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都很少来市区,怕走远了找不到路, 就在附近的几条小巷子里走了走。

  好在叶蓁蓁很快就发现了一家“理想中的”小饭馆。

  这家饭馆的玻璃门上用大红色的胶纸写了“三六九”三个大字。这就意味着, 这家店里的炒菜,基本上都是三元、六元、九元的,正适合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消费。

  “妈妈, 就这家吧。”

  赵秋月犹豫了一下。

  为了犒劳“辛苦”练琴的女儿,赵秋月今天特意准备了一百块钱,请女儿吃饭。

  如果只是吃“三六九”的话,她们两个人撑死也花不了五十块钱,似乎有些委屈女儿了。

  “你刚考完级,吃点好的吧,贵一点也不要紧。”

  叶蓁蓁摇摇头:“不用,‘三六九’就很好,便宜又好吃,上菜还快!”

  赵秋月想了想,往饭馆瞅了一眼,见里面还算干净,就牵着女儿的手走了进去。

  由于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除了刚来的母女俩,店里就只有一桌客人在吃饭。

  服务员一看见她们进来,就热情地招呼她们坐在了一个四人桌上,并递上一份菜单。

  一般两个人来,都应该给两份菜单的。或许是看叶蓁蓁是个小孩子的缘故,服务员直接把菜单递给了赵秋月。

  赵秋月只看了一眼,就把菜单递给叶蓁蓁,“你来点吧。”

  叶蓁蓁也不客气,接过菜单,一面看着一面问妈妈:“点两个菜吧,一荤一素怎么样?”

  “好啊,你说了算。”赵秋月想了想,市区的小饭店只怕菜量不大,得多点一点儿才行,“再点个汤吧?”

  “嗯…那就要一个炝土豆丝,一个鱼香肉丝,再来一个酸辣汤,怎么样?”

  赵秋月想了想,说:“没有蔬菜呀,再点个绿色的菜吧!”

  “可我想吃炝土豆丝…”叶蓁蓁从小就喜欢吃土豆,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她都喜欢得不得了。

  炒土豆丝炖土豆片赵秋月都做得很好吃,可就是炝土豆丝,赵秋月怎么都做不好,所以每次叶蓁蓁嘴馋了,都只能出来点。

  赵秋月听女儿这么说,就道:“那你就再点一个菜,三菜一汤,不要紧的。”

  “啊?妈妈你很饿么?就咱们两个人,哪里吃得了那么多啊?”

  “吃不了可以打包啊,别忘了还有你爸爸这个‘清道夫’在呢!”

  挤兑起叶壮志来,母女两个不由相视一笑。

  叶蓁蓁把菜单递给妈妈:“那妈妈,您来点吧!”

  赵秋月接过菜单看了看,又选了一个爆炒卷心菜。

  “服务员,”决定好要点什么之后,赵秋月叫来服务员,“要一个炝土豆丝,一个爆炒卷心菜,一个鱼香肉丝,一个酸辣汤,一碗米饭。”

  “一碗米饭?”服务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确定地问。

  “嗯,一碗就够了。”赵秋月向来不喜欢吃米饭,比起米饭,她宁愿吃她包里自己带的面包。不过现在她也不是很饿,多吃点菜喝点汤就行了。

  “好的。”服务员说完,又报了一遍赵秋月点的菜,问她还有什么需要的。

  赵秋月说:“麻烦你拿两个打包盒和袋子给我们吧。”

  “好的,您稍等。”

  服务员很快就去而复返,手里拿着两个白色的打包盒和两个塑料袋。

  赵秋月对女儿说:“咱俩肯定吃不了,等菜上了,先拨出来一些到餐盒里,这样下一顿吃你就不觉得是剩饭了。”

  叶蓁蓁点点头,表示明白。

  这个时候,服务员端来一个白瓷茶壶,还给她们拿了几张餐巾纸。

  母女两个同时说:“谢谢。”

