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辉回来之后,梁洪全想套出他和杨副厅长有何关系,向辉哼哼哈哈就是不说,梁洪全把前面给他过重的工作,都分派给了别人。

“林燕,你不知道,向辉回来那得意的劲儿,嘻嘻。”周末,他们结伴去看孩子,向辉和曹芝的情绪特别好。

第二百三十章 有请

汽车才刚刚开出Y城,一个自称是黄鹏翔的辅导员打来电话,要林燕立刻去学校一趟。

这是小翔开始上学,第二次叫家长了,不同于上一次,林燕和黄伟良都很紧张,虽然孩子很乖,但这么大的孩子,思想非常活跃,知识和社会经验又相对缺乏,有时候说不定真的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黄伟良下意识地踩了油门,还好这条路比较空旷,林燕给曹芝打电话告知了一下,他们俩先走了。

不到半小时,林燕和黄伟良便在学校门口登记了,来到辅导员办公室。

办公室只有三个人,一对中年人坐在一起,像是夫妇,脸上表情很难看,还有就是辅导员。

“老师,我是黄鹏翔的爸爸。”黄伟良一进门就自我介绍道。

辅导员很年轻,林燕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上一次儿子给她说,辅导员是个中年女教师的。

“我姓张,张若,请坐吧。”辅导员似乎很焦急,黄伟良和林燕一坐下,他便递过来一个纸条,林燕和黄伟良传看了一下,一道数学题的解,的确是黄鹏翔的字迹,题解的最后,写了几句仰慕某女生的话。

黄伟良和林燕都皱起了眉头,中学生早恋已经不是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但他们还是不希望黄鹏翔犯这样的错误,毕竟孩子心智还不成熟。

“张老师,这个真的很遗憾,我们一会儿和孩子好好谈谈。”黄伟良很抱歉地说到。

“可是——”张若很为难地看了一眼办公室里坐着的那对夫妻一眼。

“咳咳!”那中年男人清了清嗓子,非常不高兴地对黄伟良道:“你说得轻巧,我女儿因为这个条子,这一个多月无心学习,月考成绩非常惨,你一句话就没事了?我女儿耽误的时间能补回来吗?”

黄伟良一脸歉意,林燕却觉得事出蹊跷。黄鹏翔就是小书呆子一个,进了高中门,最喜欢的就是牛顿,这学期刚刚又爱上了库伦和欧姆。哪有这么快的变换,改为喜欢某个女生了?

“老师,这位女生,是不是你们班那个英语最好的?”林燕小声问道,黄鹏翔曾经说过很佩服那个女生的,这几句仰慕的话,也算能理解。但那纯粹是佩服好不好?若是这位女生自己想歪了,也不能怪自己孩子的吧?

“你,你欺人太甚,我女儿没你孩子学习好,就该受这样的骚扰了?你问这话什么意思?”这回是那个妈妈说的,语气尖锐,刺得人耳朵难受。

林燕不高兴地皱起眉头,解释道:“我曾听儿子很佩服他们班一个女生。英语超好,我想,他写几句敬佩的话。恭维的话,也是正常的同学交往,你们不能以此就断定我儿子对你女儿怎样了吧?若是你女儿想偏了呢?”

“你什么意思?你儿子做错了事情,你当家长的不想怎样解决,一个劲包庇,这是什么态度?”

“张老师,我想和儿子见见。”

张若苦着脸:“黄鹏翔根本不承认给女生写过条子。”

“事实摆在这里,他竟然还不承认。”尖锐女音让屋里的人耳朵都很难受,林燕下意识地揉了揉。

“你,竟然讨厌我说话。哼,别抵赖了,我女儿可是师大附中一朵花,最最漂亮的,我家又是X城数着的建材供应商,你儿子垂涎我我女儿漂亮。我家有钱,哼,不过就是仗着学习好,竟然这么对我女儿,你,我今天和你们没完。”

“阿姨,别激动,有话好好说。”张若着急地劝解道。

“张老师,我一定要先见我儿子,这位女生好不好,我还不知道,但这样的妈妈能教出多好的孩子?我对此事很怀疑,我儿子的眼光不会这样的。”

林燕的话,气得那女人都能跳起来。

“哎,请坐,咱们家长见面,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你俩吵起来,各说各有理,只能是问题复杂起来。”黄伟良制止那个女人道,回头又对林燕点了一下头,这才给张若说道,“我必须见一下孩子,他既然不承认,我想,我儿子肯定能解释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不要让我们夫妻一头雾水在这里瞎猜好不好?”

