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早到家的叶蓁蓁母女俩,也是连洗漱都没来得及,脱掉外衣就睡了。

  六点多钟的时候,金老太太悄悄问丈夫:“他们一家三口大周末的干啥去了, 一个个的累成这样?”

  叶老爷子回答道:“听说是去市区买东西了。他们要开个托管班,上回不是和你说了么?”

  “他们家本来就欠了一屁股债, 哪儿来的钱办什么托管班啊?”金老太太狐疑地说:“是不是从你这里拿钱了?”

  “胡说八道什么呢!”就是因为怕金老太太到处乱说, 叶老爷子才把赵秋月借钱的事情瞒着她,“是秋月的朋友借她的。我手里那点钱不都在银行存着么,你是知道的!”

  金老太太退休前工资就少, 内退后工资更是不够看,可以说她是靠丈夫养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他们家的经济大权方面,叶老爷子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

  虽说他也会给妻子几万块钱管着,但大头全都在他自己手里。

  不然哪会说借就借呢。

  按说叶老爷子应该把这件事告诉妻子的,可他知道妻子是什么性子,也相信以赵秋月的人品肯定会尽快还钱。所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想为了这么几千块钱,闹得一家人不愉快。

  金老太太往儿子的房间看了一眼,问:“要不要叫他们起床吃饭?这么睡下去,可就要睡颠倒了。”

  老爷子犹豫了一下,点头说:“叫吧!觉晚上还可以再睡,饭却不能不吃。”

  金老太太“嗯”了一声,蹭蹭蹭地来到儿子房门外,“哐哐”地敲起了门。

  “壮志!秋月!起来吃晚饭了!”

  奶奶的嗓门太大,对面屋的叶蓁蓁都听到了。

  她睡前顺手拉上了窗帘,这时候醒来,只觉屋里头昏昏暗暗,让人心中一阵恍惚,不知身处何处。

  叶蓁蓁呼出口气,在被窝里蹬了蹬腿,这才挣扎着爬起来。

  打开房门后发现,妈妈已经起来了,看起来正要过来叫她。

  叶蓁蓁随口问了句:“爸爸呢?”

  “你爸起不来,说要再睡一会儿,让我们吃完了再叫他。”

  “爸爸怎么总喜欢吃剩饭呀。”叶蓁蓁咕哝道。

  赵秋月耸耸肩:“没办法,给他拨出来一点菜吧。”

  虽说下午一点多才吃了炸酱面,但今天的体力消耗太大,叶蓁蓁一觉醒来,只觉腹中空空,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顿。

  可看着镜子里越来越瘦的小女孩儿,叶蓁蓁硬是忍着,只按照平时的饭量吃了八分饱。

  吃饭的时候,金老太太忍不住问儿媳妇:“你们今天去市区买了不少东西呀?看壮志累的,到现在都起不来。”

  “嗯,除了托管班的东西,我们新家的家居用品也置办了不少。”

  金老太太一听眼睛就亮了:“那你们新家还差啥?”

  说句老实话,她不觉得大儿子这块蠢材和只会死读书的大儿媳妇能赚多少钱,她更关心的是赵秋月一家什么时候才能搬走,好把房子腾给她的小儿子住。

  赵秋月如何听不出来婆婆的意思,金老太太才没那么好心帮他们置办家用呢。

  “不差什么了,我和壮志商量着,这两天就开始收拾东西,下周六请人来把东西拉走,您看成么?”说着她还看了看公公。

  金老太太笑眯眯地说着漂亮话:“成成成,到时候我留在家帮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叶老爷子却道:“秋月啊,你们不用那么着急,慢慢收拾也行。现在不正是关心班的筹备阶段么,你们平时还要上班,忙得过来么?”

