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里的人这时候都看向了上官勇。

上官勇木着脸说:“末将恭喜太师。”

“外面的人都知道了?”安锦曲这时候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

杨君成看安锦曲小脸蛋都发了光的样子,想笑没笑出来,这个丫头是不是也太好骗了?

安锦颜道:“婚事还没定下来,你们来道什么喜?”

安元志说:“双方长辈都到场了,也都答应了,这婚事还叫没定下来?太子妃娘娘,这世上的姑娘家不是哪个都有你这么好命,能嫁做太子妃的!”

安锦颜说:“这跟我做太子妃有何干系?”

“太子妃娘娘嫁得好,那规矩自然就多,”安元志说:“三小姐嫁得不是皇家,用不着那么多规矩。其实按我说,婚礼什么的都是次要,嫁得那个人好才是正经。”

“安元志,”安锦颜抓着安元志的这句话就不准备放手了,说:“你是在说太子殿下不好?”

安元志两眼往上翻了翻,说:“我什么时候说过太子殿下一句不是的?太子妃娘娘,不会是你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吧?”

“你!”安锦颜气得咬牙。

太子这时凉凉地说了一句:“元志,你如今就这么爱跟太子妃斗嘴吗?”

安元志望着太子一笑,说:“殿下,元志哪里敢呢?”

“殿下,”安太师这时跟太子道:“下官无能,小女的婚事如今满城皆知,下官是无能为力啊殿下!”

上官勇这时看着杨锐道:“杨大将军,圣上今晚召了周大将军议事,您这个时候去请旨赐婚,不会打扰到圣上休息。”

得,杨锐心想,我今天要不连夜去宫里请旨,看来还不行了。

上官勇又冲着太子一拱手道:“殿下,您若是对三小姐无法放手,也可去奏请圣上,此事由圣上决定,下官想三小姐的婚事,无人敢再说三道四。”

太子望着上官勇两眼冒火,安书界不点头,他跑去请世宗赐婚,他的这个父皇还不疑他又不老实了?

杨锐说:“那我这个武夫就进宫一趟,为了儿子舍掉这张老脸不要了,我请圣上给我一个说法去!”说完这话,杨锐给太子行了一礼,又冲安太师一拱手,随后便走了出去,眨眼间就走没影了。

厅里的人就僵持住了,太子有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但也不想就这么走了。

安元志就看着安锦颜,目光里带着挑衅的意味,他就是不想让安锦颜好过。

安太师和上官勇恭恭敬敬地站着,就想着太子什么时候才能带着安锦颜走。

安锦曲吁了一口气,动了动身子,才发现自己的手还被杨君成拉着呢,顿时就又是脸红,手指扣了一下杨君成的手心。

杨君成这才一笑,放开了安锦曲的手。

杨君威逛完了安府的后花园,琢磨着这时间,他老子就是有十个儿子,这婚事也都应该一一谈完了,就跟安元文说要回正厅看看。

安元文跟杨君威这样的武夫,话不投机半句多,巴不得把这个武夫送回去。

等两个人走进正厅里,安元文看见太子在主位上坐着,马上就傻了眼,而杨君威马上就紧张起来,大声道:“太子殿下,三小姐可是我家老二的,你东宫里那么多的女人,也不缺三小姐这一个吧?”

“这是杨家的大公子,杨君威,”安太师忙跟太子道。

杨家,太子望着杨君威眯了眯眼,杨家是他无法拉拢的,所以太子对着杨家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上官勇太子却不想就这么得罪了,毕竟这是个要主管京畿防务的人,这人要是一心一意地帮他的哪个兄弟,太子很清楚,这样一来,他就算在世宗驾崩前的最后一刻还当着他的太子,登上皇位的那个人也一定不会是他。

“这是太子妃娘娘,“安太师这时指了指安锦颜,对杨君威道:“杨大公子快过来见过太子妃娘娘。”

杨君威给安锦颜行了一礼,没敢抬眼去看这个太子妃。

安锦颜没理会杨君威,她跟太子想的一样,杨家既然没有可能拉拢,那就没必要太给脸面。

杨君成冷眼旁观着,觉得太子无法成事,也是性格使然。觉得没有可能的事就不去做,轻易就放弃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这样你还成什么皇?这么好命的投胎在皇后的腹中,没想到竟然是一事无成的命。

“走!”太子看了上官勇半天后,突然就起身道。

“殿下?”安锦颜却不甘心。

太子没理安锦颜,快步就往外走。

安太师和上官勇,还有安元文,杨君威忙往外送太子。

“你不回东宫了?”安元志没办法去送太子,半躺半坐在躺椅上看着安锦颜道:“安家有儿子,所以安家的事轮不到太子妃娘娘你这个出嫁的女儿管。”

安锦颜失望地看着安锦曲,这个胞妹本是可以帮她的。

“她这样的性子进了宫就是死路一条,”安元志说:“你连她都要算计,真是让我佩服,除了权,你心里还有什么了?”

