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豪,吴府的大少爷。自从我嫁进府里之后,你进过几次我的院子?又几次到我的房里来过?现在却过来指责我的心里有旁人,你不觉得可笑吗?还是你们吴府觉得我冯玉芙就一辈子离不开你们吴府了?非要在这里看你们的脸色?”

吴楚豪没有料到冯玉芙会突然之间厉害起来,一时之间也被她给问的愣住了,冯玉芙却是心情不好,继续道,“在这府里,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你心里最清楚,这就是你当初对我的那些承若吗?来的我的院子你甚至要得到你母亲的同意,我真恨自己当初看走了眼,竟然看上你这样的,也恨自己太蠢,放弃那么高贵的身份,找你这样一个没有担当的男子。”

“可是一切都晚了,后悔也没有用,我只恨自己不争,看走了眼。”冯玉芙从先前的怒斥,已经变成了喃喃自语,“都是我的错,我怎么能犯这样的错,我现在这样都是自找的,我活该。”

她这副一直自责的样子,却也狠狠的刺激了吴楚豪的心,“你在这里委屈,那我呢?我又做错了什么?我只是喜欢你,难道这也有错吗?不过是在酒楼里见个面,就要被弄出那样的名声,最后得罪了皇家娶了你,自己的一辈子完了,连累的吴府都完了。我成了吴氏的罪人,你还要让我天天面对你,我又要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你?”

冯玉芙笑了,“看吧,现在你把一切的错都推到了我的身上,就能看出来你这个人有多懦弱,京城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要定给太子的,你却还要喜欢我,又约我去酒楼,那个时候你就该知道你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若是被人发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现在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指责别人的样子。”

说到这里,冯玉芙脸上的笑却更大了,“说出来这些也好,也让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也好彻底的死了心,当初我还抱有一丝的希望,若你是有担当的,我就是落得这样的下场,那也算是值当了,可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没有必要了。”

“是,从那件事情被发现之后,一切就都已经完了,面对你的时候我只有满心的愧疚,是对吴氏的愧疚,并不是母亲那边拦着,这一点你可以不用怪到我母亲的身上去,咱们俩个是圣上赐的婚,你也知道想和离没有那么容易,就这样吧,你做好吴府的少夫人,其他的事情我也不会管你,只是你记住了,不要给吴府丢脸,不然我是不会饶你。”吴楚豪丢下话,转身走了。

冯玉芙一直也没有动,原本就已经看不上吴楚豪了,可是却没有想到他说的话更绝情,原来他早就在事情被揭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厌她了,她竟然还在这里等着给他机会,她真是可笑。

吴楚豪虽然说了很多,可是从院子里出来之后,还是忍不住手扶着墙站了停了下来,他不是不喜欢冯玉芙,而是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这份感情,毕竟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吴氏一族的前途被毁掉了,所以他不能再面对冯氏,也算是给吴氏一族的一个交代。

今天说这些话,吴楚豪知道会让冯玉芙恨上他,可是他也是没有办法,自己的心更难受。

甚至看到冯玉芙心里还惦记着太子那边,他嫉妒的眼睛发红,却还是要克制的压下去,他不知道等太子登基之后,吴府又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此时这才是他担心的,感情却是没有精力再想。

吴府这边闹的不开心,太傅府那边冯太傅听到了太子府人送来的消息之后,恭敬的将人送走了,冯太傅的身子一晃,差点就摔倒,还是被身边的小厮看到,眼急手快的将人扶住。

冯玉傅稳住了身子,“让人给姑娘送信,让姑娘回府里一趟。”

下人们哪里还敢多问,忙派人往吴府去了,哪怕这个时候已经快天黑了。

冯玉芙听到娘家来人了,却没有精神见,直接让人打发了,她是连面都没有露,冯太傅听了之气,气的大发脾气,结果第二天就病倒了,冯老夫人见此,这才让人又往吴府里送了信,冯玉芙听说人病了,这才让人收拾东西回冯府。

只是她在太子大婚那天去太子府找太子的事情却是被传开了,林攸宁听到的时候也是微微一愣,“这可不是冯玉芙能做出来的事情,再说太子府里的事情,又怎么可能轻意的传出来,这里怕是有人在背地里搞鬼吧。”

山梅是在外面听到消息后,就直接递了进来,“姑娘这么一说,奴婢到也觉得是这个理,只是不知道这个传出来又有什么用?”

