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11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13 章

凤娇看上的,就是张春芳特别能拉关系的本事。

凤娇给她们交代的任务,张春芳看大门,接电话,尽可能多招生。

而刘敏和李芳,凤娇则给她们一套速成教材,让他们自学,开学时,给学生讲理论课。这套教材很浅显,以刘敏的能力,肯定能弄懂。

只有这两个老师当然肯定不行,凤娇从省美协请了一位油画家姚峰,他讲配色、世界潮流等课程。姚峰画画的水平也不错,可惜还达不到一流水平,不可能成为全国知名画家,年过五十,看着自己也没有大成就,就想多挣点钱改善生活,姚峰说话很幽默,理论也扎实,正是做教师的最好人选。

凤娇回到靠山屯,把淘汰下来的一批缝纫机托运到源城,给学生学习用,还派去了杨振亚,让他们父子配合几位老师,把学生教会。

经过一年的学习,厂里的工人,有十多个都能达到杨振亚的水平,他离开厂里也能照常运转,而且,杨振亚父子对源城熟悉,又会说普通话,可以给学生上实习课,也能帮忙解决一些意外问题。

靠山屯这边的工厂,凤娇几乎全都交给了堂哥王凤语和倩倩,为了加强管理,她又提拔了几个能干的女工做组长,其中有个是她表姐张敏捷,姨妈的女儿。

凤娇也没想到,这位表姐不仅手巧,技术学得快,而且很会为人处事,短短时间,就赢得工友的尊重,选举组长时,她的票数排在第二,她是外村人,来的又晚,能有这么多人拥护,显然是十分出挑的人才。

毕竟有份血缘关系,凤娇果断将她作为培养对象。

当组长一个月多十块钱职务补贴,加班费也比一般人高,尤其是面子好看,姨妈闻讯很高兴,和姨夫赶着驴车,给凤娇送来好多甜瓜、西瓜和蔬菜。

不过,事情有好就有坏,舅妈闻讯也来了,提了一篮子南瓜包子,也想让凤娇将她女儿或者媳妇提拔提拔。

凤娇没答应,舅舅家表妹娇生惯养的,遇事就往后面缩,还不如普通街坊表现好,舅妈的儿媳妇,倒是挺老实能吃苦,却没有天分,做活儿又慢又不好,表弟成天骂她手笨得跟猪蹄子一般,招弟只有哭的份儿。

凤娇若不是看着亲戚的份儿,看到将她淘汰了。

张亚梅在一边,急得直转圈,她老母亲还健在,跟着弟弟弟媳妇生活,她怕弟媳妇迁怒老妈。张亚梅也曾想把老母亲接到家住,但老妈死脑筋,就认儿子家,她只能对弟媳妇十分忍让。

“娇娇,要不,你给弟妹招弟安排个工资高点的工种?”张亚梅最后忍不住,还是说了出来。她知道女儿不喜欢自己横加干涉,可对老娘实在太牵挂了。

凤娇很无奈,问舅妈:“弟妹有什么特长?”

舅妈眼睛眨巴了半天,说不上来,过了一会儿,气狠狠地骂起来:“都是你舅舅,我就不同意这个媳妇,他偏偏说,亲家一家都是老实人,可靠,可靠能当饭吃啊。”

凤娇扶额,忽然想起表弟妹好像读书还行:“招弟是不是读高中了?”

“哪有?家庭成分不好,富农,她那个年龄,还是推荐读书,哪里能轮到她?”

“当时是不是学习还好?”

“嗯,这倒是,招弟家的孩子学习都好,她弟弟和小妹碰上了好时候,如今都考上大学了。”

“这就好了,舅妈,我出钱,让招弟到会校进修,回来给我管财务。”

这可比表姐敏捷还要权大,舅妈立刻喜眉笑眼的:“娇娇,你看,能不能把你弟弟也安排进厂?”

“你家的地谁种?”

“我和你舅舅就行,就那么三无亩的,把人闲死了。”

凤娇记忆里,表弟敦敦实实不爱说话,该怎么安排他?

“表弟有没有学什么手艺?”

