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一直沿路往那边去打深,想来也用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除非是太子在那边派人下了黑手,不过你大哥知道太子那边一直盯着他,我想他该有所防备。”

“不过人迟迟没有来,想来怕是路上出了什么变故。”林攸宁接过话,“到底为什么太子一直盯着大哥呢?大哥手里有什么证据能让太子觉得寿王与大哥那边有联系呢?”

明明已经死了的人,却突然之间又说没有死。

顾宜风比她知道的多,甚至知道寿王可能是她们的父亲,自然就明白太子为什么一直紧抓着赵厚生那边不放了。

面对宁姐的祸,他也没有多解释,觉得这些事情宁姐知道越少越好。

宁姐见大哥哥只笑也不多说,便也不在多问。

而侯府那边慧姐跪顾老夫人的面前,眼圈红红的咬着唇却一句话也不多说,顾老夫人闭着眼睛,屋子里除了迟嬷嬷也就没有了外人。

不多时,素衣从外面进来,对上面的顾老夫人福了福身子,“下人来报,静芙已经在东府那边在侯爷的面前求了恩典,侯爷已经说不用送夫人去寺庙里了。”

跪着的慧姐忙睁开眼睛,不过她马上就又给上面的顾老夫人磕了头,“孙女多谢祖母怜爱。”

顾老夫人睁开眼睛,素衣见了这才走过去扶起了慧姐,把人扶到了一旁的椅子处,上面顾老夫人道,“你比你母亲明白,你母亲这边也是她自己闹的,女子重要的不是有多懂规矩,而是能哄住男人的心,有了男人支持你,这内宅的事情哪里还算是什么事。你也是要嫁人的,这些话你记在心里,日后过董府那边去,那边虽然是你的外祖家,可也不能任着性子的来。既然没事了,你也回去看看你母亲吧。”

慧姐这才起出来。

她是知道的,若不是祖母让放人,静芙怎么可能得出得侯府呢,旁人或许不明白,可是她心里清楚,父亲那边做了这样的决定,祖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不过好在父亲没有坚持把母亲送走。

经了这一事,想来母亲那边总该能不再闹腾下去了吧?

慧姐回到了影水院的正院后,见院子里静悄悄的,虽然平日里院里也是这样,可是以前她从来都没有觉得冷清过,今日却觉得很冷清。

正屋里,董氏正在逗弄着宗哥,头也没有抬道,“难为你了,还要为我这个做母亲的到处跑。”

慧姐抬眼没有看到静芙,便问了一句,“这次的事情该多谢静芙姐姐才是,怎么不见她?”

“她的衣衫都乱了,额头上也破了,我让她下去休息,到是害了这丫头,怕被护卫拦着,自己把胸口的衣服都撕破了。”董氏抬起头来,让奶娘抱着宗哥下去,母女两个独留下来说话。

慧姐坐了下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出了这一场事,我现在也明白了,你父亲现在是下了狠心了,我若是再争下去,他连这侯府都不让我呆了。”董氏哭了起来。

慧姐也不作声,只在一旁跟着哭。

母女两个哭了半响,慧姐才收住了声,“母亲,如今祖母那边虽然不说,可是我看祖母和父亲那边还是给母亲留体面了,日后母亲只管做好侯府的夫人便是,何必总去惹父亲不快呢,至于东府那边,母亲只当是个姨娘侍妾,这男子宠着侍妾姨娘也不是没有了,母亲也是说过外祖母那边从小就教你三从四德。又怎么忘记了这些?”

“你说的对,我只当那边是个争宠的姨娘便是了,又何必在这里让自己难受呢。”董氏深吸一口气,这才收住了哭声。

慧姐低下头,她知道她不该说这些话,可是也明白只有这样宽母亲的心,才能让母亲不再一直去闹,只要母亲安份下来,父亲那边又怎么会处处为难母亲呢。

中秋过后,林攸宁准备着和大哥哥去庄子那边,董氏的事情虽然她不去想,不过还是从山梅的嘴里听到了外面的流言,知道京城里的人都在传定远侯如今不顾正妻,而只呆在肩挑的那一房。

