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吧!”老太太随意道,看二人愕然,以为她们拿不出,皱了皱眉道:“要是嫌多,那就八块吧!”见二人还不吱声,不愿意了,“六块,不能再少了,再少,都不够个煤钱。”

郑慧雅眼见老太太把房价一降再降,心里的怪异再也压不住,忍不住问:“大娘,你先前不是不想往外出租吗?为什么又改了主意?还有,你这价钱这么便宜,想来租房的人一定很多吧!”

这些问题要是不弄清楚,她可不敢租。

老太太不耐烦的看着她们,这还有嫌钱少的?“我家不缺这几个租房的钱,之所以租给你们,无非是听说你叫慧雅,跟我小女儿一个名罢了。”她显然不想往下说,“就是这个原因,你们爱租就租,不租拉倒。”

就这么个原因,郑慧雅显然是没想到,不过,她猜老太太肯定是有话没说完,不过,她们并不熟悉,因此她也不想刨根问底,毕竟,那个年代的悲剧有很多,谁知道老太太家是不是也有不能说的隐痛呢!

“我租我租。”郑慧雅忙道:“不过,大娘,就按你之前说的,每个月十块吧!就这,还是我占了便宜呢,还得谢谢大娘呢!”

老太太无所谓,郑慧雅忙掏出纸笔,“大娘,咱写个合约吧!”

老太太终于正眼瞅她了,眼下,很多人认为写合约是对对方的不信任,因此,无论什么事,哪怕是借钱,都没有借条。像郑慧雅这样主动要求写合约的还真是少数。

其实,郑慧雅主动提合约,也是小人之心。万一,她生下孩子,老人嫌声音大闹腾不肯租给她了怎么办?虽说不是一栋房子,可离着这么近,老人家又不缺钱,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她才宁愿先小人,把事情落实到纸上,这才能放心。

很简单的合约,无非就是不管哪方,不想租了,要提前三个月时间通知对方。

郑慧雅又写上了租期一年,老太太也是聪明人,干脆写上租金三月一交,一交三月。

双方各持一份,看着对方都很满意,有了这份合约,就有了基本保障。

一个想:小丫头心眼还挺多,知道写上不租要提前三个通知对方,这是怕被赶出去没房子住。

一个想:老太太也挺聪明的嘛,还知道一次交三月租金。三十块钱,大部分人家可是负担不起这房费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谈大姐的想法

房子租好了,就剩收拾了。

谈大姐把她家段科找来了,和郑国庆、郑慧君一起,开始倒腾屋子里的破烂家俱。

这屋子里的旧家俱还真不少,说是破烂,看着并没有坏,她们收拾出两张桌子,几把带靠背的椅子,还有两口大箱子,其余的家俱,本来是按老太太说的放到木棚子里,可郑慧雅看着挺好,怕放那坏了可惜了,就都整齐的靠墙堆放到另一间房里。这样,他们可以用的屋子有一间半,也足够用了。

谈大姐看了很是眼馋,这十块钱一个月的房子,可是便宜的不要不要的,她们江城要租一间这样的房子也得二十块钱,郑慧雅这便宜占大发了。

她想跟郑慧雅说说,看能不能把那半间屋子租给她,这样她们一家三口每天都能见面,分摊下来的费用她也能负担得起,可她刚一提,郑慧雅就有些为难的告诉她:“谈大姐,真不是我不帮忙,这房子,我和房主有协议,只有我自己住,或是家里来人,不能转租或是让外人来住。”她说着把协议拿出来给她看,“你看,这不是写着呢吗?”其实她租房的时候,还真考虑谈大姐一家了,也问过老太太了,可老太太一口回绝了,“我租给你,就是因为你和我老姑娘一个名,要是你让别人住进来,我就把房子收回来。”

郑慧雅看谈大姐脸色不太好,不由的苦笑,干脆建议她,“要不,你去问问大娘,我是没有意见,有个伴,还能有人帮我照看一眼不是?”

