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儿去赚的?

“我和张越一起赚的。”沈一鸣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我没和你说我和张越是怎么认识的吧。”

左单单摇摇头。虽然和张越这边来往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张越也过来家里走动,可是只知道他们关系好,还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张越的祖上是跟在大资本家跑腿的,名义上是被剥削的。不过人脉也积攒下来了。后来虽然没落了,不过张越这人也是个闲不住的。平时喜欢倒卖东西。那时候年纪小不谨慎,有一次他倒卖一些工厂里面的工业品,差点被人抓了。我那时候才来京城,住在招待所里面,他正好爬到我住的招待所房间里面来了。”

“你救了他?沈一鸣,没看出来啊,你还挺仗义的。”左单单笑道。

沈一鸣摇头,“怎么可能,我那时候虽然年轻,也知道这种事情很严重。要是被抓到了,我一辈子就毁了,可能还会连累到外婆。”

“那你们……”

“我当做没看到他,去找隔壁的人下棋了。走的时候,将门给反锁了。我当时也没想着能帮到他,反正他没被抓是他运气好,被抓了,也牵扯不到我。”

“哦,我知道了,他运气好没被抓,以为是你帮了他……不对,你也确实帮了他。所以你们就认识了。”

沈一鸣点头。“这次我挣钱就是找他的。”

“怎么挣?”左单单兴致上来了。

“我们找了玻璃厂的老师傅烧了一批玻璃瓶。又找了印刷厂,印了一些图画贴在瓶上面。弄了一批白酒回来装到瓶子里装着。然后让张越找人拉到外地去卖钱。张越这小子走南闯北的,知道哪些地方管的宽松。京城的高级酒,谁都愿意买。”

“……奸商啊,沈一鸣,你不要从政了。”这还没改革开放呢,就知道卖包装欺骗消费者了。这脑袋不做生意浪费啦。

沈一鸣叹气道,“说起来,我这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经验。水果和肉放在篮子里,卖的价格翻了几倍……”

“……”左单单一脸惊讶,“真的吗,这谁想出的法子啊,太聪明了。算了沈一鸣,咱们就不要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赶紧把房子买了吧。”

买房子这种事儿是只能私下进行的,然后去房管所里面以赠送朋友的名义直接过户。

两人挑的这个四合院,比现在住的房子要远一些。离着学校,骑车也要半个小时。不过沈一鸣两人都觉得这不是问题。房子毕竟不是住着几年,没必要为了远近的问题就将就着。

买了房子之后,沈一鸣和左单单就开始收拾新房子了。

房子前些年是被文革小组的人霸占去了。一直住着人。后来文革小组被人打倒了。一些产业也慢慢的回归原主人的手里。房子的主人担心以后又要闹事,已经准备出国了,加上和房子之前被文革小组的人住过,觉得晦气。所以这房子才会同意卖出去。

所以这房子也不破,甚至里面还有一些家具。

要不是沈一鸣经济系的同学里面有个京城本地,而且还是个小官二代,这房子还真碰不上。

人脉啊,还是很重要的。左单单坚决要和大学同学处好关系。七七届和七八届的京大学生,以后都是牛人啊。

房子收拾好了之后,家里就迅速搬家了。四合院的人对于沈家的人搬走没什么想法,倒是陈四嫂还来打听他们是不是去找齐家人了。

外婆直接一句,“你这么关心齐家人,当初那十多年干啥去了?人家走了,就别惦记了。回头要是齐同志说不准会想起这十多年谁对他们家好,没准会回来看看的。”

陈四嫂顿时变了脸色回到家里关上门。

院子里其他人家倒是没敢来打听,只看着沈家人大包小包的就出了门。

张越都没想到沈一鸣竟然这么快就能在京城站住脚跟了,还买房了。买的房子还很不错。

“你真敢买啊,不怕以后又出问题啊。”张越道。

这会儿有钱的人也不少,可是都不敢露富,担心出问题。买这么大房子给人看着,以后要是出事了,绝对是第一个被人盯上的。

“总不能因噎废食吧,买了再说,大不了就上交了。”

