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以前跟大姨相处的很好,他虽然不常在家,但孟昭然还是吸取了和农村老人相处的经验,几乎每个星期抱着孩子来一趟,一是不让小六一和哥哥姐姐因为长时间不见面而生疏;再一个就是,相处时间久了,她也很尊重大姨。这个老太太有着大智慧,又没有很多农村老人不讲卫生的恶习。

这样的老人,谁能不喜欢,现在老太太比郑慧雅在大院里可要吃的开。

老太太住的久了,更加心疼慧雅的辛苦,因为她发现,这大院里,家家户户都有保姆和司机,而郑慧雅家里的司机是历天明的专职司机,至于保姆,就是她本人。

“慧雅啊,等大姨走后,你也找个保姆吧。”老太太虽说勤俭惯了,但也不是那不知变通的人,“我知道你们两口子也不差钱,可这家里家外的,你一个人也太辛苦了。”

因为大姨在,家里两个小的,郑慧雅不用担心了,她这些日子天天泡在公司里,她已经准备,全面向互联网进军。

而且,因为历天明的官职越干越大,她已经决定把生意这一块都交下去,干脆把小弟国建找来帮她的忙。

要说国建军,那可是长了个挣钱的脑瓜,他在家里公司干的是风声水起。郑慧雅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虽然不明白这块,可还是很感兴趣,直接去了省城,找了朋友帮忙,咨询这一块,他很是看好电脑行业,当然现在觉得来钱最快的就是卖电脑,这和二姐最初的打算虽然不太一样,但好歹都跟电脑有关。

于是很快就打定主意,和二姐一起干。

反正二姐有钱,双管,不,多管齐下呗!

这些年做生意下来,郑慧雅也培养了做生意的能人,这人手方面,完全不用愁。

三月份,街上的行人就都换下了厚重的棉衣,很多人都穿上了时兴的羊绒大衣。

郑慧雅也给二老订做了合适的,长短盖过屁股的大衣,大姨夫的是黑色的,大姨的是紫红色的,又一人做了一个厚实点的外套,买了鲜艳的里面的衣服,准备在外孙子结婚的时候穿。

“大姨,这个是给我姐的,和平结婚的时候,她好穿,怎么样,好看吧!”红色的对襟唐装,肯定不时尚,但县城里是没有这么穿的,肯定婚礼上穿了很打眼。

“和平结婚,你姐穿这么新鲜干什么?”老太太虽然这么说,可还是很高兴,过年的时候,慧雅给二人一人做了一身唐装,老头子穿上那个臭美啊。

“我姐是婆婆,当然得穿的新鲜点了,儿子结婚高兴,喜兴嘛!”郑慧雅把衣服都装好,看着这收拾好的大包,拎起来试试重量,又都打开把衣服抖落开,“不行,这太沉了,你和我大姨夫还得倒车,拿不动。”她说着挑挑捡捡的,“就拿你们自己现穿的衣服好了,其余的,我去的时候再给带去。”

“你看你,”老太太一眼没看到,她就把包里的衣服折腾出来了,“我和你大姨夫劲大着呢,你以为我们一天吃那么多饭都吃哪去了。有劲着呢,农村人,哪那么娇气,别说这才两个包,再多两个,我们拿着也没问题呀!”

这一天天的,外甥女什么好吃的买什么,那些营养品,她都没听说过,一大包一大包的买回来让她们吃,不吃就白瞎了,所以这大半年,二老是痛并快乐的吃着,再加上活动,身体倒是比原来还好,更重要的是,二人都养的白胖白胖的。

的。

“不行,那么远的路呢,你们又都这么大岁数了。”虽然倒车的票,历天明已经安排人买好了,甚至省城中转的时候也安排了人进站接送,但是二老毕竟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安全的。“这包这么沉,要是真抻着了,哪头合适啊!”

她只捡了二老穿的衣服装了进去,“到时候,再拿个包,装着路上吃的就行了,其他的,咱也不拿了。谁要是想吃这儿的大麻花,让他们来这吃吧!”

她说着叹了口气,要不是家里实在没人,怎么也不能让二老自己回去啊!

可能是她总惦记着这事,晚上历天明回来,她忍不住说了心里的担心,“二老年纪这么大了,身边连个陪伴的都没有,你说,虽然他们不在乎,可咱们也不能因为,他们不在乎就不放在心里啊!”

