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听了之后神色大悦,抬眼往窗外看了一眼,见窗外没有人,才迫不及待的让关嬷嬷拿了小凳坐下说。

“老奴亲自过去的,只找了人说是想打深一下书院怎么样,有侄子要到这边来念书,又塞了五银子打听学院的风评,才告诉老奴。那个教书先生是个秀才,只是家道中落靠在学院里教书度日,人长的也是一表人才,就是家中太困难,只有两间的草房还是在乡下。穷山书院的院长不喜,颜氏却与那教书先生慢慢的私下里勾搭在一起。后来被颜父知道后把刘先生赶走了。”

“赶走了?”孔氏紧着眉头。

关嬷嬷轻轻一笑,“不过听说那刘先生并没有走远,而是在同一个巷子里自己办了个教孩童的书斋。”

“他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办了书斋?”孔氏微微的勾起唇角,“有意思。明日颜氏不是要出府吗?你就派人盯着点,要是有什么情况,直接引了二爷过去,我到要让二爷看看这样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

关嬷嬷却也是松了口气,不然再任着颜氏这样被二爷宠下去,夫人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次日,赵参将家的马车早早的到了侯府门口,林攸宁穿一着身翠绿色的长袍,外面搭了件白色绣着棉花图案的褙子,仍旧是朝云近香髻,上面却是散落的插了一些细碎的粉色珠花在上面,整个人看着生动又秀气。

说来也巧,顾二他们也正好这时出门,顾二看到款款从软轿下来的身影,目光微顿,直接大步的走了过去。

“二妹妹今日可是要在山上住?”顾二从丫头手里接过她,扶着人一边下了轿。

唐平跟在身后,难怪二爷让打听林姑娘什么时候出府,原来是想弄个巧遇啊。

想着二爷对林姑娘的心意,将来结婚之后还不知道要多宠林姑娘呢。

林攸宁笑着道了谢,待从软轿里出来,也自然的抽回了自己的手,“有下人呢,哪里还用劳烦二哥哥。”

一边又道,“这个时辰去,到山上也近响午了,回来的时候天晚也不安全,怕婶娘担心,说好了住一晚再回来。”

林攸宁往另一边的马车望了一眼,笑道,“二哥是与颜姨娘回娘家,时辰不早了,二哥也去忙吧。我这边也不好让赵家娘子等我。”

林攸宁微抬下巴示意另一边赵府的马车,顾二因为颜氏的事情,被林攸宁这么一说,也有些心虚,胡乱的点了点头,目送着林攸宁上了马车,这才转身走了。

朗绘坐在马车上早就把这一幕看到了眼底,不赞同的微皱起眉头,只听说侯里的二爷是个糊涂的。

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这带着姨娘出府,又到订了婚事的宁姐面前来体贴,这又算怎么回事?

不过待林攸宁搭着丫头的手上马车之后,良绘脸上已经带起了笑。

双方见过礼之后林攸宁坐下,才发现马车里没有灵姐。

良绘不待她先问出来,便笑道,“她这几日染了寒气,已经大好了,只是身子弱,我正想着一个人到寺里去上香,收到你的信之后,到是也不用我一个人去了。”

林攸宁笑着点头,“我小的时候身子就弱,长大后身子也好了,赵嫂子不要担心才是。”

心下对于赵家娘子没有提灵姐不去寺庙的事情,林攸宁暗下闪过一抹惊呀,不过马上就掩饰了下去。

这次与赵家娘子见面,她也是有心中的疑问要问。

虽然现在只有两个人在马车里,不过外面却有赶马车的车夫,所以坐在马车里说话也不方便,两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多说。

只挑着灵姐的趣事说,一路到了净业庙下了马车,又坐着软轿山上,到了客房里就已经是响午了。

用过了小沙弥送来的斋饭,两人这才又换了干净的衣服去前殿。

净业寺里很安全,到了大殿之后,良绘争求了林攸宁的意见后,两个人把身边带着的小丫头赶到院里去玩了。

“宁姐这次要与我出来,是有事要问我吧?”良绘问起这话的时候,莫名的紧张起来。

林攸宁点了点头,“嫂子送了我一块帕子,不知道还记不记得?”

良绘的眼睛亮了,“妹妹可喜欢?”

“喜欢,只是嫂子是怎么知道我喜欢梅花的?而且只在帕子上绣了一朵梅花,到是很特别。”林攸宁心里隐隐有了猜想,却不敢确定,怕是自己想多了。

“妹妹可喜欢那朵梅花?”良绘声音里更激动了。

看着良绘的神情,林攸宁只觉得似乎自己的猜想已经被证实了,可是其中又有太多的事情她想不明白。

或者说这样的事情她是跟本就从来都没有敢去想过。

良绘突然抓住林攸宁的手,“宁姐,嫂子问一句冒昧的话,你能如实的告诉嫂子吗?”