“泥水匠。”

“半吊子的。”张亚梅赶紧补充了一句。

“那也行,她两口子都跟我到源城去。”

舅妈的嘴都咧成瓢了,张亚梅还把姐姐拿来的瓜果给她装满篮子,送她回去。

看到舅妈拐出巷子,凤娇掉头就回家,张亚梅表情有点不自在,讪讪地解释:“你舅妈有点财迷,对你外婆还行,别生气。”

“我没生气,反正也得雇人做,雇谁都一样。”凤娇给李芳打电话,让她安排表弟夫妇,原本凤娇打算让招弟脱产学习,现在就不用了,去源城就可以读夜校。

招弟听说一年的学费得好几百,满脸都是感激:“娇娇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好好干,决不辜负你的心意。”

表弟更老实,只会点头:“嗯,好好干!”

凤娇见招弟应对很得体,对她的看法有所改变,说不定好好培养,将来也是助力,表弟她并不看好。

学校那边,虽然只是粉刷一下,弄点桌椅板凳,也让凤娇花了好几万钱,这年代,木料太贵,若不是挪用爸爸十几万贷款,根本不行。

其实,裁剪缝纫培训班,凤娇并不是第一个开办,竞争当然挺厉害的,但她有优势,那就是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安排工作,而且,凤娇还许诺给学生讲授基础的设计知识,要求学员最好是高中毕业生。

年轻人谁不想脱离土地有个工作?哪怕是二三十年后,年轻人还是不愿待在农村,何况城乡差别这么大的八十年代。

凤娇也想好了,将来把厂子搬到源城,所以,也不觉得是欺骗学员。

到了九月一号开学的日子,李芳一共招了一百二十五个学生,每人学期半年,学费三百,收了三万多,还不够租房子呢,凤娇并不担心会赔本,这些学员,还是她的免费劳力,半天学习,半天工作。

于是,凤娇又去了一趟广州,买回好几吨还能再利用的布片,根据布片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好几种童装,把图和东西都交给了堂哥,由他裁剪后,安排生产。

重生 第三十一章 搬走

学员一个月之内,若是不满意,可以全费退学,这是凤娇的许诺,所以,开学时,凤娇就去了源城,亲自给学生讲了几节课,她的理论当然比其他办班的人要先进,做出的衣服也好看,学员都很喜欢,同时,对凤娇免费提供布片让他们练习缝纫技术,越发让学生觉得这里能够学有所成,凤娇还许诺说,将来要开办服装设计大专班,他们到时也可以来进修,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这时政府机关还养着作协、美协,画家拿一份固定工资,再在凤娇这里代课赚外快,很是惬意,继姚峰之后,凤娇又聘来两个画家,他们画画的水平和姚峰差不多,也都年过四十,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就想再开辟一条发展通道,看到凤娇的教材,他们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快就把李芳几个比下去了。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李芳他们没有任何美学基层,照本宣科,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便向凤娇辞职。

“我请你们来,自然给你们留后路了,下一期报名的学员,已经达到三百多人,都是年轻人,少不了会闹些小矛盾,你们得帮我管理学生,还有,你们也去电大报名吧,读师范学院的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等,学费我出,有了专业知识,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李芳她们来到源城,开阔了眼界,见有人办私立学校,觉得自己有了知识,有了文凭,即便被凤娇辞退,也不怕找不到工作,立刻就答应了。

凤娇趁机和几位老师签订合约,他们学了自己的知识,不可以到类似机构去上课,即便因为其他原因辞职,三年之内,也不能从事同类工作。

几个人仔细考虑,觉得凤娇的要求不过分,就签了合同。

师资问题就这样解决,教师全都是自学成才的。凤娇觉得这样对不起学员,就尽量抽出时间过来讲课。她经常买晚上那趟火车的票,在车上眯一觉,早上到源城。她属于那种很容易瘦的体质,这么一劳累,脸颊很快就凹下去,鹅蛋脸成了锥子脸,把老爸老妈心疼的不行,张亚梅一再劝说凤娇把学校停下来,凤娇根本就不听。