她放在心里的话一直没说过,其实大姨,无论是前世今生,对她那可是掏心掏肺的,比她爹娘对自己要好的多。

只是,这话她也只放在心里,谁都没有说过。

历天明正在看报纸,听了转过身,看了她半晌,才说:“你要是担心,就看看,不行让谁走一趟,你出钱呗,算人家公出。”

郑慧雅没吭声,心里有些纠结,当初她要去大学当老师,是被前世的那种努力挣钱养活自己和女儿吓的,可如今,太有钱了,这份工作反倒成了她发展的障碍。

很多时候,她都在想,自己到底要不要放弃这份工作,彻彻底底的成为一个商人。

不过她知道,国家对于像历天明这种干部,家属不允许经商的,要不然她也不会想着要国建过来。

宁宁也明确跟她表态了,要考军校,尽管她苦口婆心的劝她,女孩子还是安安稳稳的找份不太辛苦的工作好,可宁宁这孩子打小聪明,聪明的孩子都有老竹腰子,主意大着呢。

她只好把主意打在年纪沿小的小四身上。

小四这孩子相比几个哥哥姐姐,要娇惯很多,虽然自打绑架案后,历天明加大了对他的训练,但这孩子萌萌的,让人就狠不下来对待。

再说两个大的都进了军校,这个小的,历天明也就发话了,随意,别长歪了就行。

“唉,就按你说的吧,我怎么想怎么不放心。”她翻了个身,嘟呶着:“明天我去安排,也不知道能不能买着票!”

“车票你怕什么?你们公司肯定没问题,你啊,还是少操些心吧!”历天明说她,“我看你啊,自打以安和以辉走了以后,你反倒忙了许多,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咦,怎么听着这话带了些幽怨啊?

不会是她听错了吧!

她转过来,半支着胳膊撑着上身起来仔细瞅了瞅,这男人太能装,面无表情的,真是看不出来。

她又躺下,就没注意到男人那原本没有表情平淡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她重新转过身,想着男人的话也没错,不知道是因为大姨在这解放了她,还是因为那俩不在家,她刻意转移了注意力,反正,前些日子确实有些忽略了这人和两个孩子。

不过,幸好公司的事告一段落了,可以好好陪一陪这爷三个了。

这么一想,就又半翻着身体,问:“哎,以安和以辉这回假期能回来了吧!”想到这个就生气,二人不过才大一,竟然第一学期放假就没回家,说是执行某项秘密任务去了。

什么任务能用大一的学生?

她心里很是生气,觉得这两个孩子就是被放出家门,撒了欢不想回家。

当时男人是连教育带哄的,好说歹说的才让她相信,那二个臭小子确实是执行任务了,是帮忙当地的省厅的一项案件。

她当时悬的那心啊,真想飞过去把二人揪回来,幸好二人安然无恙的完成了任务。

不过,任务完成也开学了,家里有大姨大姨们在,要不然她早飞过去看那两个了。

“我这一天天的,迟早得被你们爷几个吓死。”她闭上眼睛嘀咕,“幸好我心脏强悍,要不然啊,现在怕是得心脏病了。哪个好人经得起这个啊!”

历天明听的清清楚楚的,有些愧疚的看着她嘀咕着,进入了梦乡。

早上起床,大姨做好了早饭,她笑眯眯的吃着包子喝着粥,“哎呀,这有老人在身边的感觉真好,要不然,大姨你别走了,等和平结婚的时候咱们一块去再一块回。将来呀,我给大姨养老。你们啥时候想我哥我姐他们,就回去住段日子,住够了再回来。”她说完了还问一句:“好不好啊小四?”

小四吃的正香,使劲点了点头,“好,我最喜欢大姨姥姥包的包子和饺子了。”

大姨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四爱吃,等以后去姨姥家,姨姥给包包子和饺子。”又说郑慧雅,“吃吧你,我有儿有女的,赖在你这儿,不说你爹娘有意见,就是家里那边的人,还不得指着你哥你姐的脊梁骨骂啊!”

“谁管这闲事啊,我哥我姐又不是不孝顺。”郑慧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她是真心想让二老留下,不说别的,这大城市的医疗水平,就是省城都比不上,何况这么一个小县城了。

她正琢磨着让人跑一趟呢,就听电话响了,历天明接了电话回来高兴的告诉大家:“国建正好要回家,买的和二老一趟车的票。”

说着朝慧雅挤挤眼睛,“这下你放心了吧!”

