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娟一把推开她,“我不走,我一定要求得他们的原谅,我妈等不了。”说着又哀求她:“慧雅,对不起,刚才我太着急了,我向你道歉,你帮帮我,帮我说说情吧!”

张玉杏看着这一切,猜也猜出个大概,把郑慧雅拉到身后,“姑娘,这种事,我们帮不了。”

古老太太哭的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张玉杏忙过去掐她人中,对庞娟说:“姑娘,你要是不想逼死她,就赶紧快走吧!看看,老太太都什么样了?”

庞娟呆了呆,看看老太太又看看老爷子,黯然的低了头,“我走了,他们,就拜托你们了。”

看她跑没影了,郑慧雅才安慰老爷子,“她走了,您清醒清醒,看看,要不要送古阿姨去医院?”

老爷子停止了怒骂,眼神又像以前那样,好像浑浊的看不清,“不用,她这是老毛病了,一激动就这样,没事,一会就好。”

果然,过了会,古老太太缓过来了,看着二人,眼神发直,不言不语。

张玉杏看着心酸,劝道:“老姐姐,不管是什么事,你都要想开些啊!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们这么大岁数了,得保重身体啊!老爷子还指着你照顾呢!”

老太太好半晌才木然的看了二人一眼,“谢谢你们了,我没事了,你们走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回家

庞娟的母亲到底是没有等到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原谅,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

庞娟为此很是情绪低落了一阵子。

虽然她过后又跟郑慧雅道了歉,可能是心里还有些蒂芥,或者是怕古老太太不愿意她进他们家的大门,一直没有再来。

而古老太太经过这事,一下子老了不少,虽然也会和大姨说上几句,但没了原本的爽利劲,行动也迟缓了不少。

郑慧雅和大姨真是觉得二老很是可怜,做了饭都会给她们带一些,古老太太倒也没像之前她以为的那样,会迁怒她,可能是她没帮着说话的原因吧!

生活总得继续,何况别人家的事,她只是觉得可怜感慨一番,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日子还是按部就般的过。

天气很快冷了,郑慧雅让大姨去买了些布,给大姨和两个孩子做棉衣。

买布的时候,听说表姨的小孙子才七八岁,就让大姨多买了两身,给孩子过年做件新衣服穿。

国庆他们随身穿的都是以前的旧衣服,半大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穿上感觉有些小了。

放寒假的时候,谈大姐过来跟他们道别,要回江城过年。郑慧雅给她们带了些路上吃的烙饼和煎饼,又带了几卷干豆腐,天冷放上几天不容易坏,车上吃正好。

谈大姐有些不好意思,有了这些,省了他们买蛋糕饼干的钱了。

“谈大姐,你帮我的时候,我可没说不用了。”郑慧雅嗔道:“我这有这个方便条件,你跟我客气啥!”又道:“谈大姐,要我说,不如过完年你们回来,也找个房子好了,你和段大哥这么两个地方分着,也不是个事啊!”

谈大姐苦笑,“我倒是想,可是住宿舍多省钱,租房子,哪个月不得十几块钱?还有吃饭,唉,我可不像你,这事啊,再说吧!”

她说的也是,郑慧雅也就不多话了,她不在宿舍住,但床铺一直留着,正好小谈翔可以住,省得娘俩挤在一张铺上。

送走谈大姐,她想了想问历翠霞:“要不,你跟着一块回去吧,过年你不在这,你妈肯定会想你。”

历翠霞有些犹豫,妈妈对她再不好,也是疼了她十几年的亲妈,她怎么可能会不想?可是,回去一趟要不少钱,她已经花了嫂子那么多的钱,怎么好意思再花她的钱呢?

“不了,我不回去了,回去路上不方便,太远了,以后再说吧!”她含糊着说道。

郑慧雅笑着伸手摸了摸她的头,“不回家,你不想家吗?”

“才出来没多久,不想。”她硬着头皮答。

“回去吧,毕竟是自己的妈,有什么事说开了就好了,母女俩哪有隔夜仇。”她将心比心,如果她亲娘还活着,她肯定会好好孝顺她,就像她之前和宁宁一样。

劝服了历翠霞回家,她强制命令郑国庆,“你必须得回去,你出来好几个月了,你不得想想爹和娘的心情啊!回家看看他们,给那几个带点东西回去,你也没白当人家的哥哥。”

张玉杏是打了谱不肯回去,“你不用劝我,都走了,你过年时一个人冷清的要命,这不行,肯定不行。”

面对大姨,郑慧雅只好道:“大姨,我大姨夫一个人在家,你得回去看看,他一个大老爷们,能照顾好自己吗?再说了,过年你不回去,让我哥我嫂子他们知道,不得埋怨我啊!过年本就是团圆的节日,你不在家,他们这年能过好吗?那我不成了罪人了?”