夏天过去了,财务把账簿整理好了,幸子服果然给凤娇带来丰硕的利润,半年时间,她赚了四十多万,但这些钱,都让凤娇拿出去投资了,她在广州市场,买入大量咔叽布料,继续赶制男士风衣,许文强热还在烧着,城里的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想有一件那样的衣服,市场上供不应求,她设计的样子好,不愁没销路。

凤娇打算这批风衣出货后,就大量买入呢绒料子,虽然不如去年利润大,但应该还能赚一笔,若是判断正确,年底,她个人资产八十万毫无悬念。

凤娇为了吸引学生,在源城学校的大门口,张贴了学校发展目标,现在在校的学生,都希望能学大专课程,服装设计,让他们觉得很高大上,而学半年只能当个裁缝,这两个档次,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凤娇答应学生,尽快办好手续,让他们半年后,就能转入大专课程的学习。

不过,申办私立大学的手续,十分复杂,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省教育厅研究之后,要求凤娇有安全的办学场所,还要有一定的师资力量。

凤娇只好又聘请了几个电大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让他们做三个画家老师的助手,一边学习一边上课,同时,还聘请了几个退休老教授,虽然是教语文、数学、英语的,但教育厅的人不管,只数人头,看有几个高级职称。

这一摊事务,把凤娇忙得晕头转向,前后跑了四个月,才算拿到批文,这还是有个搞教育出身的副省委书记发了话,某些人才没有继续踢皮球。

四个月,凤娇要上课,还得进货,设计服饰,管理工厂,筹资、跑手续,恨不能变成一个千手观音,人也瘦了一大圈,妈妈都快和她动武了,有一次还锁了家门,不许她出去,最后爸爸干涉,凤娇才得以自由。

虽然很累,但凤娇觉得很充实,尤其是想到自己的资产迅猛增加,心里就特别美。

因为和别人的培训完全不同,下期学习报名的学生就越多,一学期学费也增加到五百块,也阻止不了他们的热情,凤娇请源城工学院一位退休的系主任当她学校的校长,这位新校长是上海人,不久帮她从上海服装厂请来两位老师,一个是退休的服装设计师,另一位是负责生产的工程师,这把凤娇乐得找不到北,他们的知识结构或许有些老化,但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算是她学校里专业的人才了。

凤娇见识过上海服装厂给邮电系统的员工,生产的统一制服,穿上的确非常精神,对他们厂里的技术人员自然高看一眼。

就在凤娇志得意满,想要大展宏图时,杨雄急匆匆地来找她:“源城土地局要把火柴厂的那块地收回去,工业局的人很着急,想快点出手,你知道的,哪怕贱卖,钱也是他们的,所以,价格降到了六十五万,其他条件不变,厂长,你买不买?我好容易买通他们单位看大门的,知道今天有人去看地方了,好像是想开个炼焦厂。”

“啊?”凤娇有些傻眼,国家这时候还没有环保的意识,炼焦厂利润很大,她要不是先下手,肯定争不过对方。

“那你快去,给那边说,我们马上就买。”

“嗯,好的。”

杨雄走了,凤娇急得直转圈,她手里没有多少现金啊,秋天马上到来,库房里的风衣可以卖出,但哪怕是送到西安出货,那也需要时间,怎么办?

每次急用钱,凤娇就会想起陈怀希,但却没有勇气去找他,萍水相逢,交情浅淡,那样的“贵人”,能理解自己这样的平头百姓那些无奈吗?他真的会帮助自己吗?

再说,他有这么大能力吗?

杨雄很快就回来了,给凤娇说,那个炼焦厂的人回去筹钱去了,工业局的人说,他们两家,谁先拿钱去,地方就是谁的。

凤娇再也没法犹豫了,鼓起勇气去了工商银行家属大院,陈怀希却搬走了。

老天爷怎么就这么能捉弄人呢?

重生 第三十二章 合同

邻居说,陈怀希调动特别突然,他不知道去了哪儿。

凤娇走出楼道,心里别提多后悔了,她即便不找他贷款,也该带点土特产来走动走动,用着人的时候才想起抱佛脚,不用弃之如敝履,她本来也不齿这样的人,没想到自己竟然做出这样的事。

垂头丧气地从工商局大院走出来,凤娇回到学校,她在这里有一间办公兼卧室,在源城时住一住。

李芳刚好吃过晚饭,迎面走来,看到凤娇失魂落魄的样子,下了一跳:“凤娇你这是怎么了?”

