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老爷子没了,再没有能够管束周氏的人。周氏的手中又宽松,除了吃肉之外,她就将手里的钱大多用来买了丸药吃。

这个年代,药比粮食贵,庄户人家一般不是病的厉害,就舍不得花钱请郎中抓药吃。周氏却恰恰相反,动不动就要吃药。

这个年代,大户人家是有常年吃补养丸药的。连蔓儿还曾暗自想过,只听说原来周氏是如何的大户人家,在周氏身上却看不出来。而这没事爱吃个丸药,还偏爱养荣丸之类的丸药的习性,是不是可以当做是曾经大户人家的痕迹那?

这么想的时候,连蔓儿就忍不住抚额。大户人家有许多的东西,偏偏在周氏身上都看不出来,就习学了吃丸药这项“高雅”的活动,还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这买药的钱,周氏却没有另外向连守信要。连守信并不赞成周氏这样的习惯,周氏若说不舒坦,连守信首先想到的是请郎中来看视,然后,按方抓药。这本来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做法。但是周氏偏偏不喜欢这样。

周氏常买丸药吃这件事,连蔓儿一家人也知道。连守信还去劝过,反被周氏骂了一顿。周氏说反正也没另外花着连守信的钱,让连守信犯不着心疼。几次三番,连守信也就灰了心,有知道周氏常吃的那几种药丸,不过是些日常补养、或是消散的药剂,治不了大病,却也没什么害处,不过是糟蹋钱,因此,也就是随着周氏的性子不管了。

其实,想管也管不了,周氏认定了,如果连守信拦着她不让她吃丸药,那就是舍不得钱,就是不孝顺,甚至是想要她的命。

周氏在吃丸药这件事上的坚持,即便是对她这个性格的人来说,也是颇为罕见的。似乎,那些丸药就是她的命。不让她吃丸药,就是要她的命。

连蔓儿也曾和张氏、赵氏、连叶儿等几个人在私下里讨论过,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周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怕死。

周氏与连老爷子不同。在连老爷子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连老爷子应该是自己觉察到身子不行了,他也焦虑。连老爷子焦虑和担心的是,他没了以后,连守仁、连继祖等几个儿孙将来的生计和福祉。

而周氏,谁也没看出来她担心谁。周氏是单纯的因为她自己的原因怕死。周氏现在活的很好,很恣意,她对死后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因为,那个世界里,有太多她不想去面对的人。

想透了周氏吃丸药背后的缘故,也就能明白,即便是连老爷子复生,或者神仙下凡,也不能改变周氏的这个爱好。

“还是继祖给老太太买药?”张氏又问蒋氏道。

“现在不让他去了,都是让芽儿去,妞妞陪着去。”蒋氏就道。

“哦…”张氏哦了一声,跟连蔓儿交换了一个眼色,周氏是个疑心病极重的人,现在周氏最信任的人就是连芽儿,别人都要靠后。

“刚才听大嫂说的,老太太总这么吃丸药,似乎也没啥益处,还是要请郎中来,好好地看看,开一两剂药,或许就好了。”连蔓儿就道。

我也是这么说。“蒋氏就道,“可老太太那里肯听。说要请郎中,就说我们咒她。”

“没毛病就算了,要是有毛病,不管是什么毛病,都得治。”

说到这,连蔓儿故意停顿了一下。

“…就算是不是毛病的毛病,也不能放着不管,大嫂就看别的那好人家是怎样的,斟酌着办吧。对大嫂,我们没有不放心的。”连蔓儿就又说道,“大嫂就多费些心。老话说,老小孩,小小孩。都由着她,反而不好。该管的要管,该说的要说。”

“是这样。”张氏也开口道,“老太太啥脾气属性,你四叔,我们也都知道。这村里街坊邻居,大家伙心里也明白。你也不用怕人说,正当的,该说该做,尽管去说去做。”

蒋氏就忙应着,心里也就有些明白了。

三个人又说了一阵,连蔓儿都故意将话题岔开,并不提周氏的事。

“四婶,还有一件事,得跟四婶商量。”蒋氏突然又道。

“有啥事,你直接说。”张氏就道。

“…镇上来了个买卖人家,想要租房子,知道咱家那有空房子,就问到我这来了。”蒋氏就告诉张氏道,“西厢房四间,堆放着东西,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就是想着,四叔、四婶住过,咱自家或者空着,或是谁住,四叔、四婶想必都没啥说的,就是要租给人住,怕四叔和四婶膈应。”

“这有啥可膈应的。”张氏对此并不在乎,就笑着说道,“房子就是给人住的,空着也是空着,要是有可靠的人要租,你尽管租,不用考虑我们。…你这就没必要问我。”

虽然在那里住过,但是那房子他们已经给出去了,周氏和蒋氏她们要做什么,连守信和张氏都不会阻拦。

听张氏这么说,蒋氏就笑了。

“…就是几亩地,每年的出产也就够上糊口的。妞妞她爹…哎,四婶也知道你那个侄子。家里没啥别的来钱的路子,我想着,把房子租出去,每个月也能有几个钱,贴补贴补家里。就像四婶说的,空着也是白空着。”蒋氏笑着道。

