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点点头,说让他赶着他们家的牛车去,这样快。

张青石谢了里正,说一会儿就去他们家赶牛车。

张青石回到家里把身上的银子拿出来,看着那么多银子心里也很高兴,想今天的收获真是不小,媳妇和闺女们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

收好了银子,又把家里的唯一的那一只鸡给喂了,张青石就去里正家赶牛车了,晃晃悠悠地就去了雪娘的娘家所在的村子。

半路上就遇到了雪娘她们,张青石有些惊讶,这天还早呢,她们怎么这么早就准备回家了?难道是出事了?要不雪娘好久不回一趟娘家,怎么会不多待一会儿呢?

“爹!你来接我啊?真好,还是赶着牛车来的!”

二花是第一个飞奔过来的,摸着牛的背,漂亮的小脸红扑扑的十分好看。

张青石看到二花脸上的笑容,想着应该不是大事,心里松了口气。

“爹!”大花温柔地叫着,但是也能听出来声音里的愉悦。

“爹爹!牛!”小花叫完了爹就看着牛。

张青石笑着把她抱到牛车上,一边拉着牛把车转个个儿,招呼着雪娘她们上车,他扶着雪娘上了车,见两个闺女都坐好了,他也坐到车上,一甩鞭子,一声脆响,牛车动了,一家人向着家的方向前进着。

张青石就问她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这一问才知道雪娘的娘家也不是很安生,她们在那里再待着也不痛快,又帮不上什么,所以就回来了。

第34章 成全有情人(倒V)

雪娘的娘家在一个叫沙土村的小村子里面,那里的土地多是沙土,种庄稼也只能种些花生红薯土豆之类的才长能收获大些,种别的根本就长不好,所以那里的人生活并不是特别富裕,比小坡村差远了。

雪娘的爹早就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和哥哥嫂子侄子,他们都是挺不错的人,因为家里穷,又知道雪娘两口子这些年在张家日子不好过,所以除了中秋春节这些重要的日子,他们基本不会去张家,免得被杜鹃红那样的人说些尖酸刻薄的话。

张青石对雪娘的娘家人是很有好感的,听了他们家的事情也挺替他们皱眉,但是并不着急,因为这事也是穷闹起来的。在张青石看来因为钱闹起来的麻烦很烦人,但是能和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事。这也就是现在的张青石,要是换成没重生之前这个年纪的张青石肯定是不会这么想的,因为那个时候他没钱啊,都自己把自己给卖了,他太明白没钱会让人多么无奈痛苦了,所以现在听着雪娘讲她娘家的事情才会皱眉。

原来雪娘的侄子和他们村子里的一个叫小桃的姑娘互相喜欢,但是那个小桃爹娘都去世了,哥哥嫂子心黑,打算在小桃身上赚一笔,自然不会把小桃嫁给家里十分穷的宋家。在知道了小桃和雪娘的侄子互相喜欢之后就让宋家死心,说要把小桃嫁给他们隔壁村子的一户人家的断腿儿子,那家愿意出十五两。如果宋家想娶小桃那就得出三十两,否则别想把小桃娶回家去。

雪娘回娘家的这天刚吃上饭,小桃的哥哥就闹上门来,说小桃上吊了,但是被救活了,小桃的哥哥让雪娘的侄子去对小桃说他不要她了,让她死心地嫁人。小桃的哥哥在宋家大吵大闹,手里拿着棍子一副你们不听话就打烂你们家的架势。最后雪娘的侄子去了,然后回家缩在屋里就不出来了。雪娘跟着嫂子在一起哭了半天,又在侄子门外劝了半天。最后就被哥哥嫂子给劝出来了,说她在那里也帮不上什么还让她难受。

二花气哼哼地说:“那个小桃的哥哥嫂子真不是东西,简直太坏了!一点都不怕小桃死了,他们眼里只剩下钱了,也不怕被人唾沫星子淹死!”

大花点点头,她现在真是好庆幸自己爹娘俱在,又分了家,否则要是像小桃那样可真是要哭死她了。

“可惜良田那孩子了,他躲在屋里一直不出来,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雪娘叹息一声。

“那家要三十两银子?如果给了他们,他们就愿意把那姑娘嫁过来?”