看着她急切又激动和焦急的目光,林攸宁点了点头,也压下心底的慌乱,“嫂子问吧。”

“你的肩上可有一块和帕子上梅花一样的胎记。”良绘紧紧的盯着宁姐的脸,不想错过宁姐脸上任何一个神情。

林攸宁只定定的看着良绘,不用良绘再给好解释为什么问这个,林攸宁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

她知道赵参将丢过一个妹妹。

婶娘说她和灵姐长的像。

赵家娘子送了她绣梅花的帕子。

一朵与她肩上胎记一样的梅花。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方向。

她就是那个赵家丢了的女儿。

大殿里没有一个人,林攸宁慢慢的解开褙子,打开襦裙的领子,轻轻一扯,露出了右肩上的梅花胎记。

红红的梅花胎记天然形成,就像一朵真的梅花落在了白皙的肩上一样。

良绘手捂住嘴,怕自己叫出来,双眼含泪的又往林攸宁的身边近了两步,最后什么也没有什么,不管不顾的把林攸宁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林攸宁没有感觉到厌恶感,甚至整颗心也在这一刻热了起来,鼻子酸过之后,泪也流了下来。

兜兜转转,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是这样的身世。

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世

良绘也是激动,稳下心神后记得是在大殿里,这才用帕子擦了擦脸,把宁姐从怀里拉出来,一脸宠腻的看着,泪就又流了出来。

“宁姐,你别怕,我知道这或许吓到你了。”良绘又哽咽起来。

林攸宁也用帕子拭了拭泪,“嫂子,现在你可不在是赵家嫂子,是我的亲嫂子了。”

林攸宁知道对方的担心,是怕她会不接受这个身份,毕竟以前她虽不与新人那边来往,可是那也是高将军府的外孙女。

如今真实的身份,也不过是个参将的妹妹。

可他们哪里知道她多想抛弃这个身份,她以为自己又要重蹈覆辙的走上一辈子的路时,上天终于怜惜她了。

良绘还有些慌乱的心也因为她一句话稳了下来,激动的抱紧她的手,“宁姐。”

“嫂子,这里说话不方便,咱们回客房说吧,你也和我说说这底是怎么回事。”林攸宁却恨不能长了双翅膀飞回客房去。

待把身世的事情弄清楚了,她也好从长计议,摆脱掉与顾二的婚事。

良绘连忙点头,一边又擦了泪,“咱们回客房去说。”

手却没有松开。

那样子似怕宁姐会丢了一般。

林攸宁也听说过赵参将的妹妹生下来就丢了,兄妹两个又大这么多,也没有接触过,可眼下看着这份情绪,可见是真的在意这个妹妹的。

有这样的家人,是参将又如何?

就是农家林攸宁也不会嫌弃。

两个人拉着手出来,院里的丫头看到了自是上前来服侍,山梅和海兰见着姑娘似哭过,心下微微惊呀。

到了客房后,两人又将下人挥退,关上门来说悄悄话。

“你出生不到二十天就丢了,那时候婆婆带着你去大户人家做工,将你放在院子里去晒衣服,哪里知道等回过身来的时候,你就没了,婆婆一病不起,那大户人家查过之后,有一个家丁跑了,又正赶上你丢了,猜着可能是被家丁拐跑了。最后婆婆一病不起就这么去了,公公也是个重感情的,不到一年也走了。那时候你哥哥就从书院里回来就去了参了军,这些年来也没有忘记寻找你。”

“那日你哥哥在徐府看到了你,只说你与婆婆长的像,后来你回了院子,我当时看到你之后也是吓了一跳,可当着顾老夫人的面也不敢表露出来,生怕弄错了。”

“你哥哥不死心,听说你们到了寺庙就又求了侯爷,让我带着灵姐来,我劝了他他是不说了,可我知道他心里还在念着这事呢,最后就想出了用梅花帕子试探你的事情来。”说到这,良绘脸上也升起了笑,又抹了把泪,“想不到真的是敏姐。”

怕林攸宁听不懂,就又解释道,“你生下来的时候,公公婆婆见你眼睛就睁着,很敏捷,便给你取名子为敏。”

赵敏?

林攸宁低下头喃喃的念了两遍,越念越喜欢,脸上露出的笑落在良绘的眼里,良绘心下越安。

看来宁姐是真的不排斥认亲。

“你哥哥这次收到你来的信,比我还激动了,就差要一起来了,被我拦了下去,侯府上都是精明的,若是没有的事弄的让人起了疑心也不好。”良绘其实还没有别的担心。

宁姐真是敏姐,那么她不是高府的外生女,与顾二的婚事就不能算数,要做顾府大夫人的宁姐,愿意放弃吗?