山梅把这些话学给林攸宁的时候,被海兰当时就训斥了,山梅红了眼圈,也知道她是嘴太快了,这些话说给姑娘姑娘心里也会不好受。

这事虽然没有人说出去,可是等出门去庄子上的时候,山梅却被留在了府上,同留下来的还有李四。

山梅面上不敢露出委屈来,可是等看着姑娘他们的马车一走,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李四忙宽慰她,“侯爷和夫人那边也是信任你,让你盯着府里这边,你也不要多想。”

山梅摇了摇头,“你也不用和我说这些话,我明白是我那日的事情惹了侯爷不高兴,侯爷这才让我留下来。”

李四无奈,“那…那你日后便不要再多说那些,毕竟那是外面的流言,这人哪有背后不被人议论的,你虽然是口直心快,可是你毕竟是在主子身边当差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也该明白才是。”

李四觉得山梅这就是被夫人给宠坏了,每次犯错都没有被罚过,现在好了,只希望这一次侯爷这样做,能让山梅起到警示的作用。

山梅点了点头,到没有怨李四说的话不好听,心里也明白是自己的错。

林攸宁她们这才才出了京城不过十多里地,就被人拦住了马车,好在林攸宁是在大哥哥的怀里靠着,马车突然之间停下来,到也没有碰到。

第三百八十七章 拦路

顾宜风忙着看怀里的宁姐被撞到了没有,也没有顾得上问外面出了什么事情,到是赵五禀报的声音从外面响起。

“侯爷,拦车的人是个老妇人,说是认识夫人,人受了伤,说完之后便晕过去了。”

顾宜风坐起身来,紧皱着眉头,“将人送到后面的马车上,在看看附近有没有大夫,帮着脉看一下。”

也没有问到底是谁。

林攸宁却很好奇,“老妇人?也不知道是谁,还说认识我。”

顾宜风却不急,“你现在看到人也没有用,人已经晕过去了,先让大夫看过之后,等到了庄子上之后再看人也不迟。”

“这个道理我自己是知道,只是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就说认识我,又知道这是咱们府上的马车呢?大哥哥是不是早就想到会是谁了?”林攸宁挑眉,她觉得也该让大哥哥看看,她可不是没长脑子。

顾宜风抱起她,在怀里搂好,一边抬头戳她的额头,“你个鬼机灵,好吧,那你猜猜来的是什么人?”

顾宜风也卖了个关子。

林攸宁也没有被难住,“我猜是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大哥哥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另一种可能就是我大哥那边派来的人。”

看着大哥哥突然之间亮起来的眸子,林攸宁心下得意,却又忍不住有种卖弄的得意感来。

“说的很好,不过若是让我说,只能说是最后一种。”顾宜风笑过之后,还不忘记给她分析,“如果是我派出去的人,一定会知道大皇子那边也在盯着,自然不会露面,何况是个老妇人,我不会派个老妇人出去打听消息,这一点就可以确定不是我派的人。除了这个那也就是你大哥派出来的人了,你虽然没有露面,可是外面的侍卫着装却能让人认识来是定远侯府的人,定远侯带着夫人去庄子除了你这个大夫人,想来也没有外人了,对方自然是马上就知道马车上的是你。”

林攸宁瞪大了眼睛,“大哥哥分析的真是太厉害了。”

“其实你也不差,我是了解自己手下的做事和自己派出去的是什么人,所以才能比你更准确一些。”顾宜风刮刮她的鼻子,“不过我一向知道我的囡妹是个聪明的,比吴先生还要厉害。”

林攸宁忍不住笑了,咯咯的笑声引得外面的海兰脸上也升起了笑容,赵五扫了一眼,最后千到她的身边去,“离庄子有些咱,你到外面的马车上去吧,有什么事这边有我。”

赵五平日里在府上与海兰说话的时候也不多,亲近的时候就更不要说会有了,像现在这样关心海兰还是头一次。

海兰知道赵五不是一个善于做这些事情的人,抬眼看到他微微红起了的耳朵,还有强装着无事而看着远处的样子,忍不住翘起唇角,“等累的时候我便过去。”

赵五淡淡的嗯了一声,感觉到海兰把目光移走了,这才用眼角扫向海兰,唇角边不由自主的升起一抹笑来。

有护卫去附近的村庄里寻了大夫地来,直接到后面的马车上给人把了脉,只说是累的,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而在前面的马车上,林攸宁还在好奇呢,把话就又引到了寻上他们的人,“大哥怎么派了个老妇人回来?难不成是那个寿王身边的嬷嬷?”

