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赶忙小跑起来。

  由于开学后升了一个年级,同学们都换了新的教室,所以各个班级回班的顺序也有所变动。

  程主任提醒道:“从六年五班、五年一、四年五、三年四班开始带回!”

  叶蓁蓁在一班,如果从四年五开始带回的话,就意味着…

  “我靠,”叶蓁蓁旁边的男同学小声抱怨,“不是吧,咱们班最后走?”

  叶蓁蓁瞄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可心里面和他想的一样。要是能早点回教室歇着,谁愿意在这里站着晒太阳、吃沙子呀?

  虽说已经九月份了,可秋老虎厉害得很,大太阳在头顶上晒着,那威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叶蓁蓁心里琢磨着,看来明天她得把防晒霜带到学校来了。

第四节 课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上的是美术。

  由于叶蓁蓁他们班是四年级最后一个回教室的,一进教室就打了上课铃。

  同学们在外面晒了半个小时,早就渴得不行了。许多人都无视上课铃,掏出水瓶喝水。

  美术老师一进来就不高兴了:“都打上课铃了,没听见啊?”

  由于美术是副科,又没有期末考试,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把美术课当成“放松课”,一点都不怕美术老师。

  所以就算是被美术老师骂了,还是有几个同学无视了他的话,咕咚咕咚地喝了好几口水,然后才恋恋不舍地收起水瓶。

  他们班的美术老师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男人,留着不长不短的中分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色细边框架眼镜,颇有些“艺术家”的气质。

  他上起课来也十分随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根本不管教材上说的是什么。

  叶蓁蓁都怀疑,他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来打嘴炮的。他需要的不是学生,而是听众,只要有人听他说话就好了。

  就是因为这位美术老师废话太多,叶蓁蓁的妈妈一直特别不喜欢他,说他没有教孩子们怎么画画,就知道瞎咧咧,耽误了叶蓁蓁学美术。

  原本因为叶蓁蓁的爸爸年轻时是学美术的,赵秋月还指望着女儿在这方面能成才呢。

  不过要严格说起来,叶蓁蓁没有成为一名“画家”,也不能全怪这位美术老师。叶蓁蓁小时候也在学校的兴趣班学过画画,不过很快就和她学书法、学英语什么的一样,半途而废了。

  说白了,就是天赋不够,还不肯用努力来凑,自然不会有什么成就。

第58章 计划

  稀里糊涂地上了一节不知所云的美术课后, 十一点四十分时,下课铃终于响了。

  美术老师当然不会拖堂, 他干脆地说了一声“下课”之后, 第一个大步迈出了教室。

  叶蓁蓁本来打算先把美术书收起来的,结果就听坐在里座的同桌华文瑞催促道:“你快起来!”

  叶蓁蓁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呢,身子就已经听话地站起来了。

  “还愣着干什么, 快起来!”华文瑞说:“我都快饿死了。”

  叶蓁蓁站了起来,让到一边。

  才一分钟不到的功夫,教室基本就空了。

  叶蓁蓁走出教室时,走廊里已经排起了长队。不仅有他们班的同学,还有别的班的同学。

  “老叶, 你怎么出来的这么晚呀!”田文香叫住她说:“你来我这儿站吧!”

  “不用了,我不饿, 不着急。”

  叶蓁蓁不爱插队。

  她慢吞吞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总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

  对了…饭票!

  其他同学的饭票都是论月发的,可叶蓁蓁并没有。

  因为教师子女不用花钱吃饭。

  可是…每次打饭的时候,她必须和食品厂的阿姨说明自己是教师孩子,真是太羞耻了。

  叶蓁蓁有点张不开嘴。

  可她必须得厚着脸皮开这个口。

  虽说她现在手里有了一点点钱, 但要每天去外面吃还是不够的。她又不好向妈妈额外要钱,只能吃这“免费的午餐”了。

  轮到叶蓁蓁的时候, 见她拿起餐盘, 却没有交饭票,打饭的阿姨就问:“饭票呢?”

