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良要承租的那块地,有一条石子公路通过,荒滩上还残留以前洪水冲击出的大坑,零零散散的小草细弱地在风中抖动,打碗花都少得可怜。林燕看出有人工植树的痕迹,活得很少,稀拉拉的。

杨老户寨离Y城不近,距省城更远,林燕一眼望过去,就是一个词:“荒僻”。

“这地,还想租一万块?一千块他们都够高兴了,离城这么远,没人想到来这里投资建厂的,连草都不长,农民也不要。”林燕嘴里把这地贬的一钱不值,为了让黄伟良将来和那些人搞价有说辞。

“一千块?我试试和他们谈一下。”

“伟良,你先去问清楚,这是不是河道?万一来个百年不遇大洪水,且不说把咱的东西冲毁造成损失,若是洪水没地方排泄,大水把村子淹了,咱可是千古罪人了。”

“我问过了,这里不是河道,是旧河道。”还是河道的,黄伟良见不好说清,自嘲地笑了一下,才说道:“解放前这条河就改道了,从塬下流过去啦。”

“那我就放心了。”林燕牵着果儿的手,唯恐她摔倒,果儿却挣扎着,努力往前走,原来她看见了一块白色的圆石头,黄伟良帮着把石头捡起来,用手抹拭干净,递给女儿。

林燕把果儿抱起来,走到一串开着打碗花的狗儿蔓跟前,连根拔起,递给女儿。

“妈妈,我给石头宝宝戴上花儿。”果儿很认真地把狗儿蔓缠在石头上。

林燕低头瞄了一眼女儿手里的小石头,发现上面有几个圆形花纹,还真像一个变形了的人脸。

“喔,这是个男生,果儿,你给他戴花,他很羞愧啦。”林燕逗女儿道,果儿咯咯笑起来,“女生,妈妈,有辫子。”她的小手,指着石头上的几条平行纹路。

“哦,妈妈没看见,还是果儿眼睛亮。”

“上车吧,我拉着你看看全貌。”

这个荒滩,就紧邻南湾村,在南湾和杨老户寨的中间。虽然地面有很多大坑,建筑房屋有些麻烦,但它租金少,位置也不错。林燕盘算,就算将来房地产商没看上这里,也能因为紧邻高校,容易发展其他事业。比如开个驾校,生源先不发愁,肯定是能稳稳赚钱的。黄伟良想建个学校的想法,也可行,毕竟,南湾的房地产发展迅猛,这里居住的人多了,学校就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建服装厂的想法,她一时权衡不下,有点拿不定主意。

“燕,我唯一发愁的,就是这些大坑了,拿什么把它填起来呀。”

林燕好一会儿不说话,最后,问道:“你说,我们申请把这里作为建筑垃圾场行不行?把坑填起来,还能收一笔费用。”

“哈哈哈,没你这么奸诈的,一举两得了呢。”黄伟良觉得自己面对数理化挺无敌的,生活中这些事情,他怎么也比不过老婆,笑完了,又很是佩服地嘟囔了一句,“我怎么没想到呢?”现在房地产发展迅猛,旧城改造要拆出多少碎砖瓦水泥块啊,还有渣土,估计用不了几个月,这里就会填平。

林燕没听见的这句,她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这片河滩,三四百亩都有了,咱要是开成垃圾场,别人把旁边的地租下来,也开垃圾场,不是成了鹬蚌相争了吗?”

黄伟良吓了一跳:“你不会想把这片全租下来吧?”

“伟良,你和杨老户寨的人谈一谈,看看一年多少钱能把这全租下?若是控制在一百万内就好了。”

黄伟良被林燕的设想吓住了:“三四百亩地呀,咱们要这么大一片干什么呀?”

“伟良,我刚才想了,南湾若是作为Y城文教中心来开发,这里的人文气息将会引得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居住的人多了,学校呀,幼儿园呀,不都得需要吗?咱们就建这些,你看行不行?”