张玉杏怎么可能不想家,可是过年,两个小的一走,她再走,郑慧雅身边没人怎么行?过年了,谁家不得回家啊,保姆也是人,怎么可能不回家。到时候,她一个人根本照顾不了三个孩子。

郑慧雅想了想,跟她商量,“要不,我问问表姨。他们要是愿意,就都上我这来过年。咱家暖和,啥也不缺,到时候,有表姨搁我跟前,你也能放心。”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不知道老人会不会同意。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何况家里还有一个病人。

可让郑慧雅过去,一是农村不方便,二是不用想也能猜到,卫生条件肯定不行,过年孩子们也才过百天不久,折腾不起。

张玉杏再去农村收鸡,就去问了姨姥家的意见。

老人家果然不太想离家去别人家过年,毕竟年纪大了,“我们就不过去了吧,我知道你是好意,可你看我们这老的老小的小,俺们农村人埋了估汰的,再把那孩子家弄脏了…”

可是表姨的儿子一家很愿意。他们知道,去了城里,过年肯定会有很多好吃的,不会夸了嘴。看这亲戚家平时来往带的东西就知道了。不过,他们也知道分寸,并没有当着大姨的面说什么,只是等她走了以后,才和爷奶说:“咱们就过去呗,正好我那表妹也是一个人在家,怪冷清的,去了还能帮着看个孩子啥的。她家肯定啥也不缺,要不然,也不能雇三个保姆,跟过去的大地主似的。奶,就让孩子也跟着见识见识,打打牙祭啥的,行不?”

“要去你去,我是哪也不去。再说了,你爸这腿也不能动,费那劲干啥!”老太太眯了眼教训他,“再说从咱爱认了这亲,人家还少拿东西回来了?你妈这晚上回来,也是天天带不少吃的,亏着你嘴了?你小时候我是咋说的,不能贪小便宜,不能贪小便宜,这咋到大了,有了孩子,越活越回旋了呢!”

“我不是贪便宜,这不是人家邀请咱嘛,她家缺人少,咱家缺吃的,这不正好,咱帮着她,吃她点她也愿意啊!”这话说的很对,可老太太还是不肯,一是她不肯占便宜,二是因为年纪大,讲究多,哪有过年空着自家去别人家过年的。

这事就也拉倒了。

张玉杏不提回家的事,郑慧雅急啊,两个小的刚说通了,老的又不干,她干脆问张姨和华姨,“我这过年时需要人手,你们看能不能跟家里商量一下,来帮帮我的忙,串着班来上班。三十那天给五倍的工资,初一到初五三倍的工资,行不行?”

虽然很多人看重团圆,可若真急需用钱,也是可以商量的。

张姨当时就表态了,“不用串班,我不休息。”

郑慧雅一听很高兴,“那可真是太好了。”想了想又不放心,“张姨,你还是回家商量一下吧,要不然,你这头答应了,到时候家里不同意,我这边不好办哪!”

张姨笑道:“我家那口子,厂子里过年加班,不休息,我儿子当兵去了,前些天刚走,家里没人,就我一下,你就放心吧,我指定不能到时候撂挑子,把你闪一下。”

“那,你家我姨夫,加班不得回家休息啊?到时候冷锅冷灶的,他能愿意?”

“咋不愿意?我家旁边就是我大姐家,到时候跟我大姐说,让他过去吃就行。”张姨笑着道:“就是不知道我天天在这,华姐你那行不行?”

意思是她天天上班,华姨没有串班自然也就没有多开钱的机会,怕她不愿意。

“我没问题。你要不行,我还愁呢,不能把小郑一个人扔下,可过年,我那是一大家子,真的是走不开。”她可是家里的大儿媳,过年都要去她家里过年的。

就这么说定了,张玉杏听说又跟张姨唠了唠,得了确信,才决定动身跟两个小的一起回家。

郑慧雅让表姨他们,赶紧给准备东西,城里的物资比小地方丰富多了,肉、鸡什么的没法带,可是干海鲜、冻鱼、布料啥的买了不少。

“这块布是给你三哥的,让谁给他做件衣服,是嫂子的一点心意。这些海带、紫菜,给老姨家的,还有房东大婶那也送去点,当初要没有人家,你嫂子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埋着呢!”

