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时候。云逸轩和云逸尘已死。镇守在西戊和南疆的云军队,没有云家人的亲自领导,自然也不敢贸然的起兵谋反。单靠云致远带去镇压灾民的那点军队,必定打不过京西大营的精锐!

也就是说,只要皇上派兵拦截住了云致远,不让他逃到南疆或者西戊的边境,不让他找到机会与云家军汇合,那么,云致远这一次就必死无疑!

只要云致远死了,他凝聚的军心就一定会散。

到时候。皇上只要辅以重利,就不愁没有人投靠朝廷!

军权可以一步步的夺回,将领也可以慢慢的更替。只要运营得当。不出三年的时间,整个大元的兵权就能被收拢回来。

只是,事情真的会如他们预期的这般顺利吗?

“父亲!女儿是从南方回来的,这一路见到了太多凄惨的场景。那些灾民的苦难,没有亲见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别说灾民们会被逼的造反。就是女儿自己,这一路也杀了不少囤积居奇的商贩,还有一些没人性的贪官污吏。”

“南方好几个省大旱,大约九成的田地颗粒无收,上好的水田都被晒的干裂了。那些灾民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他们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可还有人想从他们身上搜刮银子。女儿不是想为灾民开脱,只是”

云婵卿有些说不下去了,回想起她曾经看到的那些场景。她这个站在痛苦之外旁观之人,都已经觉得辛酸哽咽,更何况那些连水都喝不上的灾民。

所以,她一听说自己的父亲被派去镇压灾民,马上就急匆匆的来到了书房。她一定要劝诫住自己的父亲。万不可对那些苦难的灾民动手。

天灾人祸,总是百姓受苦!

天灾已经够残忍的了。她不希望父亲再成造成人祸!

其实,上辈子也有镇压灾民的事情发生过。

不过,那一次被派过去镇压灾民的,是掌管京西大营的韩太尉。韩太尉是太子党的人,所以依照太子的行事作风,韩太尉是直接领兵过去屠杀的。他将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全部都给杀了个精光。

饿殍遍地,血流成河…

据说,一些干旱的地区,百姓举家逃亡,生怕被当成了乱民杀死。

可是,据云婵卿所知,那些百姓哪里是什么造反的乱民啊!他们不过是得知朝廷发下了赈灾的粮食,却一直也没见到粮食的影子。后来,实在是饿的扛不住了,所以才会抢了官府的粮库。

他们都以为,那粮仓里的,就是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粮饷。他们也都以为,当地的官员想要贪墨这批粮食,所以把粮食压在了粮仓里面,迟迟不肯发给灾民。

可是,这些老百姓们哪里知道,他们心心念念的救灾粮,早就已经被贪墨的一干二净,甚至不等送到地方来,就已经颗粒不剩了!

那十几个带头抢粮的百姓,当场就被衙役给打死了。而这些贫苦百姓的惨死,也彻底的激起了民愤。快要饿死的老百姓们,终于彻底的豁出去了,他们就算要死,也要在临死之前再搏一把。

他们一群人干脆围住了衙门,强势的要求官员开仓放粮,要求官员们把朝廷的赈灾粮发放下来。如果再不放粮,他们就干脆劫府衙,把这些官员的粮食给洗劫一空,一颗也不留下。

看到灾民的情绪如此激愤,官员们也终于也开始害怕了。可是,朝廷的赈灾粮,不仅百姓没有看到,就连他们也没有见到啊!就算他们有心赈灾,又要上哪去弄出这批粮食啊!

于是,当地官员干脆就上了一道折子,说这些灾民造反了。

就这样,要求放粮的无辜百姓,就成了聚众造反的乱民!

上辈子,韩太尉带领着京西大营的士兵,直接屠杀了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杀光了这些无辜的灾民之后,他竟然还得意洋洋的“凯旋而归”。甚至,他还因为自己“打了大胜仗”,多次挑衅云致远这个守边大将。

韩太尉曾经屡次在公开场叫嚣:云致远会带兵打仗有什么了不起?他也能轻而易举的剿灭造反的大军!如果让他领军作战,别说镇守西戊边境了,他能直接把西戊国,变成大元的西戊省!

