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重阳微微一笑,并未答话,显得有几分傲慢。

沈素迎见了,抓着顾重阳的手握得更紧了,她这是为顾重阳跟她站在同一条线上而高兴。

顾重阳没有回答,苏秀月也不生气,而是笑着问顾重阳:“顾妹妹打京城来,对南京应该不熟悉吧?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南京转转。金陵城虽然比不上京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江南的景色与北方不同,顾妹妹可以领略一番。”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她这样说,顾重阳也不好继续摆脸色了,她点点头:“多谢苏小姐提醒。”

沈素迎气得咬牙切齿,拉着顾重阳站到一边:“表妹,你干嘛跟苏秀月说话,她这个人表面一套背地一套,不知道多讨厌。”

“我知道,可当时的情况你也见到了,她一直跟我说话,我要是不搭理她未免太失礼了。”顾重阳见沈素迎脸色难看,就道:“你这样太明显了,让表哥也会不高兴的,不如这样吧,我们到别处去转转,舅母一定舍不得我们两个出去,一定会叫让表哥跟我们一起的。”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沈让远离苏秀月,又可以让自己逃离窦家二公子的打量,实在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沈素迎眼睛一亮,高兴道:“还是你有主意。”

二人就跑到沈太太身边,说想出去,沈太太知道她们这是等的不耐烦了,果然点了沈让护送她们去别处转转。

沈让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没有办法,不得不被沈素迎拖走。

苏秀月见了,就气得暗暗咬牙,却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

沈家是商户,没有京城高门那么大的规矩,因此“食不言,寝不语”这样的事情并不忌讳。

沈玉成就笑着问顾重阳:“舅舅这一段时间特别忙,没有顾着跟你说话,今天跟你让表哥、素迎表姐出去玩,高不高兴?”

那表情分明是跟小孩子说话的样子。

“高兴。”顾重阳点头道:“南京民风跟京城大不一样,不过十分富饶,达官贵人也很多。”

“舅舅,今天去施粥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家跟别人家的粥棚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号来区分。我觉得这样很不好。”

沈玉成原本脸上含笑听顾重阳说话,后来就露出几分认真的神色:“哪里不好?”

“同样是施粥,有人就故意拿霉变的米或者是次米煮粥,有的粥甚至特别稀,一碗粥里面都看到几粒米。我们沈家的粥又稠又好,每次开始放粥,都排了长龙,比别家要热闹多了。”

“虽说我们施粥不求别人回报,但是也希望人家能知道我们这是沈家粥棚。但是很多人提起沈家粥棚都说是“粥比较稠的那家”,由此可见那些穷人能区分好歹,却不知道我们沈家的名声。”

沈玉成听了思考片刻道:“重阳说得有道理。”

见舅舅不再用看小孩的眼光看自己,顾重阳赶紧道:“所以我想,不如在我们粥棚上做上记号,写上沈家粥棚几个字,然后在粥棚左右挂上对联,就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然后施粥的时候,让人介绍,说这是沈家粥棚。还可以找几个嗓门大的小厮,说这大米是沈家粮行的米,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这样,我们沈家的名号,慢慢就可以打出去了。这些穷人虽然是最底层,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有他们口口相传为沈家粮行说话,沈家在百姓心中一定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

沈玉成脸上就露出感慨骄傲之色:“真没有想到,重阳你竟然这么聪慧,同样是出去施粥,别说是素迎了,就是你两位表哥都不如你,也绝对想不到这样的办法。你真是舅舅的好外甥女,像我们沈家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听了舅舅的夸奖,顾重阳又惊又喜,:“那舅舅的意思,是采纳我的方法了?”

“当然!这么好的宣传方法,舅舅怎么可能不用!你做的很好。”沈玉成道:“你以后有了什么好主意,尽管告诉舅舅。让你两位表哥好好跟你学学。”

其实这种方法并不是顾重阳想出来的,再过几年京城施粥的粥棚都会用这种法子给自家做广告。

没想到舅舅竟然会误会是她想出来的,可顾重阳却没有纠正的意思,因为舅舅已经开始重视她的意见了,如果她说不是她想的,舅舅恐怕又会将她当成小孩子了。

“舅舅,我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你要怎么奖励我啊?”