历翠霞听了又是感动又是羞愧。

没有母亲的东西,这些她早就想到了,可她没想到,大嫂这么重情义,就因为房东大婶帮过她,就给人家大老远的捎东西。

心里不禁有些埋怨母亲,要是好好对嫂子,她回家,大包小包的还不得给她拿回去啊!

给郑国庆那边准备的更多,大姐一家四口,家里爹娘及几个妹妹的布料,还有海鲜,还给爹娘捎了二十块钱。

郑国庆抿着嘴不接那钱,“不用二姐给他们,他们啥都没给二姐。”很是为二姐不平。

“你这家伙!”郑慧雅摸了摸他脑门,“那不是爹娘吗?为人子女的,还能真跟爹娘计较?没看你姐夫,这么气他娘,还一个月十块钱的给呢!这是为人子女该尽的孝道。”

大姨那,郑慧雅除了布料吃的,还在布料里面塞了二百块钱。

这些日子,大姨卖烧鸡啥的,也挣了三百多块钱,郑慧雅给她不要,干脆给她塞布料里了,又叮嘱国庆,“你帮大姨看着点,姐把钱放这里面了,等你和大姨分开时,再偷着告诉她一声。走之前别说漏了,要不大姨不能要这个钱。”(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和谐

大姨走了,国庆和小霞也回家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下来,让她一时有些不适应。

表姨接了大姨的班,去乡下走街串户的收了许多的鸡、鸭,郑慧雅给张姨和华姨,每人分了一只鸡和五块钱,“别嫌少,算是过年的福利。”

二人乐的合不拢嘴,这活找的太好了,工资高待遇了,过年还有福利,张姨笑:“我和回家和我家那口子显摆显摆,看看,不光他发东西,我也有东西。”

给表姨的就更多了,除了肉类的,给两位老人和表姨的小孙子每人一身新衣服。

东北冬天天冷,这些肉啊鸡啊可以拿到院子里冻上,等过年再吃。

外面飘着小清雪,郑慧雅窝到烧的暖和和的屋子里,给孩子们做小衣服。

“郑慧雅,你在做什么?”张苗苗闯了进来,身上还有落雪,也不顾身上的凉气就要去摸孩子们。

郑慧雅忙撂下手里的活,挡在她面前,把她往外推,“去去去,把身上雪去一去再进来。”

张苗苗嘟呶,“哪有啥雪啊,这点雪早化了。”

“那也不行,你身上太凉,一会暖和了再靠近孩子。”她毫不客气的拒绝张苗苗的接近。

这年代,医疗水平不发达,感冒发烧烧坏脑子,打针打成聋哑人的有很多。

张苗苗那个人从小骄惯,但是跟谁好,又贴心贴肺,因此也不在意,只把外面的外套脱了,靠在门口的暖墙子上热呼着,“郑慧雅,我心情不好!”

郑慧雅瞄了她一眼,重新拿起针线活做起来,“你哪天心情好了?”

“哎我跟你说正经的,你能不能态度好点?”

“我这态度还不好啊!说吧,又什么事不顺心了?”郑慧雅真心觉得,张苗苗一点不像这年代的孩子,倒是像娇生惯养的九零后一样。

“慧雅,你说怎么办啊!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那个张永军长的帅气,合我的意。”她拉着长音叫着她的名。

郑慧雅听了不由的头疼,“你啊,不是觉得张永军帅气,而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她摇头,“这事啊,我可没办法!”

其实张苗苗就是来跟她唠叨唠叨,“对了,我给宝宝们带了三袋奶粉,给张姨了啊!”

郑慧雅诚心诚意的跟她道谢:“谢谢你了苗苗。”

“你少来,要真谢我就给我想想办法。”她斜着眼睛瞄着她,“到时候,我肯定给你准备一个大猪头。”

“苗苗,你想不想听听我的心里话?”郑慧雅放下针线活,抬头看她:“我觉得吧,你就是吃的太好,生活太好,闲的!”

“你要是像我似的,整天忙着生活,忙着学生,忙着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想这想那了。”

“张永军你见过几次?你了解他吗?他的性格如何?家庭怎么样?”她把张苗苗问的瞠目结舌,“你什么都不了解,就一天到晚的忘不了?不就是一个男人吗?至于吗你?瞧你那点出息?”

