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儿姐,你总给我买东西…”连叶儿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吧。”连蔓儿就笑道,“不光给你一个人的,还有我姐、采云姐和家玉,你们三个都有,都是一样的。”

第七百一十九章 琐事

连叶儿收了礼物,就跟着连蔓儿上炕坐了,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地开始说话。

“叶儿,这些天,三伯接的活计还忙的过来不?”连蔓儿就问连叶儿道。

说到连守礼做木工活的事情,连叶儿的脸上露出喜色。

“…将将能忙的开吧,就是每天没闲时侯。”连叶儿笑着道,“又接了几个箱柜的活计,估计年前才能做完。…我都想跟我爹学木匠,我爹不教我,说没看见过女的做木匠的。”

说到后面,连叶儿似乎有一点失落,但也只是淡淡的,应该也没太往心里去。

做木匠活关键是手巧,只要不是做太大的物件,对力气的要求并不高。连蔓儿以前并没有朝这方面想,连叶儿今天这样一说,她才心中一动。

其实,让连叶儿学了木匠的手艺只有百利而无一害。连守礼会后继有人,家计更有保证,而连叶儿也可以靠着这门手艺安身立命。

只是,连守礼却不会同意。别看连守礼性子似乎很绵软,人也老实,但其实为人很固执。

固执、保守、思维僵硬,对那些所谓的礼教执行的一丝不苟。而这些,对他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可悲、可叹、有时候还很可气。

几个小姑娘说着话,一会就又说到何氏的身上。

“…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连叶儿郁闷地道,“明白地往外赶她,她都不走。我娘让我别总跟她吵吵,说让人听见了,对我不好。说是当看不见她,可她就在眼跟前,简直烦死人了。”

连叶儿和何氏两个人,可以说一个是玉石,一个是瓦片。两个人还真不能碰。因为瓦片是无论怎样都没损失的,而玉石就犯不着了。

“还是得想点别的法子,跟她是犯不上。”连蔓儿就道,“对了,我三伯还总往老宅去不?”

“这些天忙,我爹忙起来,就啥也顾不上了。比以前去的少了。”连叶儿就道。

“那就这个事,没跟咱爷咱奶说说。让他们管一管?”连蔓儿就道。

“说了,咋没说啊。”连叶儿嘴角都耷拉下去了,“我还怕我爹不好意思开口,我还跟着去了那。”

“那结果咋样?”连蔓儿就问。

“咱爷是说管。咱奶还把她叫到跟前骂了一顿。可是过后,她根本就不长记性,还总往我家跑。”连叶儿无奈地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是越来越管不住老宅的那些人了,连蔓儿心里想。

“…我知道,他们也就是当我和我爹的面,那么管一管。背后谁知道咋样那。”连叶儿却又道,“要是像以前似的,咱奶看的严点。她也不能总出来串门子。说不定咱爷咱奶心里还得想那,反正她就是那样的人了,出去谁家都串、啥话都说,那上我们家,起码这脸就没丢到外边去,说啥话落在我们耳朵里,我们也不能给她往外面传。”

“还真可能这样。”连蔓儿听了。想了想, 著脸点头道:何氏固定到叶儿家待着,对于连老爷子和周氏,或许是最省心的。

“这样他们就省心了,咋就不想想你们好受不好受那。”张采云就道。

“我们好受不好受,人家才不放在心上那。”连叶儿闷声道,“也就我爹,总是说不管咋样。那都是亲爹娘。我要是有时候说点啥,我爹还不高兴。我爹问我,是不是他和我娘对我有不好的,我就记他们的仇。…让我没话可说。”