张若为难地看了那个妈妈一下:“黄鹏翔要求你们拿出纸条,我看就让他看看吧,他们家长也见过纸条了,他就是撕了也不能毁灭证据。”

“哼!”那女人哼了一声,她丈夫倒是点点头。

“好吧,你们跟我来一下。”

张若刚一说话,那俩又不愿意了:“不行!”那夫妻俩都站起来,“你们这是去窜供!”

“值得吗?我非常不愿意看到儿子撒谎,更不会教他去撒谎,你们也太小看人了。”黄伟良平时非常平易近人,林燕还没见过他这么冷森森的样子,那对夫妇似乎都被他身上这股威势镇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林燕和黄伟良又转身准备出去,那俩冲过来,男的更是夸张地伸臂挡住了去路。

“张老师,你去把孩子叫来,我就在这里等着。”对这样的无赖行径,黄伟良只好息事宁人地说道。狗要咬人,没的人还能咬回去,不理睬或避开,那是明智的做法。

张若出去,没一会儿就进来了,黄鹏翔一看到父母,立刻怒气冲冲地嘶吼了一句:“张老师,我给你说多少遍,你才肯相信!我根本没给任何女生传过字条。”

那个女人冲到桌子跟前,拿起纸条对着黄鹏翔晃动:“这就是你们学校的三好学生,满嘴谎言,事实明摆着,还不肯认账!”

“让我看清楚!”黄鹏翔愤怒地吼了一声,那女人一愣,被他夺走了纸条,林燕紧张地看着儿子,唯恐他委顿地低下头。

不过,一向是他们夫妇的骄傲的黄鹏翔,看了纸条竟然不屑地扔到办公桌上:“那是歌词好不好,我那天下课,觉得这歌词写得很好,随便写在纸上。自习时做作业,我把这张纸当演草纸解题了,后来,有人想要看这题怎么做,拿走了,我也不知道谁拿走的,我哪里是给女生传纸条了?”

“少狡辩!”那个尖锐女音又叫唤起来。

“我还真不值得狡辩!”黄鹏翔皱眉一副思索状,忽然眉毛一挑:“我想起来了,张老师,我正做作业,是杨坤宁问我这题怎么解,我随手给他了。”

张若匆匆出去,一会儿叫进来一个很敦实的男生。

杨坤宁想了想,确实问过黄鹏翔的这个题,也确实拿过答案,但不记得上面有歌词,张若把纸条递过去,杨坤宁一看,连忙点头:“就是这张。”

“那怎么跑到王隽然桌上了?”张若盯着杨坤宁,杨坤宁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折了个纸飞机,随便投出去了,后来就没管,不知道去了哪里。”

房间里的人,都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意外,林燕皱眉看了一眼张若,觉得他一点经验也没有,怎能胜任这个全省一等一的高级中学辅导员工作。她还不满地瞥了一眼那对中年夫妇,什么人这是,女儿捡了个纸条,便单相思上了,你们竟然还在这里大放厥词,什么女儿漂亮,你家有钱,就你们这么轻浮的表现,我儿子也不会瞧得上你们。

张若让黄鹏翔回教室了,把杨坤宁批评了几句,也让走了。房间里剩下五个人,那夫妻俩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黄伟良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了,便说道:“张老师你辛苦,我们走了啦。”

“哦,好啊,好啊!”张若的脸上甚至有点惭愧的样子,似乎还想说什么,最后闭了嘴巴。

林燕和黄伟良走出办公室,就听见里面尖锐的声音愤怒地对着张若吼:“你当的什么老师?我孩子落下来的功课怎么办?”

