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那马走到连蔓儿旁边突然停了下来,马上的是个胖男孩。他也不等跟着的小厮来抱他,就自己从马上跳了下来。

“哎呦,我的少爷,您要下马跟小的时候一声,这要是摔个好歹的,小的可怎么交代哦。”两个小厮都齐声惊叫起来。

“不用你管。”小胖墩推开小厮,几步跑到连蔓儿跟前,“大脚丫头,你在我家的地里干啥那?”

连蔓儿抬头一看,才这认出来,这不是在石太医家碰见的那个讨人嫌的胖小子吗。

俗话说七八岁讨狗嫌,连蔓儿看着小男孩的样子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年纪。这个年纪,像小七那么乖巧的小孩子实在太少见了。

连蔓儿可不想搭理这个小屁孩,因此就扭过头,假装看别的地方。

小男孩两脚一跳,又跳到连蔓儿面前。

连蔓儿又把头扭向另一边,小男孩又是一跳,又站在连蔓儿面前了,还笑嘻嘻地,好像连蔓儿在和他玩什么新奇的游戏似地。

连蔓儿有些无力,突然想到一件事,要向这小子打听打听。

“我是来拾谷穗的。”连蔓儿就好声好气地答道,“对了,石太医好吗?”

小胖子见连蔓儿肯搭理他,就凑了过来,要在连蔓儿身边坐下。一个小厮马上过来,将一个锦垫铺在地上。

“大脚丫头给你坐这个。”小胖子让连蔓儿坐锦垫上。

这小胖子有锦垫不是一屁股坐下。而是让她,这让连蔓儿对小胖子的观感有了一些改善。

“你做坐吧,我有这个。”连蔓儿也没有直接坐在地上。而是捡了些秸秆,上面还垫了块帕子。

“你坐这个垫子,我坐你那个。”小胖子执拗道。“要不然,我不告诉你我舅爷爷的事。”

原来石太医是这小胖子的舅爷爷。

连蔓儿有事要问他。想着不要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就和他换了座位。

小胖子坐下来,看了看连蔓儿。

“要不,你先吃完,我再跟你说。”

连蔓儿这才记起,她手里还拿着个煎饼卷子没有吃。

“我们乡下人家的吃食,你怕是吃不惯。”连蔓儿说着话。又往旁边看了看,小胖子骑的是匹很帅气的枣红马、跟着他的那两个小厮打扮的也是半大孩子,身上的衣裤也很光鲜,小胖子自己更是不用说,一身的绸缎,脖子上挂着金项圈,腰边系着荷包,脚下是粉底缎子靴。“跟着你的人也不能会让你在外面随便吃东西。”

“他们都是我的人,都听我的。”小胖子道,“我吃的惯的。就怕你不舍得给我吃。”

这小胖子果然很难缠。连蔓儿想了想,她做的吃食十分干净,味道也不错,分一点给小胖子吃应该没关系。

“那你不嫌弃。就分你一半吧。”连蔓儿把煎饼卷递给小胖子。

小胖子掰了半个卷子,咬了一口。

“好吃,怪不得你不舍得给我吃。”

连蔓儿决定不和这小屁孩一般见识。

“我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那。”连蔓儿问。

“我叫沈谦,大脚丫头,你叫啥名字?”

“我叫连蔓儿,这是我姐,叫连枝儿,我哥…”连蔓儿又将连枝儿、五郎和小七介绍给沈谦。

沈谦一一都打了招呼,这才对连蔓儿道:“你刚才问我舅爷爷,我舅爷爷回府城住了。你家人又病了吗,我帮你请舅爷爷回来。”

你家人才又病了那,连蔓儿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这样啊,那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想去拜谢拜谢。”连蔓儿又问。

“说不准,你到府城来呗。”沈谦将半个卷子吃了,又看着连蔓儿手里那半个。连蔓儿光顾着说话了,手里的卷子根本就没怎么吃。

“这个,我吃过了,不好再给你。”连蔓儿客气道。

“我不在意的。”小胖子沈谦笑的露出一口白牙来,冲着连蔓儿手里的卷子伸出了手。

“我在意的。”连蔓儿想说,可沈谦的小胖手已经抓住了她手里的卷子。

“好吧,给你吃。”连蔓儿干脆把卷子给了沈谦。

卷子是黍米面烙的,可沈谦吃的很香,这还真是个不挑食的,怪不得长的这么胖,连蔓儿心里想道。

“舅爷爷说喜欢秋天的乡下,他回府城是有事,过两天,应该还回镇上住的。”沈谦吃完了卷子,又说道,“蔓儿,你在这地里干啥?”

