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贵妃唇色苍白,却仍然坚持着道:“让太后娘娘担忧挂心了,妾身实在惶恐。”神色温然恭敬,挑剔不出任何毛病来!

但太后却深知,柳贵妃就是这样温然恭敬地将她在皇宫中慢慢架空,难以插手后宫事务。但眼下皇帝对柳贵妃颇为怜爱,她也不好多说什么,环视四周,却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也只能笑着道:“瞧贵妃你说的什么话?你是皇上看重的人,哀家岂能不用心?照哀家来说,你也太任性了,伤得这么重,怎么能不看太医呢?这不是让皇上更加忧心吗?”

“太后娘娘教训的是,妾身的确任性了。”柳贵妃并不强辩,而是顺着太后的话语说,反而更显得柔顺堪怜。

太后每次跟柳贵妃交锋,都觉得有种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软绵绵的无处着力,也不再说话,心中却暗自奇怪。明明都已经安排好了,为何却会是这样的结果?而就在这时候,悄悄到另一件偏间探视的张嬷嬷也已经回来,冲太后摇了摇头,表示一无所获,让太后更加纳闷,下意识地看向裴元歌。

接触到太后的目光,裴元歌为证,似乎不解其意。

心中却已经肯定,这场事端绝对是太后安排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宇泓墨背上行刺皇帝的嫌疑。皇后被废后,朝堂里接连几起事故,都与叶氏有关,整肃了不少叶氏的族人;相反,柳贵妃有了掌宫之权,柳氏也跟着水涨船高。此消彼长之下,柳贵妃和柳氏,显然让太后有了相当的危机感。

尤其是宇泓墨,因为他有可能压下宇泓哲,成为太子人选。

所以,太后才会设下此计。她甚至不用指望皇帝一怒之下将宇泓墨治罪承办,只要皇帝心生怀疑,认为宇泓墨有不轨之心就够了。而且这个时机也选得很好,柳氏声势正高涨,从这次秋猎,众位官员更多向柳贵妃的父亲兄弟攀交情,打关系就能看出来。在这种荣宠令人昏头的情况下,宇泓墨这个名声素来张狂的皇子做出大逆不道的行径,显然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这招实在太阴毒了!

接触到裴元歌疑惑的眼神,太后才想起来,这件事裴元歌并不知情。不过,看裴元歌这样子,显然之前并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得隔壁一阵框框当当的声音,似乎是盔甲相撞的声音,紧接着,便见王敬贤领头,带着护卫们冲了进来,边走还边道:“我等奉皇上之命,搜查刺客,任何营帐都不能放——皇上!”猛地转头看到阴沉着脸的皇帝,众人急忙跪倒在地。

皇帝怒喝道:“搜查刺客怎么搜到了贵妃的营帐里?不知道贵妃受伤了,需要静养吗?”

王敬贤满嘴苦涩,这点他还真的不知道…

“皇上息怒,王统领也是奉旨办事。再说,妾身并没有张扬受伤的事情,王统领又怎么会知道?”柳贵妃温柔地道,随即转头向王敬贤道,“王统领尽管按规矩办事,将大厅和另一件偏间好好搜查下。确定刺客不在本宫的营帐里,本宫也能够安心些!”说着,向旁边道,“周嬷嬷,你带着王统领仔细搜查,不可错漏了任何地方。”

却是无形之中,将自己所在的房间摘了出去。

不过,即使她不这样说,以现在的情形,给王敬贤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搜查柳贵妃所在的房间。相反,对于柳贵妃肯为他说话开脱,又肯给以方便,不为难他,王敬贤心中十分感激,却仍然不敢动,只是偷眼看着皇帝的脸色。

“皇上!”柳贵妃柔声道。

皇帝冷哼一声道:“贵妃已经说了,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做事!”

“是!”王敬贤应道,急忙带人退出这个偏间。

而这时候,太医也已经匆匆赶到,为柳贵妃诊过脉象,又问了伤口处的情形,开出汤药和外敷的药膏后,又叮嘱了禁忌,这才退下。太后听到太医的话,眼眸微动,柔声道:“贵妃不必担忧,尽管安心养伤。宫里的事情就暂时让别人代管着,你先按照太医所说,把伤养好了再说!”