“这些是朝堂上的事情,你自然是想不通,就是我也只是瞎猜,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也不好说。”林攸宁并没有多说。

这件事情传出来了,传太子与曾有口头婚约的冯玉芙又在大婚的日子里暗下在一起,就要说太子的人品有问题,林攸宁也希望只是自己想多了,毕竟二皇子那边已经被禁足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该再发生。

林攸宁紧了紧眉头,“侯爷什么时候回来?”

“说是丞相府那边有事,要下午才能回来,奴婢可是要现在去给侯爷送信?”海兰在一旁寻问。

林攸宁摇了摇头,“不用了,现在离中午也没有多久,也不用把人叫回来,弄的兴师动众的,还以为是什么事,可能也是我多想了。”

如今周贵妃被送走了,周府也失了势,也没有人靠向二皇子那边,又怎么可能有人在暗下里做这些事情呢。

只是太子府一向是安静的,这样的事情却传了出来,又让人觉得奇怪。

林攸宁觉得还是等大哥哥回来再说,看看大哥哥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许真是她太小心翼翼了,才会这样想吧。

第五百二十六章 暗下

林攸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里,并没有急于求证,白天去了侯府那边,看到婶娘的精神头还可以,在一起说了几句话,知道董氏和宗哥被送走了,顾老夫人到是满意的点点头。

反而是迟嬷嬷暗下里却很担心,还拉了林攸宁说话,“姑娘该劝一劝侯爷,这件事情可不是心软的,万一董氏在有旁的心思呢?侯府的血脉不能脏了。”

林攸宁一听就知道嬷嬷是知道了,而且旁边常嬷嬷也站着,显然这两个人是都知道了,才点点头,“嬷嬷放心吧,大哥哥是个心里有数的,一切都安摆妥当了,大哥哥这些年来办事什么样,嬷嬷也是知道的,到是婶娘这边,我看着精神头还好,太医可说过了要什么时候人才能动?”

“这个太医不好说,说人可能余生也就这样了。”常嬷嬷面上满是担忧,“老夫人眼下看着还安静,可是这些日子总会发脾气,奴婢怕老夫人总这样下去,也挺不了多久,府里的几个姐儿的婚事,姑娘还是抓紧帮着张罗一下吧。”

林攸宁笑道,“嬷嬷放心吧,人家侯爷那边已经挑好了,等过完年就可以相看了,挑的都是侯爷的门下,家世也清白,慧姐那边我也问过,她想找个一个本份的人家,不想找大世家,我劝过她她也不想,我想着这到底是她的婚事,还是按着她的想法来吧,嬷嬷们觉得呢?”

这两人到底是婶娘身边的人,林攸宁也是她们看着长大的,自然是有事也要听听她们的想法,有些时候她们的想法也算是代表着婶娘的想法。

常嬷嬷点了点头,“姑娘还按着慧姐的想法去办吧,这到底是她一辈子的事情。”

迟嬷嬷也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林攸宁听到两个人这么说,便也就没有再多问,这才回了东府那边,晚上顾宜风回到府里用的晚饭。

饭后两个人坐在软榻上说话,林攸宁就把外面听到的流言说了,顾宜风点了点头,“这个我也听说了,现在外面都在议论这个,而且看情形明显是对太子不利,这事太子那边已经知道了,暗下里已经让人去调查了,你这边也不用太担心,有消息了我就告诉人我,马上要过年了,你什么也不要做,照顾自己就行。”

林攸宁点了点头,“我就是没有想到事情会闹成这样,太傅府那边呢?叫冯玉芙回去了吧?把一个隔房的孙女送进去,就是想与太子那边修好,结果现在又闹出这样的事情来。”

“怕就怕这也是太傅府那边有意的。”顾宜风到是没有一点的同情,“眼下圣上的心意已明确,还有人敢这样做,明显是没有把圣上放在眼里,这样也好,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里动手。”