“好是好,就是,咱们哪有那么大实力呀。”

“我们先做垃圾场,等坑填满了,先辟出五十亩建个驾校,然后再考虑建学校呀,幼儿园呀,反正南湾现在才规划,等建成校园区还得几年。”

“燕,你都想象不到现在发展有多快,市政府刚开始这么规划,省城一个高校就来联系了,现在高校扩招,个个学校都人满为患,好多学校都在省城外开始建新校区呢,咱Y城离省城近,城市发展又比省城周边的县级市好多了,以前是没有规划,不然,那些高校也不会放弃咱这边,选择南边的县城了。”

林燕当然知道这些,今年,好几个学校新校区就会动工修建,到了明年,房地产就会疯狂地涌过来,虽然明年年底因为美国次贷风波,房地产沉寂了几个月,但接下来却是井喷式的疯长,到了一零年,这里已经是高楼林立,大学生成群结队在街上漫步的繁荣景象了。

“伟良,既然这里会发展起来,咱们就先把地租下来,再慢慢做别的不好吗?”

“不能全部申请为建筑垃圾堆放地的,过两年再转换用途,我们光给土地局上供了。”他提醒林燕。

“嗯嗯,说得是,我们可以划出一片来。”林燕随手画了个圈,“用推土机把这里的沙土推过去,那里高了,就可以建驾校,这里的坑更大,装垃圾。”

“嘿嘿嘿,就这样吧。”

两人回家的途中,都很兴奋,虽然刚才的规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黄伟良的公关能力,让林燕很有点忧心,但一想到若是能成,她们俩的将来,前途无可限量啊。

果儿在野外跑了半天,一上车就睡着了,林燕把她怀里的石头取出来,小心地把女儿放到座位上躺好,盖上披风,还小心地坐在她身侧护着,害怕一个急刹车,把女儿从座位上摔下来。

黄伟良从后视镜看到了,车速减了下来。

十几分钟,他们就进入了Y城主街道,林燕从窗户往外瞧,知道过不了五年,不仅她现在见到的这些建筑一大半都会拆掉重建,就是沿途看到的那些农田,上面也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回到家里,林燕抱着女儿洗了个澡,清理掉身上风吹的灰土,给女儿和自己换上柔软宽松的纯棉衣服,果儿跑去骑她的小童车了,林燕则下意识地开了电视看股票,虽然她手里,一只股都没有了。

第九十四章咱家的

黄伟良也匆匆冲洗了一下,穿上林燕准备好的衣服,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一边奇怪地问:“你不是说不炒股了吗?”

他坐在林燕身边,和他一起看着电视。

“我好像已经习惯于此了,一开电视便看股票。”

“真是难以想象,半年不到,从两千六百点飚升到四千多点,这该叫奇迹还是叫疯狂啊。”

“如果维持住,就是奇迹了。”林燕知道维持不住,还知道就在年中,会来个直线下跌,马上就要进入六月了,那个下跌的日子快来了。

“向辉说,他的一只股昨天出手,挣了一万呢,他很遗憾你离场,说这几天股市更牛,倒是海林最近连连失手,一边喊着看不懂,一边把手里的股票抛掉。”

“我们三个,都不是很懂股市,赚了钱就该离开,不然,总有一天会赔回去。”

“成也萧何败萧何?”

“是啊。”

Y城人都觉得自己这个地方很邪门,说曹操曹操到这种情形发生的几率非常高,黄伟良听见门铃声,开门一看,竟然是刘海林。

“欢迎,欢迎,好久不见了。”林燕站起来寒暄,看他俩在沙发上坐了,赶紧去泡茶。

“听说你把股票全抛了?”刘海林等林燕端来茶水,在沙发上坐下,才开口询问。

“是的,我实在看不懂股市。觉得人们都疯了,连着十几个涨停。怎么可能嘛。”

“那个股你买了没?”

“第五个涨停的时候就抛了。”林燕遗憾地说道。

“我第五个才进去,当时也觉得自己冒失。不过,在第九个涨停那天抛出,还算赚了不少。”

“海林,你现在还有多少股票?”

“正准备全盘抛出。我有个大学同学,觉得现在做药太难了,他手头有几千万。我们商量好联手开个房地产公司,已经注册了。下个月市里有个土地拍卖会,我们申请参加,以后就没时间炒股了。”

这家伙还是运气壮。这时候出股市进房地产,好事都让他赶上了,拍下一块地,就是不盖房,过两年转出去,也是大笔收入的。

林燕觉得向辉对黄伟良的帮助很大,可惜这家伙现在泡在股市不肯回头,她没办法说出股市将要大跌的话语,怎么办呐?

“海林,你觉得股市后面还会涨吗?”