柳贵妃眼眸微变,太后这意思,是想趁着她受伤,将她刚得手没多久的掌宫之权夺走。

现在皇上看重的人中,除了柳贵妃,接下来就是华妃和陈妃,吴才人和钱才人毕竟资历浅,暂时还没这个资格!但华妃和陈妃都是叶氏的人,这就等于掌宫之权,暂时交到了叶氏手上。即使只是暂时,柳贵妃也不愿意看着叶氏再次在后宫坐大。偏偏太后说得合情合理,还是一副为她着想的模样,也不好推举。

稍加思索,柳贵妃便温然笑道:“多谢太后娘娘体谅!”却又将目光转向皇帝,柔声道,“妾身也在想这件事,毕竟伤势不轻,需要养将一段时日,处理六宫事务,难免有力所不逮的地方,若是有疏漏之处,那可就罪过大了。妾身之下,便是贤妃妹妹,不如就由贤妃妹妹暂时代管,再由华妃和陈妃辅助,顺便也让吴才人和钱才人跟着学些,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

太后没想到柳贵妃会将早已经失宠的贤妃搬出来,不由得一愣。

而这怔愣间,皇帝已经点头道:“按规矩正该如此,就照你所说,等你伤养好了,依旧还是由你掌宫!”在皇帝私心里,显然也不愿意将掌宫之权交给叶氏的人,现在上面有贤妃的份位压着,下面又有新冒头的吴才人,太后也好,陈妃和华妃也好,就会受到诸多限制,无法恣意而为。

这样一来,柳贵妃短暂地养伤期间,也不会出太大的风浪。

太后显然也想到这点,不由得有些郁郁。

见皇帝并无离开的意味,若是在平时,这是她的恩宠,柳贵妃只会为此自得,但现在地下还有个宇泓墨,如果被察觉到就万事不妙,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留皇帝,便笑着道:“多谢皇上对妾身的关心,只是妾身如今受伤,毕竟意头不好,皇上您还是暂时避一避。毕竟现在是秋猎时期,多注意些总是好的。”

皇帝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也知道自己在这里,柳贵妃换药等诸般事情都有不便,神色有些犹疑。

见状,柳贵妃便道:“如果皇上实在放心不下,不如请裴四小姐留下。有裴四小姐这般细心周全之人照料妾身,皇上应该能够放心了吧?说起来也奇怪,妾身方才与裴四小姐相谈,竟然也觉得十分投契,倒像是上辈子有缘分似的!”说着,忽然恍悟,忙转头向太后歉然道,“还请太后娘娘赎罪,妾身只是因为跟裴四小姐说得投契,一时间竟忘了裴四小姐是太后心头所爱,自然是要服侍太后的,倒是妾身失言了!”

话虽如此,心中却捏着一把冷汗。

墨儿必须得裴元歌安抚才行,而且必须就在附近,不能远离,如果太后带裴元歌离开,还没出偏间的门,说不定墨儿就会闹腾出动静来,到时候真是百口莫辩。因此,她故意跟皇上请求,接着又对太后这般说话,就是想要通过言语的挤兑,让裴元歌能够光明正大地留在她的营帐里。

皇帝审视着柳贵妃的神色,静默不语。

太后显然也很奇怪,柳贵妃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稍加思索,便笑着:“哀家身边有张嬷嬷在,既然贵妃受了伤,又难得跟哀家求人,那元歌你就留下来照料贵妃吧!记住,要小心谨慎,别毛手毛脚的,惹贵妃生气!”

裴元歌福身道:“是!”

皇帝依然看着柳贵妃,好一会儿才淡淡笑道:“既然母后都同意了,朕自然更不会反对!裴四小姐,要辛苦你了!不过,沉香素来柔和,为人处事又老练,裴四小姐在这里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岔子,母后倒不必忧心。”话语虽然是劝慰太后,却是在暗暗警告柳贵妃,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柳贵妃自然听得明白,心中又是一沉。

看起来,皇上对裴元歌的确很看重,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给她面子,却还在警告她不许为难裴元歌。

想着,柳贵妃却笑着道:“妾身当裴四小姐如妹妹般,再者,裴四小姐这样的容貌,这样的伶俐,妾身喜欢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出什么岔子?皇上和太后娘娘请放心!”

皇帝点点头,搀扶着太后离开。

等到众人都离开后,确定周围都是自己人,柳贵妃在处理伤口的同时,命人将宇泓墨搬出来,放在旁边的软榻上,又命人细心查看周身的伤,有的地方伤口裂开,重新敷药包扎后,便以熬药的名义将众人都挥退下去,精致的偏间内,只剩下柳贵妃、裴元歌,和昏迷不醒的宇泓墨。

