的有些砖瓦窑干活的经验,有的是手脚利索情勤快的。

其他没被录取的,虽然心里不舒坦,但是因为孙乡长刚刚来了,知道这砖瓦窑是乡里扶持的,所以也没怎么闹事。

宋老头知道这样一来,肯定得罪了不少人,心里也是有些难受。他这和人处了一辈子,都是和和气气的,眼下又闹出这些事情来了,总是想不通。

张宁劝他,“爸,谁没个私心,咱们也不是政府,这让大家伙过好日子,咱们也办不到。现在只能咱们家先过的红火起来,以后有机会了,再带着村里人过好日子,以后大家日子过得好了,这不都好了吗?”

“你说的是这个理儿,我这心里就是总是想不通,哎,算了,以后咱这面上过得去就行了,总不能让你们这些晚辈为了我们老两口这面子,就平白的吃亏了。”儿媳妇说得对,自己这也不是有能耐的,哪里能让大家伙都如意啊。

下午的招工结束之后,李家村的李铁石一直没来,张宁让宋大柱帮着去跑一趟,问问情况。就算不来,也得弄明白。

第22章

晚上宋大柱回来一说,才知道李铁石的娃儿生了病,昨天连夜送到镇上去了,不过今天李铁石回来挨家挨户的借了钱,想给孩子治病,村里人都过的不大好,所以也没借着。

张宁一听这情况道:“大柱哥,那得麻烦你帮着再跑一趟,给带五十块钱过去给他们先把孩子的病给治了,孩子那么小,可耽误不了。”

宋大柱一听,“听他们说李铁石家里没别的收入,这钱他们不一定还得了。”

“这个先别管,孩子要紧。”张宁脸色严肃起来,那孩子她见过,那么小一点儿,要是耽误了,后果就严重了。

宋大柱见她这样,也不敢耽误,赶紧拿着钱又去了一趟镇上。

晚上宋家这边吃了晚饭,宋大柱又过来了一趟,说是镇上医院已经在给孩子治疗了,又说幸好钱送的早,要不然就耽误了。

听到送的及时,张宁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砖瓦窑就正式的开工了。

宋老头放了鞭炮,宋母和宋春兰一起给来看热闹的村民们发糖果,大家热热闹闹的,看着砖瓦窑的窑里的火起来了,砖瓦窑也就正式开张了。

因为是第一天,且还没接到订单,所以张宁也只是让大伙试着弄了几十块砖头出来看看质量问题。

出来的砖是褐色的,不是张宁看过的红色的,她心里有些失望。想着这种砖头在以后是要被淘汰的,要是能有红砖,以后砖瓦窑的生意也就红火了。

一上午,大家都在捣鼓新窑。

宋老头和宋母有些担心,宋母急着找张宁问了问打算,“宁宁,这都开工了,可买没生意呢,这可咋办啊?,这些工人还得要工钱呢。”

张宁道:“爸妈,你们别急,我今天就准备去一趟县城那边。那边现在搞建设,这砖瓦都是必要的东西,只要接个单子就没问题。”

“哎,你有法子就行。”两老听着有计划,也都松了口气了。

张宁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有些没底,她知道现在砖瓦窑也有几个,现在比的就是质量。

“宁宁,李铁石来了。”宋大柱领着人从外面进了棚子里面。李铁石拄着个拐杖,看着张宁,一下子就跪了下来。吓得宋老头和宋母都呆住了。

张宁赶紧去扶他。

“大妹子,你别扶我。要不是你,我,我儿子就……”李铁石说的时候,满脸的泪水。前几天孩子就有些不好了,可是家里穷,哪里有多余的钱去看医生。没想到前天夜里一下子就高烧起来了。烧的厉害,送到镇上去了,结果钱不够。好不容易退烧了,又反复了。到处借钱,人家见他年纪大了,又是个瘸子,都不给借。夫妻两个在医院里抱着儿子,以为儿子这次肯定留在不住了,没想到有个男人就给送钱来了,还说是给孩子治病用的。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张宁让人来的。

现在孩子的病已经稳定下来了,他媳妇也让他别耽误,就赶紧过来感谢张宁了。

李铁石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了媳妇生了娃儿,他觉得,现在就是张宁要了他这条命,他都不含糊了。