张青石问雪娘,三十两银子他有,他在想着为了雪娘别说是借给宋家,就算是给,他也能不皱一下眉头。

雪娘点点头,突然眼睛发亮地看着张青石,满含希望地问:“孩子爹,你是想要借钱给我哥哥嫂子吗?!”

雪娘其实一开始心里也在想着自己家里有钱了,可以借钱给哥哥嫂子,但是一想到那是三十两银子,她又不知道张青石愿意不愿意借,毕竟可是一笔大钱呢,她可不敢做主,所以就憋在心里了,见到了张青石她都没敢立刻就提这个事,没想到张青石自己露出这个意思了,怎么能不让雪娘又惊又喜?

大花二花也都紧紧地盯着张青石,她们都是小姑娘,都觉得小桃太可怜了,如果能救她,她们当然会很期待,尤其这个救人的还是她们爹呢,她们就更期待了。就连小花都有些懵懵懂懂地看着张青石。

张青石就算没有转头看她们都知道她们现在是什么表情,笑着说:“咱们手里现在有钱,拿出一些来帮一把自己的亲戚有什么不能的?这可是关系到孩子的一辈子,我更舍得了。”

张青石想到大花二花上辈子在婚事上都够苦的,他也就见不得旁人在婚事上受苦,何况还是雪娘的侄子,那也是他的侄子。

“孩子爹!”

雪娘叫了一声,声音很激动,眼眶立刻就红了,低头抹了一把眼泪,她想自己可真有福气。三十两银子呢,他愿意为了她拿出三十两银子呢!就这十里八村有几个男人能为了媳妇的娘家做到这个份上?就算以前受了些苦,她现在也觉得值了,她男人是真把她当回事!

大花笑得眉眼弯弯,看着张青石的眼神特别的自豪骄傲。

二花抱住小花大声地欢呼着:“爹你真好!你是这世上最好最好的爹!”

小花看大家都高兴也跟着呵呵地笑,声音像小小的铃铛在响。

张青石停下牛车,跳到车下看着媳妇和闺女们,笑着说:“既然决定了,咱们就回沙土村把这个事告诉大舅哥他们一声吧,也快让大侄子高兴起来,别再窝出病来,还有那个小桃,别再上了吊,人要是死了有银子也白搭啊!”

雪娘连连点头,说真的她在娘家还没有待够呢,而且能帮到哥哥嫂子她心里也很高兴,想到哥哥愁眉不展、嫂子眼眶红红的模样她就难受得不行,恨不得立刻回去告诉他们不用再烦了。

一家人又高高兴兴地赶回了沙土村,在路上张青石又把他今天做的事说了一遍。听说张青石又赚了好五十多两银子,雪娘她们都高兴极了,觉得就像做梦似的,以前家里赚钱那么难,现在这大笔的银子赚了一笔又一笔,可不就像做梦吗?

雪娘的哥哥嫂子见妹夫又赶着牛车把雪娘她们带回来了,而且还都一脸的笑容,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等听雪娘说张青石愿意借三十两银子给他们的时候全都惊呆了。那可是三十两啊,妹夫怎么会有?他们不是刚分家吗?就冲他们家以前对他们的态度能分给他们银钱就不错了,哪能有三十两?

张青石在路上就和雪娘她们说好了,不提兰草卖钱的事,只说今天招待那些少爷们得了银子的事情。

雪娘的哥哥宋大和嫂子李草都惊呆了,没想到妹夫居然运气这么好,就招待了一下几个少爷吃顿饭就得了几十两银子!这可是多好的运气啊?

张青石笑着说:“大哥,嫂子,银子我今天没带在身上,你们要是急着要可以和我一起回家去拿,要是不急就等着我们回去后再给你们送来。怎么都成,由你们决定,不过还是快些和良田说说吧,别让孩子再伤心了。还有那个小桃家也去说一声,别让小桃再伤着自己,更别让他们急着把小桃的婚事给说定了,真说定了还有得麻烦。”

宋大心里很是感谢张青石,连连点头。

李草也很感激,但是又发愁这三十两银子以后可怎么还,不过想着只要儿子好好的就好,等着把儿媳妇娶回来他们一家子一起省吃俭用拼命赚钱还吧,只要有人在不怕没有希望,看她这小姑子不就是个例子吗?以前觉得他们一家子得给张家做牛做马到死了,哪知道突然就分家了,姑爷还一下子就赚了这么多钱!