沈玉成就笑:“你跟舅舅出了好主意,让沈家的生意变得更好,等你出嫁的时候,舅舅会给你准备一份大大的嫁妆,如何?”

话一说完,沈玉成就哈哈大笑。

别说是沈玉成了,就是沈太太,沈家兄妹也含笑望着顾重阳。

顾重阳只好装作害羞的样子低下了头,她已经想好了,母亲留下了丰厚的嫁妆,足够她一辈子衣食无忧了。既然如此,她何必要嫁人呢?跟着舅舅做生意,帮人治病,然后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岂不比嫁人看男人的脸色更好。

第二天,沈玉成将这种方法布置下去,果然收到了非凡的效果。

那些穷苦人口口相传,都是沈家施的粥好,用的是上等的大米,熬得浓浓的,筷子插进去都不会倒。还说沈家人既然愿意用这样好的米施粥,铺子里卖的粮食一定不会差,一传十、十传百,沈家粮行的名头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城。

有些粮行原本以次充好,用变质的米施粥,见了沈家这样做之后,也赶紧学习沈家,可是已经晚了,沈家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等过了春节,沈家的粮行生意果然十分火爆,卖出去的数量比往年这个时候多了三成还不止。

沈玉成笑着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当着众人的面又将顾重阳夸赞了一番。

顾重阳就趁机向沈玉成提议:“舅舅,既然今年粮行生意这么好,您不如趁着现在,赶紧让伙计下乡去收粮。”

“不太好吧。”大表哥沈谦忧虑道:“当年的新粮最好卖,陈粮是卖不上价钱的。而且粮食存储防虫防霉变都需要费人费钱,还是宁愿少赚一点,也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吧。”

谦表哥温润敦厚,做事情少了几分冲劲,但却是守业的最佳人选,他的意见对舅舅来说非常重要。

听了他的话,舅舅沉吟道:“谦哥儿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可重阳说得也在理。既然如此,我们想个折中的法子,往年我们一年收购三千斤的粮食就足够卖一年了,今年我让伙计多收购两千斤,一共收购五千斤。”

沈谦一脸惊讶:“爹,会不会太多了?”

可顾重阳却觉得太少了。

沈玉成想了想道:“虽然比往年多很多,但今年生意好,想来是不会亏的。”

沈谦还要再说,沈玉成却道:“就这么说了,今年收五千斤新粮。”

顾重阳本来还想劝舅舅多收一些,但是听了舅舅这句话就知道无望了。

在顾重阳的记忆中,由于北方大旱,粮食不够吃的,用不了多久户部就会派官员南下收粮。如果舅舅这个时候能多多囤积粮食,过几个月,一定能大赚一笔的。

可是舅舅主意已决,自己再劝说也没有用了。

为了这件事情,她一连想了好几天,都没有想到好办法。

沈素迎却来了,她满面春风地拿了几张帖子:“重阳表妹,知府夫人邀请我们全家正月十八去窦家赏春兰。娘给我们两个准备了新衣服,我特意给你送来,你看看喜不喜欢?”

海棠红对襟圆领褙子,上面绣着绕领缠枝桃花,桃红云缎裙,十分的漂亮。

其实顾重阳不想去窦知府家,上次施粥,窦家二少爷令人厌恶的眼神让她十分不喜,但是看着沈素迎高兴的样子,她也不好让她扫兴,就笑道:“这衣裳真漂亮,多谢舅母。表姐,你的衣裳是什么样子的?”

“跟你的差不多,到时候你见了就知道了!”沈素迎道:“终于有机会出门了,可真是太好了。要不是娘让我打扮,我才不愿意打扮呢。”

翻了年,沈素迎已经十五岁了,顾重阳也十三岁了。

十五岁已经可以说亲了。

这种所谓的赏花宴,其实就是太太姑娘们相看的宴会,顾重阳看着沈素迎一脸懵懂的样子,不由就笑了。

等到正月十八那一天,沈太太带着沈谦、沈素迎、顾重阳几个人去窦知府家。

沈素迎穿着鹅黄色的上衣、浅红色的裙子,化了妆不说,头上戴的首饰也比平常多一些,俏丽又不失温婉,正是十五六岁花样年华小姑娘该有的样子。

见顾重阳穿着蜜合色绣葡萄纹绫袄,杏黄色的素面裙,沈素迎就跳起来道:“你怎么不穿娘给你做的新衣服?”