“阿姨,我给你解释清楚了,王隽然根本跟不上我们班的进度,你还是把她放到合适的班级比较好…”张若的无奈声音里,还有一份愤然。

林燕和黄伟良出了学校,坐在车里等儿子下课,电话响了,是个柔和的女音:“黄鹏翔妈妈吗?我是辅导员汪明,今天的事情我很抱歉,这几天身体不适,我住院着呢。张若是我助手,他年轻没有经验,处理不合适。”林燕听她喘息了一下,又说道,“我下星期就会回到学校的,你放心,我已经给张若和学校领导打过电话,不会再让人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这件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的。”

“那就辛苦汪老师了。”林燕本来就是很宽容的性格,这会儿见是辅导员老师病了,刚才对学校的意见也消散了不少。

黄伟良做补习学校时,对学校老师的事情知道比较多,他大概还担心林燕心里膈应,便劝慰道:“中学老师特别不容易,尤其是这样的重点学校,好些老师到了四五十岁,都百病缠身,太操心了,累的。”

“哦,我知道了,只要不再影响小翔,就算了。”

林燕说不计较,不等于就放心,过了几天,她打电话给张若,张若说,学校让黄隽然转班了:“你放心吧,我们班现在很平静,同学的学习劲头很足。”

林燕又打电话给儿子:“妈妈,黄隽然是走后门插班的,跟不上进度,已经转走了。我挺好的。”

林燕这才放心。

第二百三十一章

林燕的放心,也是相对的,孩子这么大,正是思想最活跃的时候,特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别看他现在醉心于学习,说不定明天忽然喜欢一款游戏,能泡到网吧不出来。当然师大附中的管理非常严格,这样的事情很少出现,但林燕也不能掉以轻心,她倒不是像某些家长一样,一定得让孩子读什么北大清华,但她也怕孩子的思想跑偏呀。

过了十天,期中考试就结束了,他们又去接了小翔回家,这还是孩子国庆在家住了两天,转眼一个半月都过去了。

期中成绩还没出来,小翔对考试总是很淡定,刘鸿飞却是兴高采烈的模样,向辉的话说,他儿子总是这样,成绩出来前兴信誓旦旦,出来后垂头丧气。

好容易孩子都回来了,这几天阳光普照,天气还不算冷,向辉提议一起出去玩一趟,当然去南山,穿过隧道去南坡,那边的温度起码比这边高两度,还是很适合旅游的。

向辉还给刘海林打电话了,海林本人不去,却打电话说他老婆要带着两个孩子去,还要林燕把侄女带上,他女儿唠叨好几次了,月月一直不肯去他家。

莫说是刘海林,就连林燕也不知道,月月疏远刘美华的原因,竟然是她不想被爸妈当枪使。因为是林燕的电话,林月华不想让姑姑知道自己家的龌龊事儿,再说,她也想朋友,便高高兴兴地过来了。

南山之行,特别愉快。尤其是向辉,一路上笑话不断,连海林的老婆那么沉静的人,都被他逗得笑喷了。原来他的局长去省里开会时。和杨厅长套近乎,杨厅长是个直爽的人,说起向辉。随口夸了一句,局长更相信向辉和厅长关系亲近,甚至怀疑他们是亲戚,现在对向辉好得不得了。

从南山回来,第二天送儿子上学,林燕和黄伟良便去了杨树湾村。饲料厂的库房,堆满了加工好的秸秆。很多农用三轮车,正在往外拉,路上的车辆都排满了,黄有良听说堂弟来了,也开了个三轮车跑了来。他家今年上的规模比较大,还买了种羊和种牛,光这两个牲口,都给家增加不少收入,还不算他刚刚卖出一批成羊,看到黄伟良,他非常高兴地邀请道:“家去,让嫂子给你们整个兔子锅,自己家做的。比外面的干净。”

看到堂弟还有点疑惑地样子,他哈哈笑着解释:“杨叶家不是穷吗?那个小子没钱养牛羊,镇上来扶贫,给他了几只兔子,现在让他养成了一大群,村里人手头宽了。跟着做厨师的王老三学会了做兔子锅,杨家的兔子,一半都卖给咱当地人了。““呵呵,这也是个致富路子。”黄伟良笑着说道,他看看林燕,很痛快地给堂哥说了声,“那中午就有劳嫂子了。”

