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便是自己死了后的情形,不等热孝过了,便有人主动地来给他一顶硕大的绿冠。

当下怒极攻心,便斩下龙根一条。

琼娘听闻了他的经历,长舒了一口气。

她料想江东的断粮便跟二皇子有关,他现如今主理户部,自然是由着机会做一做手脚。

可是二皇子可能也万万没有料到,他这般却是弄巧成拙,反而让楚邪逃过一劫。

接下来当琼娘讲述这些时日,她经历的事情时,便换琅王渐渐瞪大眼睛了。琼娘并不愿挑拨琅王与皇上这对亲生父子的关系。

可是琅王方才已经二皇子所说在皇帝面前允诺的话来,就算琼娘不说,也架不住他的刨根问底。

最后到底是被琅王一点点细致逼问出了寝宫允婚的那一节。

琅王登时气得从床上站了起来,低着头虎视眈眈地望着琼娘:“老匹夫竟然要将我的妻儿送给他人!”

琼娘冷不丁被他掀了被窝,自然是急急扯了被来挡:“王爷,你胡言乱语什么,叫谁老匹夫呢?”

琅王气得蹦下床,咕咚咚饮了一壶的水道:“哪个打本王妻儿的主意,哪个便是老匹夫!”

琼娘暗自庆幸现在雨大,琅王这等子大逆不道之言传不出屋堂去,当下自然是好声劝慰,只说那皇帝也不过是急着认回孙儿云云。

她现在可不敢火上浇油,不然不等别人挑唆,依着琅王这等混不吝的脾气,自己便要揭竿造反了。

现在琼娘知道了琅王真正的身世,自然也明白了皇帝诸多的偏颇。对于这个流落在外的儿子,嘉康帝应该带着几分愧疚的心里真心疼爱的。只是这位万岁爷当年没能留住他心爱晴柔表姐,如今对于这个儿子疼爱的方式也不大得法。

琼娘可不想再上演个什么亲子弑父的人伦惨剧。她现在只想早点跟琅王回江东过自己的小日子。

便是这般好声劝慰,这才将那光溜溜的男人哄上了床。

不过到了第二日,琼娘也才想起昨夜负伤的二皇子。洗漱完毕,着人去问才知,昨日二皇子伤势甚重,常进足足撒了两瓶子金疮药才止了血。

二皇子此来是肩负皇命而来。一则是督察自处赈灾,二来是协理琼娘找寻琅王。

是以听闻二皇子出事后,那跟随而来的大内侍卫先是不干可,直言要拿下琅王面呈皇上。

可是常进这边更是豪横,直言二皇子是跟着盗匪一起入了院落,乌漆墨黑的,哪个分清先进来的是盗贼,后进来的是皇子?

再说大半夜的,他直闯韶容公主的暂住的院落是什么意思,面呈皇上就面呈皇上,相信当今圣上乃是有道明君,绝不会偏袒护私。

那二皇子的下面受了重创,幸而当时他拼命一躲,没有尽数斩断,可是这等子伤势,在穷乡僻壤实在是耽误不得。

再则满朝上下,跟谁讲理都别跟江东王讲理,他本来就理亏,被死而复生的琅王抓个正着,更没法那个厚脸皮讲理。

当下便是赶紧上船现自返回京城,先将这事圆过去再说。

与身下之伤相比,琅王的死而复生更叫刘剡扼腕。

想起尚云天说起的楚邪才是真龙天子的命。他现如今已经是信了九成!

既然二皇子以救治伤口为名义现自返京,琅王便也收拾行囊,安排好接下来的事宜,带着琼娘一同返京了。

虽然人还没有到京城,可是皇帝已经得了信儿。

他的忘山竟然死而复生,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嘉康帝的病实在是好了大半,便是挣扎着起身要迎接爱子。

以至于太监接下来向他呈报二皇子受伤的事情时,万岁压根就没过龙耳,只顾着叫着:“快叫忘山来见朕,朕要好好瞧着他是否安然无恙。”

当时一群嫔妃俱在,众人都哑然皇帝的失态。

在她们看来,二皇子重伤,似乎伤及了根本才是大事一桩。因何皇帝这把不放在心上,反而只顾着惊喜着琅王的安然返回?

这般下来,她们的目光纷纷转向眼圈发红的静敏妃,心里实在是替这位一向不多言多语的老实人扼腕叹息。

静敏妃太老实了,到了这等子地步,竟然不知跪地向万岁哭喊,替自己的亲儿讨回委屈。反而只默默地坐着,一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子的样子。

哎,实在是太老实了!