郑慧雅当然放心了,说实话,这几个弟弟妹妹,哪一个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比她强,她也就是占了重生的便宜。“那可真太好了。”

国建来这,当然是要来家里住了,可是大姨在这儿,他也嫌远不方便,干脆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住,郑慧雅前些日子刚给他买了一套房子,面积和国庆的差不多,这也是不偏不向的意思。

弟弟们不挑,万一弟媳妇再有意见那可就不美了,干脆差不多,挑也挑不出理来。

西林葳蕤说

今天就先不补更了,只有这一章。另外还要说一下,感谢订阅的所有亲们,也感谢给西林投推荐票、投月票及打赏的亲们!谢谢你们!有的时候不想写了,一想到还有读者喜欢西林的文,西林就有了动力,真的很感谢大家!

第三百三十九章、互怼

要真找个人专门陪二老,大姨肯定不让,但郑国建正好回家,大姨也就没有话说。

反正小弟也要回去,郑慧雅毫不客气的把之前拿出来的衣物等又装了回去,当然,也没忘了给家里二老带些礼物回去。

五一之前,她把两个孩子送到孟昭然那,让她顺便照顾几天,准备回去参加婚礼。

宁宁重读高三,学习很紧张,倒是没什么意见。

可是小四就可怜巴巴的看着母亲,“妈妈,带我一起去吧,我会想妈妈的。”

历天明看的直脸黑,这小子都十岁了还要吃奶不成?

看那说话,比小时候还要奶声奶气。

郑慧雅亲亲儿子,摸摸儿子的头发,温柔的说:“小四听话,妈妈过几天就回来了,妈妈回来给小四买好吃的。”

历天明送她去车站的时候,还埋怨她:“看看小四,都多大了,还跟要吃奶的娃似的,都是你给惯的。”

对着这个男人,郑慧雅的脾气可没有对着几个孩子好,她斜了他一眼:“怎么的?这就成了我自己惯的了?你惯着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说?”

“我哪惯了,我成天不在家。”他当然不能承认,赶紧把自己撇清。

可一句话让她抓住了话柄,“哼,你还知道啊,你天天的不着个家。亏的我里里外外,伺候这个伺候那个,到了还不落个好!”

得,算他没说。

历天明干脆闭了嘴,可郑慧雅却不想饶他,“我可跟你说,我回去只参加婚礼,你妈那,我可不去。别到时候你跟我不愿意。当初可是说好了的,各过各的,我可没那么大方,这才几年就忘了当初差点害死我们母子的事。”

她这些年做的也够意思了,除了郭秀丽,历天亮夫妻,这老历家上上下下的哪个她没照顾到?

历天明干咳了一声,有些心虚,他确实是想劝妻子过去走个过场的,要不然,不好看不是?

不过,郑慧雅那冷着的脸让他明白,他那番打算是白费心机了,“我知道了,不去就不去吧!”想了想又劝她:“老太太如今岁数大了,她要是说点什么不好听的,你别搭理她就是了。要不然,你还生气,把她要气个好歹,别人还得说你不孝…”这是怕二人无意中碰上。

“我知道,我不去看她,可她要说难听话,我就当没听着就是了。”她也明白,如今老太太和以前不一样,岁数大了精力不如以前,真要对上,没必要较那个真。

她直接坐飞机去省城,两个小时就到了,在省城呆半下午,换晚上的火车。

先回娘家呆了一天,又去市里大姐那呆了一天,这才和大姐大姐夫开车去了宁县。

市里到宁县新修的公路,路况比原本要好得多,他们是提前一天去,而国建、小娴和小静几个婚礼当天会过去。

张雅兰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还一个劲的埋怨他们:“离这么近,不说早点来给我帮忙,还得让我请是不是?”

大姨也在她家里,大家亲热的说了会话,郑慧雅姐俩掏了红包递给表姐,“姐,这是我们的心意,给和平添添喜气。”

要依着她是想买件成用的电器的,可看来看去,不好拿她还看不大上,不如直接给钱来的痛快。

表姐一家对她那是真的好,她跟大姐商量了,不用给一样的,各走各的人情。

可郑慧君想了想还是跟她一样拿,“你姐我也不缺钱,你拿多少我拿多少就是了。”

人情人情,都是互相走动的,郑慧雅干脆的说:“我准备给和平拿两万,姐,你还是别随我了。”

“两万?你可真有钱。”郑慧君想了想,“这么多我是不能随着你拿,这样吧,我拿五千块吧!”

