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话林攸宁没有说出来。

可是众人也明白了。

这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吴姑娘在周姑娘那边也找回些颜面过来。

特别是由着林攸宁身边的丫头出面,那就更好了。

众人都信了这些,董氏却是不信,还有吴夫人,看看那丫头眼里的急切,哪里真是这个原因,明明是慌乱的神色。

吴夫人却不想去深追究,毕竟今日是在吴府上,出了事吴府也不好看,笑道,“到是个忠心的,这样的丫头难得,宁姐到是命好,有这样的忠心丫头为你着想,不碍得,咱们两府也不是外人。”

林攸宁又赔了礼,这才退到董氏的身边,待众夫人一走,小步的跟着,山梅早就吓的魂不附体,被主子轻轻的拉了一下,这才白着脸回过神来。

不敢让人看出来,却又满心的愧疚,她想帮姑娘的忙,却没有帮上,差一点又给姑娘惹了祸。

而有了先前的事,吴夫人也没让小丫头去送信,只带着众夫人去了暖阁,在游廊里那封放着的信却没有了踪影,林攸宁垂下眼帘。

看来是吴雪雅的手笔了。

算计不成,还知道把信收起来,到不是个蠢到底的。

只是不明白吴雪雅为什么说徐公子给她写过信,难不成是这里面有什么事,而让吴雪雅误会了,所以才…脑子突然之间一亮。

林攸宁明白了,吴徐两家好像还在议亲呢。

若是吴雪雅喜欢徐玉衔,而又误会她与徐玉衔私下里通过信,再出此一招,那就说得通了。

可就是这样的流言,怎么可信?

她是闺中的女子,又定了娃娃亲的,跟本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林攸宁现在找到了源头也不急了,而且现在也知道从哪里下手,先前写过的信回府问问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众夫人还没有到暖阁,吴雪雅和周语烟就出来了,给众夫人见了礼,又客套了几句,这才到了林攸宁的面前。

“宁姐姐,春枝那丫头以为你们回来了,便从小道回来了,我这才知道,好在姐姐和夫人们在一起,不然把姐姐一个人丢在园子里,那可就是我的错了。”吴雪雅一脸的诚恳。

林攸宁抿嘴一笑,“在垂花门那就遇到了夫人们,在说园子也就这么大,我是记得这条路的,往前走到绣楼,往后走是你的院子,左右也丢不了,妹妹莫担心。”

吴雪雅这样的算计。

林攸宁要真不给她点颜色看看,还真让她以为自己是个好欺负的。

林攸宁借着这话也是变向的给吴雪雅一个警告,她虽是个养女,却是定远侯府的,尚书府若是与定远侯府能抗衡,大可以再去做那些手脚。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不由得微微诧异的看向林攸宁,先前看着这位定远侯府的养女是个柔柔诺诺的性子。

可听听这番话,这可不是软弱的性子。

谁也不是傻子。

今日是在吴府来做客,这林姐看着也是个聪明的,现在却当众这样说,可见是吴府把人给得罪了。

所以也没有人站出来多说,只装作没有听到,跟着吴夫人往正院那边走。

吴夫人紧紧的拧着手里的帕子,心下也憋了口气,心里更明白这个时候不能与这样的女子计较。

董氏则是有些不赞同林攸宁的做法,不管如何,这是在吴府,她不过是个养女,却杖着定远侯府的势来踩别人。

看来回去之后得和侯爷说一说一才是。

众人的想法也不过是一吸一呼之间。

听了林攸宁的话,吴雪雅脸上的笑僵了僵。

一旁的周语烟也听出不对味来,笑道,“可不是,这尚书府哪里有定远侯的侯府大,林姑娘在那边呆习惯了,日后嫁了人换了地方怕是要不习惯了。”

周语烟那也是大世家的嫡女,言外之意也告诉林攸宁了,将来你嫁人之后就是普通人,连个官家夫人都不是,现在也别杖着定远侯府高高在上,给自己也留个余地。

这是贵妃的侄女,她开了口,还是偏向吴府,众人就是心知错可能在吴府,也不会偏向林攸宁了。

所以再看向林攸宁的眼神时,也带着挑剔,毕竟也算是变向的在周皇妃那边表态。

林攸宁却是不怕得罪周家,现在把周家得罪了,岂不是更好?

让定远侯府与周家有了间隙,将来太子继大统的时候,对定远侯府也不会生出什么芥蒂来。

想通了这些,也不管婶娘那里会不会怨她,林攸宁轻岂唇角一笑,“周姑娘放心,我原本就是出身小户人家,不论何时,就是落迫了到哪里都会习惯,左右追求的不过是个心安罢了。”

我这是心安。

你那便是心不安。

周语烟是周家的女儿。

周家的心不安,又代表了什么?

