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上一章:第 24 章
  •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下一章:第 26 章

大家纷纷鼓掌,巴掌拍叮当响。咋能不鼓掌呢,这可是拖拉机啊, 以后拖粮食啥的, 终于不用自己推车啦, 也不担心老马累坏啦, 这铁疙瘩总累不坏吧。而且以后也不用自己压麦子和稻子了,开着这车子上去转几圈,事儿不累,活还干完了,还能顺便兜兜风。

这是好事啊,真是大好事啊。这车太好了!大家脸上都红光满面。

左水生更是仿佛年轻了十几岁一样的。

左单单也盯着那拖拉机看,又看看沈一鸣, 咋也想不出沈一鸣这是咋把车给弄回来的。在这种买自行车都要找关系, 求爷爷告奶奶的时代,沈一鸣竟然不声不响的搞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回来了。

前面左水生还在敲打着锣鼓,“一鸣说了,这手扶拖拉机得要有人开。这次他特地请了公社煤场的徐大鹏同志过来教咱们生产队的人开车。谁家想开车的,先报个名, 咱选几个合适的人上去学。等学好,以后咱这车就有专门的人开了。”

听到这话,很多人心里就有想法了,可要说报名学,多少有些发憷。连自行车都没开好呢,还开这铁疙瘩,给弄坏了咋办。

有些人开始犹犹豫豫的。

左大成也眼巴巴的看着,他以前在城里看过别人开车,特别羡慕。可他当年学的是木匠,不是开车。

“爸,你去学。”左单单扯了扯左大成的袖子,“我听人说很简单的,爸,你学了好。”干苦力总比不上技术型工人。左单单当然希望自己家里人多掌握一些技能。

左大成犹豫道,“我这个年纪了,能成吗?”

“啥年纪啊,您这才刚到中年,正是打拼的时候呢。爸想想你开着拖拉机,我妈坐在你身边……”

左大成的脸微红,咳了咳,“那我去试试?”

“必须的。”左单单鼓励。

于是散工后,左大成就去找左水生报名学开拖拉机。

左水生这会儿正有些失望,屯里的年轻人胆子太小了,竟然都不敢学这东西,担心不好学。这会儿见左大成来了,还有些担心,“大成这个年纪……”

“我看大成叔行,”沈一鸣道,“城里开车的老师傅都是年纪大一点的,这样的师傅开车稳重。咱们屯里就这一辆车,交给稳重点的人更踏实。以后等大成叔学会了,还能再在屯里带两个徒弟。”

左水生一想也是,好像城里开车的还真是年纪大的。

左单单在边上偷偷的笑,老队长这又被沈一鸣给绕进去了。人家城里的老司机,那不都是开了许多年才老了吗?

沈一鸣又道,“而且老师傅才愿意带徒弟,年轻师傅大多都没这个耐心。”

左水生觉得沈一鸣这话说的很对,要是年轻人来学,肯定不乐意教其他年轻人,担心被抢了饭碗。可大成不一样,人老实本分,而且待人好。他这个年纪了,再教徒弟,徒弟也不敢真的压过他。好歹是屯里的长辈呢。

于是立马拍板,“行,大成你这几天就不用上工了,就跟着徐大鹏同志学开拖拉机。这是为队里服务,也算工分。”

左大成一听自己就这么被定下来了,心里惊喜不已,又觉得有些茫然,感觉自己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样了,生活似乎又开始变化了。

安排了左大成和徐大鹏一起学开车,左单单就和沈一鸣一起去上工。

路上,左单单忍不住问沈一鸣,“你这车哪里弄的,”给他竖个大拇指,“厉害!”

沈一鸣淡淡的笑了笑,“想知道?”

左单单立马点头。当然想知道了,跟着老狐狸多学几招,也好活学活用不是?

