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也不待琼娘回答便转身走了出去。

屋子里没有开灯,她一个人在黑暗里坐了许久。

最后在丫鬟喜鹊的小声呼唤下,琼娘长长舒了一口气,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与其跟个前路不明的王爷纠缠,倒是不如走自己想好了的路。

第二日,夏髓宴正式开始。一大早,贵女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百花争艳般地来到举办宴会的宫殿外等待皇后的召见。

不久,平日不甚理事的皇后便在几位贵妃的簇拥下坐到宫殿的正中,几位贵妃待皇后坐稳后才依次做在皇后下首的位置上。琼娘因为是太后的义女,不在此次夏髓宴的贵女之列,居然在距皇后最远处也分了一个座位。

皇后问了几位贵妃休息可好等话后,也不忘问了琼娘一句。琼娘连忙站起,施礼道:“谢皇后垂询,琼娘昨日休息甚好。”

皇后点了点头,未等琼娘落座,便对一旁侍候的太监说道:“宣贵女们入殿吧。”

这跟前世里与琼娘和颜悦色地说话的皇后相比,倒是略微有些出入。

不过这也不奇怪。

前世里的自己乃是柳大学士之女,乞巧宴上,才学名动京城。而现在的自己,虽然顶了个韶容公主的名头,可其实就是个商家的平头百姓。

皇后肯屈尊降纡地同自己说上几句话,便是礼贤下士的楷模了。

倒是不太会特别的眷顾着自己。

不一会的功夫,皇子们也到了。一时间分批上去向皇后请安,热闹极了。

琼娘微微四处打量了一下,并不见琅王,心里略略安稳了些。

就在这时,有太监宣道:“皇上驾到!”

不多时,便看见身着便装的嘉康帝满脸惬意地走了过来,而跟在他身后的除了太子,还有江东琅王。

与其他皇子们凉爽而不失风度的着装相比。琅王穿得略厚重些,那脖子上居然还绕了一圈的遮挡风沙的长巾。

趁着皇上与皇后寒暄的功夫,三皇子打趣道:“琅王,你这是这么装扮?怎么围得兜严?”

琼娘面上含笑,似乎在用心听着皇后与皇帝之言,可是那耳朵却微微一侧,听着皇子们这边的动静。

琅王用眼角的余光扫到了琼娘那等子略微倾斜的威严正坐。只冷笑道:“昨日见了只猫儿,寻思着好鱼好肉的将她养熟,哪儿成想却是个不知好歹的,被她抓挠了个正着。”

三皇子也是通了人事的,府里也有几个正经的妾了。只觉得禅悟透了话里的玄机,心领神会地笑道:“竟有这等子泼辣的?”

就在这时,二皇子不轻不重地咳嗽了一声,便将这话头岔了过去。

琼娘见琅王并未捅破此事,暗自松缓了一口气。

她心里真是怕琅王不管不顾地跟琅王说。到时候皇帝亲自下旨了,她怎么办?真去绞头发出家?

……她自觉六根未净,舍不得攒了那么久的银子。

就在这时,分坐在两旁的贵女们倒是含羞带怯地微微抬头,打量着对面的皇子们。

琼娘作为干姑姑,只在一旁喝着茶,磕着瓜子,看看便好。

今日,她搭配得甚好,一身南地才有细绢料子,衬得脸儿若六月塘荷,粉中犹带着俏媚。

这便引得几个年少的皇子们顾不得礼节,频频偷看。

第64章

其实不光是这几个年少的皇子, 那几个年岁正当时的, 也想多看几眼。奈何此时帝后俱在,总是要显出个礼仪分寸来。

就连太子心中也不无遗憾地想:这女子出身也是太低了,哪怕就是个商户女,娇滴滴养在深闺里也好啊!偏偏是整日抛头露面的,满京城谁不识得她?就算顶了个韶容公主的头衔, 也是不好嫁的。

就在这时, 皇帝笑吟吟地示意太监宣布,夏髓宴正式开始, 还望各位贵女在夏宫里这几日, 且自随意,便当是在自己的家中。

皇帝这般客气,谁也不会当真的。此时贵女们心里都有数, 从现在开始,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入了帝后之眼。能否一遭得入皇家, 成为刘家的儿媳便在此一举。

所谓夏髓宴, 自然是以消暑清凉为目的。上头总是坐着个皇帝, 谁的心头不是热烘烘的?

嘉康帝略坐了坐,过了场子,便要走人了。

不过临走之前,他倒是又叮嘱了皇后几句,要好好替太后照顾她这位义女。

皇上这么一说, 皇后自是应承。

不过皇后心内知道, 嘉康帝向来是懒理后宫琐碎宗亲事务的, 更何况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太后义女!这般郑重叮嘱,倒是少见。

待嘉康帝走后,她这才仔细看了看一直安静坐在最末端的琼娘。

只这一看,心内微微一动,这等子的品貌,当真是出挑……隐约还有着股让人眼熟的,说不出的气质劲头……倒是像极了当年养在太后身边的晴柔小姐……

莫不是皇帝看中了这女子?

说起皇后,这条展凤之路走了多年,甚是艰辛。

别人不清楚,可是皇后明白,别看皇帝雨露均沾,每年都纳入新的妃嫔,可这满宫的粉黛娇娥,皇帝都不爱。

因为当年事,皇后沾了些许的牵连,从此以后,便冷了年少夫妻的感情。若是只被皇帝一人埋怨便好,可是现在眼看着波及到了太子。

自己唯一的儿子渐失圣心,皇后心里能不急吗?

不过还好,她出身士族魏家,家中父兄多时朝中重臣。太子也算是有了依仗。

而她要做的,便是让皇帝无从挑剔,唯有母后贤德,儿子才能立住。她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处处以帝心为先,掌管后宫佳丽一视同仁,便是要让文武百官看在眼中。

到时候,若是皇帝想要废太子,且看满朝的文武答不答应!