这样的名声传出去,也算是有人第一个敢当面这样指责周家了。

林攸宁住在定远侯府,她的话那又是不是代表着定远侯府对周家对周皇妃的态度呢?

第九十三章:指责

定远侯府那是什么?

定远侯深得圣心,现在这林家姑娘表露了来的态度,那是不是也代表着圣上透出来的态度呢?

原本只是内宅里闺中女子的几句话,就不得不由在场的夫人们多想了。

吴夫人暗暗着急,这事是在他们府上出的,若是挑拨的众人不看好大皇子,到时周贵妃还不得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来?

吴雪雅也没有料到今日的林攸宁这般的强势,马上就把话往回拉,“看看,都是我的错,我在这里给两位姐姐赔不是了,将来的事还远着呢,眼前可马上要用饭了,咱们还是过去吧。”

不叫的狗咬人,吴雪雅现在从林攸宁的身上明白了这个道理。

又是一边暗暗虚惊一场。

好在她让人盯着把信给捡了回来,若不然真闹腾起来,怕是跟本就不会按着她想的方向去。

吴雪雅做和事老,周语烟却没有给林攸宁好脸色看,她何时受过别人这般对待,当时就又补了句话道,“这心安不安也得分怎么说,林姐姐将来是要做肩挑的吧?到是可怜侯府二房的夫人,自家的男人要与别人分。”

闺中的姑娘,说的还这么露骨,也就周语烟不在乎,换成旁人家的姑娘,只要这番话一出口,日后也不要再想着嫁人了。

林攸宁唇角一翘,笑道,“可不是。”

却是没有多说。

看似是输了。

周语烟心底也舒服了,扬着下巴扯着吴雪雅走了,吴雪雅心里恨得林攸宁要死,面上还要无奈的对她笑笑。

吴夫人也一脸尴尬的叫着众人往正院去。

却心里都明白,刚刚的事情,周府可算是把脸面给丢尽了。

林攸宁这是肩挑顾氏一族的大房,到时明媒正娶,也是正八经的夫人,在顾氏一族这边称呼,就得称顾二为大老爷,等顾二回到定远侯府那还是定远侯府时的二爷。

这说起来是两个身份,也不算是内宅里那一门里有正妻又有平妻的。

周语烟理解错了,偏又说出来了。

却忘记了,周贵妃虽然是贵妃,却也只是一个妾,那皇上的正妻可是皇后娘娘。

用市井那些小家子的话,周贵妃就是个妾,一个与正房娘子争男人的小妾。

周语烟这话没有打了林攸宁的脸,却是把自己家的脸打的啪啪直响。

不过是个小插曲,众人没有人再提起。

等散了各回府之后,林攸宁在马车上便把事情起因和顾老夫人说了,只是把小丫头的话给改了一下,那封写过的信的事没有说。

顾老夫人铁青着脸,“好个狠毒的心思,她这是看到徐家的哥注意了你,她又要与徐家的哥定亲了,明白一个男人的心都握在手里,才想着把你弄到府里去,只是做了妾,还不是她怎么随意拿捏。”

这一点林攸宁也想到了,只是她不好说出口,由着婶娘出说来,那就更好了。

“只是得罪了周家,怕是要给大哥哥添麻烦了。”林攸宁到是不担心那个。

只是原本还想着寻个合适的人,将来想法办把自己定了去,或者寻个更入老夫人眼的,这样她也就不用做童养媳子。

如今一点进展也没有,还让各府的夫人会对她远而敬之。

毕竟得罪了周贵妃,与她来往,那就是与周贵妃做对。

虽然话是周语烟说的,却也是因她而起。

这样的错,多是都推到没有家世没有仰仗的人身上,这点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这事你不必担心,周家现在正站在上面,只是忘记了这上到最高的时候,到时摔的也就更痛。”顾老夫人没有深说,也没有怪林攸宁。

林攸宁却明白这话的理。

果然婶娘还是看的更远。

回到府里之后,顾老夫人直接唤了顾宜风送自己回世安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夫人是有话要和侯爷说。

董氏眸子在林攸宁的身上一扫而过,虽然很快,不过林攸宁还是感觉到了,侧头寻过去时,却见董氏正在听着慧姐说话。

今日慧姐送的礼物得了吴老夫人的眼,吴老夫人一直抓着慧姐的手说话,定远侯府的嫡女,这样的孙女媳妇,对吴老太太来说,觉得更满意。

林攸宁不算顾府的姐儿,所以也没有特意的准备东西,名义上是陪着顾老夫人上门的。

寻不到是谁看自己的,林攸宁就扶着顾老夫人上了软桥往世安苑里去。

董氏见人走了,却暗下松了口气,回到影水院之后打发了女儿及两个庶女下去,由着下人把衣服换了,又梳洗一番才坐在榻上沉思。

她一直以为宁姐是个安份的,现在看来到不如她看到的那般,在吴府里惹下那样的事情,回到马车里也不知道是怎么求得老太太的,竟然让老太太连怨她都没有,还把侯爷直接唤过去了。

