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咱们先出去吧”。

既然这里不收购只能再找别的地方了,不过刚才旁边那两个人的谈话,王倩多多少少也听到了一些,她打算出去再问问。

27.卖参

等娘俩走到了外面,在里面谈话的姐弟俩也跟了出来。

“同志,请等一下,我想问一句,你们是不是有人参要卖?”。

老李很急切的叫住他们,“伯伯,你要人参吗?”王倩反问了一句,这年头坏人虽然不多,但是也得防着一点,尤其像他们刚从农村过来的还不了解情况,不敢这么快就漏了底。

王倩这么问,姐弟俩都激动起来,拉着他们到了人少的地方才开口“小朋友,这个奶奶就等着上了年份的人参救命呢,只要你们的人参够年份,价钱我们可以商量的。”

张岚在一旁也仔细的打量着对方,眼神很正,不像是坏人,“这位婶子,你们真的要人参?我这里倒是有一颗,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想要的。”

老李和老太太赶紧的把娘几个拉到背人的地方,老妇人有些抱歉道“大侄女,你别介意哈,咱们买参的事情不能在大街上光明正大的买,要是被红小兵看到又是一个罪名。”

老太太的解释,张岚能理解,现在不让自由交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留资本主义的苗,对这样的事,大家都是司空见惯了。

明诚把手里装着人参的包袱打开,姐弟俩看到孩子们手里的东西就开始激动起来,“姐,这个人参真的是有年头了,虽然不超过百年,但是五六十年是有了,治郑远的病绰绰有余了”。

激动的两个人还没有忘记,这个人参还不属于他们,老太太抬起已经充满泪水的双眼看着张岚。

“大侄女,你这人参怎么卖?”。

娘几个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究竟值多少钱,不过王倩抬起头冲着老李问道“爷爷,你说我们这个人参能值多少钱,你说个价钱我们看看”。

张岚他们知道这个老者应该懂得这一行的,所以孩子们都抬脸看着老李。

李成德端量一下人参后,才开口“大侄女,我也不瞒你,这个年头的人参卖到收购站,价钱也就三百多的样子,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出四百块,外加二十斤粮票,你看这样行不行?”。

在王倩的印象中,这种有年头的人参要是在现代,估计最少能卖个几十万,但是在70年代这个东西值不上价不说,他们家也需要钱。”

姐弟俩看张岚还有些犹豫的样子,忙不迭道“大侄女,要是价钱不合适的话咱们还可以在商量哈。”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张岚的回答却很让人很意外“婶子,我不是嫌钱少,我是觉得你们给的有点多了,你们家里还有病人,不能把钱都给了我们那。”

张岚的善意让两个老人都很感动,不过老人却执意的要给“大侄女,按说这年头的人参要是赶上好时候价钱会更高一些,只是现在,哎,不说了,婶子身上没带这么多钱,这样,你们跟我到家里去取一趟,放心吧,我们不是坏人,我弟弟还在这里上班呢”。

老妇人是怕张岚他们不相信自己,赶紧的先解释一遍,不过张岚倒是没她想的那么多“婶子,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家要是远的话,我是怕赶不上回去的公共汽车,我们住在农村,一天就两趟汽车”。

老妇人这回算是明白了,感情人家是担心晚上回不去,“大侄女,我家就在公交车站附近,没关系很近,保证耽误不了你们的事”。

张岚领着几个孩子跟着老妇人重新坐上公交车到了老太太说的地方,果然离汽车站很近。

兄妹几个都认真记着回去的路线。

老太太领着娘几个到了一栋苏式建筑的二层小楼,“大侄女,这就是我家,你们赶紧的进来吧”。

娘几个跟着老太太进到了楼内,王倩这才好好的打量起来,别看房子外表很破旧,但是里面布置的很别致,显示出主人很有品味。几个人就在客厅等着,老太太回屋去拿钱。

等老妇人下来的时候,娘几个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还是她离开时的样子,心里倒是对眼前这一家人有了好感,懂规矩的人走哪里都招人喜欢。不像他们家的那些亲戚,一不留神就开始乱翻乱看。

当老太太把钱和粮票都递给张岚时,她只收下了三百块和十斤粮票,张岚不是不爱钱,而是她也深知家里有病人不仅要钱治病还要吃有营养的,他们今天把粮票都给拿走了,这个月这家人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婶子,这剩下钱和粮票我不能要,你们家里也不容易,还是留着给病人好好的补养身体吧”。

对张岚的做法王倩也很赞同,不能为了钱什么都不顾了,他们家虽然也缺钱,但是这家有病人也急等着用钱,虽然这家人的住的不错,但是现在的钱也难赚不是?

