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蕴口供中,商家藏下的琳琅姑娘?”雪艳眯了眯眼,回忆一番在靖王府看见商琴的情形,才要想她也是重生的么,又觉不是,若是,她怎会任由自己流落在外,怎会不回谢家?若说怕谢家垮台,那倒不会,他前生的妹妹、妻子他最了解,她心思单纯,定会觉得他倒霉了,谢家倒霉的源头没了,就不会有树倒猢狲散的那一日……

“正是。”靖郡王盯着雪艳,等着他说谁是另一个重生的,究竟是谁那么大能耐将上辈子的大学士弄成如今的戏子。有道是奇货可居,那人若能收服最好,若不能,只能铲除。

“如今看来,另一个重生之人,只能是傅惊鸿了。”雪艳眯着眼睛,极力要想起来上辈子自己到底是在哪里听说过傅惊鸿的名字,想了一会子,到底“贵人多事”,想不起来了。

靖郡王嗤笑道:“这不可能,凌郡王没办过什么叫人惊鸿一瞥的事,如今又被父皇指派着去抓什么知了猴,兄弟间没有不拿这事嘲笑凌郡王的。他门下的人我也见过,都不是什么能干的行货。”

雪艳听靖郡王这般说,忙道:“王爷不可掉以轻心,兴许是那人知道草民在,所以才守拙。”

“你多虑了,谁不知道你被送去疯人塔了?”靖郡王道。

雪艳待要说兴许有人猜到他被靖郡王藏起来,又怕靖郡王为毁尸灭迹杀了他,“王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凌郡王野心不大,王爷不若试着拉拢他,如此也好有个臂膀。借此,也能试探试探傅惊鸿兄弟两个。”既然靖郡王顾忌着凌郡王不肯明着办商家换了谢家女儿的事,那便来个诱敌深入,放长线,钓大鱼,只要靖郡王察觉到傅惊鸿、傅振鹏两人的异常之处,不需他挑拨,靖郡王也会除了他们。

“王爷,你说商家姑娘每常过来,不如……”雪艳眸光一闪,如今他前世的妻子成了商家女儿,商家又不过是谢家下人……

“不可!”靖郡王打断雪艳的痴心妄想,“她比不得谢家姑娘,如今她每常去各家王府里说话,若她走漏了一星半点风声,本王就要陪你下狱了。”

“是雪艳思虑不周。”雪艳心里难掩诧异,“不知,那商琴是凭着什么去各家太太跟前照应的?”

靖郡王道:“那丫头据说跟翠环阁家一同做买卖,弄些讨人喜欢的小巧玩意去卖。”

雪艳犹犹豫豫,又觉依着前世那人的性子不会去各家太太跟前走动,又觉这辈子不同了,兴许是商家教导她这么着的。

靖郡王府密室里,靖郡王听雪艳的话,已经在心里笃定这世上还有一个重生之人,那边落花巷子里,傅惊鸿也听施佳捎了话来。

傅振鹏待施家的人走了,便怒道:“果然你说的对,施老爷不是个能共事的人,才受了靖郡王的恩,就改投了靖郡王。虽说良禽择木而栖,但他要去靖王府便去好了,何苦又给人做耳报神一样还戳在凌王府后头,做出一副等着凌王爷垂怜模样。”继而又道:“幸亏施家姑娘不是那等恩将仇报的人。”这话说完,心里也有些矛盾,施佳虽有些太过主动,但品性却无可挑剔。

傅惊鸿道:“难为施姑娘来捎话,至于施老爷,放心吧,咱们兢兢业业替王爷办事,不叫人抓住把柄就是了。”因靖郡王身边有雪艳,不免比傅振鹏想的更深一些,心知靖郡王盯上他们,不是被雪艳怂恿了什么。

因时辰到了,兄弟二人便去商家吃酒,商韬、杨姑爷陪着,请他们吃了一通,席上四人又说了一回谢家的官司,又悄声说了一说靖郡王已经盯上他们的事,彼此通气叮嘱各自小心谨慎。