“拾谷穗啊,给家里添口粮,你肯定不懂。”连蔓儿道。

沈谦就跳起来,拉了一个小厮到旁边去,不知说了什么,那小厮就朝着庄子里飞跑去了。

连蔓儿也站起来,冲着沈谦招呼,“你自己玩吧,我要拾谷穗了。”

“你拾了半天吧,就这么点,哪里够吃啊。蔓儿,你陪我玩吧。”沈谦就拉着连蔓儿,不让她往地里去。

“乖啊,你骑马自己去玩啊,我还有正事要做。”连蔓儿说着话,转身就往地里走。

沈谦一把抓住连蔓儿提着的篮子,“蔓儿,你看。”沈谦指着连蔓儿背后。

连蔓儿转过头,就看见刚才那个小厮领着两个庄稼汉子快步走来,两个庄稼汉子背上都背着沉重的麻袋。

“蔓儿,你不用拾谷穗,这两袋子谷子,够你家吃的不?要是不够,我再让他们给你送。”小胖子沈谦挥着两只肥胳膊,很是财大气粗地道。

连蔓儿的脸立刻黑了,她错了,即便是因为石太医,她也不该搭理这个讨人嫌的家伙。

“沈家少爷,咱们拾谷穗,是靠劳力吃饭。咱们和你无亲无故的,可不敢受你这样重的东西。”连蔓儿就沉下脸道。

“咱们不是朋友了吗?”沈谦道。他不明白连蔓儿怎么突然生气,辛辛苦苦,只能捡到不到一篮子的谷穗,他一下子送了她两袋子谷子,她不是应该高兴吗。

“我们可交不起您这样身份的朋友。”连蔓儿甩开沈谦,径直往地里走去。

“我哪做错了呀,你告诉我。”沈谦的样子似乎很受伤。

连蔓儿丢下沈谦,和连枝儿几个往回走。

“蔓儿,你怎么认识沈家这小少爷的?”连枝儿就问连蔓儿。

去石太医家的经过,连蔓儿跟连枝儿说过,不过却没说遇到沈谦的事。现在她一边拾谷穗,一边把那天的经历又说了一遍。

连蔓儿拾着谷穗,突然感觉手里的篮子似乎被什么东西挂住了。她一回头,就看见沈谦正站在她身后,一张胖嘟嘟的脸上满是汗水。那两个小厮都不远不近地站在沈谦身后,脸上满是无奈。

沈谦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一口白牙。

“蔓儿,给你这个。”沈谦的一只手撩着袍子襟,上面堆了一堆的谷穗,还有一些叶子和杂草。“我帮你拾的。”

连蔓儿的眼睛睁大了一些。她不收他送的谷子,他想明白了为什么,就自己拾谷穗给她?

连蔓儿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两个小厮的衣服上也脏兮兮的。

“不是你一个人拾的吧?”连蔓儿道。

“嘿嘿,他们俩不顶用,大都是我拾的。”沈谦道。

“你好不容易拾的,还是自己留着吧。”连蔓儿道。

“不是的,这都是给你拾的,蔓儿,都给你。”沈谦慌忙道。

沈谦这样,连蔓儿倒不好拒绝了。

“那多谢你哦。”连蔓儿道。

“蔓儿,我们是朋友了!”沈谦道。

“少爷,庄头带人找来了。”两个小厮走近前来道。

连蔓儿扭过头,果然看见从河湾那边急急忙忙地走来一群人。

“蔓儿,那我先走了。”沈谦忙将谷穗交给连蔓儿,带着他那两个小厮飞跑到地头,还没等他被抱上马,那群人已经到了跟前。

连蔓儿看着沈谦被那群人簇拥着往庄子里去,这个沈小胖,似乎也没那么讨厌。连蔓儿这么想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袖子,咦,她的帕子那。

她错了,这个沈小胖果然还是讨厌的。()

第六十六章 耢花生

一连拾了几天的谷穗,沈小胖再也没有出现过。连蔓儿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又有些悻悻然。松了口气是因为沈小胖太难缠了,没遇见他当然是好事。至于悻悻然,连蔓儿思前想后,她的那块帕子肯定是被沈小胖给收起来了,看不见沈小胖,就没法拿回帕子。那块帕子当时可是花了十几文钱,虽然因为她还不会刺绣,只是锁了边,可那也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不过,没有比拾秋更重要的事情,连蔓儿心里念叨了沈小胖两天,也就将他抛在脑后了。

