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是明理的人。”

“没错。连老爷子是个明白人啊,心疼儿子,还识劝。”

“老了,有些事也想不周到。还得大家伙帮着圆全着。”连老爷子就笑道。

同是顶门立户分家另过的兄弟,要将弟弟要照顾哥哥的话写进文书里,这本来就有些不伦不类。连老爷子是个明白人,他不会没有想到这一点。可他还是当着众人的面这样提出来了,是因为太多担心连守礼的缘故?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连蔓儿只是一转念。就将这件事抛在脑后了。连家这些事情的是非曲直,相信在场的人,还有外面围观的人。没有人是不清楚的。最后让连老爷子挽回些脸面,她也不会继续穷追猛打。

最重要的是他们和连叶儿一家,都清爽地分出来了。连守信和张氏不包子了。而且,他们做到了仁义至尽。十二亩地,五间屋子,两处菜园,在三十里营子,作为两个老人的养老用度,那是相当充裕的。

而且,连老爷子和周氏还有另外两个儿子那。其中一个那还是有个官身的。今天。这两老如此的维护他们,相信他们会感激,会回报的吧。

连守礼这份文书写好了,相关的众人都按了手印,又被连守仁拿着去西屋,给周氏看。

这次。连守仁没那么快回来,而且还有西屋里传出来周氏的哭骂声。

连叶儿顿时紧张起来,几乎要将两只耳朵竖起来,听着那屋里的动静。连叶儿害怕,周氏会不认这文书。

半晌,连守仁才回来,文书被几乎撕成了两半,但周氏还是在上面按了手印。

连叶儿松了口气,连蔓儿则是替连叶儿松了一口气。

可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连老爷子、连守仁和连守义这些人都要离开,没人愿意留下来。但是家里的房子得有人照看,前后园子、鸡猪这些也得要人管,还有田里的庄稼也要收割,明年还要继续种。三十里营子这里,是连家人的根,连老爷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卖掉这个院子或者是那些地。

连老爷子就说让连守礼依旧住在家里。

“虽然立了文书,我和你娘还没老的走不动、爬不动,我们自己能干,不用你们养活。等以后,我们老的走不动、爬不动了,再照着这个来。”

连老爷子的意思,是家里的一切,都让连守礼照看着。

“不、爹,我以后就在山上上工,叶儿和她娘就在老四的铺子里,我们忙活不过来。这些东西,还是你老留下人照看吧。”连守礼急忙道。

连守信也摆手,他可真不敢沾他亲娘周氏这些金贵的宝贝。

大家伙也都看出来了,连守礼和连守信这兄弟俩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被吓怕了,即便有了文书,他们也不敢沾连家上房的这些事了。可见,上房这些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信誉度是怎样的。

连家自己的人都不肯沾,那么两姓旁人更不好沾手了。

这些金贵的要三年卖四百两银子的东西,竟然成了狗不理!

王举人、王幼恒、武掌柜、老金、老黄、吴玉贵父子,就都站起身来告辞。连蔓儿一家也趁此机会从上房出来。

武掌柜、老金、老黄、吴玉贵父子就和连守信走到一边去说话。

王幼恒冲着连蔓儿招了招手。

连蔓儿就拉着小七跑了过去。

“幼恒哥。”

“没吓着吧?”王幼恒就笑着问。

“我们家,…都习惯了。这次,实在是没法了。”连蔓儿就叹气道。

“以后有什么事,打发人去跟我说一声,总有办法的。”王幼恒就道。

“嗯。”连蔓儿点了点头,她知道王幼恒的意思是让她遇到难事,不要怕,也不要往窄里想,去找他。他会给她想办法。

王幼恒低头看着连蔓儿,还要说些什么,就听见王举人在唤他过去。

“我先走了,过两天再细说。”王幼恒就道。

“嗯。你去忙吧,幼恒哥。”

王幼恒刚走,喜宝就溜达了过来。

“蔓儿…”

今天的事,多亏了老金和喜宝这父子俩快人快语,连蔓儿对喜宝,就有些板不起脸来。

喜宝见连蔓儿脸色缓和,立刻喜笑颜开。又往前凑了两步。

“蔓儿。”张氏在西厢房里唤道。

“我娘叫我了。”连蔓儿扭身就跑进了西厢房。

喜宝呆站在那,一脸的失望。

小七瞧了瞧喜宝,扭身也要走。

“小七,哥带你玩去。哥家好玩的东西可多了,有大马,哥教你骑啊。你每天要上学是不,哥骑马接送你咋样…”喜宝拉住小七,弯下腰。对小七热切地说道。

“哦…”小七抬起头,两人两双漆黑的大眼睛对视着,良久。小七脆生生地说了句,“不用。”就跑开了。

老金走过来,哈哈笑着将垂头丧气的喜宝拉走了。

将人都送走了,连守礼和连守信两家人坐在西厢房里,连叶儿是一脸的兴奋。

“蔓儿姐,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家也分出来了!”连叶儿道。

“不是做梦,是真事。”连蔓儿笑道。可怜的连叶儿,净身出户,还能高兴成这样。由此可见,她们原来的日子是何等的折磨。

“他奶这是多恨咱啊。她咋就下的了手。我也有儿子,我是咋想都想不明白,他奶心里到底是咋想的那。他奶啊,这都是为啥,咱没对不起她的地方啊。”张氏正在给连守信脸上上药,一边心疼地道。

连蔓儿在旁叹气。周氏恨她们,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且从今以后,只怕连老爷子也恨上了她们吧。毕竟,今天是她和连叶儿将事情闹开了,招来了这些人,连家内部的情形完全曝光在太阳底下了。