林攸宁想起外祖母和自己说过的话,“外祖母和我说寿王当年离宫的时候,只带了个嬷嬷,我大哥和大嫂去边关的时候,身边也没有什么老嬷嬷,刚刚赵五说是个老妇人,难不成就是那个寿王身边的老嬷嬷?”

林攸宁越想越觉得是这样,激动的紧紧握住大哥哥的手,“大哥哥,一定是这样。”

顾宜风翘起唇角,“好了,我知道了。”

林攸宁歪头打量他,随后咬了咬下唇,“大哥哥是不是早就猜到了?所以一直也没有说,只等着我说出来?”

顾宜风心里暗下坏了,这小丫头竟然发觉了,不过面上却摇摇头,“怎么可能呢?你刚刚说的时候我也在想,才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大哥哥又在骗我。”林攸宁扭开头。

看吧,她就知道大哥哥一定是早就想到了,怎么可能是她想起来之后才能想到呢。

突然之间,她有种自己是小丑,而大哥哥在哄着孩子的感觉。

顾宜风见她生气了,低下头在她耳边道,“我听说妇人怀有身孕的时候生气,肚子里的宝宝也会是一个爱生气的宝宝。”

“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我只听你外祖父说了寿王的事情,至于说寿王身边带着嬷嬷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

“真不相信大哥哥?”顾宜风一副失落的语气。

林攸宁知道他是故意装出失落的样子,不过也知道自己这时有些任性,回过头来看他,“大哥哥真的没有猜到?”

顾宜风点头,“我只猜到可能是知道寿王下落的人,却是真的不知道是寿王身边嬷嬷的事情。”

“其实我刚刚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猜的也可能太急切了,若真是寿王身边的嬷嬷,也不该就这要出来还找到我,想来人是一个送信的吧。”

“也有这种可能,好了不用猜了,也快到庄子上了,到时是怎么回事不就都知道了。”顾宜风安慰她,一边又叫过赵五,听到赵五在外面应下,顾宜风才道,“让外面的护卫注意些,看看有没有什么人盯着咱们这边。”

人现在跑到他们这边来了,就不得不防大皇子那边。

林攸宁也想起了这个,也紧张起来,顾宜风拍拍她的手,又交代外面的赵五,“路上再遇到什么意外的事,也不必停车,直接到庄子上去。”

顾宜风要不是怕宁姐担心,早就直接调头回京城了,不过想到这老妇人在京城外面拦下他们,显然是一直跟着他们的,而这老妇人显然是一路上受了很多的苦,如此在京城之外到是更不会引人注意,怕就怕会有人盯着他们这边,而发现老妇人的事情。

第三百八十八章 掌柜

林攸宁等大哥哥交代完赵五,才小声的寻问,“大皇子那边是不是也派人盯着咱们这边了?”

顾宜风唇角边带着嘲弄的笑,“放心下,四下里有暗卫,如果大皇子派人跟着,早就被暗卫处理掉,只是毕竟还是要防着一些,万一走漏了风声,到时就不好了。”

林攸宁点头,“大皇子做这些事情,皇上那边不知道吗?”

“大皇子去边关的时候是受了皇命,现在却是他私下里所为,只不过皇上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不然皇上也不会又派你外祖父出去。”顾宜风其实更明白圣上的用意。

只怕圣上也是想用这件事情让大皇子的举动和作法更张扬吧,这样一来才能一下彻底的把大皇子的人都处理掉,好让太子那边登基做准备。

只是这样的事情到底不好说出来。

林攸宁点头,“看来皇上疼爱的终是太子,而不是大皇子。”

“同是皇子,大皇子若是记住自己的本份,自然有他的荣华富贵,只是他却想得到不该得的东西,落得什么样的下场那也是他自己弄的,怨不得旁人。”顾宜风看着怀里的宁姐,想着可能还与太子那边有血源关系,就忍不住头疼。

他到是不怕与皇家扯上关系,只是宁姐这样的性子,也不知道皇上那边会不会心疼。

“大哥哥怎么一直盯着我看?”林攸宁赖在他的怀里,“大哥哥可是有事瞒着我?”

