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你听听你听听,要不是赵秀荷总是打歪心思去算计宋欢喜,还撺掇莲花荷花还有小宝去占人家便宜,我们小宝至于掉进河里吗?二宝三宝会被揍吗?”

周老太本来还准备上宋家算账,但听刘欢喜这么一说,似乎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她是老一辈思想,觉得孙女既然已经过继给别人家了,那就是别人家的了,再没有凑上去占便宜的。

周老太虽然重男轻女,但并不是说就不把女儿孙女当人看了,只要不和儿子孙子起冲突,她对女儿孙女还是很疼爱的。虽然把欢喜过继出去了,但欢喜到底也是自家的血脉,便是为了她能过好一点,自家也不该上去多打搅。

要是把宋家惹怒了,把孩子送回来怎么办?即便不这样,人家觉得孩子养不亲,还能对孩子好?

二儿媳妇如今让孙子孙女上去占便宜,不是把最后一点母女情分也耗尽吗?

要是原来,哪怕只是相安无事,但是等到欢喜以后出嫁了,过得好了,周家要是出了事上门求助,欢喜还真能一点不管生身父母?

但是现在…出了这些事,欢喜还能管他们才是奇怪了。

见婆婆板起了脸,赵秀荷顿时便有些惊慌,期期艾艾道:“阿娘,我不是想让小宝吃点好的吗?反正欢喜也是个赔钱货,还是个别人家的赔钱货,她少吃点,让我们小宝多吃点怎么了。”

“你都说了是别人家的赔钱货了,要是莲花荷花把好吃的给宋为民,你能乐意?”周老太用看傻子的表情看赵秀荷。

她虽然重男轻女,但那是因为儿子孙子能传宗接代,能给他们养老,女儿却是要嫁出去,离开她去侍奉公婆的。但对于赔钱货的说法,周老太却是不认同的。

就说她,这么些年了,她日子虽然过得不好,但娘家有事哪一次少了她了?即便出不了钱,但她四个儿子,能够出的力可不少。

对于二儿媳妇把孙女当丫鬟养,她不是没有意见,但提了几次赵秀荷都不当回事,她也不乐意多管了,反正那是她自个的闺女。

赵秀荷闻言下意识摇头,“那当然不成,好东西要留给小宝的。”

周老太一脸讽刺,“那宋家的东西不要留给宋为民?”

赵秀荷傻了,一旁的刘双喜白了她一眼,转身就走了。

等到只有自己一个人了,赵秀荷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白打了?

不说周家,宋家这边,知道宋为民干了什么事,宋二柱却罕见地没有教训他。

“男孩子总要打架的,不稀奇。”反而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宋为民本来还忐忑,听了这话,就知道自家二叔是什么态度了。

也难怪宋二柱不高兴,别看他现在这样,在部队里的时候也是逞凶斗狠的一员,吃亏这种事谁都不喜欢,要是自己就算了。宋二柱从来是个习惯委屈自己的人,根本不在意这些。

但这种事落到闺女身上,还是一而再再而三,饶是再老实的人这会也要发火了。

宋二柱在部队里接受的教育过于深刻,让他习惯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退让,但这么憋屈着心里也难受,侄子为他出气,他心里其实可高兴了。

第25章 倔驴

周家的事情就这么算是过去了,隐隐倒是听说周小宝的情况跟不太好,高烧反复,直到去了县城医院才算是稳定下来,钱却委实花了不少。为了那几块钱医药费,周家内部打的官司就没有人知道了。

而在那之后没多久,周大贵扛着一块门板过来,偷偷摸摸将宋家的门给换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欢喜发现,自家的气氛因为大哥宋保家的一封来信出现了变化。

“大哥信上到底写了什么?怎么最近几天爹爹和二哥之间的气氛有些紧张?”在又一次看到爹爹跟二哥坐在堂屋却是一句交流都没有之后,欢喜忍不住对着宋为民打听起来。

之前宋保家也写过信回来,虽然不多,但也不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啊。

宋为民抿了抿嘴,想说又有些犹豫。

见有戏,欢喜连忙抓住他的袖子撒娇道:“快说,要不然一家子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那太欺负人了。”