林攸宁听了这些只觉得头疼,两个人见天色不早了,这才早早的睡下。

隔天良绘带着灵姐来了府上,灵姐喜欢山梅,见过礼之后就找山梅玩去了,良绘坐在屋里和林攸宁说话。

“这些日子你大哥一直在忙着太子大婚的事情,眼下刚闲下来要过年了,圣上那里又把他招进宫里了。几天才能回一次家,往日里也不觉得什么,现在却总是有些担心。”

“大嫂放心吧,宫里也没有周贵妃,大哥在宫里也出不了什么事情。”有了这样一层关系,到也不担心旁的。

良绘点了点头,“不过上次你大哥回来的时候,我发现他衣袍上有胭脂味。”

良绘说起这些来的时候,面上还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怀疑你大哥,就是突然之间发现了,我也没好多问他,怕他认为我会多想。”

林攸宁微微一愣,“宫里除了宫妃就是宫女,这事到是不好非议,不过大嫂放心,等大哥再过来,我打听一下。”

良绘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和灵姐在东府里吃了午饭,这才回了寿王府那边,林攸宁却没有那么轻松,她不相信大嫂无缘无故的会提起这件事情,显然是发生了什么。

海兰端着烫进来的时候,看到姑娘的眉头紧锁着,海兰放下烫,这才开口,“姑娘,如今你大着肚子,其他的事就放一放吧,有些事情姑娘也不好管,大爷也不是那样的人,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奴婢做为外人都看得出来,大奶奶过来也是心里担心,可奴婢看出来她是不急的,所以姑娘也先放放吧,眼下又要过年了。”

林攸宁点了点头,看着烫凉了,这才接了过来,“我心里也都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我还是问问吧,大嫂那边毕竟也等着呢,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海兰见姑娘这么说了,这也没有办法了,只能不再开口。

只是林攸宁一直等着兄长到府上来,眼看着还有几天过年了,这人也没有来,林攸宁却有些沉不住气了,让人往寿王府那边送了信,信是傍晚的时候送的,结果人就跟着信一起来了。

林攸宁看着兄长的身上不穿着官服,就知道是刚回来,忙让人先弄了水让他洗漱一番,这才问道,“吃过饭了吗?也不是什么急事,不是说让你这几天抽空过来一下吗?”

“我还不是想着你找我一定有急事,不然你什么时候找过我。”赵厚生到是很着急,“我这还没有吃饭,刚从宫里出来,让人给我弄碗面上来。”

林攸宁笑了,一边让海兰下去弄面,一边让屋里的下人都退下去,这才问,“大哥在宫里怎么样?在那里住着的时候身边都是什么人在服侍?”

这样问已经算是直白了。

赵厚生正在弄衣袖,听了这话抬起头来挑挑眉,“你是听说什么了?”

林攸宁笑着点点头。

赵厚生就又问道,“听你大嫂说的?”

林攸宁一挑眉,“大哥都知道这些?”

赵厚生点头,“这事你大嫂不说你又怎么可能知道?宫里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传出来的。”

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地

赵厚生被妹妹这样问,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点了点头,人也陷入了沉思,林攸宁见到兄长这副样子,也没有多说,只坐在一旁竺着他主动开口。

只是一直到海兰那边把面送过来,赵厚生把一小盆的面都吃下肚子,又喝了一盏茶,林攸宁也没有等来大哥哥的开口。

“大哥,你到是说啊,到底是怎么回事?”林攸宁瞪眼睛。

赵厚生放下手里的茶水,“这事情是我故意的,自从被老太夫看过之后,你大嫂一直想弄个通房,我和她说过不要弄,她却一整日里说这个,这些日子我被她弄的烦,正好到宫里那边当职,我就故意这样弄,也不多说,让她多想去,这些日子她已经不再提通房的事了。”

赵厚生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一派轻松的样子。

林攸宁听到他到说出这样的理由,真是不知道是笑还是说他好,“大哥,你要是不喜欢大嫂提这个,你可以直接和大嫂说,你这样做让她每天都很痛苦,她一直说要给你找通房,也就是知道自己的身子不能生育,这才一直这样张罗,她的心里更不好受。”