这般的手段,将来若是想抓住小叔的心,孔氏又哪里是对手呢。

罢了,先前她还想和侯爷说说,如今看来,老太太偏着呢,她还做那个恶人做什么,左右真出了事,还有老太太担着呢。

孔氏自是也去了吴府,只是那时她不在场,后来也听了吴夫人派的人说了这事,正暗暗得意的,她到要看看林姐惹了这么大的麻烦,老夫人还怎么包庇她。

另一边是周语烟被宠坏了,一时之间还没有回过神来。

但日等散了宴回到府里之后,被周老太君给骂了一番,这才想明白,又是羞又是恼,偏是她自己说出来的,只能暗吃下这个亏。

隔日吴夫人带着东西到周府上,周老太君以身子不妥并没有见人,到是周夫人招待了吴夫人,也没有说几句,就将人送走了。

吴府算是把周府给得罪了,吴夫人原一直想着让儿子娶了周语烟,可是现在看来这事怕是要黄。

心里恼怒林攸宁,可也明白定是女儿那边做了什么,才把对方给惹毛了。

当天回府之后就去了女儿那里,吴雪雅见母亲来了,也知是因为昨日的事情,暖阁里的下人一退下,不用吴夫人问便把事情原委都说了。

第九十四章:冲忙

吴夫人听了之后,恨不得一巴掌甩到女儿的身上去,只是女儿大了,现在就这么大了,肿着半张脸下人岂会看不到?

吴雪雅也知道是闯了大祸,不敢多说,只低着头。

吴夫人将心底的怒火压了又压,才咬着牙根道,“不长脑子的东西,往日里看你也算是精明,这样的蠢事你也做得出来。你与徐府的事情还没有信呢,你就急着想抓住对方的心,还要算计良家女子为妾,我怎么平日里不知道你有这么狠的心思。”

“那林姐如何能在定远侯府这么年来受宠?那就能让你明白,那是个长脑子又精明的,你就想这样来算计她,你当她是三岁的孩子?”

“我现在就担心那林姐把这些已经如实的说了,咱们可就把定远侯府给得罪了。”

“定远侯府为什么弄个童养媳?对着比嫡亲的孙女还好,因为什么?那是因为顾氏一族的大房那边。你看看府里的姐儿们可与林姐争过什么?那是因为早就看明白了。这么明白的事情摆在眼前,你竟然看不清楚,你让我怎么说你?”吴夫人一口气把轻重起因都说了,最后气的抚着胸口直喘。

吴雪雅紧咬着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豆大的泪却控制不住的往下落。

“罢了,以前我是对你太放心了,早把这些和你说了,你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这些事里也有我的错。”吴夫人站起身来,“我得让人去定远侯府那里打听一下,看看你表姐那边怎么样?”

看了女儿一眼,吴夫人起身走了。

吴雪雅听到母亲在院子里吩咐下人,脚步声越来越远,才忍不住扑在软榻上哭了起来。

吴夫人回到正院后,先让身边的在丫头往定远侯府走一趟,最后又让人往徐府那边递了贴子。

定远侯府里孔恬如见到姨母派了人过来,只留了关嬷嬷在屋里服侍,外面盼秋一将门带上,就忙着开口。

“姨母那边可是有什么事?”府里这边一直在等着老太太那边的动静,却等了两天也没有动静。

关嬷嬷在旁边劝了几次,孔恬如这才忍住了。

她这还没有等派人去吴府,不想人就来了,哪里能不担心呢。

“夫人让奴婢来问一下府上自从寿宴之后,老夫人那边可有什么动静。”芍蓝是天吴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年十七,被指了府里的管事,只等着年底成亲。

人稳重又向来得吴夫人的信赖。

吴夫人打算待女儿出嫁时送给女儿做陪房。

孔氏掏出怕子拍了拍衣襟上的灰,“我也等着呢,可老太太明显太偏疼着那边,我看姨母那边也不用等了。”

芍蓝听后淡淡一笑,“那奴婢记得了,待回府就把话带给夫人。”

孔恬如站起身,笑着拉过芍蓝的手,“难为让你跑一次。”

从关嬷嬷手边接过荷包不由分说的塞进她的手里,“年底你就要成亲了,这个就当我给你的添箱。”

