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树杰和开头那人的引导下,加上人群中一些响亮的义愤填膺的声讨,众人议论纷纷,都在指责温阁老和温府的不是,觉得温阁老这样做太不厚道,实在没有当朝阁老的气度。

“咱们京城那可是讲理讲德的地方,就算是当朝阁老也不会毁掉应下的亲事啊!”忽然有人跳了出来,站到桌子上,慷慨激昂地道,“李大人你别担心,我们都是站在你这边的。我陪你去温府,把这件事问个清楚,天子脚下,我就不信有人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悔婚?弟兄们,咱们都去,给李大人壮壮胆!”

“我去!”

“我也去!”

“算上我!”

…。

被他这一鼓动,顿时有人应声。刚开始还只是四周零零落落的人,慢慢的,酒酣耳热后,人的理智和冷静也就跟着慢慢消退,应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眼看着就要到科举之期了,京城举人学子本就多,这时候也跟着自诩仁义道德地站了出来,喊着“人无信不立”,也跟着站了出来。

“李大人别怕,咱们大家伙跟着你去温府,讨个公道!”

看着眼前一张张激昂的脸,李树杰的眼角慢慢湿润了,忽然将手中的酒碗再往地上一摔,吼道:“多谢各位给我李树杰主持公道。好!去就去!士可杀不可辱,我李树杰这次就算豁出命去,也要讨个公道回来!”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就来到了温府。

这群人一路走来,早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一打听是为了京城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温府婚事来讨公道的,有好热闹的,也有真觉得气愤的,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也都跟了过来,等到温府的时候,已经聚集了数百的人,将温府前面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只吆喝着让温阁老出来,好好解释这件事。

正值休沐之日,听到通报,温阁老带着温睦敛出来。

朱漆大门一开启,温璟阁便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个个面容激愤,当头正是那个身份可疑的李树杰,心中恼怒。一双眼眸虽然老浊,却是精光如电,慢慢地环视众人,长期居于高位的威势,慢慢镇压住了群情激奋,周围渐渐安静下来。温璟阁这才冷哼一声,问道:“你们围在我温府周围,究竟是何目的?想造反吗?”

听到“造反”两个字,许多人顿时瑟缩了下。

但很快的,就有人吆喝道:“你不要想给我们乱按罪名,以掩饰你的心虚。我们都是陪李大人前来商议婚事的。明明都双方父亲定下的婚事,也给了信物和庚帖,你们温府却不承认婚事,意图赖婚,不过就是看李大人只是从四品官员!这样不信不义,攀高踩低的行径,就算你是当朝阁老,也让人鄙夷!”

“人无信不立,温阁老,你也是读书人出身,难道不知道信字的重要吗?”前面一个读书人义愤填膺地道,“别说李大人门第身份,与温大人相当,就算是个白丁,既然已经许下婚事,就该应承。身为阁老,位居高位,更该做我等的表率,怎么能够失信于人呢?小生一向敬仰温阁老,还请温阁老三思而后行!”

说着,深深一揖到底。

温璟阁知道,这群人中,有鼓噪生事的,但更多的,是不明真相被煽动的人。本来以为,幕后之人也就造造风声,掀起舆论,没想到他还嫌不够,居然鼓动众人,围住了温府,这样声势浩大的事情,明日早朝绝对被御史一本奏到皇上跟前,果然是要让他声名扫地啊!

李树杰当头,赤红着眼睛,指着温璟阁身后的温睦敛,厉声道:“温兄,你说句话,咱们是不是因为投契,所以接下了儿女亲家?你还留了玉佩和庚帖为证,那为何我屡次上门提亲,你却都避而不见,还让下人把我轰出来?”说着,从袖中取出玉佩和庚帖,出示在众人面前。

温睦敛畏畏缩缩地躲在温璟阁身后,神态惊慌。

看他这模样,众人就知道李树杰所言不虚,更加激愤。

“我李树杰虽然不才,却也是堂堂男子汉,没有这样任人羞辱的道理?”李树杰言辞铿锵,道,“温兄,你若真想悔婚,就直接跟我说一声,我还没有那么没脸没皮,非要赖着你们温府!我李树杰走到现在,全凭自己的本事,我不是那样攀附权贵的人,你若真要悔婚,我这就把玉佩庚帖还你,让温小姐另谋高嫁!”