连蔓儿不由得眨了眨眼睛,心想,不能小看连守礼这个人啊。看他对连叶儿说的这个话,这个心机,连守信就从来没有心机说过这样的话。

或许,这也并不是什么心机。而是连守礼对待连叶儿,与连守信对待她们,是不太一样的心境吧。

“那怎么能一样那。”连蔓儿叹气道。

屋里就是一阵沉默。

“对了,昨天继祖哥过来找我爹。叶儿,你知道最近老宅有啥事不?”连蔓儿就向连叶儿打听道。

连叶儿还没说话,就先朝门外看了一眼。

“就咱们几个,有啥话尽管说。”连蔓儿就道。

与此同时,前院,连守信正和连守礼一起往外走。

“老爷这是要出门?”正好韩忠媳妇端了盘刚出炉的点心从跨院过来,见了连守信就站住了,陪笑着问道。

“我上老宅去一趟,一会救回来。你去后院说一声吧。”连守信就道。

“是。”韩忠媳妇就答应了,往后院走去。

连守信和连守礼出了门,径直朝村里走来。

走到老宅的大门口,连守信停住脚,四下看了一眼。大门外靠着墙,堆了高高的两大垛的柴禾。

“今年这柴禾应该够用了。”连守信估量着道。

“应该差不多。”连守礼也道,“这地啊,还是得自己种。”

“三哥,你有打算买地没?”兄弟俩推门进了老宅,连守信就问连守礼道。

“暂时…手里没那么多钱。这一天不花不花的,还是得花钱。就是往后买了地,也没个好劳力…”连守礼的脸色有些阴郁。

连守信知道连守礼的心病,一是连守礼伤了身子,不大能像以前那么干重活了。二一个就是,连守礼只有连叶儿一个闺女,没有儿子。

“三哥,你和三嫂都还正当年那,以后想要啥没有。”连守信忙劝道。

这个时候,上房屋里的人听见门响,连守仁、连继祖爷两个就接了出来。

上房东屋,连老爷子坐在炕头上,旁边是周氏,还有连芽儿。周氏正让连芽儿用两只手撑着一束青线,一圈圈地往线板子上缠。

线板子,这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有的东西。通常就是一块不太厚的长方形木板,上面缠着青线、白线等各色棉线,线上还插着针。从铺子里买回来的棉线,通常都是一束一束的,要缠在线板子上,才方便平常用。

见连守信进来,连老爷子忙招呼他往炕上坐。

“我坐地下吧。”连守信看了看,还是往地下的椅子上坐了。

“这屋里冷,炕上热乎,坐炕上,咱爷俩近便,也好唠嗑。”连老爷子道。

连老爷子这么说的时候,连守信已经在椅子上坐下了。两间的屋子,只住着老两口子两个人,虽然外面烧大灶,但是这屋子里还是有些冷。

好在连守信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特意加了一件衣裳,他年轻体壮,也并不将这个放在心上。

“爹,我就这坐着吧。”连守信没有起身,“爹,我刚才看了,今年柴禾够烧了。让他们给你们二老把炕烧的热乎点。柴禾要是不够,到时候我再送来。”

“这烧的就挺好。”连老爷子就道,“做饭都是烧这边的灶,晚上还另外再烧一个半个的柴禾,炕是够热了。…就是人少,屋子空,就显得冷了。”

蒋氏这个时候就端了热茶进来。

连守信看了一眼连芽儿,又朝东厢房的方向看了看。刚才他从外面进来,往东厢房看过一眼。东厢房里静悄悄的,一点人声都没有。

“芽儿,你爹娘那?”连守信就问了一句。

连芽儿似乎没想到连守信会跟她说话,顿时就有些紧张。她看了周氏一眼,嗫喏着。

“别提那俩出不色的。”连老爷子就叹了口气,“吃完饭,在这屋晃了晃,就不知道走哪去了?”

也就是说,连守义和何氏都出去串门了。

“那俩小子那?”连守信又问。

“那更没影了,就吃饭的时候能看见人。都跑野了,啥都指望不上。”周氏气恨恨地说道。

“啊。”连守信就意义不明地啊了一声,“…昨晚上继祖过去找了是不?我喝多了,不知道,今天早上韩忠才告诉我。爹、娘,你们二老是有啥事?”

“没啥事,就是知道你回来了,想找你来唠唠。”连老爷子就道,“老四啊,我都听说了。我高兴啊!”