“有可能。但我觉得,那都是泡沫了,咱们国家的经济,还没到那个境地吧?”他很清醒,难怪能成为富人。

晚上,果儿睡了,黄伟良还没回来,向辉忽然打电话,和林燕讨论股票的事儿。原来,他有只股,明明看到涨了,却抛不出去。

“我怀疑是有人恶意操纵的,卖不出去,证明没人买呀,怎么会涨呢?小盘股作弊太容易,还是大盘股靠得住。”

“那你赶紧换过来吧,股市现在是畸形的,咱们这些小股民,就是庄家的菜呢。”

“人为刀徂我为鱼肉,太不公平了。”

“向辉,别喊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了,那都是虚的,你赶紧动作,护紧自己的口袋才是真的。”

第二天,报纸上刊出某公司和庄家联手操纵股市的新闻,林燕看得心惊肉跳,当时她也买进这个股票了,还好跑的及时。这个消息本该在股市引起轩然大波,但昏了头的股民,没人重视这个,股市仍在向更高位冲击。

2007年5月30日凌晨,一条震撼中国的特大重磅新闻,令人吃惊地出现在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上。这条新闻是: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这条新闻来得是如此突然,如此反常,再加上连续爆出有人操纵股市的消息,股民一度认为国家要整顿股市了。

于是,股指从5月29日的最高点4335点,一路下滑至最低点3858点,一日接连击穿五个整数关,跌幅高达477点。后由于权重股发动抵抗,到收市,该日中国股市仍大跌283点,900多支个股跌停。这还不算,接下来的几天,好多小盘股持续跌停,股票市场一片惨淡。

黄伟良庆幸林燕早早脱身,可林燕看到股市并不是全线下跌,和记忆不一样,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她上一世根本没接触股票,只记得年中有个大变故,还当股市是从这一天就一蹶不振呢,如今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小盘股虽然连续下跌,但权重股却异军突起,依然很强势,股指很快就再次突破了四千三百点,而且还继续向上攀升。

向辉周末时,带了好些甜瓜过来。

“哈哈哈,还是嫂子提醒的对,那些小盘股太黑,不可靠,我刚刚都换成了权重股,就来了这么一下,要不然,损失可就大了去啦。”

林燕也替他高兴。

“嫂子,你不再入市吗?”

“是啊,我想做实业。”林燕笑着说,“股市还是太难以捉摸了。”

“呵呵,你和伟良都是有大财运的,不像我还得上班。也好,得空炒炒股,挣点零花钱啦。”

“燕,你真的不再入市?”黄伟良反而有点遗憾。

“我觉得,靠着半瓶子醋赚上了钱,已经是老天厚爱了,再继续下去,很难说最后什么结局。”

可黄伟良却对林燕租赁大片土地,建什么驾校和学校不看好,他觉得那个太费钱,收益还小。并且,和杨老户寨的谈价也陷入僵局,对方在每亩年租金八千上,咬死不松口,让他十分郁闷。

“他们不降价,咱们就不租了。”林燕想晾晾那些人。

“好,我再去土地局看看,能不能在南湾租地。”那里的地已经全让政府收购了,无论租还是买,都和南湾人没关系。

南湾租地,都是临时性的,政府随时会挂牌拍卖,无论你建了什么,都不进行补偿,并且,还要一亩年两万,难怪杨老户寨的租金那么贵了。

林燕正准备再和杨老户寨接触,一个令她非常高兴的事儿过来了。

这天,她正在家的地图上,研究除了杨老户寨,是不是还有将来潜力巨大,现在还没动静的地方,春宝打电话过来。

“林姐,林姐,哈哈哈,朱经理要回来了。”

“是回来探亲呢,还是——”

“哈哈哈,他说回公司,姐姐,我打电话是请教他问题的,没想到他忽然说想回来。”

“到底怎么回事?”

“郭琳又扔下朱经理出国了,朱经理对她已经心死,自然要回来发展,他已经递出辞呈,最多一个月就回来了。”

“哈哈哈,你有了准确消息,告诉我。”

林燕放下电话,正准备拨号给朱志远,手机响了,正是他本人。

“林老板,我还想回云洁工作,不知道行不行?”