柳贵妃脸上温婉的笑意慢慢消失,神色沉凝,细细地打量着裴元歌。

而裴元歌也在打量柳贵妃。她在宫中有些时日,跟宫中许多妃嫔也都有过交集,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唯独这位柳贵妃,对她总是温然柔和,笑意嫣然,让她看不透,而今晚的事情,才是她和柳贵妃真正的交集,把她叫来的果断,刺伤自己,为诸多疑问遮掩,以及跟皇上和太后的应对,还有对王敬贤的示好和施恩,这一切的一切,才让她对这位柳贵妃真正有了初步的印象。她不但能够掩饰所有的事情,而且会让皇帝觉得她温柔可人,体贴入微,心中更生怜爱。这倒也罢了,最令裴元歌震惊的是,这位平时看起来温柔和蔼,如花朵一般娇嫩柔媚的柳贵妃,不但能够在转瞬间想到掩饰的办法,更能对自己下那样的狠手,干脆利落,丝毫都没有犹疑…。

看起来,温柔娇弱,只是柳贵妃的表面,实际上,她十分聪明而且果决。

难怪在太后皇后和华妃的夹缝中,柳贵妃能然能够一枝独秀,坐上四妃之首的位置,还能有宇泓墨跟宇泓哲相抗,始终屹立不倒,果然是个厉害的人物!

而她方才的行径,也已经泄露了太多的内情和秘密,这位精明的柳贵妃不可能没有察觉到。尤其,她还是宇泓墨的母妃,这让裴元歌更多了一份局促不安,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沉静而温然地坐在软榻旁边的圆凳上,接受柳贵妃审视的目光,等待着她的问题。

连周嬷嬷等人都遣了出去,柳贵妃显然是有话要单独问她。

裴元歌脑海飞速选装,考虑着该如何回答。

“裴四小姐——”许久,柳贵妃终于开口,却只是叫了声便顿住,微微一笑,神色柔和,“这样叫似乎有些生疏了。元歌,本宫能叫你的名字吗?”

没想到柳贵妃会这样说,而她这样的神态,是认同,还是另有所谋…。

裴元歌思索着,轻轻颔首:“娘娘请随意。”

“元歌,你知道吗?刚才看到墨儿能在昏迷中认出你,进而安静下来,本宫真的很惊讶,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柳贵妃的目光掠过裴元歌,落在她身侧的宇泓墨身上,眼波慢慢染上了一层温柔,“因为,墨儿从小就有这个毛病,只要他昏迷过去,丧失神智的情况下,就会像猛兽一样,警惕着所有靠近的人,不许任何人靠近他,谁都不行,连本宫和…。也不行!所以,从小到大,每次墨儿生病发烧,本宫都很头疼,因为那时候,连太医都没办法靠近他,最后只能让护卫们强行按住他,才能让太医为他诊断,喝药的时候更麻烦,根本就喂不进去,有时候要撬开牙关才能让他喝药…”

柳贵妃说着,神情慢慢恍惚起来,似乎又回到了以前。

裴元歌没想到柳贵妃非但没有询问她,反而对她说起了宇泓墨的过往,在惊讶的同时,也不禁为柳贵妃所说的情形震惊起来。原来,宇泓墨这个习惯是从小就有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往,才能让一个小小的孩子就这样敏感,警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想着,裴元歌忍不住将目光落在了宇泓墨身上,觉得心弦似乎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拨动着。

在静姝斋的时候,她只以为,因为宇泓墨认得她,不认得紫苑她们,所以才能接受她的靠近。但现在听柳贵妃说,显然不是这样的!连柳贵妃都无法靠近他,没有人能够靠近他,能够让他安静下来。可是,宇泓墨却允许她接近他…。芸芸众生里,只有她一个人能够靠近!

清醒时的话语,也许会有欺骗,可是,失去神智后的潜意识,却是完全真实,不带任何虚假的。

在宇泓墨的心里,她究竟被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甚至,那个时候,她完全不知道他的心思,甚至还觉得,他是个总喜欢找她麻烦的恶劣皇子。而在那时候,宇泓墨就已经把她划入了可靠的人之中。以宇泓墨的性情,她甚至无法理解,明明她就是个满怀心思报复,处处都在使心机耍手段的人,宇泓墨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就能这样相信她?

明明那么聪明的宇泓墨,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裴元歌心中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喻的震荡和复杂,看向宇泓墨的眼神中,带了几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温柔和情意…。

看到裴元歌眼神的变化,柳贵妃心中有了底,幽幽叹息,轻声道:“在别人看来,墨儿风光无限,既嚣张又任性,行事恣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实际上,这孩子真正过得很苦!墨儿是个可怜的孩子…元歌,也许你不知道吧?他并非本宫的亲生儿子,只是在本宫膝下养大,他的生母是王美人!”

