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黄氏的院子,请安的气氛压抑中透着紧张。

自一年前开始,莫绮琉不再早早起床第一个前来请安,而是不早不晚的赶在众人的时间点上一道过来。黄氏脸色虽不好看,却不曾说出口。莫绮琉乐得装无辜,只做什么也不知。

“听说五公子昨日被留了堂?”说着五公子,四姨娘的眼神却望向黄氏。

“哦,有这么一回事?”能抓住五公子和六公子的小辫子,黄氏自然乐此不疲。

“只是听六公子回来提过,倒是不知为何。”四姨娘一幅高高在上的表情。

六公子不敢搭话,五公子不会搭话,二姨娘和莫绮琉面不改色,兀自沉默。

“二姨娘,五公子做错了什么事居然被夫子留了堂?”见众人都不说话,黄氏开了口,只是脸上的怒气不及话里的幸灾乐祸。

“五公子的功课丢了。”不欲多说,二姨娘简短的回答道。

“是丢了啊,还是根本就没做啊?”四姨娘凉凉的质疑声拦下了黄氏的说辞。

“丢了。”二姨娘镇定的给出两个字,不打算再开口。

被四姨娘抢了话,黄氏的矛头偏离了方向:“倒不知六公子有没有功课一说?”夫子免了六公子的功课是公开的秘密,除了老太太和老爷,其他人都知道。四姨娘这个做娘的觉得这是特权,旁人自然一笑了之。

“夫子说六公子极是聪颖,功课之事倒无甚必要。”四姨娘的得意配上六公子高高昂起的头,真的很配。

“是吗?”黄氏的眼神带上了不屑。聪明的不需要做功课?是懒得完全不会交功课吧!

“夫子确实是这般说的。”没有被黄氏的怀疑激怒,四姨娘将话题绕回五公子身上,“就是五公子,夫子也夸赞很是勤奋呢!上有大公子,下有五公子和六公子,咱们莫园果真是人才济济。只需再过上几年,无可限量啊!”

此话一出,黄氏的脸色不甚好看起来:“大公子入仕自是非常之了不得。五公子和六公子年纪尚小,怕是看不出来吧!”

“说起这太太可就不知了。公子和姑娘不一样,没有旁的琴棋画绣分神,一门心思的扑在书本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老太太和老爷问及两位公子的功课,夫子那定然也是赞不绝口的。”四姨娘甩着手帕娇笑道。

“只要别夸大了口,摔的满头是血才好。”忍着心中无儿的憋屈,黄氏回道。

“那也要有的夸不是?哎呦,一不小心就给忘了,太太是不能亲身感受的。”摸摸六公子的头,四姨娘假意的娇笑声更大,分外的刺耳。

第二十五章

四姨娘此般言语,饶是机智如三姑娘,仍是一时无语。望了望面色泛黑的黄氏,三姑娘心下暗叹一口气,静默不语。

四姑娘则是愤怒的眼神直射莫绮琉,小脸气的绯红。

莫绮琉被瞪的莫名其妙。这也怪她?黄氏自己接的口,给了四姨娘借题发挥的机会,怨不得她吧?别过眼不去看四姑娘,莫绮琉安之若素的兀自发呆。

被漠视的四姑娘更是恼火,愤愤的扭过头,暗自发誓再也不给小八好吃的了。

“罢了,五公子和六公子还是暂且不要提了,说多了也是惹人嫌,哎!”很是乐见黄氏气得七窍生烟,四姨娘再接再厉,关怀的看向莫绮琉,“八姑娘这几日可还好?去绣坊是不是很辛苦?”

好吧!终于来了。莫绮琉抬起头,嘴角勾起有礼的笑:“小八很好,多谢四姨娘关心。”

“应该的。说起绣坊,八姑娘的绣艺可是好的得了老太太的称赞的。咱们莫园这么多姑娘,一个都比不上八姑娘呢!就说小九,还要多跟八姑娘学学才是。”比完所有的姑娘后才稍稍提一下九姑娘,四姨娘的言外之意彰显的淋漓尽致。

“这倒是。八姑娘的刺绣,咱们七姑娘可是万万比不上的。”五姨娘立刻随同附和。

莫绮琉不好意思的笑笑:“七姐姐和九妹妹也是很能干的。”

