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的时候,沈一鸣就开始撸着袖子做饭。

左单单捧着苹果啃着,站在旁边看着沈一鸣做饭,脸上笑眯眯的。这都好久好久没看着沈一鸣同志做饭了。

她走过去靠着沈一鸣的肩膀,“一鸣同志,这么久没做饭,手艺退步没啊?”

沈一鸣边炒菜,边伸手搂着她重重的亲了口,“挺甜的。”

然后继续炒菜。

左单单大口咬了一口苹果,咬的咯吱咯吱响。

饭菜上了桌子,左单单拿着筷子夹着吃了一筷子。好吃的眯着眼睛。说实在的,虽然张妈做饭也好吃,可是她还是更加怀念沈一鸣同志下厨做的饭吃。

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吃着人浑身舒坦。从味觉到精神上都特别满足。

沈一鸣给她夹菜,“在火车上没吃好吧。”

左单单点头,“是没吃好。这过惯了好日子,嘴都挑了。我决定以后要多吃点苦,要不然我以后就成废人了。”

沈一鸣道,“吃什么苦,有条件就过好点。又不要你操心什么。”

左单单义正言辞道,“不,我未来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一定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沈一鸣夹了一块肉塞她嘴里。

左单单也顾不上说大话了,咀嚼起来。

吃完饭之后,左单单主动和沈一鸣分担家务事儿。将碗筷收拾干净了,又将家里布置了一下。很快,之前还单调的小房子就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

左单单琢磨着找个时间去洗一张大尺寸的全家福挂着。以后沈一鸣同志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

下午沈一鸣就去上班了,毕竟最近工业区那边也少不了人。

左单单也不闲着,换了身衣服,洗了瓜果放着,又泡了茶。

很快就有人敲门了,左单单一看,外面的人站着几个干部家属。

这是抱团一起来呢。左单单看了看,刘书记的媳妇没来。也是,这位可是带头人啊。

左单单笑眯了眼,邀请她们进屋里坐下喝茶。

桌上摆放着瓜果点心,左单单也没说什么,往她们面前推,招呼着,“都别客气。咱们这也算是个茶花会。算是一件雅事了。”

田主任媳妇道,“你这也太客气了。”家里虽然都是干部家庭,可都是拿工资过日子的,也不会常买这些奢侈的东西。

左单单笑道,“嫂子们第一次来,当然得拿好东西招待。”

给大家都递了茶,左单单就坐下嗑瓜子聊天,“各位嫂子都结婚很多年了吧,我听我们家那位说,单位里的老同志们都挺顾家。家里都挺和谐。可真是让人羡慕的。”

田主任媳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和老田结婚都已经二十多年了。”

黎副区长媳妇笑道,“我们结婚也差不多二十年了。”

李副书记媳妇道,“我和老李也快二十年了,我们结婚早。”

“那老同志们年纪都多大了,我咋看着都挺年轻啊。我都没想到结婚二十多年了。”

田主任媳妇笑道,“都四十五了。”

左单单点点头,“其他同志都差不多吧,我之前在办公室看到老领导们都和田主任差不多。都不容易啊,从艰苦岁月走出来的。”

“可不是,我们家老黎都快五十了。”黎副区长媳妇笑道。

“我们家老李也小不了多少,四十二呢。”李副书记的媳妇叹气道。

“哎哟,这以后退休都赶上一块了啊。”左单单笑道,“正好以后一起退休,一起去钓鱼下棋什么的,也有个伴儿了。那日子过可真是享福了。”

“那可不……”田主任媳妇楞了一下,总觉得这话不对劲。

另外两人也看着左单单。

左单单装作没看到大家的异样,自顾自道,“我还真是羡慕嫂子们能一直在这边,我那边老老小小的也走不开。其实我们家老沈来这边的时候,我也不是很舍得。毕竟在京市干的好啊。可他这人有冲劲儿,想干实事。他说啊,也要给那些努力工作的老同志一些机会嘛。这不,他走之前,提拔了一些平时工作挺努力的老同志,老同志用不上的,就把机会给了他们的儿女。人家现在还记得我们老沈的好呢。”