宋良田听说姑父来了,哪怕再伤心也没失了礼数,红着眼睛把门打开了,先向张青石行礼问好,又向雪娘赔不是,雪娘刚才还在他就躲进屋里,都没送她。

张青石心里想宋良田还是不错的,如果是个提的起来的,以后也让他跟着一起做生意,如果他不是这块料那就给他想个别的赚钱的路子。为了媳妇能安心能幸福,张青石决定要把她的娘家人都安顿好了。

二花兴高采烈地告诉宋良田他有钱娶媳妇了。

宋良田开始还有些不信,但是看到爹娘脸上都有了笑容,他就浮现出希望来,等听到张青石赚了钱,愿意把钱借给他,他激动得话都不会说了。他又看向他娘,问他娘是不是真愿意借三十两银子给他娶这个媳妇。

李草是个性格很要强的女人,对儿子说:“这乡下娶个媳妇一般只要几两的聘金就够了,三十两,娶个镇上的姑娘都够了,不过小桃我也喜欢,把她娶回来之后你们可得好好的过日子,快些把银子还给你们姑父。以后记得好好的报答你姑父姑母,要是忘恩负义小心我打断你们两个的腿!”

宋良田连连点头,他娘说的对,这么多银子够娶几回媳妇了,他能娶小桃,小桃能嫁给他,是他们两个的福气,他们一定会好好的赚钱还银子。如果他们夫妻以后不孝顺爹娘不报答姑父一家,那真是老天爷都容不下他们了,得被雷劈的!

雪娘连连说不用。

张青石笑着说:“你以后要是有能力了多照顾照顾你三个妹妹,她们要是找你帮着撑腰你出个面就行。”

张青石虽然说要把闺女们培养成很厉害的姑娘,但是还是觉得有娘家兄弟撑腰会更有底气,也不知道以后他和雪娘会不会有儿子,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指着堂兄弟表兄弟了。堂兄弟那边也不知道有几个指的上的,表兄弟这里看着倒是更可靠。

宋良田连忙点,他本来就没有妹妹,虽然和大花她们见面不多可是也能她们挺亲的,现在更决定要把大花她们当亲妹子了,以后谁欺负她们他就和谁没完。

第35章 亲事成〔倒V)

张青石随着宋大夫妻两人一起去了小桃家里,说他们愿意出三十两银子的聘金,当然了,为了不让他们觉得这些银子来的太容易而再次加价,他们还试着砍了砍价,只是小桃的哥哥嫂子就是不落价,而且对于是不是把小桃嫁给宋良田又表示出了犹豫的态度,因为他们看好的那家虽然出的银子不到三十两,但是家境却不错,他们还想着以后继续去打秋风呢,要是把小桃嫁到宋家,就宋家这么穷,以后还要还债,他们肯定没什么油水了。

“你们以为把妹妹嫁到那家就能随意再去讨好处?做梦吧?”

张青石嗤笑道:“那家的儿子身有残疾,花了银子给他娶个媳妇就是去伺候他的,可不是真想和你们当亲家走动。他们儿子身体不好,肯定要攒银子傍身,到时候说不定一文钱恨不得掰开来花,更也许都不愿意给小桃吃饱了,从她的口粮里把那些银子给抠出来!你们还能得到什么好?所以你们要是打算着放长线钓大鱼可就要失望了。我看不如就收下这三十两银子,这多出来的十五两银子你们要是去那家靠打秋风不知道要多少钱才能得到,不如现在一下就到手,这样才划算。”

一席话说的小桃的哥哥嫂子都心动了。

“这人说的很有道理啊,要不咱们就同意了宋家的亲事吧,小桃嫁到宋家就在一个村子里,到时候有事还好使唤她。”

小桃的嫂子对小桃的哥哥说,说到底她还是想着以后继续从小桃身上得便宜。

小桃的哥哥点了头,他想着宋家的银子虽然是借来的,但是有这样一个能拿出三十两银子的亲戚也算是了不得了,以后说不定也能过好了,到时候自己这边还差得了吗?