她是告诉谈大姐,她不介意合租,甚至还很愿意,因为她快生了,有个人住在一起还能帮下忙。

谈大姐很聪明,当然听懂了她的意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事,既然不行就算了,我就是觉得怪可惜的。”她也怕郑慧雅心里有想法,解释道:“我们手里没啥钱,所以就没寻思这租房的事,不过是看你的房子又好又便宜,小郑,你别在意,不行就算了,反正,我们来时,都打好谱住宿舍了。”

郑慧雅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含糊其词的道:“等以后,我住的熟了,跟老太太商量一下,看行不行吧!”

郑慧君去找了头天要给介绍保姆的老太太,她真给介绍了一个中年妇女,姓顾,将近五十岁,满脸沧桑,看着能有六十岁。

“这是我姨家妹妹,前些年受了不少罪,不过人很好,不多言不多语的,又勤快,是个好人,你们就放心吧!”老太太介绍道。

她们试了两天,看她确实是很勤快,也不多话,看着很老实的样子。

郑慧雅让她先找人把暖墙子通了,再去买些石灰把墙刷了。通暖墙子的人好找,可这石灰不好买,郑慧雅干脆去求老太太,老太太斜着眼睛看了她半晌,让她去街道办事道找李主任。

李主任听说是古老太太介绍来的,很热情,领着他们买了石灰,刷子,桶一类的工具,郑慧君和顾姨、加上郑国庆,贪黑把墙刷了出来。

晚上开着窗,第二天就可以搬进来了。

大姐和大弟当天晚上就在这新家住的,“有房子了,还花那钱干什么?有那钱,能给我两个外甥买几袋奶粉了。”

郑慧雅不着急,只要收拾完,大姐放心就可以让她先回去了,快生的时候她再搬也不晚。

郑慧君当然不能这么早离开,她和郑国庆,把给孩子准备的被褥和带的干菜、咸菜等都搬到了新家。

又上街,买了布做了窗帘,门帘等,怕她大着肚子上街不方便,连需要的马桶,痰盂这些,也都置办齐全了。这空荡荡的屋子,立刻有了生气。

“大姐,这回都弄完了,你们回去吧!”她又开始催她们走,郑慧君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得多不得意我们,这不停的撵啊!行了,下午我和国庆去,再看看还需要什么,反正,有顾姨在这照顾着你,我也放心了。”

经过几天的观察,这顾姨为人还真不错,郑慧君跟她交待了许多,反正中心思想就是:你得把我妹妹照顾好了,还有生孩子,做月子,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实在不行咱再找人巴拉巴拉的。

把大姐和大弟送走,已经是九月上旬的尾巴了。

她给历天明写了封信,这是继她从宁县离开之后写的那封信后,第一次写信。

信里把她的新学校,新地址给了历天明,并告诉他自己的预产期。预产期并没按正常的日子,而是提前了一个月写的,她觉得自己怀的是双胞胎,有可能会提前生,她不知道历天明能否来探亲,但她知道,第二年,他就会上前线,虽然有小七的保证,但她希望,他在上前线之前,能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

至于历天明会不会责怪她离开宁县,跟历家决裂,经过这几个月,她已经不去想了。

郑慧雅宿舍的八个人,后来的那三位,都是未婚的年轻姑娘,性格都比较活泼,赶了个周日,跟大家说要出去逛逛,“来这么久,还没出去逛逛呢,今天休息,咱们大家一块出去玩吧!”

郑慧雅的肚子越发大了,看的人胆战心惊的,她不太想动,谈大姐和段科也好几天没见了,小段翔这几天一直吵着要爸爸,她们就说不去了。

张宁表示理解,可新来的张苗苗却不高兴了,“都是一个寝室的,平常郑慧雅总不在,谈大姐也一整出去,今天好不容易大家都在,天气又这么好,出去玩一玩你们还推三阻四的。”

张宁是结了婚的人,理解她们,“苗苗,别这么说,小郑肚子大了自然辛苦,你们姑娘家不懂。小翔都好几天没看着他爸爸了,自然会想。她俩去不了,咱们一起去也一样的。”

庞娟冒出来一句:“我也不去,没意思。”

张苗苗气的眼泪都要汪出来了,堵气道:“不去拉倒,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不去,我自己去,离了你们几个臭鸡蛋,还做不了槽子糕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花痴

这话不好听,但确实不是骂人的话,可庞娟不知道啊,她一听骂她是臭鸡蛋,立刻不愿意了,眼睛一立立,“你说谁是臭鸡蛋?你说谁呢?”