田主任媳妇笑道,“那也是,谁不想跟着一个体恤下面同志的领导啊。”

左单单点头叹气了,“是啊,不过也有些挺现实的老同志。我们家老沈一走呢,就翻脸不认人了。平时见个面,那态度和我们家老沈在这边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我和我们家老沈抱怨,他还劝我说人走茶凉,让我想开点。”

三个老干部媳妇:“……”

左单单说完笑道,“嫂子你们可就不用担心了,听我们家老沈说,你们家里的儿子闺女们都挺能干的。现在跟着他们工业区项目组做的挺好的。以后要是有机会提上来了,那以后没准比老同志们都出息呢。这茶就凉不了了。”她笑着看大伙,“嫂子们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大家互相看着,然后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的。大家都不是糊涂人,自然知道左单单的意思了。

现在老同志们抱团,可以后都是一起退休的人呢了,还能指望谁呢?这退休了,谁还管以前的老同志啊。家里的闺女想要得到提拔,还是得靠着其他人。

左单单接下来又换了个话题,“说起来我现在要不是为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我也还是要过来这边陪着的。可没办法,孩子们学习最重要。我就希望他们赢在起跑线上。走在前面,以后的机会也就多一些。趁着年轻的时候走的越前面,以后希望越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嫂子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啊,都是这么想的。”田主任媳妇笑着道。

其他人都附和的点点头,都没说什么。

左单单见她们都没动,就道,“大家吃吃喝喝啊,别客气啊。咱边吃边聊。又不是开会,搞的那么正式干什么?”

大家都端着茶杯喝茶。心里各有心思。

左单单笑着看她们,“我就喜欢和嫂子们说话,我看着嫂子们都是和气人。我也喜欢和气待人,我们家老沈以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人缘都不错。就是因为人好,工作认真。我们老沈说啊,在什么位置上,就认认真真的办什么事情,领导好了,还能不记着下面的好?谁也不喜欢不好好工作,还给领导使坏的人,是不是?都是一个单位的,事情好了,功劳也是大家的。办的不好,领导挨批了,他们做下属的也讨不了好。还不如好好的办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像我们老沈之前那单位,一个小企业一下子翻了好几翻,什么副总啊总经理啊,部长啊,行政级别都上去了。胜利果实一起分享嘛。”

田主任媳妇陪着笑。黎副区长媳妇和李副书记的媳妇也笑了笑。

“吃水果吃水果。这水果可甜了。”左单单招呼大家。

“都别和我客气。我得替我们家老沈感谢你们家的老同志们。都很相信组织安排,都很帮助我们家老沈。这工作开展的这么顺利,大家功不可没啊。”

“都是应该的,在位置上就要干事,才能对得起组织的信任。”田主任媳妇笑道。

黎副区长媳妇和李书记媳妇也点头。“是啊是啊,都是本份上的事情,谈不上感谢。倒是沈书记辛苦了,这些日子为了开发区的工作费了不少心力呢。我们老黎经常在家里念叨。”

“是啊,我们老李也经常在家里说沈书记有想法。说中央提倡干部年轻化是个十分明智的指示。”

左单单笑着道,“老同志们就是太热心了。难怪我们沈一鸣同志经常念叨着这里人好呢。”

吃完喝完,大家闲聊了一会儿也不打扰左单单了,然后一起回去。

路上都没说话,只是互相看了看,心里若有所思。

刘书记的媳妇在走廊里面看着她们了,笑道,“怎么样,沈书记家的茶好喝吗?什么时候去我们家里也喝一杯。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还很少聚呢。”