沈一鸣无所谓道。

“你啊,也真是胆子大。”张越叹气道。说他能耐吧,自从发生那事儿之后,他就谨慎很多了。反而是沈一鸣,干什么都不怕,上次写文章要拨乱反正,这次又买大房子。

搬了家之后,沈一鸣就和左单单商量迁户口的事情了。

之前两人的户口都从省城那边迁到学校来了。而外婆的户口还在省城。至于沈右右的户口,因为左单单和沈一鸣的户口是学校集体户口,所以没法跟着爸妈一起迁出来,至今还在左家屯呢。

一家人户口乱七八糟的,也挺不合适的。

所以沈一鸣直接拍板,先将户口从学校迁到四合院里来,然后将外婆和沈右右的户口都迁过来,以后家里人可都是京市户口了。在京市这边生活就方便多了。

左单单想起了以后户口难求的局面,晚上笑的合不拢嘴。

学校虽然放假了,不过行政部门还是在工作的。毕竟今年才高考了,这边还在忙着招生工作呢。

于是两人一早就去学校迁户口。

有了房产证明,有街道办这边接收,户口转出手续办的很顺利。

离开学校的时候,左单单笑道,“沈一鸣,过两天就是咱们右右的周岁生日了。咱们正好在房子里给他庆祝一下。我还得学以前的习俗,给他抓周,看看我们家右右以后是干啥的。”

沈一鸣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你做主。”

两人正准备坐上自行车走人呢,又看到杨文新在华大门口和一个女生说话,两人那模样,完全就是一副处对象的样子。

杨文新正好是面对大街的,所以也看到了左单单两口子了。顿时脸上露出慌乱的神色,和那个女同志说了什么,就准备拉着人家走。

情况太突然了,女同志受了惊吓,喊道,“苏戴,你干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和大家一起跨年啦。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亲们,因为身体实在不适,我感觉熬不了夜了。所以明天早上如果没更新,亲们下午两点看哦。

PS:亲们那么聪明,我觉得鸭梨山大啊。哈哈哈哈。

☆、第156章 第156章

女同学的声音有些大, 虽然隔着一条路, 左单单还是听到了她喊的名字。顿时瞪大眼睛看着杨文新跑掉的方向。

“沈一鸣, 我刚没听错吧,那人喊苏戴?”

“没听错, 我也听到了。”沈一鸣眯了眯眼睛, 神色严峻道,“看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左单单眉头一竖,“什么故事啊, 这明摆着就是冒名顶替!要不然杨文新这种人考上大学了, 怎么会用苏戴的名字, 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她想起以前看到网上的一些报道, 就是因为这些年代信息不能共享,导致各种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等后来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年之后了,人生已经定型了。这简直就算是窃取别人的人生了。再多的补偿都是没用的。

沈一鸣道,“我记得爸好像现在就管知青和教育方面的事情。这件事情必须和爸说。让他赶紧调查清楚。该上报的就上报。要不然事情败露之后,别把他给牵扯了。”

左单单连连点头。

为了保险起见,两人也没直接去举报杨文新, 而是打电话给左大成。

结果左大成不在, 只能找到刘书记。想起之前管理这件事情的就是刘书记,两人都防了一手只询问了一下沈右右转户口的事情。

挂了电话之后,左单单就赶紧给省城教育局打电话找李惠。

这事儿必须赶紧查清楚,一来是还苏戴一个公平。二来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左大成背锅。

李惠在教育局这边干的很不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重视起来了, 赶紧着手调查。不过她这边也没法调查到资料。毕竟去年高考,考生的成绩在这边,但是真正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学校那边直接寄到考生那边的。而去年的录取情况也不是很正常。因为第一届高考,一些老同志仍然带有偏见,有些人即便考了高分,依然没上大学。一些人考的一般反而考上了。而且因为第一次恢复高考,很多信息都很不完善。

所以即便知道苏戴和杨文新的成绩了,也不能百分百确定这个情况。

李惠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我亲自回大河公社一趟,和你爸查一下档案情况。杨文新如果真的是用了苏戴的录取通知书,那么他这边一定要改掉他自己档案上的名字,这事儿必须通过公社才行。”

“妈,这事儿没调查清楚之前,只能你和我爸知道,别让人知道了。杨文新要真是干出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能办成的。”