“能不能干只有自己知道。”黄氏冷冷的话语忽然插足其中,打破表面上的和谐。

“太太这话却是何意?八姑娘的刺绣是真的很精湛才会被老太太送去绣坊的,怎能说不能干?”四姨娘不遗余力的离间着八姑娘和黄氏的关系。

“若是我没听错,母亲的话是接在小八开口之后说的。”纵使三姑娘再不情愿陷入战局,也容不得四姨娘继续嚣张下去。

“就是。要不是小八的绣帕绣的太过好看,怎会被人拿去装作是自己绣的交给夫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四姑娘又岂会不懂?更何况四姨娘还一再挑衅。

“你胡说。”九姑娘当即跳了出来。娘说在太太的院子里不许她说话,可她实在是忍不住了。

“我怎么就胡说了?九妹妹可别冤枉四姐姐。”对上九姑娘,四姑娘的气场明显的强上许多。

“你…”九姑娘还想再说话却被四姨娘给拦了下来。

“四姑娘说话要有凭证,怎可凭白乱说呢?”绣帕的事九姑娘回去没提过,四姨娘自然也不知晓。此刻见九姑娘不打自招,连忙接过话头,顺便拦下了九姑娘。

“四妹妹可没指明是谁拿了小八的绣帕,九妹妹何必这么急着站出来辩解?四姨娘又为何指责四妹妹胡说?”伸手拉住几欲发怒的四姑娘,三姑娘的面上带着讥诮。

四姨娘瞬间便被堵了嘴。一旁的七姑娘看准时机,连忙见缝插针:“四姐姐说的不就是上次打小九的绣篮里掉出来的绣帕?”

“既然是九姑娘绣篮里掉出的绣帕,怎能说是八姑娘的?这可实在是冤枉了九姑娘。”见识了嫡长女的出嫁,在五姨娘的心中四姨娘顷刻变得比黄氏更加靠得住。她膝下也就一个七姑娘,不指望继承莫园的家产,却盼着搭上四姨娘为七姑娘争份不错的嫁妆。听说嫡长女的嫁妆是老太太和老爷定下来的,黄氏根本就没插着手。这样一想,站在哪一边对于五姨娘来说毫无悬念。

“是不是小八绣的一看便知,心知肚明的事还要看从谁的绣篮里掉出来的?若是这样说,街上小贼不就一个也没犯错?钱袋可都是从小贼身上搜出来的。”四姑娘斜着眼睛嘲讽道。冤枉?还真是冤枉!天大的冤枉!

“四妹妹这话就不对了。咱们莫园九姑娘又岂能和小贼混为一谈?”三姑娘面色平静,一本正经的看向四姑娘。

四姑娘嘟嘟嘴,也不解释,更是坐实了九姑娘与那小贼并无不同。

“四姑娘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了。”见四姨娘的脸色沉了下来,五姨娘呐呐的说道。

“五姨娘未免过于紧张,四妹妹不过是率性坦言罢了。”三姑娘一对美目中冷意忽隐忽现,似有若无。

身旁的四姨娘不知何时已经偃旗息鼓,五姨娘被三姑娘和四姑娘打压的不知该如何应对却不得不孤身奋战。心思一转,五姨娘的视线落在了低调行事的莫绮琉身上:“八姑娘身为当事人,不该站出来说两句吗?”

“五姨娘这话倒是好笑了。五姨娘觉得小八该如何回答?就算当面对质,不是也应该把夫子请过来吗?”今日四姑娘是打定主意和五姨娘杠上了。随便一个姨娘都可以跟她们正房叫板的话,母亲这个主母如何当家?她们这些嫡女又该如何自处?

见火已烧到她的身上,五姨娘便收了言辞,不敢再接话。三姑娘不是好对付的,四姑娘也不是好惹的。

看着黄氏袖手旁观,任三姑娘和四姑娘一搭一唱的镇压五姨娘。再看看淡然而坐的八姑娘,四姨娘心中大骂五姨娘的愚蠢。四姑娘明显是想为八姑娘出头,三姑娘则是护着四姑娘不被欺负。五姨娘和七姑娘这一插嘴倒将那三姐妹的情谊给激了出来,生生将八姑娘推向了黄氏那一边。

没想到四姑娘还是念着与八姑娘的这份姐妹情的,黄氏居然也没有出言制止。不对,仔细想来,黄氏从不曾正面对上八姑娘。不论旁人待八姑娘是好是坏,黄氏一律漠视,置之不理。那么四姑娘的举动是否乃黄氏的授意?