李铁石哭着说完了感谢的话,才在宋大柱的搀扶下坐着椅子上了。“大妹子,以后我给你做牛做马,也要还了这个恩情。这钱,我也会想法子还的。”

张宁道:“我可不要你做牛做马,你要是真有心,以后在砖瓦窑里好好干就行了。”

李铁石抹了一把泪,“大妹子,你放心,我这豁出去了,也得让你这砖瓦窑里产出最好的砖头来。”

因着李铁石家里的孩子还在医院,张宁也没让他马上上工,只让他去看了看砖瓦窑的情况,提出点意见来。李铁石道:“这窑现在是轮窑,要真是烧好砖头,隧道窑才是好的。不过这边小的砖窑都没人用过这种隧道窑,造价太贵了。我倒是听师傅说过,隧道窑烧出来的砖头结实。而且形还齐整。”

张宁点头,“现在建隧道窑,确实资金不够,所以只能用这个轮窑来烧了。”

李铁石道:“这个没事,只要下功夫,轮窑也能烧出好砖头,我这几年虽然没烧窑了,但是也在家里琢磨过这东西,有些法子。”

张宁一听,心里高兴,“我去看过人家用的一种砖头,那种颜色是红的,比咱们用的黑砖头要好。”

“是有这种砖头,我先前在北方的窑里看人家烧过。”

“那你有法子不?”她都想好了,要是实在没法子,就去外地找大师傅。

李铁石想了想,虽然有些难度,但是现在张宁有恩,他豁出去了也得给琢磨出来,“我记得一些步骤,回来试试,应该能行。”

张宁这下子放心了,能烧出红砖来,她就能有法子打开县城的市场。“好,李师傅,你先好好把家里安顿好了,回来咱们就开窑烧砖!”

趁着李铁石忙碌的这几天,张宁又去了一趟县城找了孙胡。

自从上次合作之后,张宁就把孙胡当做在城里的一个帮衬了,当然,这种也属于利益结合。孙胡作为城里的销售主任,人脉自然广了,张宁要在城里找人,第一个就想到了孙胡了。

“这事情我也不白让你干,一笔生意,给你提百分之五的点。”这个时候的销售还没有讲究提成什么的,拿的是死工资。孙胡作为食品厂的销售主任虽然福利好,不过却也没拿过这种提成。一听张宁这么说,心里也跟着动了起来。

张宁又道:“质量方面你放心,我这边过几天再来一趟,给你拿样子过来。”

孙胡想了想,觉得这是条路,而且现在厂里的效益也不如从前了,现在要搞私有制,厂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到时候要是下岗了,这边多一条路走也是好的。

“好,这事情我就接下了。”

张宁笑道:“那我可就等着你这边的好消息了,现在已经开始做了,没生意可不成啊。”

孙胡点头,“晚上我就回去联系联系。”

虽然有了孙胡这边的应承,张宁也没闲着,又去了几个工地上谈了谈,这个时候的砖头有红的有黑的。

张宁想着,到时候要是实在不行,价格上还是得动动了,薄利多销,先把路子给走开了。

趁着这个功夫,张宁又去了一趟商场里面看了衣服,她上次见宋建国的衣服都是军装,想着他平时到哪里都是军装,也不大妥当,还是得添几件衣服。

现在的商场也不如过去的琳琅满目。两层楼,下面卖一些首饰用品,上面卖鞋袜服装。

知道宋建国肯定转不惯西装之类的,张宁干脆给他买了两套运动装,平时穿着也能锻炼,出去了也能当常服穿。

一趟走下来,张宁一口气从里到外的给卖了两套,又给宋建国买了一双运动鞋。

营业员见她这么大方,高兴的不得了,脸上笑道:“你这可真是疼男人,可少有舍得给自己男人买这么多的。”现在女人,不都是给自己买花裙子打扮吗?

张宁笑了笑,自己男人自己不疼,难道还等着别的女人疼吗?