沈一鸣有些犹豫,“这是我的不传秘典,不能传给外人知道。”

“……”左单单心道,那你还问我想不想知道。问着好玩的。

她嘿嘿的笑,“你不说也成,回头我去问徐大鹏这车哪里来的,然后我逆推,我不信我推不出来。”福尔摩斯侦探集她都看过多少遍了,就不信找不出蛛丝马迹。

沈一鸣笑,“你要是能推出来,你就是我自己人。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

左单单道,“行,等着瞧。”

两人一起到了地里干活,大伙看到沈一鸣来了,都热情的打招呼。

“一鸣同志,咱一块儿干活。”

“一鸣,真是好样的。”

“一鸣,回头咱一起坐拖拉机出去溜溜。”

“……”

李晨亮嘴里咬着一根枯草,一边挥着锄头,一边满不在乎的嘀咕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辆拖拉机吗。我给他弄一辆大卡车都成。”

高伟给他泼冷水,“那你也得求你爹。说不定还会挨揍。”

李晨亮心里顿时拔凉拔凉得。自家人知道自己的事儿。平时他胡闹还成,要是搞到公家的东西上面去,那是要被揍的很惨的。而且他现在躲到乡下来了,他爹就更不搭理他了。

高伟叹气,“这人比人气死人了,你说人家怎么长的。这模样这脑袋瓜子……我怎么看着,那个左单单也和沈一鸣走的挺近啊。估摸着这姑娘也被沈一鸣给勾了魂了。也不奇怪,以前学校那些女同学就没几个不喜欢他的。”

听到这话,李晨亮的眼睛一瞪,看向和沈一鸣一块干活的左单单。心里顿时有些酸酸的,觉得自己被背叛了。像是小时候和自己玩的好的小伙伴,突然有一天和自己的死对头一块玩了。

“沈一鸣,我有话要和你说!”

左单单正琢磨着沈一鸣咋弄来的车子,就听到旁边李红兵声音严肃的和沈一鸣说话。

她抬头看了一眼,只见李红兵正板着脸,像个老干部一样的看着沈一鸣。

沈一鸣笑着道,“李红兵同志,有什么事儿吗?”

李红兵脸红了红,严肃道,“沈一鸣同志,这台拖拉机,你是怎么为生产队里争取的。上次咱们下乡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生产队都没有拖拉机,有的还拉着牛车呢。咱们生产队里有两辆老马车,条件已经很不错了。这台拖拉机如果按着正常的程序,是不会分到咱们生产队的。你不应该动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办事。”

左单单:“……”没看到旁边的老乡们都想吃了你吗?

李红兵自顾自道,“我们作为进步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插队,就应该把积极争取的思想带到农村来,而不是纵容他们自私自利的思想。

左家屯乡亲:好想骂人怎么办?

沈一鸣嘴角一挑,“左家屯生产队积极响应公社换粮食,也组织知青帮忙挖煤。另外,徐大鹏同志从左家屯走出去的,他技术过硬,给煤场带来很大的帮助。公社为了奖励左家屯生产队,才分了一辆拖拉机下来。这也是为了激励其他的生产队。组织给予优秀的同志奖励,这不是很正常吗?”

左单单兴冲冲的提议,“李红兵同志你的考虑也是应该的,其他的生产队太困难了,我建议,李红兵同志可以帮其他生产队解决拖拉机问题,这事儿就别麻烦公社了,公社现在也挺困难的。”

有本事自己给别的生产队解决拖拉机问题,要么就别瞎叨叨。

李红兵有些恼羞成怒,正要说话,就听沈一鸣笑着道,“李红兵同志的思想还是很正确的,予以支持。红兵同志在咱们的知青队伍里面一直都是道德标杆,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有什么意见尽管说。”

被沈一鸣夸奖了,李红兵也顾不上生气,脸上反而有些微微的喜意。见沈一鸣一直对着她笑,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转身就走了,回到自己干活的位置,她心里还想着,刚刚那番话应该让沈一鸣对她的印象更深刻了。让他知道,他们两的思想是一致的。

左单单看着李红兵这来去匆匆的,神神叨叨的样子,又看沈一鸣脸上那凉梭梭的笑意,小声道,“沈一鸣,她这是咋了,就为了和你说这些话?”

沈一鸣指了指自己的脑瓜子。

左单单恍然大悟。

中午下工的时候,左水生又召集大伙,宣布了左大成学开拖拉机的事儿。并且说明,左大成学好了之后,屯里的年轻人想学的,都能找左大成学。以后屯里争取多培养一些懂技术的人。

听到左大成都报名学了,那些犹犹豫豫的年轻人都有些后悔了。连大成叔这把年纪 ,都能去学,他们这年轻小伙子咋就不能学啦?