张宁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不过话赶话的,有啥大不了的。都少说两句吧!”

郑慧雅并不想和她们闹的不好,她悄悄的扯了下谈大姐,二人俱从对方眼里看到无奈,点了点头,她说:“行了,苗苗说的对,咱们凑一起不容易,就一块出去玩玩吧!要不然,等过些日子,我肚子更大了,就更不愿意动弹了。”

谈大姐也道:“是啊,生了孩子最起码得大半年不能出去。算了,我也去吧,等回来再去见他爸,不过,你们可别嫌我带着孩子烦啊!”

张宁忙拉了庞娟一下,“不烦不烦,小翔多乖啊,都去都去,都去才热闹。”

庞娟虽然别别扭扭的,可还是跟着大家一起。

八个人外加一个小朋友,组成的大部分是很壮观的。一行人坐了公交车,去了市里。

对于这时候的商场,郑慧雅是兴致缺缺的,她不想买什么,但既然出来了,不想破坏大家的好兴致,因些一路慢悠悠的跟着,不时的对她们的话点点头,表示一下附和。

这一大帮学生,有几个家里条件还可以,但也不可能随便花钱,只是吃上不会苛刻着罢了,因此,她们逛的很慢,无论是卖吃的卖布的还是卖日用品的,甚至连卖自行车的商场,无一没逛到。

郑慧雅走的有些累了,看她们在卖布的柜台前嘁嘁喳喳的,就靠着窗台休息。

张永军和张强,在供销社里穿行而过,张强随意的打量着四周,就看到郑慧雅大着肚子,眉头微皱的倚在窗台上。“唉,唉,连长,是火车上那位军嫂。”他忙用手捅了捅身边目不斜视的男人。

张永军一愣,随着他所指看过去,脚步微顿,转身朝她走去。张强乐颠颠的跟在身旁,率先向她打招呼,“大嫂你好啊,这么巧又见面了。”

张永军朝她点点头,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郑慧雅一怔,朝她们笑笑:“是好巧啊!你们也来逛街吗?”她指了指柜台前那帮女人,“我是和我室友们一起出来的,我在等她们。”

张永军点点头,“再见!”说完转身走了,张强唉唉两声,也跟她说了声“大嫂再见!”就跑着去追他连长了。

郑慧雅愣了半晌,忍不住笑了,这二人,还真有意思,一个多话热情,一个沉默却一样热心。

张苗苗一边往她身边走一边眼睛使劲盯着那二人,走到她身边,眼睛还盯在他们身上,“唉,那两人是谁啊?是你爱人部队的同志?长的真好,不知道结婚了没有?”

郑慧雅一头黑线,难不成这个时代也有花痴?

很快她就知道了,不管什么时代,花痴都存在,而她,也饱受花痴的危害。

“火车上认识的,连他们叫啥我都不认识,只知道二人都姓张。”她说的是实话,其实这二人都有介绍,但她没注意听,也就没记住。

张苗苗一脸的可惜,不过还是问她:“听说你爱人是军人,他在哪个部队啊!”

郑慧雅诧异的看了一眼她,她可记得八十年代初拍好多电影就是关于间谍的,她倒不是怀疑张苗苗是间谍,可她觉得要牢记历史教训,不该说的话要少说才行,轻描淡写的说:“我也不知道,他光说在南方,具体的我没问,他也没说。”接着转移了话题,“你们都买啥了?看了那么半天没看到喜欢的?”

