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炮灰农村媳/重生奋斗农村媳上一章:第 134 章
  • 重生炮灰农村媳/重生奋斗农村媳下一章:第 136 章

“行,下午你婶子回来,我让她拿钱给你,还缺什么你就说,东西你妈都帮你准备好了吧?”

“准备好了。”

“米粒,从小到大你也没有在我身边呆过,爸爸想问问你,你突然想回徐家了。有什么原因吗?”不过是缺钱,徐虎想不通孙米粒弄了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孙米粒咬了咬唇,“爸爸,每当同学问我的爸爸是做什么的时候。我说是后爸,他们都笑话我,我今年二十了,连追我的男孩都没有,认识了爱军,却因为当年的事情,他妈妈并不喜欢我。我那时就想,如果我有爸爸,是不是就没有人看不起我了?是不是爱军也不会就这么舍弃我?我回来找爸爸,妈妈很生我气。甚至说不认我这个女儿,我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孝,可是看着别人都有亲爸爸疼,我打小就羡慕。如今我知道爸爸是谁了,不想再错过机会。”

她这么一说。徐虎到觉得自己多想而可耻了。

“好,我知道了。”徐虎没有再问下去。

等到下午赵雪回来,把事情跟赵雪说了,左右是拿钱,赵雪不在乎,反正她挣的钱都自己存着,特别是回医院重新上班之后。要拿钱也是徐虎的。

徐老太太到是不怎么高兴,“那样的学校上完了毕业什么也干不了,浪费那个钱做什么。”

孙米粒就在客厅里坐着,徐老太太也没有避讳的说,赵雪没傻子是的接话,徐虎也没有吱声。这事就过去了,可回到屋里之后,孙米粒的脸才阴了下来。

她一定要强大起来,让所有看不起自己的人都仰头看自己。

三天后,徐家把孙米粒送走了。张桂兰听说后还觉得挺惊呀的,“怎么这么容易?”

“人报了艺校在北京,要开学了,当然得走了。”田小月 幸灾乐祸的看着她。

张桂兰就真的惊呀道了,“是突然报的艺校?还是早就报了?”

“这个到不知道,可能是早就报了吧。”看她真担心了,田小月又于心不忍了,“你就别多想了,爱军我还是信得过的,他知道哪个轻哪个重。”

张桂兰坐在沙发上发呆,“不怕没好男人,就怕被人惦记啊。”

田小月笑了,坐到她身边,“你这话说的有道理,这男人是好男人,就怕那些坏女人勾搭,咱们院里又有离婚的了,听说是男的在出差的时候有了外遇,现在已经退伍了,你说这是何苦呢,为了一个女人,连家和工作都不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和搞婚外情的也越来越多了,大家已经司空见怪了,不觉得事了,哪像那些年还要被抓进去。

“我看从老家回来,我还是去北京看看吧。”张桂兰到底不放心。

怎么也不能让孙梅的女儿毁了自己的儿子。

田小月早就想出去了,“到时别忘记叫上我,付国天天忙,我自己在家里呆着也没有意思,和你们一起去北京转转。”

“行啊,正好一起走走。”这几天罗继军手里有了几个人的名单,这次正好一起回老家,把这事跟李阿妹说一下,要是她觉得就行就来城里相亲。

所以准备着回老家,原本高高兴兴的,现在因为孙米粒的事情,让张桂兰的欢喜劲也没有了,更急切的想去北京看儿子。

等在回老家的路上,罗继军才知道孙米粒去北京的事情,脸也阴了下来。

ps:

可恨啊,在网上买鞋等了一个月,结果告诉我没有货

重生回到开始,她要改过自新,报复贤淑两手抓。

任她如何贤淑,恶名仍与京城的恶少们并肩而立,元喜抚额感叹:闺秀难为啊。

恶女从良。

第392章:嫌弃

这些年来,回老家的次数也有限,多是过年的时候,回来也只是呆三四天就走了,像这样回家可以不用着急走还是头一次,特别还是夏天。

张家老两口早早的知道女儿要回来,把屋子都收拾好了,城里也有房子,只是老两口住不习惯,所以等孩子不用带了,两人就回了农村。

罗家郭英这几年虽然安份了,可是瘸着一条腿,平日里干的活也不多,只是混着日子,在村里时常和人吵架,罗老汉也没有管她,日子也就这样的过来了。

罗继军两子口子一回来,村里的人可都热情的过来搭话,不过一听到罗继军现在退休了,态度就有些变了,他们上前来无非也是因为罗继军是个军长,可是现在人家退休了,和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有些别的小心思的,也就都散了。

“怎么退休了?”罗家,郭英也开口问,“不是还可以往上升吗?怎么就退了?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那阿妹的婚事怎么办?没有你,人家还能对她好吗?”