她拉着老妇人的手,仰着小脸说“奶奶,你就收下吧,虽然我们帮不上你们什么忙,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老妇人红着眼睛,颤抖着收回了剩下的钱和粮票,今天她算是遇到贵人了,能及时的给他家送来了人参救孙子一命,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有钱人,可是楞是不收多余的钱。

“大侄女,婶子谢谢你们了,这些钱和粮票婶子就先收下了,以后你们要是再到市内来,就到婶子家来串门哈”。

老妇人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钟表“你们回去还有一趟车是下午四点半发的,这还有些时间,你们不如在我这里坐会儿,咱们娘俩也好好唠唠,今天咱们能遇见也是缘分,有了人参,我孙子的命就算是有救了”。

娘几个在老太太家里聊了一会天,才知道这家姓吴,孙子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看了好多的大夫都没有起色,不过最近找了一个很有名的土郎中看过,药倒是不难配,但是这个药引子就难找了,必须要五十年份以上的人参做药引,这不一家人一边找人参,一边将攒了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期望能买到好参救孩子一命。

张岚也是当妈的听到是孩子生病了,这心里也觉得不好受,“婶子,要不是我家里急等着钱盖房子,按说这些钱我都不应该收的”。

张岚也将自己家里的情况跟老妇人简单的讲了一下,对王家的事情,连老妇人都觉得唏嘘不已。几个孩子喝了杯水,看看钟表时间也差不多了,明诚才提醒张岚“妈,时间快到了,我们还得提前去买票呢”。

老太太有些依依不舍的将娘几个送了出来,不断的在后面嘱咐让他们下次再过来玩。

张岚将怀里的钱小心收好,带着孩子们匆匆的赶到车站,买好票之后,等了没一会功夫就登上了回家的汽车。

28.坏消息

等娘几个回去时已经很晚了,王振河将晚饭给做好后,就等他们回来呢,看到娘几个披星戴月的进了家门就好奇的问道“你们今天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已经在车上跟孩子们套好口供的张岚笑着对丈夫说“我今天领着孩子到城里的医院去看了一倩倩的头,大夫说应该没什么大事了”。

“哦,没事就好,都累了一天了,赶紧的都过来吃饭”孩子们帮着把饭菜都收拾到炕上,晚饭王振河蒸的一钵子加了少许油的咸萝卜,软软的就着饼子和苞米粥很香。

“爸,你做的饭真好吃”明远嘴里含混不清的说道。

在王倩看来,东西之所以好吃,一来他们都饿了,二来里面有油腥了,孩子们感觉就会很香,很好吃。

“哦,对了,我今天把柜子里的东西都卖了,还有蛇皮,总共卖了十五块钱,这次妈又想吃蛋糕,我给她买了一斤刨去上次借的钱,还有小妹要买雪花膏的两毛钱,还剩十三块钱,你先收着吧。”

王振河将手里剩的钱都交了出来,不过脸上却又点赫然,没办法他妈看见他推着东西要出去卖,就开口要了,他也不能拒绝。

张岚轻叹了一口气,收好了剩下的钱,她感到有点心烦,要不是孩子们挖到了一颗老山参,不然他们家再继续这么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攒够盖房子的钱。

张岚收拾好碗筷,将今天卖的钱都藏了起来,不然要是让他家男人知道了,保不准又让人惦记上了。

一家人坐在炕上说话间,王枝却推门进来了,“三哥三嫂,咱妈叫你们过去一趟”。

夫妻俩不知道这个时候叫他们过去会有什么事情,“小妹,咱妈找我们过去有什么事情吗?”

