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伤心,生活还是要继续。正是秋收的时候,因为张氏的事情,已经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这天一早,连老爷子依旧带着一家人下地干活,连守信、连枝儿、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也都要去。

“那我娘咋办?”连蔓儿问。

“我和你奶说过了,让你奶和和你老姑照看着。”连老爷子道。

“不行,我不放心。”连蔓儿直接对连老爷子道。

“你这孩子,有啥不放心的?”

“爷,昨天我奶和我老姑就在旁边,我娘还不是出了事。”

第四十九章 撞破

让周氏和连秀儿照顾张氏,连蔓儿很不放心。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像是能好好照顾人的,何况对方是她们眼中的村妇。就算是因为连老爷子的话,不情不愿地尽了照顾的责任,可是背地里不给张氏好脸色,或者拿话挤兑张氏,让张氏受了暗气,那谁知道那。张氏这是做小月子,一点都含糊不得,如果哪里出了差错,留下病根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连老爷子听了连蔓儿的话,板着脸,沉默了半晌。

“那蔓儿你就留下照看你娘吧。”连老爷子道。秋收的时候,一个劳力都是相当珍贵的,这在连老爷子来说,是很大的宽容了。

本来连蔓儿是想让连枝儿留下来的,连枝儿家里的活更好,也更细心。可是转念想了想,还是点了头。

“爷,让小七也留下吧,他在地里也干不了多少活。我娘一醒过来,就不肯说话那。小七在家里陪着我娘说说话,我娘能好的快一些。”连蔓儿又向连老爷子道。

就这样,其他人都下地干活,连蔓儿和小七留下来照看张氏。

干活的人走了,连家的院子里也安静下来。连守仁和连继祖说是在屋子里读书,周氏和连秀儿带着连芽儿也在上房里,都不出门。

张氏闭着眼睛躺在炕上,连蔓儿让小七抓着张氏的手,靠在张氏身边坐着。

“娘,你渴不渴?”连蔓儿问。

张氏轻轻摇了摇头。

“娘,没了的再也回不来了。你不想别的,为我们想想吧。尤其是小七,昨天嗓子都哭哑了。”连蔓儿道。

张氏的身子动了动。

今天早上张氏喝了药之后,只吃了一点东西,就一直不言不语,不吃不喝的。

“娘,你想想,要是你有个好歹,咱家的日子怎么过。谁能照顾我们吃饭穿衣,真靠奶和老姑能行嘛?要是再来个后妈。咱家本来吃穿就紧紧巴巴的,我们几个大的勉强还能活下来,可小七还小那,他哪有活路啊。”

小七一听说后妈。活不了。立刻就裂了嘴要哭。

“娘死不了。”张氏忙拍拍小七的手,终于说了一句。

“娘你歇着吧,把身子养好了比什么都要紧。我给你找点吃的去。”

连蔓儿让小七陪着张氏。她就又从西厢房出来。张氏流了那么多的血,需要好好补补。她打算向周氏要几个鸡蛋,给张氏做荷包蛋。

连蔓儿进了上房,连芽儿正在挑豆子,周氏和连秀儿坐在炕头做针线。

“干啥来了,你娘醒了吗?”周氏看见连蔓儿就问。

“我娘刚醒。说饿了。”连蔓儿就道,“奶。你给我几个鸡蛋,我给我娘煮了吃。”

“哪有啥鸡蛋,这些天不都炒菜吃了?”周氏道。

“奶,昨天就下了四个鸡蛋,还没吃那。”连蔓儿道。昨天早上下地前,还是她们抓鸡,看着周氏摸的鸡屁股。

周氏想了想,就从炕上下来,从柜上的笸箩里摸出两枚鸡蛋给连蔓儿。

“奶,多给两个吧,我娘昨天流了那么多血。我娘养好了,也能早点下地干活。”连蔓儿对周氏道。

周氏皱了皱眉,似乎是想开口骂,不知怎地忍了回去,又摸了一枚鸡蛋出来。

“三个,再没多的了。”

三个就三个吧,连蔓儿把鸡蛋接过来。

“你就在这灶上煮吧,柴禾是现成的。”周氏跟出来对连蔓儿道。

“那也行。”连蔓儿本来是想拿去西厢房煮,见周氏这么说,也算不了大事,乐得答应她。

“你自己个煮,好好看着火,我去看看你娘去。”周氏看着连蔓儿在灶下点着了火,就出了前门,往西厢房去了。

连蔓儿往锅里添了一瓢水,就看见小七从门外走了进来。

“你咋不陪着娘?”连蔓儿问。

“奶让我出来,让我来帮着烧火。”小七道。

连蔓儿心中一动,也不烧火了,就从上房出来。西厢房的门不知什么时候关上了,连蔓儿没去开门,而是悄悄走到窗跟下。

果然周氏正在屋里和张氏说话。

“醒过来就好…老四问你啥没…你没说吧。”

张氏没有吭声。

“秀儿那也不是故意的,你知道秀儿脾气急,你不躲着点。你也生过几个孩子,摔摔打打的,哪个不是好好的,偏这个就出了事。”周氏的声音道。

连蔓儿睁大了眼睛,张氏小产不是自己摔跤摔的,是跟连秀儿有关系。

“你也别掉眼泪耗子了,老四上边我有两个,都出了月子还死了,我不也好好的。”

“娘,这不是一回事。”张氏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没招惹秀儿,是她骂我,我还劝她…”