韩太尉这种自我膨胀的说法,竟然还真有一堆白痴去附和。

不过,像他这样的跳梁小丑,云致远根本就懒得搭理他。

不过是屠杀了一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就真以为自己能够领兵打仗了!这种人哪经历过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血腥残酷,战斗的惨烈之处,又岂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果不其然,当云逸轩和云逸尘带兵攻进京城的时侯。京西大营简直就像一盘散沙,根本阻拦不了云家军的脚步,更别提用他们来保卫京城了。

等韩太尉被一刀砍下了头颅的时侯,恐怕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苦训练的三万大军,怎么会输的那么惨!竟然连一个回合都没有敌过!

韩太尉永远也不会明白:没经历过流血的战士,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战士!

云家军常年镇守边境,每一场战斗都是拿命去拼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身经百战,在死神那里打过滚回来的!而京西大营是个什么地方,不过是纨绔子弟们镀金的去处,哪有真正骁勇善战的猛士!

那些靠着屠杀百姓来夺得功勋的士兵,在真正浴血奋战过的战士眼中,不过就是个让人唾弃的笑话!

所以,京西大营的三万兵将,连五千个云家军都敌不过!

“卿儿,你的心思为父明白。只是,那么多的灾民,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去救济。而且,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只剩下了抢掠食物的本能。如果不靠武力镇压,根本就压制不住”

云致远自然也想救济这些灾民。可是,就算他把云府的钱全部拿出来,买的粮食也不够分给灾民们的。而且,他若真把云府的钱全部拿来赈灾了,那么云府往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为父会采买一批粮草过去的。只是,这也只能缓一时之急。今年的夏粮已经全毁了,若再拖延一个月不下雨,就算想补种也来不及了。而且,此刻就有这么多人在挨饿,今年的冬天,只怕会有无数人饿死了”

云致远愁云惨淡的,显然没有什么更好的应对办法。

他虽然擅长带兵打仗,但却不擅长农事生产,更不擅长安抚百姓。若真到了灾区现场,看到那么多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只怕他真的会忍不住开仓放粮,先把这些百姓都救下再说。

只是,如今大元的贪官污吏遍地,这些粮仓里的粮食,恐怕也根本不够数。就算他真的开仓放粮了,其实也解救不了多少百姓。反倒是那些贪官,会把做空的粮食也算到他的头上,让他去背这个黑锅。

云致远能够能想到的,云婵卿自然也已经想到了。

甚至,云婵卿想的比他还要多,还要深远。

这一次的事情,如果云致远带兵镇压百姓,那么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必然骤降;可是,如果他不用武力镇压百姓,那就必须解决粮食的问题,他只能开仓放粮,然后背负忤逆皇命的罪名。

这是顾太傅一开始就设好的圈套,所以,无论他怎么选择都有错!

第一百三十五章 镇灾?赈灾!

让云致远去镇压灾民,确实是顾太傅一开始就设好的圈套。所以,无论云致远怎么选择,都会让他陷入到万分为难的境地!这是顾太傅设计的毒计,是他专门为云致远安排的,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留手。

别说官府的粮库早就已经空了一大半,即便云致远真的开仓放粮也不够!只说现在这种情况,粮价已经被炒成了天价,就算云致远舍得拿钱去买,大概也没有商户愿意把粮食卖给他!

此时毕竟才是夏天,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但很多人家里还有存粮。等到秋后颗粒无收,大多数人家的存粮也都吃完,那时候粮价肯定还要再涨!特别是到了冬天之后,粮价一定会涨到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粮商,可都在收粮和存粮呢,谁还会把粮食往外卖啊!

既然已经想透了这一点,云婵卿反而有了新的计较。

有些事情既然注定了要去做,那么就索性做到最好。与其两面为难,倒不如放手一试!她要让云致远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解救这些受灾的百姓于水火之中,让云家在民间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她就是要让老百姓们都知道,皇上是拿出粮食来赈灾了,但是经过官员的层层盘剥,粮食早就没了影踪!云将军也确实是被派来镇压乱民了,但云将军却把整个云府的家底都掏空了,为百姓买来了宝贵的粮食!

皇上的圣旨是让云将军镇压灾民的,这个毋庸置疑。所谓的镇压,大家也都明白,不外乎是武力压迫和屠杀!但云将军不忍灾民受苦,就自己花钱买来粮食赈灾,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解救百姓!

这样的对比,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

百姓对云将军感恩戴德。但对皇室却没有什么感激之情。毕竟,在这种时侯,谁给百姓发了粮食,谁就是真正的救世主!百姓才不会在乎谁是皇上,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如此一来,云家这次绝对是功高震主了,可那又如何?云府就是打了皇室的脸面,谁又能把云家怎么样?!有了这样的民间威望,只要再揪住太子的错处,云致远就可以顺利的助二皇子登上皇位!