待回去后,傅惊鸿左思右想,心觉虽要小心谨慎,但也不能缩手缩脚,如此,岂不是将自己束缚住,没了用处,如此出了什么事,也怪不得凌郡王不保他,思量一番,又寻了傅振鹏一同商议一回,决心先将商琴的事跟凌郡王通通风。

于是他们兄弟二人一番准备后,便去见凌郡王。

“王爷,琴儿不是我们亲生妹妹,也是我们在苏州捡来的。苏州出了乱子后几年,江南附近丢了许多她那般年纪的女孩儿。”傅惊鸿道。

凌郡王也不见诧异:“我早听说谢家状告商家偷了他们家女儿。”

傅惊鸿道:“可见谢家那位姑娘未必不是穆家当初丢了真的谢姑娘,又从旁处拐带来的。”

“你要救那位假的?”凌郡王兴致缺缺地问。

“他既然弄出一个假的,必定是早先已经拐出来十个,从十个里头挑出来的一个。江南多美女,江南的拐子多的是,王爷不若顺着假的谢家姑娘,将江南那边的拐子清一清。有这事做幌子,也好暗地里清查江南盐政。若是能将那假姑娘的家人找回来,又能涤清江南吏治,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凌郡王终于听到叫他感兴趣的了,笑道:“我先提出去清查江南盐政,父皇不答应,说是谢蕴的事已经打草惊蛇。如今拿了去收拾人贩子说话,父皇见我有遮掩,必会答应。反正我已经抓了几夜的知了猴了,父皇再派我出去办些不起眼的小案子,也没人生疑。还有你那琴妹妹,也算在被拐卖的人里头吧,不论真假,何苦叫她没享受过谢家的荣华,就跟谢家人一同去受苦。

48有所寄托

凌郡王一直摸不清楚皇帝对他的态度,时间长了,也就懒得去摸,将抓人贩子和肃清江南盐政的折子一同递上去,过了两日,皇帝才准凌郡王去,不过走前又将凌郡王带去的人问了一问。

既然谢家都说谢家里头的琳琅是假的,凌郡王便将她带出来送到门下一户人家里,请婆子看了她的身子,那婆子说琳琅小腹上有一拇指大的胭脂胎记;凌郡王原本以为商琴定也有,谁知一查,商琴身上竟是一点痕迹也没有。

傅惊鸿很是纳罕,犹记得苏州分别时商琴身上也有胎记,半响才想明白大抵是商琴回京后,叫商娘子用石灰给她将胎记灼烧掉了,因年纪小,烧的浅,并未留疤。

待听说商琴身上没有胎记,谢蕴、谢大奶奶方觉困惑,随即便跟傅惊鸿一般心思,认定商家将商琴的胎记烧掉了。但随他们怎么想,总归他们是落网之鱼,凌郡王要将错就错,靖郡王投鼠忌器,总之这小小的官司压根没人肯在这时候提起。

傅惊鸿随着凌郡王去江南前,又见了商琴一回,恰看见她坐在满屋子的珠子里,正专心致志地描画,于是只是看了一眼,嘱咐她几句话,便辞别了。

傅惊鸿走后,商大姑、杨姑爷二人便搬过来陪着商琴住,过了几日,商大姑陪着商琴,还有翠环阁家封太太一同捧着匣子去给凌王妃看。

凌郡王不在京里,凌王妃请了家中妹妹来作伴,于是一屋子最大不过二十岁的女孩子聚在一处,都坐着看商琴送来的是什么。

凌王妃叫商琴打开匣子看了,见是两串新生柳丝般粗细的银链子编成柳叶样,将大小不一的珍珠还有银色金色小鹅串在一起,又有一条也是一个式样,略大一些的项链。

凌王妃见了便笑:“比我想的好,我原以为总脱不了几分暴发户的模子,如今看来,是我误了,这么粗的银链子戴着也雅致的很,又不显堆砌。戴了它,头上的东西少一些也好。”叫丫头们帮她戴了,又对着靶镜照了一照,不觉将两边衣襟略推了一推,不知想起什么,脸色略红,又叫姊妹们将手链看了,最后道:“照着这个,将朱红、赤红、橘红的珠子攒上打一条,再用祖母绿、孔雀绿、浅绿的珠子攒一条,再弄一条大红大绿的,只不要俗气了,此外这珍珠式样的,再打上两条。也不光要金银的小鹅,也用一些小巧的凤凰点缀上去。”

翠环阁家封太太笑道:“那手链要配上吗?”