拾完了谷穗,就开始耢花生了。花生,是很难收的,即便是最仔细的庄稼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粒花生都收进仓,总有一些会留在土里。一斤带皮的花生,能换一斤多上好的大米,三十里营子的孩子们纷纷提着篮子,手里拿着小耙锄或者小镐,散到地里寻找落在地里的花生。

连蔓儿自然是不甘落后的,每天一大早,就和小七、连枝儿和五郎下地耢花生。

连家虽然种了花生,但是那是要卖钱的,到现在为止,连蔓儿她们吃到肚子里的不超过十颗。这并不是说当家人连老爷子苛刻,村中的人都是这样的,反而是给孩子吃花生的人家,会被说成是惯孩子,不会过日子。

穷苦人家的花生地里,自家仔细地搜检过,剩下的就少。但即使是这些人家,也有细心的和粗心的。找到那粗心的人家的花生地,收获自然就多。还有就是大地主人家的地里,也可以有不少的收获。

就算是没有多少,找到一些吃进肚子里,也是解馋的。

耢花生是很辛苦的。要找寻那些被落在土里的花生,大家几乎将地都整个翻了一遍,所以才叫做耢。小七喜欢吃花生。哥哥姐姐们爱惜他年纪小,找到花生都会先给他吃。小七也很懂事,他会很仔细地吃上一小把。然后就不再吃了。

村里的孩子们耢的花生,有的要归到家里。贴补家用,有的人家就宽松些,让小孩或是自己打牙祭,或是拿到镇上卖了,换糖果吃。

现在连家四房好多事都连蔓儿当家,连蔓儿想着现在手头还有余钱,决定这些花生就留下自家吃好了。

这样早出晚归。有小七和四郎早就寻下的好地,一天下来,她们每个人都能耢花生七八斤的花生,几天下来,虽然小脸晒黑了,手上磨出了泡,胳膊腿酸疼,但是看着满满一麻袋的花生,心里的高兴劲完全能抵上这些天的劳累。

村里的人看见了,都说连家四房的孩子又机灵又能干。

连守信这些天和连老爷子一起扬场。每天晚上头一沾枕头就能马上睡着,早上却不用人唤,天没亮就起来。

张青山和李氏送来的两只老母鸡,其中那只黑母鸡。在来的第二天就下了一个蛋,张氏就舍不得杀了吃肉了,让连守信圈了一个小小的围栏,把两只鸡养在西厢房的窗根底下。

连蔓儿和张氏商量了一下,就将那只芦花鸡杀了。后院的豆角都要拉架了,连蔓儿和连枝儿捡嫩一些的摘洗了一大篮子,又舀了三斤白面,和面发面,打算做豆角炖肉胡饼。

将鸡剥洗干净,鸡肉切成块。烧热大铁锅,先放一点点的油,加入葱花、蒜瓣和大酱炒出香味,在将鸡块倒进大铁锅里翻炒,等翻炒出油来,再加入摘洗干净并切了段的豆角。

这边连蔓儿将发好的面,分成几个均匀的面剂子,一个个地擀成薄片,在一面上薄薄地抹上油,撒上盐和花椒粉,对折一下,再在对折过后的面上抹油、撒盐和花椒粉,然后再对折。这样胡饼就做好了。

那边连枝儿已经将豆角和鸡块翻炒好,然后在锅里加水,水刚刚没过豆角就可以了。连蔓儿把胡饼端出去,均匀地摊在豆角上,然后将锅盖盖严。五郎在灶下烧火,等到将锅烧上汽,就是从锅盖四沿都冒出浓浓的蒸汽来,再烧一把火,然后闷上一刻钟的功夫,鸡肉炖豆角和胡饼就都熟了。到时候胡饼中浸透了鸡肉和豆角的香味,会更加好吃。

连蔓儿几个正围坐在一起说笑,一边等着锅烧上汽,门帘哗啦的一响,四郎带着六郎从外面跳了进来。

“你们又炖鸡了?”四郎吸了吸鼻子道。

“上房不是买肉了,比鸡好吃。”小七道。

“蔓儿,我告诉你一件事。”四郎用手背蹭了蹭嘴,凑到连蔓儿身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