这话说的屋里的人都不爱听。

罗老汉冷下脸,“看不起就不嫁,干什么非得嫁干不起她的?这世上没有了咋地?”

罗老汉一喊,郭英不作声了。

罗继军也不高兴,“要是因为我才娶阿妹的,这样的人也没有必要嫁,嫁过去也不会幸福,海英不就是想给阿妹找一个本份的过日子吗?她要是安着给阿妹找一个高攀去嫁,那就歇了这个心思吧,我也帮不了这个忙。”

一看儿子张口就要拒绝,郭英才解释一句,“我就问问,你妹妹没这个心思。”

到也不说了。

眼睛扫了张桂兰一眼,见她胖了,眼皮一耷,“你怎么退休了?还没说呢?”

在郭英的认知里。儿子突然退休,一定跟张桂兰有关,不然怎么张桂兰这么老实,况且她那么有能力。出了事能不帮着解决?

“桂兰怀孕了,我们想要这个孩子,我正好离退休还有两年就先申请退下来了。”罗继军知道这事早晚要知道,“这些年来都委屈桂兰,再想找机会弥补她也不多了,这次难得遇到了,而且我也想要这个孩子,就决定了。”

“又怀上了?明知道你是军人还怀上?再说这么大岁数了,都快当奶奶的人了,还自己生孩子。让孩子们怎么想?”郭英声音尖锐起来。

总算是抓住张桂兰的把柄了,哪里会放过。

张桂兰早就知道她这样,对着公公开口道,“爸,刚回来。我去看看我爸妈。”

“去吧。”罗老汉在城里的时候就听说这事了。

家里的人丁兴旺这是好事,况且离儿子退下来也就两年,也不算什么事,到底家里又要添人口了,才是好事。

见老婆子当着儿媳妇的面就这样说,给儿媳妇留面子,罗老汉才没有出声。看着儿媳妇走了,罗老汉才骂了起来,“啥叫丢人?那些偷着生交不起罚款的人才丢人,家里又要多人口了,这是好事,咋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丢人的事了?我看你是吃饱了天天没事闲的。你这些年来花的都是谁的钱,你心里清楚,别吃饱了几天连自己姓啥都忘记了。”

“咋?我说的又没有错,你看看她都快四十了,还生孩子。让村里人咋说?”郭英不服。

“咋说?村里人爱咋说就咋说,你看看周成才,和寡妇又生了个孩子,董春红不也得忍着,还不是没有离?咱们这正经的过日子,咋不能生了?我看谁敢笑话。”罗老汉警告妻子,“你安份点,别过几天好日子又找不到北了,你再像当年一样闹腾,当着儿孙的面,别怪我不给你留脸面。”

郭英这才不吱声了。

罗继军也不愿多呆,“妈,这些年了,你怎么还对桂兰有意见呢?你说说哪个儿媳妇能有她做的好,你看看村里的这些人,谁有你过的好?要是换成厉害的,就是儿子给你一分钱都要吵几天,何况是她自己拿钱给你们花。你也这么大岁数了,我不和你多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又跟罗老汉说了一声去张家吃饭,罗继军才走了。

