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俩手里象征性的拎了一些东西进到屋里。

“妈,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正准备过去找你们呢”明远高兴的扑了过来。

张岚赶紧的伸手接住了他,“好儿子,想妈了?你们都吃饭了没?”

“我们都吃了,你们娘俩都饿了吧,饭都做在锅里呢。”

王振河过来抱起小女儿“倩倩,累不累?”

一天没见到小女儿他还真有点想的慌,“爸,不累,就是有点想你们了”。

这句话差点没把张岚给乐出来,他家闺女这嘴也太能忽悠人了,王振河听说女儿想他了,眼睛也是一红,“恩,爸也想我们家的小倩倩了”。

把孩子抱到炕上亲自给她脱鞋,“倩倩小脚疼不疼啊”说完就用自己粗粝的大手,轻柔的给女儿捏起小脚来。

走了那么远的路,王倩的小脚真的挺疼的,不过在她老爸的按摩下,感觉不是很疼了,“爸,真舒服,现在已经感觉好多了,等会我再泡泡就更好了。”

张岚和大闺女已经将饭菜重新端上桌子,几个孩子看着饭菜又有种想吃的冲动,看到三个

孩子的样子,张岚把碗筷都拿了上来“孩子们,都过来吃一些,妈和你妹妹俩吃也有些不得劲,还是跟你们一起吃才舒服。”

给孩子们都盛好了饭,实际上晚饭孩子们都没怎么吃,想多留点给妈和小妹吃,就连王振河都吃的很少。

张岚这句召唤,一家人又重新做到了一起开吃,王振河边吃便说道“还是一家人吃饭才觉得香,你们娘俩不在家我们爷四个怎么吃都不得劲。”

明诚和大妹也点头,他爸说的感觉他们也有,“妈,爸说明天我们家就开始扎靶子。”

明诚这一爆料让张岚都觉得有些吃惊,这也太快了“振河,高粱杆你都跟队长说好了?”

王振河点头道“说好了,而且明天就开始挖地基,后天咱们就开始拉砖和石头,我跟大嫂还有几个人都打好招呼了,让她们明天过来帮着扎靶子,咱们家以后也能住大房子了。”

对于能住上真正的房子一家人都充满了期待,住在这样屋子实属无奈。

第二天,过来帮忙的人陆陆续续的都来了,王振河已经从队里拉来了高粱杆,女人们蹲在地上边聊天便把高粱杆码好续接,长长的足够五间房子那么长,将来这些靶子都是要搭在房梁上。搭好了靶子才能将瓦片铺在上面,不然光有房梁瓦片可没地方铺了。

七十年代的盖房技术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尤其是农村这块,盖房子还是秉承着传统。

王家要盖房子了,大家都替两口子高兴,不过还有一个人不高兴那就是王振河的亲妈。

老太太没想到儿子家说盖房子就盖放子了,而且听说一盖就是五间砖瓦房。

在农村能盖出五间砖瓦房那是什么概念,那是相当的有钱了,不过儿子家手里有多少钱,老太太比谁都清楚。不过她的心里就是不痛快,这不是给她上眼药吗,这刚搬出去没多久人家大房子就要立起来了,而且住的比她家还好。

院子里时不时的传来了声响,不是水桶倒地了,就是打骂她家的鸡。朱祁钰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她心中的不满。

不过这些张岚倒是不在意,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她婆婆这些个动作了。

其他帮忙的媳妇却有些不满了,“张岚,你瞧瞧你婆婆这是什么态度,不过来帮忙就算了,你看看她这会儿功夫家里能弄出响动的东西都让她弄了遍,趟上这样的老婆婆我可受不了。”

其他的女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说着,对于大家的谈论张岚也不插话,只是默默的听着,虽然女人们嘴没闲着,但是手上的动作很麻利,一个接一个的靶子被大家用麻绳给捆的结结实实的。

“对了张岚,怎么没看见你们家小姑出来帮忙啊,你说这当哥家盖房子,做小姑的怎么不出来露个面呢?”