“…钱财那还都是身外物,五郎这是光宗耀祖了!”连老爷子有些激动地絮叨着,“没想到啊,我这辈子都没想到,咱老连家能有这一天。你们给老连家长脸了,这两天我出门,人家看见我都说,咱老连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爹,那都是外边的传言。”连守信就道,“五郎就是陪着鲁先生…”

“我知道,老四啊,你就是这一点好,稳当。到啥时候,都不会咋咋呼呼的。像你二哥,那就是有一他敢说十。你和他正好相反。…老连家,这算是改换门庭了。老四,我高兴啊,这几天高兴的我,半宿半宿都睡不着觉。以后我到了地下,跟先人也有话说了。我高兴啊…”连老爷子一连说了几个高兴。

“五郎啥时候能回来?”连老爷子又问道。

“得一个多月吧,离的远,来回路上就得好几天。”连守信就道,他又想了想,然后又加了一句,“等五郎回来,我就打算把枝儿的事办了。”

“枝儿的日子都定好了?”连老爷子问。

“定好了,吴家跟我们商量选的日子。”连守信就道。

“好,这又是一件大喜事。”连老爷子就道,“这婚姻啊,是人生的大事。咱老连家,已经有日子没添人口了。”

第七百二十章 说情

连枝儿出嫁是大喜事,但却是给别人家添人进口去了。联想到他刚进屋,连老爷子就说这屋子里因为人少、所以冷清的话,连守信心里就是微微的一动。

连守信想到了自己。他和张氏,如今都还没到四十岁,都正是身强体壮的时候。如今日子也好过了,小七也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两口子,虽然谁都没说出口,但是彼此都知道,他们想再要个孩子。

一个甚至还不够,孩子是不嫌多的。

但是,分家出去这几年,张氏的肚子却始终不见动静。连守信知道,肯定是那次的事,虽然多亏石太医把张氏从鬼门关里给拉了回来,但是张氏的身子还是伤的狠了。

连守信心里难受,也没接连老爷子的话茬,就垂下了头。

连老爷子本来说的高兴,见连守信的脸色突然变了,他一开始还有些不解,不过,转念一想,连老爷子就有些明白了。连老爷子的脸上也微微变色,心里有些后悔,一时不查,触到了连守信的痛处。

只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很久,连守信也从来没有主动提起、或者抱怨过。而且,这个话题,特实在是难以避免。

连老爷子瞟了周氏一眼,周氏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屋内连守信和连老爷子两个人情绪的变化,就像没事人一样,又让连芽儿帮着往线板子上缠白线。

连老爷子暗自摇了摇头,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抱怨也于事无补。只是可惜,本来这么好的气氛,就这么破坏了。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毕竟,时间不等人,而年龄也不饶人。

连老爷子低头看了看自己两只骨节突出的手,又抬头看了看坐在地下的连守仁。

四十几岁的人。头发几乎白了一半,脸皮松弛,腰背也微微有点佝偻。连老爷子不由得悲从中来,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老四啊,这不管是啥,那都是命。命里有谁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也是这两年才明白这个道理。你和你媳妇都还年轻,你们怕啥。该有的总会有的。”连老爷子语重心长地对连守信道,“人啊,也该知足。这老天爷,他从你这方面拿走点。他兴许就从另一面多给你点。五郎现在出息成这样,还有小七那孩子,以后肯定也能出息。你多想想这个,就啥都够了。”

“好儿子不用多,有一个就顶七八个了。”连老爷子又道。

宿命论的说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很好的自我安慰。而人们也只有在最无奈的时候,才会寻求这种安慰。不然,一般的时候。谁不想好那、谁不想好了还能更好那?!

“爹,你和我娘最近身子还好吧。”连守信觉得在这件事上,再伤心也无益。他也听明白了,连老爷子这番话的意思。但是,要他附和连老爷子的话,说什么他和张氏不能再生孩子是因为命。他还不想那么委屈自己、委屈张氏,因此就转了话题。

“我和你娘都挺好。能吃能喝的。”连老爷子见连守信转移了话题,就以为他是想通了。“就是啊,年纪大了,总想能多几个人在身边。这院子里,有多少日子都没办过喜事了!”

连老爷子说着话,就打量着连守信的脸色。

连守信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连老爷子找他来,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替他们高兴。连老爷子还有别的事。

喜事,老宅能有什么喜事。连老爷子刚才说添人进口,明白了。连守信想,这肯定是打算要给谁娶媳妇。老宅这些人,现在要说亲、娶媳妇,那就是四郎了。

连守信虽然这么想。但却没有说话。他并不想当老宅的家。

“原先啊,这个事我不能提。”连老爷子语气和缓,带着些哀伤,还有讨好,“可如今不一样了。还得多亏了五郎,五郎这孩子出息了,给老连家长脸。咱这门庭也算不一样了,以前你大哥、二哥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