还有三姑娘,嫡长女未出嫁时,三姑娘就老是冷着脸有意无意的和嫡长女对着干。如今的三姑娘更是风头大盛,直追往日的嫡长女。这也是黄氏的授意?仅是无心的纵容抑或有意的教养?算算日子,三姑娘也是时候该说亲了,黄氏莫不是想趁早教导三姑娘管家处事?

戏到此时已算落幕,过完戏瘾的莫绮琉在众人沉默的紧张气氛中站起了身:“母亲,小八该去绣坊了。”至于她们之前讨论的绣帕之事,不过是拿来讽刺彼此的噱头,她不欲参战。即便是为她出头的四姑娘,起始也是为了打压四姨娘的得意嘴脸。既然目的都不纯正,她又何必涉足其中?

没想到八姑娘这一开口竟然无视所有的纷争,众人心下各异,免不了又是诸多猜想。

“既如此,八姑娘先去吧!”八姑娘去绣坊的事是老太太定下的,即便老太太免了八姑娘的请安,绣坊一事一直未曾停下。黄氏心中再多想法,亦不得阻拦。

莫绮琉便不再停留,转身离去。她不是故作沉默,只是不屑插嘴。若是九姑娘不拿她的绣帕,她不会再绣出一幅一模一样的交给夫子。若不是九姑娘的那条绣帕衬得她的三条绣帕太过明显,夫子不会闹到老太太那,她也就不会有前去绣坊的机遇。是非因果,九姑娘的小动作何尝不是成就了今日的她?一定程度上,其实她是应该感激九姑娘的不是吗?

事已至此,再坐下去徒惹麻烦。四姨娘带着六公子和九姑娘离去,五姨娘忙不迭的拉上七姑娘尾随其后。一贯秉持沉默的二姨娘则牵着五公子走在了最后。

“说不过就跑。”四姑娘就着杯中的茶水,不屑的嘀咕道。

“你少说两句,就会耍小孩子脾气。得罪那些人对你有什么好处?”三姑娘拿手指戳四姑娘的额头,训道。

“三姐姐不是也开口了?干嘛训我!”四姑娘一脸的委屈。

三姑娘轻叹了一口气,看向黄氏:“母亲,有些气不需置。”

“三姑娘倒是比母亲看的开,以后嫁人了定会过的比母亲更为顺心。”争了这么多年,黄氏不得不承认三姑娘比她沉得住。这样也好,嫁到夫家不至于受太多闲气。凭三姑娘如今的本事,拿捏住夫家的姨娘们自然不在话下。

“三姐姐要嫁人?”四姑娘惊奇道。母亲已经为三姐姐说好亲事了?

“你三姐姐怎么就不嫁人了?就是你,今年也有十一了,是时候琢磨琢磨了。”黄氏笑着打趣尚是小孩心性的四姑娘。

“不跟母亲说了,我先回去了。”第一次听母亲提及亲事,四姑娘难得的害羞了一回。说着便自椅子上跳起来,拔腿就走。

“还是个小孩子啊!”黄氏看着四姑娘的背影感叹道。

“再过上两年,该懂的四妹妹自然也就懂了。”三姑娘不以为意的笑笑。

“四姑娘还早,先不必理会。倒是你,对于亲事有何想法?”黄氏收敛了笑,严肃的问道。

“想法?能有何想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时能由着她来了?

“也是。你自小到大都呆在莫园,哪曾见过其他家的公子?”黄氏的声音低了下来,“就是二姑娘也曾去上京小住了半年。”

“母亲,这事比不得。”三姑娘面色如常,轻声说道。

第二十六章

“是啊,比不得。”黄氏喃喃出声。同样是莫园嫡女,齐氏的女儿就是比她的女儿高贵。怎么能比?又怎么比得上?