“朱经理,云洁对你来说,有点小了,我有更重要的工作给你,云洁将是它的旗下分公司。”

“真的?林姐,我怕不能胜任啊。”

“回来吧,你回来试一试再说。”

郭琳把朱志远害惨了,林燕给朱志远的钱,他们并没有买房子,去年花掉了两万,剩下的都让郭琳给放到股市去了。她又不会炒股,每天去股票市场听消息,那些消息本就是忽悠小股民的,偶尔有好消息,她也把握不住,一只股票五个跌停,她能紧紧攥手里,接下来,陆陆续续有十个涨停,她却在第一个涨停日割肉,把朱志远气得要命,还得强压心火安慰哭哭啼啼的她。

还有一个股票,是朱志远看上的,连着三个涨停,朱志远要抛,郭琳不同意,谁想后面七八个跌停,跑都来不及,到五月三十日,林燕给他们的十四万,只剩三万了。

郭琳不检讨自己,反而责怪朱志远没有男人气概,还说,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丈夫,事事都能为她做主,不需要她殚精竭虑辛苦奔波。

朱志远把郭琳捧在手心,却得到这样的结果,他伤心地摆手,让郭琳从视野里消失。

就在这时,春宝打电话过去,他们平时,除了聊工作,春宝还会把云洁公司的经营情况等告诉朱志远,经常会说:“朱经理,我们很希望你能回来,云洁需要你。”

朱志远也怀念在Y城的日子,老板信任,员工拥戴,事业蒸蒸日上。虽然云洁是个小公司,可是发展的前景广阔。尤其是,林燕不像有些公司老板,自己不懂,还爱瞎指挥,错了都是别人的,若是做出了成绩,那都是他自己英明果断,尤其是,林燕给他的报酬很好,他辞职离去,依然履行诺言,给他算了分红,当时若不是他对郭琳太在意,他怎么也会留下的。

朱志远是六月二十日的飞机回Y城,林燕接到春宝的电话,很高兴地给黄伟良说了她的打算。

“伟良,咱们正式注册个公司吧,就要朱志远当总经理,你做董事长。他很善于和人打交道,和杨老户寨的谈判就交给他吧。”

“哈哈哈,董事长,咱不要弄出这么大头衔行不行?我啥也不当,这公司还不一样是咱家的?”

“哈哈哈”

第九十五章联合开发

朱志远走出飞机场,看到迎接他的条幅不仅愣了一下,见是刘亮和一个不认识的女孩举着,猜想可能是个新员工,离开不到一年,公司业务翻了两番,增加新员工在所难免。

“刘亮!”朱志远很激动,快步走过去,他左手拖着行李箱,右手好远就伸了出去。

“朱经理,老板带着我们来接你。”

朱志远顺着刘亮的指向望过去,看到黄伟良穿着一身纯棉休闲服,站在一辆越野车跟前向他招手。

刘亮收了横幅,紧跟着朱志远向越野车走去。

“黄大哥,谢谢你来接我。”朱志远很激动,这种被重视的感觉,他已经久违了。

“上车吧,你林姐在西风大酒店等着给你接风呢。”

“黄大哥,你们对我太好了。”朱志远百感交集,在南方,因为郭琳的因素,他应聘的都是大公司,这虽然待遇优厚而稳定,但想上升一步难上加难,在公司,他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管理,一个可以无视的存在。

“别说这些客气话,你远道行来,我们摆宴给你接风洗尘,还不是应该的嘛。”

有的人,略微假以辞色就忘乎所以,有的人却在得到别人的尊重后,会给予对方更丰厚的回报,朱志远没想到林燕夫妇对他如此重视,心里已经盈满了感动,到了酒店,林燕只让他好好吃饭,根本没有提起给他的新工作。

“林姐。你电话上说,不让我继续在云洁。那让我做什么呀?”

“休息一天,明天再给你谈工作。身体好才能工作好啊。朱经理,我们可是期待你回来,能使公司有个大发展的。”

“林老板,我一定竭尽全力。”

“好了,我已经在酒店给你订了房间,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咱们在新公司见。”

“林老板,我不累。”

“累不累也不急在这一天,你过年都没回来。还是先去看看亲戚朋友,再熟悉熟悉环境,工作,放到明天说。”

告别朱志远,他们回到家。黄伟良倒是不担心朱志远的能力,只是又一次和林燕核实对他的待遇是不是合适。

“公司给他配车,还有住房,他会不会推辞?”没人不喜欢财产,但一上来就这么大手笔,太过了。朱志远会不会推辞?

“有可能会的,他的性子,肯定觉得无功不受禄。”

“那怎么办?”