“都好都好,有时间咱也聚聚。我这还得回去做饭了,就不聊了。”田主任的媳妇笑了笑,就走了。另外两人也不知道说什么,陪着笑就走了。

能说啥啊,现在脑袋里还乱糟糟的呢。

刘书记老啦,都五十多了,没几年就要退休了。她们可不差人陪着一起养老呢。

左单单在门口站着,看到刘书记媳妇了,就过来道,“嫂子刚怎么没来,我这心里还挺失落的。”

“家里忙,就没过去。哪像她们那么闲呢,都有福气啊。”刘书记媳妇心里气刚刚那几位太现实了。

“嫂子也适当的休息休息,刘书记这不是和我们家老沈一起搞大动作吗,他可是区里的区长,以后区里好了,他那份功劳逃不掉的,嫂子以后指定跟着享福的。我就的不打扰嫂子了,先回去收拾收拾了。还得给我们家老沈做饭呢。”

刘书记媳妇:“……”

晚上各家的男人回来了,就都开始和自己男人说下午的事情了。

田主任媳妇道,“我说你就想开点吧,你一个办公室主任,跟着瞎混什么啊。得功劳的事情你不好好办,跟着瞎参合乱七八糟的事情,你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吗?”

他闺女道,“我妈说得对,现在我们工业区办的挺好的,爸你们可别瞎捣乱。我这好不容易能积攒点履历升上去呢。我可不想一辈子靠着那点儿人情关系。走到哪里人家背地里都瞧不起。”

田主任:“……我这是为了谁啊?”

“为了老刘呗。”田主任媳妇吐槽。

田主任:“……”

黎副区长家里也念叨着这事儿,他媳妇不高兴道,“你现在就是个副手,你争什么啊。我可告诉你了,得罪人的事情可别干,人家老刘过几年退休了,沈书记还年富力强呢,给你来一下子,你还有个什么指望?你说说你这忙里忙外的,你为了什么。好好的办你的事情不成吗?我就不信了,你好好办事,还不能在单位里面好好待着的。难不成你还准备着把沈书记给弄走了,你们好上位?别做梦了,之前人家没来的时候你们不也是没上去吗?别忙活一场,搞到最后把自己搞下来了。”

黎副区长沉默的想了想,也在思考,自己这是为了什么?其实最近办正事,办的也挺不错的。

李副书记家的媳妇也说了同样的话,最后道,“反正咱们中立就成了,两边都不的得罪。该你办的事情你就办,不该办的别瞎办。别你到时候退休了,给你儿子留个敌人。人家沈书记毕竟还那么年轻,以后谁说得准能到什么位置。”

他儿子也翻白眼,“我妈说的有道理。之前你们没要到编制,人家沈书记能要到,这就是能耐。反正我是准备着给沈书记做秘书的,可别怪我们战场相见。”

李副书记黑着一张脸。

刘书记家里媳妇也和他说了下午其他人去沈家喝茶的事情。

“老刘啊,我琢磨着咱们还是好好干吧,你这人资历有,就差点儿能拿的出手的政绩呢。沈书记有能耐,你也跟着好好干,你是二把手,你怎么样也能拿个二等功。我可不想你退休的时候弄的灰头土脸的。”

刘书记一直闷闷的抽烟。

其实最近他也在琢磨这些事儿。工业区开始动工了,市里的领导来两次了,很重视啊。沈一鸣这差不多已经坐稳屁股下的位置了。

以后还真是越来越难了……

沈家这边,左单单和沈一鸣下了面条吃完之后,快速的冲了澡,然后进了房间里面。

左单单特意将自己开高叉的旗袍给带来了。

洗完澡穿上,沈一鸣差点儿流鼻血。冲上去就将她压在了床上。

左单单喘着气道,“沈一鸣……你的革命战友是必不可少的……“

“嗯……我需要你,哪儿都需要……”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谢谢亲们支持。

☆、第225章 番外后续25

第二天,左单单洗了一张全家福挂在了家里。就准备去联系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乡镇考察工作。