三姑娘皱了一下眉头,没有再开口。

“三姑娘觉得齐家少爷如何?”黄氏忽地眼前一亮,语气染上了莫名的兴奋。

齐陌?那个俊秀男孩的身影猝不及防的再度浮现在三姑娘的脑海里,荡起阵阵涟漪,随即恢复到波澜不惊:“母亲,齐家咱们攀不上。”

“为何攀不上?齐家固然权大势大,可咱们老爷如今也已升为二品官阶。更何况齐家和莫园本就有着姻亲关系,跟旁人比起来岂不又亲近了几分?”三姑娘的顾虑黄氏不是不知道,却不以为然。她是在齐氏过世一年多以后才进的莫园,不曾对齐氏有丝毫不敬。这么多年来,她亦不曾与嫡长子和嫡长女发生任何正面冲突,即便是忍着怒火也力求做好表面功夫。就是三年前御史夫人前来莫园,她依旧不曾得罪贵客。她已然做到这个地步,齐家又怎找的到发难的噱头来拒绝三姑娘的亲事?因为齐氏,因为嫡长子和嫡长女,齐家和莫园的关系永远也断不了,三姑娘嫁过去有何不可?

“母亲以为齐家会同意这门亲事?”齐家的门槛,莫园又怎么攀得起?真要论起两家的情谊,也就只有已经出嫁的嫡长女才可能进得了齐家大门。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比、无法比,却还是无法避免的拿出来比较。三姑娘心中长叹一口气,挥散刚刚升起的不该有的念头。

“咱们不提,又怎知齐家不会同意?更何况这是你父亲提出来的。”老爷跟她说有意再与齐家联姻之时,她心中也是百般不自在。拖了这么久最终还是选择征询三姑娘的意思,只因她越想越觉得齐家无疑是三姑娘最合适的归宿。无论是权势还是地位,嫁去齐家的三姑娘都将荣华一世。如此这般,四姑娘接下来的亲事也将连带的高上几个门槛。

三姑娘还想再说些什么,却最终停驻在三年前那个男孩的身影上。她的亲事本就由不得自己做主,嫁给曾经相处过一段时日的他自然比嫁给完全不相识的人好。至少她知道他的相貌,了解他的秉性。无法否认的是,在母亲提起他的那一刻,她的心中还是抱有那么一丝喜悦和期待的。如若真的可以,她是不是也可稍稍奢望一下?小女儿的心思终究还是战胜了三姑娘一贯的理智,击散了三姑娘固有的冷静,蒙蔽了三姑娘往日的机智。

“那就这样说定了。母亲稍后就去跟你父亲说这事。”黄氏的斗志前所未有的高昂了起来。莫园嫡女嫁去本就有着姻亲关系的齐家,两家的关系自然也就更加的紧密。碍于莫园,三姑娘在齐家的日子不会难过。碍于齐家,老太太和老爷也将对她礼遇三分。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也就是说三姑娘同意了这门亲事?”上次跟黄氏提及此事时,黄氏他态度犹豫,似乎并不想将三姑娘嫁去齐家,现在终于想通了?

“没说答应,也没有坚决反对。”黄氏的脸色是少有的柔和,“老爷和齐家可有提起这门亲事?”

“这几日有过书信往来,齐家也有意结下这门亲事。”莫老爷点点头。他原本也打算今日去找黄氏,这门亲事是必须定下来的。嫡长子留在了上京,嫡长女也嫁往了上京,莫园和齐家的关系淡了不少,必须补救。

“那就好。”听到这句话,黄氏是真的欣喜了。若是三姑娘的亲事就此定下,势头将会大转。四姨娘,哼!不值一提。

“什么?将三姑娘嫁到齐家?”没想到赵妈妈居然带回如此骇人听闻的消息,莫绮琉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是。王妈妈刚刚传过来的消息,太太已经去跟老爷请示过,不几日便能定下。”赵妈妈的神情认真而严肃。三姑娘,即将是下一个嫡长女了…

这么大的消息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莫绮琉不禁有些凌乱:“齐家会答应三姑娘嫁过去?”有嫡长子和嫡长女在,齐家能毫无隔阂的让黄氏的女儿嫁过去?

“齐家和莫园本就是姻亲关系,三姑娘嫁过去不过是稳固两家的关系,不无不可。”老爷如今官居二品,莫园嫡女配齐家,缘何不可?

“可是静安公主那…”静安公主之子迎娶小小莫园嫡女?莫绮琉并不看好这门亲事。

“谁说是大房的嫡少爷呢?三姑娘再好,那也是配不起的啊!”赵妈妈的话带着些微不敢置信。八姑娘是怎么想到齐陌少爷的?