凌王妃道:“手链也要四条,只是先赶着项链做,我等着送人,手链是自家姐妹玩儿的,不用太急。”

这样的手链未免显得太过活泼了一些,商大姑、封太太、商琴立时明白凌王妃要那些,是要送给宫里太后等人的。几人忙笑着答应。

待别了这边,封太太坐车陪着商大姑、商琴进了落花巷子,笑道:“虽说我们家做的东西也有上用的,到底那些东西一盒子一盒子送上去,不如这么着单送的体面。”

商琴也没料到凌王妃会那么喜欢那些个东西,笑道:“还是你们家的老师傅们手艺好。”

封太太忽地对的商大姑道:“听说旁的金铺家太太见过你?”

商大姑嗔道:“这还用听说?明人不说暗话,做生不如做熟,几家的太太见我,说了满嘴的好话,我也没搭理她们。琴儿还不知道呢。”

封太太见商琴果然是一脸茫然,笑道:“我不过问一句,看你这乖样。”

商琴听封太太跟商大姑说话,先不明所以,后悟到这是有人想挖墙脚,叫她跟别家金铺做买卖,虽没有换的意思,却也不免越发自信,由着封太太跟商大姑对账,她又回屋子里一鼓作气将凌王妃要的式样一一用珠子配出来,各处的珠子用什么颜色,仔细地摆出来,又细细地记在纸上画下图案叫封太太带回去。

待东西打造好,送到凌王府后,不过七八日,凌王府又有赏赐下来,据说赏的东西是太后、皇后、贵妃给的。

首饰这种东西,有人喜欢跟风,有人喜欢与众不同。因听人说宫中的太后、皇后、贵妃都爱这样的项链,于是求封家做的人数不胜数。

封家到底是买卖人家,心知“奇货可居”,于是不肯再做,只说各样的项链,只给一个人做,那人要做多少条都行,随她得了东西送谁都不过问,但绝不给两家做一样的东西。如此又将商琴哄抬上去。

如此秋去冬来,转眼大半年过去,商琴因手上活计不断,也无暇去过问旁的事,不过是整理京中名门贵族之家名册时,偶然发觉平白京中少了许多人家,经过了大半年,据说谢家的官司才只清查了一半,安南伯早被牵扯其中,如今也已经被锦衣卫抄家。还有其他牵连的琐碎小官司还未来得及审理,因靖郡王办事细致,又被皇帝嘉奖为靖亲王,风头一时无二。

靖亲王虽春风得意,却也有头疼的时候,一日听闻被关押在谢家小院里的谢璎珞竟然怀了胎,靖亲王猜到孩子是雪艳的,原不肯说给雪艳听,偏一日他被人奉承几句,又多吃了几杯酒,看折子的时候就有些粗心敷衍,草草扫过,就径直将折子递给雪艳,想叫他看了折子替他出谋划策。

不想雪艳恰看见谢璎珞怀有身孕一章,不免生出痴心妄想来。

雪艳见自己累月不见天日,身子越发羸弱,只觉得有生之年,自己未必能再有一个子嗣,于是不免哀求靖亲王道:“王爷现今越发得意,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平清王也要让你两分,还求王爷将谢璎珞救出,只悄悄告诉旁人她病死了,好歹将草民的孩儿救出。”

靖亲王蹙眉道:“谢家的官司越扯越大,父皇也没有见好就收的打算,倒像是要彻底肃清吏治。谢璎珞莫名其妙有喜,锦衣卫里头疑心是有人监守自盗,已经罚了几个锦衣卫了。谢璎珞又胡言乱语说是六皇子的种,众人都当她疯了,要将她送入疯人塔。如此,你叫我如何救她?”