闻言,裴元歌猛地一震,既惊讶于柳贵妃的话语,也惊讶柳贵妃居然把这样的隐秘告诉她。

“很惊讶我会告诉你,是不是?”看到她的神情,柳贵妃微微一笑,道,“本来,这话应该让墨儿决定要不要跟你说,不过,本宫相信,你不是那种肤浅浮薄的女子,不会因为墨儿生母身份卑微而轻视他。而王美人是墨儿心中的痛,本宫想,也许墨儿并不愿意提起她,但你还是知道比较好。”

裴元歌看着柳贵妃,静静地聆听。

“他的生母是王美人,那是个美貌出众,冠绝尘寰的女子,墨儿跟他生母长得很像,你看墨儿的容貌,就应该能猜想出他生母有多么艳绝尘寰。可惜,红颜薄命,王美人出身卑微,本就是宫中所诟病的,又如此得宠,自然引起了有些人的妒恨。不知道是谁下毒,毁掉了王美人的容貌,失去了美貌的她也因而失宠,她又没有家族力量支撑,在宫中零落卑微,被宫中人肆意践踏。就连墨儿这个皇子,也因此受了许多苦楚,算计和伤害,他那敏感的性子,和昏迷时不许别人接近的脾气,就是在那时候养成的。”

这些对裴元歌来说,是完全的隐秘,因此听得十分专心。

“而最糟糕的是,王美人容貌被毁后,也跟着性情大变,完全不能接受自己毁容后的容貌,甚至连带着恨起墨儿来。因为墨儿长了一张跟她从前极为相像的脸,她觉得,看到墨儿,就像是在提醒她,她从前有多美,而现在又有多丑陋,她完全无法接受,甚至不愿意再看到墨儿。那时候,墨儿才五岁,还是个很小的孩子,被王美人这样对待,可想而知他心中有多难过。那时候,他被抱到本宫的长春宫来,就算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有精致的衣饰,美味的饭菜,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可是,他还是偷偷跑到王美人院落,悄悄地拿饭菜和点心,说要给她吃。可是,王美人却把东西都扔了出来,把他推搡出来,任凭他在那里哭着喊娘,都不理会他,甚至还口出恶言。”

裴元歌蓦然睁大眼睛,完全没想到宇泓墨还有这样的童年。

想着他小小年纪,那样记挂着生母,却被生母那样对待,想象着他那么小的孩子,在生母的宫殿外哭泣,却无人理会,心中不由得为他浮起了疼痛之意。

“几次三番下来,墨儿小小的心,被王美人伤得遍体鳞伤,最后才真的死心。本宫…。膝下没有孩子,因此看到墨儿十分喜欢,把他当做亲生孩子来看待,墨儿是个知恩的孩子,谁对他好,他都知道,因此对本宫十分尽心。他失去了母亲,本宫失去了孩子,也许是相互抚慰的关系吧,如今倒真的像亲生母子一般。”柳贵妃喃喃自语,忽然浅浅地笑了起来,“所以,本宫真的希望,墨儿往后能够顺顺遂遂,能有个知他懂他怜他爱他的妻子,好弥补他所失去的。”

说着,已经将目光转向裴元歌,神情无限温柔慈爱。

裴元歌心中微震,有些局促地迎着柳贵妃的目光,随即又垂下,无法确切地把握柳贵妃的意思,微微咬唇,轻声道:“贵妃娘娘的意思是…。”

“本宫是真的没有想到,墨儿会这样看重元歌你。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拦阻下太后和皇上,也不至于让墨儿这样隐忍痛苦。”柳贵妃神情犹豫,幽幽叹息道,“元歌你肯过来帮墨儿,刚才又代为本宫遮掩,本宫也就明白你的心意了。你是个聪明灵透的孩子,本宫猜想,你也不会让墨儿置身险境,对吗?”

听她话语里的意思,显然是因为裴元歌现在的敏感地位,对这件事抱持反对的态度。

裴元歌心头猛地一沉,觉得揪得有点疼。虽然说事实上她只是为皇帝做事的人,而且皇帝曾经允诺她,扳倒皇后之后,会答应她一件事。但现在听到柳贵妃这样说,还是觉得心头沉重而难受。

“元歌,本宫真的很喜欢你,你聪明伶俐,识大体,顾大局,又是裴尚书的嫡女,如果不是太后和皇上,本宫很愿意为你和墨儿定下这桩亲事。但是现在,太后看中了你,皇上又…。你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下,你不宜跟墨儿有太明显的接触,对吗?”柳贵妃温柔的话语,却终究还是说出了锋锐的话语。

裴元歌沉默不语,她和皇帝太后之间的实情,显然是不能告诉柳贵妃,因为那包含着太多秘密。

见她这般模样,柳贵妃忽然微微一笑,柔声道:“元歌,本宫想,你大概误会了本宫的意思。本宫不是反对或者说拦阻你和墨儿,而是你也清楚眼下的情形,不是吗?所以,你要隐忍!好在你现在年纪小,太后也好,皇上也好,都不会逼迫你立刻入宫,这样一来,就有了缓冲的余地。”

裴元歌愕然抬头,没想到柳贵妃最后却是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她不是反对,而是赞成?