  “阿姨,我是教师孩子。”叶蓁蓁硬着头皮说。

  食品厂阿姨没有查证, 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就给叶蓁蓁打了米饭。

  叶蓁蓁又往旁边挪了一步打菜。

  由于她来得有些晚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西红柿炒鸡蛋只剩了一个底。阿姨用大铁勺子在菜桶里刮了半天,最后也只给她凑了半格。

  没有办法,阿姨只能多给她打了点花椰菜炒肉。她身后的两个同学更惨,只有一个菜可吃了。

  回到教室后,打饭最快的同学甚至已经吃完饭,准备把用过的餐盘送回去了。

  叶蓁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同桌华文瑞不在。

  她努力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华文瑞家里条件还不错,他父母可能是嫌学校的饭菜不够好,所以在学校附近给他报了个“关心班”,让他明天中午都去关心班吃饭。

  一般关心班都是私人开在住家里的,伙食水平比学校的大锅饭好上许多。

  叶蓁蓁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妈妈想考公务员,忙得没日没夜的,没空做晚饭,又怕丈夫不好好给叶蓁蓁饭吃,就把她送到了关心班放学后的托管班去。

  叶蓁蓁在那里吃过一小段时间的晚饭,味道的确不错。

  叶蓁蓁看着铁盘子里的西红柿炒鸡蛋,脑中忽然有一个主意渐渐成型。

  她上初一那一年,父母在朋友的鼓动下,在育英小学附近开了一家关心班和书法班。

  当时正好爷爷奶奶在舅爷去世后搬去了乡下,他们在育英小学附近的那套房子就空出来了,叶蓁蓁的父母就租用了那套房子。

  刚开始的时候十分顺利,第一个月他们就回了本,第二个月就挣了三千多块钱。

  可不幸的是,他们家的关心班很快就被人举报了。

  举报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奶奶家楼下的邻居。

  原来奶奶在这里住的时候,和那个老头儿产生了过节。所以尽管赵秋月他们已经非常注意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了,楼下的老头儿还是找茬,不断地举报他们,终于把叶家的关心班给搅黄了。

  叶蓁蓁盘算着,现在学校附近的关心班还没有泛滥成灾,如果爸爸妈妈能提早四年招生,生意肯定要更好做。

  现在他们缺少的只是一定的本金,但事实上,关心班的运营成本和别的生意相比非常少。

  叶蓁蓁打算回家后就跟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她现在一个小学生,别的事情或许很难说服父母,但既然前世没有她的参与,爸爸妈妈都开了关心班,那么想来做起他们的工作并不困难。

  吃完晚饭后,叶蓁蓁就迫不及待地拉了妈妈出来散步。

  “妈妈,我有事和您商量。”

  “什么事啊?”

  “您觉不觉得,学校食品厂的饭菜太难吃了…?”

  赵秋月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啊,大锅饭没什么油水,看着就没什么食欲。”

  “妈妈,您就算不错的了。那些食品厂的阿姨都对教师格外关照,还给你们额外加一个咸菜,多给你们打菜。我们学生就惨了,吃得一点都不好…”

  “那你中午想去外面吃饭?”赵秋月听出来了她的意思,却不大赞成,“食品厂的饭菜虽然味道一般,但还算卫生,你要是顿顿去美食广场吃快餐,妈妈不放心。”

  “不是,妈妈,我想去关心班吃饭。”

  “关心班?”赵秋月犹豫了。关心班的饭是不错,只是价格…一个月好像要三百块钱,对他们家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妈妈,您还记得吧,我小时候去过关心班吃饭。其实我觉得,咱们完全也可以开一家关心班嘛!”

  “什么?!”赵秋月吃了一惊,本能地否定道:“咱们哪开得了啊,咱家的债还没还完呢。”

  “正是因为咱们家有债务,才应该想办法赚钱啊。其实您想想,开关心班都需要什么?不就是一个靠近学校的房子、一两个做饭、看小孩的老师么?再就是把房子简单装修一下,放一些桌椅,主要花钱的地方就这么多。”

  赵秋月听了,陷入一阵沉默。

  早在带叶蓁蓁去市区考级的时候,赵秋月就有心赚钱了,可是一直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听女儿这么一说,她还真的有一点动心。

  “可是…”在下定决心之前,赵秋月总是难免先往坏的地方想,“学校有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兼职,妈妈要是搞了副业,会不会被人举报啊?”

  “您不在实验小学附近开不就好啦?反正我爸上班清闲,让他跑腿就成。等关心班真的开了起来,您平时都不用露面。”

  “不在实验小学附近开?那在哪儿开?”

  叶蓁蓁想了想,说:“嗯…我觉得七星小学就挺好的,离咱们新家近,离实验小学远,不会有人说您什么闲话。”

  赵秋月道:“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育英小学也不错啊,离咱们新家不远,学校还比七星小学大,生源也更广吧?”