在一旁帮忙的二嫂韩翠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家的小姑子谁能使唤的动啊,就算是过来帮忙她也不是把手,还是别过来捣乱的好。”

都是一个屯里的,大家对韩翠的话倒是很赞同,大嫂王娟瞅了眼院子,发现有人影晃动,小声的说道“二弟妹,你小点声,当心让院子里的人听见”。

韩翠满不在乎道“我怕她?听就听呗,我又不指望她过日子,别来我们家蹭吃的就不错了。”

张岚很快就将话题引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王倩在一旁抱着高粱杆递给扎靶的人,这样也省得她们起来拿了。

看到王家小女儿忙来忙去的,连帮忙的人都羡慕“张岚,我看你就是有福气的,你看看你家闺女多能干啊,我家的孩子要是有你家孩子一半好我就烧高香了”。

57.招待

对于别人夸自家孩子张岚既有些得意,但是嘴上还得装着谦虚,王倩在一旁看着自家老妈的那种别扭的表情想想都觉得好笑。

眼瞅着要到中午了,王倩先进屋去生火,今天要招待人家吃饭的,做饭菜她可是不行,帮帮小忙还是可以的。一大清早起来张岚已经将野鸡秃噜好了,海货也该洗的洗,该煮的煮。

等看天色都差不多了,女人们才停下手过来帮忙做饭,一个饭锅炒菜做饭根本就不赶趟,朱祁钰那边根本就不露面。

过来帮忙的老奶说道“侄媳妇,不如这样,你在这里炒菜,烀饼子和做汤就用我们家的大锅好歹我们家也是两个锅灶,做你这边也不耽误我们家做饭。”

张岚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麻烦这个老婶子,舀好了苞米面,用盆子给端了过去“老婶,不如让老叔和家里的孩子都过来吃吧,反正人多也热闹。”

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侄媳妇啊,你的心意婶子领了,不过你们家什么情况婶子能不知道吗,这个时候就别去凑热闹了,等以后你们家条件好了,你就是不叫我们过去,我和你叔也不跟你们客气的,你赶紧回去忙活几个菜出来,这边就交给你婶了。”

老太太把张岚给推了回去,知道侄媳妇家里今天要忙,所以她这里就不耽误功夫了。

那边干活的男人们已经把地基的壕沟给挖好了,开始往里面铺基石,王振河瞅了一眼太阳的高度,已经到晌午了,估计这个时候大家肚子也都该饿了。

“哥几个先歇歇,等会咱们回去吃饭哈。”一群过来帮忙的男人这才停下手来歇歇,擦擦额头上的汗。请过来帮忙的基本都是亲戚里道,再就是屯子里处的好不错的,大家干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偷奸耍滑的,都是把活当成自家的来干。

“振河,我看照这个速度,你们家的房子没几天功夫就能起来。”堂弟王振礼说道。

他二哥王振义也补充道“老三,以后你也是有房子的人了,你看看咱们远近哪还有住窝棚的,就你家这样,这回可好了。孩子们夏天就不用遭罪了。”

大哥王振海看看天色已经是要吃饭的时候了“三弟,咱们是不是该回去吃饭了,大家伙肚子都饿了。早点吃饭也好早点干。”

王振河笑着点头,“大家都起来去吃饭吧,今天也尝尝我媳妇的手艺。平时也没个机会请大家吃饭,这回正好咱们哥几个凑在一个吃个便饭,到时候饭菜不好还请哥几个多担待哈。”

王振河不知道家里饭菜做的怎么样了。不过没有细米细粮招待客人,心里始终有些过意不去,没办法谁让他家的条件在哪里摆着呢。

“老三,你客气啥都是一个屯子里,你们家啥样我们还不了解吗,就你两口子要强。能让我们吃饱了就行,别的我们不挑,大家伙说对吧?”滕永发边走边说道。

“对啊。振河我们要求不高能吃饱就行”众人跟着附和。

小祥子和明诚他们放学回来,跑的满头大汗,正好看到滕永发跟王振河在一起“爸,你不回家吃饭了?”