小桃一听说能嫁给宋良田了激动得直哭,对李草说嫁过去之后一定好好地孝顺他们,不管辛苦多少年也会把这笔债还上。她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因为她是打死也不会嫁去她哥哥嫂子看中的那户人家的,结果居然有了转机。她觉得上天真是眷顾自己。

两家商量好了第二天给银子写婚书,宋家真是急了,就怕再有变故。小桃的兄嫂也着急,他们怕宋家反悔了,毕竟那是三十两银子,不错的媳妇都能娶上好几个了。

张青石赶着牛车带着妻子女儿们回家了,说好第二天他会来送银子。

一路上一家人欢声笑语,还好这是夏天白天长,但是到家的时候也是暮色四合了。

张青石把妻子女儿们放在家门口,他去里正家还了牛车,说是明天还想再借一天牛车用用,给了里正家五十文钱。

里正不要,但张青石说不能白用牛,要不以后就不好意思再用他家的牛了,把钱放下就走了。

里正娘子对里正夸张青石厚道。

里正想张青石确实是厚道,要是不厚道能被家里压制这么多年吗?就凭他那脑袋怎么不能把背在身上的罪责给掀翻啊,就是太孝顺太厚道了。张婆子他们也是自己作死,把张青石这么能干的人给分出去了,为了赵家那么一个不在乎名声的亲家还不用张青石养老了,以后也不知道后悔不后悔。反正里正不看好赵家那门亲事,虽说他和赵家没什么恩怨,还打过交道,没看出那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他就是觉得赵家不看张家闹出来的丑事就是要结这门亲事有些不对劲。不过他是不会提醒张家那些人的,他们的眼睛都被张家的富贵给糊住了,他要是去提醒还要被说成羡慕嫉妒吧?他才不做那种不讨好的事。

张青石在回来的路上又买了肉,不过大家都饿了,他就没给做卤肉,而是直接让雪娘给他们做了吃,又做了一锅没加别的东西的大米饭,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

“爹,等明天你回来了一定要给我们做卤肉和水晶糕啊,别人都吃到了我们都没有吃到呢!”

二花撒娇地说,她一张长了些肉的小脸在油灯下更加的美丽,眼睛闪闪发亮。

张青石笑着说:“明天一定给你们做。我就怕以后你们吃得多了都吃厌了。”

大花问:“爹,你是打算卖那个卤肉吗?”

大花想到爹以前说过打算家里做些小生意的,她心里又期待又紧张。

张青石点头说:“对,我打算以后做这些来卖,那些少爷吃着都说好,旁人吃着肯定也觉得好,到时候不怕卖不出去。咱们到时候可以先做好了卖到酒楼去,等有了钱可以在镇上租一个或者买一个带着后院的小铺子,咱们一家都搬过去,一边过日子一边做生意。”

孩子们一听要去镇上生活都很高兴,更盼着有自己家的铺子,那样她们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了。

雪娘说:“还是先在村子里把房子盖好了再想做生意的事情吧,我总觉得住在这里会有事。”

这里离着张婆子他们太近了,他们想找个麻烦容易的很,如果要是搬的远些就好了。哪怕在一个村子里,他们还能总找上门去吗?

张青石对雪娘说很快就会搬走,让她放心。

大家听说就要盖新房了,开始一起商讨着房子要盖几间,到时候他们怎么住,要在房前屋后种什么树种什么花,要不要养头猪,要不要多养几只鸡,还商量着想在养条狗,说得热火朝天的。

张青石想家就该是这个样子的,以后他会让他的家越变越好,让他的家人越来越幸福快乐。

张青石第二天就把钱给宋家送去了,看着沙土村的里正帮着写了婚书,他才走了,剩下的事情他就不管了,只要到时候成亲的时候来请他们,他们带上礼金去喝喜酒就行了。在宋家一家三口和小桃的相送下,张青石赶着牛车匆匆地走了。

到里正家还牛车的时候,里正对张青石说张青玉也在选盖房的地方,好像打算选离他们家近的地方。

第36章 选好宅地(倒V)

杜鹃红和张青玉手里有不少钱,他们本来就是打算着要盖新房子的,现在觉着张青石手里有了钱,又会做那些挺能赚钱的吃食,觉得他以后肯定能过得不错,两口子就打算着离他住的近些,这样也好走动,当然最主要的是方便占便宜。他们想着张青石手里有了钱肯定就想着盖房,就拐弯抹角地向里正两口子打听着张青石有没有来问宅地的事。里正两口子也是有心眼的,自然没告诉他们。