即使他们是真心想找回敏姐,可是到最后让她怨了他们,那对她的这份心不也算是坏心了吗?

赵家夫妇商量过去,才决定先看看是不是敏姐,若真是再问问她自己的想法。

林攸宁此时也从激动中冷静下来,苦笑道,“嫂子和大哥的担心我明白,我也不瞒嫂子,我一直也没有想过要嫁给二哥,他为人什么样你们也该听说一些。”

良绘很喜欢宁姐不被富贵迷眼的品行,“妹妹这样的想法是好,只要我与你哥哥认回来,你自是不用嫁给顾二爷,只是你哥哥只是一个参将,将来给你说亲,对方的门第不会有这么高的了。”

“嫂子和大哥不也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吗?夫妻相濡以沫,门第对你们来说重要吗?”林攸宁眨眨眼睛,良绘笑了,她才又道,“不过这件事情还要慢慢的来,婶娘从小把我带到大,我就怕会舍不得我,哪怕知道我的真实身世,也不会同意我解除婚约。”

“妹妹可真决定好了要拒绝这门亲事?”良绘这一刻晃然在梦里。

才刚刚认了亲,就马上说起了婚事的事情。

何况宁姐说的也对,以顾老夫人对宁姐的疼爱,可不是因为她是高将军府的外孙女,顾老夫人不过是妯娌,帮着照顾宁姐。

大可以不必这样。

可是这些年来对宁姐疼爱,却胜过自己的孩子。

宁姐若真想退了这门亲事,看来跟本就没有希望。

林攸宁眼睛闪闪发亮,抿嘴一笑,“嫂子,我想到什么主意了。”

对着良绘招招手。

良绘靠了过来,林攸宁在她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良绘的眼睛也慢慢的亮了起来。

“只是这事情要麻烦嫂子和哥哥了。”林攸宁害羞的低下头。

“这个容易。”良绘拍拍她的手,“妹妹这般的聪慧,也不知道将来谁有福气能娶到妹妹。”

又是天仙似的模样。

“我也只是这么一想,能不能成还要靠嫂子和哥哥。”林攸宁这些年来的担忧,马上就要看到希望,整个人也轻松了,“眼下这事还要瞒着所有人,今日也有人看到咱们哭过,定是要问的,嫂子只说与说我起以前的事情了吧,也省着她们猜疑,引得别人注意。”

虽然婶娘那边不派人盯着,顾二那边却不能不放松。

林攸宁总觉得顾二对她太了解了,似她每天在做什么他都知道。

这样的感谢让她很不舒服。

良绘自然也是这般想的,良绘还要让人给丈夫送信,约好了晚上一起用晚饭,便先回自己的客房去了。

林攸宁躺在榻上,却觉得刚刚的一切似一场梦。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逗弄

等山梅她们进来服饰的时候,林攸宁也在观察她们的神色,将来她要从侯府离开,是要带着她们走的。

这个时候也正好可以试一试谁对自己是真心的,如此一来,等走的时候也可以知道带哪一个。

“姑娘,要不要去前面看七彩鱼了?”山梅笑着打趣。

说看鱼是假,是想哄着她想起孔氏的那件事情让她开心吧?

林攸宁笑了,“也好,这些年虽然总来净业寺却是不曾去过那里。”

离用饭的还有些时间,林攸宁就带着海兰和山梅往前殿去。

净业寺是皇家寺庙,能出入这里的皆是勋贵世家,并没有平民,林攸宁不必带着面纱,这里的人也不多,哪怕就是被看到了在佛门重地,也不会出什么错。

远远的,林攸宁见到一道身影也在池边,看着背影一眼就认出了是徐宽,如今自己担扰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林攸宁再也没有以前见着徐宽就躲的心里。

左右这里是寺庙,总不会他在这里赏鱼,别人就要躲着。

头一次有了这样理直气壮的底气,林攸宁自己帕子掩嘴嗤嗤的笑了。

笑的山梅和海兰一头的雾水。

而池边的徐宽也被笑声惊动,回过头来,待看清走过来的身影后,莞尔的勾起了唇角。

“宁姐何时来的庙里?”徐宽的声音任何时候都透着抹低哑。

与顾宜风的清冷不同,同样是武将,他是有些笑面虎又世家子弟的无赖,可一双眼睛却黑的透着霸道。

顾宜风却是像座冰山,永远不动就屹立在那,只看着他就浑身的发冷。

“是与赵参将夫人一起来的。”林攸宁落落大方的做了万福,才起身与他说话,“徐将军怎么来寺庙里了?”