顾重阳看了一眼沈太太,笑着道:“这件衣服也没穿几回啊,我怕冷,觉得那褙子有点薄了,过几天暖了再穿吧。”

沈素迎嘀咕了一声:“早知道我就不穿这衣裳了,娘说头饰一定要跟衣裳配,所以给我戴了这乱七八糟的珠花,顶在头上,实在太累赘了。”

她嘟哝了一声,就掀了帘子朝外看。

顾重阳冲着沈太太一笑,见沈太太眼中都是满意,不由心中一动。

看来她猜的没错,今天舅母的确是带着素迎表姐去相看的。她年纪比素迎表姐小,生的却比素迎表姐漂亮,若是再精心打扮,未免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她今天打扮的这样素雅,没有夺素迎表姐的风头,舅母一定很高兴。

沈太太见顾重阳特意打扮的这么素雅清淡,就微微有些心疼。

不是她故意想让自己女儿出风头,只是沈素迎已经十五了,而顾重阳才十三,若论说亲,自然沈素迎在先。而顾重阳是庆阳侯府的小姐,今天去的人里面几乎没有能配的上她的,她虽然是个舅母,却也不敢胡乱给顾重阳说亲。

可没想到顾重阳竟然这么懂事,没有穿她准备好的新衣裳,而是穿了旧衣服出来。这份体贴与聪慧,真是让人不得不心疼。

她虽然没有刻意化妆打扮,却依然稳稳压了自己女儿一头,看着她清水出芙蓉般娇俏的脸庞,沈太太就觉得有些纳闷,这样漂亮的小姑娘,郝家怎么就舍得退亲?真是有眼无珠!

到了知府家,知府夫人与大少奶奶沈素娥一起迎接了沈家众人,顾重阳由此也见到了大表姐沈素娥。她跟二表姐沈素迎长得很像,一看就知道是嫡亲的姐妹两个。

由于两家是亲家,所以比别人更亲热随意些。

知府夫人面团一样的人,说话柔声细语,一看就知道是个没脾气的。

见到顾重阳,知府夫人眼中闪过惊艳之色,将手上的一个镯子退下来送给了顾重阳。

顾重阳看了舅母一眼,见舅母点头,就收了过来。

沈让来打了个照面就由小厮领着去了别的地方。看来,这次赏兰宴男女是分开的,这样一来,她就不用担心自己会与窦家二少爷碰面了,顾重阳不由松了一口气。

随着时间推进,前来参加赏兰宴的太太小姐也越来越多,顾重阳就看见了苏秀月。她跟在苏家太太身后,她两个嫡妹对她翻着白眼。

见到顾重阳,她想上前打招呼,顾重阳却装作没有看到,把脸转了过去。

沈太太跟众人熟稔地打着招呼,沈素迎早不知道跑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说是赏兰宴,不过是个名头而已,真正欣赏春兰的人反而不多。

这正合了顾重阳的心思,既然没有人欣赏,那她就好好看一看这兰花,也不算白来一趟。

盛开的兰花馨香扑鼻,淡雅高洁,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颜色的春兰形态各异,令人心折。

顾重阳正在欣赏,突然过来一个小丫鬟,对顾重阳说道:“请问你是沈家表姑娘,京城来的顾小姐吗?”

顾重阳道:“是啊,有什么事情吗?”

“有人让我给你带封信。”那丫鬟说着,把一张小纸条塞到了顾重阳手中。

顾重阳正欲问是谁让她送的,那小丫鬟却跟一条鱼一样穿梭的很快,不一会就消失在人群中。

顾重阳看了看左右,见没有人看见,就捏着纸条走到园子竹林旁边,打开了纸条。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见佳人,日夜苦想。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望赐一会,解我相思。花园深处,假山石旁。翘首以盼,不见不散。窦二日夜思慕,望穿秋水等候佳人。”

顾重阳不见则已,一见则气得咬牙切齿。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无耻之人!她当即就想把这纸条交给舅母,然后让舅母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不行!

