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还要怎么在许正清面前抱怨沈氏呢?

而且依着沈氏对她的不喜,忽然主动开口提起这件事来,只怕…

果然就见沈氏又在对许正清说道:“我原本是想叫莹姐儿今儿跟我们一起过去的。母亲寿宴,来的女眷肯定很多。莹姐儿过去,既能让我母亲看看她,也好让那些女眷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出色的侄女儿。没准就会有哪位贵妇人相中了莹姐儿,想娶她回家做儿媳妇呢。这样岂不好?只是没想到,”

许琇莹的一颗心高高的提了起来,拿着锦帕的手不由的攥紧起来。

沈氏接下来肯定是要说阻碍她去沈府的理由。只是不知道她会说什么理由,到时自己又该怎么应付,好让许正清同意她去沈府给沈老太太祝寿呢?

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不由的面色都开始发白了。忙暗自的祈求沈氏千万不要知道那件事…

“今儿绝早,宋妈就赶过来跟我说,安哥儿竟然病了。老爷你是知道的,安哥儿这孩子胆子小,很依恋莹姐儿这个亲姐姐。昨儿晚上他高烧成那个样子,睡梦里也一直在喊姐姐。这样如何还能让莹姐儿今日出门跟我们去给母亲祝寿呢?总归还是安哥儿要紧。只能等往后有机会,我再带着莹姐儿出门交际罢。”

“安哥儿竟然病了?什么时候的事?”

许正清吃了一惊,忙问沈氏。又有些不高兴的看着许琇莹:“你刚刚过来这么长时间,怎么就不跟我说安哥儿生病的事呢?”

许琇宁和许明诚也很吃惊,两个人齐齐问着:“安哥儿怎么生病了?严不严重?有没有请大夫过来看看?”

许琇莹有些泄气的闭了闭眼。

沈氏阻拦她的理由果然是这个。

许明安昨夜确实忽然发起高烧来,只是许琇莹压根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她骨子里就是个自私凉薄的人。在她看来,许明安今年才五岁,压根就帮不上她一点忙,只会拖累她。而且她想去沈府给沈老太太祝寿,若被许正清知道许明安生病了,肯定要她留下来照顾的。

就严令李妈和碧桃不要将这件事让其他任何人知道。

但是没想到沈氏还是知道了,现在竟然还在许正清面前说出这件事来…

许正清知道了,会怎么看她呢?肯定会觉得她一点都不关爱幼弟。

这个家里原本就没有人向着她,若是许正清再不向着她,她往后可真的是举步维艰了。

现在许正清果然很严肃的跟她说话。但以前许正清对她的态度都很和蔼的。

“我,我,”

许琇莹就有些慌乱了起来,心中急忙想着说辞。

陆庭宣面色淡漠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只做壁上观。

他心中雪亮,许琇莹的那点子伎俩,压根就斗不过沈氏。他们都不用开口说一个字,交给沈氏一个人就好。

沈氏果然成竹在胸。

“老爷,这件事你可怪不得莹姐儿。”

甚至还给许琇莹说好话,嗔着许正清,“莹姐儿就安哥儿这么一个亲弟弟,能不关心他?肯定是觉得她是寄居在咱们家里,不好麻烦我们的,才瞒着这件事不肯说。只是这孩子也是个傻的。我们如何对你你心中不明白?竟然还这样的跟我们见外,连安哥儿生病了都不肯跟我们说。得亏宋妈知道,过来告诉我。我已经遣了小厮快马去请王太医了。这会儿也该到了。”

许正清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心中一方面很称赞沈氏做事妥善,对许琇莹和许明安两姐弟都这样的上心关怀,一方面依然有些不高兴的说许琇莹:“你大伯母是个心地很好的人,将你和安哥儿都视如己出的。你往后再不要这样的跟我们见外,有什么事都要过来对我们说。我平日忙,不常在家,你就跟你大伯母说也是一样的。”

许琇莹只气的暗中咬牙。

好人都让沈氏给做了,不好的名声却都要她来背。

沈氏可真是个很阴险的人。

不过却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还得恭敬的回答许正清的话:“都是侄女的错。侄女往后知道了。”