张岚也是好奇才问了一句,不过王枝并没有直接回答,眼睛在屋里溜了一圈道“你们去了不就知道了?”

一转身人就出去了,三哥家的小棚子太憋屈了,她在里面呆一刻都嫌憋的慌。

夫妻俩让孩子们老实在家里带着,他们则来到了主院,老大和老二一家都过来了。

张岚拉着王娟小声的问“大嫂,知道找我们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吗?”。

王娟也是一头雾水的摇头“不清楚,就让我们过来,估计等会就会说的。”

老太太将外地的厨房收拾利索了,才回到炕上坐下,就着昏暗的油灯看了一眼三个儿子。

“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跟你们说,你们大舅一家子要搬过来了,我昨天收到他们的来信了,你们哥几个看看你大舅来了咱们家怎么个安排法?”。

哥几个不太清楚老娘说的安排是怎么个意思,不过老二很快就憋不住了“妈,大舅一家来了是好事,好多年没见过了,这次搬过来,咱们好好招待一顿不就得了”。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道“招待一顿是应该的,别忘了小时候你大舅都抱过你们,还有呢,你大舅搬过来住的地方怎么解决,你大舅信上可说了让我们帮着找一个地方住着,你们哥三怎么个意见?”

王振海有些不明白他家老娘的意思了“妈,大舅家要搬过来,买房子还是盖房子都可以啊,我们可以帮他搭个茬问一下,到时候他出钱不就得了,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老太太比他们都精明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道道吗,可是他哥的来信愣是没有提钱的事,这不他才找几个孩子过来商量,她就一个亲哥,大老远的过来投奔她,她能不给大哥一家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吗。

老太太没好气的白了大儿子一眼“净说废话,你大舅要是提钱的事情,我要你们过来干嘛,这不是他们没这个打算嘛”。

老二王振江听了可不愿意了,“妈,你说大舅办的这叫啥事啊,谁家也没有多余的房子来安排他们一大家子,反正你老是他亲妹妹,不如就让他们住你这里算了。”

老太太听见老二说的话就来气了“你个臭小子,把当初的恩情都忘光了,你们小时候可没少吃你舅给的糖,人家这次遇到难事了才求到咱们这里,你们一个个的怎么不想帮把啊,翅膀都硬了哈连妈的话都不听了?”。

老太太说到后面已经开始低声哭泣起来,“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兔崽子,你大舅当初对你们多好啊”。

老太太边抽噎边数罗,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让她给翻了出来。

老爷子坐在炕上,皱着眉头默不作声的抽着着旱烟。老大王振海却不以为然的看了眼在哭闹的自家老娘。

“妈,大舅给我糖吃的事情我也不记得,我只记得当初他差点把老三给卖了的事情”。

王振海不提这事情,张岚还不知道他家男人还曾经遭遇到这样的事,再看看自家男人的表情,有些悲愤外加忧伤。

老太太梗着脖子就嚷嚷起来“你大舅怎么了,不是没卖成吗,当初你大舅也难,被人追着债这不是没有法子才这么做的吗?”。

一旁默不作声的老爷子听不下去了“没法子就偷着卖我儿子?他怎么不卖他家孩子?要我说这样的人我们少搭理为妙,跟他搅合在一起,有你的苦头吃”。

老太太听老头说自家大哥的不是,就更不爱听了“我大哥不好,当初我的陪嫁是谁给的,没有我带来的陪嫁,你们一家人都得饿死”。

老太太说的话戳中了老爷子的痛处,“你带什么陪嫁了,几只箱子几个柜子,现在还在家里好好的摆着呢,我们家里人用你养活了吗,别整天把你的那些陪嫁放在嘴上,情况是什么样子你心里最清楚”。

老太太这回嗓门更高了,“箱子柜子怎么了,你们家有吗,你们家给我什么了,连个像样家具我都没看见,还有啥好说的”。

老爷子说不过老太太,继续闷头抽烟,老大有些看不过眼“妈,爸说的对,这样的人我们还是少和他们搅合在一起,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别说我们没提醒你”。