  “额…”叶蓁蓁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她知道妈妈过几年就要去育英小学做副校长了,以赵秋月爱避嫌的性格,难道过几年这关心班就不做了?

  不过她转念一想,说不定过几年她家条件好了,也不在乎这一个小小的关心班了呢。

  于是她点点头,表示赞同妈妈的想法。

  赵秋月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一回家就把她们的想法跟丈夫说了。

  叶壮志一听说要开什么关心班,第一反应就是麻烦:“你们娘俩又异想天开什么呢?咱们家现在欠着好几万块钱,拿什么去租房子、装修房子、买桌椅、雇老师?”

  赵秋月说:“租房子如果租在学校附近的一楼,五十平米左右的话,一个月大概需要四五百块钱。桌椅都是一次性的,我们可以去市区的韩国城批发,花不了几百块钱。这房子又不是咱们自己住,不用怎么装修,顶多铺个地板革,有个可以做饭的厨房就可以了。雇老师的话…”

  叶蓁蓁原本一直在听,见赵秋月的思路卡住了,她忍不住掺和进来:“我们可以先只招收高年级的学生,不负责接送的那种,这样只要有一个做饭的阿姨就够了。爸爸每天中午下班,买好菜送过去让她做,每天做两顿饭,一个月工资开六七百足够了吧?现在关心班招收一个学生就要收三四百块钱,我们初期可以比别家收便宜一点,反正就先按三百算吧。要是我们能收到15个左右的学生,一个月就是4500块钱。扣除人工费、房租、饭钱,我们很快就能把装修的那点钱赚出来。”

  其实等关心班真正开起来后,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但现在叶蓁蓁只能跟叶壮志算钱。因为她知道爸爸最在乎的就是钱,必须要让他清楚地看到有钱可赚,他才会答应去做。

  果然,叶壮志听女儿这么一忽悠,已经有几分松动了:“可是你妈要上班,又不能出面,这些事情都得我一个人忙吧?”

  赵秋月忙道:“我周六周日还有下班后,一有空也会去帮忙的。而且我会负责和育英小学那边的老师联系,负责招生…只要能保证生源,不愁赚不回来。”

  叶壮志沉默了。

  叶蓁蓁继续说道:“其实就是前期会忙一点,等开起来了,关心班人多了,就可以再多雇人手。咱们不是这个月底就要搬家了么,等咱们搬家后离育英小学就一站的距离,我放学后也可以经常去帮忙。”

  叶壮志听了不禁白了叶蓁蓁一眼,“你能帮上什么忙,不给我们添乱就不错了。”

  “嘻嘻,走着瞧吧。”叶蓁蓁小声说道。

  “你说什么?”叶壮志问。

  “没什么。”

  叶壮志一脸深沉地摸着下巴,没再追问。

  倒是叶蓁蓁忍不住问:“爸爸,你到底是同意了还是不同意啊?”

  眼看着母女两个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叶壮志叹了口气说:“就算我同意了,我和你妈手里头就只有这个月的工资,根本就不够…”

  “咱们可以借呀。”

  “借?”叶壮志摇摇头,“说得倒是容易,咱们买房的钱还欠着没还呢,找谁借啊?你以为这年头借钱这么容易呢?”

  “可以找爷爷借啊。”叶蓁蓁不假思索地说:“爷爷手里有闲钱,而且只要我们做好了,很快就能还上的。”

  “这不好吧。”说话的不是叶壮志,竟是赵秋月,“你叔叔婶婶他们要是知道了咱们找你爷爷借钱,只怕会误以为咱们是想从老的那里要钱,找补你爷爷奶奶没让咱们住大房子…”

  叶蓁蓁没想到妈妈竟然这样在乎婶婶他们的看法,无奈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反正我们是借,又不是要。等咱们还了钱,婶婶他们还能说什么呀?”

  “这个我赞同蓁蓁。”叶壮志说:“我说秋月啊,你就是太要面子了,你说你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干嘛?面子当不了饭吃,有钱才是真的。”

  赵秋月犹豫了一会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来,开始算账:“那咱们要借多少?”

  “先按多的算。”叶蓁蓁提醒道。

  “那就算房租一千五、装修一千、桌椅一千、雇人一千,其他费用一千,一共五千五百钱,够了么?”

  “不用那么多,”叶壮志说:“我再拿五百工资出来,凑个整,就管咱爸借五千吧。”

第59章 筹备

  叶壮志虽然名为壮志, 但他这个人还真是胸无大志。他觉得能吃饱穿暖,悠悠闲闲地生活就行了, 活得那么累干嘛?