即使自己现在这样敏感的身份,柳贵妃居然也并不拦阻,反而说要为她和宇泓墨谋划?

“只是,元歌,你应该也知道这其中的困难。”柳贵妃见火候已到,凝视着裴元歌的眼眸,轻声道,“本宫也很怜惜你,小小年纪,说起来跟墨儿正是一对璧人,皇上毕竟…”她不好说皇帝不好,只能掠过,道,“只是太后开了口,如今又一直把你带在身边,她是皇上的母后,有孝字当头,就连皇上,也不好违背她的意思。而她又似乎很坚决地想要你入宫。所以,元歌,本宫会为你和墨儿谋划,但是,你也要帮助本宫才好!”

裴元歌眉头微蹙,隐约把握到了柳贵妃的意思,却仍然问道:“贵妃娘娘的意思是…。”

“你要帮本宫扳倒太后!”柳贵妃很坦诚地道,“本宫不怕告诉你,本宫与叶氏,与太后不共戴天,所以,本宫必须要扳倒太后,除掉叶氏。对你来说也一样,太后也是压在你头上的山,有她在,你的婚事根本无法如自己所愿。如果扳倒了太后和叶氏,本宫就会是后宫份位最高的人,待选入选也好,推举人入宫也好,本宫都有足够的话语权。到时候,本宫会想办法打消皇上的念头,拦阻你入宫,并且成全你和墨儿。这也是你和墨儿唯一的可能和出路!”

裴元歌盯着柳贵妃,沉默不语。

原来绕了一圈,柳贵妃最后的意思,是想要和她联手对付太后。不过,柳贵妃说得并没有错,有太后在,她的婚事和前程,几乎就操纵在太后手里,完全无法自主!也正是因此,为了不成为太后的傀儡和棋子,她才会投向皇帝,寻求自保。柳贵妃这番话,和她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她选择了投靠皇帝,而柳贵妃则是想要跟她联手,对抗太后。

虽然说柳贵妃的坦诚,以及言语,的确有些打动她,而且扳倒太后,也是她原本的心思,有了柳贵妃这个助力自然更好。但是,裴元歌并没有就此应允柳贵妃,而是在沉思着整件事。

可以说,从头到尾。柳贵妃都表现得无懈可击,坦然告诉她宇泓墨的过去,以及王美人这样的隐秘,又跟她分析眼下的情形,甚至也没有完全拒绝她和宇泓墨,而是为他们谋划,竭力找出解决之道。这一切都合情合理,而且很明显能够看出柳贵妃对宇泓墨的用心和情意,才会这样大费周折地成全他们。

即使她提出和裴元歌合作,不无利用之意,但也这的确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但是,也许是多疑,也许是裴元歌对皇宫里的人多抱持一份戒心,也许是柳贵妃之前刺伤自己的行为让她产生了深深的警惕,裴元歌就是觉得,这份合情合理和情深意重之中,总有着些许不对劲儿的地方。对于她和宇泓墨的事情,柳贵妃似乎接受得太容易了…。

再怎么说,现在在名义上,很多人都认为她将来是要入宫的,是皇帝的人。

而宇泓墨毕竟是皇子。

如果宇泓墨和她有私情,那宇泓墨岂不是在跟皇帝抢人?柳贵妃毕竟不知道她跟皇帝太后之间真正的情形,更不可能会知道皇帝对她的承诺,在这种情况,对于她和宇泓墨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柳贵妃居然没有丝毫震怒之意,而是这样痛快地就接受了,并且立刻想办法为他们开辟道路…她对宇泓墨,真的就这样尽心尽力,甚至不惜违背皇帝吗?

裴元歌总觉得有些疑心。

或许是她多疑,她很信任宇泓墨,但是却不太敢相信柳贵妃。

不过,她也不想表现出这份疑心,再怎么说,柳贵妃也是宇泓墨的母妃,她不想跟柳贵妃把关系弄得太糟糕,因此只是做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在外人看来,她毕竟是太后的人,跟太后牵绊甚深,现在面对柳贵妃的提议,有所犹豫,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柳贵妃显然也这样认为,因此对她的犹豫并不在意,柔声道:“元歌,你不用急着答应本宫,可以慢慢思索。不过,本宫跟你说的话,你不会告诉太后的,对吧?”