芍蓝的脸微微一红,做了万福道谢,这才由着关嬷嬷送出府了。

吴夫人那边晚上就得了信,却是越发的不安起来,只希望一切还来得急。

她是想把女儿嫁进徐府,可是徐府老太太与顾老夫人交好,若是在顾老夫人那边得了什么信,这门亲事也就完了。

也难怪吴夫人急急忙忙的让人往徐府递了贴子要上门。

这一晚吴夫人也没怎么睡,第二天强打起精神来,收拾了一下就去了徐府。

徐老夫人也在众世家里相看了很多,最后还是觉得吴雪雅不错,到底也是当年欠了高大儒的人情,现在娶高府的外孙女,也算是还了当年的情。

而另一方面重要的就是原来儿媳妇本家那边,总是想送姑娘进府,徐老夫人不想,徐府也决不能再进一个她家的姑娘。

如今衔哥也大了,再拖下去也没有正当的理由。

这次吴夫人上门,也明白是何事,两个人先是客套了一番,就主动说起了两个孩子的事。

等吴夫人从徐府里出来的时候,一颗也算是落下了。

第二天徐府就让人到吴府里取了吴雪雅的八字,吴徐两家结亲的事情在京城里也传开了。

林攸宁听了之后,随之一笑,上一世徐玉衔就是娶了吴雪雅,这一世两个人结亲,那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顾老夫人听了之后,只淡淡的噢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不过林攸宁看得出来婶娘是不赞同的。

可也正是因为与徐老夫人交好,有些事才不能说。

十一月初八,正是腊八。

林攸宁带着下人在自己的小厨房里熬了腊八粥,让人给各院递了一份,自己亲手提着一份去了世安苑。

宫里也赏下了腊八粥,顾老夫人正让人分着往各院送,看到林攸宁提着食盒进来,笑道,“听雪堂的就不必送了,留在这一起用。”

让林攸宁到身边坐,又一边叮嘱道,“晚上就留在这边吃,侯爷那边也递了信到这边吃腊八粥。”

“我还是陪婶娘一起去佛堂吧。”林攸宁没有犹豫的争求道,“上次婶娘自己在佛堂里晕倒了,这次你一个人去我可不放心。”

腊八节这一天又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顾老夫人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一个人进佛堂里礼佛。

“不用,你这些年也没少陪我这个老太婆一起念经,你也是大姑娘了,对这些喜欢归喜欢,可不能沉悟。”顾老夫人不由分说,态度难得的强硬,“我先去佛堂,等侯爷来了,你们先吃着,不必等我。”

林攸宁只能送了顾老夫人出去,自己又回到了碧纱橱,方桌上放了几本经书,便拿起来打发时间。

顾宜风一身寒气的走了进来,白色的蟒袍加身,可见是刚从宫里回来。

林攸宁见来人,抬起头笑盈盈的见礼,“大哥哥一路带着寒气回来,先坐吧,我让人去上热茶。”

顾宜风拦住她,“你坐下来,让下人去做这些就行,有阵子不见了,正好咱们也好好说说话。”

第九十五章:闲日

林攸宁也没有客气,就坐了下来。

董氏在影水院那边迟迟等不来侯爷,只能让人服饰换了衣服往世安院去,结果听到下人说侯爷与林姑娘在吃腊八粥。

董氏的步子顿了顿,才大步的走了进去,早就小丫头禀报,林攸宁放下勺子还不等迎出去,董氏就进来了。

“见过嫂嫂。”

董氏伸手虚扶了林攸宁一把,“都是一家人,哪里这么多的虚礼。”

董氏拉过林攸宁的手,把她扶起来,才对一旁的顾宜风做了个万福,“父亲那边让人送了东西过来,德儿亲自送了东西过来的,人还在我那院里呢,这孩子在书院里刚回来,一直说想让爷给指导一下功课呢,他这脸皮薄,知道爷回来了不好意思过来,妾身这才过来。”

三两句,董氏就将事情起因说了。

顾宜风点点头,“我也有些年没有见德哥了,他到府上来我理应见见他。”

董氏暗松了口气,只要没有生气就好。

林攸宁一直在旁边笑意的听着,也不插话,顾宜风叮嘱林攸宁也不要总看经书,这才和董氏出了世安苑,往影水院走去。

等到顾老夫人出来的时候,林攸宁就先开口跟她解释了,顾老夫人点了点头,到也没有再多说。

林攸宁明白这事做的欠妥当。

董府派人来了,却不到顾老夫人这边拜见,这代表就是董府对顾老夫人的态度。

林攸宁也不知道要怎么劝慰,只挑着在书里看着有趣的事说给顾老太太说,顾老太太到是笑了,见天色不早了,这才让林攸宁早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