沈一鸣抱着她道,“真舍不得你走。”

左单单一脸正义,“不行,我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我是属于全天下失学儿童的。怎么能儿女情长呢。沈一鸣同志啊,你好歹也是个大干部了,觉悟要高啊。”

沈一鸣笑着含她的唇。

东辉省地处中部地区。比较有代表性。

这些地方乡镇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小学,孩子们上学都挺方便的。然而有个弊端就是,家家户户生的孩子多,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去上学。

甚至有的家庭里面,孩子们上了一年级之后就不再去上学。

市里教育局的同志陪着左单单在各地乡镇小学进行走访。左单单找了当地的小学老师聊天,问当地的教育问题。

老师摇头叹气,“我都做过了几次家访,给家长们做工作。可各有各的难处。有的大的孩子的要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有的是家里条件差,学费拿不出来。有些是因为觉得女孩子不用读书。各种各样的事儿,都是一些老问题了,学校也没办法解决。”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穷导致的。

左单单回到京市这边的时候,左聪和陈萍萍也从美国回来了。

这次他们去那边见家长,也在那边学习了一段时间。

回来之后,就直接领了证。因为研究所这边要他们参与一项重大研究,所以两人也不准备办婚礼了。领证之后就进入了研究所里面关门搞研究。

左单单对此感到挺感慨,大家都在干一些利国利民,有意义的好事儿啊。

好在她也很快忙碌起来了。教育部门这边要制定新的教育法规,邀请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老教授专家一起研究,左单单作为秦教授的助理,也参加了这项光荣而伟大的工作。

在学术上面,左单单暂时是不会提什么意见的。不过在其它辅助意见上面,她还是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且提供了一些自己考察之后的真实数据以及情况反馈报告。

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她提议针对乡镇地区在儿童入学率上面进行奖励。另外,如果当地有孩子考上大学,也可以对孩子所在家庭进行经济奖励。一方面鼓励老百姓送孩子入学,另外一方面也是解决大学经费问题。不要让孩子因为钱的问题而失去成才的机会。这一笔费用来源,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经费进行申请,另外一部分也可以成立教育基金,每年接受国内各大爱心人士捐赠。专款专用。

教育部门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对这个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也让左单单这边做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然而陈志森听老同志提起这事儿之后,就笑道,“现在乡镇的教育确实是一件让人揪心的问题。要是真的实行这个政策,我一定要大力支持国内教育。”

过了一阵子,这个政策被当做试行政策,在部分地区开始实行。

陈志森当即捐了一大笔钱。不止他,一些华侨朋友也跟着捐款。还真是解决了前期资金的问题。

左单单知道自己爸竟然第一个捐款之后,顿时哭笑不得。这是要干啥啊?

不止陈志森,就连沈右右和沈珠珠也捐款了。

“爸爸,你们不用这样的。我只是提出一个建议。”

陈志森道,“好的建议当然要支持。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不管是谁提出来的,我都会支持。”

沈右右也道,“妈妈,我听说很多小朋友都不能上学,我也想帮助他们。外公说,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

“……”这还真的把自己当做商人了。

沈珠珠仰着小脑袋道,“妈妈,我挣钱啦,我也要做好事。做好事能变得更加漂亮。”她摸了摸脑袋,“这叫什么美?”

“内在美啊小笨蛋。”沈右右对自己妹妹无语道。他怎么找了这个小笨蛋当自己的老总。

沈珠珠皱眉,“我才不笨,外公说了,我像外婆,聪明!”