  叶蓁蓁家里向来是这样,对服务人员非常客气。就是他们一家三口彼此之间,麻烦对方做个什么事情也要说谢谢。

  当然,吵架的时候例外。

  叶蓁蓁见上了茶,就顺手想帮妈妈倒一杯。谁知这时,妈妈忽然把叶蓁蓁的杯子拿到自己眼前来,又从旁边多拿了一个杯子。

  叶蓁蓁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她就明白了妈妈要做什么。

  这时候还没有出消毒餐具,妈妈嫌外面的餐具不干净,用之前总要用茶水涮一涮,算是图个心理安慰吧。

  等妈妈涮好了杯子,就顺手给两人倒了茶。

  叶蓁蓁说了声谢谢妈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是她熟悉又久违的大麦茶。

  大麦茶便宜又好喝,小时候许多饭馆都喜欢用大麦茶作为免费茶水。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茶水的味道越来越淡,就没有小时候的香味儿了。

  菜很快就上了,先上的是爆炒大头菜,还有一碗米饭。

  赵秋月看到菜里的辣椒就说:“哎呀,忘了告诉厨师不要放辣椒了,你又不能吃辣。”

  “没事的妈妈,这几个干辣椒只是提味的而已,不会辣的。”

  赵秋月点点头,在旁边的筷笼里拿了三双方便筷子,递给女儿一双。

  她先拿出一双,作为公筷,往打包盒里夹了一些。

  “吃吧,自己家人,不用等菜齐了再动筷。”赵秋月看着女儿说:“都一点多了才吃午饭,是不是饿坏了?”

  “没有的事,您给我吃了那么多面包和火腿肠好嘛?”叶蓁蓁端起碗,往妈妈的小吃碟里拨了一点米饭,然后才去夹卷心菜。

  “果然一点都不辣。”叶蓁蓁说。

  赵秋月尝完了却道:“太淡了,没我做的好吃,酱油放少了。”

  “得了吧妈妈,您心脏不好,应该少吃咸的,知道么?”

  叶蓁蓁学了两年医,教育妈妈教育习惯了,一不小心就用自己长大后的语气和妈妈说话了。

  好在她小时候就早熟,妈妈也不觉得有多奇怪,只是忍不住笑道:“我倒被你管着了。”

  “那怎么了,只要是有道理的话,大人也应该听孩子的!”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赵秋月笑着说道。

  母女俩说笑之间,酸辣汤又端了上来。

  叶蓁蓁一看那么大一碗汤,就有些发懵。

  赵秋月拿起碗给女儿盛汤,边盛边说:“你可得多喝点啊,汤不好打包的。”

  叶蓁蓁认命地点点头。

  她喝了一口很多年没有喝过的酸辣汤,第一感觉是——好酸!

  饶是她是个爱吃酸的人,也觉得这味道有点过了。

  赵秋月就更不用说了,她不喜欢吃酸的,所以喝汤的重任就压在了叶蓁蓁肩上。

  叶蓁蓁喝完一碗汤后,炝土豆丝和鱼香肉丝也上了。

  这两个菜就完全是记忆里的味道了。炝土豆丝酸甜适宜,非常爽口,夏天吃起来尤为舒爽。

  鱼香肉丝更不用说了,这是除了红烧鸡翅之外,叶蓁蓁小时候最爱吃的菜。可惜赵秋月也是不会做。

  “慢点吃,不是说不饿么?”赵秋月好笑地看着女儿,“你就这么爱吃鱼香肉丝?”

  见叶蓁蓁点头,赵秋月说:“外面点太贵了,一盘至少要十二块钱。要不等回家之后,妈妈做给你吃?”

  叶蓁蓁干脆地摇头。

  赵秋月意外地看着女儿:“怎么,你不支持妈妈学做新菜啊?”