他说的血性十足,顿时赢得众人一片叫好声。

听着他的话,温璟阁心中冷笑。

若真是这样有血性的汉子,为何不在私底下说要解除婚约,却要在众人跟前说这番话?分明就是要把赖婚的罪名兜给温府,他倒是落个有情有义的名声!淡淡地看了李树杰一眼,温璟阁终于开口,问道:“你就是李树杰?靖州左布政使司李树杰?我儿是与你定下了亲事?”

听他咬重“靖州左布政使司”几个字的音,李树杰有些慌乱,随即道:“就是我与温兄定下的亲事!”

只承认亲事,却不敢承认自己是靖州左布政使司李树杰,裴家那丫头说得不错,这个人的身份绝对有问题!温璟阁在心中想着,神情平静如水:“我这儿子不成器,居然在酒醉之下,没有问过我的意见,也没有问过我那媳妇,就定下了我孙女的亲事,行事实在糊涂。实不相瞒,对于这桩婚事,我本人十分不满意。”

“温府果然想赖婚啊!”人群中有人吼道。

“是啊,再怎么说,已经交换了信物庚帖,就算是定下了。李大人的身份门第也不低,哪里就配不上温府的小姐了?”

“是啊是啊!”

…。又是一阵群情激昂。

众人已经替他回答,李树杰倒也没有再多说,只是冷笑着看着温璟阁。

“安静!”温璟阁扬高声音,喝了一声,那种阁老的气势风范,顿时将众人压制下来。他这才继续道,“我这个孙女,我一向是当做掌上明珠看待,心疼得很,她父亲行事不妥,草草地定下这桩婚事,我很不满意。但是,正如这位学子所说,人无信不立,就算我再不满意,也不能不承认这桩亲事。”

“温阁老此言有理!”先前那学子欣然道,“阁老正该为我等读书人做个表率才是!”

那欢喜却是油然而发的,不带丝毫掺假。

周围一些书生打扮的人也纷纷露出笑容,温阁老也是清流出身,在读书人中十分有名望,是很多学子举人敬慕的对象。温府赖婚的传言,对他们来说,实在毁损温阁老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半信半疑之下随着众人来到。这时听到温阁老这样说,顿时欢欣鼓舞。

李树杰却在心中冷笑,看来主人猜测得没错,为了名声,为了首辅,温璟阁这伪君子肯定会牺牲孙女。

不过,这可是个连环局,主人早就猜到这一点,安排的有后招。如果温璟阁真的把自个孙女卖了,那才是真的中了圈套!如果说温璟阁察觉到他的异常,坚持要查清身份再决定此事,虽然耽误两个月,坐不到首辅的位置,但两个月后就会还他清白,因为他的确不是李树杰。到时候温璟阁依旧是读书人的表率,清流的代表。

但是,如果他利欲熏心,意图以孙女的幸福来交换名声和首辅的位置,那却是坐实了他的罪名。

明明察觉到异常,却为了一点声名,连亲孙女都能出卖,这样沽名钓誉,冷酷无情的人,别说首辅,就是做阁老,也有污大夏王朝的声誉。而且,这是温阁老自己做出来的行径,切切实实的罪名,他根本无法洗脱。这样一来,他非但坐不上首辅的位置,反而要彻底地声誉扫地,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既然温阁老承认这门亲事,那为何我屡次入府,却都被轰了出来?”李树杰问道,却是加重众人的疑心,既然前面被轰了出来,为何这次却会承认婚事?显然是见风转舵,为了自己声名不顾惜孙女。这样等将来真相揭开,更能表现出温璟阁的沽名钓誉。

“这我倒要问你。”温璟阁不急不缓地道,虽然年龄老迈,却依然精神矍铄,让人不敢鄙视,“你自称是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也是官家身份,怎么行事却如此不成体统?如果你有结亲的诚意,就该委派官媒到我府上提亲,正正经经地走六礼。结果呢?你却自个儿上门,就要与我定下婚期,我问你,谁家女儿的婚事能如此草率?你这是在羞辱我温府,还是在羞辱你自己?在场诸位也有为人父母的,我问问你们,有这样走婚事礼仪的吗?”