  当初赵秋月要换房子, 他就反对,两人吵了无数次的架,他嫌麻烦才最终妥协。这次开关心班也是, 要不是因为成本还不算太高,叶壮志是死活都不会答应的。

  就在决定借钱之后,他也不大情愿去找父亲开口。叶蓁蓁倒是不介意去和爷爷说,但几千块钱这么大的事情,她一个小孩子出面不合适。最终还是赵秋月下定了决心, 才去找叶老爷子谈话。

  老爷子很爽快,当即就从保险柜里拿出了一万块钱, 说是支持儿子儿媳搞副业。

  赵秋月忙推说不用, 坚持只借五千块钱。

  老爷子想了想,怕儿媳压力太大,只好顺着她的意思从中抽出了一半。

  拿到了钱,赵秋月就把打好的欠条交给了公公。

  叶老爷子本来不想要的, 可他知道这个大儿媳妇的性格。如果他不收下,她肯定心里不安, 所以他只得收下了赵秋月的欠条。

  拿到钱之后, 叶蓁蓁一家就开始物色房子了。

  现在每天晚上放学之后,叶蓁蓁都不自己回家了,而是先去学校的琴房里练一会儿琴。等妈妈下班了, 爸爸来接她们娘儿俩一起去看房。

  一个星期下来,他们就看中了其中几间较为合适的房子。

  赵秋月看好学校后面的一个小区,小区较为安静、整洁,离学校很近。房子五十平米左右,已经简装好了,有厨房和基本的厨具。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楼层有一点高,要爬三楼。每个月房租五百。

  叶壮志看到距离学校十分钟路程的一处民房,位于二楼。相比于赵秋月看中的房子,这间要老旧上许多。不过好处也十分显而易见了,就是便宜,一个月的租金只要三百块钱。

  夫妻两人争执不下。

  赵秋月觉得,环境好、离学校近,才能招来生源,留住学生。可叶壮志认为,他们刚刚开始办班,降低成本才是最关键的。而且老房子的好处是可以由着他们折腾,不怕学生把房子弄脏了,房东会生气。

  总之两个人各自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谁也不让谁。

  至于叶蓁蓁,她的想法和爸爸妈妈都不大一样。

  她看中的是学校马路对面的老公房。房子位于一楼,大概六十平米,周围是理发店和某事业单位食堂。

  面对争执不休的父母,叶蓁蓁横插进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赵秋月两口子都觉得不妥。

  叶壮志脾气冲,忍不住先说:“不行,那房子算是做生意的门脸房,一个月租金要八百呢!太贵了!”

  赵秋月的意思是:“那里距离学校虽然近,但和学校操场隔着一条马路。这条马路是主路,路上来往的车辆非常多,我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

  叶蓁蓁道:“先不说钱的问题,我们目前只打算招收高年级的学生,而那条马路既然在学校对面,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学生们走来走去不在少数,也没听说出过什么问题啊?从我作为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我选关心班,我肯定要找离学校最近的,不然每天中午那么饿,我还不如在学校凑合一口呢。”

  赵秋月听了,点点头道:“蓁蓁说得也有道理,距离近的确是个巨大的优势…”

  “而且吧,妈妈选的房子虽然环境好,但是那是居民楼,又是三楼,就算咱们招的学生听话、不吵闹,可挪动桌椅总是少不了的吧,上下楼总会发出声音的吧。一旦上下左右的邻居是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您说他们会不会去投诉我们?一旦被投诉、罚款了,还怎么干下去?我选的那个就不一样了,周围都是做生意的,谁也说不了谁。”

  叶壮志忙道:“还是我选的那个好嘛!又便宜,又不用过大马路,穿小路过去就行了。”

  “爸爸,你选的那个还不如妈妈的呢。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把生意做在那么不显眼的地方,肯定不好招生。”

  叶壮志不乐意地说:“就你选的那个好呗?你想过没有,办在那么显眼的地方,是需要营业执照的,又要花钱!”