  叶蓁蓁心想,做新菜不要紧,关键是得做得好吃啊…她妈妈就做那几个固定的家常菜比较拿手,一旦超出了那个熟悉的范围,简直难吃到呕吐,偏生妈妈做饭辛苦,她又不好直说。

  爸爸倒是个直肠子,每次都会简单粗暴地挑妈妈的毛病。结果也显而易见了,就是两个人又会因为盐放多了少了的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架来,然后冷战上好几天。

  叶蓁蓁想想就觉得心好累。

  吃饱喝足之后,叶蓁蓁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等去结账的妈妈回来。

  “一共才花了二十二块钱。”赵秋月笑着说:“你这孩子啊,有时候真像你爸,不舍得花钱。”

  “嘿嘿。”

  虽说叶蓁蓁觉得撑,主要是因为她喝了三碗汤的缘故,不会怎么增肥,但叶蓁蓁担心自己的胃会给撑大了,就提议在附近走一走。

  赵秋月一想,她们得跟安老师的车一起回去,等最后一个学生考完,怎么着也得四五点钟。现在才两点多,回去也是干坐着,倒不如在附近走走,就点头答应了。

  “你背着二胡沉不沉啊?”赵秋月心疼女儿。

  “不沉,我都背习惯了。”她这二胡虽然买的时候也就五百块钱,在乐器里面算便宜的了,但考级大厅里面鱼龙混杂,赵秋月担心把琴放在里面会丢了,就叫叶蓁蓁背了出来。

  比起重量,叶蓁蓁更不喜欢的是她背着二胡上街时,路人的目光。

  小时候她总觉得学二胡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所以背着这么个“大家伙”出来的时候,她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她。

  那时候她就想,要是她背的乐器小一点,是小提琴那样的盒子,该有多好呀…

  不过这几天,叶蓁蓁想了很多。尤其是和陆兰琪聊完之后,叶蓁蓁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讨厌拉二胡了。

  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第44章 爷爷

  这片区域不是商业街, 没什么可逛的,再加上怕迷路, 叶蓁蓁和妈妈在附近转了两圈就打算回去了。

  天气很热, 路过楼下小卖店的时候,赵秋月就问女儿:“要不要买瓶饮料?”

  叶蓁蓁奇怪地看着妈妈:“太阳打西边出来啦?您平时不是最反对我喝饮料的么?”

  “今天你辛苦了,可以例外一次嘛。”

  “不用了, 回去喝水吧。”叶蓁蓁要减肥,还要美白,每天除了喝水就是牛奶豆浆,已经很久没沾过饮料了。

  她怕自己一喝就忍不住。毕竟她有一颗成年人的心不假,但这具身体, 总体来说还是小孩子的口味。

  赵秋月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笑着说道:“这可是你自己不喝的啊, 回去之后可别后悔。”

  “不后悔!”

  说起饮料,对于小的时候零花钱拮据的小朋友来说,三块钱一瓶的瓶装饮料简直就是奢侈品。

  相比之下,一块钱的汽水就要便宜多了。不过汽水的问题在于, 必须当场喝完,返还玻璃瓶, 不能带走。像叶蓁蓁这样一次喝不了那么多的, 就没办法经常喝汽水。想喝饮料,就只能攒钱忍着肉痛去买瓶装饮料。

  回到大楼里之后,叶蓁蓁正好看到陆兰琪走出来。

  叶蓁蓁好奇地问:“你不是上午就考完了嘛?我还以为你已经回家了。”

  “本来我是打算走的, ”陆兰琪无奈地笑道:“谁知出来的路上遇到了小河,非要拉我一起吃饭。吃完饭又看完了他哥哥的比赛,才算放我出来。”

  “这样呀。”叶蓁蓁顺口问了句,“比赛精彩么?”

  “精彩!好多年纪小的选手,弹得却非常出色!”陆兰琪微微瞪大眼睛说:“不过最厉害的还是阮林江了…”

  “就是那个小男孩的哥哥么?”