将心比心,温璟阁这番话顿时赢得众人的赞同,风向顿转。

“这就是李大人的不是了,既然有心结亲,就该依礼而行。”有人出来讲公道话,“温阁老说的是,你这样做,不知道是羞辱温府,更是对自己官身的不尊重啊!”

“是啊!是啊!”

李树杰有些慌张,原本以为在这样众情激怒的情况下,温璟阁应该会很慌乱,没想到他还能沉着气来捉他的把柄。眼珠一转,顿时又了主意,道:“既然温阁老这样说,那我先下就派人去请官媒,走六礼,咱们这就把婚事定下来,如何?这可不是我如此急切,行事无度,实在是你们温府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令我心有余悸。焉知不是今日见众人为我助威,众怒难犯才勉强应下,等到事情一平静,便又翻脸无情?”

却是一定要坐实了温阁老言而无信的名声,给他罩个污名。

“你尽管去请媒人。”温璟阁也知道,今日这件事,赢得众人的认可,将势扭转到自己这边才是关键,摆出一副世族大家的风范,气度卓然地道,“我温府好歹也是世家大族,我温璟阁虽然不才,却也蒙皇上恩宠,进入内阁为学士,一诺千金这句话,我还是懂得的。李大人切莫拿你李家的行事风范,来玷辱我温府的声誉。若你还不放心,咱们六礼都在众人跟前公开,李大人意下如何?”

言下之意,显然是说李树杰自个行事有问题,心思狭隘,便以此猜度温府。

这番话说得极为公道漂亮,顿时赢得众人的赞赏。尤其是那些读书人,本就十分崇敬温璟阁,见他并无悔婚之意,便十足地维护起来:“李大人,你这样想,未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温阁老为人高洁耿介,言出必行,众人皆知。这次亲事,也是李大人你先行事不慎,有违背礼仪之处,温阁老才迟迟不应的。既然现在温阁老答应了,就必定不会反悔。”

这话一出,顿时赢得一片符合声,显然,温璟阁的言行,已经将原本的劣势慢慢扭转过来。

周围有人想要反驳,但读书人本就练的一张嘴,引经据典,口若悬河,顿时将那些煽动众人的家伙驳斥得哑口无言。说到底,还是温阁老素来为人谨慎,没有任何不好的名声传出,之前是李树杰本人言辞确凿,让人不得不信。但如今温阁老出面驳斥,又给出了充足的理由,一下子就把风向转了过来。

这次李树杰却没有理会,温璟阁你这个伪君子,尽管在这时候粉墨登场吧!

你现在说得越慷慨激昂,越是表现得道貌岸然,等到六礼走过,温小姐清白已毁,到时候再把真相揭露出来,你就会跌得越重,越永世无法翻身!不止是你温璟阁,整个温府都会成为全京城的笑话,再也抬不起头来。

看到李树杰眼眸中的怨毒,温璟阁心中一动,这人似乎对自己极为愤恨?

“既然如此,咱们不放在这看看热闹,也算促成了一段佳话,大家说是不是?”见事情已经难以扭转,于是又有人高喝道,想要趁着众人在此,尽快地把婚事敲定,好进行第三步的计划。

“好啊好啊!”热闹谁不喜欢看?众人顿时纷纷附和。

看着那些领头挑动扇风的人,温璟阁心中冷笑,低头吩咐管事,把这些挑头的人记住了,盯准了,等待会儿的事情一了,就跟着过去。

众人都兴致勃勃地准备着作见证,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婆子的呼喊声:“前面的可是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李树杰李大人?”说着,一个灰衣裳婆子拉扯着个面覆轻纱的青衣女子挤开人群,来到顶头,一看到李树杰,便哭喊着道,“果然是你,可算让老婆子我找着了!”

李树杰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婆子:“你是什么人?”

“你个忘恩负义的,果然不认我老婆子了,只亏了我们家小姐!”婆子一拍大腿,哭天抢地地道,“我的青天大老爷,你开开眼,看看这些个忘恩负义,不守信任的混账东西啊!先前听说你攀上了温府的亲事,我还不信,现如今果然是攀了高枝儿就不认得从前的恩人了,你就不怕天打五雷轰吗?”