雪艳不由地大骇,暗道这就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前生他设计令谢琳琅、谢玲珑姊妹二人没一个能生下孩子,如今谢璎珞带了他的孩子去疯人塔?待镇定下来,忙道:“王爷法力通天,我都能救得出,更遑论谢璎珞?王爷,毓秀郡主上辈子终生未嫁,王爷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何不将她速速嫁了,如此一来免得王爷日后担心,二来,也能笼络他人。据草民看,上辈子皇上将最威风的镇国将军家女儿嫁给十五皇子为妻,叫十五皇子安安稳稳地坐了龙椅,如今王爷不若先下手为强,赶在镇国将军嫁女前,叫他儿子做了郡主的郡马。”

靖亲王疑惑道:“哪一位是镇国将军?”如今他还没有十五皇弟。

雪艳醒悟到如今镇国将军还没获封,忙道:“就是陆行风。”

靖亲王又蹙眉,半响道:“原来是他家,我看他家有些破落,竟然还有东山再起之日。”因往日里雪艳说的都是些军国之事,难得见他又说起旁的,便道:“你将你死之前那些有才的做官的全部给本王写出来。”

“那谢璎珞——”雪艳忙问。

靖亲王道:“不怕,她如今还在谢家,等她生了孩子,那孩子要抱出来容易。”见雪艳不信他,又道:“你放心,本王定然言而有信。”

“多谢王爷。”雪艳又找到了替靖亲王办事的门路,不由地长出一口气,好似江郎才尽之际,又下笔如神一般。

靖亲王悄悄地跟陆家来往,果然陆家如今门庭冷落,陆行风不在京中,但陆家长辈们见靖王府垂青,立时顺着杆子爬,又听说要许亲,虽打听到毓秀郡主行事偏颇,又莫名其妙破了红,依旧兴高采烈地答应了。

如此雪艳因谢璎珞有了孩子,不似早先那般急着将傅惊鸿、傅振鹏、商略、商韬等人置于死地,反而豁然开朗,认定了老天不会绝了他的后路,定会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不禁为儿子前程打算起来,竟是指点起靖亲王该纳了谁家的女儿为妾,该给华三思定下谁家的女儿为妻。

如此,靖亲王也不觉更器重雪艳,三不五时,将谢璎珞的消息捎给雪艳。

出了十五,靖亲王请他母妃说项,毓秀郡主听到风声如遭雷击,待要进宫求她祖母,又被靖王妃拦住,困在屋子里,又看不上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伎俩,只能暗自苦闷。苦闷两日,乔嫂子悄悄给毓秀捎话,说是温延棋叫她稍安勿躁,于是她就等着温延棋想法子。

果然过了两日温延棋找上靖亲王,开门见山要提亲。

靖亲王笑道:“温小子糊涂了,定亲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有自己上门的?”

温延棋道:“晚辈知道,不过装糊涂罢了。”

“这等事也是能装糊涂的?”靖亲王笑道。

温延棋道:“不独这件事能装糊涂,靖王爷藏着雪艳的事,我也能装糊涂。”

靖亲王忙道:“胡言乱语!本王只在御书房见过他一回。”

温延棋道:“王爷,这可不是你装糊涂的事,不独我知道,王爷们都知道,就连皇上也大约知道。京里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爷亲自请了陆家人说话,隔日就有人说王爷要跟陆家结亲。”

靖亲王吓得魂飞魄散,冷笑道:“放肆!污蔑本王就罢了,还敢攀扯父皇?”若是皇帝当真知道,怎会事事顺着他的心意?