“唉!”凤娇叹口气,“我计划购买的那块地,现在急着处理,可我的手头没有钱,哪怕有五万,我也能先去交个定金,然后再慢慢筹集,我想,工业局那边,只是急着卖,而不是非要一把交清。”

李芳见自己根本帮不上忙,也只有叹气的份儿,帮凤娇去食堂买了点饭菜,劝她吃过:“愁也没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或许还能找到新的教学点,再说,我们找找,看能不能在附近承包个招待所,反正明年新生有地儿住就行了。”

凤娇点点头,她就是买下那块地,还得修葺房子,又是一笔投资,自己暂时还没这么大的资金。

就在这时,张春芳回来了,看到凤娇,脸上有点愧疚。

因为凤娇把教材给了李芳和刘敏,她觉得自己分到守门听电话的工作,很不受重用,虽然凤娇给她的名义很好听——院长办公室主任,其实就是个万金油,哪里都有她,哪里也都可以没有她,她打听到几个在源城工作亲戚的住址,挨个拜访,希望在自己万一被刷下来时,能有个后路。

虽然张春芳觉得自己这样也没错,但看到凤娇,还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脚踏两只船,心里十分愧疚,听李芳说了凤娇的困难,她急忙出谋划策:“院长!”几个老师,就她一个叫凤娇院长。

“院长,我有个亲戚是工商银行的,若是我们用校园抵押,应该能贷出三万元,还有,我明天就挨个给报名的新生打电话,让他们预交一年学费,肯提前交的人,保证给他们安排到工厂当干部,这样应该很快就能筹够钱,我们有五百多个新生,一人一千,就有五十多万。”

“五百多个新生,怎么可能保证都做干部?这不是骗人的吗?”李芳认为荣誉大于天,不能这样自毁城墙。

凤娇却从张春芳的说法里得到启发,今年已经是八五年了,学生在自己这里读两三年书,就是八七年八八年,正是广州那边的外资、港资服装厂十分兴旺,对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的时候,自己这边的学员,没有设计天分的,去学习服装工程、工业管理等也一样有前途,关键是要学有所成。

凤娇觉得这样很好,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对学生也是如此,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学生知道不努力学习,就没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混文凭、厌学的心思就会少很多。

嗯,就这么办,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告诉他们,各门功课都必须达到她的要求,才保证给联系工作。嗯,嗯,暂时定成各门功课必须达到八十分…

凤娇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张春芳和李芳都十分振奋:“真的?广州深圳那边,有能耐就有好工作?大学毕业一般都可以做干部?”

“嗯,但那是聘任制的,就是出了应聘的那个工厂,别的单位认不认可,但过去的资历,下一个工厂会作为参考,有能力就有很多人抢着要的。”

“那就好!”

看到李芳和张春芳紧握的拳头,凤娇一时危机感大增,她要不努力增加学校的凝聚力,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会变成一个光杆司令的。

看到时间才七点多,张春芳梳头洗脸,把自己拾掇利落,又急忙出门找亲戚去了。

凤娇则和李芳商量,怎样和学生沟通,毕竟提前收学费,还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情绪的:“提前交钱的学生,应该给个九折优惠。”。

李芳吃了一惊:“凤娇,一折就是一百块,五百多个学生就是五万多,那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凤娇点点头:“我知道,可一千块存银行,一年也有一百块利息,咱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吃亏了。”

“学生不过提前两三个月交学费。”李芳提醒凤娇道。

“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

“哦,对对!”李芳高兴地笑了,“我明白了,你是说,不用挨个打电话,而是在电视上打广告,说不定还能因此招到更多的学生?”

“嗯,啊?”凤娇原来并没有这样想的,李芳还提醒她了呢,凤娇急忙拉着李芳坐下:“咱俩好像想想,这次的广告词该怎么说。”

“我,我不行吧?我把刘老师叫来。”

“也好!”