黄有良的脸立刻绽满笑纹,照这样发展,全村上下,拥护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下届连任很有可能,从城里回农村发展的决定,看来是走对了,虽然当村长的工资很低,但他付出的同时,能在资金、信息等方面比村民得到更多的扶助,一点也不亏的。

吃过午饭,林燕和黄伟良在村南的地里转了转,屠宰场肯定不能建在村北了,饲料厂粉尘很重,他俩想看看村南怎么样。

开车慢慢往前走,这里已经不是他们修出的水泥路了,车子颠簸起来,风景却也好起来,尤其是前面有一片树林。

“吆,开过界了,这是庞家营村。”黄伟良停下车,和林燕下来随便走着。

“杨树湾村没见多少树,这庞家营倒是绿荫葱葱。”林燕笑道。

“哦,以前这条小溪过杨树湾,溪边都是杨树,不知什么时候,溪水过庞家营了,当然人家这里树很多了。”林燕看着,溪水很清浅,估计冬天会断流,但这一湾细流,竟然养出那么多的树木,还是让她惊讶。

“黄伟良,真的是你啊!”路边的庄稼地里急匆匆走来一个晒得黝黑的农家汉子,招着手,咧嘴露出一口白牙,黄伟良愣愣的,没认出人来。

“我是庞建国。”

“哦,建国,呀,十几年没见了。”

“可不是,你上了高中,咱们就再也没见了。”

林燕看他俩聊得火热,一个人在树林边转了转,空气带着特别清新的气息,让她的肺部倍感舒适,等她转回去,黄伟良便和那个老同学告别,林燕看庞建国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车开动了,好奇地问了一声:“以前关系好吗?”

“哪里,听说咱们在这里投资,鼓动着也在他们村弄个什么。”

“他也是村长啊?”林燕觉得不像。

“呵呵,咱俩要是去投资,他说不定就能当选,首先镇上领导会支持,村民也有一部分会支持,这事儿就容易成。”

“呵呵。”钱还真是威力巨大,这世道,有钱就有权,有权就有钱,还真让人无语。

“你什么意思?”不会支持人当村长上瘾了吧?刚拱上一个堂哥,这又是一个同学的。

“我只是觉得,咱们的屠宰场放在庞家营村更好,你想啊,一是不占我们村的地,二,村里人忙养殖,也没空在厂里干活,咱们招外村人工资都得多一些,路远啊,人来回跑很辛苦,少不得想多挣些钱。三呢,庞家营这片林子空气好…”

“还有没四五六了?”林燕笑,觉得丈夫考虑得真好。

“有啊,庞家营离杨树湾又近,村民送牲口过来很方便,就是有人愿意打工,路好了骑摩托也就十来分钟…”两人讨论着返回Y城,才想起给黄有良打了个电话,怕人给他们准备晚饭。

有点让黄伟良意外的,庞建国并没有跑过来想着当村长,而是撺掇了村长跟他来的了Y城,黄伟良现在也算当地名人,当然很容易打听到他在新华小区住着,黄伟良接到电话时,他们就在小区门口呢。

庞建国还好,没有背一袋子土豆,都知道黄伟良爱吃洋芋擦擦,现在来的人少不了都背这么一袋子,林燕不得不偷偷送人,偶尔吃吃还行,送这么多,他家不能拿洋芋擦擦当主食吧?

林燕看他拿的新收的花生、芝麻,还有一只剥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肥鸡。虽然林燕对这不值仨核桃俩枣的东西在心,但能感到庞建国比杨树湾的人用心,送人礼物,哪能一成不变呢?