滕永发给儿子擦擦汗道“不的了,我到明诚他们家吃。你赶紧回吃饭,等会跟明诚他们一起上学去。给老子好好的学,你爸我就大字不识几个,你可得给我好好挣口气。”

滕云祥冲父亲扮了个鬼脸跑进了院子,明成和弟弟妹妹跟着王振河他们一起往家走。

知道今天家里有帮工的,几个孩子还捡了一些枯树枝抱了回来当草烧。

滕永发有些羡慕的说道“振河,你们家这几个孩子真是懂事,你看看连放学了还给家里弄草烧,我们家的那个就不成了,唉,他什么时候能像你家孩子那么懂事就好了。”

王家的孩子让一块过来帮忙的人都有些羡慕,“咳,你们几个的孩子不都挺好的吗,小孩子嘛,长大了就懂事了,孩子嘛还是像个孩子样挺好的”。

王振河虽然为家里几个孩子的聪明懂事而高兴,同时孩子们因为家里的情况变得早慧也不得不让他觉得心酸,那是一种被迫的成长,孩子这么小就不得不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从另一方面说着也是他们做人父母的失职啊。

边走边聊着很快就到家了,远远的一群男人就闻到了香味,有肉香也有海货的鲜香,“振河,你们家这是做什么了这么香,看来弟妹的手艺肯定差不了。”

等大家都聚到王家的小屋子时,弥漫在空中的香味连这些大老爷们都馋的想流口水。

“媳妇,饭菜都准备好了没,大家伙都饿了,对了咱爸和小弟去拉砖还没有回来,记得给他们留点”。

王振海他们进到里屋看到炕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不仅有肉而且还有海鲜,一群人就开起玩笑来“兄弟,你这哪是一般的饭菜啊,这结婚办酒都没有你家这好嚼谷。”

嚼谷是当地的土话就是好饭菜的意思,滕勇发笑着说道“王老三,你家这饭菜不简单啊,我看了,以后你们家要是有什么活要干你就吱一声,就冲这饭菜一帮子人抢着干呢,估计都得打破头啊。”

一帮男人做在炕上也没客气的吃起来,吃饱了下午好接着干活,张岚从老婶家另外借了一个饭桌,好招待那些帮忙的老娘们,几个孩子就蹲在灶台边上吃饭,女人们让孩子上桌都被他们推辞了。

“大娘,二大娘你们吃吧,我们在这里吃也是一样的,等会还要去上学呢。”

张岚也笑着说道“大家都动筷子吧,难得能聚到一起吃个饭,等以后房子盖好了,我请大家到新房子吃饭去。”

一天都没见面的王枝在吃饭的时候出现了,人家还挺自觉的手里拿着一副碗筷过来的。

“三嫂,我也过来凑凑热闹,别不欢迎哈。”

她的话都这样说了。大家虽然对这个人有意见但是面上还都过的去,“她小姑,你快坐下来吃”张岚很热情的招呼她坐下。

一座子都开始动筷子,今天张岚准备的饭菜真是让大家交口称赞,王家这饭菜不亏人,虽然她们过来免费帮忙的,但是都是一个屯子里谁家没有个大事小情的,今天你帮我,明天说不定就是我帮你,互相帮助既显得热闹也表示友邻亲善。

满桌子的人却被王枝的举动给吓了一跳。这个吃法哪像是一个大姑娘家的样子,满盘子找鸡肉,也不管别人吃没吃。你说吃就吃吧,还不时往碗里夹一块。

别人没说什么,韩翠却看不过眼了,“小妹,你这是干什么呢。要吃就吃怎么还存着?”韩翠原指望着能剩点菜,到时候她要点回去给孩子吃,如今看见小姑子这么做,她心里的算盘也落空了。

王枝头连头都没抬,继续在桌上挑拣,“二嫂。我这是给咱妈留着呢,你没啥意见吧?”