赵厚生脸色也不好看,“我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可是我的心里更难受,我和她说过很多次,有灵姐一个就够了,没有子嗣我也不在乎,就是父亲那边我也说过了,父亲也没有说什么,她就不是相信,觉得我有一天会找别人会指责她。”

林攸宁见到大哥声音提高,知道他的心里是真的不高兴了,一时之间也不好意思再劝他,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赵厚生也感觉到自己的性绪波动了,所以呼了口气,把心里的火气压了下来。

“现在事情多,圣上那边虽然把态度表明,可是有些人显然还是不甘心,外面的流言你也该知道,太子又要大婚,其他的事情只能我去跑,现在回到府里也整日的不安宁,我是被弄的实在烦了,才想着这样办。这事你就不要管了,你嫂子这些日子很安静,人也不再提那事了,等慢慢的她自己不敢再提,我再和她说这些。”

林攸宁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哥对大嫂这样的强势,也知道夫妻之间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外人能比的,所以便点了点头,“好了,我又不是爱管那些事,就是看着大嫂挺难受的,这才叫你过来问问,谁知道你还有这样的想法。”

平时挺呆愣的一个人,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主意。

林攸宁是真的没有想到大哥还有这样的想法,不过看着大哥并不糊涂,这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兄妹两个又说了会儿话,外面的天已经大黑了,赵厚生这才起身要走,林攸宁也没有留他,到是顾宜风一直也没有回来。

赵厚生走的时候,还奇怪的问道,“现在也没有什么事,眼看着就要过年,侯爷怎么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我让人去打听一下。”

林攸宁笑着拦住他,“侯爷又不是小孩子,这个时候不回来,一定是有事,大哥就不要管了,你还是回府吧,几天才回一次家,也多陪陪大嫂和灵姐。”

赵厚生扫了一眼妹妹的大肚子,面上闪过一抹尴尬,也没有多说,只点点头转身走了,赵厚生想关心的叮嘱妹妹几句,可是到底不好意思开口,他是个男子,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身份的尴尬来。

林攸宁目送着兄长走了,手扶着腰,一边托着肚子才问一旁的海兰,“赵五也没有回来,可说过今日和侯爷去哪里忙?”

“说过去京城去办事,所以要晚咽来一些。”海兰扶着人往院里走,一边道,“姑娘也别担心,侯爷定是在往回来的路上,厨房那边的菜也备好了,侯爷要是不回来,早就让人送信了。”

林攸宁想想确实也是这样,便没有再多问,果然回屋里等了半外多时辰,顾宜风就带着一身的风雪回来了。

由着赵五服侍进去换了衣衫,人洗了干净出来之后,接过林攸宁递过来的热茶,喝了半盏之后,才笑道,“今日等着急了吧?到城外的路上雪风大,所以回来的慢了。”

林攸宁点了点头,“有些急,不过想着大哥哥没有让人送信回来,该是没有什么事情,白天大哥那边来过,晚上走的时候还问起过你。”

这府里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顾宜风,顾宜风点点头,“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事我知道你马人叫到府上来,人也不会听你的劝,况且你大哥的性子,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来,心里一定是很气愤,你也就不要再多管了。”

林攸宁嘟着嘴,“大哥哥都看到了,为什么不告诉我?”

顾宜风扶着她起来往花厅里走,坐到了桌子旁,才笑道,“这事我怕是拦也拦不住你,你的性子你自己清楚,怎么可能听进劝呢。还不如让你自己亲自去验证。”

林攸宁还想说话,顾宜风已经把海兰递过来的汤接过来,一边用勺子舀了些,轻轻的凉着,一边递到了林攸宁的嘴边,“喝吧,不然汤又要凉了。”

“大哥哥…”林攸宁不瞒的叫了一声,但是还是听话的开始喝汤。

一顿饭下来,林攸宁的话也没有说出来,她也看出来了,大哥哥就是不想让她再说下去,也不想再提起那件事情,所以饭后也知趣的没有再提起。

饭后林攸宁坐在床上的时候,肚子就有些发沉,她紧了紧眉头,顾宜风马上就发现了,神情有些慌乱的问她,“怎么了?可是肚子不舒服?”