那窦家二公子外貌文质彬彬,内里却如此浮浪不堪,看他这样的大胆,说不定这种事情他已经不是头一回做了呢!可不管是舅舅也好、舅母也好,跟窦二说话的时候都十分亲切,可见这窦二平日里是个会装模作样的,至少在外面他名声应该不错。

自己若是把事情张扬了出去,先不说到时候窦二不会承认,说不定会倒打一耙说自己故意勾引他。事情闹开之后,别人是会相信自己这个从京城远道而来,毫不了解的人呢?还是会选择平日有礼节、懂进退的知府公子?

大表姐是窦家的媳妇又是沈家的女儿,夹在娘家、婆家中间一定跟十分为难。

一面是姻亲,一面是外甥女,舅母一定投鼠忌器,甚至会把事情瞒下来,选择息事宁人。那自己又何必把事情张扬开?

若舅母为了给自己做主,要窦家给自己一个交代,那就要跟窦家撕破脸皮了,到时候岂不是更难看。先不说舅母会如何,就依着舅舅那般疼爱自己,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俗话说,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舅舅一介商户,得罪了窦知府,恐怕也不好收场。

不管舅舅、舅母怎么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难道就这么算了?岂不是便宜了窦二?

她顾重阳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被人如此调戏。若这一次她选择了忍气吞声,下一次呢?他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敢声张而得寸进尺?

若不是为了舅舅,她大可以回京城去。可现在荣王的事情尚未解决,她是断然不能离开南京的。窦家与舅舅家又是姻亲,谁知道以后窦二又会做出什么事情。

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顾重阳手里死死捏着那纸条,心里冒出火来。

“顾妹妹,大家都在赏花,你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子娇滴滴的声音,顾重阳回头,就看到苏秀月脸上挂着笑容,眼中一副“我知道你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的神色。

“怎么了?”苏秀月一副抓住顾重阳把柄的样子:“你手里拿的什么?该不会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吧?”

狡诈的表情,阴险的眼神,看好戏的模样,跟前几天粥棚那个娇滴滴、温柔端庄的样子判若两人,眼前这个才是苏秀月的真面目。

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正月的风吹到身上还带着瑟瑟的寒意。

顾重阳心里突然就有了主意。

她不退反进,笑眯眯道:“苏姑娘,你很想嫁给我二表哥沈让是不是?”

“你胡说什么?”苏秀月大吃一惊,赶紧看看身后,见人群里自己还很远,断不会听到顾重阳的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忌惮地望着顾重阳:“顾小姐,我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京城的千金都喜欢这样一张嘴就胡说八道?”

虽然她一上来就给顾重阳扣了一个大帽子,但是她并没有矢口否认,可见顾重言的确是一言就说中了她的想法。

苏秀月这样的道行,比柴惜月可差远了。

顾重阳懒得跟她虚与委蛇,不耐烦道:“原来你不想嫁给我让表哥,那就是我猜错了,既然如此,我这就去告诉舅母与表哥,说苏姑娘对表哥无意,一切都是表哥一个人自作多情单相思罢了。”

苏秀月心里凉飕飕的,紧张地望着顾重阳:“顾小姐,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刚才说的意思。”顾重阳道:“我虽然客居沈家,但我说的话,舅舅舅母还是会听的,我这就将苏小姐的想法告诉舅母,让舅母与舅舅好好管教让表哥,以后再不会来骚扰苏姑娘了。”

苏秀月站着没动,一时间十分踟蹰。

“我知道苏姑娘不信我说的话,不过苏姑娘对我表哥无意,我这个做表妹拼尽了全力,也不能看着表哥继续一个人单相思。”

顾重阳若真的对沈太太说了这一番话,对顾重阳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可对她苏秀月来说,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她好不容易笼络住沈让的心,万一真的被顾重阳搅黄了,她真是哭都没有地方哭了。