“自己家产的,你们别介意。”这庞建国说话也不像有些老家的人,他很自然很大方。

“你来就比什么都强,拿这些做什么?”黄伟良接了东西,让林燕放起来,送人礼物,最怕的就是不被接纳,他在看不上,也不能让人拿回去,Y城人认为那是被打脸了。

寒暄半天,庞家营的村长才说明来的目的,也想让黄伟良支持他们村年搞养殖。

“我是有这心,不过,你们想过吗?养的多了,卖不掉怎么办?”一句话让来人愣住了。

“不会吧——”这话出口时,自己都不确定。

“伟良你有好招吗?”庞建国急忙问道。

“最好在你们镇子里找块地方,建个屠宰场,等我那个弄差不多了,你们大上养殖也有保障啊。”

“就把厂子建我们村吧。”当村长没有不喜欢栏工程的,只要事儿从他手里过,怎么也能挣点辛苦费吧?

庞建国也很兴奋,自己作为老同学,进厂当个小领导,或者能弄个采购啊什么的肥差干干,那多好,村长这边,也得分给他点好处的。

黄伟良有了和杨树湾村打交道的经验,这会儿就是心中有意,嘴上也不给个准信:“我这才打算呢,事儿还不知道怎么个办好。”他本来想要吊吊这边的胃口,好能得到比较好的优惠条件。就算不缺钱,也是为了回报家乡的,但自己这边若是很豪爽,那边的人会无端生出不必要的心思,白白惹来一些麻烦。

庞家营的村长果然上当,好话一大箩筐的鼓动黄伟良。

“这样吧,你们回去看看,地是我们一次租金呢,还是年年清,手续怎么个办法,屠宰场要建在环境比较干净的地方,不能紧靠打麦场,收麦子的灰土都掉到肉上去了。需要考虑的事儿多了,我在这边规划规划,你们回去也帮我想想。”

“哦,好好。”

来人准备告辞,被黄伟良拦住了:“吃了饭再走,建国,咱们是同学,这么多年没见,怎么也不能让你们空着肚子回家。”

庞建国很感动,觉得同学富了一点也不摆谱,他回去在村里经常感慨,说黄伟良当年学习多么好,如今德行又多么好,庞家营人对黄伟良很尊重,他们的投资遇到的阻力就小多了。

没想到村长回去了,镇长却来了,官儿和村民就是不一样,说话的口气比他们大多了,拍着胸脯保证,黄伟良打算在哪里开屠宰场,给他说一声,手续等等都由政府派人帮忙办理。

黄伟良虽然表示感谢,但没留镇长吃饭,也没收他的礼物。镇长见黄伟良真心要投资,笑眯眯地去了,那份贵重的礼物——一箱子茅台,还有果脯、火腿等,不知道好过谁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黄伟良踌躇满志地要大干一场,林燕并没有阻拦,他们现在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挣钱了,林燕能感觉到丈夫投资家乡后精神面貌的变化,她能理解他的心情,男人嘛,哪有不想建功立业的?哪有不想证明自己的?

这天,庞建国又陪着村长来拜访,他们还真给找了个好地方,溪水拐弯的地方,厂子的两面就紧靠树林,离杨树湾修出的公路只有两公里,黄伟良和林燕都觉得不错,打算下午去实地查看一番。

这回,庞建国带了很多蔬菜,还有一只鸡,林燕收拾了,留他们吃饭。她还在厨房忙碌,听见老爹在客厅说话,林燕把鸡炖上,匆匆走出来。

“我本来不想来的,可你大满叔央求的话都说了。”老林说道。

林燕没听见老爹前面的话,便疑惑地看着黄伟良。

“燕,大满叔的儿子,在外省的香菇场上班,他也想在咱村建个香菇场,就是没资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贷款给他?”老林的视线,看向鱼缸,似乎对那条银龙鱼特别感兴趣一样。

“这个,你让大满叔的儿子过来一趟,我们得知道他到底想做多大,技术水平如何,就算借钱给他,也不能让他白瞎了,拖累大满叔一家日子艰难的。”林燕说完这话,扭身就想回厨房,“爹,你既然来了,中午在这里吃,我做大盘鸡。”反正客厅有黄伟良呢,林燕倒不觉得慢待了客人或老爹。