“不是说给他一成干股吗?就说到时候从里面扣。云洁公司暂时不归到新公司里,公司就没有盈利项目,他的股份要有利润,必须是他取得的成绩,我想,他会积极努力去创造财富,而不是一味推辞。毕竟,车和房子,是他工作和生活必须的。”

“嗯,我试着和他谈。”

林燕对黄伟良很有信心,他虽然没有管理经验,但他对人以诚,而朱志远,又是那种为了理解和成就努力奋斗,却并不很贪财的人。再说,林燕对他的待遇,比他在南方还好,眼下,他十分感激,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变化,那只能走着瞧了。

“伟燕”公司,从注册到开业,都是朱志远一手打理,他很快就办好了手续。林燕在Y城最繁华的东大街,买了四百平方的写字楼。凌凯房地产公司错误估计了Y市房地产发展方向,建起的这栋商用楼销售非常不好,零五年已经封顶,零七年竟然还有现房没有卖出去。林燕和黄伟良在房地产市场,看了这家唯一的商用楼盘惨淡的境况,心中大喜,她们要凌凯的销售人员约来老板,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一平方两千五的低价买了四百平方米。Y城的商业楼盘,要到二零一零年才会火爆。

凌凯的这栋写字楼,设计还真的很好,层高三米一,通透又向阳,在这里办公,心情都舒畅。林燕心里乐滋滋地盘算着:过上三四年,她就是不开公司了,把这四百平方的写字楼租出去,一年的租金最少能有十五万呢。

伟燕公司的第一项业务,就是把杨老户寨的荒滩租下来。林燕要朱志远尽量控制在一年一百万之内。

杨老户寨的村长,以前见南湾的地租金那么高,才咬死八千不松口,可这次挂牌拍卖,南湾的地却没有人竞价,而是距离Y城城中比较近的几块地以较高的价格成交了,他没想到是因为南湾那边,规划是大学城,地块划分比较大,当地的房地产商吃不下,而这时候国内大型地产企业,还看不上Y城这样的小城市,没有把手伸过来,省城的几所学校,还在和政府洽谈中,他们要求政府尽快把配套设施修建好,Y市政府虽然一口应诺,但具体计划没出台,那边当然要等等看。

朱志远请杨老户寨的村长和支书吃饭,他很会忽悠这两位大叔:“杨老户寨到现在还没企业进驻,任谁一想都觉得肯定是你们不好打交道,谁能知道二位大叔是热心好客的大好人?我看,略略把价格让一点,和我们有了合作,这就像是个引子,一旦开了头,后面的事情肯定就好办了。”

“这倒是,万事开头难。”为了开发南湾,黄伟良那天经过的公路,还是才修的,并且,这条路过了杨老户寨没多远,就断了,杨老户寨附近的下水道都还没有通,这些都是杨老户寨荒滩出租的一个瓶颈,朱志远委婉地把这些也说了出来。

“王村长,我们公司虽然给的价格不是很高,但却能一下子把那片荒滩全包了,还有,能够按你们的要求,付清一年的租金,还给你们一年的押金,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现金,你们手里有了钱,好些事情都能放开手脚。我想,到那时候,你们的眼光,就不会盯着我们这点地租了,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进项呢。”

“朱经理,实话说吧,我们是打算修村公路的,然后,再发展乡村旅游。城里现在喜欢到村里玩的人很多,我们村东头这个荒滩虽然很难看,但村西有个小湖泊,我们要清理淤泥进行改造,让水清澈起来,想必就有发展的可能了。”王村长说道。

“哦,我哪天去参观参观。”朱志远见这二位还是比较有远见的,神态比刚才都恭敬了许多。

“我们必须要一年租金一百五十万,你们付一年押一年,我们有了这三百万才能做成那些事情,少了免谈。”古支书撂出了底牌:他们需要启动资金。

“古书记,话说到这里,当小弟的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们两年的地租做押金不行吗?这样也是一笔付给你们三百万的。”

两位不说话,朱志远当然知道他们肯定还得讨论讨论,再说,他也要给林燕和黄伟良汇报一下:“老板,我有个建议,你们参考一下吧。咱们给杨老户寨投资二百万,这样,我们将来有收益,现在的谈判也好进行。”

林燕很赞同朱志远的提议,黄伟良觉得在这事情上,他的脑子总是不很够用,就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也行,不然地租降不下来,咱们也是白付出。”