张苗苗气的拿起炕上的一件衣服朝她打去,“你说的轻松,敢你有男人了,你是饱…”她及时醒悟过来,自己的话太有歧义,容易让人误会自己很饥渴,“反正,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感情的事,你喜欢我我喜欢谁,要是能控制,那就好了!”

想了想很是不服气她说的,“再说了,我就是觉得他好,想跟他处对象,又没想跟他结婚,管他家庭怎么样的?”

她越说越觉得有理,“你认识你家那位连长这前,就知道他的性格怎么样?就很了解他了?这处对象处对象,不处怎么了解?不处怎么知道适不适应自己?”

她用一副你很逊的表情斜她,“你还是大学生呢,不是新社会的女性呢,也太保守了吧!生活中没有爱情,那还叫什么生活?还不就是一个男人吗?你要真瞧不起男人干吗结婚?”

什么和什么啊!

郑慧雅被她说的哭笑不得,“行了,你能你厉害行了吧!”张苗苗立刻很得意的扬起头,“不过,你跟我再能有啥用?有本事把那位张连长追到手才是能耐!”

一句话让张苗苗瘪茄子了。

郑慧雅又给了她一句:“一切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搞对象都是耍流氓!”

张苗苗想要说什么,可是最后只是嘟了嘟嘴,小声的嘟嘟呶呶的,郑慧雅也不理她,她沮丧极了,站起来要走,张强却来了。

“大嫂,张同学也在啊。”张强摘下军帽,并没有进里屋,只是站在门口,“大嫂,我们连长打了几只野鸡,让我送过来两只,给你留着过年吃。”

郑慧雅知道,历天明那一个月在家,和张永军联系挺多的,二人在外面吃过几次饭,可以说是朋友了。因此也没客气,“那谢谢你和你们连长了。”

她收下东西,让张姨拿了刚酱好的肘子和一个大猪头,这些都是做了预备过年用的。“是自己家做的,可能没有你们食堂的好吃…”

两只野鸡换回这么多东西,可赚大多了。张强心里闪过这样想法,不禁失笑,“不,我不能要,大嫂,你太客气了,这些东西你留着过年吃吧!”

“我买了好多呢,就是为了给你们大家伙分一分的。”郑慧雅道:“别跟我客气,拿回去给大家加个餐。”

“不不不,真不能要,我要拿了这个回去,就得挨批评。”张强苦着脸,“大嫂啊,你就别让我为难了好不好?”

“这是我做为军嫂的一点心意,你不拿,就是看不起我这当军嫂的。”郑慧雅故意板着脸,可是张强眼睛眨了眨,突然开了门一溜烟的跑了,把郑慧雅笑的,“这人,好像我是老虎似的。”

张苗苗道:“你不是老虎,你是能人。我说呢,怎么不称罕我的猪头,原来自己个有啊!”

“唉,别说我不照顾你啊,你看,你和张姨他们走一趟,把东西送过去怎么样?”郑慧雅笑吟吟的问。

“德性啊,你就直说让我给你出苦力得了。”张苗苗很高冷的说完,接着像换了个人似的,把头低下凑到她跟前,“唉,你说,我要是去部队送这个,张永军是不是得请我进去坐坐啊!”

“可能吧,我也不知道,要不,你试试?”郑慧雅忍不住笑,“我看你这家伙简直魔怔了。”

她觉得,因为张永军对张苗苗一直很冷淡,导致她原本不高的那点好感变成了征服欲,不是说越得不到的越好吗?张苗苗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要是二人熟悉了,说不准她就觉得对方没意思,没趣味,跟木头似的不喜欢了呢!

她和张姨拿了个干净的柳条筐,里面放了一个盆,装上酱好的猪头,和猪蹄子,盖上一个盆,又拿了一个挎着小筐,下面铺上油纸,把沥出汤的猪肘子,还有一大块肥猪肉放上。上面拿了油纸盖上。

分别由张姨和张苗苗拿了。

张苗苗看看自己挎着的小筐,小声嘀咕着:“我怎么感觉这么像赶集的村姑呢!”