婆子这一声喊,顿时又将众人的兴趣挑了起来,都好奇着这又闹得哪一出?

李树杰摸不清楚这婆子的来意,心中却隐隐察觉到不妙,厉声喝道:“你这婆子,在这胡说些什么?什么恩人?什么忘恩负义?我可从来不认识你!”

那青衣女子戴着面纱,看不清楚模样,不过体态臃肿,上前扶起那婆子,安慰道:“娘,你别哭了。遇上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是女儿命不好。好在今日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还有朝廷官员,定会有人给咱们做主。”声音倒是清脆好听,说着走到李树杰跟前,福身道,“李世伯,虽然说我容貌不好,但当时定下亲事时,你和令公子都是知道的,如今悔婚,转而攀龙附凤,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李树杰心中的阴霾越来越重:“你在胡说些什么?”

“我苦命的女儿,你就不要跟这种狼心狗肺的人讲道理了,这都是没有心肝儿的!”婆子已经呼天抢地地道,“当初看上我们王家的钱财,甜言蜜语地说要与我们结亲,想讨我家女儿做儿媳妇。我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为了能结这门亲事,倾尽家财,把你扶上了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的位置。没想到你做了官就忘了本,再不提起这门亲事,可怜我这女儿,痴痴地在家等到十七岁啊!天哪,这没法活了!”

听着婆子的意思,似乎李树杰的儿子已经许了亲事?

异变突起,众人顿时越发关注,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目期盼之下,温璟阁不负众望,开口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这位李大人的儿子才与我们温府定下亲事,又怎么会跟这位姑娘有婚约在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不是你们攀诬官员,想要赖上李大人?这里可是京城,容不得你们这样放肆!来人,去请京兆尹过来,把这些刁民都带回去好好审问。”

这个老匹夫,貌似在帮他说话,实际上根本是在架桥拨火!李树杰恨得牙痒痒。

“这位大人且息怒,听小女子将事情原委道来。小女子姓王,家住靖州边界云竹县,颇有富余,七年前,这位李大人携子经过云竹县,遇到强盗,幸亏我父亲经过,救了他,在家中好生招待二人。李大人为感救命之恩,便想要与我王家结亲。小女出世起容貌就不好,家父如实以告。但李大人说,家父对他有救命之恩,可见王家是良善之家,再说,娶妻娶贤,仍属意定下这门亲事。家父自然欣喜,双方交换了信物,以一对碧玉簪为证,也换了庚帖。因为有姻亲关系,家父便取出家中的钱财,为李大人上下打点,谋得官职,并助他步步高升!”

刚说到这里,那婆子忽然冲上来,冲着李树杰啐了一口,道:“那是我家老爷瞎了眼,没认出这是只白眼狼!”

“娘!”

青衣女子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又继续道,“四年前,家父亡故,小女为父守孝三年,眼看年岁渐长,家母便派人前去与李大人商议婚事,谁知道李大人却避而不见,更为此躲到京城来。家母咽不下这口气,便变卖家产,一路追了上来。谁知道一到京城,便听说李大人与温阁老府邸结了亲事,便匆匆赶来。”

说着,转过身来面向李树杰,凄然道,“李世伯,家父为了给你打点,散尽钱财,如今王家已经成为普通门第,小女子又容貌丑陋,的确配不上贵公子。您想要寻门更好的亲事也是常理。但是,家父生前遗嘱,小女子不敢或忘,李世伯想要为世兄谋得更好的婚事,那就请赐还定亲的碧玉簪,以及小女子的庚帖。这样一来,小女子和令公子都能够另谋姻缘。小女子虽然不才,却也有着三分傲骨,绝不会攀附你们李府!”

那声音宛如银铃,既有被悔婚的悲愤,又有一番傲骨凛然,自尊自爱,格外令人敬服。

温璟阁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李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这样?李树杰在心中狂喊,难道真的这么巧,李树杰的儿子跟眼前王家的姑娘定过亲事?刚好被他赶上了?不,不对!李树杰心中一凛,这是假的,都是假的!如果说这王家的姑娘真跟李树杰定过亲事,又怎么会把他当做是李树杰?这是温璟阁这老匹夫在捣鬼!