韩翠撇着嘴道“小妹,给咱妈我们是没啥意见。孝敬老人嘛,我哪敢有什么意见”。

韩翠已经懒得跟这样愚蠢的人搭话了,一桌的人闷头吃饭谁也不去搭理王枝的无礼举动,等吃得差不多了,碗里的东西也装满了。王枝抬起屁股就走了,也没说帮着收拾一下。

王倩在一旁看着。这个小姑你说聪明吧,她可没看出来,顶多就是耍点小聪明,你说都这么大的人了,将来找婆家这要是传出去好吃懒做的名声,不知道会不会有男人肯要她。

“妈,我们吃完了,我和弟弟妹妹先去上学去了哈。”明诚领着弟弟妹妹走了,就剩王倩自己在家里。等大家都吃完了正准备收拾呢,王德生和小儿子才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老爷子估计是帮着抱砖了,满头满脸都是灰尘,张岚赶紧的给老公公打水洗洗,而王振国倒是浑身溜干净,根本就不像是去干活了。

“爸,你们今天受累了,赶紧的去吃饭去”,张岚将给爷俩留出来的饭菜给端到炕桌上。

王倩帮忙吧碗筷给刷好松了过去。

“小叔今天累不累?”给小叔递筷子的同时问了一句。

“不累,我就在一边看车呢。”

母女俩这才明白,为什么老人身上是脏的,他却浑身干净的,还真是个好儿子。连她都很无奈的摇头。

饭桌上王振国的吃相就更不用说了,跟王枝的吃法是如出一辙,几个帮忙收拾的女人都不禁摇头,出去继续干活,男人们那边早就开工了。

王振国将盘子里的鸡肉扒拉干净后喊道“三嫂,还有肉吗,不够吃啊。”

老爷子看着不争气的儿子拿筷子敲了他一下“臭小子,你三哥家能招待个鸡肉就不错了,没肉吃别的菜,那不是还有咸鱼和汤吗,肯定管你饱”老爷子恨铁不成钢的念叨着。

要说三儿子两口子也真是要强,今天这吃食已经够好了,自家的小儿子还挑挑捡捡让他很是看不惯。

“你快点吃,干什么什么不行,就吃饭一个顶俩,够快赶上饭桶。”

对于王德生的训斥,王振国根本就没当回事,该咋吃还咋吃,将好吃的都挑干净了,剩下的都留给他老爸,自己先回去了,砖也拉完了,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王倩在一旁看了个仔细,就这样的儿子要是她家的,还不拿大棒子抽死他,拈轻怕重,谁家姑娘跟他过日子一天还不打个八百遍。

鞠躬感谢会跳得刺猬,还是蓝朋友,苏苏和安宁的礼物和粉红,谢谢大家,新书希望多多支持哈!

58.八大碗

第二天张卫国就赶了过来帮忙,顺便还给他们带了一些新鲜的海鲜。他在王家住下一直到房子盖了起来,对这个小舅子不光外人夸奖,就连王振河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感激,人家的孩子比他家弟弟都小,还能一直坚持到最后,可王振国倒好拉完了砖就没见过来帮忙,除了吃饭的时候肯定到场之外,剩下的王振河都不好意思提起他这个弟弟来。

今天是王家上梁的日子,耿莲花老两口和大儿子大女儿一起赶了过来,还给女儿带了一块大红花的被面,这个被面上梁的时候都是要挂在房梁上面的,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另一方面上面挂着被面越多,说明这家人越有脸面。

不过王振河俩口子倒是不在乎这些,能有新房子住他们已经很满足了,其他的也不敢奢求。

这次上梁,王倩一直没有见过的大姨夫妻俩也过来了。

张华虽然和张岚是姐妹,可是这长相却截然的不同,张岚长的白净,长相很柔美,而这个大姨长的有些偏黑,个子比张岚高,身体也挺壮实的,两颊颧骨要高一些,姐妹俩的眼睛倒是很像,都是那种丹凤眼。