老林愣了好一会儿才消化了女儿说话的意思,他以为女儿肯定会拒绝,毕竟,他为儿子来要钱,女儿都不给,何况这为了一个外人呢?但他最近和大满夫妇相处融洽,那孩子央求他时,拒绝的话就不好出口。他也不想让人知道女儿和他如此生分。

老林坐在沙发上,庞建国和他们村长见这是黄伟良老丈人,少不了说些恭维的话,老林很不适应。强撑着赔笑点头,但他听出来女婿这是在老家投了不少钱,让杨树湾村发生了很大变化。难怪大满的儿子说什么姐夫都能帮他们村子的人脱贫致富,姐姐也不想着咱们村的人。

吃了饭,本来要带着庞建国他们一起去看屠宰场新址的,老林在这里磨磨蹭蹭不肯走。

“爹,晚上我过去一趟。有什么事儿到时候再说,好不?”

“嗯,好吧。”

当然是大家都上车,拐到新苑小区门口放下老林,这才去了庞家营。林燕和黄伟良对新址很满意,回来,黄伟良急急忙忙做筹备,他最近也打听不少这方面的信息。从技术人员到加工设备。

林燕一个人回的娘家,老娘见女儿回来,特别高兴。毕竟她们好久没见了,她现在和大满婶子已经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两人在一起聊天,就是大满婶子听她神吹,这都吹了几十天了,林老娘也吹得厌烦。

“燕,我能请下假了,想去香港旅游。”

“喔,让我看看,最近要是没事。陪你走一趟吧。”

林老娘没想到女儿这回这么痛快,高兴地眉开眼笑。

大满叔的儿子林军民看林燕把目光投向他,立刻绽开笑脸:“燕姐,回来了?”

“军民,呵呵,好几年没回去。你竟然都长成大人了。”

做好了晚饭,满婶刚好过来,接话道:“这个冬天就给他们结婚呢,都二十五了。”

大家都洗了手去吃饭,刚才的话题依然继续着。

“姐,我在外省的菇场干了五年了,想回来发展,可我爹不答应,你帮我劝劝他们吧。”

林燕很意外听见这样的话,疑惑地看着大满叔。

“燕,唉,你说这孩子,他当时学的食用菌养殖技术,毕业不回来,这在那里干了几年,都升成技术员,一个月三四千的,这又不安心了,你说这孩子。”

“姐,咱村种果树的特别多,每年剪下的枝条都烧了火,浪费不说,还污染空气,我想在咱村开个菇场。”见林燕点了一下头,林军民继续说道,“我想建个大菇场,要干,就要干出成绩来。”

“这个姐姐很支持,不过,军民,你先在咱村弄个小的试一试好不?毕竟气候不一样对香菇生产有影响,还有,销路怎样,这些你都得考虑,先别冒失。”

林军民眼里的亮光暗淡下来:“燕姐,你会支持我不?”

“会的。但你要把该有的准备做好,比如我说的,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销路,还有,你准备开多大的菇场,原材料是不是够用,村里人剪下的树枝,怎么给你?你收购吗?得多少钱?最后培养出来的香菇成本多大?市场价格多少?你的利润多大?要不要雇人?这些你都得给我弄清了,写出来给我看过,我觉得可行,才会支持你的。”

林军民没想到林燕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愣住了。

“军民,你姐说得对,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你还是小小弄上一年,试验好了,再说吧。”大满婶子殷切地给儿子说。谁不想让儿子做大做强?但他们眼里,儿子还小,乳臭未干,万一赔钱,捅出窟窿可怎么办?人过了四十,魄力就开始下降了,或者说是成熟了,凡事求稳妥,不求有功,先保住无过再说,林军民的冒险行为,立刻就让全屋子里的人都反对了。

林军民想了半天,还是觉得自己正确,便倔强地又有点恳求地说了一句:“燕姐,我真的有把握。”

“有把握当然好了,那就照我说的,把该弄清的问题写出来,你有把握,我也得知道你有把握,不是吗?”