刘敏不愧是老三届的高材生,读夜大的本科课程,十分轻松,在夜大的班上,当班长,老师成天表扬,李芳其实学习也很好,但文ge期间高中毕业的,基础和老三届没法比。

刘敏、凤娇和李芳,苦思冥想,又商量了一番,不仅定下广告词,还对扩大招生后的工作做好了应对措施。

“哎哟,都快十点了,大家赶紧休息吧。”凤娇的话刚说完,张春芳回来了,一身是土,裤子还扯破了,巴掌个一块布一走一扑闪,脚也受伤了,一瘸一拐的,把凤娇吓了一跳,连声问:“这是怎么了?”

“别提了,今晚没月亮,有段路还没路灯,和人撞在一起了。”

“来,快坐,哪里受伤了?”

“没事,就是蹭了一下。”

刘敏见张春芳要处理伤口,急忙告辞走了。

李芳从办公室的抽屉里,拿出紫药水,帮张春芳的伤口消毒。

“我办成了,凤娇,我办成了,亲戚说,明天,你带上咱们租赁合同、办学手续,工厂的执照能去银行找他,他可以贷五万款子给你,但只有三个月的期限,他的职权只有这么大。”药水蜇得张春芳呲牙咧嘴,也没压住她兴奋的情绪,她爆豆一般说出一串话来。

“这么好!谢谢,谢谢春芳,哎哟,这可解决大问题了。”凤娇十分欢喜,帮张春芳打来热水,让她泡脚。

张春芳终于觉得自己在单位,是个有用的人,情绪高涨,笑声都比别的时候大,也和李芳一样,叫凤娇的名字。凤娇见张春芳不再和自己那么疏离客气,也挺高兴的。

第二天,凤娇去了工商银行,果然很顺利地拿到了五万块钱。张春芳这个亲戚人也不错,死活不收礼。

凤娇实在过意不去,打算回头让张春芳送他一些衣服,她卖出去不值什么钱,等到了零售商那里,一般人买起来,还是挺贵的。

凤娇不敢耽误,拿着五万就和杨雄来到工业局,工业局的领导正开会,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散了,局长和书记,还有一位,大概是办公室主任,一起见的凤娇。

八五年,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工资很低,男人几乎都穿着灰色中山装,女人也多数是蓝色、咖啡色等暗色系衣服,凤娇穿着一件色天蓝短风衣,蓝色毛哔叽裤子,黑色高跟皮鞋,显得十分惹眼。

工业局两位干部有些意外,没想到凤娇这么年轻,他们用有些狐疑的眼光看着凤娇。

“两位领导,我是个经商的人,你大概也能想得到,有钱我肯定会想办法扩大再生产,所以手头没什么现金,但我能很快筹集够六十五万,我有这个实力。”

“你想说什么?”局长性子有点急,或者有些不耐烦。

“我想先付五万定金,然后,一个月,不,半个月内,把其余部分付清。”

“半个月?”局长和书记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问,“你保证半个月可以将钱交清吗?”

“我保证。”

办公室主任是个头发不多、矮矮胖胖的中年人,他看了看两位领导,插言道:“你敢把保证写到合同里吗?若是半个月交不清,我们就卖给别人了,是你违约,这五万块可不退的。”

书记和局长对视一眼,都没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杨雄差点暴跳起来,凤娇急忙摆手安抚他,然后,笑吟吟地点头:“我保证半个月可以凑齐余下的六十万,但半个月之内,你们不可以变卦,变挂可要退我五万,如何?”

“行!”局长和书记一起答应,反正,土地局那边,还能拖个一两个月的,说不定炼焦厂那边很快也会,凤娇若是变卦,还能多收五万块。

凤娇起草了合同,她早就咨询过律师,把条款都记熟了。

工业局的领导也不是白吃饭的,看了合同,很有深意地盯了凤娇一眼:“很专业嘛。”

两人进里间商量了一会儿,合同再拿出来时,已经签字盖上了公章。

凤娇一手交钱,一手拿了合同,前后不过三个多小时,她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