好好的一家人回来了,又闹得不欢而散,罗老汉骂了郭英一阵子,才回东屋去了。

郭英到底这些吃拿人家的手短,况且年岁大了,也不敢再闹腾了,除了第一天回来说点难听的,到没有再弄别的事出来。

罗海英得了信,第二天就带着男人和女儿回娘家了。

张桂兰还是头一次看到罗海英嫁的男人,长的很黑又矮,不过却很端正的一个人,要说罗海英也算是命好了,能嫁这么一个男人。

李阿妹到是还是那个样子,见到罗继军和张桂兰,礼貌的叫了舅舅舅妈,和以前没有区别,并没有因为被厂子里开了,而没有理张桂兰。

这点到让张桂兰高看了她一眼,众人坐下来之后,罗继军才把自己相中的几个说了出来,“这个田帅不错,家里是农村的,他是老儿子,也不用养老,而且在部队里发展的也不错,有前途,现在已经是连长了,嫁过去就可以随军住在部队,日子就是这样,两个人一起努力,总能过好。到有些是条件好的,可是人家是城里的,同意和你相亲也是看中我是个军长,现在我又退了下来,你真嫁过去,有什么事情我帮不上忙,就会对你有意见,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现在就看看阿妹的了。”

李阿妹到是没有说什么。

罗海英不高兴了,“阿妹长的也不差,也初中毕业,咋就不能找城里的了?找农村的将来要是退伍了,不还得回到农村去?再说都说小儿子不用养老,可现在家家不都疼小的,最后老人也都呆在小的身边。”

李家的男人到这不么认为,“大哥挑得起好,我看这个田帅就不错,这城里的和农村的不就是户口上的区别吗?又不比咱们多条腿,干啥非得找城里的,咱们是农村的,现在初中毕业算个啥?嫁过去等人家真升了,就看不起阿妹了,离婚都有可能,你真能受得了?”

李家男人这么一说,罗海英也不吱声了,可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还是嫌弃罗继军给找的这几个人,罗继军看她这样子就生气,“原以为这些年你该明白些道理了,现在看你还是这个样。早知道我就不该帮你,你要真想找城里的,就自己去找,省着哪天出了什么事你在赖到我头上来,说我为了当年的事情报复你。”

罗继军可把前阵子罗海英骂张桂兰的骂给还了回去,罗海英也知道是这样,臊红了脸,咬着唇不说话,看着大人因为自己的事争吵,李阿妹开了口。

“妈,舅舅说的对,我看这个田帅也不错,我这样的,能找到一个当连长的就不错了,这还得是人家看着是舅舅介绍的呢。”李阿妹到很开明,“舅舅,那等方便的时候,我们见个面吧,你把我的情况也都对方说了吧?他不嫌弃我是农村的,就知道人该很好,我看。”

这几天在家里李阿妹被母亲劝,然后又自己想,也觉得董狗剩不是个好的,先不说旁的,两人处对像就是自己给他钱花,而且自己每天都在厂子里,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干什么,曾听厂子里的小姐妹说过在外面看到过他与别的女孩在一起,那时她还不相信跟人家吵,现在回头想想,到真是这样。

母亲犯混,她可没有犯混。

自己什么样自己知道,能有连长愿意跟自己相亲,那可是难寻的好亲事,眼下错过这样的机会,就再也不会有了,何况舅舅又退了下来。

“你看看,你连孩子都不如。”罗老汉指着女儿不满的训着,“你现在自己过日子,知道怎么过的日子舒服,你还要把孩子往火炕里推是不是?”

当年陈友还是个老师呢,结果怎么样?

有姑爷在跟前,罗老汉没有提起当年的事情,可知道内情的都明白他在说什么。

罗海英低头抹泪,“我就这一个姑娘,我当然是希望她嫁的好点,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子女过的好,我这也有错了。”

“好了,你看阿妹也觉得好,就这么定了,等这次大哥回去,让阿妹也一起回去,两人碰碰面。”李家男人挺高兴的。

他就喜欢军人,现在自己家的孩子要嫁个连长,那也是很大的官,说出去自己也有面子。

事情定了下来,罗海英也不能再说什么。

到是张桂兰怀孕的事,让村里热闹了起来,到真没有人笑话,只说人命好,一边说人要做好事不能坏了良心,孙淑波也高兴。

张桂兰劝着,“妈,那就搬城里去吧,你们也老了,正好给我带带孩子。”