“怎么可能。好了,你也睡一会儿,等一到了我叫你,不然等到庄子上你就没有精神了。”顾宜风手轻轻的拍着她。

林攸宁说了一句‘我又不是孩子’,不过还是听话的闭上了眼睛,结果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庄子上的床上了,林攸宁睁开眼睛之后,发现是床上,马上就坐了起来。

“姑娘慢点。”海兰吓了一跳,忙上前来叮嘱。

林攸宁忙着下床,“那个老妇人呢?醒来了没有?”

“姑娘说的就是在边关的那个掌柜的?”海兰扶着姑娘下床,一边回道。

“掌柜的?”林攸宁不明白。

海兰点点头,“是啊,在路上的时候奴婢看过了,那老妇人正是当初在边关的时候酒楼的那个女掌柜的,还送了姑娘吃食的呢。就是王二的干娘,舅老爷那边也说过的。”

林攸宁点点头,“我记得呢,因为这事我还与兄长质了气,只觉得他不和我说实话,竟然是她。难怪她的举指似从大户人家里出来的,还是京城里的口音,现在我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人现在安排在哪里了?侯爷那边去问话了?”

海兰笑道,“侯爷到庄子上之后,就带着赵五出去了,那掌柜的也醒了,她说她姓王,听奴婢说姑娘有身孕还在睡着,也不让奴婢叫醒姑娘,只说姑娘醒了之后再过来见姑娘。”

“那快去叫人进来吧。”林攸宁不多问大哥哥那边的事情,她知道大哥哥哪边一定是有事情。

海兰笑着应下,这才出去让叫丫头去叫王嬷嬷。

林攸宁听到海兰这样称呼,笑道,“你怎么不叫王大娘?还叫王嬷嬷?”

“王嬷嬷说的,说她姓王,如今是在府上,就按着府上的规矩来,让奴婢叫她王嬷嬷。”海兰到是没有多想。

林攸宁看着海兰觉得好笑,说她精明白,偏偏有时还傻的可爱。

等林攸宁这边喝了一碗的燕窝,那边王嬷嬷也来了,人已经梳洗过了,看着虽然没有什么精神,可是浑身仍旧是很干净利落。

“嬷嬷快坐吧。”林攸宁见人进来,便让海兰拿了小凳子过来。

王嬷嬷道了谢,这才坐了下来,“奴婢和姑娘在边关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为了些事情,所以一直也没有和姑娘相识,奴婢过来时候,大爷那边已经交代过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姑娘,也让姑娘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大爷那边,大爷说只要奴婢到了京城,侯爷那边定会给大爷调令,调大爷回京城。”

林攸宁点点头,虽没有问,可是心里也清楚了,她嘴里说的大爷正是自己的兄长,而且从这个称呼上来说,可以确定这个嬷嬷是他们赵家的家仆。

想到这人与寿王那边有关,林攸宁拿着帕子的手也不由得紧了紧,心下有着某种猜测,可是又觉得不可能。

“姑娘是个聪明的,奴婢来的时候大爷就说过了,说只要奴婢把这些话和姑娘一说,姑娘就能猜到了几分。奴婢当年是从宫里出来的,与寿王一起从宫里出来,寿王出来之后以平民的身份生活,在京城里一次无意见遇到了丞相府里的姑娘,便一见钟情,丞相府反对,可是刘姑娘却是个有主见的,不嫌弃平民出身的寿王,只以为是个普通的工匠,便与寿王私奔了,两人一起在京城外的小村子里生活。大爷身边的王二是奴婢捡来的孤儿,一直养在夫人的身下,后来直到夫人去了,也不知道寿王的身份。”

“寿王伤心夫人的离去,把真实的身份告诉了大爷,便离家出走了,只说去寻找姑娘,这些年来人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可是离开时却让大爷对外说他已经随着夫人去了。”