等面圣之后,静敏妃向大内总管请了牌子,去二殿下的府上探病。

到了儿子的床前,看着刘剡惨白的脸,静敏妃运足了气,狠狠打了他一个嘴巴:“跟你说过多少次,色字头上一把刀,你是疯了吗?竟然这个时候色迷心窍!”

第181章

二皇子此时挨着伤口不能动, 生生挨了这一巴掌。

母妃说得对, 他这次是一时得意忘形,只觉得楚邪必死无疑,却因为贪图琼娘的女色,落得这般下场。

他这次下面的伤势甚重,虽然救治得时, 但是哪个郎中也不敢保证日后还好不好用。

想到这,刘剡恨不得能立刻手刃了楚邪。

静敏妃打了这一巴掌后, 又问:“你犯了这次蠢就够了, 怎么能叫人上报给皇上?是怕楚邪不将你的丑事传扬出去?”

刘剡急急道:“母妃,这并非我之意,是我属下自作主张, 趁我疼得神志不清时,呈报了上去……父皇, 他怎么说?”

静敏妃此时尽力平缓心情, 看着仍然在榻上动弹不得的儿子, 只语气平平道:“你的好父皇, 听闻了楚邪还活着, 便乐不可支,压根没有过问你的伤势……”

这其实原在意料之中, 可也许是负伤的缘故,也许是母妃方才那一巴掌,刘剡此时较比往常要来得脆弱些,竟是没有忍住, 哽咽得哭了出来。

静敏妃没有再申斥儿子,只微微闭着眼,听着儿子那种难受到极点时,男人所特有的崩塌哽咽。

年轻时的她在无人的夜里,用被子捂住了嘴,拢住了声音,也曾这般痛哭过。

哭吧,软弱之后,才懂得坚强的,心肠也能更冷硬些,身在皇家,却没有磐石根基,便要练就一副铁石的心肠,才能熬度住,熬倒所有的人!

待得刘剡哭透,只目光发直地看着床帐时,她才慢慢道:“此番是你走错了一招,可楚邪既然肯为她这般,足见还是爱极了她的。既然这般,他必定会顾及名声,不会刻意宣扬此事,你也要尽快处理好你的下属还有给你医治的郎中,这等私德有亏之事若是要朝臣知道,你怎配为储君?若是陛下时候来问,你也只说与楚邪误会一场,不过推搡间受了轻伤,养养便好……”

说到这,她站起身来,走到儿子的床前,用巾帕擦拭掉他眼角的泪,然后摸了摸他的脸颊道:“现在胜负还未见分晓,他再得圣宠,也不过是姓楚,那皇帝之位,是不会名正言顺传给他的。你又何必对他如此耿耿?依着我看,你得那异人,虽然知晓前情,却也是个坏事的种子,你不可万事尽听他的,当有自己的杀伐决断!”

刘剡此时平复了心情,勉强坐起来道:“谢过母妃的提醒,以后该如何去做,儿子心中有数了。”

这母子二人的密探不提。

楚邪那边并没有进入京城。

他这次虽然并没有什么凶险,可在世人眼中却是死了一遭之人。

人都道,死后见人心。

这次“假死”一遭,他看出了自己那小妇的真心。虽则她总是带着十足的谨慎,小心翼翼地敞开心扉,一旦有些错漏,便想受惊的小鼠似的只想逃离。

可是当听闻他身有不测时,她的那些个精明算计便全没了影子,竟然能在那尸臭冲天的江边翻检自己……

这样的口是心非的小娘,叫他怎么能不爱?