安锦颜这才看向了安元志,说:“安家的事什么轮到你管了?”

“我娘是平妻了,”安元志说:“我如今比大公子他们又差在了哪里?”

“是靠你自己的本事吗?”

“这跟太子娘娘有什么关系?”

安锦颜往安元志的跟前走了几步,手指弯着,头子很尖的指套几乎将她的手心戳出血来。

安锦曲跑到了安元志的跟前站下,跟安锦颜说:“太子妃娘娘你回东宫去吧。”

安锦颜从安锦曲的身边走了过去,留下了一句话:“我对你很失望。”

安府的大门前,太子上了马后便打马扬鞭而去。

安锦颜从大门里出来时,等着她的只有一队侍卫,还有一顶她坐着来的轿子了。

“太子妃娘娘慢走,”安太师给安锦颜行了礼。

安锦颜回头看了看安府的这个大门,前院里的凤凰花开了一树,火红的花瓣落在墙外,将道路都铺满了,这应该是她最后一次看这座府邸了,心里却没有生出半点的留恋来。

抬着安锦颜的宫轿也消失在了这条长街的尽头后,安太师怅然若失,他也知道,这应该是他这个女儿最后一次归府了。

杨君威看不出安氏父子的愁绪来,冲着安太师笑道:“太师,这下子我们两家是亲家了?”

安太师冲着杨君威点了点头,说:“我们进去说话。”

“哎,进去说话,”杨君威赶上前一步,这是自家老二的岳丈大人了,他得孝敬,心里这么想着,杨君威一把就扶住了安太师,说:“太师你小心脚下啊。”

安太师拿这种武人没办法,无可奈何地任由杨君威搀着他走。

安元文跟杨君威处了一晚上后,这会儿再看上官勇,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了,跟上官勇相识以来,第一次主动开口跟上官勇道:“将军,令弟的身体如今好点了吗?”

上官勇忙道:“好多了,谢大公子挂念。”

“元志麻烦你了,”安元文又道。

上官勇一笑,说:“他就是我的弟弟了,没什么麻烦的。”

安太师巴不得安元文能跟上官勇处好关系,听着身后两个人的攀谈,安太师多日以来,第一次真心地笑了。

300夏花

杨君威扶着安太师快走到安府正厅时,才想起来问安太师道:“太师,我老,我父亲去哪里了?”

安太师说:“令尊进宫去给二公子奏请圣上赐婚去了。”

杨君威顿时就眉开眼笑道:“这就对了!喜事就该早点办了,太师你跟我父亲谈好婚期了吗?”

安太师说:“你父亲旨还没请下来,这事还是等赐婚的圣旨下了后,再议吧。”

“这还要再议什么?”杨君威说:“就明天吧!”

安太师的脚步一趔趄。

安元文一脸古怪地摇着头,对这个杨大公子他是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上官勇倒是喜欢杨君威的这个脾气,不过看看安氏父子的反应,上官勇觉得明天就让安家把安三小姐嫁出去,这不太可能。

等四个人又回到了正厅里,就看见厅里的三个人正坐在一起说话呢,安元志正精神头很足地跟杨君成说着他们在云霄打得那场夜仗。

“上官将军,”杨君成看见上官勇走进来,忙就给上官勇行礼。

“上官勇?”杨君威傻兮兮地这才后知后觉这个跟在他身后,在安府里走了一个来回的高个子,竟然就是上官勇。

“大公子,二公子,”上官勇冲这两位抱了抱拳,在官职上他已经比杨家的二位公子要高了,所以大礼是不必行了。

“三丫头还不回绣阁去?”安太师看安锦曲还在座,马上就把脸一沉。

安锦曲给上官勇行了一礼,喊了一声:“姐夫。”