总在农村里干活,张家老两口的身子也硬朗。

“行行行。”孙淑波现在是什么都应下。

张桂兰马上就张罗让家里收拾东西,生怕父母反悔。

第393章:岁月

张桂兰临走的前一天,在村里遇到了米兰。

米兰现在可老了,跟张桂兰一比,像差了十五六岁一样,人穿的也很粗糙,张桂兰见到的时候都有些没有认出来,还是米兰先上前搭话的。

这些年来张桂兰回村里,也就是过年回来,在家里呆两天就回城里了,所以在村里也没有逛过,也就没有碰到过米兰。

“桂兰,你还是那么年轻啊,看看我都老了。”米兰笑起来脸皮的皱纹也很多。

张桂兰也客套的打招呼,“前些日子看到你家胡可了,她现在在部队里当兵,正好是继军的部队,遇到了带她到家里吃过饭,人很腼腆,很像当年的你。”

米兰一阵恍惚,“那孩子啊,打进了部队就没有给家里带过信,我正想着到你们这打听一下呢,现在听到她不错就好了。”

当初为了让女儿能争上当兵的名额,米兰可没少找人,就是自己都陪进去了,然后还让女儿知道了,哪怕女儿当上兵走了,也觉得有自己这样的母亲丢人,所以打走了之后一点消息也没有来,到是没有料到女儿会去张桂兰家,再听张桂兰说女儿很腼腆,米兰不由得担心起来。

她可还记得女儿说过的话,说不要像自己这个母亲这样的窝囊,张桂兰抢了她的男人,她就去抢了张桂兰的儿子,这样才公平。

多少年过去了,米兰如今已经想开了,只盼着女儿不要去犯这个傻才好。

所以在听到女儿去了罗家之后,米兰才担心起来。

张桂兰看不懂米兰脸上的神情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去多想,反正现在罗继军已经退下来了,与胡可更不可能有接触了。

“你这些年没有再找一个啊?胡有国跟苏苗过上了,两人过的还不错,生了一个男孩。”张桂兰到不是坏心。只是觉得除了这些与米兰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米兰也没有往心里去,“一个农村女人养个孩子就够累的了,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他能与苏苗过到一起去。到也不错了,看来两人是真的。”

说起胡有国,米兰一点恨意也没有。

果然岁月不饶人,所有的恨在时间里都慢慢的消退了。

“当年的事事非非,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太年轻了。”米兰现在说这些只想给自己的女儿留条路,“胡可在城里,身边也没有个人,要真有啥事,求你往你公公家打电话捎个信。”

看她的样子也可怜,张桂兰点点头。才转身走了。

原本看着董春红在那里,张桂兰想绕开,可人就是等着她的,哪里会让她绕开,“桂兰。这次回来能多呆几天吧?”

“明天就走。”张桂兰跟她不熟,也不想多说。

董春红看着从眼前走过去的张桂兰,羡慕不已,要是自己嫁的也是罗继军那样的男人,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张桂兰一样?

这些年来,周成才不学好,是活不干。周家老两口的年岁大了,地里的活干不动,都落到了董春红一个人的身上,可周成才不感恩还跟寡妇生了孩子,要不是没有依靠,董春红早就走了。

好在周成才也知道这次闹大了。在家里也安份了,可那生了孩子的寡妇却是个厉害的,整日里的到周家闹,被周树民次次骂回去,见闹不成周成才离婚。又换了法子,隔几天去要点米要点菜,也就这样过了下去,寡妇不闹了,给点米算不得啥,周家也就默认了。

因为干了错事,周成才在董春红的面前也矮一截,因为现在周家都靠董春红这个劳力,要是董春红走了,周成才哪里能种田干活,有了这事拿捏着,董春红的日子过的也不算太坏。

可到底是女人,谁不想有个疼自己男人,谁不想过好日子,就像张桂兰那样。

等回到家,张桂兰跟母亲说遇到的两人,孙淑波摇摇头,“米兰这些年到是安份,可名声也不好,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身边的事非多,只要与哪个男人多说一句话,第二天人家的媳妇就找上门去骂,开始的时候她还跟人家对着骂,久了也就任人骂不作声了。到也是个可怜的,那个胡可也算是村里争气的,读书好又认学,不然也不能她被选了上去。到是董春红,这些年也熬出头了,在周家虽然说话算数了,可是你看看那过的是什么日子?所有人都等着她干活养着,她岁数也不小了,还能干几年,到时干不动了,在周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怎么样只能怨自己了。”张桂兰看家里还有些东西没有收拾,想起母亲说没事还要回来住几天,也就没有再多说。