温延棋道:“王爷,皇上英明神武,想将雪艳物尽其用罢了。你不曾用雪艳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皇上自然由着你褒奖你。”

靖亲王慢慢出了一身冷汗,细想,果然是他得了雪艳后皇帝开始倚重他的,他原以为自己行事谨慎,定不会惹人怀疑。

“王爷,请你将毓秀许给我吧。”温延棋又求道。

靖亲王冷笑道:“既然父皇都已经知道了,本王还怕你用这事要挟我?”

温延棋道:“皇上不过是想看王爷是如何用雪艳的罢了,但若是我将这事张扬开,皇上哪有不处置你的道理?毕竟一国亲王宣扬怪力乱神之事,终归不是好事。”

靖亲王见自己竟然被温延棋要挟了,气得咬牙切齿,虽知道他没证据,但也不免乱了心神,挥退温延棋,去与雪艳商议,雪艳道:“温延棋是个人才,可惜我早先不知道他跟毓秀郡主有些情谊,才说的陆行风,如今既然皇上还没赐婚,不如将家里的庶出姑娘给了陆家,身份上也配得上,对陆家,就说毓秀郡主先没了红,不敢委屈了陆行风。”

靖亲王心道也是,试探着将毓秀郡主的亲事亲自跟皇帝说了,原以为皇帝必不肯将太后的娘家侄孙配给毓秀郡主?——毕竟两家原本有些恩怨,且那毕竟是太后娘家,谁眼中不是代表太后的意思。谁知皇帝竟顺水推舟答应了。

靖亲王见果然如温延棋所说,若非什么伤天害理、算计兄弟的事,皇帝一概都会答应,自此后,越发用心审理谢家官司,也不着急打压平清王等人,先依着雪艳所说慢慢地拉拢那些前途不可限量之人。

到了夏日,谢璎珞在谢家里生下一个女婴。

靖亲王果然言出必行,先叫人传出谢璎珞生的是死婴的话,随后将女婴偷偷抱出来,悄悄地拿给密室里的雪艳看。

雪艳虽失望这女婴不是个男孩,但因这女婴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不由地生出许多怜子之心,原本打算是男孩便叫他替他报仇,如今见是女孩,便将“父仇子报”的心思歇了,求靖亲王替他偷偷抚养女儿,又殚精竭虑为靖亲王筹谋,以求靖亲王善待他女儿

49滴血认亲

隔年春日,终于谢家的官司告一段落,那些牵扯甚广的大官司,如跟安南伯的官司,已经处置了,剩下的官司繁多且又琐碎。

一日,商琴见落花巷子一头的施家嫁女儿,原以为嫁的是施佳,于是送了一副头面过去给施佳添嫁,不想过来一个小丫头道谢,又说嫁的人是施佳的妹妹,嫁的是个官宦人家,不过不是妻,是做二房良妾。

商琴掐算了一回施佳的年纪,只能叹一声人各有志,又觉施老爷穷算计了这么久,到底是哪家王府都不进不去,只能做个教书先生户口。正在廊下跟商大姑学着用丝线打帐子上的网络,便见商老太太打发人过来了。

那人过来垂手道:“姑太太、姑娘快些换衣裳吧,凌郡王叫人从江南送来许多人,据说都是当初丢了跟姑娘一般年纪大女孩儿的人家。如今人都在大理寺后堂,等着认亲。”

“大理寺?要上公堂?”商大姑忙问,到底是寻常妇人,听说要上公堂就心慌了。

那人回道:“并不上公堂,因要提了谢大爷夫妇还有谢家琳琅姑娘一同过堂,才要借了大理寺的后堂用。”

商大姑听了,因又悄声问:“老太太可还叮嘱过旁的没有?”