  金老太太一听丈夫这话就不乐意了,生怕赵秋月听了临时反悔,又要在他们家多住上一段时间。

  好在赵秋月笑着说:“爸,您放心,先前放暑假的时候,我已经把好多行李都打包好了,这几天下班再收拾收拾就行。”

  “那好吧。”叶老爷子不舍地看着叶蓁蓁说:“蓁蓁啊,以后周末多到爷爷家来玩,想吃什么了记得找爷爷,知道么?”

  “知道啦。”叶蓁蓁甜甜地笑道。

  金老太太嫌弃地瞪了丈夫一眼:“少在这儿许什么空头支票,你又不会做饭!”

  “嘿,我不会做饭,可我总会买啊!”平日里叶老爷子并不会和妻子在这种小事上拌嘴,可他今天看到妻子又催儿媳妇他们搬家,他心里头总觉得不舒坦。“我吃饱了,我去叫壮志。”说着他就起身走了。

  叶蓁蓁也吃饱了,把自己用过的碗放进水槽里。

  赵秋月问她:“蓁蓁,你今晚还出去锻炼么?”

  “妈妈你身体怎么样?能撑得住么?”

  赵秋月点点头道:“睡了一觉好多了。”

  叶蓁蓁想了想说:“妈妈,要不等爸爸吃完饭,咱们去新家看看吧!”

  “也好。”赵秋月看了婆婆一眼,发现婆婆正在盯着她们母女俩,就说:“早点收拾,等下星期就没那么累了。”

  金老太太咧嘴一笑,满脸的皱纹。

  等叶壮志吃过晚饭,刷了碗,叶蓁蓁一家三口就又去了他们的新家。

  老实说,一进门叶蓁蓁就有点发懵。家里头现在真是乱糟糟的一团,什么东西都胡乱地堆放在一起。

  叶蓁蓁进屋转了一圈后,回来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分工整理吧。”

  赵秋月点点头,指挥起来:“蓁蓁,你去收拾自己的房间。壮志,你去整理厕所。我去收拾主卧。厨房和客厅等回头再说。”

  叶壮志说:“幸好咱们当初听蓁蓁的买了现成的家具,不然现在的味道肯定老大了。”

  “是啊,而且这些洋葱和菠萝皮还真好用,吸味儿吸得真快。”赵秋月扒拉了一下窗台上的菠萝皮说:“这些已经快干了,等明天你再拿一些新的过来吧!”

  叶壮志点点头,走进厕所开始干活。

  赵秋月也洗了个抹布,走进主卧。

  相比于家里头的其他地方,叶蓁蓁的房间算是最好收拾的了。

  她的房间很小,大概只有六七平米的样子。可怕的是,前世爸爸还让人给她打了一个木柜、一个木床,一个木书架和书桌,几乎把整个房间都挤满了,都没有落脚的地方。

  现在呢,虽然还是同样大小的房间,但没有了固定在墙上的那种大木柜,还有占地方的“双人床”,小房间立马感觉宽敞了许多。

  一进门左手边,她的小单人床就靠在墙角。在叶蓁蓁的强烈要求下,赵秋月给她买了一个小小的两层床头柜,方便女儿放东西。

  要知道如果床再大一点的话,她的房间根本就放不下床头柜。以前叶蓁蓁总是把东西堆放在床上,常常被妈妈念叨。在叶蓁蓁保证过有了床头柜就不会乱往床上放东西后,赵秋月便在丈夫的白眼中妥协了。

  床尾处摆放着叶蓁蓁的书桌,墙上安装了一个简易书架,放不了太多东西,但好在节省空间,又简约大方。

  叶蓁蓁上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买书,那个时候她把整个书架都装满了还不够,爸爸还在客厅单独给她打了一个柜子放书。

  虽说爱看书是好事,但叶蓁蓁不得不承认,小时候她买的很多书都没有什么“含金量”。其中很多都是那种看过一遍就不想再看的言情小说,或是她看到一半就觉得三观不合,不想再看了。