“这个事,你和老太太说好了。我怕她膈应院子里有外人。”张氏就道。

“这个肯定。我先在四婶这问好了,回去就跟老太太商量。老太太要是不乐意,那就算了。”蒋氏点头道。

“再有一个,打听好了,那要是本分的人家,省的往后一个院子住着出啥事就不好了。”张氏又道。

这是关切的好话,蒋氏自然点头。

“…就一家四口,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俩孩子都是小闺女,都挺干净利落,听说人也本分。”蒋氏就道,“再说,是在咱村里,她们是外来的人。”

“你都考虑周到就行。”张氏就道。

蒋氏又说了两句闲话,看天气不早,就要起身告辞。

“大嫂,你等一等。”连蔓儿却叫住了蒋氏。

第九百八十章 连蔓儿的安排和张氏的震动

“蔓儿,有啥事?”蒋氏见连蔓儿叫她,忙就站下了。蒋氏是个聪明的人,她心里很明白,在连守信这一股人里,连守信或者张氏说出来的一些话或许没那么重要,但是连蔓儿的每一句话,却都是举足轻重的。

连蔓儿能当家做主,并且对连守信、张氏,以及五郎、小七、连枝儿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大嫂,你真的想寻法子,贴补家用?”连蔓儿就问蒋氏道。

“这还能有假。”蒋氏就苦笑道,“…家里现在看着是吃喝不缺,可那也是因为没啥花钱的地方。我这手里,一点点的积蓄都没有,怕万一遇到点事,有啥要用钱的地方。我也不瞒四婶和蔓儿妹子,我不给我自己打算,也得给妞妞打算打算。妞妞现在是不大,可这日子过的也快。…再说,钱也不好攒。”

蒋氏说的不错,虽然有周氏的贴补,但是她这一家几口人的收入来源有限,这两年根就没攒下什么钱。蒋氏想赚钱,贴补家用,手中松泛些,另外还有就是想给大妞妞攒点嫁妆。

跟张氏一样,连蔓儿也讨厌好吃懒做的,喜欢勤劳上进的。而且,蒋氏处处为大妞妞着想的做法,也打动了她。

“要是这样,我就给大嫂出个主意。”连蔓儿听蒋氏这样说,就笑着道。

“哎呦,那可太好了。”蒋氏一下子喜笑颜开,连守信一家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她也知道一些。连守信一家的发达,与连蔓儿密切相关。“谁不知道,蔓儿妹子那就是小财神。蔓儿妹子出的主意。千金都难求来。蔓儿妹子,你快说,我都听着。”

“什么小财神,这我可不敢当。大嫂你这么笑话我,那我就不敢说了。”连蔓儿就笑道。

“哎呦,我给蔓儿妹子行礼了,求求蔓儿妹子,快告诉我吧。”蒋氏就作势要拜连蔓儿。

连蔓儿赶忙让丫头将蒋氏扶起来。

“蔓儿你有啥好主意,别就光顾着逗笑了。快点跟你大嫂说说吧。看你大嫂这又高兴、又着急的。”张氏在一旁也笑道。

“也说不上是什么高明的法子,想靠着这个一下子暴富,怕是不可能。”连蔓儿就道。

“谁敢想暴富那,能贴补些家用,那就是顶顶好的。”蒋氏就道。

“既然这么着。那我就跟大嫂说了。”连蔓儿见蒋氏确实是真心想帮扶家计,就说道,“大嫂的绣工这么精致,在咱们这也算是少有的。将大嫂的活计拿到城里去,那也不比谁的逊色。我的主意,大嫂要是能 空闲来,就绣些绣品。拿到城里去卖,得了钱,贴补家计。”

“这是好主意…”蒋氏就道,虽这么说。神色却有些犹疑。

“大嫂放心,”连蔓儿猜到蒋氏犹豫什么,就又笑道,“东西绣好了。余下的事情并不用大嫂操心。我让我们城里铺子收了大嫂的活计,由他们去卖。”

“大嫂的好针线。绣寻常的物件就太大材小用了。可要绣好的,布也要好,线也要好,这也是笔不小的花销。干脆,这布匹、针线,也由我们铺子上出,大嫂只管绣,东西交到铺子上,立刻拿钱。”

也就是说,连记的铺面负责给蒋氏提供原材料,并负责销售,蒋氏只需要等在家里,把东西绣好,就有钱拿。

对于想上进,并且肯脚踏实地的作为的人,连蔓儿总是乐于伸出手的。

蒋氏听连蔓儿这样说,刚才还有的一点犹豫也烟消云散了。

“这感情好,这感情好。”蒋氏连连地道。

蒋氏要赚钱贴补家用,还与别人不同。比如说,连枝儿那现成开着酸菜作坊,如果蒋氏每年冬天去做工,也有一份收入。但是蒋氏却去不了,因为在酸菜作坊做工,一出去,至少得半天工夫,周氏第一个就不答应。