“恭喜三小姐了,”上官勇真心实意地说了一声,虽然还记着这个小姐打过安锦绣的事,但比起安锦颜来,这个三小姐已经好很多了。

安锦曲低着头飞快地跑了出去。

杨君威说:“老二,我带你去看看安府的后花园,这府里的湖里开了一湖的荷花!”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杨大公子就扛着自家二弟在肩头,丝毫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一溜烟跑了出去。

“他,”安元文看得目瞪口呆。

上官勇说:“听闻杨大公子天生神力,今天看来这传闻是真的。”

安元志看了看自己的这条胳膊,在杨君威这种天生力大的人面前,他的力气完全就不够看了。

“元文你去看看,”安太师命安元文道:“一会儿杨大将军还是要来的,你命厨房把酒菜备下,卫朝跟元志今天也不要走了。”

安元文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坐,”安太师招呼上官勇坐下。

安元志说:“这婚事不会再生变了吧?”

安太师道:“我不知道把你三姐嫁与杨家是不是做对了。”

安元志一愣,这还是他这个父亲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种犹豫不决的话,安元志说:“杨家有什么不好吗?”

“也许让你三姐远离朝堂才是最好的,”安太师这个时候想想他为安锦曲选中的那个何家小公子,还是觉得可惜。

安元志说:“她是姓安的,只要父亲你还是太师,大公子他们几个还在朝中为官,她怎么远离朝堂?你就不要再害没权没势的人家了,三小姐到杨家我看很好,至少安家要是出了事,杨家能保她的平安。”

“胡说八道!”安太师说:“我安家做了什么事要被诛连九族?”

安元志说:“有那个太子妃在,父亲你觉得安家不会被她害死?你都说了不认她了,这人还不是厚着脸皮说自己是安家的女儿?你能不让她进家门吗?”

当着上官勇的面被儿子这么说,安太师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说:“那你要怎样?”

“我没本事把她怎样,”安元志说:“她是皇家的人,找机会问问我姐怎么办吧。”

安太师目光复杂地眯了眯眼。

上官勇则面无表情地坐着,让安锦绣杀了安锦颜吗?现在问题是世宗要让安锦颜活着,安锦绣已经让世宗心生了戒备,要是这个时候再动手除去了安锦颜,世宗会怎么想?

杨君威扛着杨君成没费劲就追上了要回绣阁的安锦曲,不顾安锦曲吃惊的表情,把杨君成往安锦曲的面前一放,说:“就要做夫妻了,你们两个在成亲之前再说说话吧。”

杨君成还担心安锦曲会嫌他们兄弟失礼的时候,就听见安锦曲说了一声:“谢谢杨大哥了。”

一声杨大哥,又让杨君威乐得眉开眼笑,说:“你们说话,我去边上走走,一会儿我再来带我家老二走。”

杨大公子乐颠颠地跑走了,单独面对面了的两个人先是有点尴尬,然后又突然相视一笑。

杨君成说:“你们安府后园的景色不错。”

安锦曲说:“我还以为你是跟我说不呢。”

“你父亲还是想你嫁去江南吗?”

安锦曲往杨君成的身边挪了几步,讨好地一笑,说:“他们没你好。”

杨君成笑了起来,说:“真的?”

杨君威站在路拐角这里伸头往杨君成和安锦曲那里张望着,咧开嘴笑得开心,这桩婚事成了,他们杨家人的一桩心愿也就了了。

安元文一路找过来,站在杨君威身后说:“你在看什么?”

杨君威忙回身说:“没什么,你怎么来了?”

安元文看见安锦曲跟杨君成站在一起说说笑笑,马上就皱眉头,“这成何体统?”

杨君威一看这位要过去坏事,伸手把安元文的腰带一拎,把安大公子提着就跑,说:“我们玉关人不讲究,你们读书人啊就是麻烦!”

“那边好像有人,”安锦曲这个时候指着小路拐角那里,跟杨君成说道。

杨君成知道是自家老大弄出来的动静,说:“人走了。”

安锦曲说:“杨大哥?”

杨君成望着安锦曲认真道:“三小姐,有些事,我想还是在成婚之前跟你说。”

“哦,”安锦曲看着杨君成认真的神情,突然就紧张起来,说:“什,什么话?”