沈氏闲闲的看她一眼。然后笑着跟她说话:“我知道你心里很担心安哥儿的病。不过你放心,王太医在治小儿科上面是最拿手的。保准他一来,开两贴药,让安哥儿喝下去,安哥儿立刻就好了。只是这药都苦的很,只怕安哥儿不肯喝。”

就叫梅月过来,吩咐她:“你去里屋将那一包窝丝糖拿过来给二姑娘。”

梅月答应了一声,转身进了里屋。

沈氏继续跟许琇莹说话:“若安哥儿不肯喝药,你就用这窝丝糖哄他吧。你是他亲姐姐,他对你的情分自然不一样。旁人哄他他只怕不会听。”

梅月拿了窝丝糖过来,许琇莹只得起身站起来接了。

她也听得出来,沈氏这话就是在赶客呢。

不过所有的话都让沈氏说了,她现在实在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来。

而且很显然,在这件事上许正清觉得沈氏做的很对,是不会站在她这边的。

在这个许府,没有人站在她这边。所有人都不会帮她。

许琇莹心中愤恨,不过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还得恭敬的跟许正清和沈氏等人作辞。

临走出门的时候,她微微侧头,看了陆庭宣一眼。

他正襟危坐在椅中,眉眼间的神色淡淡的。

到底是以后会做内阁首辅的人,他即便只是这样坐着,都有一种很从容霸气的气势。

可是从他进了这个屋子之后,他压根就没有看过自己一眼。反倒看了许琇宁好几眼。

她到底哪里比不上许琇宁那个蠢货了?凭什么所有人都将许琇宁当个宝一样的捧在手掌心里面,却将她当根草一样的随意践踏。

许琇莹恨极。暗自的下定决心,她一定要将许琇宁的所有东西都抢过来。即便抢不到手,那毁掉也是好的。

她得不到的,许琇宁也别想得到。

见许琇莹走了,沈氏就吩咐丫鬟放桌子摆饭。

早膳是早就备好了的,只等许琇宁和陆庭宣过来。

当下众人用完早膳,坐着说了几句话,就有丫鬟进来通报,说是轿子,马车和马匹都备好了,请老爷太太,少爷姑娘出门。

沈氏听了,就叫梅月和荷月拿着她早就备下的寿礼,随他们一起出门。

沈氏和许正清坐了轿子,许琇宁坐马车,许明诚和陆庭宣则骑马跟随。

许琇宁坐在马车上,不时的抬手摸一摸头上簪着的那支玉兰花簪子,只觉得心中欢喜的很。

其实她有很多首饰的,但也不晓得为什么,自从刚刚看到这支玉兰花簪子就觉得特别喜欢。

有可能是觉得很新鲜。但她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这是陆庭宣送给她的。

前些日子陆庭宣还一直对她很冷淡呢,但是现在他竟然送玉兰花簪子给她做生辰礼物。刚刚还牵着她的手走路…

想一想就觉得很高兴。

一路到了沈府,进了仪门,就看到沈阁老的嫡长子沈文彦正站在门口迎客。

他旁边站着一个少年,身姿挺拔。穿一件宝蓝色团花纹锦袍。相貌生的俊朗英气,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人看着,心情也跟着开朗起来。

少年看到许正清和沈氏一家人走过来,眼前一亮,忙抬脚快步的往他们走过来。

一边走,他还一边欣喜的叫着:“宁表妹,你来了?”

第30章 亲密

迎过来的这位少年名叫沈承明, 是沈文彦唯一嫡出的儿子,也是沈阁老沈翰藻最小的孙子。

他今年十七岁,和许琇宁经常在一起玩。心里也很喜欢这个娇美可爱的表妹。

现在看到许琇宁他虽然心中很欢喜,很想立刻就跟她说话, 但到底是大家族出来的孩子, 还是很知礼仪的。

先恭恭敬敬的对许正清和沈氏行了礼,叫姑夫姑母。然后也对许明诚行了个礼,叫了一声表兄。

目光看到陆庭宣。虽然不认得这个人, 但看到他就站在许琇宁身边。而且还站的很近。心中警觉起来,立刻就问道:“这个人是谁?”