里正对张青石说了这个事,提醒他说:“你要是选了原来看中的那块地估计是躲不开你这个弟弟了。你好好想想。”

村子西北角那边地方大,张青石如果先找地方盖房的话怎么也躲不开张青玉。

张青石心想老三两口子还真是狗皮膏药,他谢了里正,稍微考虑了一下就想好了,他对里正说要回去想一想,然后就告辞回家了。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个事和雪娘几个说了。

二花噘嘴说:“三叔他们怎么这样啊?做了那么对不起咱们的事情还想着和咱们做邻居,不就是想着以后还来往吗?我不想和他们来往。爹,你想个办法吧,实在不行咱们直接住到镇子上去吧,咱们手里的银子不是够买一个小宅子了吗?到时候咱们省一省,多干活,一定不会挨饿,总能过些清静日子。”

看着二花噘着嘴像个孩子,口气却像个大人,雪娘摸摸她的头,笑着说:“就算有钱在镇子上买房子,还是在村子里先盖个房子好,这样心里才安生。”

雪娘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女子,如果不是张青石说去镇上住,她一辈子都不会想到会去镇上住,哪怕手里现在有不少银子,她也觉得住在乡下踏实,在乡下有个房子就是个退路,到了镇上去过日子也会安心。所以她觉得一定要盖个房子,哪怕小些也要盖。只是她也不想和张青玉他们做邻居。

大花也和雪娘一样的想法。

二花说:“那咱们就把盖房的钱留下来,等三叔他们先盖完了房子咱们再盖,到时候就能找个离他们最远的地方了。我就不信他们手里有钱还能一直忍着住在东厢里。”

张青石说:“他们忍得了,我可不想让咱们忍。我想着去问问村子西南边的卢家愿意不愿意把宅地卖给咱们。他们家的房子又老又破,早就说想翻盖新房了。他们家又和邻居老郭家关系不好,三天两头的骂架,隔着墙头都能骂起来,那日子肯定过着不舒心。我要是把买宅地的银子给他们,他们八成愿意把宅地让出来。”

大花一听眼睛一亮,柔柔地说:“我以前听卢家的大娘说过他们家烦死郭家了,恨不得永远见不到郭家的人。”

二花忍不住一笑,“这两家也真是的,本来都是品行不错的人家,却因为几辈子前的事一直互相恨到现在。买郭家的宅地我觉得挺好的,咱们也算做好事了,可以让两家人以后都安生一些,少吵架少生气才能长命百岁啊,咱们也算积了德了。”

雪娘笑着点了点头。

这件事全家都同意了,张青石也不耽误,立刻就去卢家了。

卢家的人一听张青石的来意就有些不明白了,问他怎么放着别的宅地不买偏要他们家这块宅地。张青石也不瞒着,说了张青玉打听他要在哪里盖房子的事,他不想和张青玉的家挨的太近了。

“本来吧,我想着家都分了,虽说他们骗了我,但是毕竟是这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大家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相安无事最好。可是没想到就因为我赚了些钱,我三弟就当着里正和村里那么多人的面说我藏着掖着,我这心真是寒透了。还是住远些自在,这远香近臭,说不定离远了以后倒好了。”

张青石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很沉重,一副还在因为被家里人伤了而没缓过劲来的样子。

卢家的人挺同情张青石的,而且他们也对能换个地方住很动心,他们家挨着郭家,这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见了面不吵也要互相瞪几眼,再好的心情也坏了。卢家老太太现在年纪大了,和郭家老太太一吵完架就头晕眼花要喘不过气来,为了这个还找凤郎中看过了,说是气大伤身,让静养,可是这静养总不能总窝在家里吧?出门难保不遇到郭家人,就算出门遇不到,或者总待在家里,两家挨在一起隔着墙头骂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老太太还是得被气着。他们也确实动了换地方住的心思,只不过换个地方住哪那么容易呢?买宅地就得花钱,他们家还要盖新房,那就要花不少钱了,再加上买宅地的钱可就真要借钱了。把他们家现在的宅地卖了也不容易,因为他们家的宅地大,又是旧宅地,他们还是因为吵架积了怨气才要搬家的,这么一来村子里的人可不愿意买。现在张青石主动来说要买他们的宅地,他们怎么能不动心呢?