“啊?不是齐陌?”莫绮琉迷茫一片。不是说齐家少爷吗?

“姑娘,齐家少爷也不止那一位不是?静安公主之子岂是寻常人家攀得上的?三年前御史夫人就说过,齐陌少爷极其受皇后娘娘的喜爱。真要说起齐陌少爷的亲事,怎么也得皇后娘娘亲自把关,哪轮的上咱们莫园?”赵妈妈绝对没有贬低莫园的意思,实在是相差悬殊,完全比不上。

莫绮琉一想也是,先入为主的想到齐陌身上去了,干干一笑:“那三姑娘说的是齐家哪位少爷?”

“是齐家旁支的一位嫡少爷,听说也是个读书人。”说起读书人,众人总是会看的比较高。毕竟入仕的官家是令人艳羡的好归宿。

“旁支?”这样一来,一切也就明了了。不管是齐家有意结亲,还是莫园意图攀亲,齐家正房的嫡子是不可能的。而黄氏也不可能让三姑娘嫁给庶出,最终也就只能落到旁支身上。

“是。据说那位少爷的祖父是齐太师的堂兄,也算靠近亲近。”赵妈妈小声说道。

齐太师的堂兄?这个旁支似乎远了点吧?不是说齐太师有好几个嫡子吗?除了齐陌,其他堂兄弟中也不是没有嫡子的,怎么就轮上堂兄家的嫡孙了?如若那位少爷的祖父是齐太师本人,那才算亲近好不好?实在不行,那位少爷的祖父也得是齐太师的亲兄弟啊!堂兄…莫绮琉咋舌:“三姑娘就这样应下来了?”

“王妈妈说三姑娘起先也说攀不上齐家,太太说了几句后就默许了。”齐家是上京的大户人家,三姑娘有这个心思不足为奇。

莫绮琉直觉其中必有问题,仔细一想忽然有种不可思议的念头。三姑娘不会也跟她一样误以为齐家少爷就是齐陌吧?

“娘,您说的是真的?”九姑娘简直要气炸了。三姑娘怎么就说到齐家去了?不是说她才和齐家更亲近吗?

“你二表姨的来信说这门亲事怕是定下来了。”四姨娘也带上了愁容。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老爷会出面为三姑娘说得这门亲事。倒是凭白给黄氏长了脸,怎能不气人?

“不行!娘,您给二表姨说说,不要让三姐姐嫁过去。这门亲事齐家不答应。”九姑娘慌乱之下竟开始无理取闹。

“胡闹!这怎么可能?都说已经定下来了,还怎么出尔反尔?”要说生气,四姨娘心中的不满比九姑娘更甚。嫡长女出嫁时,她得了二表姐的授意,操持了所有的事情。事后,齐家特地修书一封给老爷,大力赞扬她的好。如此这般,老爷对她的宠爱更甚。即便是黄氏,也开始收敛对她的态度。本想着趁胜追击,让黄氏这个主母再也嚣张不得,谁能想到突来冒出这样一门亲事?所有的算计在此刻全然无用,一个闹不好,她就必须从头再来。

“可是娘不是说齐家是咱们的靠山吗?现在三姐姐嫁过去,咱们不就输了?”九姑娘能在莫园肆意妄为的嚣张,不过是念着齐家这个靠山。虽然比不上嫡长女那般的亲近,却是莫园其他人望成莫及的所在。

“输?怎么可能输?三姑娘嫁的不是本家,怕她作甚?”四姨娘咬牙切齿的面容狰狞的可怕。就算是攀上齐家也不过是旁支,她可是养在本家的,情分不比那些旁支差。

九姑娘害怕的后退两步,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生怕再次惹怒她娘。

三姑娘即将嫁往齐家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一日便传遍莫园大大小小的角落。一时间,莫园再度沸腾起来。莫绮琉依然跟着江妈妈往返在绣坊和莫园之间,无暇顾及莫园众人的反应。倒是赵妈妈并着青芸、紫芸两姐妹开始有意无意的游走于莫园各个院子四周,小心翼翼的打探着各种消息。