宋为民根本抵不过她的撒娇,很快便把知道的都交代了。

“你的意思是,爹爹希望二哥去当兵,但二哥却不想去,想要留在家里种地?”欢喜一脸若有所思。

宋为民点了点头,轻声道:“二哥认为家里只有二叔一个壮劳力的话二叔就太辛苦了,毕竟三叔家还要我们搭一把手。”

欢喜皱了皱眉,“那爹爹是怎么想的?怎么非要二哥去当兵?”就她所知,当初大哥跑去当兵,爹爹可是生了好大一场气,都有一年不肯给大哥回信,这次怎么主动要求二哥去当兵了?

“二叔觉得二哥适合。”见欢喜一脸疑惑,宋为民解释道:“二哥跟二叔一样,从小力气就大,而且…二哥念书不成,二叔觉得当兵是二哥最大的出路了。”而大哥论到体能却是不如二哥,但脑子比二哥更好,有更多的出路。

“就这样?”欢喜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闻言,宋为民表情一顿,犹豫片刻,表情有些不自在道:“还因为在部队能够吃饱饭。”

“什么意思?”欢喜呆了,“难不成在家二哥就吃不饱饭?”平时看二哥吃得不少啊,每次最少三碗,而且在家里,因为二哥和爹爹要上工,欢喜每天都会烧一顿干饭给他和爹爹吃。

——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欢喜已经顺利接手了家里的做饭工作,而宋为民则成了她专用的烧火小厮,谁让她愣是能够在“少用油”的情况下烧出油汪汪的喷香饭菜呢。

宋为民看了她一眼,小声道:“你知道二哥敞开了肚子吃能吃多少碗饭吗?”

“多少?”欢喜盯着他问道。

宋为民抿了抿嘴道:“最少十五碗,二哥说过,十五碗饭他能吃个八分饱。”

欢喜傻了,“那二哥平时吃三碗饭,只有一两分饱?”

宋为民点了点头,“大哥寄回来的钱,最少有一半被二叔用来给二哥买馒头吃了。”

为这事,村上的人没少说自家二叔傻,有了钱不好好存着,天天瞎用。

馒头?

欢喜一愣,随即便想起来,宋家庄所在的云华公社有个从北方搬来的外来户,经常挑着担在外面卖些包子馒头的吃食。因为不要粮票只要钱,手里有点闲钱的人都乐意偶尔买上一回解解馋。

这会虽然有人看不起这样的买卖人,但还真没有人管,但等到以后…不用以后,今年下半年那户人家大概就要倒霉了。

这下,欢喜说不出话来了,就像自家爹爹说的,二哥确实适合去部队,相处这段日子,她能够看出,这位二哥是真的木讷,脑子有些迟钝,别说念书,便是以后有机会能够下海做生意,除非有个人在旁边一直看着,否则怕是连做小生意都容易出事。

而且,在部队至少能够吃饱,她总不能让二哥在家一直饿肚子。即便她有金手指,但那金手指只能藏着掩着用,她或许能让二哥每一顿多吃一碗饭,要是每顿多吃十二碗,别说家人,时间久了,便是外人也能发现不对。

像这种乡下,最是藏不了秘密了。

“等等!”欢喜突然反应过来,看着宋为民道:“你之前说爹爹和二哥一样都力气大,那是不是说,爹爹的饭量也很大?”

宋为民没想到她这么快反应过来,抿了抿嘴道:“二叔比二哥好一点,他敞开肚子能吃个十碗。”

顿了顿,又补充道:“也是八分饱。”

欢喜听了顿时就有些晕。

宋为民低着头一脸愧疚,其实二叔是有机会留在部队,不用回乡下饿肚子的,但都是为了他们兄弟仨。

欢喜简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本以为自己有了金手指,应该能够悄悄将吃饭问题给解决了,但如今看来…

就像前面说的,她即便有能力让爹爹吃个饱,也不能这么做啊。

她顿时便开始头疼起来。

正苦恼着呢,就见自家二哥沉着一张脸从屋中走出来,爹爹从屋中追出来,他跑得更快了,呲溜一下就没了影儿。

宋二柱站在门口一脸气结,忍不住骂道:“这个倔驴!”