29.生产队

老太太今天是求着儿子给她办事的,所以缓过神来,继续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振海,你是老大,你得帮妈出个主意,你大舅一家来了总不能睡在大街上吧,别人家也会笑话咱们家没有人情味,你说呢?”老太现在也不说她想干嘛就是逼着儿子表个态。

王振海眯眯着眼睛吧嗒了一口烟道“妈,咱们家的条件都摆在那里,你老说怎么办吧,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帮。”

老太太试探性问了一句“要不你们帮你大舅盖三间房子吧,他们这次过来的人口比较多,三个儿子家都一起搬过来。”

老二王振江可不愿意了,立马就从炕上站了起来,“妈,你过分了哈,三弟家都还没有房子呢,再说我们凭什么给他盖房子,盖房子也行,那钱你来出”王振江可不惯他妈这脾气。

老太太挖了老二一眼“妈这不是跟你们商量吗,再说妈哪有钱,要不你们几家出点钱盖个小小偏厦子也行,总得给他们一家容身的地方不是”。

老大媳妇王娟听了就不愿意了“妈,当初三弟家不也没房子吗,你怎么没说给你儿子盖个房子,你要想盖可以,我们不拦着,哪天你要是动工了,我们几个过来帮帮忙不是不行的。”

老二媳妇韩翠早就坐不住了,听到大嫂开口了,也不让呛了“妈,你老还是少操点心多活两年才是正经的事,大舅一家来了,他们自有打算,我们跟着瞎操什么心,振江走,我们回家去,跟这里瞎磨叽啥,自家的日子都没过好,还管南朝北国的事。”

韩翠拍拍屁股拉着自家男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老大媳妇看老二一家都走了,也没他们啥事了“妈,孩子们在家里我也不放心,我们先回去了,老三一起走吧。”

王娟拉着张岚先出去了,老太太在屋子里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儿子都相继地离开了,张岚就听到后面传出来了骂声,不过那已经跟他们没有关系了,谁爱出钱就出钱把,他们家没有多余的钱来帮那个曾经要卖了自家男人的所谓大舅。

夫妻俩回去后,孩子们已经都睡了,两口子钻进被窝趴在炕沿上说起了当年的事情,王振河才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为了这事我,爷他们哥几个跟我大舅家闹的挺厉害的,他们也没法在当地继续呆下去了,就搬到了北边,咱妈就把这帐算到我头上了。”

树有根水有源,王振河能不知道他家老娘为什么不待见自己,不就是为了大舅当年这件事情才迁怒与他的,连带着媳妇和孩子也跟着受罪。

张岚临睡之前给男人扔了一句话“振河,说句你不爱听的,你妈真不是人”。

第二天,孩子们搂好草,就没事干了,山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让捡了,王倩很想知道生产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哥,咱们到队里去玩啊,顺便看看有什么种子没,咱们家的菜园子好该种了。”

明远却摇头“妹妹,去玩可以,但是不能拿东西,那都是集体的,有人看着会被人抓到的。”

小哥的心灵还是很纯洁的,王倩感觉有些汗颜,眨眨眼睛道“哥,我不拿东西,就想去看看”。

拗不过妹妹,明远拉着她出去了,王萱跟他们一起去,明诚怕两个孩子过去捣乱

让妹妹看着点。

生产队其实离他们住的地方并不远,在马路西北角,不过占地很大,高高的围墙,墙外是一个用水泥抹成的大黑板,上面写满了标语和宣传。

进到到院子里,就听到了牛的叫声,院子里的西侧是一排的牛马圈,盖的都是土房子,感觉比他们家住的要好多了,旁边有一个小屋是给打更的人住的,好留着晚上给牲畜们添草料。

紧挨着牛圈北侧也拉了一排房子,其他的门都锁着,只有一间房子门是开着的,王萱领着两个小的到里面打了声招呼“刘大爷好”。

老头抬起笑眯眯的眼睛跟他们点点头,王倩看到老人的腿边摆满了铁丝,他正在编一个网状的东西。

“大爷,你这牛嚼子编得真好看”王萱在一旁看了一会称赞道。

老人笑着抬起头“丫头,今天怎么有空带弟弟妹妹过来玩啊”。

“大爷,妹妹都好长时间没过来了,有点想你了,就让我们带她过来看看”明远嘴甜,说的老人又开心的笑了。

“小倩倩想大爷了,以后没事就过来玩哈,你的头没事吧?”