杨君成说:“今天你从驿馆走了后,荣双太医奉了安妃娘娘的命令来找我,安妃娘娘希望我能娶你为妻。”

安锦曲的心里像是被人拿刀割了一下,神情失望道:“原来,原来你是因为安妃娘娘的话。”

“这事你迟早会知道,所以我宁愿是由我来告诉你,”杨君成看见安锦曲的眼里又含了泪,忙拉住了安锦曲的手道。

安锦曲默默地把自己的手从杨君成的手心里抽出来,说:“我让你为难了,安妃娘娘不是会逼人的人,我去跟她说,就说我不嫁了。”

“不嫁?”杨君成笑道:“你不嫁我,还能嫁谁去?”

“不嫁人我也能活,”安锦曲低着头道。

杨君成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是不想开罪安妃娘娘,可是娶你我是心甘情愿的,安妃娘娘只是让我下了一个决心。”

安锦曲瞪大了眼睛道:“什么决心?”

“尽快娶你过门。”

“是这样啊,”安锦曲的心里突然就不难受了,小脸飞快地又红了起来。

“是,”杨君成又一次握住了安锦曲的手,说:“白玉关那里比不上京城繁华,也没有江南的风景,让你跟着我远去边关,我…”

“有你就行了,”安锦曲飞快地说了一句,打断了杨君成要跟她道歉的话。

杨君成看着安锦曲,没想到自己一次打发时间的龙泉寺之行,竟然让他遇上了安锦曲这样的女孩儿,不知书答礼,却单纯直率,像夏花就这么烈火似的盛开着,旁人觉得太过浓烈出格,他却喜欢。

安锦曲被杨君成看得终于知道害羞了,说了一句:“我先回去了,”转身便跑走了。

杨君成看着安锦曲小鹿一样沿着这条小路跑走了,一直跑进了小路尽头的白桦林里,最后只余了一角飞扬起的裙角映入他的眼帘里。

杨锐这个时候到了皇宫的门前,请旨求见世宗,很快便被吉和迎到了御书房里。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世宗受了杨锐的大礼之后,让杨锐平身,随后便问道。

杨锐说:“圣上,臣的次子看上了安府的三小姐,臣这是来向圣上请旨赐婚的。”

“他看上了谁?”世宗没听清一般地又问了一句。

周宜在一旁就是心头一紧,杨锐竟然要跟安书界结成亲家?这人就一点不在乎圣上的忌讳吗?

杨锐说:“那小子看上了安府的三小姐。”

“就算他看上了安府的姑娘,你也不用大晚上的跑来见朕吧?”世宗的脸上倒看不出生气来,反而笑着道。

杨锐说:“臣本来是想明天一早来见圣上的,可是臣今晚带着两个小子去安府提亲,臣看二小子对安三小姐实在是喜欢,臣便想着来宫里碰碰运气,要是圣上还没休息,臣就想请圣上赐个婚,好让这门婚事尽快定下来。”

世宗道:“你还怕安三小姐跑了?”

杨锐说:“安书界看上不我们武人,一心想给女儿找个江南书生,臣这才迫不得已跑来求圣上。”

周宜在一旁插话道:“太师没答应你的求亲?”

“反正我看他不太情愿,”杨锐说到这里跟世宗抱怨道:“圣上,白玉关是比不上江南,我们杨家也不是书香世家,可臣家的这个二小子不差啊,也读过不少书,至少比学问,他比臣这个当老子的强啊!安书界他凭什么看不上啊?”

周宜说:“太师要是不肯,你就给君成另找一个就是。”

“可二小子看上了那姑娘,孩子喜欢,我这个当老子的没办法啊!”杨锐看着周宜一脸无奈地说:“我这些年没少给他张罗婚事,这小子一个也看不上!”

“朕准了,”世宗这个时候说道:“君成的婚事拖了这么多年,是应该办了。”

杨锐忙跪倒谢恩,他就说他来求个赐婚的恩旨不是难事。

301邪气

杨锐心满意足地走了后,周宜这才忧心忡忡地看着世宗道:“圣上,臣看杨锐真是因为杨君成看上了安三小姐,才来求的婚。”

太子带着太子妃去了安府要纳安锦曲为侧妃的事,就在杨锐来之前,已经有暗卫来报了世宗。杨锐这么急着跑来,世宗和周宜都知道,不是因为安太师看不上杨家是将门,而是因为太子也想要安锦曲。

“呵,”世宗冷笑了一声,道:“杨锐现在也会跟朕玩心眼了。”

“圣上?”周宜跟杨锐的关系一向很好,这个时候看着世宗的表情,不禁为杨锐担心起来。

“罢了。”世宗:“安家的三小姐嫁入杨家也好,再让太子娶一个安家女,安书界的心怕是要操碎了。”

周宜站在一旁不敢吭声,他想不明白,世宗对太子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保着太子的地位,却又让朝臣世家们看着太子失势,这到底是在保太子,还是在毁太子?