“爹爹,二哥去部队的话就能吃饱吗?”欢喜上前问道。

她其实有些不确定,一顿十五碗饭啊,就她所知,这会的部队也不容易。

“能,肯定能。”宋二柱却斩钉截铁道。

他没有说的是,要得到这种特殊待遇,就必须是进入特种部队参与特殊任务。

要是可以的话,他也不想要侄子走这条危险的路,但是他实在没办法了,卫国之前有了呕吐的毛病,欢喜在县医院的时候他拉着他去看了老中医。人老中医说了,卫国这是饿得多了才胃酸分泌过度导致的毛病,吃饱饭就能好。

人老中医还说侄子看着健壮,内里却虚得很,现在看着没事,却是在坏身体底子,等年纪大了,不但会有各种毛病,恐怕也活不了太长。

自那之后,宋二柱就下定了决心,与其这样坐以待毙,还不如让卫国去拼一拼。

自己当年都活着从战场回来了,如今的特殊任务再危险,也比他们那会好,而且卫国的力气可是比他年轻那会还要大。

第26章 养猪

宋卫国直到晚上才回来,闷不吭声地帮欢喜将晒在外面的萝卜干给收了起来,之后又帮她把水缸底的水垢给刷干净了,还帮忙将一些柴给劈好,之后又把宋为民赶去玩,自己坐下给欢喜烧火。

就是…至始至终都避开了宋二柱的目光,只当他不存在。

欢喜在一旁看得都想笑,倒是宋二柱一脸烦躁,几次想要开口都没能成功。

这顿晚饭,欢喜特意烧了平日里三倍的份量,而且因为锅不够大,她索性烧了干饭而没有煮粥。当然,虽然是干饭,但里面并不是只有米饭,夹杂了一半多的黄豆跟花生,还蒸了许多黄心番薯。

至于菜,宋为民之前去河里捞了很多小鱼小虾,欢喜费工夫收拾干净后油煎后煮了汤,里面打了一个蛋花,虽然吃不到多少肉,但却足够鲜美。

除此之外,自留地里的丝瓜和豇豆都可以摘了,欢喜一样炒了一个菜,对于这会来说,这三个菜已经称得上丰盛了。

“爹爹,我们家也养两只猪,再抓几只鸡鸭鹅养着吧。”吃饭的时候,欢喜提议道。

一般而言,乡下人家都会养些家禽,欢喜听土豪爹说过,他小时候养家禽是有数量限制的,但是宋家庄这边,不知道是地理差异还是怎么,反正没听说过这回事,想养多少就有多少。另外,土豪爹印象中老家的猪都是归生产队集体养的,但宋家庄却依旧是各家养各家的。

不过即便如此,各家也不会养太多,毕竟家禽也是要吃粮食的,人都不够吃的时候,哪可能养太多家禽?

不过在宋家庄,养家禽很合算却是真的。

不说其他,就说养猪,上面有指标,猪最少要一百二十斤才能上称卖,而猪卖给公家,虽然价钱要比外面低上许多,但却能换到化肥票,两斤毛猪能换到一斤化肥票。等到过后,这些化肥票能到生产队里换成粮食,一斤化肥票能换两斤粮食。

不但如此,养猪的人家还能多分到一些山地,专门用来种番薯藤养猪。

但是欢喜家别说猪,连鸡鸭鹅都没养过一只,据说以前也养过的,但有了欢喜之后就不养了。

至于原因…就要牵扯到宋梦萍了。

说来宋梦萍打小就是姐姐宋梦雅带大的,她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宋梦雅就在一旁守着。只是那会宋梦雅也不大,就耐不住在摇篮边上玩丢石子的游戏。

