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当然是一家子的头等重事,数钱大计了,李琳抱了一抱钱,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数着,李琳现在的记忆力惊人,心算能力更是出奇的厉害,手上的功夫因为每天数钱早就锻炼了出来,所以,她现在数起钱来,可是比她那两个不成气的,没见过啥钱的老爸老妈强上不少。

不一会儿功夫,李琳面前的一大堆的钱已经整整齐齐的放到了一起,等着老爸老妈把钱数好了报上数来之后,李琳在心里过了一遍后才大声的宣布出来:“爹,娘,咱们家这两个月做月饼一共卖了六万七千多块钱,除了原材料的费用,还有工人的共钱,一共净赚了…”

老爸老妈虽然也知道赚了不少钱,可当李琳报出数来之后,还是吓了一大跳,好家伙,没成想短短两个月,他们家竟然提前进入了万元户的行列了,两个月净赚了三万来块钱,还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呢。

李琳看着老爸老妈目瞪口呆的样子,有些好笑起来,切,三万块钱算什么,不看她是谁,千百年难遇的重生人士,还是有运道的重生人士,别说三万了,将来就算三十万,三千万,三亿,也有得赚呢!

现在老爸老妈就这样了,等将来,她们家若是赚了三亿,不知道老爸老妈脸上会是怎样的精神呢,李琳想着,还真的很期待呢!

看看一家人,发呆的发呆,震惊的震惊,还有一个缩在角落里光顾着吃好东西呢,李琳知道,现在她还有重大任务,就是要震醒这一帮子发呆的人,然后,还得过一个快快乐乐的中秋节的夜晚。

白天是没顾得上,太忙了,等歇过来了,一定要好好的吃上一顿,才不枉她这么累呢。

“哼!”李琳重重哼了一声,惊醒了发呆震惊的老爸老妈:“爹娘,虽然咱们家现在赚了钱,可是,只是小钱,咱们家以后还得赚大钱呢,你们想想,只是一个中秋节就赚了这么多,可见,现在市场的购买力是多么的旺盛,老百姓需求量是多么惊人了吧,所以,咱们还得再接再厉,寻找下一个发财的道路。”

李琳的一番话说出来,老妈顿时喜上眉梢,抱起李琳,重重的亲了一口:“乖女儿,说的好啊,这点钱算啥,咱们家以后要赚大钱,说吧,咱们接下来干啥,娘听你的。”

原来,李珏的财迷劲完全来自于老妈呀,李琳腹诽着,可还得看着老妈讨好的笑着:“娘,俺早想好了,接下来,天气越来越冷,等收完了秋,咱们做糖果吧!”

“糖果?”老爸考虑了起来:“需要些什么吗?”

老爸老妈并不怀疑李琳会不会做糖果了,光从做月饼上面就已经看出来了,他们家这个女儿确实聪明,啥东西看看就学会了,这糖果吗,肯定李琳早就从食品厂里偷师出来了。

“嗯”李琳一边想着,一边扳着手指数起来:“需要制糖机,俺已经问了,咱们家的钱够买,还有爹得做一个糖模子,还有…”

过了中秋节,收了玉米,种上麦子之后,李琳家的又一条发财大计开始实施了。

老爸老妈去了一趟外地,买了一台小型的制糖机,然后就开始窝在家里研究起了糖果的制作技术。

做糖果,说起来很容易,做好了并不容易。

糖热了是最粘连的,做糖果,首先味道得好,再者得脆,不能粘牙,否则就不是好糖果。八十年代,一切都出于起步阶段,不过,李琳他们并不想以次充好,对于李琳来说,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还有,李琳已经想要打品牌效益了。

月饼的买卖,只不过是李琳投石问路之计,现在糖果才是李琳最关注的,二十一世纪,啥人的钱最好赚,当然十个人九个人会回答,女人和孩子,而糖果,也是孩子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了,李琳现在就要做孩子们最喜欢的,名字叫起来响当当的,硬品牌的糖果。

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李琳一家试验出了各种口味的糖果,什么香蕉味,西瓜味,苹果味…还有奶糖、软糖、棒棒糖。

李琳还给她们家的糖果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喜洋洋,汗,当然是剽窃了,不过李琳那脑瓜子精明,可对于起名字很不在行,只好剽窃了,最关健的是这名字喜性,大人孩子都喜欢,还叫起来顺口。