左单单认同的点头,嗯,你不使坏的时候,是挺像你外婆的。

试行结果证明,左单单这个政策在当地发行的还是很不错的。

很多人一听读书还有奖励,多多少少对自家孩子教育问题有了一些重视。很多老百姓去当地的政府打听这项政策。只要老百姓关注了,说明后期就会重视。

为了配合这个政策,教育部门这边也让一些人去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然后发现左单单同志本人就是穷苦出身,后来通过自身努力最终成才。她本身又是大学老师,口才了得。更何况这个政策还是她提的意见,没人比她更了解了。于是让左单单来负责这些思想工作。

左单单接到了组织上的安排之后,立马马不停蹄的出发去下面搞思想工作。

洗脑嘛,淳朴的老百姓还是很能听取正确的意见的。

你和能和他们讲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当然不行。能说为了国家政策吗?也不行。至于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对他们来说就是砖墙上的一道装饰图画。

你得这么讲,“就你们隔壁村出了个大学生,毕业就分配了单位,接了老头老娘就去城里享福。住单位分的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什么都有。……还有你们镇上的谁谁谁,一个大闺女,考上大学了,找了个好对象一起孝顺家里爹妈,每次回娘家都会给娘家拎着鱼肉。每年还给家里塞过年费。爹妈都跟着享福……”

当地干部一脸懵,这大学来的教授还挺接地气哟。比他们地方上还接地气。

“你们的娃比别人笨吗,咋可能呢?都一样的脑袋,人家那是爹妈都重视教育,重视孩子们学习。不让他们辍学回家。你们说,咱们这当爹妈的养孩子,不就是为了个盼头吗,指望着孩子们比咱们上一代出息,以后家里越来越好。你现在就送孩子去读个书,以后只会比现在过的好。你要是不让孩子去读书,现在过的咋样,以后也咋样。现在整个村子过的都一样,可以后你们村里的其他娃娃都成才了,这差别就出来了。人家孩子读大学在单位里工作,你们孩子还在苦哈哈的过,以后你们伤不伤心,孩子们怨不怨你们?”

下面一众老乡激动的看着左单单,有些脸上都很沉重。对啊,自己的娃娃要是以后一辈子种地,隔壁二狗子家的娃娃去上大学了,那可咋办啊?

“有钱没钱,读书挣钱。教育就是投资。你每年就给一些学费,以后你们晚年就等着享福,住楼房,顿顿大白面大百米伴着鱼肉吃。你们说着事儿亏吗?”

“不亏。”

“咋亏呢,这赚了!”

……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的答应着。

左单单拿着扩音器喊,“没听到,大家说,亏还是不亏?”

“不亏!”大家齐声道。

“赚了,还是没赚?”

“赚了!”声音响亮。

左单单喊,“对,咱送娃娃读书,以后挣大钱,孝敬爹妈!”

“挣大钱!”情绪激动。

谁都不想一辈子种地啊,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总是一种希望。

他们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娃娃能够成才,带着全家脱贫致富。希望自己的娃娃像这位大学老师说的一样,光宗耀祖。

九月一号之后,当地的地方政府就反馈了情况。思想教育很成功,这次报名,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相比以前入学率不足百分之七十,这已经是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教育部门再次对左单单提出了邀请。

左单单接受了邀请,正式加入了教育部。

毕竟有些事儿还是要通过官方渠道来做,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比如她提出的意见,以及去做思想工作。都是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的。

因为左单单博士在读的学历,加上她的研究方向是基础教育方向,所以分管基础教育,还负责编写教材。

第一本教材发行的时候,左单单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书,拿回家里给自己儿子闺女看。

这时候沈右右同学已经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了。

沈珠珠也在学前班了。

左单单嘚瑟的教育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出息吗,就是编写教科书的人。你们两个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像妈妈一样有才华。”

沈右右和沈珠珠乖乖的点头。爸爸不在家,他们要让妈妈开心。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

等左单单拿着书跑去和陈志森炫耀了,沈珠珠问哥哥沈右右,“妈妈是不是说,书上有名字就是有出息的人?”

沈右右一听,觉得没毛病。

沈珠珠摸了摸下巴,然后立马去自己和沈右右的小书房里面翻账本。“哥哥,哥哥,快来看看咱们有多少钱啊?”

沈右右看她想动钱,严肃道,“沈珠珠,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