五千块钱也真不少了,她一个月也就开五百多块钱,这五千块可顶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要知道就是小娴小静他们结婚时,虽然早代了些,可也绝对没有这么多钱。

“姐,我可没有慧雅那么财主,你别嫌少啊!”郑慧君给她的时候,还笑着打趣。

屋子里还有别人,张雅兰也没打开看,但这厚度一捏是能捏出来的,白了她一眼:“德性吧,你也是个财主,别以为我不知道。”

郑慧雅不可能在红包里装两万,那红包里只有一千块钱,其余的两万,她放在一个漂亮的小坤包,给表姐使上了眼色,“我给你刚买的,你放起来吧!”

张雅兰也不跟她客气,这种理尚往来的事,收了多了,下回慧雅家孩子结婚,还回去就是了。

她猜着慧雅不能给少了,可晚上没人时,她拿出坤包里的礼金,还是吓了一跳。

“看这姐几个感情可真好,大姨,你可真有福气!”说话的是张雅兰的好朋友,几个关系好的女人都在这帮忙,明天就是婚礼了,看看还有啥落下的,没想到的。

除了礼金,郑慧雅还给新媳妇准备了一枚玉镯,现在玉石的价钱还不高,她自己多留了一些,将来这可都是钱啊,送人还是自己戴,可都是很有面子的事。

何况她有四个孩子呢,干脆给每个孩子预备的齐全的,这些将来可都能做为传家宝传下去的。

而且现在金子便宜的很,她托人从金厂直接买了不少金子,不管到什么时候,金子都是保值的。

婚礼上,郑慧雅意外的看到唐玉芬,她多少年没见过这个妯娌,此时人到中年,唐玉芬人也发福了,她差点没认出来。

“大嫂,我老远看着都没敢认。”唐玉芬一边大声说着一边往这走,满脸笑容的那个热情劲,别人看了还以为她们关系多好呢!

“大嫂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咋没回家呢?咱妈叨叨好几回了,说你该回来了。”唐玉芬说着挤到她身边,伸手去挽她的胳膊,被她轻轻的躲开了。

“唐玉芬,好久不见,你发福了。”她的声音很冷淡,就好像和几十年没见的认识人一样。对于她的最后一句话直接无视了。

郭秀丽能念叨她?要念叨还不如说是骂呢!

唐玉芬脸上僵了僵,她特意在人多的时候挤过来,特意大声的招呼她,就想让郑慧雅不好意思的跟她装也得装亲热。

可谁想这人不按套路出牌。

她手落了空,可她多年早就练就了厚脸皮,也不在意,仍然笑呵呵的说:“是啊,好久没见了,大嫂你还是这么漂亮这么苗条。”她说着眼里闪过一丝嫉妒。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女人怎么能还这么年轻漂亮,要真知道她可是生了四个孩子的人啊!

“大嫂,你可真不像生了四个孩子的人。”

历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的,而认识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那点破事的。

不过四个孩子,还是把大家吓了一跳,这年代,当地计划生育抓的还是挺紧的,不像后来罚款就成。那可真是怀孕了被抓着去流产的。

“你也不像生一个孩子的样。”郑慧雅怼了回去,站起来淡淡的说:“我还有事,不跟你说了,你坐吧!”

唐玉芬急了,伸手去抓她,郑慧雅可不是当初那刚结婚,多年历经高位,连国家领导人都接见过的,给众多军人军嫂做过多场报告的人,岂会怕她?

她冷冷的回头望着她,“唐玉芬,我们之间什么关系,你我心知肚明,我可没兴趣跟你做戏。你要是成心来参加婚礼,就找个地方老老实实的坐着,你要是想闹事,别怪我不客气。”

唐玉芬并不想闹事,她想溜须一下,跟这个大嫂缓和一下关系。

她可听大宝说过了,大娘家可有钱了,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包括开的车,可不是她这小县城里的暴发户给比得上的。

而且她听大宝说,大娘对她可好了,她就想着要是跟也缓和了关系,她说不定也会对历新似的,对她家大宝。

来参加婚礼的,还有历天晨,历新,这都是看郑慧雅的面子上来的。

历新很会看眼色,拉了拉唐玉芬,“二舅母,你快坐下吧,快开席了。”

唐玉芬脸色有些难看,挤了半天才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坐在历新旁边,心里忿恨不已: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趁几个臭钱嘛!哼,我也不缺钱,不稀得求你啊!