一夜无话,第二天,张家老两口带着李阿妹和罗继军夫妻就走了,郭英一脸的羡慕,想跟着一起去城里,话到嘴边在罗老汉的目光下,没敢说出口,也只敢背后和女儿埋怨几句。

“你说果然是听媳妇的话,哪有亲爸亲妈不在身边养老的,把丈母和老丈人接到身边的?我要说你爸还瞪我,要怕我说别做没理的事啊。”

“妈,我看你在农村的日子挺了,张桂兰钱也不少给你,你现在也存几万了吧?你看看村里家家穷的,也就你有钱,谁不羡慕你?你去城里还要看张桂兰的脸色,想说什么都要看看她爱不爱听,干啥受那个罪去。”罗海英到觉得母亲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郭英听到村里人羡慕自己,扬扬得意,“有好些来巴结我的,就想和我借点钱,呸,也不想想当初他们怎么看我笑话的,现在想借钱,我偏不借。”

“对,看他们以后谁还敢小瞧你。”罗海英心里惦记女儿,也不愿回家,就留在了娘家。

娘俩在屋里说的话,都被罗老汉听了去,罗老汉摇摇头,不管怎么样这样说几句不闹腾就行了。

一路上,张桂兰和李阿妹接触。发现小孩到也不错,有时虽然说不通,不过你给她讲道理,起码她能听进去。这点就比罗海英强多了。

回到城里,罗继军安排着相亲,张桂兰帮父母收拾房子,当年的平房早就占了,分了两室一厅的楼房,张桂兰觉得父母年岁大了,给他们选了二楼。

房子分下来之后,张桂兰就找人装修了,只是一直也没有住人,落了灰。进屋之后擦擦灰就行了,周老太太得了信,当天就赶来了,跟着孙淑波一起收拾,两人多年不见。自然有一堆的话,张老五到是跟周老爷子能说到一起去,周老爷子在大院弄了一块地种了菜,每天和张老五研究怎么把种菜。

李阿妹相亲,就定在了张桂兰家相看。

张桂兰没有相看过,也挺好奇的,当年她与罗继军是家里包办。她是看上罗继军,只是从来没有想过会真的嫁给他,所以要说相亲,她早就暗中相中罗继军了。

可是这样男女相亲她还没有看过,家里刚收拾完,又在厂子里给李阿妹拿了身衣服换上。简单的黑裤子白短袖,看着干练又简单大方,田帅是周付国带来的。

人长得一米八大个,壮壮的,能说会道。很有眼色,李可妹一看就相中了,第一次见面田帅害羞,李阿妹到是主动些,看着田帅也看中了,周付国就让两个人出去走走。

等人一走,周付国才扯开衣领靠进沙发里,“我也老了,该退休了。”

“好好的怎么说这个了?”张桂兰挺意外的。

周付国白了张桂兰一眼,“还不是你闹的,我家的那个也闹着要生二胎呢,这几天他爸妈正劝着呢。”

张桂兰听着忍不住笑起来,她可以想像得到田小月是怎么闹腾的,能让周付国服输,一定很有趣,回了一次老家到是把这个给错过了。

见张桂兰还在那没心没肺的笑,周付国都快哭了,“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不是要去北京吗?快走吧,不然她再这样闹下去,我真要抗不住了。你说要是她有了,那想生也行,偏偏没有,这又不是半大的小伙子,还有这事也要比的。”

罗继军只在一旁看热闹。

三个人说着话,张桂兰又做了饭,给父母那边打了电话没有人接,周付国才提醒她,“他们四个怕是钓鱼去了,我昨天听他们说了一句。”

没等多说,李阿妹和田帅回来了。

两人一回来就带给众人一个大消息:要结婚。

这可是才见第一面。

张桂兰都有些受不住了,拉了李阿妹到书房里单独和她说话,“结婚是一辈子的事,你可不能头热的就决定了。”

当初跟董狗剩要死要活的,现在见了田帅第一面就又要结婚,这样哪行。

“舅妈,我是认真的,我和田帅说好了,我文化低,又没有主意,总做错事,他说他可以帮我改,只要我不怕他穷就行。”李阿妹一脸甜蜜的笑,“我不会后悔。”

张桂兰无语了。

这是求婚?