王家的事情满屯子里的人都知道,所以老人才有此一问。

王倩记忆里有这个老人,双腿瘫痪,每天都是拄着两只小木头桩子来走路的,不过这个人手也巧给生产队里编个网啊,筐的,牛嚼子什么的。

所以脸上也是甜甜的一笑“大爷,好多了呢,你先忙着,我们出去玩了。”

跟老人家告辞出来,姐弟几个继续游逛,院子的东侧有一排房子,记忆中着里是磨粮食的地方,房子后排有一个用水泥修的高高的像碉堡似的东西,这个她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姐,那里装什么?”。

“那个是粮仓啊,生产队里打下的粮食都放在那里呢”。

王萱领着两个人往东走,眼前赫然出现了好几排的拱形建筑,一排怎么也得有二十到三十个的样子,王倩有些好奇的趴上去看,里面竟然是养猪的,猪在圈子里吭哧着,个头很大,估计好该宰了。

看到妹妹有些失神的眼睛,明远开玩笑道“妹妹,你馋肉了?不过咱们队里很快就会分肉的,姐,我没记错的话,是不是要种地的时候都会分猪肉的?”明远仰着小脸问。

“是啊,我估计也快了,咱们家马上就会有肉吃了”。

说起肉,姐弟俩的眼神里都露出憧憬的神色,口水也不由的要出来了。

王倩对这个还真的不是太了解,记忆力光有分肉的事情,但是具体怎么分的却不是很清楚。

“姐,那个分肉是白给的吗,咱们可不可以多要些?”

30.分肉了

“妹妹,你就做梦吧,哪能白给呢,这都些都要在年底扣钱的,一家一户就给一两斤肉的,想多要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去买,不过就算有卖的也是凭票供应的,咱家没有票,分家时奶奶没有给咱们供应证和票呢”。

想起这个明远就有些失望,以后想吃肉恐怕从奶奶的手里是要不出来票的。

看小哥有些伤心地样子,她拍了拍明远的小手“哥,肉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以后咱们家也盖大房子”。

听妹妹这么说,明远又想起他们昨天卖人参的钱了,想到这个心情也好了很多。

越过了四排的猪圈,前面赫然是一个长方形的用水泥垒成的大坑,足有二十来米深,长度能有一百多米,里面有不少的男人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有往外面挑粪的,有专门铲粪的。坑的东侧有一个门,粪就从那里拉出去的。

在坑里,孩子们发现王振河的身影。

“爸,我们在这儿呢”几个孩子在坑边招起了手。

王振河老远就听到自家几个孩子的声音,一抬头看到他们竟然就站在坑边。

扔下手里镐头赶紧的跑了上去,把孩子拉到远处“你们几个怎么过来了?你大哥呢?”。

“爸,哥在家里呢,我们过来看看,好长时间都没过来了”王倩不能说这是她第一次过来,只好找了这么个理由。

“那你们玩会就回家去,自己小心点,萱儿,好好看着弟弟妹妹哈,爸先去干活去了”。

王倩看到父亲脸上的汗珠都滴了下来,赶忙拉他蹲下身子,用袖口给他擦擦汗“爸,出汗了就要擦擦,别让风吹到了,不然会生病的”。

王振河爱怜的摸摸几个孩子冰凉的小脸蛋,在揉揉儿子的小脑袋,跑下去继续接着干活。

在猪圈的北侧竟然摞了两大堆像高山一样的长方形草垛,全都是玉米秸,每个长度怎么也得有六十多米,“这么多草啊,咱们可以拿些回去当柴火烧了”看到这么多的秸秆,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可以不用再去搂草了。