林军民只读到中职,动手做什么还行,但要他写出来,那可要命了,他这个文化层次,很多人最怕写东西,组织语言的能力差啊。偏偏林燕没想到这里,一再强调要他写出来,这位远房堂弟就想偏了,以为林燕不想借给他钱,故意出难题,让他知难而退的。

“燕姐,你不支持我,那就算了,姐夫都肯帮助乡邻,你却这么心凉。”

“小子你住嘴!”大满叔赶紧给林燕赔不是,“军民小孩子心性,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林燕脸色也不好看,自己热心一片,还好心帮人策划呢,莫名其妙就让人埋怨上了。

“算了大满叔,我还在担心军民一下子摊子铺太大管不过来,想让他一步一步都写出来,将来照着章程就不怕出错了。看来怪我罗嗦了,军民肯定是有把握了,但我也有我的原则,凡是喜欢弄个清楚也放心不是?一笔也写不出两个林字,我怎么也得尽最大努力保证军民他投资有收益吧?”

林燕觉得自己这时候起身走了,大满叔和大满婶子面子不好看,但自己这一腔怒火怎么发出去?她没想到大满夫妇这么好的人,孩子竟然被教育的如此不懂事,怎么也是央求别人的,能一句不合,就发飙吗?

偏老林也是个不会说话的,这时候不知道打个圆场,坐在边上一句话也没有,把大满叔和大满婶子弄得非常尴尬。

林燕叹了口气,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解脱:“我是谨慎过余了,但钱投下去,一定要见效益的,我还是觉得军民不准备好就匆匆上马有点草率。不管怎么说,做生意都得小心又小心的。”她站起来,“大满叔,大满婶子,我走了,军民什么时候想要我帮忙,准备好了就可以过来。”

大满叔和大满婶子送林燕出门,扭过头重重地叹口气。林军民还梗着脖子不服气,嘟嘟囔囔道:“那养香菇的法子,就摆在我心里,姐姐不肯信我,非要写出来,写出来就能养出花儿来?”

“你,唉,你都不知道好歹,刚才你燕姐说得清楚,你不写出来,她怎么知道你准备好了?”

“我,我哪里能写出来?能写出来还不编书去了啊,现在一本养香菇的使用手册都卖好几块呢,我印上几万本一卖,还用养香菇吗?早发了财了。”

大满叔这才明白差错出在哪里,气恨地在儿子背上拍了一下:“你燕姐是读大学的,想必写这些东西不费事,她哪里能想到你不会写?你个臭小子竟然口出恶语,我,枉费你伯伯替你说好话,燕姐过来一趟这好意了。”

林军民一想也是,站起来就往外走:“那我给燕姐陪个不是去。”

“你快去!”大满婶子赶紧催促道。

“军民,你去了就给姐姐陪个礼,别再指望人家帮扶了,你这翻脸快的跟六月天一样,你燕姐哪里受得了?你就不要惹人厌了。”

送走儿子,大满夫妇又对老林说了半天好话,老林使劲解释没什么,他们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老林也觉得林燕是故意的,他曾经为儿子求过女儿的,自己是当爹的,几个都是她亲弟弟,林燕都能狠下心不肯理睬,更别说一个外人了,但他这时候不敢说,他再不待见林燕,也不好胳膊肘朝外拐。

第二百三十三章

Y市有好几家大型纺织厂,这些曾经的利税大户,随着纺织产业不景气,都成了政府的包袱,有人提出对这些厂子进行整合,把几家并为一家,这样能够削减管理人员数量,还能让先进技术和获利品种得到最大的资金支持。关键是,整合的新厂搬出城去,能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让出大片的土地来,光新旧厂区这两片土地差价,就让政府赚得盆满钵满。

林佳彬来找林燕,说他找到关系能在新纺织厂门口,买到一个门面。要知道纺织厂的工人三班倒,一个班八小时下来,都累得不行了,大多数人都不会安逸地在家做饭吃,而是在厂区附近买饭。尽管纺织厂现在效益差,工人工资很低,一个月才一千二三,但纺织厂门口的小饭馆,效益却相当好。

“姐,我手头没钱,你能不能把门面买下来租给我?都说纺织厂门口做餐饮很挣钱,我想开个分店,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门面,像这种卖蒸馍一年都能挣十万块的好门面是没人转租的啊。”林佳彬急切地说到,同时脸上的表情,还有点不好意思:“姐姐,我又给你添麻烦,我怕不是自己买的房子,房东不肯租给我,那我的想法就没法实现了。”

“这门面房可是紧俏地很,小彬你怎么能拿到呢?”