身体里的记忆对这个大姨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也不知道是因为很少来往的缘故,还是这些孩子不太喜欢这个大姨,这个王倩就不知道了。

张华见到妹妹家起了新房子,一脸的羡慕“小妹,这回你可好了,终于是搬出来了,有了自己的窝,羡慕死我了,你大姐我还在苦海里呆着呢。”

张岚笑着说道“姐。你家里不挺好的,婆婆给你带孩子,做饭操持家务,你每天放工都吃现成的多好啊,我羡慕都来不及呢。”

张华叹了一口气道“以前是挺好的,不过我婆婆上了年纪干不动了,整天的还得我伺候他们呢,哎,别提了。”

张岚虽然不太清楚大姐家最近出了什么状况,但是估计都是一本难念的经。也就放弃了继续追问的打算。

今天上梁昨天晚上母女几个就发好了面,是玉面和白面两搀和,用的是空间里的白面但是用的并不多。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白面,也没听说谁家上梁扔的苞米面窝头什么的,所以张岚只能这样做了,早上一大早她就将饽饽给蒸好了,外加木匠的大饽饽都用红布给抱了起来。

为了盖这个房子他们家算是彻底的豁出去了。只要有可能张岚都不会省略任何一个步骤。

一来她不想被人说主家抠门,二连都是亲戚里道的过来帮忙的,她也不愿意亏了人家。

今天上梁张岚的娘家人都到场了,除了大舅妈没来,大舅作为代表过来,而婆婆这头大姑姐是没有来。不过话却捎过来,家里忙脱不开身,王家老太太朱祁钰没到场说是病了。小姑子也在家伺候着。

舅公一家就老二朱建军两口子带着女儿过来了,这几天盖房子朱建军听说了也过来帮了几天的忙,所以张岚对这个二大伯印象不错,也不是说帮他们家干活她就印象好些,而是这个二大伯一家看着就跟另外两个不一样。所谓歹竹出好笋也许说的就是朱建军吧。

王家老太太今天这样的场合不露面,让过来道贺的人都觉得奇怪“振河。你妈呢,怎么没看到老太太过来啊,还有你家的姊妹呢,这样的场合不到场可有些过分啊。”

王振河能说什么,只能打着圆场道“那个我妈这不身体不好吗,心意到了就行。我大姐家里有事脱不开身”。

说完这些王振河赶紧找个借口溜出去,再这么问下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马上就要扔饽饽了屯子里和过来道贺的人都聚到了房场,准备抢饽饽,农村有句老话吃到上梁的饽饽能活九十九,能不能活到九十九大家谁不知道,但是对抢饽饽的热情却是经久不衰。

木匠站在房顶将亲戚送来的背面都挂到上面,微风吹动就像红旗一般将整个房顶都映红了。

王倩他们兄妹四个神情有些激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这个房子以后就是他们的家了。

当最后一根缠着红布的大梁被升到房顶时,王倩有种想流泪的感觉,苦熬了几个月终于是盖房子了,不过他们家为此也背上了了债务,要是按照泥草房来算他们当初卖人参的钱还够用,不过按照她的要求改了砖瓦房这预算就大大的招标了,不过即便是借钱她还是无悔于当初的选择。钱可以慢慢挣。但是房子却是一辈子的大事,谁也不会没事天天盖房子玩。

房顶上的木匠将房梁安好后,嘴里开始高声念叨“上梁了,抢饽饽了”手伸进事先准备好的的红布包袱里,将发糕和勃勃还有硬币向底下的人群开始抛洒,无论男女老少都一哄而上,小孩子们嘴里还念念有词“上梁上梁把脚翘,一两饽饽二两糕”。