说起布料,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张苗苗立刻把之前的问题给忘了,眉飞色舞的道:“我看好一块绿呢子布料,冬天做件大衣肯定很漂亮。回去我就给我妈拍电报,问她要布票。”

郑慧雅听了只想呵呵,连跟她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了,跟这种出生就不需要为生活发愁的人,她没有共同语言。

不过,她眼珠子转了转,问她:“我冬天准备织帽子往外卖,十五块钱一套,我织好你看看喜不喜欢,要是喜欢,便宜些算你。”

张苗苗撇撇嘴,“真抠,我还以为,你要说我喜欢就送我一套呢!”

“大姐,送你一套,那我做月子生孩子你给你拿钱啊!”她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咋这么会想美事呢,十五块钱,够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了,她这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咳咳,这比喻不太恰当哈,她被自己的话给逗的脸上露出抹笑,张苗苗看的一呆,“郑慧雅,我才发现,你长的还挺好看哈,一点不像农村出来的。”

郑慧雅又想翻白眼了,“农村出来的什么样啊?”

“农村…”张苗苗刚说了这两个字,就看到刚才的那两个帅军人往回走,她捋了捋额发的碎发,面带笑容往前迎,“两位军人同志,你们好!”

郑慧雅一低头间,发现人没了,再一看,不禁乐了,这真是一花痴,这年代,女孩子主动去跟男生搭讪的,估计就这张苗苗一人了。

张永军皱着眉不语,张强瞪大了眼睛,什么情况这?

“我是郑慧雅的同学兼好朋友,”张苗苗一时冲动上前的后果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往下进行,幸好她机灵,拉了郑慧雅出来当挡箭牌,“听说你们这一路上帮了她不少忙,很感谢二位…”眼前的男人一个板着脸皱着眉一脸不耐烦,一个瞪大眼睛一脸好奇的看着她,让她的话再也说不下去,她回头求助的望了一眼郑慧雅,她忙一激灵,上前几步笑道:“我同学张苗苗,就崇拜军人,听说咱们坐一趟车,非得要来感谢一下你们。”

张永军点点头,话还是那样言简意赅,“不用。”说完就走人。

张强笑嘻嘻的,“太客气了,这不是应该的嘛!”

张苗苗看着张永军的背影,低声喃喃:“真帅气啊,简直是太英俊了!我喜欢!”最后三个字声音低的连近在咫尺的郑慧雅都没听到。(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疏离

这一天郑慧雅很累,可也没白出去,她买了些毛线回来,准备织好一套先卖给张苗苗,谁让这丫头是个有钱人呢!

几个室友对她织帽子戴不以为意,甚至她敏感的感觉到,伍立秋几人若有若无的跟她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就连张宁大姐,也劝了她一回,无非就是她是光荣的大学生,几年后会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怎么能自甘堕落的沦为小商小贩呢!

她对此保持了没默,不仅是这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大家对于小商贩,个体户都不是很瞧得上。但就是那批人,成为国家率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她的态度让张宁很不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宿舍里的气氛明显没有以前好。

郑慧雅虽然很想和室友们打好关系,但也要是在不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像这事,她就不可能退让。况且,张宁她们虽然和她保持了距离,但也没到不说话的地步。

她织衣服帽子的速度很快,而且这款式绝无仅有,晚上,一边和张苗苗等着聊着天,一边织着,一点不耽误事。

三天织出一套帽子,张苗苗看了果然很喜欢,二话没说就掏了十五块钱,“太漂亮了,我敢说,我要是戴着回家,我那些亲戚同学的,都得老羡慕我了。”

郑慧雅只收了十三块钱,“你帮我多宣传多宣,多卖几套帽子赚个奶粉钱。”

张苗苗从那天开始就一直惦记着张永军,她缠着郑慧雅让她帮忙介绍,“那没问题,不过,你得帮我介绍那个军人认识。”

郑慧雅有些头疼,她解释了无数遍,奈何这丫头只听她想听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哪个部队的,我们就是坐一趟车,不信,你问谈大姐。”

谈大姐也作证,可她还是不依不饶,“就算那样吧,不过,下次见了面你一定要帮我介绍,”之后还特意强调,“不是那天那种介绍,而是正式的介绍。”