那人回道:“老太太说,去了只管看老太爷、老爷眼色行事。”

商大姑点了点头,忙跟商琴去换衣裳,将商琴打扮齐整了,才领着她坐轿子向大理寺去,在大理寺门房里又遇上商略、商韬、商老太太,一群人向内去,进了大理寺后院,果然看见一群或插金戴银、身披绮罗的人立在院子里。

等商琴来,那些人便纷纷向商琴看去。

“这位姑娘身上可有胭脂胎记?”众人纷纷看去,之所以会来这么这些人,是因为办这案子的人是凌郡王,凌郡王并不事事亲为,但到底顶了他的名,且又听说被拐走的姑娘是当做大家闺秀养的,于是这些小康之家的乡宦士绅便纷纷来认亲。

商琴摇了摇头,商大姑笑道:“她是苏州人,身上没有胎记。”

听说没有胎记,众人都失望地散了。

说话间,便见一队执事过来,随即又有人领着谢蕴夫妇,还有一位温柔沉默的姑娘过来。

那位琳琅姑娘才过来,便被人团团围住,有人道:“这姑娘跟我母亲一个模子,必是我家妹妹。”又有人说:“看她一双大眼睛,该是我们家的。”

商琴跟在人堆后头,听众人说话,竟然有的人家的姑娘是被大晚上偷走的,猜到定是薛令为弄个相似的孩子,于是从稳婆那打听来了消息,便去偷人。

忽地有人道:“大理寺左寺丞到。”

方才七嘴八舌的人都住了口,谢大奶奶跟谢宏嗣一同垂着头站着,这会子忽地瞅见了商琴,先看一眼商琴那已经长开了的脸庞,心里十分确定商琴便是她女儿,心恨商家人居心叵测,又见琳琅此时因被认亲,急红了眼睛,商琴却安静镇定,不由地心生怒气,认定了商琴知道自己的身世,却为了怕被谢家连累连亲生爹娘都不认,于是冷脸看向商琴,“好一个俊俏的好姑娘,见了自己亲生爹娘也不跪下!”

商琴故作茫然地问商大姑:“姑姑,这位是谁?”隔世再见谢大奶奶,心里竟起不了一丝涟漪,论起心酸,还不如她想念商娘子的时候难受。

商大姑道:“这是谢家大奶奶,旁边那个是谢家大爷。”

“大奶奶、大爷好。”商琴客套地福身,就似看不见谢宏嗣、谢大奶奶戴着的枷锁。

谢大奶奶一噎,冷笑两声,心中生出一股不平之气,越发认定了商琴是白眼狼,该叫她落到他们一般下场才算老天长眼,于是脸上神色稍便,当即嚎啕大哭起来,挣扎着喊商琴:“我的儿!”

谢宏嗣只瞥了商琴一眼,神色波澜不惊,认不认亲,只为了将商家扯入泥潭,如今谢家已经倒霉了,商家倒不倒霉,又有什么用。

“肃静!”有门子呼喝。

谢大奶奶已经是阶下囚,不敢跟人对着来,便收了声,只呜呜咽咽不住看商琴,好似十分心疼商琴模样。

大理寺左寺丞抱拳向皇宫那边一拜,“皇上心忧万民,听闻江南一代拐子横行,害的不少人家妻离子散。于是特令凌郡王清查江南拐子,查到许多乡绅丢失女儿腹上有胭脂胎记一枚。如今便令人来认亲,一辨认胎记,二滴血认亲。”

听到滴血认亲,谢大奶奶当即胸有成竹,她心里想着若是商琴这会子服个软,她便劝谢宏嗣不滴血,一双眼睛反反复复所睃向商琴,见商琴冷静自持地不看她,不由地心生气恼,暗道便是只畜生看见爹娘受难,也该滴两滴眼泪。