沈承明是个很开朗阳光的人, 许琇宁也很喜欢这位表兄。上辈子沈家年满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全都被处以斩刑,沈承明自然也没能幸免。现在看到他好端端的站在自己面前, 许琇宁心里既欣慰又高兴。

先欣喜的叫了一声明表哥, 然后就给他引见:“他是陆哥哥。”

“陆哥哥?”听她叫的这样亲密,沈承明心中越发的警觉起来。

目光不善的上下打量了一番陆庭宣之后, 他问道:“我以前怎么从来不知道你还有个姓陆的哥哥。”

陆庭宣能听得出来他这话里的敌意。目光冷淡的瞥了他一眼, 没有说话。

他已经想明白了。他和许琇宁之间自小就有婚约,只要他不同意退亲,那许琇宁就只能是他的未婚妻, 以后也只能嫁他。

既然他是许琇宁的未婚夫, 现在自然能光明正大的站在她身边。

就抬脚又往许琇宁的身边靠近了一步,垂眼看她头上簪着的那支玉兰花簪子。

他还没有将沈承明放在眼里。

许明诚是知道沈承明对自己妹妹的想法的。许琇宁相貌生的好, 脾气也娇软, 很讨男孩子喜欢。他的这些表弟, 有很多都喜欢许琇宁的。

特别是这位明表弟…

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之后,许明诚将沈承明叫到他身边去,轻声的说了陆庭宣的身份。

其实沈承明早就听两家的大人说过,许琇宁生下来就定了亲事。还听说她的那位未婚夫很厉害,十二岁就考中了举人,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

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许琇宁这位传说中的未婚夫,心里就一直没有当一回事,总觉得这是假的。

可是没想到,隔了十年之后,这位传说中的未婚夫竟然出现了。还这样堂而皇之,很亲密的站在许琇宁身边…

沈承明呆住了。

沈文彦这时也走了过来。

他今年四十五年,瘦瘦高高的个子,面色白净。穿一件浅金色团花纹的袍子,看起来很和蔼。

沈文彦虽然是沈翰藻的嫡长子,但在读书上面天分有限,一直没能考中进士。

沈老太太原本是要沈翰藻利用手里的权势,不拘在京城里给沈文彦弄个什么官做做也好。但沈翰藻这个人却也固执,一直不同意。只让沈文彦自己递牌子到吏部,等候大挑。

吏部的官员知道沈文彦是沈翰藻的儿子,以为他这是只是要走一个过场。先将沈文彦外放到江南一个富庶的地方做知县。待混个三年,再直接调回京城里做个京官。

对于举人来说,能外放做个知县,这已经是很好的运气了。以后若能升迁到同知,或者知府的位置,那就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吏部的官员都已经决定好了,就让沈文彦到松江县去做个知县,也知会了沈翰藻。但是没想到沈翰藻竟然不同意,说正经进士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到松江县这样富庶的地方做知县,沈文彦只是一个举人,怎么能做松江县的知县?这不合规矩。

要求将他跟其他的举人一样对待。甚至还特地强调,要将他外放到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去。

吏部官员只得照办。最后就将沈文彦外放到惠州做了个小小的主簿。

沈老太太知道,气了个半死。跟沈翰藻大吵了一架,在他脸上挠了两道血痕。

不过最后在沈翰藻的解释劝说下,沈老太太也明白了自己的不对,接受了这件事。还亲自替沈文彦打点好了远行的行装,送他出京城。

只是后来沈文彦在惠州才待了两年,身子渐渐不好起来,沈老太太心疼,就写了封信过去,让他辞官回来。

一个劳什子的主簿罢了,还远在惠州,弄的他们母子两个要分隔千里。不如回来的好。家里也不是养不起他。

于是沈文彦便辞官回京了,其后就一直赋闲在家。

也因为这个原因,沈翰藻对沈承明很严格。好在沈承明天资还算聪颖,已经考中了秀才,今年秋天就要参加乡试了。

看到沈文彦过来,许正清忙对他行礼。沈氏,许明诚和许琇宁随后也行了礼。

彼此寒暄几句,许正清就给他引见陆庭宣。

当年陆许两家定亲的事沈文彦也是知道的,他甚至还见过陆庭宣一次。

印象中是个很沉稳的孩子。时隔十年再见,看着越发的沉稳内敛了。而且他身上不但有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从容睿智,还给人一种对什么事都不慌不忙,尽在掌控的感觉。