郑慧雅就不明白了,她怎么就非认定他们还能再见面,不过,她缠人实在缠的厉害,她只好点头答应,先糊弄过去,“行行行,要是还能再见,我就给你介绍。”反正过个一年半载,估计她也忘的差不多了。

张苗苗是个敢说敢做的人,这天气,根本用不着戴帽子,可她愣是拿着去各个宿舍显摆了一圈,第二天又硬拉着另一个同学张新华去了附近的j大转了一圈。

这模特没白当,回来就收获订单五张,美滋滋的往她床上一摔,得意的哼了声,“怎么样?还不赶紧过来溜须我,看看咱这效率,才一天,就有五个预定的,这效率的,刚刚的!”

她还决定趁着国庆节回趟家,到时候,那些人看她的帽子漂亮,肯定会吵着问她买的。

虽然跟别人戴一样的帽子比较不爽,不过,两个相较,还是帅哥重要些。

五套帽子啊,够她交七个半月的房租了,省着花的话,都够郑慧雅半年的开销。当然,肚子里这两个不算。

因此,郑慧雅很高兴,抱着张苗苗在她的脸蛋上使劲的“波”了一个,笑遂颜开的说了句“谢谢苗苗。”

她这么轻松的赚了钱,谈大姐有些心动,可她根深蒂固的思想,瞧不大起小商小贩。虽然说她没表现出来,可是让她像郑慧雅一样,织了拿出去卖,她是没有那个勇气的。

不过,不能卖,织了给段科和她儿子也是好的啊!只是她没结婚时家里条件不好,她织个袜子啥的还行,要是织围巾,那线抻不平,不好看啊!

“小郑,要不,你教教我吧!”

张苗苗瞄了她一眼,“这是小郑织了赚钱的,教会了你,她还怎么赚钱?”

谈大姐脸色通红,郑慧雅忙道:“没事没事,谈大姐,你去买了线和织,我教你织。又不难,只要你想学肯定没问题。”她虽然打着谱冬天卖帽子,可也知道,现在的女人大多会织毛线衣,谁要真想学,有那手巧的,买一顶拆了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

她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教她们呢,何必再因为这个伤了和气。再说,她织帽子挣钱凭的可是款式。你不学她学,你不织她织,总有人去仿。

谈大姐怕她们误会,很诚恳的解释道:“我不学织帽子,你教我织平针,我想给孩子他爸织件毛衣。”

张苗苗有些生郑慧雅的气,觉得她和谈大姐好,枉费她对她的苦心,因此沉着脸道:“你们一个爱教一个爱学,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郑慧雅已经知道她那脾气了,跟那八月的天似的,说翻脸就翻脸,因此笑着捅了捅她胳膊,“你要不要一起学啊,将来,给你男朋友织条围巾啥的。”

张苗苗那句“谁稀罕”在她的最后那句话说出,噎在了嘴里。郑慧雅一看就知道这丫头是动心了,笑眯眯的继续道:“那可是温暖牌的,外面都买不到。”

张苗苗刚说完谈大姐,现在让她也说跟着一起学,这面子上有些下不来,她扭捏了一会才故作很大方的:“好吧,看在你诚心诚意的份上,我就学学吧!”

郑慧雅笑着斜她一眼“德性!”

晚上,郑慧雅回到出租房,看着顾姨排放整齐的一个个小瓷坛里腌的各种咸菜,眉头直跳,想了想给顾姨留了个纸条,让她少腌咸菜,多储备新鲜秋菜。想了想现在还不到季节,又加上一句:“顾姨,你有时间可以去农村跟人预定一下大白菜,免得到时候买不到。”

谈大姐和张苗苗,都买了最便宜的针线,要列着架子跟她学毛线活。就连庞娟,也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小团线,也说要学织围巾。

郑慧雅教了几天,发现这织毛活虽然简单,可也真有人笨的学不会的。

“哎呀又掉针了,慧雅快帮我把针穿上。”就听宿舍里不时响起张苗苗咋咋呼呼的声音。

庞娟织的很慢,但还算平整,让她有些意外。

谈大姐手很巧,已经上手开始给她家段科织毛衣,样子是郑慧雅帮着选的,八十年代挺时兴的,鸡心领,前面两趟麻花劲。当然,说是她自己织,其实郑慧雅帮她织的,比她自己织的要多。