只要二皇子登基。大元至少还能再太平十几年…

“父亲,您放心,只要能撑过一个月。以后的粮食就不用发愁了。女儿已经让秀妆阁做出了紧急应对,商队已经去北域和南疆购买粮食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粮食送到各个灾区。”

“女儿在回京之前,就已经让秀妆阁在各地设了施粥点。父亲到达了灾区之后,只管宣布秀妆阁是云家的产业。这样一来。只要运作得当,您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很快将灾民安抚下来。”

“而且,女儿已经通知了秀妆阁的掌柜,等大批的粮食一到,就按照原价出售。灾民可以用地契和房契来换粮食。而且。用来交换粮食的田地,仍由原来的持有者耕种,只是租种期间要交一成的租子。这样一来。等灾年过去了,他们就可以按照当初的估价,用粮食或者银子,再将地契和房屋赎回去。”

“若是没有房契和地契的,也可以自卖自身。但是。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且只能签订死契。当然。秀妆阁的施粥也不会停止。实在是一无所有的人,也可以凭着这些粥食,勉强度过这个灾年。”

很显然,云婵卿已经充分的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

如果她对灾民太好,反而会让其形成了依赖,由感激变成了理所当然。到时候,无论曾经为对方做了多少,对方也不会觉得感恩,反而会因为一时达不到他的要求,就觉得不满足了。

她会施舍粮食给这些灾民,但也不会一味的施舍,以免养成了灾民的惰性。如果真的把灾民养成了接受救济的习惯,将来就算灾年过了,他们也已经懒散惯了,只想靠着别人的施舍度日。

升米恩,斗米仇。

一旦对人太过宽厚了,就容易让对方产生一种错觉——就仿佛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而他接受你赠与的一切,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万一你哪天不再施舍,反倒会让人心生不平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习惯了之后,往往认为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去干点什么,或者靠自身的劳动来获得食物。

所以,云婵卿让灾民用房契和地契来换粮,就是为了让他们有紧迫感,让他们将来会因此更勤奋的劳作,用自己的双手赎回自己的家园。

“卿儿,你做的很好。你若是身为男子,这般的才华与魄力,绝对当得起封侯拜相!这天下间的男子,也没有几人能及你。为父为你感到骄傲!”云致远倍感欣慰,差点就老泪横流了。

这样的大才,却生为女儿身,困于闺阁之中,这是国之损失啊!

“父亲,女儿其实还有个建议。”云婵卿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女儿听说,那批赈灾的粮食都已经被折成现银,送进了顾家的大院。父亲何不多派些将士,扮成黑衣人的样子,打劫了顾家?然后再把这些银子,全部买成粮食,以云府的名义发放给灾民。”

云婵卿笑的非常明媚,一脸小狐狸般的奸诈。

这一招叫做“借花献佛”。用别人的银子做善事,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这是多合算的买卖啊!她已经迫不及待想看顾家人吃瘪的嘴脸了。

顾家贪墨的不义之财被盗了,他们却只能一边挖肝挖肺的心疼着,一边还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就算要调查,也只能是暗地里偷偷的调查,还不敢张扬出来,更不敢让人知道自家招了贼。

就算最后查出来是云府动的手,这事儿也不能对峙公堂,甚至他们连提都不能提。只能憋屈的烂在自己肚子里。

这个哑巴亏,顾佑忠那老狐狸吃定了!

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他敢算计云府,也该让他吃点苦头!

“顾家,贪墨赈灾的粮食,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这些国家的蛀虫,当真该死!等扳倒了太子,为父一定要将顾家抄家灭族!”云致远的脸上带起了一丝阴历,整个人杀气十足。

可惜,云婵卿却摇了摇头,不甚赞同的道:“不仅是顾家。贪墨百姓赈灾粮食的,还有许多贪官污吏。如今,整个朝廷已经腐朽了!官场风气太差。若是你不贪,就会被其人排挤,他们认为你会背叛,从而处处针对你,甚至找机会…害死你。”

“整个官场从上到下。从京城到地方,所有的官员都一样。就算有良心的,也不得不与那些贪官虚与委蛇,至少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百姓做一点实事。”

“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久了,人心也是会变的…贪到的银子花顺手了,参与坏事做多了。慢慢的心就变黑了,手也变脏了。然后,就开始觉得理所当然,不把百姓当人看了!”