林攸宁点了点头,“肚子有点往下坠的疼,不过离生产该还有些日子,不会提前吧?”

只是这种疼,林攸宁却是有些熟悉,似乎真是要生的那种预兆,所以她也不敢说没事。

顾宜风听了之后,没有再多问,直接喊了海兰进来,“快去把产婆都叫来,也让人去请太医。”

海兰一听这话,神情也严肃起来,应声急忙忙的下去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宗哥

林攸宁手托着肚子,虽然肚子上的痛一阵比一阵来的快,她的额头上已经有了汗水,但是还是在强忍着没有叫出一声来。

“要是痛的话就喊出来,不用在乎产婆他们说的还要把力气留在后面。”顾宜风看着心疼,在一旁着急,又帮不上忙。

林攸宁抿嘴笑,“大哥哥扶我到产房去吧,我没事的,哪个女子不经历这些,再说别人都能做到的,我又怎么会怕,只是没有想到会提前。”

顾宜风却哪里会让她走,直接轻轻的把人抱了起来,一边往外面走,西厢房那里早就收拾出来当做产房,而刚刚的消息一递出去,马上院子里就灯火亮的如白昼,顾宜风踩着雪沿着走廊一路到了西厢,早有山梅赶过来打帘子在一旁指挥着院里的小丫头。

林攸宁躺在床上,只觉得肚子越来越痛,还忍不住打趣道,“原本产婆都是在府里的,我想着要过年了,让她们先回家,现在到是好了,这小家伙还要提前出来了。”

顾宜风紧握着她的手,人坐在床边,“都这个时候,你还笑得出来,这件事情我想着是你做的,便也没有拦着,现在自己遭罪知道了吧。”

林攸宁只抿嘴笑,笑容却在肚子的一阵阵痛中又变了形,她喘了几口气,“大哥哥,你出去吧,我这里有山梅和嬷嬷她们就行了。”

王嬷嬷已经赶了过来,只是侯爷在床边,她也不好靠近,可神情上明显是着急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是侯爷在又不能靠前。

顾宜风却是不动,“我在这里陪你。”

“这样不吉利,大哥哥还是快出去吧。”林攸宁却不想让大哥哥看到她这样狼狈的一面,“我答应大哥哥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好不好?”

王嬷嬷也上前来劝着,“侯爷还是先出去吧,侯爷在这里姑娘反而更着急。”

顾宜风面上闪过犹豫,在看向宁姐脸上的哀求,这才站起身来,“好,我去外面,有什么事一定要叫我。”

林攸宁这才露出一抹笑,等看着人出去了,才吐出一口气,面上尽露出痛苦之色来,“嬷嬷,我怕是要生了,产婆那边还不知道多久才会过来,嬷嬷帮我看看吧,要是不行再找些有经验的进来。”

上辈子林攸宁是生过孩子的,所以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王嬷嬷一听这个,就更着急了,几个大步上前来,掀起下面的被子看了一眼,脸上的神色也凝重起来,“姑娘这里已经见血了,都说先破羊水孩子还会等些时辰才能下来,可是姑娘是先见的血,这孩子是等不得了,奴婢在宫里的时候也见过娘娘生产的,现在再让人去找些有经验的婆子过来,姑娘坚持住。”

林攸宁点头,“这事嬷嬷只寻了旁的借口,千万不要告诉大哥哥,我也不想让他跟着担心。”

王嬷嬷点头,“姑娘只管放心,奴婢心里明白。”

王嬷嬷一边盯着山梅注意情况,一边出去让小丫头烧水,院子里忙了起来,顾宜风站在院子里,寒雪只身影看着孤寂,他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盯着产房的窗子,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五得了信从前院已经赶了过来,看到侯爷这副样子心里也跟着着急,却是不知道要怎么办,只能跟在一旁来回的在院子里走着。

只见王嬷嬷进进出出的,却不知道人在干什么,顾宜风却有些沉不住气了,叫住了要进屋里的王嬷嬷,“太医呢?产婆呢?都这么久了,怎么一个人也不来呢?”