  可这种书再烂毕竟也是书,叶蓁蓁还做不出扔书的事儿。以至于她后来搬家时不得不背负着这些沉重的行李。

  小时候她搬过几次家,都有父母作为主力军,她还不怎么觉得麻烦。等她长大后在时差国生活,不得不自己搬家了,才发现行李太多真的会把人拖累死。

  所以现在,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叶蓁蓁都是尽量只买必需品,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就不买了。

  书也是一样,别说她现在暂时没钱买,就算是以后有钱买了,也要再慎重一些,多挑好书、有用的书买。

  反正等过几年手机、电脑普及之后,她就可以看电子版的了。

  书桌旁边是一个小小的窗台,窗台很小,上面放不了什么东西,顶多放一盆小花。

  窗台右边放着一个小小的单人衣柜,叶蓁蓁以前从来没用过这么小的柜子。原因无他,她从小就喜欢买买买,衣服鞋子包包一大堆,衣柜太小的话根本就放不下。

  但和书啊什么的东西一样,叶蓁蓁都打算走精简路线了。所以这次她一狠心,让爸爸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很小的衣柜,这样就能强制性剁手了。

  当然了,这还只是她的想法,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

  这一回叶蓁蓁房间里的家具都是她自己选的,所以总体上看来她还算满意。

  无论是床、柜子、书桌、还是挂表和墙顶灯,全都是白色系的,简约又美观。

  至于窗帘,她没有再选择白色,而是选择了少女心爆棚的樱粉色。虽然妈妈一再抱怨这颜色不好清洗,但在叶蓁蓁表示她可以自己洗之后,妈妈就答应了她的这点小要求。

第63章 过节

  叶蓁蓁先把堆在床上和地上的包袱卷搬到了客厅。

  这些都是她冬天的衣物和床上用品, 是爸爸先前没事儿的时候一点一点带过来的。

  清空房间后,她去洗手间找了块抹布, 打了盆清水, 回来后一点一点擦房间里的灰尘。

  等她把屋里所有的家具都擦了一遍,已经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叶蓁蓁累得气喘吁吁,想要去厨房倒杯水喝, 结果发现她连个干净的杯子都找不到。

  她好想对着水龙头直饮啊。

  可惜她家的水并不是直饮水。

  赵秋月正好看到女儿进了厨房,就对她说:“蓁蓁要喝水么?餐桌上有个箱子,里面有一些这回新买的餐具,你看看有没有碗先拿一个用。”

  叶蓁蓁听了就走出厨房,去开餐桌上的箱子。

  里面果然有一套全新的餐具。叶蓁蓁想起来了, 这些都是在赵秋月的坚持下买的。用她的话说就是,搬新家么, 添一套全新的碗筷总是必须的。

  叶蓁蓁拿了个碗去厨房洗了洗, 倒入刚刚烧好的开水。

  等开水凉下来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什么,就去主卧问妈妈:“妈妈,新买的餐具是不是要用开水泡一遍呀?”

  “对啊。”这是赵秋月一直以来的习惯。

  叶蓁蓁说:“我房间都擦好了, 不如我去烫餐具吧。”

  赵秋月犹豫了一下:“小孩儿不经烫,你别烫手了。”

  “不会的妈妈, 我先把餐具排开, 再往上面倒开水就好了。”

  “那好吧,你小心点。”赵秋月正忙着,实在顾不上去管这些小事。有女儿分忧, 她心里其实是很乐意的。

  等叶蓁蓁把新买的碗碟都烫好了,就听爸爸从卫生间里探出头说:“都快九点了,蓁蓁该睡觉了,咱们回去吧?明天再来收拾。”

  赵秋月知道,丈夫哪里是因为女儿想睡觉才想回家,他是干累了不想干了。不过她并没有拆穿叶壮志,而是点点头说:“也好,走吧。”

  按说他们下午睡到六点多才起,叶蓁蓁本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的。谁知等她洗漱完了上床,几乎是一沾枕头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她难得在早上六点多自然醒。