“得了,得了。你也别学那娇里娇气的,你和老四都还年轻,以后再生。一家子过日子,最怕那多嘴多舌的,搅的家宅不宁。这大秋下的,一家人都忙,你可别找事,要不然你也有不是…”也许是张氏一直不说话,周氏越说越理直气壮起来,干脆又派起了张氏的不是。

连蔓儿在窗外要紧了牙。怪不得张氏出了事,周氏却不给她们送信,还是邻居看不下去,给她们送了个信,这样她们才知道了。原来是有这缘故在里头。

昨天,周氏以为张氏要死了,说那些会好好照顾她们的话,是在封张氏的口。现在看见张氏活过来了,又怕张氏说出来,又这样软硬兼施地封张氏的口。

连蔓儿只觉得一把火从心里一直窜到了脑瓜顶。

“二姐。”小七扯了扯连蔓儿的衣袖,原来他也跟了过来。

“小七,”连蔓儿压低声音。“你赶紧去地里,把爹、爷他们都叫回来。就说家里出事了。让他们赶快回来。”

小七点点头,转身撒腿就往外跑。

“谁在外面?”周氏听见外面的动静,问了一句。

连蔓儿撞开门,一直闯进屋里。

“原来我娘小产,是让我老姑打的?”

“你不是在煮鸡蛋…”周氏看见连蔓儿就吓了一跳,继而镇定下来,“你听见啥了,你小孩子家家的,这没你的事。”

“怎么没我的事。我再不管,你们把我娘都害死了。我娘哪里对不起你们了,昨天我爹问,太医问。我娘可啥也没说。都认了是她自己的不是了。你这一大早又来逼她,你这是想快点逼死我娘那。我爹没了媳妇,我们没了娘。对你有啥好处。”连蔓儿这次对周氏不客气,一连串地质问道。

周氏一家独大惯了的,被连蔓儿问在脸上哪里受的了。

“你个没大没小的…”

连蔓儿不理会周氏,她问张氏,“娘你咋这么傻,吃了这么大亏。你都不说。”

“蔓儿…”张氏这个时候心情十分复杂,不知道说什么好。

“娘。你就算替他们瞒着,把命都给了他们,他们也不会说你一声好,转过头来,还欺负你的孩子那。你看,奶就要打我那。”

“他奶,你要打就打我。”张氏对周氏道。

周氏见事情要捂不住,干脆变了脸色。

“好话我和你们说尽了,她小孩子不懂事,你该知道应该咋做。”周氏对张氏道。

周氏到现在还在逼迫张氏。

连蔓儿正要说话,就听见蹬蹬蹬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是连守信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

“杀人了,救命啊。奶要打死我了。”连蔓儿立刻大叫。

周氏不过是扬起手,因着张氏的话,并没有打到连蔓儿身上,看连蔓儿这样,顿时气的直跳脚。

这时连守信已经从外面闯了进来。

“咋地啦,蔓儿,你娘咋样了?”连守信进来就问。

“不在地里干活,都跑回来干啥?”周氏见不仅连守信,连枝儿几个也回来了,就不悦道。

“爹,我娘小产不是自己摔的,是老姑打的,刚才奶过来,逼着娘不要说出去,被我在外面听见了,奶不让我说出去,要不然就要打死我。”连蔓儿就将她听到的话都对连守信说了。

“昨天要不是春妮和春燕给咱送信,咱连我娘最后一面都见不上。明知道我娘不好,先还不肯请郎中,只叫那个王婆子来,后来看见我娘快不行了,还是人家春柱婶子给请了李郎中来。”连蔓儿又道。

这些事昨天她都打听清楚了,只是想着张氏还要做小月子,安安静静的最好,就先把这些事情压下了,但是今天知道张氏小产是连秀儿造成的,她是无论如何忍不下去了,因此一股脑地都说了出来。

“孩子他娘,是这么回事?”连守信问张氏。

“啥打不打的,听她说的邪乎,不就是推了一下吗?”周氏道。

这就是不打自招了,连蔓儿暗自撇了撇嘴。

张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娘你都说出来罢,不然憋在心里,该憋出病来了。”

张氏就扑在连守信怀里,嚎啕大哭。

“到底是咋回事?你和秀儿…”

“我回来做饭,也不知道是咋回事,秀儿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我就问她,她说我是假好心,推了我一把。我摔在那,觉得肚子疼,我就抱着肚子,我求秀儿扶我起来,求娘给我请郎中,娘就说我吓唬她,后来见我血流多了,才请了王婆子…”张氏断断续续地将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如果周氏及时地请了郎中回来,那么张氏也不至于没了孩子。

连守信听了,忽地一下站起来,就往外走。周氏连忙追了出去。

她们这边吵闹,上房里的连守仁、连继祖,蒋氏、连秀儿都走了出来,连芽儿也扶着窗台站着,往这边看。连守信直奔连秀儿,周氏从后面扯住连守信的衣服往后拽,然后她就抢到连守信前面,把连秀儿拉到了自己的身后。

“老四,你这个凶神恶煞地,你要干啥?”

“娘,我问秀儿几句话。”

“有啥可问的,你别听你那婆娘挑唆坏。”

“娘,这些年,她是啥样人,我比你清楚。”连守信道,“秀儿,我问你,是不是你推了你嫂子。”

连秀儿侧着身子不说话。

“她不小心推一下,你媳妇没站住,这也是没想到的事。”周氏立即道。

“你推完之后,你嫂子求你扶她起来,求你请郎中,你都干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