糖果做好了之后,李琳让老爸又找塑料厂、印刷厂之类的订了许多糖果的糖纸,还有糖果的包装盒,这次,李琳想走一走高端路线了。

一切都做好了,天气越来越冷,李琳他们一家又要开始卖糖果了。

八十年代初期,还没有多少门脸,即使是李琳他们在县城里,可门脸还是少的可怜,不过,幸好李琳她们家是挨着公路边上的,而且她们家的地利位置非常好,是一条商业街,所以门脸的事情对李琳家不算什么。

老爸用木头订了一个大案板,然后用支架支上了,摆在门口,一个糖果摊子就做好了,然后,就是能说会道的老妈负责在外边摆摊卖糖果,当然也兼批发,心灵手巧的老爸负责在家做糖果,保证充足的货源,而李琳则是跑跑腿,充当勤务兵的角色。

第二十七章 买卖

 李琳一边看着玩面团的李珏,一边小声的安慰着心情急燥的老妈:“娘,你别着急了,你眼瞧着那糖挺多的,可一到了腊月怕还是不够卖的。”

老妈这几天心情一直不算太好,因为李琳她们家的糖果做了好多,弄的几个闲屋子都堆满了各色的糖果,可是光凭着老妈摆个摊子卖不了多少,眼看着货物堆积成山却卖不出去,老妈急的嘴上都长火泡了。

“我能不急吗,你瞧瞧那几间屋子去,糖都堆满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家连住人的地儿都没了。”老妈擀完最后一块面皮,扔下擀面杖有些气馁的说道。

李琳摇摇头,老妈咋这么沉不住气呢,眼看着这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再过几天,下了雪,怕是人们就要储备年货了,到时候…

李琳的这番心思想的很好,可是却不能跟老妈说,只好鼓动着老妈和老爸多做糖果,省的到时候供不应求了,以至于弄了太多的糖果积压,让老妈和老爸犯了愁。

“娘,娘,糖很好吃,咱们没地方睡觉觉了,就睡在糖上面。”这时候,小李珏伸出满是面粉的小胖手,拍拍老妈的衣服,笑着说道,完全不理会老妈黑黑的脸色,还有老妈衣服上面那一个显眼的白手印。

“你看看你,还不如两个孩子呢。”这时候,老爸从外面走进来,随着老爸进屋,一阵冷风也从门帘的缝隙里钻了进来,冷的李琳打个哆嗦,缩了缩脖子,看了老爸一眼,就见老爸头上还有肩上都有着细小的雪花。

“爹,下雪了?”李琳马上兴奋起来,跳起来,拉着老爸就问。

“嗯,刚下,看着天色,怕是一场大雪,小琳,跟爹收摊去吧。”老爸先在炉子上把手烤的暖和了,再摸摸李琳的小脸蛋,拍拍李珏的小脑袋。

“好咧!”李琳很高兴,终于,马上,她盼望已久的雪天就要来了,过了下雪天,怕是她们家的货会卖到手软。

果然不出李琳所料,这场雪下的很大,直下了一天一夜。等雪停了,天气也放了晴,街上赶集的人就多了起来,有扯布料做过年的新衣服的,有买年货的,李琳家的摊子前光顾的人也就多了很多。

尤其让李琳高兴的是,她们家的糖果有了大客户,有好多别处的卖糖果的都跑来批发,说是李琳家的糖果好吃又不贵,而且包装也鲜亮,一定好卖。

“有人吗,开开门!”李琳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面钻着,就听到外边有人在喊,抬头看看窗外,天色还黑漆漆的呢,外边啥都看不见,这才几点啊,就吵人清梦,真是的。

“来了,来了,谁啊!”隔壁屋子里,老妈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应着声,还一边催促着老爸快点起来。又听到李珏不高兴的声音:“这都是谁啊,真是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李琳不知道出了啥事,赶紧也穿起衣服来,等她穿好了衣服下了炕向外边走的时候,就见老妈已经领着几个人进了放糖果的屋子里了。直到现在,李琳才明白了,原来这几个人是来买糖果的,可是,这么一大早的就来了,难道是离的远?