  叶蓁蓁这个时候才知道,敢情前世爸爸妈妈是“无证上岗”。

  “那就办一个呗,虽然麻烦了一点,但个体户又不需要什么注册成本,手续费就三五十块钱,加起来也花不了几百。”

  “其实…”赵秋月忽然说:“我觉得蓁蓁说得有道理。我们得把托管班建在显眼的地方,因为现在招生才是最关键的。虽说我在育英小学有认识的人,但现在已经开学了,很多孩子已经在学校订了饭,或者交了关心班第一个月的托管钱。如果我们没有位置优势的话,很难和别人竞争。”

  叶壮志还是觉得花钱太多:“可一个月八百也太…”

  “和你爸借钱时,欠条上写的是我一个人的名字。”赵秋月冷静地说:“所以就听我的吧。”

  叶壮志一听这话就来气,没好气地说:“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就算欠条是你自己写的,总是夫妻共同债务吧!你说说我本来房子住的好好的,跟你结婚后就背上一屁股的债,旧债还没还清呢你又给我添新债,你说说你咋这么爱瞎折腾呢?!”

  赵秋月本就很有压力了,见丈夫这样埋怨自己,真是一肚子的委屈:“我折腾,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是,咱们家有债务不假,可是如果不早点换房子,房价肯定会越来越高的,你想一辈子窝在那个小房子里,我可不想让女儿在那里憋憋屈屈地出嫁!至于开托管班,那也是为了赚钱呀,孩子在上学,还要学乐器、上兴趣班,干什么不要花钱?我要是不想办法赚钱,就凭咱俩那点死工资,天天省省省,能省出几个钱?”

  叶壮志一见妻子好像真的动怒了,也不敢惹她,只好哼了一声,算作默认。

  倒是赵秋月的话提醒了叶蓁蓁,现在已经开学了,要从别人那里抢生源的确不容易。但是除了托管班之外,他们还可以办兴趣班啊!

  “妈妈,您先别担心生源的事。我忽然想到,既然我要上兴趣班,育英小学的同学肯定也要上。不如我们把那个房子装修好之后,周一到周五做托管班,周六周日做兴趣班,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省得房子周末空着,白交房租。”

  “兴趣班?”赵秋月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我们教什么…”

  “妈妈,我记得您娘家不是有个堂哥,是书法协会的会员么?不如您问问他,愿不愿意周末来做兼职,或者问问他协会里的朋友…”

  叶壮志向来习惯提反对意见,就算他心里已经认识到这个意见可行,还是要先把问题提出来:“可人家都是书法协会的,那么有能耐的话,为啥不自己开班,要来咱们这里领工资呢?”

  “因为他们没有招生的途径呀。”叶蓁蓁笑着说:“妈妈认识许多老师,这是她的优势。可她又不能搞副业,这是她的劣势。所以爸爸妈妈结合起来做这行,就是完美的结合。”

  赵秋月听了不由笑道:“你这小东西,怎么学得油嘴滑舌的。”

  叶蓁蓁嘿嘿一笑,继续说道:“咱们L区这种小地方,书法协会里的成员虽然字写得好,但说白了也都不是什么书法大家,搞不好生活还很拮据呢。我想妈妈只要花钱聘用他们,肯定有人愿意来做。就算他将来把学生带走了几个也不要紧,写字好的人多了去了呢!”

  赵秋月看了一旁的丈夫一眼,说:“那我这就去给我堂哥打电话?”

  叶壮志这回终于没有反对,而是点了点头。

  赵秋月的堂哥很快就帮他们在书法协会联系到了一位老师。

  他们决定,每次上课一个半小时,给老师开五十元的工资。如果一天两节课,就是一百元。

  这样算下来,书法老师只要一个周末,干六个小时就能赚上二百块钱,还不用操心招生的事。那位姓李的老师很是乐意。

  在与李老师见面之后,赵秋月没有简单地决定聘用他,而是请李老师写了几个字,看了看李老师过去获奖的优秀作品,还让李老师以叶蓁蓁作为学生试讲。

  叶蓁蓁听了不到半个小时,回家后就和妈妈说这个人可以。

  有的人虽然写字好看,可语言表达能力不行,不会教别人。这个李老师却是不仅自己写字好看,而且对书法中的一撇一捺有自己独特的心得。记住他给的一些小窍门后,写字水平很快就能得到提高。

  接下来他们又赶紧印发传单,在学校附近招收会做饭的阿姨。

  没想到现在找工作的人还真不少,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有七八个中年妇女联系叶壮志。

  开托管班这件事,叶壮志本来还挺不情愿的。可是从“面试员工”开始,他忽然有了一种“做老板”的感觉,这让在单位时总是被领导欺压的叶壮志感到格外满足。

  和选房子时一样,叶壮志在面试做饭阿姨时,也有些犯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