“朝廷年年的政绩考核,哪一年不是完美的?年年都是风调雨顺。百姓个个丰衣足食,人民全都安居乐业。对朝廷没有任何不满。若不是今年旱灾闹的太严重,连人吃人的事情都出现了,只怕皇上仍会一无所觉吧!”

“这样的朝廷,已经从骨子里腐朽了!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皇上治世无能,与顾老贼关系不大!什么外戚专权,结党营私,不过是掩饰君主无能的借口!连自己的臣子都掌控不了,又如何能掌控天下?”

“女儿回来的这一路,已经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只是没给人留下把柄罢了。若非如此,秀妆阁哪来那么多的粮食,能够将施粥支撑到现在!正是因为见到的龌龊之事多了,才会对朝廷更加失望!”

“若能扶持二皇子上位,固然是好的,云府至少不会腹背受敌。不会在保家卫国的同时,还要遭到朝廷和皇室的算计。而且,到时候再用一些雷霆手段,处理掉大批的国之蛀虫,可再保大元绵延百年。”

“只是,二皇子性子软弱,又被压抑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他掌权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万一他仍像以前一样软弱无能?万一他突然变得残暴施虐?他又会不会把江山社稷弄的一团遭?”

云婵卿一边劝说自己的父亲,一边小心的观察着父亲的反应。她不知道云致远其实已经起过谋反的心思,只能这样一点一滴的对父亲渗透谋反的观念。

二皇子绝对活不过十年,所以,她必须未雨绸缪,做两手准备。

如果二皇子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那么,还不如让云家直接另立门户!只要牢牢的把持住手里的百万大军,云家就能握有主动权!南方大旱,天灾人祸,天怒人怨,正是改朝换代的最佳时机!

只是,她心里也知道,父亲是不会轻易挑起战争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云致远的民族大义,是断容不得他祸害家国百姓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先出一计!(加更)

云致远沉默了半响。

卿儿的话,他是听进去了的。只是,他暂时还不想走到这一步。

如今的大元,虽然已经病入膏肓,但至少表面上还维持着安定祥和。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不少百姓受苦,但大多数人还可以安稳的活着。可是,万一真的打起仗来,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了…

“卿儿,为父也想陈奸除恶!只是,你让为父带兵打仗可以,为父连眼都不眨一下的。可是,真要与这些贪官污吏勾心斗角,为父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云致远故意避重就轻,假装自己没听懂。

战争这种玩意儿,真没意思,劳民伤财的。

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吧!

云婵卿叹息了一声,却也适可而止,没有再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造反这种事情,风险太大,成功率又极低。如果不是有着极大的权利欲望,一般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且,但凡有点责任心的人,都不愿意做皇帝。做皇帝实在太累了,如果真要为百姓做几件实事,恐怕还会把自己活活累死。

这般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哪个傻蛋会愿意做啊!

更何况,云家已经为大元付出的够多了!没必要把整个天下的担子,也揽到自己的身上!云家为了守卫边关,哪一代的男儿不是战死沙场!保卫边疆已经够辛苦了,云家不该再背负的更多。

“父亲,文涛武略,各有千秋!您擅长带兵打仗,就没必要学文臣那一套。文臣用嘴声讨,武将用拳头说话。遇到贪官污吏,您也不必跟他理论。只要制造点意外,让他受到天罚就行了。更何况,乱世出英雄,在这种时侯,出几个正义的侠客,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云婵卿笑的像只小狐狸,眸子里都闪动着算计的光芒。

她早就想做侠盗了,只可惜她的人手不够!护卫们都被她派去镇守秀妆阁去了,能调动的没剩几个。而且,那些贪官污吏都怕死。一个个家里都养着死士,她当初带着母亲回京,实在不方便四处招惹是非。

不过。侠盗这种梦想,让父亲来完成,简直再适合不过了。

“乱世出英雄?这话你听谁说的?不过,听上去还蛮有道理的!” 云致远爽朗的笑了起来,然后乐呵呵的道。“照你这么说,为父也要扮演一回侠客,来个劫富济贫了?!”

云致远刚才还愁云惨淡呢,现在却突然对赈灾期待起来!

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这样的词汇。光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将士们的职责是什么?不就是保家卫国吗?既然百姓需要他们,那他就扮演一回侠盗又如何?只要自己做的问心无愧,何必在乎这些细枝末流?!

云致远笑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什么,神色一下子就严肃起来。

“替天行道的事情做多了,总会被有心人察觉的。皇上本来就对云府颇为不满,再发生这种事情,只怕他会更加无法容忍。我们的计划必须加快了。否则,我担心他会先下手为强!”