好在等左大成学会了之后,还能教他们的。跟着左大成学开车,可别跟着外人学要自在多了。

甚至有些人已经琢磨着,等过几天去左大成家里走动一下,给自家小子先教。

左大成学开拖拉机,左成才去城里学开车了,老左家似乎一下子就和屯里其他人不大一样了。

三兄弟之前都是土里刨食的,这一下子,以后都是当大师傅,不用成天下地的人啦。

这才多久的时间啊,老左家就大变样了。确切的说是老二和老三大变样了,老大家里还是老样子呢。

“有啥了不起的,不就学开个车吗,咱是不乐意去。”徐凤霞在家里骂,心里也是气。左大成能去学,她男人咋就不能去学呢。

“红军,要不咱也去学。老二凭啥学,要学也是你去学。”

左红军捏着烟杆,闷着脑袋道,“我不去,我才不去找左水生求这个。”除非左水生来请他去,要不然他才不会去求人。这丢份儿的事儿,他左红军才不会干。

左红军不乐意去,徐凤霞也不能压着去,又怨自己咋就生不出来儿子。如果左青或者左欢是儿子,没准就能去学了。她咬了咬牙,“没啥了不起的,我闺女以后嫁个好人就成了。”

她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去镇上找她姑,开始给左欢相看人家了。

省得屯里其他人看笑话。她也不乐意让李惠那个资本家坏分子压她一头!

大河公社农场。

李惠正背着一小袋粮食,在农场门口等着。门口守着的年轻士兵对她也挺熟悉的,倒是没咋为难,看到她来了,就进去给农场的主任报信。

这里面劳作的都是成分有问题或者犯了事儿的人,可不能随便让人见的。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沈一鸣:老司机年纪都大。

左水生:这话没毛病。

ps:一觉醒来,突然多了好多小天使的留言,惊喜激动,~~~~(>_<)~~~~没想到我的小天使们平时虽然潜水,关键时刻都跑出来鼓励咱了。(づ ̄ 3 ̄)づ。三更晚上八点。

另,亲们说我更新少,~~~~(>_<)~~~~,日更一万的作者表示不服!明明是勤劳的小蜜蜂,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码字了。

☆、第44章 第44章

农场里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 李惠跟着农场主任过来的时候, 李家人才刚吃完饭。

农场主任道, “说完了赶紧走,还得出工呢。”

李惠赶紧道了谢。等人走了, 才提着粮食进屋。

李家人身高都不矮, 身材瘦长,虽然劳作多年,也带着一股子文人的气质。看到李惠进屋, 发黄的脸上都有些惊讶。

“小惠, 你怎么又来了?”李母看到李惠来了, 又惊讶又发愁。她是知道自家的情况的, 闺女在婆家肯定过的不好。

李惠道,“队里现在农活不算忙,又刚过完节,我惦记着你们这边。上次爸不是生病了吗,我顺道再带点药过来。”

“早就好了,老毛病了。”李父叹气道。“你妈说得对,你以后少来这边, 咱们家现在就你还能在外面过日子了, 不要再进来了。这地方……”

李母和李家大哥李文昌脸色都不好。待了这么多年,这地方真是不想继续再待下去了。晚上想想都觉得心酸。

李惠赶紧将粮食拿出来,“这次我带了好些粮食过来呢,总能补贴你们一些。平时多吃点,别饿着肚子。”在农场干活也是发粮食的, 可他们成分不好,干的多,分的却很少,而且还都是粗粮。饿的时候连麦麸都得吃。

看到李惠拿这么多粮食过来了,李母诧异,“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了,你婆婆能同意?”

“她现在不管家里的事儿了。大成是知道到的,也没意见。”李惠就将家里分了家,现在各过各的的事儿和娘家简单的说了了。

李母和李父听了都唏嘘不已。觉得女儿也算是熬出头来了。左大成那孩子,他们还是相信的,是个老实本分的。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是看不上这样的家庭还有这样的资质的女婿。可是在这个时候,左大成反而还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是看着曾经如花一般的闺女变成现在这样农妇一般的样子,心里更多的还是难受。

将粮食放到屋子里放好,李惠又和大哥李文昌说了苏雪的事儿。

一听到女儿的消息,原本波澜不惊的李文昌也激动了,“孩子怎么样了,生活的好吗,小妹,大哥没办法照顾她,你得帮我照顾她啊。”

李惠想到苏雪之前办的事儿,心里就有些复杂。“这孩子现在脾性变了,我说话她也不咋听,上次还跟着知青一起闹事。差点捅了大篓子了。听人说,要是查出来成分问题,家里得被打成反动派。”