林佳彬脸上涌出一丝无奈和愤怒:“电厂有人是纺织厂新区建设总指挥的亲戚,他拿到了房子,现在加二十万往外卖。我已经交了定金。”

林燕和林佳彬都沉默了一会儿,这就是权力变利益,一个房号,就是二十万。林佳彬夫妇一年起早贪黑,也不到三十万,人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到手。还不要说纺织厂的工人了,一年一万五,二十万是他们十多人一年忙碌的总收入。

“好吧,小彬,这门面多大?得多少钱?”

“一百平方,八十万。”

“多少年产权?”

“二十年,姐姐。我也觉得特别亏,等于咱们花了一百万买下来,要用五年时间才能回本。若是不自己经营,一年租金十二万,一百万得八年半收回成本。我们就只剩十一年盈利时间了,政府真黑!”

“好了,不说这个,咱们过去看看吧。”

林佳彬见大姐从头到尾,都没说拒绝的话,知道她还是肯为自己投这笔钱,神情又转为兴奋。

纺织厂的厂房,已经建得差不多了,门口配套的门面房。也盖到了四楼,林燕看到建筑工地外面贴的规划图,这栋楼也才六层高,一楼二楼都是餐饮,三楼是超市,四楼是娱乐休闲。五楼六楼是宾馆和洗浴。

林燕看了半天,也没找到售楼处,林佳彬猜到姐姐的想法,低声说道:“这里根本不公开发售,是政府开发的,不是房地产商建的。”

“哦,知道了,我还想问问二楼的房子怎么卖呢。”

“我听说,二楼要的人很少,价格比一楼少多了,都说纺织厂人下班很累,很多匆匆吃过就回家休息去,很少有人在这里驻留,二楼的生意肯定不好。”

小馨和小涛以前就在纺织厂的幼儿园,林燕也帮林欢去接过孩子,下班了,很多纺织厂工人从大门口涌出,一个个疲惫的脸色,令她感触颇深,那样的精神面貌,肯定不想爬楼梯到二楼吃饭的啊。

“小彬,这楼上不安电梯吗?”

“不装的,二楼不能做小吃,要做大饭店才行。”

“小彬你还是打听一下,若能在你买下的这个门面上面买一间房子就好了,万一有人想请几个朋友吃饭喝酒呢?反正二楼便宜,还有,大饭店成本很高,纺织厂人收入低,他们更喜欢在小店简单地来上几个拼盘,味道不错,价格实惠。”

“好吧。”林佳彬也不反对姐姐的决定,他辛苦了两年,一共挣了不到五十万,十八万装修了店面,二十万买了房号,自己又花掉了十万块,现在手上没有钱,就是想投资也不可能。

林佳彬忙了两天,给林燕汇报说,他们想要买的那个门面上面,有两百平方的面积没售出,一共一百一十万,问林燕要不要。

“姐姐,都知道开大饭店不挣钱,二楼的面积也不大,很多也就两百平方闹个火锅呀,串串香的,你看咱们要不要?”

“要。”林燕想试试,把二楼和一楼打通,装上自动扶梯,说不定下班了,有人嫌一楼太拥挤,会上二楼吃饭。林燕曾吃过荆玉华做的骨架酱汤泡馍,味道特别香美,滋味浓郁,尤其是成本不大,她打算让林佳彬在这里试着做一下。

“小彬,我给你二哥投了二百万,让他经营个装修公司,这一年他努力奋斗,可能有五六十万的收益。我现在买下这个门面,也算是帮你投资的,餐饮要是经营的好,比你二哥的装修公司还挣钱,你在这段时间辛苦一下,把玉华解放出来,让她好好研究出几个新口味来,我上次去你那儿,她做的排骨酱汤泡馍就非常好吃,你让她再想想,看看能做出什么新颖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