“太医已经在路上了,产婆也马上就到,姑娘那边还没有什么动静,产婆现在过来也没有什么用,侯爷只管放心吧,已经有几个有过生产经验的婆子过来了。”王嬷嬷想到姑娘的交代,便也没有多说,只说着谎圆着。

顾宜风此时着急,也没有多想,只摆了摆手,一边交代身边的赵五,“你过去看看产婆什么时候来,这生孩子哪里能是计划得到的。”

赵五不敢多说,转身就去了。

而在产房里面,林攸宁已经痛的咬住了帕子,就怕弄出声音来而惊到了外面的大哥哥,王嬷嬷着急的在屋里来回的走,一边问找来的婆子情况。

婆子们急的也是一头大汗,可是却不敢我留着。

像她们这些下人生孩子,哪里会那么精贵,在生孩子前还在干活,有时孩子就这样生了下来,眼下这可是侯爷放在心尖上的人,又是头一胎,她们哪里敢靠前,但是又被王嬷嬷叫了过来,也走不了。

“老姐姐,夫人这是要生了,只是到底是头一胎,所以不空易,老姐姐眼下还不要急,只是到底夫人是金贵的身子,比不得我们这些人粗野,还要让太医给把把脉,再开些助产的药喝了才好。”

王嬷嬷一听就明白了,这些人是怕担责任,当时就冷下脸,“你们只管在一旁照看着,要不是现在产婆在赶来的路上,这事也沦不到你们,不要说姑娘,就是我这个当下人的,也不会把责任推到你们身上,是我寻你们过来的,你们只管放心大胆的过去,到时姑娘真生了小公子下来,还少得了你们的好处?这世上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有的时候求富贵,那也是要博一下的。”

几个婆子听了之后忙说不敢,可明显看着比先前要有底气了,在床边那也放得开了,林攸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肚子痛的让她没有精力去多说。

肚子上的阵痛越来越频,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林攸宁本能的想用力,就听到婆子们的低呼声传了出来,“出来了出来了,看到头了,夫人再用些力。”

听到这话,就像看到了前面的路,林攸宁用力的全身的力气,只一瞬间整个身子就突然之间变得轻松,也感觉到有什么从身体里脱离,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也传了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太期望了,林攸宁本能的觉得这是个男孩。

第五百二十九章 归来

林攸宁的泪先流了下来,四周婆子们的恭喜声,她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知道婆子恭喜得了一位小公子。

眼泪中,林攸宁看着被抱到身旁的小脸敛,哪怕是皱皱的,也能让她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宗哥。

她的宗哥又回来了,那个一向独立又要强的抱护她的宗哥。

“姑娘,没事了,小公子平安,姑娘这边马上就弄好,母子平安。”王嬷嬷还以为姑娘是担心孩子。

林攸宁摇了摇头,眼睛却只盯着身边微睁开眼睛,茫然打量着四周的宗哥,那双漆黑的眸子,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偏偏就是这样的神情,却是让林攸宁的心跟着隐隐做痛了。

王嬷嬷却是不知道姑娘为什么一直流言,让婆子们把屋子里收拾干净了,这才把让外面一直急着进来的侯爷进来了。

顾宜风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床边的两个身影,还有宁姐脸上的泪意,他的心在一瞬间也紧紧的拧了起来,更是三步并两步的到了床边。

“宁姐,哪里不舒服?告诉大哥哥。”顾宜风却没有去看孩子,眼里只有着床上哭成泪人的宁姐。

林攸宁茫然的抬起头来,朦胧中看到大哥哥的脸敛,泪涌的就更猛了,“大哥哥,是宗哥,真的是宗哥,太好了。”

顾宜风被她的话给弄的一头雾水,不过眼前他却没有多问,只伸出手轻轻的抚着她的头,“好。”