这点,裴元歌道是很确定地点点头。

“那就好!”柳贵妃点点头,微笑道,“那就委屈你在这里呆一夜,等到墨儿安稳了!”

等到宇泓墨醒来,已经是次日清晨,精致豪奢的偏间里,只有他和寒铁。见他醒来,寒铁欣喜不已,急忙将昨晚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告诉他。听说裴元歌昨晚过来,而且,柳贵妃也在当场,宇泓墨眉头微动,随即问道:“那元歌现在人呢?”

“今天清晨的时候,九殿下您的烧已经退了,正巧太后那边派人来叫,她就先离开了。”

就在这时,梳妆好的柳贵妃掀帘进来,见宇泓墨醒来,先是一喜,慰问了一番,随即凝视着他,审视了许久,问道:“墨儿,你和裴四小姐,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宇泓墨微微垂眸,随即释然一笑,扬眸道:“母妃,我要娶她!”

正文 172章 太后疑心

虽然早就料到宇泓墨对裴元歌有心思,但亲耳听到宇泓墨用这样的语调,说要娶裴元歌,柳贵妃还是勃然变色,一时间牵动肩部的伤势,脸上痛楚之色一闪而过,缓了口气,才开口道:“墨儿,你昏头了吧?裴四小姐可是太后为你父皇准备的人,你父皇对她也相当中意,你这是想要跟你父皇抢女人吗?你知不知道这是皇宫的大忌?”

说到后面,已经声色俱厉。

“母妃说笑了。”宇泓墨依然带着微笑,似乎有些漫不经心,潋滟的眸中却十分郑重,甚至还浮现着浅浅的温柔,“别人不知道倒也罢了,母妃还能不知道吗?太后准备的人,父皇又怎么可能真的中意?不过是幌子罢了!”

“别人或许是,但裴元歌未必。”柳贵妃沉声道,“墨儿,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父皇对裴元歌不同寻常,别跟本宫说,你看不出来!你怎么会这样糊涂?何况,这裴元歌如今还是太后的人,咱们跟叶氏的情形,你该知道,怎么一点戒备之心都没有?墨儿,本宫原本以为,你不是个贪恋女色的人,怎么就被裴元歌冲昏了头?”

言下之意,竟似在怀疑,裴元歌是太后用来挑拨宇泓墨和皇帝关系的棋子。

“母妃,我的确不是,也并没有昏头!”宇泓墨收敛起惯常的漫不经心和玩世不恭,神色难得郑重沉凝,“我很清醒,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我再说一遍,我要娶裴元歌!这辈子,我的妻子只可能是她,没有第二个人。母妃,您应该了解我的脾气,我从来不会拿我的婚姻大事开玩笑,而我决定的事情,谁也不能勉强我改变!”

他原本没打算这么快让柳贵妃知道裴元歌对他的重要性,毕竟现在还有着太多阻拦。但既然昨晚的意外,已经让一切暴露在柳贵妃的面前,他索性也不再隐瞒,干脆将话说清楚明白。宇泓墨甚至柳贵妃的脾性和手段,裴元歌现在敏感的身份,很可能会对他不利,这对柳贵妃来说是大忌。

所以,他必须要强硬,让柳贵妃明白裴元歌对他的重要性,以及他非裴元歌不娶的决心,这样柳贵妃才会有所忌讳,顾念着他,不对裴元歌下手。否则,以柳贵妃的手段,和元歌如今的处境,柳贵妃说不定会借刀杀人,干脆除掉元歌以绝后患!

他的语调很强硬,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墨儿!”

柳贵妃被他这样坚决的意志所震动,她很少见宇泓墨这样坚决的模样,唯一的一次,就是在他十三岁那年,按照宫里的规矩,会安排引导宫女教习男女之事,宇泓墨很强硬地拒绝,说他不要,甚至将春阳宫的宫女全部驱逐,只留下太监和暗卫服侍。当时她觉得,墨儿这是不愿被女色所惑,也是好事,就随了他,没想到,现在墨儿再一次出现这种强硬的姿态,却是为了裴元歌!

尤其再想到昨晚的事情,只怕裴元歌在墨儿心里的分量,比她想象中的还重。

甚至,比她这个母妃更重!