朱志远再和王村长古支书接洽时,提出共同开发的思路:“我是刚从南方回来的,那里的乡村旅游就做得很好,一来我有现成经验借鉴,二来,你们发展了,也有利于我们发展,我们公司投资,一是看上两位领头人有思想又进取,二也是觉得,搞乡村旅游很符合时代需要,很有前途。”

朱志远不仅是嘴上这么说说,他这些天还真的去了杨老户寨的湖泊看了看,那里现在就是个臭水池,因为村里没有通地下水,污水都汇聚到了那里,改造起来,他们设想的三百万根本不够。

南湾的地,一旦拍出去,市政那边的配套措施肯定会很快动起来,杨老户寨前面的这条公路,也很快会修通排水设施,他们村子,可以趁机把下水道和这里接起来,这能省很大一笔资金,但这个前提,是村里必须修成水泥路,不然,一下雨泥水肆虐,会堵塞下水道的。

还有,村里应该推广沼气的使用,农家院落,也做成开放式的,来旅游的客人,可以从前门进去,后门出来,不必绕来绕去,村里人的生活习惯,也得改变,不能就在家门口积粪,也不能散养鸡鸭,弄得到处是鸡屎…

朱志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拿出这么周全的策划书,把两位农村带头人惊住了,他们两个年纪较大,人情世故上老奸巨猾,但限于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不会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丰富信息,朱志远给出的建议,真的让他们惊讶又欣喜。

“朱经理,我们也不过是有那么个想法,没想到你竟然能给出这么好的建议,看来,你们公司真的很值得合作。只要能让我们村子发展起来,大家一起来挣钱,那块地的租金,我们让一让又有何妨?”

“是啊,你们村子三百户人家,若是发展的好,一年一户多收入两三万,那就是个大数字,我们的地租算啥呀。两位领导大叔,你们要是真的有意,我还可以去省城,找民居设计专家,把村里的院落进行改造,以利于以后的旅游业发展。当然,村里的路、还有是不是弄个休闲广场,咱都找专家咨询咨询,你们看呢?大叔们拿主意,我这小辈去跑腿。”

“哈哈哈,小朱啊,那就辛苦你啦。”古支书高兴地拍着朱志远的胳膊,笑得见牙不见眼。

第九十六章老实人也学坏了

朱志远的这些设想,当然是和林燕、黄伟良商量过的,林燕不得不把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修正,服装厂就不建了,改成投资杨老户寨的农家游。

杨老户寨为了表示他们的诚意,河滩以每年八十万租给伟燕公司,朱志远又招聘了几个助手,分别负责申办建筑垃圾堆放的许可证及其以后的经营、驾校的筹办、杨老户寨村公路设计、民居改造设计、湖泊改造等等,空荡荡的写字间,终于有了办公的员工,他们要么准备资料,要么出去办理业务,伟燕公司总算是开动了。

林燕手里一共有一千五百万,这一动,钱便飞速花了出去。不过,有付出才有回报,她很期待在未来的日子,有更多的资产。

黄伟良还真的很能学习,他很快就弄通了会计原理,会计公司的财务报表过来,都是他在审核。黄伟良在学习方面,特别擅长。

在九月的Y市土地拍卖会上,南湾的地块,有两个学校签约入住。市政府在他们圈定的土地外面,画出几块略小的地块给房地产商,果然在国庆后的拍卖会上,立刻被哄抢一空。政府有了钱,往这边配套的自来水、电网以及广电网和电信网都纷纷动工,当然,林燕最关心的排污管道,也同时动工。

相应的,杨老户寨的工作也开始动了起来。

朱志远联系了一家专做整体沼气设备的公司,以八五折优惠给村民,对村里特别贫困了两家,还帮他们支付了大部分的资金,第一步改造很顺利的进行起来。

第二步是民居改造。村民家境不同,对改造的响应程度就不一样,有人没钱,但很支持,也能积极配合。村长和支书,和农行联系好,村民可以在伟燕公司担保的情况下,贷款一万。但有几家在城里做生意,根本不理会这一茬,伟燕公司也不一刀切,这些人只要把家门口清理干净就行了。

第三步是修公路,也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迅速启动动了。

林燕的资金,也不是光出不进。垃圾场的许可证办了下来,立刻就极度火爆,以前的渣土投放,是在二十公里之外的一个山坳,路远还不好走,林燕这里,当然占了绝对的优势,一车收费五十。一天能收一万多块。

“没想到竟然这么挣钱。”黄伟良感慨。

“我现在只遗憾当时的洪水,没有冲出更大更深的坑,大概半年。这个垃圾场就要填满了。”

“那就是两百万收入了,咱这两年的租金可就挣出来啦。”黄伟良高兴地哈哈笑。

林燕却在想别的:“河滩填平,南湾这边的学校一时没学生,明年驾校开始经营,估计收益不大,其他空地原定做学校,也得等南湾发展起来才可以,咱们暂时做什么?”