“过来看看这份名单吧,”世宗招手让周宜上前,看他拟好的一份将军调动名单。

杨锐喜滋滋地回到安府,跟着他一起来的传旨太监,在安府的正厅里,宣读了世宗赐婚杨君成与安锦曲的诏书。

安太师命人送了来传旨的太监一份大礼,随后就带着杨家父子,安元志,上官勇一起去后园的湖心亭里饮酒。

一湖的荷花在月光下亭亭玉立,晚风一吹,幽香阵阵,就算六人中只有安太师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这种盛夏夜的景致,也让宾主都心旷神怡。

儿女的亲事都定下了,安太师也没什么可想的了,酒宴间便着重帮着上官勇跟杨锐拉近关系。不是安太师不为安元志着想,只是安元志从军的年数毕竟还短,就是拉了这层关系,杨家能给安元志的帮助也少。

上官勇现在算是周宜的关门弟子,看在周宜的面子上,杨锐看上官勇也不会印象差到哪里去。几杯酒下肚后,杨锐便跟上官勇道:“都说祈顺军中现在是将门子的天下,其实那些人知道个屁!”杨锐指指自己的两个儿子,道:“我这个大小子,十二岁便随我一起出征,立下的军功也不算少了,到了如今还不是要在我这个老子的帐下听用?”

杨君威说:“爹,你这是又看不上我了?”

“卫朝啊,”杨锐不理自家老大的抱怨,只跟上官勇道:“世家子有世家子的烦恼,你能领着卫**,我的这四个儿子就没这个可能了。”

“爹,”杨君成怕上官勇误会杨锐是在看他手握卫**不顺眼,忙开口道:“上官将军这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你说什么世家子啊?”

安元志想开口为自己的姐夫说公道话,却被安太师在桌子下面踢了踢他坐着的躺椅,把安元志都到了嘴边的话,又踢回去了。

上官勇却是老实地一笑,说:“其实周家军应该是由周家的几位公子领着的,我这是占了恩师的便宜。卫**到了我的手上,我还真没办法心安理得。”

杨锐点头道:“你这是良心话。”

上官勇说:“我恩师说,他还会让几位公子归朝办差的,到那个时候,我可以再把周家军还回去。”

杨君成说:“到时候你还能舍得?”

上官勇说:“本就不是我的东西,不说什么舍得舍不得的话。”

安元志这时道:“姐夫说的是,我们自己也有过命的兄弟,组一个军不成问题。”

杨锐一拍桌子,道:“有志气!元志身上有伤,我就不敬了,来卫朝,我敬你一杯!”

上官勇忙与杨锐喝了一杯酒。

杨君成暗自点了点头,上官勇这种还兵回去的话,在周宜的面前说,不算什么,但是在他们的面前说,这就是有人证了。到时候,周家的几位公子归朝为将,跟上官勇要兵,上官勇就一定得给了。当将军的,都宝贝手里的兵将,因为这些兵将就是将军的权势,上官勇这样是条汉子。

“那我要是不姓杨,我现在是不是也能统领一支军队了?”杨君威这时候问道。

“你不姓杨,你要姓什么?”杨锐给了大儿子一下,然后跟上官勇道:“这是个粗人,不要理他。”

“我这也是运气,”上官勇却说:“不然我祈顺从军的人那么多,怎么会轮到我统领一军呢?”

“日后你上官家也会是一个将门的,”杨锐跟上官勇碰杯道:“我杨家的老祖宗其实是他娘的种地的,你问问太师,安家的老祖宗,一开始就是当官的?”