“想不透,就别想了。我就不想了。”连守信说道,“以后,咱过咱的吧。对了,咱的房子还没盖好,咱是现在搬铺子里去,还是等房子盖好了再搬。”

“立马就搬吧。他奶心眼小,咱文书都立了,不让他奶看着咱搬走了,还得说咱占她的便宜。再把他奶给气着。咱就搬吧。”张氏就道。

“嗯,咱就搬。叶儿也跟着咱们搬。”连蔓儿就道。

“让叶儿跟着蔓儿,我们两口子,哪都能搭个窝棚。”连守礼就道。

“三哥,你还跟我客气啥。”连守信忙摆手道,“这么地,我们一家,就搬铺子的后院去住。那旧铺子,收拾收拾,就给你和三嫂住。”

“爹、娘,咱虽然没房没地,可咱以后工钱都自己拿了。用不了几年,咱也能盖房、买地。”连叶儿喜道。

“那肯定。”连蔓儿就笑,“三伯娘在铺子里干了这几个月,表面上的工钱都给咱奶了。我娘另外给我三伯娘又存了一份工钱。”这是她们打算补贴连叶儿她们过日子的,用这种说法,好让连叶儿一家三口更容易接受。

“没错。”张氏就道,“从这个月开始,还要给他三伯娘涨工钱。叶儿也开一份工钱。”

众人正说的高兴,四郎就从外面闯了进来。

“不好了,我奶疯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对症下药

听说周氏疯了,屋内众人就都是一愣。连蔓儿想问问四郎,周氏是怎么个疯法,四郎却早就转身跑走了。

“我奶,疯了?”连蔓儿有些不信。周氏可不是一般人,那骨子里的强悍劲儿,一般人比不上。在连蔓儿看来,周氏只会搞疯别人,她自己绝不会疯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过刚易折,周氏一帆风顺惯了的,今天弄的在众人面前丢脸,没有辖制住两个最老实的儿子不说,还立下了文书,这两个儿子和这两家人,以后都不归她管了。而且,她还背上了黑锅,名声彻底被黑了。

刚才这段时间,周氏一直是待在上房西屋的,那就是跟古氏、蒋氏这些人在一起。古氏也被周氏辖制,而且一有机会就喜欢回阴、回刺周氏两下。

结果周氏就疯了?

周氏是疯了,还是没疯那?

“上房好像没啥动静啊?”张氏就道。如果周氏疯了,上房肯定大乱,可侧耳细听,上房那边很安静。

“刚才,我好像听见上房乱了一会。咱刚才不是说话来着吗,我这心里有事,也没听太清楚。”赵氏就道。

“四郎这是给咱送信来了,咋地,咱是去看看?”张氏就问连守信。

屋内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暗自叹息,感觉到深深的无奈。

“蔓儿,你以前不是总问我,为啥总要忍,为啥当着你奶,咱有理还得自认没理?别人也问过我。看看吧,不管是啥事,不管有理没理,她要是不压你一头,那就没个完。…你奶可有这个疯魔劲儿了,到后来,她能把自己折腾的没人样。让你看不下去。”张氏说完,长叹了一声。

“我奶以前她疯过?”连蔓儿立刻从张氏的话中有所领悟道。

张氏抿了抿嘴,没说话,只示意连蔓儿去问连守信。

“爹…”连蔓儿忙扭头问连守信。

连守信干咳两声。有些不自在地扭开脸,显然也不愿意回答。

连蔓儿眼珠转了转,张氏和连守信都不愿意说,看来那应该是很丢脸的一件事。不是张氏和连守信丢脸,而是这两口子替周氏觉得丢脸。

“这又是在拿咱了,咱不去,这事就没个消停。他奶要真有个好歹地…”张氏就又看向连守信。

连蔓儿觉得。张氏自己未必就愿意去,她这样说,是为考虑到连守信的心情,给连守信搭台阶。

还真是贤惠啊,也怨不得这些年,虽然日子过的辛苦,还有周氏那样的婆婆,这两口子还能这么恩爱。

“知道是拿咱。咱咋还能去那。”连蔓儿立刻就道。

她几乎可以想象到,连守信、张氏、连守礼、赵氏这几个人跑去看周氏,因为心软。看不下去周氏发疯,又向周氏屈服。

那不是转眼又回到了解放前,她们才刚获得解放啊,而且是付出了多少代价才赢得的今天啊?

连守信、张氏,连守礼和赵氏,这几个人都不能去。

“我去看看去,我奶要是真疯了,我再回来喊你们。”连蔓儿就道。她要先去探探情况。

“姐,我跟你去。”小七忙道。

“蔓儿姐,我也跟你去。”连叶儿也道。

连蔓儿就点点头。她、小七和连叶儿都是年纪小小,说啥做啥最方便。

“爹、娘,你们都在屋里啊,等我回来。哥,姐,你俩也先别去。”

连蔓儿将家人嘱咐了一番。就往上房来。

上房东西两屋,一个人影也没有,外屋的后门大敞着,站在外屋,就能听见后院传来的人声。

原来人都去后院了,周氏是在后院发疯?

连蔓儿就忙出了后门,到后院里来。

“…让你吃,我让你吃,丧良心的畜生…”周氏身穿藏蓝色的大褂,踩着一双小脚在韭菜菜畦里疯狂地踩踏着,一边踩踏一边骂。剧烈的运动,让周氏原本黄白的脸色染上了红晕,她头上已经散乱的发丝也随之飘动起来。

连老爷子远远地站在刚进后院的一个菜畦埂上,气的脸色通红,手里拿着旱烟袋,指着周氏。

“…四六不懂啊,你就作吧,你就作吧…”

四六不懂,是三十里营子这里的方言,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混,不懂事、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