大家都不理解,也有劝周氏的。即便是蒋氏出去干活,家里还有连守仁、连继祖,还有连芽儿和大妞妞陪着她,伺候她,她身边不至于没人。可周氏就是不答应,还说家里不缺那俩钱,还说如果蒋氏出去做活了,家里的事情就都得丢给她来做,是蒋氏黑心等等。

谁也劝不转周氏,蒋氏只能在家里待着。背后,连蔓儿她们也曾经议论过,大家都觉得,周氏说的那些不过是借口,她只不过是控制欲太强了,想要将那几口人都捏在手心里。周氏不仅控制欲强烈,她还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不能忍受家里的几口人离开她时辰久了。

这样的周氏,要说她正常,还真不容易。

“这是不错,这个活计,你也不用出家门,也不操心,也不抛头露面,最干净体面。以你的绣工,只要能绣,那银钱也不少赚。”张氏就点头道。

“就是。”蒋氏就笑道,“还是蔓儿妹子给我考虑的周到。真要能这么着,那可就太好了。眼下就没啥事…还得请蔓儿妹子…”

“大嫂既然乐意,那我这就安排。就后天吧,大嫂再抽空来一趟。”连蔓儿不等蒋氏说完,就笑着道。

“好,好。”蒋氏知道,连蔓儿既然这么说,那么肯定会为她安排周全,再不需要她担心的。

蒋氏连连道谢,又说了许多的好话,这才带着大妞妞告辞。

张氏就说要给大妞妞装些点心,连蔓儿在一边拦住了。蒋氏来她们这坐了半天,还不知道回去要跟周氏那怎么说,给大妞妞带点心。也许会让蒋氏为难。连蔓儿让人拿了个荷包来,给了大妞妞。那荷包里面是些散碎的银钱,连蔓儿说给大妞妞“买糖吃”。

送走了蒋氏和大妞妞,张氏坐在炕上,半天没言声。

“娘,你咋啦?”连蔓儿瞧着张氏像是有心事的样子,就问道。

“没咋。”张氏回过神来,答了一句。

“娘,你肯定有事。”连蔓儿就笑了。“娘,有啥事,你就说呗,这又没外人。是啥样的事,跟我还不能说的?”

“也不是啥事。”张氏想了想,就叹了口气道,“我刚才就是想啊,老连家的门风,是要变了。”

“啥门风?”连蔓儿见张氏似乎是有感而发的样子,就又追问了一句,“娘你说这个话。是因为我大嫂?”

“是。”张氏就点头道,“我们这一辈的媳妇,那都是苦过来的。婆婆说啥是啥。你大嫂她们这一辈的媳妇,就连原来的赵秀娥。还有招赘了你三郎哥的王七都算上,再有你现在的二嫂子,跟我们都是两样。”

“完全是两样啊…,”张氏感慨道。脸上的神情有些迷茫,也有些抑郁。“人家咋都能为自己想,为自己争那。我们那个时候,咋就那么傻,那么胆小。你看你大嫂,她说了那么一大堆的话,我也有点明白过味儿来了。”

“…是因为老太太骂了大妞妞了,你大嫂这是不干了。过去我,还有你三伯娘,我们…哎…”

张氏说的有些语无伦次,因为她的心和脑子里都是乱糟糟的。

以前的赵秀娥、还有现在的罗都没有对张氏产生什么触动,但是蒋氏触动了张氏。因为,在张氏的眼睛里,蒋氏和赵秀娥、罗都不同,蒋氏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媳妇,但赵秀娥和罗都不是。所以,张氏不会去跟赵秀娥、罗比较,却会跟蒋氏比较。

在张氏眼里,蒋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媳妇,还是个能人,因为蒋氏能够在连家这样的环境里,获得她难以获得的体面。

因此,蒋氏今天的言行,对她产生了极大的触动,让她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发生了动摇。

看着张氏纠结,连蔓儿正想要说些什么,就听见院子里脚步声响,是连守信和五郎小七从前院回来,一边说话,一边往上房来了。

“娘,我大嫂说的那些关于老太太的话,待会你抽空跟我爹都说说。”连蔓儿忙就告诉张氏道。连守信留了连继祖在前院说话,不过,连蔓儿相信,蒋氏的那些话,连继祖应该没有跟连守信说。

这件事,还是要跟连守信提一提才好,连蔓儿心里想。

“行,待会我跟你爹说。”张氏就答应道。她虽然心中纠结,但是闺女嘱咐的话,她还是上心的。

说话之间,连守信和五郎已经走进屋来。大家落座,五郎心细,就看出张氏的神色有些不对劲来。

“娘咋啦,是有啥事?”五郎就问。

“没事。”张氏忙道,一面就打起精神来,将脑子里那些乱糟糟的念头都暂时强行压下。

五郎不信,不过却没继续追问张氏,而是用询问的眼光看向连蔓儿。连蔓儿就向五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后再说。

张氏是这样,连守信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爹,我继祖哥刚走?”连蔓儿就问连守信道。

“嗯。”连守信点了点头,接着就跟张氏发起了牢骚,“刚才我和五郎跟他唠了半天。继祖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他咋就,一点都不拿事那?这往后咋顶门户过日子啊!”

第九百八十一章 聪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