左单单叮嘱道。

李惠道,“知道了,你和一鸣也去师范大学那边问清楚,到底录取的是不是苏戴。”

“好。”

两边分头行动。沈一鸣和左单单去师大那边调查杨文新的情况,李惠直接坐车回了左家屯。

左大成这几天到处跑,忙的脚不沾地的。不过同时也了解到了大河公社的知青们的生活情况。像他们左家屯这样生活的离镇上近一点的还好,偏远一些的,知青同志们生活的确实很不好。和当地的干部们之间的矛盾也很大。

他甚至还发现了一些干部欺负知青的事情,竟然拿高考报名的事情来威胁知识青年,让他火大的不得了。已经准备处理这几个害群之马了。结果刘书记这边一直拖着,说是要以稳定为主。还说什么,如果他们为了这事情和当地的干部动真格,以后知青问题就更不好管理了。

屁的不好管,这简直就是助纣为孽!左大成直接和刘书记放出狠话。要是他不处理这事儿了,就直接报县里去。

左大成正准备出发去县里呢,李惠就到了公社这边来了。

看到李惠回来了,左大成心情总算美好了一些。等李惠和他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他这点好心情又烟消云散了。

公社这边要查就好查了,特别是左大成还是分管这一块的。

很快,她就发现,转出去的确实是杨文新的档案。不过苏戴的档案却被人更改过了。比如苏戴现在是在左家屯小学教书的,可现在他的档案是在公社小学教书。

这明显一看就是有问题的。

他赶紧儿把公社这边的邮递员给找来了。结果一问,人家这是今年才来的,不清楚去年的情况。而去年那个邮递员,因为犯了错,所以回老家去了。

这还真是巧了!左大成赶紧儿开着拖拉机,带着李惠又去了之前那个邮递员的老家。

之前负责联系县城和公社信件来往的邮递员叫刘小山。平时都是他县里去拿公社这边的信件的。年后因为信件延迟了两天,被刘书记给安排回家了。

听到问起这事儿,刘小山就回忆起来了,“好像是有苏戴同志的信件。这都过了一年了,我也记得不大清楚。我查一查我的记录,谁拿了信,我这边都是有记录的。”他拿出笔记本翻找了一下,就找到去年发通知书的时候的一些记录了。“对,有苏戴同志的通知书,不过已经给了他的对象左青了。这么一下我还想起来了。在发通知书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过来帮忙问通知书的事情。”

“通知书到了左青手里,那怎么都说苏戴没考上呢?有杨文新同志的通知书吗?”

刘小山看了看,“没。”看着左大成两口子脸色不对,他担心道,“左书记,出啥事了啊,我当年可是真的把通知书都发下去啦。可没漏下一个啊。”

左大成气呼呼的看着他,又觉得也没法说什么。他们这里的人,平时书信往来都是大队书记代领的,或者家里的人领的。苏戴和左青处对象那么长时间,都要谈婚论嫁了,人家觉得是一家人,给了左青也是没话说的。而他当时作为左家屯生产队的大队书记,没能了解清楚这些情况,也是失职了。

回到公社的时候,左大成灰头土脸的,心里拔凉拔凉的。

李惠道,“现在赶紧把事情反映上去。这事儿连公安局也要介入进来才行。另外,得赶早。要不然苏戴没法上大学啊。他报名的时候的信息,和档案上的不符合,怎么读大学?”

“这事儿不能耽搁了!”

左大成直接就打电话给了县里的教育局和公安局那边。

这下子闹的动静就大了。

京城这边,左单单和沈一鸣也确定了,当初师范大学这边录取的是苏戴。

打电话给李惠他们,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左单单也挺惊讶的。左青竟然知道这件事情,可她竟然选择将通知书交给了左欢他们。帮着瞒着苏戴。

这脑袋怎么长的啊。正常人,不说帮着自己对象,怎么着也不能拖后腿。

左家屯这边,徐凤霞正准备张罗着大闺女左青和苏戴的婚事。

苏戴一直没等到通知书,已经开始心灰意冷了。

毕竟考了两次都没考上,也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子了。所以决定和左青结婚,然后就安安心心留在小学教书了。