“商姑娘身上并无胎记,但谢家夫妇笃定她是谢家女儿,因此她只跟谢家仿佛滴血认亲就好。”左寺丞又说道。

商韬、商略一家陪着商琴等着,其他人家的女眷则被领取后衙,挨个去辨认琳琅姑娘身上的胎记。

商琴站在商大姑身边,又听谢大奶奶趁着衙役不看她时哭着喊“我的儿”,于是酝酿一番,丢出一个天真懵懂又好奇的眼神看向谢大奶奶。

谢大奶奶一怔,哭声一滞,弄不明白寺丞已经说清楚了,为何商琴还是那茫然样。

“老爷,可否叫小女先验血,她虽是小门小户的姑娘,但这抛头露面的事……”商韬开口道,走进寺丞,悄悄递了个荷包。

寺丞将那荷包一捻,笑道:“是我疏忽了,先给商姑娘验吧。”于是叫人断了两只碗过来,又拿了匕首,将谢宏嗣、谢大奶奶的血分别滴在碗中水里。

商琴心里有些慌张,却见商韬将手搭在她肩头,示意她安心,知道商韬定花银子叫人做过手脚了,于是放心地伸出手指叫人去割,血滴在碗中,只见两只碗中的血如何搅合都溶不到一处。

谢大奶奶脱口道:“这不可能!”

商琴将割破的手指含在嘴里吸了两下,看谢大奶奶那副不拉着她一起死不服气的模样,微微挑眉。

“血融不到一处,可见是谢家诬告了商家。商家姑娘委屈了,快请回去吧。”寺丞忙道。

商略、商韬父子齐齐道谢,待要告辞,便又听人说:“且慢,再验一次!”

商琴看去,见是匆匆而来的一个王府长史,猜不到是谁家的,心跳不已,只觉这人定猜到商韬做的手脚,因此特来再验。

谢大奶奶道:“是,正该再验一验!”

那位王府长史并不理会谢大奶奶,亲自叫人打了井水,拿来干净的碗,又叫人割破谢宏嗣、谢大奶奶的手指。

商琴先有些忐忑,随后又觉生死有命,于是伸出手指,割破手指将血滴在碗中。

那位王府长史亲自拿了筷子去搅拌,搅合了一会,却见两只碗中的血还是不融合。

商琴、商韬等人也很是吃惊,商略虽也纳罕,却恭敬地问那位王府长史:“官爷,可还要再验一验?”

那位王府长史心里纳闷,反复又将验血中用到的器物看了一遭,最后拱手道:“不必了,商官人请。”说罢,请商略一家先走,又等了一会,再看旁人滴血认亲,只见半盏茶后,终于有人的血跟那位琳琅姑娘的血相溶了,于是剩下的不再验。

因上头发话拿谢家贪去的两千银两给这位琳琅姑娘做嫁妆,认亲的人又自觉领回家的是大家闺秀,又是凌郡王做主给认回的,便欢欢喜喜地认了女儿,感恩戴德地带着女儿去凌王府谢恩。

那位王府长史将诸事看完,便赶紧回靖王府回话。

靖亲王听说商琴的血竟然跟谢家夫妇的不能相溶,不由地大吃一惊,随即对雪艳道:“人有相似,如今看来,果然是谢家为了攀扯商家撒下的弥天大谎。”

雪艳忙道:“这必然不会,草民在靖王府见过,那位商琴确实是真的谢琳琅。”

靖亲王问:“兴许是你前生见到的琳琅是假的,养在谢家的琳琅也是假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呢?你们薛家也没安好心,那么些相似的姑娘都是你们薛家拐带出来的。”

靖亲王两句话搅乱了雪艳的心思,雪艳一直都觉谢琳琅罪有应得,谁叫她是谢家女儿,如今竟然不是……终于觉察自己报错了仇,雪艳不禁有些恍惚,难得地再回想起谢琳琅时有了歉意,一直支撑他报仇的意念不禁崩塌,他并不认为前生报仇有错,如今看来,竟是连累了一个最可怜的,若论血脉,他女儿才是真的谢家血脉……因他每常独自一人留在密室,只能等靖郡王来跟他说几句话,闲时胡思乱想,不禁想入了魔……此时心乱如麻,终归想起自己女儿,稍稍安心一些,一边想跟傅惊鸿、商韬报仇,一边又怕连累到女儿,迟了那么些年,终于想起了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

那边厢,商琴纳闷为何血不能相溶,只当是商略又布下什么机关,便去问商略。

商略摇了摇头,说道:“谁能想到还会来人?并没有布下什么。”

“那我果然不是谢家女儿?”商琴长出一口气,能不是谢家的女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