  叶蓁蓁带着点小骄傲地穿着拖鞋下地,洗漱完了之后见爸爸妈妈还没起,就走进厨房自己觅食。

  昨天他们一家忙活了一天,根本没顾得上提前买今天的早饭。

  她正打算做点小米粥,就发现锅里已经有做好的二米粥了,还冒着热气呢。

  这时奶奶忽然走进厨房,见是叶蓁蓁就说:“蒸锅里还有包子,是我昨天包的。冰箱里有我做的咸菜,在罐头瓶子里,你自己挖点吃,吃多少舀多少。”

  “好哒,谢谢奶奶。”

  金老太太摆摆手出门了。

  奶奶不擅长包饺子,但她包的包子特别好吃。

  叶蓁蓁眼馋地看了眼蒸锅,正琢磨着是先自己吃了,还是把爸爸妈妈也叫起来一起吃,就听到了父母说话的声音。

  赵秋月对丈夫低声说:“今天别让蓁蓁一起去了,让她多睡会儿吧。她昨天都没练琴,今天正好在家里好好儿地…”

  “妈妈!”叶蓁蓁及时地打断了她,“我已经起来啦!”

  赵秋月一怔,惊讶地走进厨房,“你怎么起得这么早?”

  “不知道,可能昨天睡多了吧。你们快去刷牙,我给你们盛早饭!”

  “家里有饭?”

  “奶奶包了包子。”叶蓁蓁边说边走到蒸锅旁,用抹布包着把手,掀起锅盖,白气立马冒了出来。

  她拿了五个包子出来,她吃一个,爸爸妈妈一人两个。

  等她盛好粥和咸菜,妈妈正好刷完牙过来。见饭桌上已经摆好了的小碟小碗,赵秋月欣慰地看着女儿说:“我们蓁蓁长大了,能干活了。”

  叶蓁蓁嘿嘿一笑,朝厕所方向喊:“爸爸你干啥呢,快来吃饭呀!”

  赵秋月神情尴尬地说:“别管他了,咱们先吃。”

  叶蓁蓁瞬间就懂了,她爸爸估计是在蹲厕所呢。

  她强迫自己吃饭前不要想任何和厕所有关的事情,专心吃饭。

  好在美味的野菜包子很快就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奶奶包的包子偏大,但面皮松软,里头的馅儿调得不咸不淡,油不多也不少,非常合叶蓁蓁的胃口。

  等饭菜都吃完了,叶蓁蓁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

  奶奶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嘛!

  吃过早饭,他们一家便匆匆地往新家进发了。

  叶蓁蓁先把自己的冬天衣物筛选了一遍,也是像之前一样把不要的单独包起来,剩下的放进衣柜里。

  做完这些,她就来到厨房,先用抹布把浮灰擦了一遍。

  然后又把昨天新买的厨具包装全都拆开,洗净擦干后放进橱柜里。

  等赵秋月收拾完主卧出来一看,都惊呆了:“蓁蓁,你已经开始收拾厨房了啊?”

  “嗯,这些东西堆在客厅太乱了,我先把包装拆了,省地方。垃圾都装在这个大袋子里了,我一会儿下楼去丢。”

  “等一等,”叶壮志突然探出身子说:“你把纸壳都单独捡起来,别丢了,可以卖废品的。”

  叶蓁蓁怔了一下才说:“知道了。”

  她都差点忘了纸壳和水瓶什么的还可以卖废品这件事了。

  小时候她家的确是有个大箱子专门放可回收物的。那时候叶蓁蓁特别蠢,想着卖废品可以多换点钱,就把还没用完的本子给丢了。结果被爸爸教训了一顿,说她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浪费”。