等老妈和那几个人出来之后,就见老妈已经笑的见眉不见眼了,李琳心说,老妈笑成这样,肯定是这几个人买的量大,要的货多了。

等了一下,老爸也出来了,然后两个人赶紧给几个客商装袋,打包,过称,一番忙碌过后,天已经大亮了,太阳升的老高,等到过完了称,老爸又帮那几个人把糖都搬到车上去,整整的装了一车的糖,看来得有好几吨了。

李琳想着,怪不得老妈这么高兴,原来人家要的量这么大,几吨的糖果,这可是个大客户了,以后要好好拉拢住才行。

有了这个大客户的开门红,李琳家的买卖一天好似一天,等天了腊月时,她们家的摊位前从早到晚都是人满为患。

老妈一个人看摊子,根本看不过来,没法子之下,只好叫了小姨他们帮忙,这样,好几个人看摊子都有些看不过来呢。

现在,李琳一家的时间是这么安排的,早晨四五点起床,吃完早饭,老妈开始摆摊,老爸带着人员做糖果,一边做还得一边包装,包好了之后直接堆到一旁,根本不用装袋,直接等着往外卖就行了,如果有要整袋的再装。

到了中午,随便吃点什么对付一下,然后再开始干活,直到晚上,老妈收了摊子,老爸把工人打发走了,李琳他们才能坐下来好好的吃一顿饭,吃完了饭还不算完,还得把散糖装袋,等明天批发的时候直接往外卖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李琳他们都是十斤装一袋,这样好计也好卖,帐也好算。

这样忙忙碌碌的,别人家过个腊月都胖了一圈,而李琳家正好相反,过个腊月人人都瘦了一大圈,不过,瘦归瘦,李琳一家的精神很好,老爸老妈整天笑嘻嘻的,逢人就笑,一看就是赚钱了,心情好的原因。

小姨这两天带着李琳每天吹着冷风卖糖,两个人一个过称,一个算帐,配合的天衣无缝,李琳算帐很快,几乎这边小姨才把斤称说出来,那边,李琳就把价钱算出来了,速度快的让人震惊。小姨才开始的时候,还不相信李琳会算的又快又准,试了几遭,见她没一次错误,也就放了心,不过倒是对着别人感慨了一番,无非就是李琳天生就是做买卖的料,现在一天学都没上过,啥帐都能算了,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等着把腊月的几个大集过完,快过年的时候,李琳家那几屋子的糖也卖的差不多了,连着后来老爸生产的那些也全卖光了,老妈一算帐,好家伙,这做糖比做月饼还要赚钱呢。

李琳家做糖的原料是从食品厂那的渠道进的,她们家也等于是靠挂在食品厂的名义下,一年里头给食品厂些钱就行了,所以原料费并不高,再加上包装啥的,把这些都除去,一斤糖果的利润很大,都可以算是对半的利润了。

一个腊月卖了几百吨的糖果,一斤批发价两块钱,一吨就是四千块钱,一百吨四十万,这样算下来,等过年的时候,结了帐,老爸和老妈看着帐面上的钱,还真的吓的呆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一冬天净挣了几十万啊,在这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几十万相当于什么样的概念?不光是才爸老妈,就连李琳都没有想到,小小的糖果里面竟然有这样大的利润,更加没有想到,只一个冬天就挣了这么多的钱。

“他爹,这可怎么办好呀?”老妈看着钱,犯了愁,这可是几十万啊,不是几十块钱,别说看了,想着就犯晕乎,这可得怎么花得了呀?

老爸坐在堂屋里,一边低着头看着眼前的帐本,一边也是直犯嘀咕,钱多了犯愁呀,才刚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一下子越过温饱,超过小康,直奔富裕线去了,这脱节脱的太严重了,老爸没有思想准备,不知道把钱做啥好了。

“爹,娘,把钱先存好了,明年咱们家先啥都别干了,等后年了,俺再琢磨点事吧。”李琳看看老爸看看老妈,小心的建议着。

“哦,好!”老爸老妈现在只有点头的份了,乖乖听着女儿安排,再说,他们现在还真是累惨了,想歇一段时间了。

李琳其实,早就盘算好了,明年就是84年了,记得84年好像是严打来着,好像还判了好多的人呢,既然钱挣的差不多了,还不如消停一年,等过了严打,85年了,啥都不怕了,再好好的盘算着,建个厂子,多雇两个人,既能挣钱,又能让老爸老妈不太累了。