卢家的人没有立刻答应张青石,说要商量一下,商量好了他们就去给他回信。

张青石答应了。

第二天卢家的当家人就来找张青石了,说愿意把宅地卖给张青石。

两家一起去找了里正,说了卢家要把宅地卖给张青石的事情,卢家还要向村长再买一块宅地。

里正哈哈一笑,立刻就给他们办手续,这下子郭家卢家不用再天天吵地小坡村鸡犬不宁,也避免了张家兄弟以后住在一起鸡犬不宁,对他们小坡村是大大的有好处啊。他这个做里正的就希望整个村子都安生,那他就高兴了。

张青玉一听张青石居然买了郭家的宅地一下子就傻眼了,这下子他是没办法和张青石凑一起了,因为郭家的那个地方三面都有人家,前面是一条路,路那边就是一条沟,沟那边就是大片的水田啊,根本没有他盖房的地方,除非他也在那边买别人家的宅地。可就算别人家愿意卖,他也不会撑着了买别人家的旧宅地,别说那是旧宅地,就说他让别人搬家他得多花的钱他就不乐意啊!

杜鹃红直骂张青石太狡猾。

最后夫妻两个干脆就在老宅子旁边盖房了,其实这老宅子旁边都是有地方盖房的,只是地方不大,杜鹃红想要大院子,又想着和张青石他们挨着,所以才想换地方,为此还招了张婆子的不乐意,觉得他们是想离她远远的,是不想伺候她。现在不能和张青石他们挨着了,他们还是就在这里盖房吧,房子小些没关系,等他们以后有了钱就去镇上买房,这里房子太大也没用。

“哼,躲我们就躲的开吗?不就是多走两步路的事吗?老娘不怕走路!”

杜鹃红哼道,想不能和张青石他们挨着近就和大哥他们挨着近吧,梅香就要嫁到赵家去了,和他们把关系处好了她不错。

第37章 换房住(倒V)

要说这盖房子还是在春天好,夏天盖房就怕碰上下雨,不过要是真着急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大不了先盖上了晾着啊,就是那春天盖的房子也得晾晾再住进去呢。卢家可能是一天也不想和郭家当邻居了,比张青石他们还着急。张青石他们也挺想立刻从张家的西厢房搬出去,也打算立刻盖房,最后两家人一商量,张青石带着家人搬到卢家来,而卢家的人先挤到张青石那几间西厢房去。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搬开了家,你帮我我帮你,还请来不少的亲戚朋友帮忙。

张青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呢,张青石已经搬完家了,没办法,他们的东西太少了,大车小车再加上那么多人帮忙,一趟就搬完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帮不上张青石的忙,正看到卢家搬家,卢家的东西多啊,所以就跟着去了卢家,见了张青石就问起这是怎么回事来。

张青石就把西厢房让卢家人住的事说了。

孙巧姑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一声?当初可是说好了,那房子你要不住了就要还给我们的。现在你不住了给别人住,还不和我们说,你这也太不对了。好歹我们也是你大哥大嫂,就算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还有娘呢。”

孙巧姑这些日子对张青石一家人的作派很不满,原来那么服服帖帖当牛做马的一家人突然不听话了,还让她那么没脸,她怎么会高兴呢?张青石赚了那么多钱她也不高兴,张青石这么急着搬出去她更不高兴,张青石要盖新房了她非常非常的不高兴。她儿子在镇上上工,闺女有了那么一门好亲事,她都是地主儿子的岳母了,她都没住上新房呢!

张青木也有些不满,那西厢房在他眼里就是他的房子,张青石他们在那里住着他不说什么了,他们一家子都是爱干净的,那房子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到时候收回来就行了。卢家人可是外人,让外人住他的房子算怎么回事?谁知道等他们搬走时会成什么样?

张青石说:“那房子现在还是我的房子,等我说不需要了自然会卖给你们。放心,我是不会卖给别人的。至于说在卖还给你们之前我让谁住,这是我的自由。卢家的人都很好,他们住那个房子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只不过住一段时间而已。”

“就是,我们家住那里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

卢老太太因为要从这里搬走了,正在这里转悠着,看看有什么不能落下的东西,就听到张青木两口子对张青石让他们住过去的不满。老太太一下子就不高兴了。这老太太那可是和隔壁郭家斗了一辈子的老太太,不斗则已,斗起来可是战斗力惊人,眼珠子一瞪,一副你们不给我说清楚就没完的架势。sk

张青木立刻闭嘴,这种时候还是让孙巧姑出面吧。

孙巧姑可不想和卢老太太拌嘴,连忙好声好气地解释着。

“你们放心,我们就在那里住到我们的房子好了就走,当谁愿意住在你们家旁边呢,又不是什么好地方!”