安太师笑道:“杨大将军这话有理,英雄莫问出处。”

“没错,”杨锐说:“有本事还问什么出身啊?周宜那老小子其实打仗的本事一般,就是识人还靠谱,他肯最后把你收在门下,也有让你成为他周家助力的意思,这老小子,这辈子也没做过亏本的买卖。”

“我受了恩师的恩惠,有恩就要报,”上官勇说:“杨大将军,我恩师这辈子也算是战功赫赫了。”

杨锐哈哈一笑,说:“还知道为他说话,周老小子没看错人!”

杨君成这时也举杯道:“将军,君成也敬你一杯,若是安二小姐还在,我们就是连襟了。”

上官勇跟安太师父子的神情都是一僵,随后安太师笑道:“卫朝只要一日不续弦,就还是我安家的女婿。”

上官勇跟杨君成碰杯后,一口饮尽了杯中的酒,这酒完全就是一杯苦酒,入口之后,便苦涩难当。

杨君成喝了这杯酒后,便说道:“我们杨家在军中也有旧部,日后上官将军若是有事,可以来找我们。”

“嗯,”杨锐说:“你的兄弟中除了一个元志,没有一个世家子吧?以后遇上不听你话的世家子,你就来找我。”

安元志说:“大将军,你要打这些世家子的板子吗?”

杨锐说:“我打他们老子的板子!敢跟我杨锐摆世家谱的,军中没几个。”

“那,”安元志说:“那大将军你在白玉关,我们在京畿,太远了。”

“明天,”杨锐说:“明天我跟你姐夫去卫**中走一趟,谁阴阳怪气地不服管教,我作主了,狠打一顿,打到这帮小子服为止!”

安元志一拍手,说:“这下好了,姐夫,杨大将军为你省了不少事了。”

“你这个儿子是个猴精的,”杨锐指着安元志跟安太师说:“我怎么感觉我被他赶鸭子上架了?”

湖心亭里六个人一起大笑了起来。

安太师看着在他面前把酒言欢,俨然已经是知己模样的五个人,突然觉得武人之间的交友,对他们这些文官要简单多了。

这一顿酒,一直喝到了天亮,上官勇最先告辞,赶回帝宫当值去了。

杨锐打着酒嗝问安太师道:“太师,我们父子最多还有七天就得回白玉关去了,你看三小姐什么出嫁?”

安太师说:“挑一个吉日后,我命她的兄长们将她送到白玉关去成婚。”

杨锐说:“还要这么麻烦?这一来一去就得一年!”

安太师说:“七天怎么能准备好一场婚礼?”

“婚礼什么的都是虚的,”杨锐把大手一挥,说:“你搞这些,还不如多给丫头添些嫁妆呢。”

杨君威说:“没嫁妆也行啊。”

杨君成是杨家门里唯一的细致人,看安太师为难,便道:“还是以三小姐的意思为主吧。”

安元志在一旁打着呵欠说:“父亲就去问问三小姐吧,这是她的婚事,她要大办就大办,想从简就从简。”

安太师这才点了头,说:“我尽快给你们回话。”

“最好,”杨君威抬头看看天都亮了,说:“最好今天下午!”

“滚你的蛋!”杨锐踢了自家老大一脚,说:“带上老二,我们回驿馆去,太师还要上朝,五少爷身上还有伤,打扰人一夜了,我们该走了。”

“安五少爷,我们再见吧,”杨君成临走时,特地跟安元志打了一声招呼。

“走好,”安元志冲杨君成一抱拳。

杨家父子三人离了安府之后,杨锐在大街上就问杨君成道:“你看上官勇这人怎么样?”

“是条汉子,”杨君成道:“但不是个没脑子的。”

杨锐点点头,说:“那那个安元志呢?”

“他?”杨君成小声道:“有点邪气。”

杨君威在一旁说:“是啊,长得也太漂亮了一点,像个姑娘家。”

“我不是这个意思,”杨君成说:“爹,我们跟安家结亲,现在看来是件好事。”

“圣上不高兴,”杨锐说道。

安妃,上官勇,安元志,杨君成在脑子里把这三个人过了一遍,说:“京城以后会更热闹的。”

杨君威说:“你说安元志邪气,不是因为他的长相,那是因为什么?”

杨君成笑着摇了摇头,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安太师送走了杨家父子,再回到湖心亭时,就见安元志正望着水里的荷花出神。

“三小姐的事还是尽快办吧,”安元志看见安太师回来,便说道:“这种圣上不喜欢的事,迟则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