第二十八章 生病

 李琳的爸妈很知道钱不可露白的道理,虽然现在李琳家可以说是全村最有钱的人家了,可过年的时候,老妈还是不敢给李琳和李珏买太贵的衣服,就连李珏吵着要买电视,都让老爸给驳回去了,就是怕别人知道他家有钱了。

李琳很理解老爸老妈这种一夜暴富般的心理,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做人还是低调点好,俗话说树大招风,这话可是很有道理的,老爸老妈保持这种平常心态,别炫富就行了,至于一定要穿什么贵重的衣服了,要吃的有多好评,这些李琳倒并不看重。

重活了一世,已经把一些东西看的很淡了,现在李琳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家人,只要一家人生活的健康快乐,这比什么都好。

可是,李琳的这点愿望却一下子给破灭了,年刚一过完,李琳的二哥,李健就生病了,而且还是那种很严重的,几乎等于不治的病症。

说起来,也是二哥倒霉,过年的时候就有些感冒,因为过年太忙了,大伯一家也没当回事,就给他喝了点姜汤,想着捂一身汗就行了,结果,到了年跟了还没好。

又接着,奶奶到大伯家骂了一出,这下好了,二哥的感冒更厉害了。

李琳原先并不知道二哥李健感冒了,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带着李珏去大伯家送糖果,结果,刚一到大伯家门口,就看到门外围了好多的人,又听到有人在吵闹的声音。

“这是咋了?”李琳很疑惑,大年节下的,咋有人在大伯家门口吵架,按大伯的性子说,怕是早把人给打的不知道滚哪去了吧,怎么还容他们在自家门口撒赖?

李琳拉着李珏分开人群,走近了一年,原来是自家奶奶正坐在大伯家门口哭天抹泪呢。

“老大啊,你个没良心的,你娘有啥对不住你的了,还让不让老娘过年了,这都二十九了,啊,钱没钱,肉没肉。”奶奶一边哭着,一边骂着:“你娘把你拉扯大容易吗,啊,俺一没做贼二没养汉的,凭啥过年了都不让过好…”

李琳听着奶奶这越说越不像话了,赶紧拉着李珏过去,先扯开一个笑脸,很小心的劝说着:“奶奶,您有啥事咱回家慢慢说,俺大伯也是有家有业的人了,在村子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你这么着不是打他的脸吗,他就是再不对也是你亲儿不是,有啥事不能面对面的说的,非要闹的街坊邻居不安的。”

奶奶见李琳站在一旁,微笑的看着自己,而小孙子李珏则是一脸怯怯的样子,躲在李琳身后不敢说话,心里的火气也消了点,一手拉过李琳,也不看她才多大点年纪,就开始诉起苦来:“小琳啊,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大伯家到现在了,钱钱没送来,肉肉没送来,让奶奶怎么过年啊?”

李琳听了这话,心里直腹诽,真是的,就这么点小事,竟然值得跑到大伯家家门口闹腾,奶奶是不是整天闲的没事找事了。

大伯啥样的人,李琳还能不知道,他可不是不孝顺的人呢,其实,李琳她爹弟兄四个都是很孝顺的,有啥好东西都知道先顶着奶奶吃,大伯没送东西去,估计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忙的,或者有啥别的原因呢。

奶奶这样不问青红皂白的就先堵到门口一阵乱骂,要是换了别的不孝顺的儿子,母子俩还不知道怎么的呢。

想了想,李琳赶紧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来,递到奶奶嘴边:“奶奶,你先吃个糖,你听俺说啊,大伯没送东西,不是有俺家和二伯家送的吗,咋也不能饿着了您啊,您要还想要啥的,就跟俺爹他们说,让他们给你买去,咱也犯不着堵在大门口骂呀!”

说着话,李琳就要搀着老太太站起来:“奶奶,您看啊,大伯家现在也没人,您先回去,俺回家跟俺爹说,一会儿给你送钱去,行不?”

老太太现在是可了心的要跟大儿子闹腾,哪听得进去李琳的话,听李琳让她先回去,就把李琳往旁边一推,两眼一瞪:“不成,俺就坐这等了,看你大伯啥时候回家,俺得问问他,俺这当娘的哪点对不住他了,要这么着治俺。”

李琳看奶奶这没法劝,摇了摇头,很没有办法,看看旁边看热闹的街坊,赶紧陪着笑一个个的劝过去:“大伯,大娘,你们先回去吧,俺奶奶这俺看着,大伙儿先散散吧。”

众人看没啥热闹看了,就哄吵着散了。而李琳看看铁将军把门的大伯家,心里不解,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大伯一家都去哪了?