“大爷长大之后,奴婢便随着大爷一起到了边关,为了怕引起人注意,奴婢便在边关做起了小营生,只有王二跟在大爷的身边。这些年来一直到大爷成亲,奴婢也没有回过京城,好在良夫人是个好的,奴婢到也对得起地下的夫人。”

王嬷嬷说起这的时候,眼圈也红了,“大爷寻到姑娘之后,就给奴婢写了信,那个时候奴婢就想着回到京城这里来,可是奴婢发现有些人到边关那里去打听,按他们的描述打听的正是当年的寿五,奴婢怕引起人注意,只能隐姓埋名的继续呆在关边那边。”

“后来在边关看到姑娘的时候,奴婢只觉得是夫人又活过来了,因怕人注意到,这才一直也没有与姑娘相认,又没有得到大爷那边的来信,也不敢确认姑娘到底是不是丞相府里认回来的姑娘,直到后来打听之后才知道。”

第三百八十九章 生父

林攸宁已经被自己听到的这些给震惊到了,自己的身份在听到眼前的嬷嬷说之前她已经隐隐的有了些猜测,可是一直也不敢去相信。

让她想惊呀的是自己的那个亲生的父亲竟然还活着。

这个才是让她震惊的地方。

“奴婢知道说了这些姑娘一时之间也接受不了,可是眼下大皇子那边已经派人盯上大爷这边了,为了姑娘的安全着想,大爷才决定让奴婢回来,把这些都告诉姑娘,让奴婢日后就跟在姑娘的身旁,日后有个什么不测,也可以进宫求圣上。”王嬷嬷将心里的一切都吐出来,也轻松了许多,“姑娘的性子和夫人当年一样,只是可怜了夫人早早的去了,当年王爷一直不让夫人出去给人做工,王爷要继续给别人做首饰,却让夫人拦了下来,夫人说怕做这个之后丞相府就会找到她们,那个时候日子虽然苦,可是夫人和王爷都很开心,奴婢在宫里那么些年,都没有看到王爷笑过,直到夫人去的那一天,王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三天。”

“从屋子里出来之后,王爷便说他对不起夫人,是他害了夫人。奴婢明白王爷一直觉得如果不是与王爷在一起,夫人也不会过这样辛苦的日子,更不会这样早早的痛失爱女而去。”

王嬷嬷抹起泪来,“姑娘生下来的时候很可爱,肩上还有一块梅花的胎记,那是遗传,咱们王妃是从外蕃来的,家族的女子都有这一个梅花有胎记,姑娘生下来之后,王爷抱在怀里一直舍不得放手,只说是看不够,更说这一世终于有了家人。”

“后来姑娘丢了,王爷四下里寻找,一边又安慰着夫人,夫人却在一起寻不到夫人的下落后,便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就这么去了。”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王嬷嬷痛哭失声。

林攸宁也忍不住跟着落泪,明明没有见过那父亲母亲,可是此时此刻听到王嬷嬷说起这些的时候,她只觉得似一切就发生在她的眼前,想着生母因丢了她而伤心而去,父亲也离家出走。

“姑娘如今有了身孕,莫伤了身子才是,奴婢也是说起这些来伤心,这些年来奴婢每想到这样就忍不住伤心,也不知道王爷去了哪里,如今大皇子盯上了姑娘和大爷,皇家出来的人一向心狠手辣,姑娘这边要有防备才是。”王嬷嬷自己一边抹泪,还一边忍不住开口劝着。

林攸宁点点头,“嬷嬷也莫在伤心才是,父亲那边若是知道嬷嬷这般,也定不好受。”

“哎,王爷那也是伤心之下失了魂,对一切都看透了,只怕如今他是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不然这么些年了,怎么可能一点音讯也没有呢,奴婢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打听过,可是大爷知道后便让奴婢不要再找,只说找到了姑娘之后,再父亲,毕竟这才他才会有个交代。”王嬷嬷说起这些来也忍不住叹气,“当年因为大爷要进书院,夫人出去给人做工才丢了姑娘,这件事情大爷一直很愧疚,哪怕王爷和夫人没有指责过大爷一句,可是奴婢知道大爷的心里不好受,不然这些年来也不会一直不停的寻找姑娘了。”