他觉得自己比起其他的知青,还是幸运的,最起码是在教室里面教书,左青对他也很关心。

就是高伟替他不值得。

当初他们五个男同志一起过来的,现在就剩下他们两个。高伟也是连着两次都没考上。不过他准备考第三次。反正他还年轻,而且也没结婚,机会多的是。他非得离开农村。

本来还想着苏戴成绩好,咋样也要比他先离开左家屯呢,结果苏戴竟然要结婚了。

不过苏戴这人就是心软,觉得左青这人对他巴心巴肺的好,不能辜负人家。所以高伟怎么劝他都不乐意和左青分开。

高伟也没办法,只能帮着一起操办婚事。

徐凤霞家里也正在收拾着房间。因为打算着苏戴以后就是他们家的上门女婿了,所以徐凤霞还特意把之前左欢睡的那间房间腾出来,给左青和苏戴做婚房。

左青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这种待遇,感动的眼睛都红了。

倒是左欢在一边很不高兴,“那我以后睡哪里?”

徐凤霞道,“你当然是跟着你男人一块儿了。他不是去读大学了吗,写信回来没?不是说会接你过去吗?要我说,他人都不在这边了,你就该去你城里婆家的。”

“我倒是想去,我也得找得到位置啊。他去了京市都半年了,我连他的一封信都没收到呢。”左欢委屈道,然后怨左青,“都是为了她,早知道就不让文新去读大学了。现在她对象倒是留住了,我对象还不回家了呢!”

左青低着头不敢说话。

徐凤霞抿了抿唇,虽然依旧不喜欢大闺女,可是现在好歹是要给自己养老的人了,咋样也要帮着说两句,“行了,当初也是你提出来的。怪她干什么,我看你亲自去京市一趟算了。”

左欢想了想道,“那也行,就是手里没路费。”

“回头我给你拿。”徐凤霞不高兴道,“我这个当妈的真是欠了你们的。”

左欢听到有钱拿,顿时高兴了。于是也不追究房间的事情了。

正收拾的热闹呢,外面的院门被敲响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上见。

☆、第157章 第157章

左红军现在不管家里的事了, 也不管闺女出嫁的事情, 只蹲在院子里抽闷烟。听到有人敲门, 就边抽着旱烟,边过去开门。

门栓一打开, 门就被人推开了。几个人从外面进来, 打头的是他弟弟左大成。

他知道左大成现在是公社书记了。更觉得没脸见人了,开门转身就走。

“左红军同志,你等等。”

左大成叫住了他, “左青同志在吗, 这边有县里公安局的同志找她调查事情。”

左红军一听公安局的人来了, 脸色变了变, “找左青啥事?”

“调查你们队里的知青苏戴同志的录取通知书的情况。请你们配合。”县里的公安神色严肃道。

“哐当,”正从屋里出来的三个女人听到了这话,急的正想跑屋里去,结果一脑门的撞到了门框上了。

左大成一眼就看到左青了,沉着脸道,“左青,你出来。”

“二叔, 我, 我还要忙呢。”左青紧张的看着左大成,眼神带着祈求。她知道,以前二叔和二婶都可怜她。

“甭管忙什么,现在过来,我问你, 苏戴同志去年的录取通知书呢,你拿哪里去了?”

“啥,啥通知书?”左青愣愣道。

邮递员刘小山听到这话就气了,“你还不承认,我这边都有记录的,你拿了通知书。你自己签的名字呢。”

他拿出自己的记录本。

县公安局的同志可不和她啰嗦,“都去公社那边再说吧,还有苏戴同志也一起过去。这些事情都是要调查清楚的!”

两个县公安局的同志就走了过去,左青吓得腿都发软了,忙跑过去抱着左大成的腿就哭,“二叔,二叔我啥都不知道。二叔你帮帮我吧,你可怜可怜我吧。二叔,我都要结婚了,我从来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啊,我马上要过好日子了,你可怜可怜我吧……”

“我是可怜你,可你现在干的事情让人可恨!”左大成气的脸都发青了。然后将腿从左青手里挣脱出来了。

两个公安局的就把她给抓起来了。证据都是有的,只是例行的审问而已。

左欢因为是杨文新的爱人,所以也一起回公社调查。她心虚的连喊冤都不敢了,只能脸色发白牙齿发抖的蹲在一边。

徐凤霞和左红军就更加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左红军是压根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徐凤霞是心虚害怕。

等几个干部和公安带着两人上了拖拉机的时候,苏戴和高伟也过来了。高伟听到有人找苏戴,不放心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两人看到左青和左欢了,还挺惊讶的。

苏戴愣愣道,“青青这是怎么回事?”