正想着呢,就听到奶奶那又开始叫了起来:“老大,你可回来了,今天咱俩算是没完。”

李琳顺着声音一看,大伯推着车子,车后座上坐着二哥李健,大娘和大哥正一边一个扶着他往回走呢。

奶奶也是肚子里憋了火,不发出来不行,根本没看后面自己的孙子烧的通红的脸,还有晕晕乎乎的样子,就看到儿子吃的膘满肠肥的样子了。

看着大伯推着车子走近,奶奶就像是吃了大力丸一般,几步上前,伸手啪的一下子就打在大伯的脸上:“老大,你还有脸回家啊,你娘在这等你大半天了,你是不是想饿死你娘啊。”

大伯那本来就不是很精神,又让老太太一巴掌扇的晕乎了,也不知道老太太今天又犯啥冲了,不过,大伯也不和老太太犟嘴,赶紧陪起笑脸来:“娘,都是俺的不对,你有啥事咱们回家说啊。”

“回家?呸,今天俺就不回家,咱们当面锣对面鼓的把话说清楚,俺哪点对不住你们弟兄了啊,过年了,你家的钱呢,咋还没送来?”奶奶跳着脚把大伯一通狠骂,骂的大伯又是一阵发愣。

都是自己家的李健这阵子老是发烧,结果弄的忘了给老太太送钱送东西了,还真是的,净让老太太找上门来了,大伯心里一阵发紧,看看脸色铁青的亲娘老子,话到了嘴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娘,您老消消气,都是俺不对,您就当没俺这个儿子啊。”大伯那里一边住了车子,一边扶着车子上的李健下车,大娘早跑到门口去开门去了。

老太太这才发现自己孙子情况有些不对,赶紧住了脾气,赶过来问:“老二这是咋了,病了?”

“嗯,都好几天了,这不,刚出去打了一针。”大伯那里回答着,一边扶着李健进门。

李琳和李珏早就跑到大伯家屋里去了,看着一通忙乱的大娘,李琳把一袋子糖放好:“大娘,你别忙了,俺们就走了,二哥咋样了,没事吧!”

“有啥事?还不是前几天疯玩弄的,也不好好的歇歇,弄的人过年都过不安生。”大娘没好气的回答,其实,她这是在生奶奶的气呢,不过大娘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跟奶奶拌嘴,只好生闷气了。

李琳看大伯家大人孩子的这么上下忙活着,赶紧过去拽了奶奶:“奶奶,俺们回家了,咱们一块走吧,你看,大伯也不是故意不给你东西的,还不都是因为二哥病了吗,你心疼孙子,咱先回家好吗?”

老太太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看孙子病成这样了,啥火也都消了,也不想在这里找没趣,就顺了李琳的话头,跟着李琳和李珏两个小家伙走了。

李琳回家,把事情跟老妈说了一遍,到末了,老妈叹了一口气:“你大伯家倒霉呗,年节下了,老太太跑去找茬,怕是来年光景不顺了。”

李琳知道,她们这边故老相传,腊月和正月里不能吵架,不能摔东西,不能哭,不然来年会一年不顺利的,听了老妈的话,也只是跟着叹了口气,倒并没有往心里去。

一宿无话,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听到外边传来大力的拍门的声音:“三叔,三叔,快点起来。”

老爸听着有人喊叔,一个机灵坐起身来,就冲外边喊:“谁呀?”

“是我,李强,三叔,快点起来,小健不好了。”

这话一传来,不光是老爸老妈,就连李琳都是一惊,小健不好了?不好是啥意思?是病更重了,还是已经不行了?

第二十九章 探病

 大哥李强的话把大伙都吓了一大跳,就连小李珏都起来了,一边爬起来穿衣服,一边哭丧着脸问:“娘,娘,我二哥咋了,死了吗?”

老妈赶紧伸手捂住李珏的嘴,斥责道:“胡说,你二哥能有啥事,不过就是感冒发烧,爹和娘去看看,马上就回来啊!”