出了商场之后,张宁就顺路去了邮局里面,在里面买了信封和信纸给宋建国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告诉他现在家里的砖瓦窑已经开张了,一切都很顺利,等烧出好的砖头了,家里就准备盖砖瓦房了。

“现在家里的钱都够,妈和春兰的兰花豆生意很不错,我和爸这边主要管着砖瓦窑这边,马上也能谈到生意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等家里的事情忙完了,我就去北方看你……”

张宁写到这里,心里有些奇异的感觉一闪而过。原来自己也是有些想他的。

最后有些写不下去了,只匆匆忙忙的收了尾,就把信和衣服鞋子寄出去了。

出了邮局,她心里又忍不住有些欣喜。如今她也过上这种安宁的日子了,有疼她的公婆,懂事的小姑子,还有远在北方保家卫国的丈夫。

虽然两人之间没有爱情,但是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温柔和贤惠,给远在北方的宋建国带去一丝的慰藉,让他在外面,也不会感觉到孤单辛苦。

过了三天,就有镇上的人带信过来,说是有个叫孙胡的给张宁带了信,说是生意有眉目了,让她去一趟城里。

得了这个信儿,张宁赶紧收拾了一番,就领着宋大柱一起去了县城了。

与此同时,宋建国也收到了张宁寄过来的包裹。

“建国,你说你这日子过的可真是美啊,先是吃的,现在又是穿的。你媳妇对你挺舍得啊。”姜汉和几个营里的兄弟听说宋建国又收到了家里的东西,都看稀奇一样的跑来看热闹。

宋建国难得的脸上有了笑意,嘴角翘的老高,让姜汉有些想抽他了,“咋了,这么高兴。”

宋建国笑道:“我媳妇说过段日子来看我。”

“哟,那咱们不是有机会能看着嫂子了吗?”

“是不是真的啊,这么远,也亏了嫂子有心了。”

姜汉也赞同的点头,然后拿着床上的衣服和鞋子,“乖乖,这可不便宜啊,我上次去商场想买,我媳妇还给拦着,说什么穿的机会少,买了浪费钱。你看看,你这没开口,你媳妇就给买了。”

三连长笑道:“咱嫂子是将咱副营放在心尖尖上疼了。”

“可不是,我媳妇就没给我买这么好的衣服。”另外一个连长也是酸溜溜的道。

“得了得了,你们这一说,建国这尾巴都翘上天了,看看他嘴巴都咧开了。”姜汉伸手把衣服往自己身上比划,一边道:“不是我这做兄弟的说你,这以后可得对你媳妇好,整天挂着你,好吃好喝的,还给营里的兄弟都准备了,你说说哪里找这么好的女人了。”关键是人家还自己挣钱。

宋建国心里舒坦,将姜汉手里的衣服扯了过来,小心翼翼的叠好了,放在了盒子里装好。

“小气吧啦的,还不让我摸摸了。”姜汉翻了几个白眼,照着宋建国的肩膀捶了几拳头。“改明儿我也让我媳妇给我买。”他觉得自己媳妇肯定舍不得,也就过过嘴瘾了。

宋建国倒是眉眼都是笑意,“走了,去炒几个菜,今天我请客。”

“真的?那我可不客气了。”姜汉这笑了起来。

“太好了,副营请客,今天我可要敞开了吃了。”

“那可不行,营长这钱可得养嫂子的,咱可不能黑了。”

旁边的人也都打趣着说了起来。

宋建国挑了挑俊挺的眉毛,手摸了摸心口的位置,心里暗道,要是这几个兔崽子没在,他还能把照片拿出来看看呢。真希望媳妇早点过来。

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能忙完。

第23章

张宁这边的砖瓦窑因为孙胡从中周旋,终于得到了第一笔的订单。

有个工厂修员工幼儿园,定了十万块砖头。孙胡和人家有交情,把这笔单子给拿了过来了。

张宁从县城回来之后,就赶紧让砖瓦窑这边开工了。

现在李铁石已经是砖瓦窑的技术顾问了,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红砖烧砖技术。他本来就很擅长这些,再加上之前见过人家烧过,所以琢磨了两天两夜的,终于给弄出来了。

张宁带消息回来的这天,砖瓦窑终于出了红砖。

“正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来了。咱们这次苦点儿不要紧,先把这第一笔单子给弄出来!”