犹记得,她第一次发现墨儿甚至昏聩时不许任何人接近时,墨儿对她已经十分亲近,因此,当她被高烧的墨儿推开时,心中难免有种不被接纳的感觉,直到后来,将王美人叫来,发现墨儿连王美人也认不出,同样推开,才觉得释然,因为发现没有任何人能靠近高烧昏迷的墨儿!但是昨晚,墨儿居然肯让裴元歌靠近,居然能够认得出裴元歌,居然…

这甚至让她心中有种类似嫉妒的感觉。

墨儿五岁就被抱到她的长春宫,她费了无数的心思,用了无数的手段,再加上王美人因为毁容而疯癫,才让墨儿接纳了她。如果说在墨儿神智昏迷的时候,没有人能靠近他,倒也罢了,但为什么现在裴元歌能够靠近,她这个母妃却不能?十一年,耗费了无数心血的养育之恩,到头来连区区裴元歌都抵不过吗?还是说,不是亲生的,终究不会有亲生母子那种无法抹杀的血脉相连?

想到这里,柳贵妃就越发痛恨起太后、皇后和叶氏。

如果不是他们,她的烨儿也不会…她亲生的孩儿,只抱了几天,还没有满月的孩儿,就…柳贵妃摇摇头,截断了对往事的追忆。现在再想这些也已经晚了…

“母妃,我从来都没有真正求过你什么,但这次,我求你了!”宇泓墨双眸直视柳贵妃,流露出恳切的哀求之意,“母妃,我知道你素来疼我,你就多疼我这次,好不好?虽然说她现在身份有些敏感,但是并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还请母妃纵容我这次任性吧!我真的很喜欢元歌!”

柳贵妃叹了口气,终究意动。

皇帝看重裴元歌,墨儿又对裴元歌起了心思,若是被皇帝察觉,说不定会因此恼怒痛恨墨儿,对墨儿的前程影响极大,原本她的确有借助眼前的形势,借刀杀人的心思。但眼下看墨儿先是强硬表态,随即又苦苦哀求,看来的确对裴元歌一往情深。墨儿又是个精明的人,若她一个不慎,露出痕迹,被墨儿察觉,难免伤了母子间的情分。为了裴元歌,这实在不值得!

“好吧,既然墨儿你这样坚决,本宫也只能依了你!”柳贵妃叹息,“不过你也应该知道眼下的情形,千万不要露了痕迹,尤其不能被太后看出来。不然,以太后的手段,说不定会故意用裴元歌来离间你和皇上的父子感情。你要真的想娶裴元歌,就必须要扳倒太后和叶氏,这才有可能!”

宇泓墨颔首:“儿臣明白!”

“既然如此,那本宫就答应你,等到叶氏垮台,太后失势,本宫会想办法在皇上跟前替你们周旋,成全你和裴元歌。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小心,不要为了裴元歌惹得你父皇震怒,那就得不偿失了!”柳贵妃殷殷叮嘱,不愿意为了裴元歌而影响到宇泓墨的前程。

“多谢母妃,儿臣明白!”得到柳贵妃的应承,宇泓墨终于稍稍放心,又露出惯常玩世不恭的笑意,涎着脸道,“再说,母妃也该为此犒赏儿臣才是!元歌那么美,又那么聪慧,父皇似乎又看得中眼,若是她真的入宫争宠,对母妃来说不也是个极大的威胁吗?孩儿为了母妃,不惜用上美男计,以身饲敌,替母妃消除这么大的隐患,一片孝心,天地可鉴,母妃也该谢谢儿臣才是!”

“得了便宜还卖乖是不是?”柳贵妃乜着眼看他,原本想绷着脸教训他的,终究还是没绷住,笑了出来,横了他一眼道,“亏你说得出这番话!给本宫找了这天大的麻烦,居然还敢说是你的功绩,你的孝心,好厚的脸皮!”

这一笑,却又牵动了肩部上的伤势,忍不住低叫出声。

“母妃小心!”宇泓墨连忙上前,声音中有着触动,“昨晚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母妃您又何必伤了自己?听说还因此连掌宫之权都暂时交了出去…我这里有些上好的金疮药,还有些对疗伤有奇效的药方,待会儿让周嬷嬷熬炖给母妃,比太医开的那些温补的方子药效要好得多,约莫半个月就能养好。”

听着宇泓墨关切的话语,柳贵妃嘴角慢慢浮起一丝微笑,原本心中的不快和猜疑,终究还是被宇泓墨的打趣和关切掩埋,渐渐沉了下去。

裴元歌离开柳贵妃的营帐,随着张嬷嬷来到太后的营帐。

昨晚跟柳贵妃说过那番话后,两人就没再有多少交谈,整个晚上,她要照料昏迷的宇泓墨,又要小心注意柳贵妃的伤势,几乎整晚没睡。不过,在柳贵妃那里,她也了解到昨晚刺客的情形,令她惊讶的是,那个刺客居然一直都没有找到,皇帝为此震怒不已,王敬贤被骂的狗血淋头。

倒是李明昊救驾有功,得了嘉奖,更加意气风发,羡煞众人。

见到裴元歌后,太后先抚慰了几句,随即便问起了昨晚柳贵妃营帐内的具体情形。裴元歌便照先前所说的回禀。太后沉思着,见裴元歌神色疲惫,挥挥手命她回自己营帐休息去了。等到她离开后,太后忍不住问道:“张嬷嬷,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都安排好的事情,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闹出来?”