这般想来,皇帝的后宫的确是该充盈了。想到这,她再看向琼娘时,笑容便亲切了很多。

琼娘虽不知皇后为何突然和蔼如春风,但此时行走在宫中,得了皇后的照拂自然是方便了许多。

其他的妃嫔看皇后频频与韶容公主清谈,便也纷纷热络了起来。

琼娘不动声色,这话题便往水粉布料一类的方向上引,一个上午的时间,身上的细绢一下子被定出去许多,又给水粉招揽了许多的客源。

琼娘心满意足,见好就收,剩余的时间,便是听皇后她们闲谈。

最主要的内容,便是给太子选择新妻。

皇后自问之前的那位太子妃虽则出身品貌俱佳,然则福报太浅,竟然只小产一会后便落下了病根,身下的红一直不见止,更别提为太子产下子嗣,眼看着形容枯槁,就快要不行了。

总不好太子妃殁了,太子还要鳏居些时日吧?

这怪丧气的太子府,也需要冲喜一番。所以虽则太子妃还在,却不耽误选出新的太子妃人选。

琼娘在一旁听着,心内却为这皇家的薄凉微微叹了一口气。

不过出于琼娘意料之外的是,除了那靳云曦外,竟然还有一个人选入了皇后的法眼。那便是柳大学士之女——柳萍川。

按理说,这柳萍川名声不佳,那抄袭之事,虽然没曾搬到台面去讲,却几乎人人俱知,这样妃品行,如何当得太子妃?

再细细听下去才知,原来她闭关在家,仔细养白的这段时日。这柳萍川竟然动作不小,频频出招,大放异彩。

先是礼部侍郎夫人小儿子差点在街市里被拐子拐走,幸得她带仆役被及时发现,追出了几条街市才被救回。

然后便是与众位闺秀一起游船时,第一个发现了游船的漏洞,并示意大家镇定,各司其职熬舀水自救、指挥游船及时靠岸……

类似种种,竟是足有四五件,足以抵消了她之前不佳的名声。

最主要的是,那尧氏带着她与众位夫人去皇寺里卜卦时,幸得主持亲自解卦。竟是八字金贵的好命,乃是厚重的旺夫之相。

经历了前一个病秧子儿媳妇。皇后就指望找个福禄厚重的女子来配太子,现在满京城都知道柳萍川的八字奇佳,加之她的父亲在朝堂德高望重,甚得圣心。

这样的女子选来做儿媳妇,便无什么不妥之处。至于影传的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传闻,也没什么影响大局的了。

琼娘连喝了两口茶来压惊,心里直道:这柳萍川是怎么了?怎么这么上道?

她才不信那些个机缘巧合呢!这柳萍川也没那么多的好心,满京城的救人。

妃嫔们说的这些个事情,琼娘在前世里也记得不清。毕竟府宅的夫人们都是涂脂抹粉的高手,自家再多的不幸,也不在人前多言,给别人添了饮茶吃点心的谈资,大多谈论的都是自家的父慈子孝,儿女乖巧。

只是隐约记得有一次尚云应酬饮酒归来时,他跟自己念叨礼部侍郎酒后失仪,痛哭自己被拐走的小儿。而六部督衙的李大人跟他一起痛哭自家那同一年不幸游船意外溺亡的女儿……

想到这,琼娘往椅背上一靠,心内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些个事情,前世里后来归府,并未在贵妇圈子有太深交际的柳萍川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那么这么多的见义勇为的义举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有人故意而为,能这般详细地将细节吐露给柳萍川的……就只有同时重生的尚云天了。

他……这是要干嘛?这是准备将前世里的“心头好、床上宝”打包送给太子受用吗?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这柳萍川果真是发愤图强,不再一味地效仿着她了。毕竟成为了太子妃,便可一飞冲天,一朝成为皇后,显贵天下!

琼娘太了解柳萍川的个性了。若是她真的一朝成了皇后,这第一件事,便是将她琼娘细细地挑拣出来,好好的磋磨至死!

尚云天!你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且不提,琼娘心中的惊怒,柳萍川此时心内也是得意极了。

最近几次漂亮的出手,总算是扳回了颓态的局面!她柳萍川福星之名,渐渐传遍了京城,这些日子里,又有人频频上门提钱了。

她怕父母善作主张,当下提起了夏髓宴将至,太子恐怕有纳娶新妻之意,且等过了这一遭,再定她的亲事也不迟。

尧氏没想到女儿竟然是这般远大的志向,跟老爷细细琢磨了此事后,老爷也觉得这事兴许能成,便抱着且试试的心态,婉拒了几门亲事,耐心只等待着夏髓宴席。

夏髓宴,重在赏玩,众家贵女们的才艺茶道一类,也是考量的重点。

待得大家一次吃了宴后,消散一段时间,到了下午饮茶的光景。

有那茶艺出挑的贵女们,便会主动请缨向皇后等妃嫔展示茶道。

前世里,云曦小姐一手自创的桌上茶舞惊艳全场,才奠定了京城“将琼云曦”两大才女之美名。

可是现在首先出列的,却是柳家的萍川。

只见她蹲正地跪坐在茶几前。衣袖用玉镯卡在手镯处,只露出一对莹白的皓腕。在半空出挽了琼花后,便铺排开了茶具,开始行云流水的择茶,烹水,素手调香。

虽然是一样的流程,可是柳小姐却偏偏将原本约定俗成的套路打散创新,一双纤手姿态优美地翻转操作,伴着一旁她带来的乐师伴奏,当真是怡人养眼,叫人看了心静神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