  “是呀。”

  陆兰琪话音刚落,就听赵秋月说:“蓁蓁,要不你和你朋友在楼下说一会儿话,妈妈上去坐着等你们?”

  叶蓁蓁刚要点头,就听陆兰琪说:“阿姨,蓁蓁已经考完试了吧?你们要是不介意,不如和我一起回家怎么样?不然还要在这儿等好一会儿呢。”

  赵秋月不想麻烦别人,不过她的确有些累了,想早点回家休息,一时就有些犹豫。

  陆兰琪见赵秋月面露犹豫之色,就去拉叶蓁蓁:“走吧蓁蓁,我一个人路上怪无聊的,你陪我说会儿话呗?”

  叶蓁蓁心里已经答应了,但她还是看了妈妈一眼,问:“妈妈,可以么?”

  赵秋月点点头,对陆兰琪笑道:“那就麻烦你了,等回L区来阿姨家吃饭啊。”

  “好啊。”陆兰琪也大大方方地答应了,拉着叶蓁蓁就往外走。

  赵秋月跟在后面,看着背着二胡的两个小姑娘并肩走在一起,不由地笑了。

  她拿出手机,给安老师发了个短信,告诉他她们先走了。

  到了门口,赵秋月一看陆兰琪家的车就是一怔,不由多看了陆兰琪一眼,不过什么都没有说。

  倒是叶蓁蓁,她早就知道陆兰琪家境不错了,因此她就是见到那有名的车标和特殊的车牌,眼中也没有露出半点惊讶。

  临上车前,赵秋月问两个小姑娘:“你们怎么坐?”

  叶蓁蓁说:“妈妈您坐前面休息,我和兰琪坐后面小声说话可以么?”

  陆兰琪倒是没有意见,赵秋月有些担心地问:“你坐后面?不会晕车么?”

  那还能怎么办,难道她坐在前面,让陆兰琪和她不熟悉的教导主任坐在后面么?太尴尬了。

  “妈妈,没事的,车窗开一点缝,透风就好了。”

  “好吧。”

  本来叶蓁蓁都不觉得她晕车是个事儿的,结果她妈妈这么紧张,路上她还真有点不舒服了。

  陆兰琪见她脸色不好,就不说自己上午考级的事情了,让叶蓁蓁眯一会儿。

  一大早上起来,又坐那么久的车,叶蓁蓁也的确是累了。她没跟陆兰琪客气,点点头闭上眼睛。

  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车子已经停在了奶奶家楼下。

  妈妈打开车门,摸摸她的脑袋:“到家啦,快醒醒。”

  叶蓁蓁一下子就清醒了。

  “兰琪,今天谢谢你啊。”叶蓁蓁边下车边说,“等我们搬新家了,一定要来玩儿哦。”

  陆兰琪笑着说:“好,你可别忘了,我很期待哦。”

  叶蓁蓁关上车门,隔着车窗摆摆手,看着陆兰琪的车消失在夜色里。

  赵秋月忍不住说:“兰琪这孩子真是好,我一见她就觉得喜欢。”

  叶蓁蓁知道,她妈妈不是个嫌贫爱富的人,她这么说只是因为陆兰琪的确家教很好,而且性格很好而已。

  “英雄所见略同。”叶蓁蓁笑着说。

  她们到楼下的时候,天已经几乎黑了。

  好在下午吃的晚,又很撑,叶蓁蓁还不觉得饿。

  不过一进家门就闻到饭香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不独自生活过就不知道,有人做好饭在家等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蓁蓁回来啦?”爷爷听到门口的动静,就走出来问她,“累不累?考级还顺利么?”

  “挺顺利的,不过坐了那么久的车,是有一点累。”

  可能是睡觉的时候没怎么换姿势,叶蓁蓁现在觉得腰酸背痛的,十分疲倦。

  “哎呦,咱家蓁蓁真是太不容易了,你还晕车呐!”爷爷关切地问:“还难不难受了?”