云致远此时还不知道。他的猜测其实完全正确。

这次的镇压灾民,就是针对云府的阴谋。皇上已经先下手为强了,只等着将他调走之后,就要对云逸轩和云逸尘动手了。

“父亲放心,女儿和外祖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正打算回来与您细说呢!不过,刚回来就听说您就要去赈灾,这才把正事给忘记了”云婵卿无辜的吐了吐舌头,一副小女儿家的姿态。

云致远宠溺的笑笑,伸手拍了拍她的头顶,就像安抚小孩子一样。

云婵卿也不躲,任由父亲把自己当成孩子哄,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大旱,一向被认为是天罚!是皇上昏聩无能,老天对他降下的惩罚。如今,南方大旱两个多月,田地已经完全干裂,已经到了天罚的程度。有不少人上折子,请皇上开坛求雨,改变如今的困境。”

“皇上本就是个没有担当之人。所以,女儿和外祖料定,他一定不敢亲自开坛求雨,更不敢下罪己诏。他害怕求不来雨水,更害怕官员和百姓都认定,这场干旱是老天对他的不满!”

“皇上会一直推脱此事,坚决不肯开坛求雨。可是,旱情一直持续,文武百官定会不停的上折子逼迫。当他实在抵不住压力的时侯,就要有人替他完成此事。而太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云婵卿笑的意味深长。想要成功谋事,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缺一样不可。她筹谋了这么久,一切终于准备就绪,好戏马上就要开演了。只是还不知道,谁会最先跳进这个圈套呢!

“你的意思是说,这次的干旱会持续很久?太子代替皇上开坛之后,老天一直不肯降雨,就是表示对开坛之人的不满?所以,太子会遭到文武百官的质疑,然后地位会有所动摇?”

云致远皱着眉头,他总觉得事情不会这般简单。

“不!正好相反!干旱不会持续的太久。等钦天监算好了开坛的吉日,太子一定能顺利的求下雨来。而且,大雨会来的很突然,就像老天真的被他打动了,专门为他降雨的一般。”

云婵卿笑的很诡异,她的眼瞳深邃到了极致,隐约中仿佛带着慑人心魄的魔力,却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相信她所说的一切当然,她说的也都是事实。这一切都是她上辈子亲自经历过的:太子从容的开坛求雨,然后大雨滂沱而至,马上就缓解了南方的旱情。百姓一片欢呼,直把太子捧上了天,甚至把他比喻成神子。

可惜,好景不长!

久旱之后,必有洪涝!大雨连绵了两个月不止,原本严重干旱的地区,又引发了极大的水灾。水灾来的太突然了,让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百姓,彻底的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无数人被洪水淹死,无数房屋在洪水的肆虐中倒下。洪水冲毁了堤坝,淹没了百姓的家园和田地,有很多亲人被洪水冲散,生死不知。本就被干旱折磨的不轻的百姓,至少又死去了一半。

腐尸在水中肿胀腐烂,滋生了无数的细菌病毒。

后来,洪水退了,但是,瘟疫却来了…

没有食物,没有衣服,没有房屋,没有田地,也没有官府的救济和帮助。百姓们一无所有,却有着可怕的疾病的威胁。

体弱的人先病倒了,然后就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但凡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发病,然后又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人死了都没人敢去收尸,生怕将自己也给传染上了。

当地的官员知情不报,只把爆发瘟疫的城镇隔绝起来,想着不让瘟疫传染到其他的城镇。然而,瘟疫是根本就控制不住的。灾区的百姓大批的死去,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染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死亡。

没几天,最先爆发瘟疫的小镇,就已经成了死城。

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住瘟疫肆虐的脚步。周边的小镇也发现了瘟疫的感染者,一传十,十传百,生病的人越来越多,瘟疫波及的范围愈来越广。

然后,周边的几个城镇也开始隔离,不准任何人离开所在的城镇。

可是,瘟疫还是在不断的蔓延,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空城,死地,尸横遍野,人间地狱…这才是真正的天罚!

终于,有官员忍不住了,把灾情报了上去。然后,慢慢的就有人提出了,这是老天对太子的不满!太子德行有亏,由他开坛求雨,造成了上天的震牛就连之前的干旱,也是因为上天对储位的不满!

在这样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太子的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动摇。连太子党的许多中流砥柱,都开始在上朝时保持沉默,不再为太子辩解。

当初,皇上差点就成功的废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