卢老太太哼了一声,趾高气扬地走了。

张青木和孙巧姑两人全脸色不好看,正想再和张青石说话,张青石却招呼着他们帮着卢家搬东西。都是乡亲,站在这里了能不帮着搬家吗?那么多人看着呢!两人只能认命地帮着开始搬东西。心里除了骂张青石,还骂张青玉两口子,这夫妻不来,还说什么张青玉得罪张青石了不好来,其实就是不想来帮忙吧?!

“这个儿子真是白养了啊!当年害死了他爹,弄丢了他妹妹,那么大的罪过啊,老实了这几年就受不了了,想方设法地骗了咱们把他分出去,真是不怕雷劈的东西!”

张婆子听着张青木和孙巧姑的回话,坐在炕上拍着炕桌骂。本来她想着他们的日子过得好,张青石他们的日子过得差,到时候他们想来巴结自己这边,分给他们的东西总能再要回来,还能再像以前那样使唤他们,还能再要一份孝敬,结果事实却是张青石他们那一房越过越好了!

张婆子为失去一个孝顺听话的儿子伤心,她原来也不是不在乎二儿子,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只不过她习惯了他的服从恭敬,习惯了把丈夫的死怪罪到他的头上,所以才会对他比对别的儿子差。现在儿子鬹的不把她当回事了,她感觉着自己真的失去他了,她心里的难受就冒了出来,只能用不满来压制这种难受。

张青玉在一旁火上浇油地说着他二哥的不对,杜鹃红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到张婆子骂张青玉,说闹到现在这个地步全是他没听清楚就胡说八道才引起来的。她立刻就闭上嘴了,这种时候她还是别冲上去给婆婆骂了。

孙巧姑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咱们也别抱怨了,各过各的吧,咱们的日子以后会越过越好的。”

张青木也不想再闹事了,他儿子可是在镇上呢,闺女也找了个好人家,可不能再因为闹腾把他们给耽误了。

张青玉他们本来就想着从张青石那里得些好呢,刚才说张青石的坏话也只不过是附和张婆子,讨她的高兴,顺便让大哥大嫂他们对张青石一家不满,这样他们身处两家之中和两家交好就是最得利的了。

张婆子火气消了一些,对他们说:“他不仁,咱们不能不义,他不是要盖房吗?你们有时间就去帮把手。也不用把自己累着了,有空就去,没空就歇着,流轮着去,点个卯就行了。等你们有事的时候我看他敢不来,他不来唾沫星子都淹死他!”

“娘英明!”

张青玉连忙夸道,想自己这个娘倒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张青木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张青石留了卢家的一间厢房容他们一家五口住着,剩下的房子全拆了,一边请人拆着房子,一边就把砖瓦石料全都买回来了,又开始让人做泥胚,这些泥胚是要用来盖牲口家禽的棚圈,还有茅房。

村子里面有不少会盖房子的人,为了快些把房盖好就得多请人,自己村子里的人给盖房要么就是帮忙,管饭吃就行,要么就是花钱雇,管不管饭看给的钱多少而定。张青石为了快些把房子盖好决定花钱,反正他现在也不差钱,为了不让媳妇孩子累着,他决定不管饭,多给他们几文钱也让他们回家吃去。

张青石去问了卢家请人给多少工钱,他可不想因为请人发生不愉快,平时这家盖完了那家盖的情况下工钱多一文少一文的不觉得,现在两家一起动工,这就要比较了。卢家的人觉得张青石这个人地道,对他说他们家请人一天二十五文钱,不管饭。这个价钱算是中等的价钱,许多去镇上找的工也就这个价钱,多也多不了几文了,除非那种死累死累的给的钱多。张青石也就照着这个价钱给了。

张锁头和李保和两家人都来帮忙,男人盖房,女人就帮着打打下手。

张锁头和李保和都对张青石很是羡慕,他们想要盖这样的青砖大瓦房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