已成定局的事四姨娘无力反转,只得任黄氏扯着虚伪的笑脸炫耀着三姑娘的得势。看着前来打探消息的五姨娘,四姨娘没好气的差点赶人。

“三姑娘的亲事,四姨娘就真的一点计策也没有?”本以为四姨娘比黄氏靠得住,眼下看来似乎站错边了。三姑娘这门亲事来的太过诡异,着实打得她们措手不及。

“计策?你以为老爷开口定下来的亲事咱们耍耍手段就能搅黄?”四姨娘止不住的冷笑。她跟老爷求证过,确实是老爷先开的口,黄氏那边只是捡了个大便宜而已。谁让嫁去齐家的必须是莫园嫡女?不是三姑娘就是四姑娘,哪怕是八姑娘也轮不到七姑娘和九姑娘。这个事实她十分不想承认,却不得不面对。

“齐家…”五姨娘是真的慌了,“之前有二姑娘在,黄氏和齐家的关系说不上紧张却也好不到哪去。没想到二姑娘一出嫁,三姑娘倒翻了身。”

二姑娘…四姨娘心思一转,笑了:“五姨娘说的没错。二姑娘一出嫁,三姑娘翻了身。若是二姑娘还在,三姑娘就…”

五姨娘怔愣一下,随即意会的拍拍手:“是啊!若是二姑娘还在…”

二姑娘自然不会在莫园,但是二姑娘在三姑娘即将嫁往的上京,随时都会回齐家。四姨娘和五姨娘对望片刻,露出相似的笑容。

四姨娘和五姨娘的算计黄氏不可能知道,此时的她正陷入志得意满的骄傲之中。日前她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没再拒绝,甚至和颜悦色的话起了家常。说来说去话题还是落在了三姑娘的亲事上。

“三姑娘能嫁到齐家实乃喜事,千万马虎不得。”对方是齐家的话,老太太免不了的叮嘱道。

“是,儿媳会注意。”第一次嫁女,黄氏激动之余更是分外重视。

“那就好。不能失了莫园的颜面,更不能让齐家看低了三姑娘。”虽说是旁支,可也是齐家的人,不容闪失。

黄氏恭恭敬敬的应下,又向老太太讨教了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才起身离去。

一想到老太太耐着性子为她指点迷津,黄氏忍不住笑出声来。这门多年,何时见过老太太对她那般耐心?三姑娘这门亲事尚未成就已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两三年后的出嫁又将是何种光景?黄氏不用亲眼目睹也能想到那时的风光和荣耀。

黄氏正得意之时,三姑娘急步走了进来,后来跟着慌里慌张的四姑娘。

“母亲,齐家少爷不是齐陌!”薄怒使得三姑娘的脸色嫣红一片,愤愤的双眼闪亮中带着冷芒。

“齐陌?”这个名字耳熟,黄氏却一时想不起来。

“齐家嫡亲少爷,静安公主之子。”三姑娘的心慢慢的越来越凉。母亲连齐陌都没记住是谁,又怎会为她定下与齐陌的亲事?

“三年前来莫园的齐家少爷?三姑娘怎么会突然提到…”黄氏的疑惑在对上三姑娘眼中的盈盈水光后止住,不可思议的失声喊道,“你以为与你定亲的齐家少爷是静安公主之子?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是,完全不可能!她居然还傻傻的暗中高兴了许久。若不是刚刚碰到四姨娘,她根本不知道母亲口中的齐家少爷与她所想的齐家少爷根本不是同一人。

“到底怎么回事?四姑娘,你来说。”见三姑娘一幅受到很大打击的模样,黄氏望向欲言又止的四姑娘。

“方才我和三姐姐在园子里散步,遇到了四姨娘。四姨娘说…”看着三姑娘略带苍白的脸色,四姑娘一反以往的大大咧咧,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四姨娘说了什么?”要想知道三姑娘为何这般反应就必须知道四姨娘究竟说了什么,黄氏质问道。

“我来说吧!”拦住四姑娘,三姑娘开了口。

事情是这样的,彼时三姑娘和四姑娘正说着姐妹之间的悄悄话,温馨惬意。

“三姐姐,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定了亲事,真的很舍不得呢!”论起感情,与四姑娘最好的当属三姐姐。这么多年,三姐姐的各种维护和照拂,四姑娘全都记在心上的。