这个风险太大,她不能赌。

“顾小姐,我当然是相信你的。”苏秀月忙拦住顾重阳的路。

顾重阳挑眉,露出几分询问。

既然已经服软,就不用再装清高了,苏秀月红了眼眶道:“我的确想嫁入沈家,我在家中只是个庶女,嫡母看我犹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我的婚事,只能靠自己。我知道自己这样做很没皮没脸,但因为是顾小姐,所以我也顾不得羞臊了。还请顾小姐看在我们都是女子的份上,高抬贵手。”

真是忍辱负重,惹人怜惜,可惜顾重阳不吃她这一套。

“可苏家不过是刚刚崛起的小商户,虽说这两年生意红火,却比沈家差远了。而你也不过是一介庶女,身份根本就配不上让表哥。再者,我舅母心仪的儿媳妇是她娘家的侄女。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你想嫁给让表哥为妻,都是痴心妄想。”

可恶!

苏秀月心里大骂一声,牙关却咬得紧紧的,自己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竟然还要逼迫自己,这个顾重阳简直欺人太甚!早知道如此,她就应该转身就走,不理会她的。可事到如今,她不得不低头。

苏秀月咬了咬唇,满面通红道:“我自知自己身份配不上沈家二公子,自然不敢妄想正妻之位,若是能为妾,秀月也是愿意的。”

说到后面她声音越来越小,因为难堪而泫然欲泣,十分可怜。

顾重阳眼眸一闪,心里冷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你想为妾,可要看看我舅舅、舅母答不答应!”顾重阳毫不留情道:“沈家家风清白,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先不说让表哥身体康健,成亲后定然很快就有孩子。哪怕让表哥膝下无子,那也是二十多年之后的事情了,苏小姐你等得了吗?”

苏秀月霍然抬头,脸上的羞愤退得干干净净,而是憎恨地瞪着顾重阳:“顾小姐,你这是什么意思?耍我吗?”

“苏姑娘你错了,我不是耍你,而是帮你。”顾重阳走近,将纸条往苏秀月手中一塞,低声道:“同样是为妾,是给家风清白不喜妾室的沈家少爷为妾,还是给南京知府家的二公子为妾,你觉得哪个更有前途?”

苏秀月满脸惊愕,心砰砰乱跳,打开了顾重阳给她的纸条。

她脸上露出几分狂喜,这的确是知府二公子的字迹,他喜欢吟风弄月,做的几首诗词传阅度很高,苏秀月也见过。

可这么好的事情顾重阳会让给自己?

苏秀月不敢相信地望着顾重阳。

顾重阳哪里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忍不住嘲讽道:“我好歹也是侯府千金,一个知府公子算什么,你未免太小看了我。”

“是、是、是。”苏秀月收起怀疑的神色,又换上一种悲戚:“顾小姐,我心里喜欢的其实是沈二公子,你让我如何割舍的下…”

她泫然欲泣,装模作样令顾重阳腻味,她毫不客气地打断苏秀月的话:“好了,已然到了这个地步,咱们心知肚明,你也别装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赶紧去。我待会领着人去,尽量把事情闹大,助你一臂之力,到时候,你也好好表现。你既然有了知府公子,就离让表哥远一点,否则,我今天可以帮你,以后也可以毁了你!”

“是。”苏秀月握着那纸条,像是握着决定她命运的生死签一样,毅然地朝假山石旁走去。

第128章 。第 128 章

顾重阳看着她走进了假山石旁仿田园风格的小茅屋,这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去赏兰花。

见有一个小丫鬟在那里守着兰花,顾重阳就招手叫她过来:“你们家园子里是不是喂了锦鸡,我刚才看到一只大锦鸡,钻到假山那里去了。”

“没有啊。”小丫鬟摇头道:“我们家没有喂锦鸡,锦鸡太稀罕,就是想买都没有地方呢。”

顾重阳拔高了声音道:“可是我明明看到一个大锦鸡,头顶是金黄色的羽毛,肚子上的毛是大红色像火一样,尾巴长长五彩斑斓色彩鲜艳,怎么会是看错了呢?”

那小丫鬟有些不确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