大伙一听有活儿干了,知道是有钱挣了,都干劲十足。

宋老头知道窑里有了生意了,高兴的不得了,自告奋勇的要过来守着自家的砖瓦窑。每天晚上一到,就抱着被子过来棚子里守夜。

张宁担心他年纪大了受不了,劝他回去,宋老头哪里肯听。老宋家这几代人都没出个做大生意的,现在自家都有砖瓦窑了,而且是真的有生意了,这下子可激动的晚上睡不着了,非得看着才踏实。

宋母过来给他们送饭,笑道:“你爸就是这德行,你别管他,以前日子比这苦,他都能过过来。现在日子好了,他心里舒坦,守夜这活还是干的来的。”

听自己婆婆这么说了,张宁也只好让自己公公继续守夜了。她琢磨着到时候是不是要请人专门守夜,毕竟让自己公公这整天去砖瓦窑守着也不是个事儿。

因为是第一批的单子,张宁担心质量和工期,整日里在这边守着,和李铁石一起检查过质量了,这才放心的让运出去。

连续一个星期,十万块的砖头终于给烧出来了。运砖的车子一辆辆的开出去,整个砖窑里面热闹得很。

按着三分钱一块砖头,光这笔订单就挣了三千块了。

张宁拿了货款之后,就给孙胡这边送了两百。想要人家继续帮着谈生意,这给钱也得给利索点,让人看到甜头了才行。

“虽然当初说了一百五,不过这次是第一笔生意,为了庆祝一下,这另外五十,就给你去买酒喝了。”

孙胡拿到钱之后,心里暗道这女人会来事儿,而且做生意也挺大方的。他觉得以后眼前这个年轻的乡下媳妇,以后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砖瓦窑开了张之后,镇子上也都知道城里人都到宋家村的砖瓦窑买砖头了,再加上乡里帮忙宣传了,所以陆陆续续的也有订单过来。

不管订单大小,张宁一概都接了,一个月下来,除去工钱和成本,就净赚了九千多块钱。

张宁早就在信用社里面开了个户,把钱存了进去,作为公司资产账户。

现在砖瓦窑只有工人,技术方面是李铁石负责,管理工人则是宋大柱负责,张宁自己管财务和销售,倒是运转的很好。不过张宁也知道,这事情不能这么干下去,以后砖瓦窑生意大了,自己又有了别的发展了,肯定要有人的。

张宁想了想,又培养了宋春兰做砖瓦窑的会计,以后帮着管理公司账目方面的事情。

宋春兰是读了初中毕业的,现在兰花豆的生意做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效仿,所以生意也没以前好做了。张宁干脆让他们停了兰花豆的生意,就在砖瓦窑上班。又去镇上招了几个高中学历的年轻人回来做文职方面的一些工作,初步的把砖瓦窑的管理给系统化了。

宋春兰得了张宁的教导,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账目管理技巧,心里又对自己这嫂子佩服的不得了。她觉得自己这嫂子可真是自己见过最能耐的人了,不止会做生意,连管账都会,还能和城里人做生意,真是太了不起了。

宋母见儿媳妇有心教自己闺女,也高兴的不得了,整日里把这儿媳妇当个宝贝一样的,稀罕的不得了。又私下里教导宋春兰,“这砖瓦窑是你嫂子的,你可不许给她添乱,该你做的好好做,不该做的别做。你哥不在家,你要是给你嫂子添乱,她要是有了外心了,你可没脸见你哥。”宋母是个明白人,知道儿子不在家,要想媳妇定下心来,还得自己这婆家人对她好,让她离不开才行。

“妈,你放心吧,我可是下定了决心跟着我嫂子好好学的,保准不给她添乱。”

“你明白就行,别说我这做娘的对你不好,我就你哥这一个儿子,你嫂子这一个媳妇,我再疼你也要顾着老宋家。”

“行啦,我知道您老把我哥当命根子行了吧,”宋春兰翻了个白眼,脸上却是带着笑的。

宋母一听她说起儿子宋建国,心里又叹气道:“哎,说起来好几个月没见着你哥了,我心里正惦记着呢,家里现在日子过的这么红火,他都不知道呢。”

中午一家子人吃饭的时候,宋母又提起了宋建国了。

张宁一听,想起自己之前说过要去看宋建国的,这一下子拖了两个多月了,马上天气要冷了,去的晚了到时候不方便,倒不如趁着现在天气还暖和,去宋建国那边探亲,正好给送一些吃的过去。

“爸妈,我这两天想去建国那边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