轻轻的声音,安抚了宁姐,让她的情绪终于慢慢的平静下来。

林攸宁吸了吸鼻子,“大哥哥,我一直很害怕,就怕不会是宗哥,可是现在我不怕了,是宗哥,他又回来了,我的宗哥又回来了,这一次我一定会好好对他,做一个负责的母亲。”

顾宜风眉头微蹙,却是担心起来,“宁姐,你现在在做月子,情绪波动不能太大,先休息一下好吗?等过后咱们再说好不好?你想说多久都行,大哥哥陪着你。”

王嬷嬷在一旁也觉得姑娘的情绪不对,将屋里的其他下人都带了下去。

林攸宁却很激动,“大哥哥,我知道你一定觉得我疯了,可是我没有疯,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相信我,宗哥很好,他知道心疼我,每次受委屈都是自己一个人抗,那时候我不知道他去侯府要被人欺负,可是每一次他回来都不说,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好。”

话说到一半,泪就又落了一来,“那个时候宗哥去侯府,只有大哥哥心疼他,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欺负他。”

顾宜风紧紧的拧着眉头,目光也盯着宁姐,他知道宁姐这个时候不是在说疯话,更不是在说假话,可是听宁姐的意思,就像是一切都发生过,顾宜风不动声色,继续的听着宁姐往下说。

一直到宁姐累了,慢慢的睡了过去,他从宁姐的话里却久久没有回过神来,宁姐说的是上辈子的事,上辈子她是自己独撑大房,还有了一个叫宗哥的孩子,而那个孩子很要强,一个人撑着慢慢长大。

顾宜风的目光落在床边的小身子上,宁姐叫他宗哥,上辈子是老二和宁姐肩挑,那个宗哥就是老二和宁姐的,可是这辈子宁姐竟然也说宗哥和上辈子一样,顾宜风只觉得自己的心都拧了起来。

这个明明是他的儿子,他盼了许久与宁姐的孩子,可是这一刻他却是不想面对,甚至不喜欢。

顾宜风站起身来,轻声的唤了王嬷嬷进来,“把小公子抱下去给奶娘吧,还有那些产婆,都打发了,好再这次你们姑娘没有什么事,也算是他们的福气。”

王嬷嬷应声抱了小公子下去,心下却奇怪侯爷为什么不高兴,那一张脸阴的都能滴出水来。

王嬷嬷想不通,也不知道姑娘到底说了什么生了个小公子都能让侯爷不高兴成这副样子,只能等着姑娘醒了之后再问。

常嬷嬷和迟嬷嬷她们那边也得了信,早就过来了,看到王嬷嬷抱了小公子出来,高兴的围了上去,看了自然是高兴。

王嬷嬷和两个人也不外道,让奶娘把孩子抱过去,这才叫了两个人到一旁说话,“也不知道姑娘说了什么,侯爷现在脸色不好看,两位老姐姐也是了解侯爷的,帮着看一下这是怎么了才行。”

迟嬷嬷惊呀,“侯爷那可是把姑娘放在心尖上的,何况姑娘现在又生了小公子,怎么会不高兴呢?不知道姑娘说了什么。”

“这个我后来也出去了,所以也不知道,只知道先前姑娘说什么宗哥之类的。”王嬷嬷回道。

常嬷嬷一愣,“姑娘这个时候提醒宗哥不太可能啊?毕竟已经不在府上了,再说侯爷也不会因为这个和姑娘生气啊。”

王嬷嬷摇了摇头。

迟嬷嬷却是想的深一些,“难不成是姑娘想给小公子取名子叫宗哥,所以侯爷才不高兴吗?当初姑娘就一直说只要是小公子,名子要叫宗哥的。”

常嬷嬷这也记起来了,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个到是有些道理,只是这也没有让侯爷生气的啊。我看怕还是旁的吧,许是姑娘想接宗哥回来,才惹得侯爷不快。”

迟嬷嬷看了她一眼也没有再多说。

她们是知道宗哥不是侯爷的孩子,到是不知道姑娘那里知不知道,若是姑娘不知道,提出这个来到也没有什么。

王嬷嬷叹了口气,“眼前也说不出怎么回事,还是等姑娘醒了再说吧,两位姐姐也回去吧,老夫人那边也离不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