李珏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疑惑的望着自己的姐姐,见姐姐只顾在那发呆,很无聊的又躲到被窝里边补觉去了。

这时候,老爸已经穿好了衣服,开门把李强让了进来。

“强子,咋了?”一进门,老妈劈头盖脸的就问,老妈刚嫁过来的那会儿,李强和李健才刚会走,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怎么着也是有感情的。

“三叔,三婶”李强进了屋,眼睛通红的就跟老爸老妈说了一下情况,然后着急的催着:“三叔,俺爹看着情况不好,让俺过来叫你,俺娘去找二叔去了,得赶紧着把小健送医院去。”

“那还等啥,赶紧走。”老爸一听急了眼,拉着李强就往外走。老妈则是爬到炕上在角落里摸出一个布包来,出门追上老爸,把布包递到老爸手里:“看你急的,上医院得带钱吧,大哥家钱也不知道够不够,你先拿着,不行了让强子回来说一声,俺再去银行取去…”说着话,老妈才想起来,今天都大年三十了,银行也早放假了,这钱要是不够,可上哪找去呀?

“你别着急了,小健不定怎么回事呢,俺去看看,你先带着孩子们啊。”老爸见老妈跟着着急,心里不落忍,老妈心眼好,跟谁都一样,见瞅着小健那病的厉害,就跟自己家的孩子病了一样的揪着心,这让老爸很感动。

老爸和李强走了,老妈也睡不着觉了,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就是不困,干脆起来开始生火做饭。李琳那看着李珏睡的香甜,自己却总是睡不着,眼皮子蹦的厉害,心里话,怕是二哥真有个好歹的,可想到这种可能,又马上否决,想到二哥平时活蹦乱跳的样子,赶紧把所有的念头都打消掉。

穿了衣服,李琳起来,蹲到老妈旁边帮着她煽火:“娘,俺二哥不会有事的,对吧?”

“呸,呸,净瞎说,你二哥福大命大,好着呢,能有啥事?”老妈狠狠的在李琳的后脑勺上来了一下子,有些生气的说着。

李琳怔住,老妈还从来没有打过她呢,人人都说老妈细孩子,两个孩子从来舍不打捅一个指头,可今天,却为着一句话就打了李琳,看来,老妈是真的担着心呢。

想到这些,李琳勉强的笑了笑,记得上一世时,二哥好像长到三十多岁都没啥事,这次应该也不会有事的吧?

不过,上一世好像也没有二哥过年生病这一回事呀,更没有奶奶去大伯家闹腾的事情,莫非是自己这只小蝴蝶扇的二哥生了病?

一个上午,李琳就在晃晃忽忽中度过,到了中午,老爸赶回家吃饭,李琳和老妈才摸着了功夫细问是咋回事。

中午的时候,李琳和老妈刚做好了饭,老爸就回来了,李琳抬头一看,老爸的脸色很不好,心里咯噔一下子,顿时一颗心凉了半截。

“他爹,小健没事吧?”老妈一边端饭,一边看着老爸问。

“没事?事大了,小健这回怕是要交待了。”老爸抹了一把脸,硬是把满眼眶的泪水逼了回去,有些哽咽的说着:“小健这孩子看起来也不是没命的,咋就这样了?”

老妈一听是真急了,顿时眼里的泪水一个劲的往外冒,也不管什么大年三十不大年三十了,推着老爸哭着问:“到底咋回事?小健不就一感冒吗,咋就这么厉害了?”

“感冒,感冒就好了。”老爸一听到感冒这俩字,顿时气的咬牙切齿:“本来就是一感冒发烧,谁知道昨天去赵医生那打了一针,让那杀千刀的给打错针了,弄的小健得了败血病。”

“啥?白血病?”李琳没听清楚老爸的话,只是一听见白血病三个字,眼前就是一黑,头脑就开始发晕,这病可是要人命的呀,二十多年后都没法治的病,自己二哥咋就得了这病了?

老妈那里更是,一屁股坐了下来,顿时就开始哭了起来:“小健咋这么命苦呢,这个杀千刀的赵医生,这不是害人吗!”