可是这也太戏了。

可看李阿妹这样子,劝也劝不进去了,张桂兰只能把一切交给罗继军了。

第394章:气场

罗继军到是个有主见的,跟李阿妹在书房里只谈了几句就出来了,然后就应下了两个人的婚事,一边让田帅去申请家属住房,准备结婚,自己这边要通知李阿妹的家人。

吃过了饭,田帅回去了,李阿妹送的,周付国也跟着回部队了。

张桂兰才有空问罗继军,“你怎么说的啊?”

“我就问她知不知道当年她母亲的事情?她说正是因为知道,才不想像她母亲一样,我又问她结婚怎么过日子,她说省钱买房子。最后我问她喜欢不喜欢田帅,她说喜欢。”罗继军到不觉得这事太快了,“她也不是孩子了,既然自己有了主意,我看就结吧,起码比她母亲强。”

张桂兰抽了抽嘴角,“让你去劝她还不如不去,这哪里是劝。反正这事我可一下也没有插手,哪里不好了或出点什么事,你妹妹别找到我头上就行,一会儿你往家里打电话跟她说清楚了,家里现在可都等着信呢。”

罗继军满口应下,却没有急着打电话。

等李阿妹回来,才道,“阿妹,你给你妈打个电话吧,这事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跟她说她能接受。”

张桂兰暗骂一声奸诈,才全神贯注的去听李阿妹打电话。

电话打了两声就通了,李阿妹没等开口,那边罗海英就问了一堆,“怎么样?人看了吗?长的好不好?看着人老不老实?要是不喜欢也别勉强自己,结婚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急不得。要是那边没有好的,就行回来,咱们慢慢的找,妈就是养你一辈子也行。”

等母亲说完了,李阿妹才开口,“妈,我要结婚了。你和爸过来吧,帮我张罗一下。”

“什么?”那边罗海英尖叫出声,“你疯了是不是?才见面就结婚,结婚后后悔了怎么办?你舅舅呢。让他接电话,我和他说。”

“妈,你先别急,听我说完再发火行不行?”李阿妹就猜到了会儿是这样,也不急,慢声的劝着,“人很好,长的在咱们家那都找不出来这么精神的人,这不是重要的,他还和我承诺。将来结婚了,可以帮我一起养父母,他说他父母那边还有他大哥,不用他惦记,到时他给拿点钱就行了。妈。我一听他说这话就喜欢,我到城里上班半年,也见过不少听过不少,可都是怎么哄女孩子开心,田帅却先说到了父母,这样的人现在不好找了,你说是不是?”

那边激动的罗海英安静了。眼圈红红的,“阿妹,妈和爸不用你养老,你别主了爸和妈委屈了自己。”

一直觉得女儿不懂事,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女儿早就懂事了。到是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什么也没有为女儿做过,罗海英悔恨不已,泪止不住的往下落,电话旁边的罗家老两口也不知道电话那头李阿妹说了什么。看女儿只一个劲的哭,郭英埋怨起罗老汉来。

“我就知道他们信不过,现在好了吧,你看看。”

罗老汉瞪她一眼没有吱声。

电话那头李阿妹继续劝着,“田帅还和我说了,结了婚工资都交给我,家里一切都听我的,我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会教我,更不嫌弃我是农村的。妈,我一定会幸福的。有一个像爸疼你一样的人疼我,你还有啥不放心的,到是我要结婚了,你和爸给我存了多少的嫁妆啊,可不能舍不得啊。”

罗海英被女儿逗笑了,“你这么急着嫁,一分也不给你。”

“那可不行,你们可就我一个女儿。”

“你这个丫头,既然你觉得好,妈也不多劝你,可你记住了,以后受了委屈还有爸妈,别自己抗着。”罗海英吸了吸鼻子,“我和你爸现在就过去,怎么也得先见见你,要真是不好,你想嫁我们也不同意。还有他父母那边,也得见见。”

“行。”李阿妹满口的应下,这才放了电话。

张桂兰竟不知道田帅还做过那样的承诺,那这个男人确实不错。

不管怎么样,李阿妹也不是不懂事的,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张桂兰也为她高兴,“既然现在就要结婚,他说他什么时候让他父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