可是他的那个亲爹,实在是叫人提不起气来,若是自己真的一命呜呼,现在那个二皇子便要睡着他的娘子,打骂着他的两个娃娃……

这股子闷气,每想一次都直冲一次肺门子。

楚邪现在似乎明白了母亲当初执意要走的缘故。比较着他的父亲楚归农,堂堂的沅朝九五至尊真是短缺了做人的浩然正气。

以至于到最后,楚邪连城门都不想进了,便派人入城去接崔家人和孩子,早早离了京城才好。

于是继楚邪奇迹般死而复生后,万岁几次召唤,楚邪抵死不进城门,便成了京城里又一则叫人诧异的热闻。

又那好事的,便说这楚邪是让龙吸水卷了脑袋,先是不知为何刺伤二皇子,闹得二皇子竟然不能理政,需要长时间在府中静养。

现在又公然抗命,不肯见万岁。听说在众人皆以为他命丧黄泉时,他还偷偷跑到几个产粮的大县打秋风去了!便是挨个设卡,跟粮商抽成,真真是拦路抢劫的土匪做派。

一时间,琅王要谋反的谣言竟不知为何,若添了油的火苗一般,越烧越旺。

万岁身边的大太监文泰安来来回回跑了数次,都不能叫琅王往城门里移一移。

他是左右交不了差使,急得团团转,便来求告韶容公主,

琼娘看着文公公急得哑了嗓子,也是怪可怜见的,她也不好明说琅王是在跟万岁置气,便只能委婉地说,是琅王刚刚去了沿江的灾区,那里尸横遍野,难免有些时疫病气,他深怕传给万岁,故而避之不见。

文公公听了,觉得这话还算是能交差,这边忙不迭上报上去。

可是也有不怕时疫的,那柳萍川听闻琼娘要走,生怕自己没了保靠,便急急去见了崔氏夫妻,哭着求他们带她去见琼娘。

她自己其实也能去,但是心知琅王回来,她是怕他的,那是不顺心真能抽刀杀人的主儿。有了崔氏夫妻在旁,怎么的,自己也是他们养育了十五年的女儿,总是能维护下自己的。

可是就连刘氏也不想带她出城去,只脸色不虞道:“你当初不是急着认亲回柳家吗?如今你在二殿下那境遇不好,自然是要找你的亲生父母,平白找琼娘作甚,难道她还被你害得不够?”

柳萍川被刘氏骂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她自小受了刘氏的溺爱,哪里听闻她这般重话申斥自己?

可是眼下她又是别无依靠,便用头钗换雇了马车,厚着脸跟在崔家的马车后面。

可是到了码头,她也没有见到琼娘的面儿,只有一个小厮送了一小包银子给她,只说这是韶容公主的赏,叫她莫要再跟了。

这便是像打发叫花子一般打发了她。可是她自己的私房钱如今都被二皇子占去了,没有这包银子当真是无法傍身,便是一路啜泣着自会去了。

当船队整装待发,琼娘终于可以和琅王一起得返江东,心中是说不出的高兴。

琼娘上次去江东还是平定水匪之乱的时候,那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船上,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除了江东大营,江东其他地方什么样子都没有见到。

而琅王平灭水贼再奉诏由江东入京城时,虽然面色平静,心内也是存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的。

而这番折返江东,不但佳人在侧,更是平添了一对小儿女,既有人生到此,夫复何求的满足,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

是以一路上琅王也颇有兴致,一一为琼娘和岳父母大人解说江东胜迹,如磐石城外的求剑石,江左的白雀楼,临江口的登仙台……

船队到了江东地界,琅王便弃船上岸,从陆路进江东。

琼娘举目四望,铺散在眼前的景色并未如琅王描述的那般美好,既无青草铺地如碧玉的怡人青翠,也无桃李齐芳连阡陌的水果满地,更无村寨相接的热闹繁华,满眼所见尽是空旷的黄土地,不夹杂一丝绿色。

看了眼前景象,琅王脸色不由阴沉,先前的赞誉之辞,全成了夸口。愈往前走,景色愈是荒凉,土地更是干裂成一块一块,宛如鱼鳞一般,由眼前直蔓延到天边。行了大半日,琅王突然说道:“前边就有一个村落,因为恰在官道旁,来往商旅多在此处休息,很是热闹,我们且去看看。”

队伍按着琅王的指引前行,不久便来到一个村落旁。只见村落一片残恒断壁,没有人烟。琅王的脸已经变得墨黑,一干江东出身的侍卫也都面色不好,不知到底发生何事,让一向富庶的江东呈现一片破败萧条。

琅王虽然一早得报江东灾荒,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的场景,实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便催动车队,加快速度赶往王府。

晚上宿营之后,陆续有探马得了消息回来禀报。原来从水贼作乱之后,江东便是天灾不断。先是冬季无雪,致使春季播种不佳。粮商们囤积居奇,倒是大赚了一笔,一个个兴奋无比,盼望再来一个旱季。可是接下来的干旱却是远超出他们想象。

春夏两季酷热无比,滴水未下,河流尽皆干涸,庄稼牲畜也都饥渴而死。粮商们的发财美梦还未做完,便发现自家已经是无水可喝。若是没了粮食人还能坚持一阵子,可是缺了水人却是几天都坚持不了。不但百姓活不下去,便是豪商巨富也是一样的撑不住。只是月余,好多地方便一片荒废,没了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