“说什么傻话呢?我是定亲,又不是马上嫁人。”好笑的看着四姑娘,三姑娘轻声训斥。

“可是定了亲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啊!以后三姐姐就是齐家的人了。”四姑娘叹道。

“谁教你说的这些胡话,可不许瞎说。”纵使冷然如三姑娘,脸面也被说的红了起来。

“我又没说错。三姐姐和齐家少爷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早晚都是齐家的人。”见三姐姐难得的羞涩了,四姑娘大着胆子笑话起自小便冷静淡定的三姐姐来。

“四姑娘这话可没说错。三姑娘和齐家的亲事已经定下,再过两年进了齐家的门,可就是齐家的人了。”四姨娘突然□话题,打断两姐妹的调笑。

见到一向不喜欢的四姨娘,四姑娘拉长了脸不答话,三姑娘则有礼的点了一下头。

“说起与三姑娘定亲的那位少爷倒是让我想起不少往事来。虽说不是正房的少爷,却也是难得的乖巧懂事。前几日御史夫人来信还夸赞那位少爷学识不错,才貌双全呢!”似乎一点也没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四姨娘兀自说道。

听到此话,三姑娘的脸色却忽然变了:“四姨娘见过…”不是正房的少爷?也就是说,不是齐陌?她弄错了人?

“见是见过,但是不相熟。毕竟是旁支的少爷,三姑娘也知道旁支不比本家,不会日日见面。”说道旁支和正房,四姨娘的脸上隐隐露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四姨娘不姓齐,就算是寄宿本家,怕也不甚方便。与齐家少爷不相熟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四姨娘的意图太过明显,就是四姑娘也看出来了,当下毫不留情的讽刺道。旁支又如何?养在本家的四姨娘照样必须称呼一声齐家少爷。

四姨娘的表情一瞬间变得极其怪异,似乎压抑着愤怒,又不得不维持着笑脸:“不管怎么说,三姑娘嫁到齐家是好事。听说二姑娘经常回本家,三姑娘往后随着夫君回本家的时候,也许会碰上也不一定。时隔几年再见面,两位姑娘倒是可以好好叙叙姐妹情。”

“这个就不劳四姨娘操心了。我同四妹妹还要去见母亲,先行一步。”三姑娘冷冷的说完,率先走开。

四姑娘瞪了四姨娘一眼,跟了上去。然后,两姐妹便来到了黄氏面前,有了三姑娘的怒气和四姑娘的慌张。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黄氏之前的好心情一去无踪:“四姨娘这是什么意思?见不得三姑娘好就故意嘲讽?”

“母亲,您必须承认,四姨娘说的是事实,不是吗?”三姑娘纤细的身子挺直的站在黄氏的面前,无甚表情的反问道。

“三姑娘这是气着了?齐家旁支的嫡少爷配不上咱们莫园?”想到三姑娘进门时问的齐陌,黄氏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她知道三姑娘心性高,可妄想静安公主之子似乎太过了。

怎么可能配不上?只是没想到不是她心中想的那个人罢了。果然还是痴心妄想了,三姑娘的心如缺了一个口子般呼呼的刮起了冷风。

“母亲,小四也以为齐家少爷说的是三年前来咱们莫园的齐陌。”四姑娘弱弱的来了一句。

黄氏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为何你们都会…”齐陌?先不说齐家,就是嫡长女也会百般阻拦的吧?她们竟然都想到了齐陌?

“是啊!咱们认识的齐家少爷不就只有齐陌一个吗?您也没指明是哪个齐家少爷,我们自然就想到齐陌了。”没想到会误解,三姐姐肯定很难过。四姑娘扯扯三姑娘的袖子,想说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听着四姑娘的解释,再看看三姑娘难掩的失落,黄氏的不满散去。齐家少爷是齐陌,齐陌是齐家少爷。无懈可击的事实此时此刻却显得那般的可笑。三姑娘心中的那个良人是齐陌吗?若是之前说清楚,是否不会闹这么大的乌龙?即便不能改变结果,至少三姑娘不会天大的欣喜之后再彻底的失望?答案不得而知,黄氏只得无奈的叹气。

“母亲,没得改了吗?”四姑娘抱着一丝希望问道。知道要嫁给齐陌,三姐姐是真心高兴的。现在忽然就换了人,三姐姐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