李树杰怒目转向温璟阁,冷笑道:“温阁老,如果你不想答应这门婚事,直说就是,何必找这么一对母女来演戏?下官根本就不认识这母女二人,更别提什么姻亲之说,想要诬赖我,没有那么容易!”

“你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王婆子怒吼道,“你一介平民出身,在官场上没有任何人脉,如果不是我家老爷拿钱财为你打点,就凭你这会儿能做到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你得了高位便忘了恩人,还敢说我们诬赖你!这真是贼喊捉贼,你个天打五雷轰的!”

青衣女子垂泪道:“李世伯,人都有私心,小女子能够见谅。婚事,本是结两家之好,没有说反而结仇的道理,你若不愿意与我王家结为姻亲,只将信物碧玉簪,以及小女子的庚帖还我便是,何必出口伤人?当初咱们两家的婚事,是在官媒那里存过档的,铁证如山。小女子愿意与李世伯同到官衙,等待官衙派人到靖州官媒出取来存档。李世伯若说不认得我们母女二人,可敢与小女子同到官衙吗?”

她话语柔柔弱弱,却是如剑般锋锐。

“这…。”李树杰又气又急,“靖州千里之遥,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两个多月,你们这是想要拖延时间!”

“李世伯若这样说,小女子就不明其意了,人生在意,清白守信何等重要,莫说是两个月,就是两年,若能证明小女子的清白,小女子都等得。为何李世伯身为官家,却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若小女子当真诬赖李大人,那靖州官媒处便不会有我与令公子的订亲书,李大人只要等两个月,便能真相大白,为何却不愿等,反而说什么想要拖延时间?”青衣女子义正词严地道,“既然李大人不愿与王家结亲,还了碧玉簪和庚帖,小女子自会另谋婚嫁。李大人如今这般,可是贪图我王家的碧玉簪珍贵,不愿相还?”

王婆子也道:“你个遭天打雷劈的,我王家耗尽钱财为你谋得官缺,你不认婚事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连我王家仅剩的传家之宝碧玉簪也不肯放过!你还有没有良心?我苦命的女儿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白眼狼的公公啊?”说着,搂着青衣女子哭天抢地。

眼看着李树杰脸色通红,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来,这对母女却是言之凿凿,尤其是那名青衣女子,平心静气,句句在理,又愿意到官衙,等待取回靖州官媒处的凭证。相反的,李树杰却似乎不愿意这样做,这不由得众人不疑心。为官之人,官名何等重要,只要等两个月,这件事就能真相大白,为什么这位李大人却不肯这样做?

难道是做贼心虚?

难道真如这母女所言,李树杰图谋他们家的钱财,将儿子跟这位王姑娘定下了婚事,却又在耗尽人家钱财之后翻脸不认人?如今王姑娘知书达理,句句相让,甚至愿意退婚,只求拿回定亲的碧玉簪和庚帖,李树杰却只说王姑娘在混赖,说不定真是想要赖人家的传家之宝。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而他们刚才居然为这样的人摇旗呐喊?

人本就有同情弱小的心理,如今看这对母女可怜,又言之有理,李树杰却神色慌张,不知所措,人心不知不觉地便偏了过去,都相信这对母女的话,对着李树杰指指点点,面带不屑。

“难怪这位李大人好好的靖州左布政使司参政,却跑到京城来,原来是为了躲婚事。”

“是啊,是啊,本来这件事就有些奇怪,哪有认识几天,就求娶人家嫡女的,亏他还说是与温大人投契呢?原来是想赶紧为儿子娶了温小姐过门,好光明正大地甩掉这位王姑娘。说不定到时候还想借温府的势力,逼王姑娘家退婚,吞了人家的传家之宝呢!”

“这种人太卑鄙了,刚才还装的正义凛然,原来都是骗人的!”

…人群中议论声迭起,从最初对李树杰的同情,变为怀疑、不屑和声讨,群情如潮。

温璟阁咳嗽一声,正色道:“李大人,你这就不对了,俗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老朽虽然对孙女和令郎的婚事不甚满意,但既然我儿子应允了,我也就承认了这桩婚事,准备和你正式走六礼,这就是信字。你既然受了王家的恩惠,定下了婚事,就该谨守承诺,怎么能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呢?真是丢尽了读书人的颜面!”