“会不会是九殿下压根就没进围场?”张嬷嬷也疑惑不已。

太后摇摇头,道:“不可能,亲眼看着他进了围场,这边才开始动手的,怎么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找不到人?宇泓墨高烧昏迷时,就跟野兽似的,谁也不许靠近,按理说这样对峙的情形很容易被人察觉,怎么会搜了整晚都没有见到宇泓墨的踪迹呢?这事情太不寻常!还有昨晚柳贵妃受伤,又突然留元歌丫头,整件事都怪异得很!张嬷嬷你怎么看?”

“奴婢随太后到偏间的时候,地上有沾染膏药的绷带,又染着血迹,的确是包扎后伤口裂开的样子,再者柳贵妃的伤口那么深,又是太医诊治过的,应该错不了,奴婢倒没觉得有什么异样的地方。”张嬷嬷思索着道,“至于柳贵妃留裴四小姐,听裴四小姐刚才所说的话语,似乎是想拉拢裴四小姐,见裴四小姐不愿意,就改为警告。也是人之常情!依奴婢看,太后娘娘得小心,防着柳贵妃对裴四小姐下手!”

“哀家倒巴不得她对元歌下手,只要让哀家拿着证据,告到皇上跟前,任凭柳贵妃往日多得宠,也得跟废后似的栽倒,拿元歌换柳贵妃,这可划算多了!”太后冷笑着道,“不过,哀家还是觉得不对劲儿!”沉思了会儿,忽然道,“张嬷嬷,你说,元歌会不会在跟哀家扯谎,并没有说实话?”

正文 173章 想得发狂

张嬷嬷知道,自从废后事件后,太后就变得多疑而敏感,甚至有些烦躁。而这次秋猎裴元舞的事情,似乎更加重了太后这种症状,别说裴四小姐,就是她有时候都能看到太后向她投来的怀疑目光。但她也无可奈何,只能安抚道:“太后娘娘您多虑了,您想想,裴四小姐是您一手调教出来的人物,谁都知道,她是萱晖宫的人,她为什么要对您扯谎,替柳贵妃遮掩什么?这对她有什么好处?”

太后怀疑道:“你说她会不会被柳贵妃拉拢过去的?”

“裴四小姐没这么糊涂,她将来是要入宫为妃的,柳贵妃再怎么说也是皇上的妃嫔,两人有着直接利益冲突,总不会乐见她压过自己,哪能像太后这般尽心尽力地扶持她?裴四小姐是聪明人,看利弊得失最清楚,断不会如此糊涂!”张嬷嬷耐心地道。

听她说得有理,太后这才点点头:“也是,也许真是哀家多疑了。”顿了顿,又问道,“不说这个了,李明昊那边接触得如何了?”

“他似乎有些意动,昨晚的刺客事件,许多人都在皇上那里吃了排头,倒是他因为救驾有功,得了赏识。世子爷悄悄提点了他几句,恐怕他心里也有数。既然他没告发这件事,而是按照世子爷的提醒经过营帐,得了这个救驾功劳,想必是有心想向这边靠拢,应该很有希望。毕竟,他在靖州固然呼风唤雨,但在京城,没有人做后盾支撑,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张嬷嬷分析道。

太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这总算是个好消息!去告诉兆远,让他转告李明昊,倘若他肯向叶氏效忠,眼下又有一件功劳在眼前,定然会让他更得皇上赏识,说不定还能进入禁卫军任职,看看他的意思。”

张嬷嬷眼眸微亮:“太后娘娘您的意思是…”

“倘若李明昊识时务,就把那个刺客送出去给他,成就他的功劳。皇上现在正为刺客的事情大发雷霆,倘若他能建此奇功,皇上焉能不对他另眼相看?近臣宠臣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能够急帝王之所急,忧帝王之所忧,处处让帝王觉得得用贴心吗?而叶氏,能给他的便利太多太多,若有叶氏扶持,他定然能够扶摇直上。再告诉他,如果他看上裴府大小姐,哀家也能够做主给他!”太后眼眸中闪烁着凝定的光芒,缓缓地道。

功名、利禄、美人,这不就是年轻人所渴望的一切吗?她不相信,李明昊会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