“行了,行了,别哭了,人不是还没死吗,赶紧起来,快想法子再弄点钱,小健那怕是个无底洞了。”老妈一哭,老爸更烦了,拍着桌子吼了起来,自己侄子自己能不心疼吗,关键是现在得想法子给孩子治病啊。

老妈这会儿也清醒了些,赶紧站起来跑到里屋里,不知道从哪又掏出一沓钱来递给老爸:“给,家里就这点了,要是不够的话,俺去娘家借点,赶过了年再还上,无底洞不无底洞的,别管多少钱,孩子的命要紧。”

老爸接了钱,小心的装到内衣的兜里,又让老妈做了些好吃的东西,给医院里的几个人带去。

到了晚上的时候,李强直接来告诉了一声,说是李琳老爸今天晚上在医院不回来了,让李琳她们自己吃饭。

老妈包了饺子,煮了让李琳他们吃,听着外边放炮的声音,再听听别人家一家子热热闹闹的拜年的声音,老妈想着李健病着在医院,怕是现在连口饺子都吃不下了,心里一阵犯堵,吃着饺子也没味了。

“娘,吃完了饭,咱们去看看二哥吧?”李琳今天一下午都处在心烦意乱之中,当她一听说二哥得了不治之症时,心里就开始疼痛起来,都是自己这只小蝴蝶,扇的二哥得了这种病,李琳一边责怪着自己,一边拼命的想治病的法子。

可是,不管她怎么想,白血病似乎都是不治之症,后来,李琳想起,老爸似乎说的不是白血病而是败血病,心里才好受了一点。

还好,败血病,不是白血病,败血病虽然很难治,可到底有法子不是?李琳这么安慰着自己。

“小珏,快点吃,吃完了咱们去医院给你爹送饺子去。”老妈听了李琳的话,开始催起了李珏。

李珏今天也很懂事,看着家里的气氛压抑,一天都没闹腾,现在很懂事的自己坐在一旁吃饺子,一听老妈催他,就赶紧放下筷子,懂事的说:“娘,俺不吃了,咱们给爹和二哥送去吧。”

老妈拾掇了饺子,带着李琳和李珏步行往医院走去,到了医院,又打听了病房,一路寻找,总算找着了老爸他们。

老爸和大伯两个人在病房里商量着什么,二哥李健似乎已经睡着了,很安静的躺在病床上,手上扎着针,在吊着点滴。

看到老妈带着两个孩子进来,大伯赶紧起来说:“这么晚了,又冷又黑的,你们还来干嘛!”

“大哥,俺这不是不放心吗,要不来看看,怕是晚上都睡不着觉,对了,你们吃饭了吗?”老妈一边把饺子放到一旁的桌子上,一边笑着说。

李琳拉着李珏走到二哥的病床边,看着脸色苍白的二哥,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脸,还好,脸还是热的,鼻子里还呼着气,李琳放下了心,就拉着李珏安安静静的坐到别的病床上,认真的听着大人们说话。

这时候,因为是春节的,医院里的病人很少,一般的人能抗得过去,过年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来医院的,所以,二哥的病房只有他一个病人,看起来很冷清的样子。

李琳坐在二哥对面的那张床上,就听到大伯正和老妈在说话。

“老三家的,你家的钱俺先花着,等过了年,俺就还上,你们大冷天的卖个糖挣那钱也不容易…”

“大哥,你说的是啥话,小健这还病着呢,钱俺家还有,让你花你就花着,等小健长成人了,将来多孝顺他叔点就行了。”

李琳听着,心里还是惦记着二哥到底得的是啥病,看看老爸再看看老妈,最后问大伯:“大伯,俺二哥得的到底是白血病还是败血病,这音听着都一样,可这病可是差的远了。”

呃!大伯有些发怔,没想到李琳这么点的小孩竟然也知道白血病和败血病的不同,于是看着李琳问:“是败血病,小琳知道是啥病吗?”

“知道,俺看过书,二哥要真得的这个病,那咱闪过了年就赶紧把他送到市里的医院吧,在这不保险。”李琳看着大伯很认真的说着。

李琳的话让大伯和老爸老妈都愣了一下,接着,老爸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有些惊喜的看了李琳一眼,老妈则是在思索着李琳的话可不可行。

“小琳为什么这么说?”大伯很好奇。

“因为败血病呀,这病很难治的,一般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要是不及时治疗,怕是…再说了,咱们县里的条件也不行,不如市里边的大医院,大伯,您还是早点让二哥转院吧。”李琳很认真的,一点一点的说着。

“小琳说的对,大哥,俺看也是,这败血病一听就不是啥好治的病,咱们还是早点把小健转到市里吧。”老爸还没说话,老妈心急,赶着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