明远一听很正经的说道“妹妹,不行,这个是给集体里的牲口吃的,咱们不能拿”。

王萱看着有些落寞的小妹,笑着看着解释“倩倩,这个是牲口的口粮,一年四季都指着这些秸秆呢,你没看大家都是自己搂草的吗,因为大家都知道牲口吃不饱,春天就没有力气耕地了”。

姐弟三个人接着往北走,越过草垛北边有一所小房子和一个很大的平地都是用水泥抹平的,估摸着应该是打场用的了,那个屋子就是看场人住的,在往北边就是开阔地了。

看也看的差不多了,姐弟几个没事往回走,不过远远的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吵吵声,三个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赶紧的散开小腿往下面跑。

等到了下边他们才知道院子里为什么会有声音了,因为大家在抓猪,一大群的老爷们,将跑出来的猪给抬了起来。

明远兴奋的拉着王萱的手“姐,要杀猪了,我们赶紧回家拿盆去”。

王倩是第一次开到这种杀猪的场面,所以很好奇,“姐,你们回家拿盆,我在这里看看哈”。

王萱不太放心把妹妹一个人扔在这里,只好对弟弟说“明远,你跟妹妹在这一起看啥,姐回家拿盆去,自己小心点,别往人堆里挤。”

明远点头表示明白,她才放心的离开,听说队里要杀猪了,社员们都没有心思干活了,回家拿盆,到现场看热闹的,不过难得能热闹一下,队长也比较宽容的睁只眼闭只眼,只要种地是都给他使劲的干,其他的都好说。

等社员都拿着家伙事回来排起长队时,队长站到猪圈的顶棚上开始讲话了“大家都听好了,下午一点在大队部召开忆苦思甜大会,到时候都去哈,别吃了肉就忘记了过去的苦,我也不多讲了,大家都准备分肉吧,一家两斤肉,多了没有哈”队长笑呵呵对着底下的众人开着玩笑。

底下有个老人也同样的开着玩笑说“长林啊,肉不够了就从你身上剌一块下来给大家伙分”。

刘长林也不恼,依旧是笑意冉冉的说“行啊吴大爷,你老要是不嫌我皮糙肉厚的,就过来剌一刀。”

排队的社员被两个人的对话给逗乐了,明远在排队,王倩就在一旁瞅着怎么宰猪,杀猪匠的手艺真不赖,没一会功夫,猪皮就让他给剃了下来,肉和头蹄下水也没费多少功夫都弄了下来,手上的功夫那叫一个利索。

很快猪身上的肉被一块块的剌了下来,不过对方也没有用称,直接就凭着手感,一块块的肉王倩还真看不出来有多少差别,分到肉的社员们也没有谁会计较多一两少一两的问题,都是很高兴的端着肉回家去。而且也不会出现多领的情况,大家都很有觉悟,也都很自觉。就算家里没有人过来,在一旁盯着的人也会记得谁家没领。

等王萱带着盆过来时,马上就要轮到他们家了,王倩瞅了一下,她家那块肉正好肥多瘦少,这个时期的人都喜欢肥肉多点,好回家烤油吃,就算供应的肉都是肥肉贵瘦肉便宜。

姐弟三个分到肉后也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今天中午他们家也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刚走下来,远远的就看见一群老娘们扛着铁锨往这边来。

“妈”三个孩子老远就看到了张岚在远处,挥着手让她快点走。

王娟远远就看见孩子们手里端着盆,隐隐的有些猜测“我说大家都快走几步吧,我看今天中午可能有肉吃呢。”

一提起肉,女人们的眼睛都睁大了,天天不见荤腥,这肚子里的馋虫都快要饿憋了,听说有肉,大家的精神头别提有多兴奋了。

张岚看到孩子们手里端的盆了,脸上的笑意一直就没有消退过,“孩子们回家咯”。

看到妈回来了,孩子们高兴的跑过去把手里的盆举了起来“妈,好多的肉呢,中午咱们炒点吃呗”明远冲着张岚撒娇。

31.明远的眼泪

“好,妈回去就给你炒点,不过不能都吃了,还要留着以后吃呢,妈先腌一些,等过些天再吃哈”。

只要有的吃,孩子们并不介意会吃多少的问题,农家孩子都知道过日子要细水长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