“今日是内子的忌日。”徐宽并没有多说。

林攸宁点了点头。

没有多问。

而是她心里都知道。

徐宽每年都会到寺院里给前妻做法事,不过并不是心里对前妻有感情,而是做给刘家看的。

原朝丞相姓刘,而徐宽娶的妻子正是刘丞相的胞弟之女,这样一来也算是真正的姻亲,刘丞相是站在皇贵妃那边。

徐宽又不想搅进争储的事情里,便不再纳刘家再要送来的女儿做填房,这些年来一直以忘记不了亡妻为理由推脱掉。

这些事情旁人自然不知道。

还是上一世徐宽闯进林攸宁的闺房,怕她听到外面传他一直不忘前妻误会,这才说给她听的。

那个时候当年的太子已经登记,徐宽把这些说给她,自然也就不怕被传出去。

林攸宁盯着池里的小鱼,慢慢的才从记忆里回过神来,感觉到一旁的目光,林攸宁耳朵一热。

这无赖。

一点规矩也不懂,果然是个莽夫,虽然没有回头看过去,可是也能猜到他正直直的盯着她,这样的失礼也不怕左右的下人看到。

林攸宁原本想一直装不知道,可是时间一点点过去,这人还没有移开目光,林攸宁却撑不下去了,哪里还能看鱼,招呼也不打,带着两个丫头往别处转。

哪知道她这一动,后面的人也跟了上来,步子还不快,就离十步远的距离跟着。

山梅和海兰走在后面,彼此对视了一眼,搞不懂这个徐将军要做什么。

先前是无礼的一直盯着姑娘看,现在姑娘走了他又跟在后面,怎么像个登徒子。

林攸宁却不管那些,心里只是在后悔在看到徐宽的时候就该躲开,到忘记他是个无赖了。

“姑娘,天色也不早了,赵家娘子该寻姑娘了,咱们也回吧。”山梅见这人还一直跟着,又是将军也不好说,只能换别的办法。

林攸宁点了点头,对两个丫头递了个眼色,三个人就往回走。

徐宽也不拦着,这次到是没有跟着,看着主仆三人走远了,才笑着勾起唇角来。

其实从林攸宁带着丫头到前殿来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只是一直也没有做声,还以为这小丫头会跑开呢,毕竟哪一次看到他的时候都会跑开。

可是这次不同,也让他很意外,这小丫头竟然过来了,他也想看看她能坚持多久。

果然是个很矛盾的小丫头,明明已经厌了他一直盯着看,偏还强装镇定,最后忍不住的逃开。

徐宽也不知道为何,这样逗弄她时,就是让他心里很畅快。

林攸宁回到客房,才松了口气,还没有等歇好,良绘就来了。

林攸宁让人把斋饭送到软榻上,两个人就坐在软榻上一边吃饭,一边听良绘说着这些年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也没有满着下人,不会让人多想,却也变向的把家里的事情透给了林攸宁。

等到饭后,两个人在院子里慢步消食的时候,没有让丫头跟着,毕竟是院里抬眼就能看到。

不过两个人离的近,说的话别人却听不到,又一目了然的能看清周围的情况,也不怕被人偷听。

“我让人下山给你大哥送了信,他的急脾气我怕他晚上就赶来,也和寺里那边打了招呼,让人留意着。”

虽然已经认了亲,可是听到哥哥要来,林攸宁还是紧张了起来。

良绘感觉到她的紧张,拍拍她的手,温柔的笑道,“别担心,你大哥那人看着冷着一张脸,不过等你接触就知道了,谁也没有他心软。”

却因为刚认亲,良绘也不好直说,不然换成在家里的时候,她一定会口无遮拦的说自家夫君会变的准冷冰冰的,那一定是和侯爷学的。

可毕竟这也是房内的话,良绘也没好意思说。

良绘让林攸宁有个心里准备,如此一来,两个人一合计,晚上便说住在一起,也不用下人服侍,只让她们也回厢房里去歇着,而院门锁的钥匙也放在了良绘带来的婆子手里。

这样万一晚上赵厚生过来,也方便他进来,而不用惊动院子里的旁人。

当天夜里,林攸宁和良绘也都睡不着,果然如良绘对自家夫人的了解一般,赵厚生当天夜里就赶来了,由赵府的婆子放进来,不惊动人带到了正房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兄长

净业寺的夜是安静的,暖阁里只有烛火晃动着身立姿。

林攸宁看着眼前的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却又忍不住抬起头打量他。

如果说见到亲人该是激动的,可是从上次见到林父的时候,她已经把所有的激动都用完了。

重新面对真正亲人的时候,先前紧张,到见到人之后的平静,林攸宁都没有想到。

其实细看之下,赵厚生与她长的很像,只是他是男子,又在战场上经历过,浑身就带着些戾气,所以哪怕有人看到他们像,也不会往这方面想。

良绘早就躲到里间去了,把暖税留给了兄妹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