不远处的高楼上,宇泓墨看着下面的闹剧,耳边听着众人的声讨,哑然失笑。

这个黄衣男子想瞒天过海,假扮李树杰来骗婚,温府就干脆以牙还牙,无中生有弄出个王家姑娘,温璟阁再这样一表态,人家堂堂阁老,对孙女疼爱有加,虽然对婚事不满意,却也承认了婚事。相比较而言,李树杰忘恩负义,悔婚贪财,人品就显得太不堪了。非但于温府的声誉无损,反而提高了自己的形象。

至于这位王姑娘跟李树杰是不是真有婚约,想要弄清楚,就必须到靖州去。

不过,如果等到靖州那边传来消息,至少也是两个月后的事情,那时候首辅之位已经尘埃落定不说,这个李树杰的身份也会被拆穿。到那时候,人们只会赞扬温阁老火眼金睛,没有被这种卑鄙小人骗婚成功!

不知道谁给温阁老出的这个主意,倒是跟上次玉之彦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难道是同一个人?宇泓墨摸着手指上的玉环,悠悠然地笑了,心中涌出几分好奇来。

真是个无赖又促狭的家伙啊!

081章 温阁老接任首辅,元歌婚事[手打VIP]

温府门前,众情如潮,几乎都是怀疑声讨之意。李树杰额头汗意涔涔而下,原本以为天衣无缝的布局,没想到就这样轻易被破掉了。这青衣女子眼下显然是赖上他了,又说到衙门,又说等靖州官媒回话,无非是想转移众人视线,拖延时间。再这样下去,主人的算计恐怕就要落空了。

要赶快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

急中生智,李树杰忽然道:“这位姑娘,你既然说与犬子订有婚约,那手中应该有犬子的庚帖,请问犬子的生辰八字是什么?”眼前这青衣女子和王婆子,绝对与李树杰无关,他才不信,他们会知道李树杰儿子的生辰八字,到时候就能拆穿她们是假的。

青衣女子毫不犹豫地道:“令公子的生辰乃是庚戌年四月初八亥时。”

这丫头果然是有备而来!李树杰心中更加警惕,李树杰身为官家,户部不可能没有他的家境存档,他能看到,温阁老又怎么可能看不到。不过,户部的存档只有出生年月日,并没有时辰,但这丫头反应很快,立刻就胡诌了个时辰出来。李树杰在心中冷笑,以为这样随口编造就能蒙混过关吗?

“姑娘此言差矣,犬子明明是申时出生,怎么你却说是亥时呢?如果我李府真与你王家定亲,犬子的庚帖自然早早送到,王姑娘这样心心念念这门婚事,难道连犬子的出生时辰都会记错吗?”

众人顿时哗然,目光中透漏出几分怀疑。

“李大人,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青衣女子声音哀戚而义愤,“小女子早就说过,只要你将小女子的庚帖和家传的碧玉簪奉还,小女子这就与令公子解除婚约。而现在,你为了赖掉这门婚事,居然连令公子的生辰八字都要作假,实在太不堪了。这是当时,王家与你们李家订婚时所交换的庚帖,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令公子的生辰八字。”

青衣女子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书笺,高举起来,向众人出示,的确是她所说的生辰八字。

“小女子的庚帖和令公子的庚帖在官媒处都存的有底证,如果李世伯还想抵赖,那就不妨等一等,等来人从靖州取回存证,不就真相大白了吗?为什么李世伯就是不愿意等,而非要在此血口喷人,一再污蔑小女子?”青衣女子咄咄逼人地道,“想要澄清这件事,明明很容易,只要静等两个多月,从靖州拿来凭证,谁是清白,谁是无辜便一清二楚。李大人你为什么不敢等?这中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情呢?”

废话,等两个月后,有人从靖州回来,李府和王家的婚事固然能证明没有,但他假冒李树杰的真相也会摊开!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温璟阁大概已经接任首辅,主人的一切谋算就都成了镜花水月!