“胡闹,简直胡闹!”李父大怒。

李母也是愁眉苦脸的。

李文昌赶紧道,“爸妈,我看孩子还小,不懂事。”又看了眼李惠,怨她不该直接把事儿和父母说了。再怎么说也是小辈,应该管教为主。不该批评。

“都这个情况了,还要怎么不懂事?咱们家遭逢大难,她心智也该成熟了。”

李母也道,“小惠,你尽管管教她,要是她不听,你也不用费心了。”多年不见的孙女,和自己同甘共苦的闺女想必,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楚的。

李文昌沉着脸不说话。后面也不再和妹妹李惠说话,显然是有些怨言。

李父和李母见他这样,也不理他。等李惠走了,李文昌就难免有些抱怨,“小雪好歹是我女儿……”

“那你想要小惠怎么做?这些年,她为这个家里付出的够多了。瞧瞧隔壁的刘老头,这些年儿女们都没来看过他呢。要不是大成接济了他几次,早就饿死了。”

隔壁,李惠也将一小袋的粮食放到了刘老头的屋里。

刘老头是个中气十足的老头,来的时候,身材高大,这会子都瘦成小老头了。李惠来到时候,他还在煮麦麸吃。还边喝着开水,当自己在喝酒一样的。

“刘叔,大成让我给您带点吃的过来了。这马上要过冬了,备点粮过冬。”李惠将粮食放在地上。

刘老头赶紧放下破酒杯过来,笑着道,“你和大成还总记着我呢。我一个老头子,吃什么都一样。”

“这可不一样,大成说啦,刘叔以前奉献大。咱得有良心。”左大成第一次来农场看李家人,遇着农场民兵欺负农场里面的人,和人打起来了。左大成佩服他的为人,平时也有些来往,一来二去的知道这老人以前是上过战场的,还杀了不少的鬼子,身上更是一身的伤口,后来就能帮的时候搭把手。

“大成是个好孩子啊。”刘老头感慨。他自己的儿女没来看他,虽然知道他们现在也困难,可心里总是有些遗憾。

可惜他现在就是个糟老头子,也没啥能回报的啦。

左大成跟着徐大鹏一起学了大半天的车子,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岁,找到了年轻时候的那么点感觉。比以前当学徒的时候还激动。徐大鹏这年轻人也挺好的。也没嫌弃他学的慢,挺耐心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他还想拉着徐大鹏去家里吃饭,表示感谢。

徐大鹏道,“大成叔你就别客气了,我和左单单同志是熟人了。”

左大成就想起了院子里放着的两框煤,问道,“对了,你早上给咱家送的那煤是咋回事啊?”

“是之前答应给左单单同志拉回来的,她不是怕冷吗?”

左大成打量了一下他,然后若有所思。

个头挺高大,人挺憨厚老实,现在又在煤场上班拿工资。这孩子条件挺不错的。看着对咱单单也上心……就是不知道这孩子家里人会不会介意单单妈妈的问题。不过这孩子现在下乡插队,以后就在乡下扎根啦,估摸着家里人也不大管。如果能成也挺不错的。

下午李惠回来,知道左大成现在学开拖拉机了,高兴的不得了。晚上还特意加了几个菜。

左大成问起李惠去农场大事儿,李惠就叹着气把和李文昌之间的不快说了。她和左大成现在是最亲近的人,也没啥不能说的。

左大成道,“大舅哥疼闺女是一回事,人命关天的事儿,咱可不能糊涂。再说了,我看知青们在这里过的挺好的。瞧瞧人家徐大鹏都混出去了,还能回来帮着屯里呢。”

左单单道,“咱屯里知青过的算是最好的了,屯里人都好,水生叔爷这个老队长也没坏心。”

李惠也这么觉得。主要是她觉得自己管不来苏雪了。她性子软,要是能管的下来的孩子,她说啥也要管着。可苏雪这孩子现在性子不好管,她说话,这孩子也不听。她也觉得没辙了。

看着李惠和左大成的态度,左单单觉得之前的努力没白做。要不然被她那护犊子的便宜大舅一影响,她这妈还不得巴心巴肺的奉献自己,照亮苏雪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惠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坦。多年的共患难的感情,现在她哥和她说生气就生气了。

左大成不想她总是想这些事儿,就和她说起了徐大鹏的事儿。

“这孩子挺好,反正我是觉得和咱单单挺配的。”

李惠担心道,“知青靠得住吗,我担心以后……”