“种树吧。最近城中村改造,送过来的建筑垃圾里没多少水泥,砖也被挑出去二次利用。老式砖瓦房拆下的土,是很适合植物生长的。”

林燕抬眼,不解地看着黄伟良。

“说不定过几年,咱们这里也会被征用,万一咱们没钱盖很多房子,征地补贴款就上不去。一棵树补五块钱,咱种密一些…”

“哈哈哈,你个老实人也学坏了。”林燕笑起来。这块地一共三百二十亩,二十多万平方米,一平方米一棵树,那就能拿到一千多万的补偿款,若是盖了房子,补偿更多…

这生意怎么算都比真的建个学校挣钱容易。林燕心里直感慨,投机的确比做实业划得来多了,黄伟良都变了啊。

给老林买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两个月了,屋里的化学污染气味散去,他们就准备搬家了。

在这半年多时间里,林欢和老娘关系就迅速恶化,现在娘儿俩见面谁也不理谁。兰香的宝宝还小,林燕这边,还有婆婆回来居住,林欢说不出让父母搬出来的话,但她却不停地给姐姐和二哥告状,把老娘说得十分不堪。

张克强对老丈人住他家,有点不高兴,林欢向他解释:新房子都买好了,很快就搬走,也就过渡一下,他才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家伙的极度小气,林欢还唠叨了他几次,张克强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在老婆跟前没敢多说话,但他对老两口,就没有黄伟良热情。

林老娘很不高兴,经常伺机报复,林欢劝过她娘,可惜没效果。

“克强上夜班,白天得睡觉,娘故意把凳子拉得吱吱响,把人烦的,说又不听。”林燕听了妹妹诉苦,过去说了老娘,非但没起作用,还变本加厉起来。

张克强上夜班,一觉要睡到下午两点,老娘故意十二点敲门让他吃饭,张克强不起来,她就不停地叫门。没有睡足,吃饭就没有胃口,还很容易烦躁。张克强没法子给丈母娘发脾气,曾经把小馨训了两回。林欢为了护女儿,和他吵架,张克强有气没出发,再加上工作又累,人一下子憔悴了下来。

林欢很心疼,还好放暑假了,林欢不用去学校,她觉得,娘什么也不用干,每天吃完出去转悠,总该安生了吧?就把家务活全包下来。

林老娘从来没有爱护过林欢,这回也不知道那根筋抽的。七八月天气多雨,张克强经常在家休息,他是不做家务的。林欢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完了还要对着电脑设计衣服,有时买了材料自己做样板服装,经常熬夜赶工。

林老娘心里很不平衡,看到张克强靠着沙发看电视,林欢忙里忙外地张罗,她就来劲儿,不是把女儿手里的拖把抢过去,把地板墩得咚咚响,就是把林欢正在择的菜,端过去放到茶几上,她自己装模作样好像很忙,晃过来走过去,把张克强挡住不能看电视,时间长了,张克强当然能看出端疑,那天他趁林欢出门,皱着眉头说丈母娘:“家里两个女人,你非要让我一个大老爷们下厨房,就算我不觉得丢人,你还不知羞吗?”当地农村的男人,是不下厨房的,张克强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到底谁该羞?看看你大姐夫,啊,人家是没你学识高,还是没你挣钱多?人家都帮你大姐做饭拖地呢,哪有像你,摆什么臭架子,也不看看自己能称几斤几两。”

这无疑是捅了马蜂窝,张克强心里最自卑的部分,被丈母娘揭了个通透:“牛槽伸出个马嘴来,管好自己的儿子再说我。你有四个儿子,凭啥住到我家?也不知道害臊,还把嘴伸那么长。”

林老娘气得一蹦三尺高,和女婿大吵一架,说人家的好日子,都是靠她林家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