  叶蓁蓁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卖废品卖不了多少钱,还不如留着新本子更划算…

  后来废品能卖的钱就越来越少了。

  她高中毕业之后全部的卷子才卖了三十来块钱,从那之后他们家就再也没卖过废品。

  等叶蓁蓁把厨房用具归置好之后,客厅里看起来立马宽敞多了。

  爸爸和妈妈也把厨房和主卧收拾得差不多了。三人本想趁着干活的热情上来了,把客厅也给收拾好,结果一看表都十二点四十了,该吃午饭了。

  “中午想吃啥?”赵秋月问女儿。

  叶蓁蓁想了想说:“我记得附近有家‘三六九’,不如去那里吃吧。”

  赵秋月说好,叶壮志听了也没有什么意见。一家三口洗了手,就下楼去了叶蓁蓁所说的小饭馆。

  叶蓁蓁特别喜欢吃他们家的鱼香肉丝,酸甜中又带着一丝辣味,哪怕是第二顿的她也爱吃。

  只是要是只有她和妈妈吃饭也就罢了,有爸爸在,叶蓁蓁有点不敢点这个十二块钱的“贵菜”。

  她把菜单推给妈妈,让妈妈来点。

  没想到妈妈和她简直就是心有灵犀,赵秋月张口就说:“要一个鱼香肉丝,蓁蓁爱吃。再来一个黄瓜针蘑吧?”

  叶壮志听了,眉头立马皱了一下。鱼香肉丝要十二快,黄瓜针蘑要九块,两个菜都不便宜。

  但他想了想,女儿这么小就帮着他们收拾家,累了半天也挺不容易的,就没有表示反对,只是说:“两个菜够吃了,就点这么多吧。”

  赵秋月点头叫服务员。

  因为是周六,饭馆里人有点多,菜上得比较慢。

  叶蓁蓁饿了,就连续喝了三四杯大麦茶。

  谁知这时,他们竟然在饭馆里遇到了熟人。

  对方是叶蓁蓁的同学蒋兴凡,还有他的爸爸蒋副校长。

  说起来叶蓁蓁和蒋兴凡还是有过节的,这种过节不仅仅是像姜呈炜那种讨厌的男生,管她叫“叶黑胖”这么简单,而是那种一生都抹不掉的过节。

  两人上二年级的时候,蒋兴凡在操场上和同学丢石子玩,结果不小心打中了在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叶蓁蓁。

  叶蓁蓁当时就“破了相了”,流了一脸的血。

  她当时懵懵懂懂的,只觉得有些疼,还没顾得上哭,蒋兴凡先哇哇大哭起来。

  等双方的家长闻讯赶到传达室后,要不是流血的是自己的女儿,赵秋月还以为是叶蓁蓁把蒋兴凡给打了。

  问清原委之后,赵秋月立即提出要带女儿去医院。

  蒋兴凡的爸爸拉住她,从钱包里掏出一百块钱递给赵秋月,让她拿去给孩子看病。

  赵秋月当时都气笑了。

  她女儿虽然长得黑了点,但小姑娘的脸就值一百块钱?

  要是叶蓁蓁的脸真的毁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可当时赵秋月还是个普通的教师,蒋兴凡的爸爸已经是副校长了。

  赵秋月不好和自己的直属领导呛声,只是推开了蒋校长的手,没有拿那一百块钱。

  她说了声“不用”,就带着女儿打车去医院了。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叶蓁蓁的伤在左眼下面,差一点就打中眼睛了。

  现在的位置虽然很明显,但起码不会损害视力。

  医生查看完叶蓁蓁的情况后,建议给她缝针。

第64章 英语

  赵秋月一听, 心里头就咯噔一声,问医生可不可以自然愈合, 不缝针。她怕缝针之后, 女儿脸上的疤痕会太明显,将来对她影响太大。

  医生擦干了叶蓁蓁脸上的血,又仔细估量了一番之后, 说是不缝针也可以。

  叶蓁蓁的恢复能力还不错,过了些日子伤就好了。

  只是她的眼下,到底留下了一道月牙状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