大家手伸的高高的,期望能从空中接到落下来的东西,小孩子就夹在人群里往地上看,有落下来的就捡起来放到兜里。

好歹这也是细粮,平时一般人家根本就吃不上,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和饺子。

有人抢到了就一口吃进肚子里,“靠,王振河家这饽饽怎么这么好吃啊”。

有一个人说,其他的人也尝起了抢到手的发糕或者饽饽,“恩,是好吃,振河家看来以后要发财了,你看这发糕和饽饽蒸的特别的香”。

其实王倩早上的时候也尝了一口,这个白面的确是香,有种最原始那种麦香,以后的麦子都是经过多少次的改良了,那种最原始的清香已经开始慢慢的淡去了。

不说别的,就是现在的粮食她都觉得比后世要香,这些无关肚子饿不饿的问题,纯粹是口感。

上梁仪式举行完了,大家都跟着张岚他们回到现在住的地方,今天摆桌就在外面的空地上。好在天气暖和,今天也是风和日丽的。老天爷也特别的给脸,看王家要摆席面今天是艳阳高照,风也似乎停止了吹动。

按照当地的风俗摆席是八大碗,一个桌子摆着四个碟八个大号的碗,里面放着菜。不过这个碗比后世的碗要大上很多,要不然也不够吃的。

今天摆席的东西基本都是借的,家家户户办席都是互相串借的,做好了记号,用完了再还给人家。

今天的饭菜王家真是要了大强都是硬菜。一碗蚬子肉炒洋葱,一碗野鸡肉顿粉条,兔子肉炖土豆干。一碗鸡蛋炒的海蛎子,一碗的炖豆腐,一碗炖鱼,一碗炸鱼,一碗醋溜白菜。

四个冷菜。一碟海带丝,一碟炸的大虾片,炸的一碟面丸子,一碟菜丸子,主食高粱米饭。

王家这顿饭可以说使出了他们全部的力量,耿莲花那里更是帮了大忙。高粱米是家里的分的,海货都是他们老两口子在海里弄的,这样的话可以给姑娘家省了不少的力气。而兔子和野鸡都是王倩和张岚一起上山去逮的。

这次王家花钱主要就是买了一些油回来,油票也是她老娘跟人串借过来的。

屯子里过来赶人情的人聚到一处去上人情帐,这个时候的人情都不大一般都是一块,多点就是两块,最多的也就是五块钱的。这最大的人情还是张岚娘家人上的。

今天开了十桌酒席,大家看到王家这席面一个个的都喜笑颜开的。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荤腥了,今天这饭菜不禁有肉还有鱼,别看他们离大海挺近的,但是也是吃不到海货的,那都是集体的,不让外边的人随便过来赶海,只有当地的人才能去赶赶海打打牙祭,所以山外边的人也很少能吃到海货。

今天这酒席算是给大家彻底改善了一下生活,即便拿出两块钱来赶人情,那也是合算的,就算是上饭店也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今天不论是过来帮忙的还是赶人情的,都对王振河竖起大拇指,“振河啊,我们算是服你了,这也太要强了,咱们十里八村我没看到能比得过你们家这酒席的。”

王振河在一旁拱拱手,“老少爷们,今天人多,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大家多担待点,可要吃好喝好哈”。

席间就有村民开玩笑“振河,你这已经够好了,吃的我们非常满意,你赶紧的去忙活吧,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你在这里招呼了”。

跟各桌的老少爷们都打好招呼了,王振河才回到几个长辈的饭桌上,陪着几位长辈一起用饭。

在农村这边办酒席,主家一般都是男人上桌陪客人,而女人和孩子都在后厨里帮忙,就算是吃饭也不会上桌基本都是等客人走了他们才开始吃的。

张岚和几个嫂子将饭菜都上完了,才开始收拾厨房里的东西,几个孩子帮着将厨房里的垃圾往外边清理。

张岚招呼几个嫂子过来吃饭,今天他们单独准备了一桌就是给几个帮忙吃的。

想起老婆婆和小姑子还在家里,她正找东西好装些给他们送过去。

“弟妹,你在干嘛,赶紧过来吃饭啊”大嫂王娟看她在地上找东西叫了她一声。

“大嫂你们先吃吧,我弄点东西给咱妈和小妹送过去”。虽然老婆婆他们人没来,但是她要是不送过去在外人看来就有些不会虑事了,她也不不在乎这一盘一碗的东西。

这回轮到王娟不乐意了“你甭忙了,上梁的时候咱家小姑就过来盛一些走了,你没看到咱们小姑坐在席间吃饭吗?”