结果,宋梦萍睡的摇篮被一只猪拱翻了,宋梦萍刚好就摔在了宋梦雅正在玩的石子上,结果眉毛上就被石子划了一个伤口。

——当地的猪都是放养的,只有晚上才会回圈。

也是因此,宋梦萍的左眉毛被疤痕截断了,虽然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但当时流了很多血,大人都担心孩子脑袋摔坏了。

恰是那之后没多久欢喜被宋二柱抱回来,加上之前也听说过类似猪把家里孩子吃掉的事情,宋二柱把家里的两只猪卖掉之后就没再捉小猪,家里也就养了三五只下蛋的母鸡。

后来欢喜大了,冯淑华养猪的时候倒是问过宋二柱要不要养,她能够帮着照看,但宋二柱想着弟妹要带那么多孩子也不容易,便摇头拒绝了。

宋二柱没想到欢喜突然说起这个,愣了下道:“养这些的话你和为民就没时间玩了,要去割猪草煮猪食,还要每天抓很多蚯蚓虫子。”

这事,他其实也不是没想过,但到底心疼两个孩子,尤其是闺女。

欢喜点了点头,“我没问题的,小哥哥也是一样的,对不对?”

她虽然自觉自己是个好逸恶劳的人,但再怎么懒也要看情况。至于抓蚯蚓虫子什么的,她是一点都不憷,上辈子小的时候她没少抓了蚯蚓做成鱼饵去和那些大孩子换钱。到现在她还记得价钱呢,十条蚯蚓一毛钱!

宋为民自然也不会反对,别看他小,其实懂事得很,每天都会想办法去河里摸点螺蛳小鱼小虾什么的。他知道养猪和鸡鸭鹅的话能够给二叔减轻负担,家里的鸡蛋也不用再问别人买了。

“那我明天就去集市上看看。”宋二柱道。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欢喜,你今天煮了多少饭啊?”去盛第二碗饭的宋卫国目瞪口呆地看着满满一大锅干饭。

“我煮了平时三倍的饭,总不能让二哥你饿着肚子睡觉啊。”欢喜有些无奈地看向宋二柱,“还有爹爹你也是,饭不够的话我还蒸了番薯。”

宋二柱和宋卫国纷纷表情一呆,宋卫国开口道:“以后不要这样了,次数多的话家里粮食会不够的。”

“所以要想办法多弄点粮食啊。”欢喜开口道:“我都想好了,等养了猪,我们家一年就能多上几百斤粮食了,另外多了山地,也能多种一点番薯。鸡鸭鹅以后多养点,也不卖钱,就自家吃,鸡蛋鸭蛋鹅蛋也都自家吃。”

欢喜都想好了,她没法让爹爹跟二哥敞开肚子吃,但养的猪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她只要悄悄给它们多添猪食,它们总能长得更快。

如果不是不想太显眼的话,欢喜甚至想要养上十只八只的猪。

听到欢喜的话,宋二柱和宋卫国都呆了。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宋卫国咽了咽口水道。

事实上,这年代的人哪怕不缺钱,也不会把养的家禽和禽蛋自己吃,而是会选择卖掉,得了的钱再去买油盐酱醋。有些人家偶尔还会让自家孩子吃上个把鸡蛋,抠门的家里的孩子一年到头都尝不到鸡蛋味儿。

事实上,宋家庄的人,除了像宋二柱这样自身有退役津贴,又有宋保家每个月寄回工资的人家,一般人家的收入来源就只有家禽的收入了。

但即便家里不缺钱,宋二柱一家的行事和村上其他人家也没有太大差别。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对钱都抱着能存就存的想法,更何况宋卫国的饭量给了宋二柱很大的压力。

“有什么不好的。”欢喜回答道:“吃肉比吃粮食更长力气,二哥你和爹爹就该多吃点肉,再说我们家又不缺钱。”

第27章 焦躁

宋二柱闻言皱了皱眉,“现在不缺钱,不代表以后不缺钱。”

有些话他不好对欢喜说,欢喜却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事情,哪怕不是一个时代,情况也是通用的。