然而,这些话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听青衣女子说的铿锵有力,又言之有理,众人都在暗自点头。的确,事实真相如何,只要等人从靖州回来,就真相大白了。这位李大人惊慌失措的,却总是不接这个话茬,恐怕真的是心虚,怕拿来凭证,想先抹黑了这位姑娘再说!为了赖婚,居然连儿子的生辰八字都要作假,当真龌龊无耻。

温璟阁在旁边看着,脸上仍是面无表情,心中却不禁暗暗叫绝。

这个裴家丫头,实在是刁钻!本来,他还为李树杰的突然发难而担心,因为户部查到的资料里,没有李树杰儿子的出生时辰,怕那丫头答不上来,没想到她随口就胡诌了个,还振振有词,把周围的人都唬住了。

眼见情形越来越不对,李树杰忽然对着人群中使了个颜色。

“这位姑娘,在下与李兄相交多年,从未听说他到过云竹县,更没听说他的儿子曾与人订婚。而且,我可以作证,李兄之子的出生时辰的确是申时,而非亥时。”一名身着青色暗纹左衽直缀的中年人忽然越众而出,颔下有着三缕长须,神态悠然,看起来文雅可信,“李兄乃是豪爽磊落之人,多年升迁,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挣出来的。你这样说,可是污蔑朝廷官员,那可是重罪啊!还是尽早向李兄致歉,求他宽恕你吧!”

说话温和镇静,不急不躁,一副公正的模样。

哼,你能来个无中生有,假冒李树杰儿子的未婚妻,难道我们不能依样画葫芦,弄出个证人证明你说的是假话吗?反正京城根本没有人知道李树杰的情况,你能胡诌,我们一样能!不行就拼拼看,看到底谁的证人更多?

微不可见地做了个手势,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几声呼喝:“就是,我们都能为李兄作证。”

眼看着事情就要顺利解决,半路却又杀出来些程咬金!温璟阁的心又微微地提了起来,他当然也能看出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现在的重点在于,根本没有人知道李树杰的情况,所以青衣女子冒充李树杰儿子的未婚妻,没有人能够拆穿,但同样的,如果别人冒充李树杰的好友,也没有人能够拆穿。这样一来,事情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就又成了未知。

这个时候才露头,会不会太晚了?青衣女子面纱下的唇微微一笑:“诸位真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吗?”

“正是。”中年文士翩然点头,身后一阵附和声。

“那就奇怪了,既然诸位都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对李大人和李公子的事情知之甚详,如果小女子真是冒认骗婚的,为何小女子刚出来时,众位都不做声,非要等到李大人被小女子质问得哑口无言时,才出来指证小女子呢?诸位果然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的确好得很!”她刻意咬重了最后一句话的音,言外之意,是指这些人眼见李树杰情形不妙,这才出来替他作伪证。

既然大家都是冒充,那就看谁更能取信于人了!

青衣女子先声夺人,已经让周围观众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在她的指控下,李树杰变成了屡屡耍赖,忘恩负义,出尔反尔的典型。再加上她理直气壮的质问,众人顿时信了大半,议论声嗡嗡而起。

中年文士见状不妙,勉强笑道:“在下刚才实在太过震惊,以为李兄瞒着我们给他儿子定下了婚事,所以没有做声。刚才听到李公子的生辰八字,这才确定,是姑娘弄错了,因此才出来作证。”

但这解释难免有些牵强,话音刚落,周围已经响起了阵阵嘘声。

“诸位觉得,你们的解释能够让众人相信吗?”青衣女子冷笑,即使隔着面纱,似乎也能感觉到她如电的目光,“我早说了,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想要证明很简单,只要派人到靖州取证便可。诸位既然言辞凿凿,认定李大人是无辜的,而我蓄意骗婚,那李大人和诸位可敢随我到刑部去,等待刑部的取证吗?”