跟他父亲身上的气势很相像。不过他父亲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内阁首辅,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才十八岁…

心中暗惊。面上还是温和的跟陆庭宣说话。

陆庭宣以晚辈之礼,恭敬的拜见了沈文彦。

一直有祝寿的宾客进来,沈文彦也不好在这里多待。就叫沈承明亲自将许正清等人送到后面的大敞厅里面去。

然后对沈氏和许琇宁说寿宴安排在后花园子的逸韵楼里面,让她们待会儿过去那里。

男客都在前面的大敞厅里面看戏,吃宴席,女客则都安排在逸韵楼看戏,吃宴席。

今儿是沈老太太六十岁的寿辰,一看就是要大办的,寿宴上肯定少不了各种好吃的吃食。

可是许琇宁是个脾胃弱的人,稍微东西吃多了些胃就会不舒服。但她又是个喜欢吃的人,从来不晓得节制自己。

刚刚他们用过的早膳里面有她爱吃的蜜糕,她很吃了几块。陆庭宣担心她待会儿在寿宴上会吃多,就不放心的轻声叮嘱她:“…宴席上的东西虽然好吃,但你也要少吃。要是吃多了,你的胃肯定受不了。若你看中哪些菜式糕点,实在想吃了,回来告诉我,我叫人给你做。你以后慢慢的吃,总能将那些都吃全的。”

陆家财力雄厚,再好的糕点师傅和名菜师傅都是请得起的。

陆庭宣的个子很高,许琇宁才堪堪到他胸口。想要轻声跟她说话,陆庭宣肯定要弯腰低头,靠近她的耳旁。落在其他人眼里,就觉得这两个人的姿势很亲密。

许家三个人还罢了,都希望他们两个人感情好,看到这一幕心里只会觉得高兴。不过沈承明就觉得刺眼的很。

他从小喜欢的表妹,忽然就来了一个未婚夫。现在还这样亲密的低头跟她说话…

但就算他心里再不高兴,到底从小被沈翰藻教育的很好。只臭着一张脸,没有阴阳怪气的说出什么话来特地针对陆庭宣。

许琇宁压根就没有注意到现在她和陆庭宣的姿势有多亲密,也没有体会到陆庭宣说的这番话里面的担心和宠爱。

上辈子陆庭宣就经常会跟她说这些类似的话。不过上辈子许琇宁只会觉得陆庭宣很烦,老管着她,什么事都不许她做,越发的不喜欢跟他在一起。

好在她现在多少能明白,陆庭宣这是在关心她,不是想要管束她。

就很顺从的点了点头:“嗯。陆哥哥,我知道了。”

陆庭宣看她一副乖乖的模样,只觉得胸腔里的一颗心都要融化了。若不是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在,他都想要抬手摸一摸她的头。

好不容易才忍住这个冲动,他一双眼眸中浮上笑意,也轻轻的嗯了一声。

他脸上惯常是没有表情的,很少笑。但其实他笑起来很好看。

一双眼尾锐利的眼睛微微上扬,面上神情柔和下来,清俊如玉。

跟平常的他很不一样。

许琇宁竟然看呆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移开目光。

还是沈承明的声音将她惊醒过来:“宁表妹,你今天看到我之后都没有跟我说几句话。”

少年的声音带了几分委屈,就跟被主人抛弃的小狗一般。

许琇宁听了,忙看向他,安慰着:“明表哥,你不是要跟大舅舅在这里迎客人的么?现在忙的很。等你待会儿闲了,过来找我,我跟你好好说话吧。”

沈承明这才高兴起来,引领着许正清等人往里走。

陆庭宣自然就有几分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