平民百姓家,要说最大的支出,那肯定是婚嫁。

不论是儿子娶媳妇也好,还是女儿出嫁,旁的不说,礼金聘礼这些是避不开的。这个年代,最少也要有身新衣服,要添置的东西更是不少。更甚至,可能还要建新房甚至是买三转一响。

总之,现在手里钱再多,算着到时候都是不够用的。

欢喜却觉得这些事根本就不应该让宋二柱来考虑,等他们大了,娶媳妇也好嫁人也好,花钱的事都该自己去头疼。

说来,作为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人,她对父母那一辈最大的敬佩就是他们基本都是靠自己闯出的家业。那一代人,结婚的时候往往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不像她那一代人,基本一到结婚的年纪,父母就已经准备好钱给儿女买房买车了。

说来土豪爹也是个重男轻女的,只不过他重男轻女的方式有些奇葩。

如果在欢喜之前没有一个走失的亲哥哥,在那之后出生的杨哲修是个女孩,可能土豪爹会心心念念想要儿子,毕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土豪爹再怎么把自己包装成高大上的富豪,骨子里还是个封建大男子主义。

但是有了儿子之后…

按照土豪爹的话,只要有了儿子,他对祖宗就有交代了。

而且鉴于自己的经历,土豪爹一向觉得好男儿应该自己去打拼事业。

因此,重男轻女的土豪爹想法从来有些清奇,从不觉得自己打拼下的家业都要留给儿子。否则,欢喜即便把他哄得再好,也不可能在家产之争中获胜。

以至于欢喜有时候都觉得,土豪爹重男轻女其实是假的。不过,当初土豪爹的去世如果不是那么意外,杨哲修如果不是那么扶不上墙,恐怕她虽然能在家产继承上占便宜,但土豪爹手里的人脉,是绝对会交到杨哲修手里的。

毕竟将家产留给她,土豪爹是希望她能够一生无忧,介于她的身体,他并不指望她能够有什么作为。但是对儿子,他的期待就不同了。

因为欢喜的插科打诨,宋二柱和宋卫国之间紧张地气氛缓和了一些。

第二天一大早,欢喜从房间出来,就看到二哥将厨房水缸里的水都加满了。平时没注意,但这会看着,二哥挑水虽然并不显得吃力,只是脚步却有些虚浮,甚至脸上还有些冷汗。

欢喜上辈子也是经常在医院进出的人,因此知道这样的症状逃不了气虚体弱这类。

这种情况,明显是长期挨饿导致的。

也难怪爹爹会做下那样的决定了。

欢喜皱了皱眉,对着放下扁担正在擦汗的宋卫国道:“二哥,你的力气有多大?”

宋卫国一愣,显然没想到她会这么问,犹豫了下到:“我也不清楚,但是至今为止,我都没有遇到过让我觉得重的东西。”

这种说法…可真是狂妄。

欢喜目光扫过门口,指着一旁一棵树旁的大石道:“二哥你能把那块石头举起来吗?”

那石头目测最少有个两三百斤。

不想宋卫国却摇头道:“现在不成,肚子饿的时候我的力气也就比普通人大上一倍。”

一倍也很了不起了。

这样想着,欢喜却觉得,自家二哥或许是真的很适合到部队去发展了。

“二哥,你为什么不肯去当兵?你不喜欢当兵吗?”欢喜问道。

或许是问这话的是家里的小妹妹,因此宋卫国闻言情绪还算平和,开口回答道:“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但是当兵只能拿到工资,不能像工分那样换粮食,有什么用。”

他是典型这个年代的人,想法现实,对所谓的理想根本没有概念。

闻言,欢喜反驳道:“但是他们有粮票啊,军用粮票,有了那个就能拿钱买到粮食了。”

宋卫国一怔,“那有多少?”

“我不知道。”欢喜摇了摇头,“你可以写信问大哥。”

见宋卫国一脸犹豫,欢喜又道:“二哥你留在家里,虽然能赚工分,但赚的工分其实连喂饱自己也做不到不是吗?而且爹爹还要担心你。”

宋卫国皱着眉头道:“可是我不在家的话,如果二叔出点事,只有你和为民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