“这…。”众人一时结舌,他们都能意识到这件事的关键。

只要一答应到靖州取证,这件事就算彻底搞砸了。

青衣女子微微抬头,面纱覆盖,遮掩住了表情,却依然透漏出一股不屑的神情:“诸位不敢吗?这就蹊跷了。诸位口口声声都在指责我骗婚,言之凿凿,但明明有如此简洁有力的证明方法,诸位却和李大人一样,不敢等待靖州的取证结果。小女子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她巧妙地引导着,将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们不敢等待靖州取证上。

他们不敢,是因为只要拖延过去这段时间,这件事就再也没有任何作用,但看众人眼里,却难免觉得这些人做贼心虚,所以不敢等待靖州的取证结果。如果这位姑娘真是骗婚,为何却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到官衙去等取证结果?哪有这么胆大妄为,偏往枪口上撞的骗子?

这样一想,谁可信,谁可疑,顿时一目了然,众人怀疑鄙夷的目光纷纷投向李树杰和那些人。

高楼上,宇泓墨一身锦蓝圆领直身通袍,用银线绣着朵朵莲花,然而,如此鲜亮的颜色,却全然被那张绝美的容颜压住,反而衬得他面容生辉。听着青衣女子的答话,嘴角的笑意不住加深,这个青衣女子真有意思,不管对方耍什么花招,她都无视,只说自己说的是真的,别人说的是假的。如果你不相信,好,你不信咱们就等着温州的取证结果,你不敢等就是你心虚,就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任这些人怎么翻腾,她只稳坐钓鱼台,以不变应万变。

这招已经够毒辣了,结果她还机灵得很,只要对方露出一点点破绽,就能立刻抓住,加以攻击,又有一副如簧的巧舌,编起谎话来一套一套的,说得天花乱坠,难怪能让周围的群众都相——宇泓墨忽然笑容微顿,眼眸微微眯起,紧盯着人群中那名青衣女子,眼眸中光芒渐盛。

她身材臃肿,让人不会将目光多放在她的身上。戴着类似帷帽的长面纱,从发髻上垂落,将面容完全的遮掩起来,看不出丝毫的痕迹。但方才那一刻,她脸庞微微抬起,轻柔如丝的面纱流水般贴在她的脸上,却勾勒出优美的面部轮廓,跟她的身材殊不相符…

而且,这青衣女子给他一中隐约的熟悉感。

王姑娘…宇泓墨嘴角又悠悠地扬起一抹笑意,真的很有意思!

下面的情形已经差不多一时一面倒了,李树杰和他所谓的朋友无论如何都不敢等温州的取证,这很难让人不起疑心。眼看着火候已到,温璟阁厉声喝道:“李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令郎明明已有婚配,为何却还要诱骗我儿,与我温府定下婚事?你究竟有何图谋?”说着,扬声向众人道,“诸位,这不是我温璟阁有心悔婚,大家也看到了,这位李大人非但行事荒唐,而且有忘恩负义,践毁前诺之前,这桩婚事只能暂且搁置,且等待老朽派往靖州查证的人回来,弄清楚真相后,再做定夺。”

经过青衣女子这一闹场,众人都已经信了他,这时候温阁老再这样做,非常的合情合理,他没有直接接触婚约,而是等待靖州取证回来,查明真相再做定夺,已经是非常厚道的。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应该的。”

更有脾气暴烈的已经高喊着要揍李树杰这个忘恩负义,悔婚赖账的无赖小人。

温璟阁不再理会大势已去的李树杰,转身向青衣女子道:“王姑娘深明大义,又自尊自爱,实在令老朽赞叹,若不嫌弃,不如到府内奉茶?”

青衣女子福身道:“多谢这位大人的好意,但小女子寒薄之身,不敢攀附。若非逼不得已,小女子也不愿抛头露面,如今真相已经大白,小女子和母亲初到京城,风尘仆仆的十分劳累,也该服侍母亲前去安置。这就告辞了。”说着又向周围众人福身,这才扶着王婆子离开。

“九殿下?”寒铁望着身边的灰衣中年人,语带询问。

这次张阁老告老还乡,温阁老和李阁老都有可能接任首辅之位,李阁老素来支持五殿下,九殿下自然不愿意看到李阁老登上首辅之位,让五殿下势力更增。因此听到温府的这桩婚约,便察觉到不对,历经辛苦,终于找到身边这人,十多年前,李树杰一家曾经入京,当属就住宿在他的客栈,接连住了半月之久,对于李树杰,这人还有印象,因此便试着带他前来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