话是这么说,可看到历新脖子上那粗的能拴狗的金链子,眼睛嫉妒的都发红。

她阴阳怪气的说:“噢哟,历新啊,你可真是巴结上你大舅母了呵,看看这脖子上戴的,这不会是把狗链子戴脖子上了吧!”

历新眼里闪过一丝怒气,不过这是长辈,他再如何也不能跟她对着来,只好笑呵呵的说:“二舅母可真会说笑话,你家狗能戴得起这金项链啊,看来二舅家真有钱。”

历新媳妇韩梦撇了摘嘴,“我家历新这项链,可是我们两口子搁香港买的,二舅母你可真不识货。”

事到如今,唐玉芬早就不敢得罪郑慧雅夫妻,要论钱,没人家的多;要论权,人家两口子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夫妻下岗。她如今也不敢明面上再得罪这位大伯嫂,也就只敢说说酸话罢了。

可历新两口子是小辈,她可不惯着,这历新也就罢了,韩梦那赤*裸裸的瞧不起她的眼神,让她怒了。“哟,我不识货,哪有你识货啊,还香港,要不是跟了我家历新,你也就去个南韩**吧!怎么,有了点钱就瞧不起人了?你二舅母还问不着你借钱,不用跟我摆那个哩咯咙。”

当地有两个村子分别叫南韩村、**村,大家开玩笑去了趟南韩**就是指去这两个村子。

唐玉芬这就是嘲笑韩梦罢了。

韩梦也不是省油的灯,要不然也不能在家跟婆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把个历翠华吵的不愿意在家呆着,几个地方来回的跑。

“我哪敢瞧不起二舅母啊,看二舅母这红光满面的,到时候找几个舞伴来揍我一顿,那我可没地说理去。”

唐玉芬气的牙直咬,这分明是她不安份。

刚要反驳,历天晨火了,“能不能少说两句,不想来参加婚礼没人求着你们来。历新,你特么的能不能管好你媳妇那张破嘴,什么场合?什么话都敢往外咧咧,年纪轻轻的也不嫌磕碜。”

因为大姐经常受这个儿媳妇的气,他早就瞅她不顺眼了。

唐玉芬再不靠谱不招人稀罕,可这种场合一个外甥媳妇这样讥刺当舅母的,这也太不把他们老历家的长辈放在眼里了。

历天晨从来没骂到韩梦,一个外甥媳妇,当舅的能骂得着吗?

所以他第一次没留情面的低声呵斥,让韩梦红了眼圈,可让她闹,这种场合她还没这个胆子。

她得罪谁也不敢得罪郑慧雅,要是她搅了这喜事,她绝对相信,不会有好果子吃。

再说这个三舅,听历新说也是大舅母供出来的,感情也很深,她也不敢得罪。

历新抿了抿唇没说话,心里也有些厌烦,这媳妇不分场合不懂分寸让他丢了好几次脸面了。

至于唐玉芬,一眼就看到郑慧雅冷淡的往这边瞟了一眼,她立刻把嘴闭的紧紧的,她可听说了,要是得罪了这女人,就能不让她们夫妻办护照出国,到时候,还咋挣老毛子的钱啊!

要是郑慧雅听了肯定会哭笑不得,这谁造的谣啊,她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还能管到给不给办护照。

她可不知道,这可是她小弟特意放给老历家这夫妻俩的话,反正对于上面的事,这两口子啥也不懂,就冲这句话,也不敢再得罪了这个大嫂。

婚礼过后,历天晨邀请大嫂去家里,“大嫂回去的时候,顺便去我那住两天,你还不认识我媳妇呢,正好见见面认识一下。青青也总念叨着,想大娘想姐姐呢!”

“宁宁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就不过去了,放暑假你让青青过我那去吧,她和她姐姐玩还有个伴。”郑慧雅委婉的拒绝了,“你有时间,就带你媳妇也过去玩,正好小霞说也要带孩子回首都,顺便在我那住几天。正好,你大哥也挺想你们的。”

第三百四十章、求人也得有个态度

历天晨本来还挺失落,他两次结婚,大嫂都没参加,可听着最后一句话,他又高兴起来,“行,那我领她和小妹一起去看看大哥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