左大成知道她担心什么,就道,“我看现在知青们回城是难了,这么多年都没见啥人回去的。没准大鹏同志也想在乡下成家。不管咋样,咱先探探口风。要是人家不乐意,咱也不强求。”

吾家有女初长成,左大成突然意识到自家闺女到了择婿的时候了。

李惠听了,多多少少的也生了想法了。自己闺女也十八了,好些人家姑娘这时候嫁人都生孩子了。隔壁大嫂两个大侄女的事儿她是知道的,青青是等着招上门女婿,耽误了。欢欢则盯着镇上。自家闺女可不能学她们耽误了。

第二天中午,左大成好说歹说的就把徐大鹏请到家里来吃午饭了。

李惠热情的做了两个菜。好歹放了鸡蛋,也算是荤菜了。

徐大鹏还是第一次被老乡请吃饭,以前都是沈一鸣有这待遇的。顿时觉得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左单单倒是没觉得奇怪。左大成两口子都是实诚人,现在徐大鹏算是左大成大师傅了,请来吃顿饭倒是没啥的。

而且她还想着问徐大鹏,关于那拖拉机的事儿呢,不过当着左大成两口子的面,也不好问。只能先安静的在边上吃饭,等着待会吃完饭了,找徐大鹏私下里问问。她还非得把这事儿推理清楚。知道沈一鸣到底是怎么搞这么多的好处的。

左单单平时在饭桌上挺多话,现在不怎么说话,倒是让左大成两口子有些想法。觉得闺女知道害羞了。

左大成笑着打听徐大鹏的家里人。徐大鹏还没说,左单单就告诉他了。家里还有一个哥一个妹子。爹妈的工作被哥哥妹子给替了。他自己是准备去当兵的,可是后来名额被人占了。没去成就下乡了。

听到这话,左大成就觉得徐大鹏是回城无望了。家里没位置让他回去,就没单位接收,徐大鹏是没法回城的。

李惠就道,“我的成分问题是有些影响,可对单单是没啥影响的。她是老左家人,三代贫农。”

徐大鹏笑道,“婶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成分问题咱可真不想那么多。我那名额就是给人家成分好的人顶替了,你说这成分好也不定是好人,是不是?”

李惠和左大成就松了口气。也没再多问。毕竟这种事情强求不了,还是得小辈自己说。

饭后左单单就和徐大鹏在院子里说话,问起拖拉机的事儿。

徐大鹏倒是没多想,就把沈一鸣给公社弄了一辆汽车的事儿说了。左单单诧异,“他说给,人家就给了?”

“那可不,一鸣和人家关系好。”徐大鹏理所当然道。“他有个铁哥们是在运输公司的。”

左单单摇头,总觉得不这么容易。据她这阵子分析沈一鸣做的那些事儿,就能看出来,他这人找人办事,还非得让人感谢他。他还从来没欠人人情的。

人家就是这么能耐。要不然看看,现在公社,整个生产队,人家都欠了他人情呢。他能为了一辆拖拉机,就找关系欠人情?还有去县城的那辆车换新车的事儿……那也是不小的人情呢。沈一鸣和人家关系再铁,人家也不能帮这么大的忙啊。

再看看徐大鹏一脸无知的样子,左单单觉得自己再问这傻帽是问不出来了。

晚上徐大鹏是在沈一鸣这边睡觉的。

他这几天是借调过来的,原本是安排在知青点那边暂时休息。不过他不乐意去,就自己搬沈一鸣这边来了。平时吃饭也是一块儿。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和沈一鸣说,这几天每天中午都得去左大成家里吃饭的事儿。

“我就说了,左单单同志实诚,家里人肯定也差不了,你看人家多热情啊。”徐大鹏笑道。

黑暗中,沈一鸣睁开眼睛,一点睡意也没有,“这几天都去?”

“对啊?”徐大鹏还有点儿嘚瑟。

沈一鸣道,“有聊什么吗?”

“没,就随便聊聊。问我家里的情况,又说了李婶家里的情况。可能他们觉得我不介意李婶的成分,所以觉得我人好。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你说省城那革命小组闹的事儿还不如什么资本家办事儿。”

沈一鸣哦了一声,又道,“你还要教几天?也得抓紧了,长期不在煤场那边可不行,容易出篓子。你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表现好了,说不定能通过内部调动回城。”

听到沈一鸣这话,徐大鹏精神了,“真的吗?我还能回城?”他可不敢想这种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