  叶蓁蓁摇摇头:“不难受了。”缓解晕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睡觉,一觉醒来之后,她的胃已经不犯恶心了,只是…闻到饭香之后,突然有点饿了!

  爷爷笑着说:“那就好,快来洗手吃饭吧!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你奶奶刚把饭做好,正想让你爸打电话问你们啥时候回来呢。”

  “哎。”叶蓁蓁应了一声,跑去厕所洗手。

  晚上吃饭的时候,奶奶没问她考级的事儿。和爷爷的关心相比,奶奶对她就像是对一个陌生人。

  不过叶蓁蓁对奶奶本来也没抱什么期待,所以也就谈不上失望了。

  不管怎么说,奶奶做的晚饭还是很好吃嘛!

  尤其是那个土豆炖辣椒,叶蓁蓁没忍住,夹了好多筷子。土豆炖得面面的,咸中带着一点隐隐的辣味,配上香喷喷的米饭…

  原本想着今天就不运动了的叶蓁蓁,为了多吃两口土豆,饭后还是跟着爷爷出了门。

  她妈妈身体不好,容易头疼,还有心脏病,一天折腾下来体力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没办法陪她出去。

  叶蓁蓁就问爷爷去不去下象棋。

  爷爷爽快地说好。

  “蓁蓁啊,”老爷子慈爱地看着孙女,“今天你去市区,感觉好不好?”

  叶蓁蓁奇怪地看着爷爷,不知道老人家为什么突然问她这个。

  “挺好的呀。怎么啦?”

  “告诉你一个秘密,咱们俩之间的秘密。”爷爷忽然神秘兮兮地说:“今天爷爷拿到市区那套房子的钥匙了。”

  “啊?真哒?”叶蓁蓁忍不住笑了。尽管这套房子不是她的,但她最喜欢爷爷了。她不希望再看到爷爷晚年时一喝酒,就想起这套错失的、价值翻倍的房子。

  “那还有假不成!我怕你奶奶还打着和人换房子的心思,连她都没告诉,你可别说漏嘴了啊!”

  叶蓁蓁做了个把嘴上的拉链拉上的动作,“爷爷您放心,我肯定会守口如瓶的。”

  “好孩子,”叶爷爷摸了摸孙女儿的头说:“好好学习,将来你要是真想去市区读书了,就跟爷爷说,爷爷帮你。”

  “爷爷,您真好。”叶蓁蓁忍不住说道。

  老爷子笑着说:“傻孩子,说什么傻话呢?老的供小的读书,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你爸爸像我,抠,不舍得花钱。可爷爷和你爸有一点不一样,就是爷爷虽然不舍得对自己花钱,却舍得对孩子做教育投资。别说去市区读书了,就算是你将来想出国留学,想读博士博士后,爷爷都可以把房子卖了、砸锅卖铁供你去,只要你愿意读。”

  “爷爷…谢谢您。”她当然不会真的让爷爷卖房子供她读书,只是爷爷能有这份心,叶蓁蓁真的非常感动。

  “说什么谢呀!你不知道,那天爷爷跟你去图书馆,看到你读书的样子有多高兴!说句不敢当着你二叔一家说的话吧,爷爷觉得整个老叶家,最像爷爷的就是你了!爱读书,爱读书好啊!读书才能有出息!不说赚大钱吧,起码能做个文化人。你别看你爷爷脸晒得黑,像个老农民,爷爷年轻时也是个文化人呢!”

  “嘿嘿,我知道。”叶蓁蓁崇拜地看着爷爷,“您是您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有文化着呢!”

  老爷子听了这话,不知为什么,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落寞。

  “蓁蓁啊,其实爷爷考上了大学不假,但是…其实爷爷的大学,读到最后一年肄业了。”好像是怕孙女年纪太小,不能理解肄业的意思,老爷子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没有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