“让大哥受累了,我也听嫂子那边说起过,每年发的饷银大哥都拿出一大半来寻我,害得家里的日子过的一直很紧。”林攸宁想起这些也觉得心酸。

王嬷嬷恨声道,“大爷也和奴婢都说了,奴婢看分明就是林府偷的人,不过是寻不到证据罢了,若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们也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来,大爷还不知道要寻多少年,也是老天爷保佑,姑娘长的与夫人这般的相像。”

林攸宁点点头,“嬷嬷,大皇子可是知道了我们是寿王的儿女?所以才会对我们出手?只是对我们出手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大皇子只知道通过大爷能寻到王爷,毕竟当年王爷给了大爷一块玉佩,只后遇到一人说知道姑娘的下落,条件却是要大爷腰间的玉佩,大爷为了寻到姑娘,这才忍痛割爱,哪里想到那人是个骗子,骗走了大爷的玉佩。这玉佩也不知道怎么就让大皇子看到了,再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从大爷手里弄到了。奴婢现在只知道大皇子一直在寻找王爷。”王嬷嬷说起这些来,脸上已经恢复了严肃,“按大爷先前说圣上那边也在寻找王爷,只是如今却是大皇子私下里寻找,想来一定是有旁的算计,不知道京城这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林攸宁也没有瞒着王嬷嬷,便把自己中毒的事情说了,王嬷嬷听了之后神色大变,“这种毒是宫中惯用的伎俩,有些宫妃假孕得了圣宠,最后发现是假孕后,圣上自然会大怒,如今用到了姑娘的身上,到不像是想让姑娘假孕,像姑娘说的,该是知道姑娘有身孕了,这才让人下的药。”

林攸宁点头,“这些我和侯爷都已经想到了,只是不明白大皇子的用意,或者说只是董府的用意吧。”

“奴婢到觉得大皇子这么做,许是为了引出大爷吧,或者说是把大爷引回到京城里来,要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试探。”王嬷嬷到底知道的多,对宫里也了解,“大皇子如今一直在寻找王爷,大爷身边的王二还被抓走过,大皇子现在对姑娘下手,定是想引得大爷那边注意,看看大爷的反应,若是大爷心里有鬼就一定会有行动,这样一来大皇子就可以很确定大爷一定知道大皇子找的是谁。”

说到这里,王嬷嬷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大皇子冲着的人是王爷,已经这么些年了,圣上那边即使是想寻回王爷,却也不至于让大皇子这样的紧张。”

说到这些的时候,王嬷就那样紧拧着眉头,也不再往下下,林攸宁也不打扰她,心里明白王嬷嬷是在分析着事情的起因。

第三百九十章 回避

只是王嬷嬷在这边想了半响,林攸宁见她也没有再说出什么来,心里知道不是王嬷嬷想不到,便是王嬷嬷想到了什么不能说,不管是哪个原因,她再追问下去也没有用。

“嬷嬷是怎么到京城的?”林攸宁想着她们回来也不过是两个多月,这样说来嬷嬷该是在她们走之后就上路了吧?

王嬷嬷脸上有了些笑意,“奴婢年轻的时候学了些功夫,脚力上到是比平常人快一些,从边关到京城骑马也一个半月,奴婢每到驿站便换一匹马,没有休息一个月就到了京城这边,因为路上发现有人四处打听王爷的事情,奴婢也不敢太引人注意,直到快进京城的时候,发现有人跟踪,这才又在外面呆了几天才进京,打听到姑娘的府邸之后,发现在人在府外面走动,只想着等侯爷或者姑娘出府再过去,又不敢做的太明显,有次几看到侯爷也没有能上前去,今日看到姑娘和侯府出城,奴婢这才一路尾随过来。”

林攸宁听的心疼,“让嬷嬷受累了,嬷嬷还是先去休息吧,把身子养好了才是,这些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日后只需防着大皇子那边便是。”

王嬷嬷笑着站起身来,“那奴婢便听姑娘的,先下去,待明日再过来。”

林攸宁又叫了外面的海兰进来送人,海兰这才走进来,王嬷嬷却不用,“姑娘有了身孕,身边可离不得人,奴婢又不是走动了,何况就在这院子里,也走不丢。”