左大成叹着气走到一边,“去公社说吧,苏戴同志,你受委屈了。这事儿我们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公社里面,刘书记这边也被人控制在公社了。

在第一届高考动手脚,简直就是挑衅中央政策。事情虽然还没调查结束,可是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事情还是刘书记管理的。所以这事情他必须负责。暂时也不可能让他接触到案件相关的事情。

左大成作为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加上这件事情又是他发现和举报的,所以由着他协助处理。将人带到公社公社会议室之后,左大成就负责将调查到的事件情况,和大家说清楚了。

左欢和左青的脸都吓得白了,浑身打颤。都不知道这事儿好好的到底是怎么被人发现的。

而苏戴则满脸的吃惊,不敢置信。他看向左青,“青青,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我的录取通知书呢,你告诉我,你没收到。你说我没被录取的?”

“我不知道,苏戴,我啥都不知道。”左青流着泪直摇头。她啥也不知道,她只想把苏戴留在左家屯,给她做上门女婿。这样爸妈就能疼她,重视她了。

以后左欢不在身边了,爸妈就只有她一个闺女啦。她只想得到她妈的疼爱,夸奖。现在她马上要结婚了,以后给爸妈养老,她还能自己有一间房间。

“你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里还有你自己签的字。你亲自拿的通知书。”刘小山生气道。觉得左青这是在推卸责任。

“左青同志,你坦白从宽,这事情你否认已经没用了,而且我们也查到,这通知书最后到了杨文新同志手里。”县公安局肖队长道。

左青咬着唇不说话,就可怜巴巴的看着苏戴。

苏戴收回视线不看她,以前他一看到左青这眼神,就可怜她。觉得她不容易。可这会儿他只觉得可怕。

就是他以为身世可怜,依然还对他好的左青,竟然将他的希望给抹灭了。

如果不是领导们查出来这件事情,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他上大学的机会,被左青让给别人了。他想不通表面上那么好的人,怎么能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情呢。她对他好,可是却要毁了他一辈子。

见左青不说话,肖队长又看着左欢,“你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可能看不知道这事儿是怎么发现的吧。是你的爱人杨文新同志在京城那边和别的女同志处对象,被熟人看到了。这才发现的问题。”

听到这话,左欢也顾不上害怕了,气道,“你说杨文新他和别人处对象?他可是有媳妇的人啊,他咋能在外面处对象呢?”

“这个问题就不是重点了,重点是,你还甘心为这样的人隐瞒,然后为他受处分吗?你要是不说清楚,杨文新就能继续读大学,在外面和别的女同志处对象了。”

左欢摇头大喊,“不,我不隐瞒,我啥都说。这事儿不是我的错,我不知道啊。是那天左青自己来找我,说不想让苏戴去读大学,担心他以后去了外地就不要她了。当时杨文新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说帮着她隐瞒这事儿,还说能让苏戴不知道他自己考上大学的事情。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都是他们自己弄的。改档案的事情也是杨文新找刘书记办的。杨文新之前就在公社小学,他们关系好。杨文新还拿了钱和好多细粮给刘书记。我都看着的。你们快去把杨文新给抓回来啊。”

知道杨文新在外面处对象之后,左欢可顾不上那么多了,只希望这些人赶紧去把杨文新抓回来,以后她再也不让杨文新出门了。

听到左欢这边证实了,苏戴崩溃的大喊,“啊——”然后冲到左青面前,质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啊?!”

左青急忙抓着苏戴的手,“苏戴你听我说,我不是故意的。我舍不得你离开。我担心你不要我了。咱们就留在左家屯多好啊,以后你就住在我们家。你当老师,我种地。咱再生几个孩子。这日子多好啊。我爸妈也会高兴。他们就希望能找个上门女婿。他们会对我们好的。这次我们结婚,我妈还把左欢的房间收拾出来给我们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