郑慧雅推她,“快去吧,回来我给你做回锅肉吃。”

张苗苗别看瘦,却很能吃,尤其爱吃郑慧雅做的,放了辣椒炒的五花肉。

这时候,在当地自然是吃不到川菜的,当地人也很少吃辣,张苗苗吃的一边嚷着辣,一边喝着水,却一筷子接一筷子的吃,直吵着过瘾。

她问郑慧雅这是什么菜,其实,郑慧雅是想到了回锅肉的做法,尝试着用自制的辣椒酱的做法,是郑家私房菜,也没有郫县豆瓣酱,根本不正宗。

不过,谁管呢,她顺嘴说道:“回锅肉。”

张苗苗就记住了,每回来这吃饭都要这道菜。

等张姨和张苗苗走了,她让华姨看着孩子,自己拿个小盆装了又装了一块酱肉,几卷干豆腐,去了古老太太那小楼。

老太太自张玉杏走,就不大过来她这边,看到她,也没什么反应。

“古阿姨,我做了酱肉,炖的挺烂糊,你和老爷子留着吃吧!”她自动的去厨房拿了个小盆,把肉倒出来,拿着自己的空盆,“古阿姨,你没事别总闷在家里,多出去走动走动吧!”

许是这些日子她点点的关心入了古老太太的心里,她破开荒的开口了:“慧雅,留下陪我说说话吧!”

“哎。”她有些受宠若惊的坐到了老太太对面。

老太太慢慢的把目光移到了她身上,“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原谅那女人,挺不近人情的?”

郑慧雅忙摇头,“古阿姨,虽然说,我也挺同情庞娟的妈妈,可是,你受的伤害不是我这个外人能感同身受的,所以,对你的任何做法,我都没有立场去指责什么。”

老太太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你是个通透的姑娘。你婆家那点破事,我都听你大姨说了,你能不计前嫌的这样对你小姑子,也真不了起,要我,我就做不到。”

郑慧雅有些尴尬,沉默片刻道:“我婆婆虽然有些过了,但我这小姑子可是对我很好的。何况,大人的事,也牵涉不到她。”

“切”,老太太冷笑,“牵涉不到?你帮她,不就是帮你老婆婆?省了她多少事?她领你的情吗?你啊,还是心太软,你这样,叫以德报怨,我不赞同。”

郑慧雅想了想认真的道:“我知道,可是,我要是不帮她,眼睁睁的看着她这么小就出去工作,然后找个对象结婚,一辈子过柴米油盐的日子,我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要是,我没有能力,我啥也不说。可我有这个能力,我看不到这么干看着,啥也不干。”郑慧雅自嘲的笑了笑,“我也不求他们家领情,我只求问心无愧!”

老太太怔了怔,好一个问心无愧!

她的思绪飘的有点远,好一会突然道:“也不知道,我那两个孙子怎么样了?是不是每天吃不饱饭,还得下地干活?他们走的时候,那两个孩子还没生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郑慧雅知道,她只是自言自语,并不要求她回答,但她还是说了句:“既然想了,就把他们叫回来呗!毕竟是自已的儿子,哪有什么隔夜的仇啊!”

老太太霍地看向她,“你是这么认为的?你差点被婆婆害死,你还愿意和她来往?”

郑慧雅苦笑,“那不是一回事。首先,我婆婆虽然害过我,但说实在的,那不是她本意,我恨她,也不想和她有任何来往。但是,她毕竟是孩子的亲奶奶,我不能阻止孩子爸爸和她亲近。这就是血缘亲情,是斩不断的。”

她很认真的,“古阿姨,你家的情况和我们不一样,当时那种状况,你儿子的选择,你应该恨,可是也应该理解,那特种时代背影下,比你家还要惨的事也不是没有。古阿姨,你要是不想他,不想理他,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你要是想他想孩子,何苦别着恨着呢,难为自己也难为他?”

老太太没说话,她就拿了盆先离开了,走到门口,回头看一眼老太太那寂寥的身影叹了品气。

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太多了,她真心希望老太太能从里头走出来,不要这么封闭自己的心门。

张苗苗和张姨坐了公交车,倒了几趟车去了效区部队驻地。

张永军代表连部对她们表示了感谢,并邀请二人去参观他们的部队。

这大雪嚎天的真没啥看头,一排平房,操场上一些休育器械,可是张苗苗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不住的称赞。“张连长,你们这里的条件挺不错的嘛,我看比许多老百姓家里都强多了。”

“张连长,你们这里要不要女兵啊,早知道我就不上大学,来当兵了。”

“张连长,你们这小战士看起来好小啊,跟我弟弟差不多大,这么训练真的好苦啊,你们可真辛苦!”

小女孩热情洋溢的声音欢快的在军营里响起,把原本沉寂肃穆庄严的军营,渲染的生动而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