林攸宁又劝了她几次,见王嬷嬷执意不让这才做罢。

林攸宁站在院子里,看着王嬷嬷出了院子,林攸宁才低下头,海兰也知道姑娘心里有事,也不出声,只在一旁扶着姑娘,已经进了十月份,虽然山下已经冷了,不过还能看到很多熟透的果子。

他们住的这院子里就种了一颗枣树,已经红了的枣子挂在树上很好看,虽然天已经暗了,可也影响不了看这些。

前面出了院子里的王嬷嬷,却是在看到前面有一个小厮等着自己,王嬷嬷眸子微垂,走上前去。

李四已经见过了礼,“侯爷在前面等嬷嬷,嬷嬷随小的来吧。”

两人这才去了前院。

王嬷嬷见了侯爷之后,自然是把在林攸宁那边说的话又重复了一次,顾宜风听后追问道,“嬷嬷可知道现在宫里有传闻说寿王与太子是亲兄弟。”

顾宜风说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王嬷嬷的眸子,只见王嬷嬷的眸子一动,心下便明白了,看来这事不担是传闻,更应该是真的。

“奴婢已经多年不在京城,这是宫里的传闻,奴婢更是不知,只是这样的话说起来也是可笑,当年外蕃公主身子一直不好,又怎么可能还生下子嗣呢,这样的话不要说奴婢这样的下人听了,就是皇后娘娘听了,想来也会动怒,毕竟太子那可是嫡子,怎么可能归到一个小小外蕃公主的身上去呢。”王嬷嬷低着头,语气带着笑意,显然是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顾宜风淡淡的噢了一声,“如此便好,如今大皇子正四处的寻找寿王的下落,甚至还对宁姐下了手,想引得厚生那边露出马脚来,既然这些是假的,想来大皇子慢慢也就不会再纠缠下去。”

“侯爷切莫放松警惕。”王嬷嬷打断他的话。

顾宜风故做不知,“嬷嬷这是何意?”

“奴婢是从宫里出来的,自然是知道皇家的人是什么样的品性,为了上面的那个位置,可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只要有一点点的机会,哪怕是假的,他们也会弄成真的,如今姑娘正怀有身孕,侯爷定保护好姑娘才是。”王嬷嬷等了半响,见上面的定远侯不说话,却能感受到他一双眸子正盯着自己打量,直到那眸子移开,她才暗松了口气。

暗想这定远侯果然不好对付,难怪回来的时候大爷一直交代她要事先准备好说词,不然定会被看出破绽来,现在看来却实是这般。

“如此便听嬷嬷的吧,日后宁姐那边还要劳烦嬷嬷了,到时对外面只说嬷嬷是我在庄子上多年的家仆。”顾宜风已经探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便也没有继续再追问下去。

王嬷嬷应声退了下去,到了院子里这才松了口气。

有小丫头过来,引得王嬷嬷去休息。

王嬷嬷也从小丫头处打听了一下府里的事情,也知道了侯府那边的夫人对这边不待见,而姑娘更是受顾老夫人的护着,日子过的很好。

王嬷嬷回到了休息的地方,躺下之后,才背对着窗户把怀里的东西掏了出来,正是一块玉佩,上面有龙凤的图案,这样的玉佩也只有皇家之人才能佩戴。

王嬷嬷又放回怀里,这是王爷当年离开时交到她手上的,只说有一日若是找到了姑娘,便将此物交给姑娘,只是如今看姑娘一直被紧盯着,这东西若是露了出来,只怕会为姑娘引来大祸,王嬷嬷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先收着,等时局稳了再拿出来也不晚。

顾宜风那边写了信,交到了李四的手里,“交到刘丞相手里去。”

李四知道此封信的重要,“爷放心,奴才一定把信送到。”

顾宜风点点头,待李四走了,他这才去了后院。

林攸宁在后院里已经转了半响,想着人怎么还不回来,正想让人去问问的时候,就见大哥哥回来了,林攸宁忙迎上去。

顾宜风看着她这副样子,“好了,我已经和王嬷嬷谈过了,也给你外祖父那边送了信。”

说到这里的时候,顾宜风靠近她的耳边,低声道,“我现在可算是娶了个王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