伸手指指外边,王枝可不正坐在席间在那大吃二喝的,叹口气又摇摇头“得,我还打算给人家送过去呢,正好也省得我费事了”。

韩翠听到两个妯娌的话,吐出嘴里的骨头说道“弟妹啊,就咱这小姑就算你不过去送,她也饿不死的,你看她什么时候吃过亏啊,你赶紧过来吃饭吧,都忙了一上午了,把几个孩子叫过来一起吃饭。”

59.惊喜

中午吃完饭,屯子里的人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微笑,有的人手里还带着一些丸子准备捎给家里的孩子吃,农村都这个习俗,吃完了还会带上一些回去,主家的人对这个都视而不见,因为大家都这样。

不过好在屯子里的人考虑王家的条件不太好,没有出现一大家子都过来吃喝的情况,要是换别人家办酒席基本上都是一大家子都出动,只随一份礼的情况。所以张岚也特别感谢乡亲们的理解和无声的支持。

等大家都离席了,饭桌上基本上就没剩什么东西了。王倩和大姐帮着收拾桌上的碗筷,都码放到一个大盆子里,好洗涮干净给邻居家还回去。

等都收拾利索了,爷几个将借来的东西都一一还了回去,韩翠看到厨房里还剩一些油丸子,开始撺掇大嫂拿一些回去,王娟有些为难的说道“弟妹,这不太好吧,老三家也不富裕,剩点东西她还得给娘家的人带一些,再说晚上还有帮工要吃饭呢,我们拿了是不是不太好啊”。

韩翠看大嫂犹犹豫豫的,有些着急“大嫂,我去找弟妹要去,你要不拿我可不管了哈”。

一扭身出去找张岚,屋外张家母子几个正在说话,韩翠走到一旁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后,把张岚给拉到了一边“弟妹啊,那个我看丸子还剩一些,我想要点回家给孩子吃。”

张岚这才想起来还有事情没干呢,跟父母说了一声就跟着韩翠回到屋里“大嫂,二嫂,剩下的丸子你们和几个嫂子分一下,大家都带些回去给孩子们改善一下,我看看还有没有剩菜,要是有你们都分一些带回去。”

在地上找了一圈发现蚬子还有的剩。其他的都没有了,拿出盘子给大家都分了,两个嫂子和几个堂嫂虽然都不太好意思但也都高高兴兴的端着东西回家,说盘子等回头送过来。

耿莲花看到闺女的事情都忙活完了,才拉着她的手说道“孩子啊,家里盖房子肯定是要拉饥荒的,你也别上火,钱咱们慢慢还,千万别因为这个犒着几个孩子,你们啊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短钱了,你不还有我们嘛。”

张岚知道这是老妈在安慰自己,生怕以后自己因为节俭了。从吃食上省钱。虽说盖房子家里拉了不少的饥荒,不过张岚心里有数,有她家的宝贝闺女在,以后的日子只能会越过越好,她才舍不得苛待自己的孩子。看着一个个水灵灵的大孩子她才不干那傻事。

“妈,你放心吧,我和振河还都挣着公分呢,这钱我们慢慢挣,我才不会从嘴里抠钱呢”。

大哥张卫家在一旁也说道“小妹啊,以后要是馋了就过来拿点海货回去。别的咱不敢说,就那海货管你吃”。

一家人说了一会话,老太太看天色也不早了就提出要回去“岚儿啊。你就不用给我们带什么了,只要你们以后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老太太也是怕孩子为难,她估么着今天这些东西也就将就够。

“妈,姐,大哥今天真的就没剩什么东西了。刚好剩下点丸子也让几个妯娌拿回去了,不过我另外给你们准备了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