张宁看着眼热,她是会织毛衣的,也去买了毛线,准备给家里的爱人织一件毛衣。

一时间她们宿里兴起了织毛活。(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耍无赖

因为卖出去好几套帽子围脖,她上回买的毛线不够用了,赶着周日,她去了趟街里,准备多买一些。

可巧张苗苗家里来人了,她陪着出去了;庞娟和她向来话不投要半句多;谈大姐也要去见段科,她就没好意思招呼她;至于其他人,还是算了吧。

她想了想,还是自己去吧,反正她也去过一回,路线也知道了。

大学附近的公交车,永远挤的到处都是人。

她身为孕妇,在这全民朴实的年代里,自然享受着专座的待遇。

她下了车,往前走了一会,在路边等换乘的车。这年代街道上的车并不多,但c市是大市,又是老工业基地,自然不是江城那种地级地所能比的。

她一只手扶着肚子,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多走几家,多买些毛线,以后就再也不出来,这么大的肚子,实在是累人。

旁边有个同样等车的老太太问:“姑娘,你这是要生了吧!这肚子可不小啊!”

她含糊着道:“嗯,快了。”

一辆公交车停下,下面等车的群众呼拉一下围了上去,车门打开,里面售票员大声呼喊,“别挤别挤,往里走往里走。”

郑慧雅看着那车上黑压压一片人头,车门口拥堵着往上挤的人群,再看一眼自己那高高鼓起的肚子,往后退了两步,她还是打听打听吧,要是不太远,就慢慢的当溜达吧,这车可不能上啊,她严重怀疑她这肚子没处安放。

她问清楚了,离这里到她要去的商场有三站地,倒是不远,她就慢慢的往前溜达。她走的慢,别人半个小时的路她走了近一个小时,她也不去商店,先钻进旁边的一家挂着两个幌营业的小饭店,要了一碗肉馅的馄饨,坐着边休息,边等馄饨。

一碗馄饨愣让她吃成了满汉全席,她在人家饭店足足又坐了一个小时,这才在服务员的白眼中,打包了两个烧饼,慢悠悠的起身出去了。

她估计,要不是她怀着孕,人家不敢撵她,怕是早就不耐烦的把她撵走了。没看她吃馄饨的时候,服务员在旁边嗑着瓜子,一脸的不耐烦吗?

幸好之前在宁县的时候,她换了不少的票,那时候好像票贩子,倒腾来倒腾去的,现在,她换了好几家商站,终于买了一大包的毛线,有粗些的,细些的,各种颜色的都有,她约摸着够自己织几个月了。

这些可都是钱啊,回去就能换回她一年的生活费。

这毛线不重,可什么东西不重架不住多啊,她往回走的时候,走到一半就后悔了,可是买都买了,总不能扔了吧!她瞅着前面一家挂幌的饭店,激动的热泪盈眶,心想这大城市就是好啊,这要是在宁县,或是j市,一个县市里就一家两家饭店,她想坐会都找不着地方。

她毫不犹豫的又进去了,之前进饭店,是饭口前,现在,则是刚过饭口,最后一个吃饭的人还没离开。服务员正在扫地,看到进来人,不耐烦的拿起扫地的条帚敲了敲桌面,看的她直皱眉头。“哎,我说这位女同志,我们已经不营业了,马上就是休息了。”

她是孕妇她怕谁!

郑慧雅皱起眉,捂着肚子哎哟了两声,服务员立刻吓的噤声,这咋地,不是要生了吧,可别这么倒霉让我碰上了吧!

她正琢磨着,就听这顾客有气无力的开口了:“同志,行行好,我这一上午没吃饭了,饿死了,赶紧给我来盘锅爆肉。”她得好好补补,这一上午,累着了,一会还得走路呢!

要是有出租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