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姥姥是他们那一片儿性子最好老太太,不管是三四十岁小媳妇还是十几二十岁大姑娘都喜欢和她聊天。无论春夏秋冬,老太太闲着没事儿时就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楼前和邻居唠嗑,因为住在一楼,进出极为容易,附近老人家也都喜欢去她那里串门。可暖日家在信宜路那房子虽说是南北格局,冬暖夏凉面积也足够他们四口人居住,可却是在六楼,对于一个年近七十老人家来说确实有些不便。

“要不就让姥姥上咱家来住,正好家里还有一间空房,咱家又是三楼,上下楼也不费劲儿。”暖日出主意。

“你姥不能同意,她想多些,说隔三岔五来住一段日子倒是行,可要是常来又怕你奶奶和小叔不乐意,又出幺蛾子。”卫妈摇摇头,“咱家这日子过,跟防贼似。”

暖日看着自家老妈无可奈何样子,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一件事儿…似乎三舅家动迁后没多久,她大姑家也拆迁了…

第五十六章 动迁 中

“妈,你就和晓越就住南屋吧,你俩一个老人一个学生,时常见见阳光对身体好。”卫妈话没说完就率先将颜姥姥箱子拎进南屋,回身又招呼侄女颜晓越把自己行李拿进来。

“对对,那屋也是双人床,妈你就和晓越住一起。”张梅笑呵呵接话,从知道动迁消息开始,她心情就一直很好,嫁给颜君年十几年,一直住在老旧厢房,现在终于也要熬出头儿了。如今二姑姐又主动借房子给他们住到回迁,又是省下一笔支出,因此对于卫妈安排,张梅自然不会反对。

“那屋大,我本来还合计让你们两口子住呢…”颜姥姥虽然也愿意住在南屋,可嘴上却还是推让了一番。

“我和君年平时要上班,回家都晚上了,不过就是睡一宿觉,大屋小屋南屋北屋又能怎么样?”张梅美滋滋扶着颜姥姥进了南屋,指指放在角落有八成新大柜子,“妈,这柜子是我二姐当初搬家留下,你衣服就放这吧,咱家原来那个旧柜子就给晓越留着放东西。”

“还是给晓越用好吧。”

“她一个小孩子有一个柜子就得了,哪里还挑三拣四。”张梅说着就走到厨房拿来一块儿抹布放到盆里浸湿,把两个柜子里里外外擦拭了一遍,又从自己包袱里翻出几块碎花布铺在里面,这才满意点点头。

“差不多就行了,你也歇歇。”颜姥姥看着忙碌小儿媳妇,开口劝道。

“我不累,妈你先坐着吧,我和二姐帮你把衣服什么都都收起来,你自己也看着点儿,免得到时候不知道咱们怎么给你收,找不到东西还得四处问。”张梅笑眯眯说道。

“我不急,先给我大孙女收拾,她明儿还得上学呢,先给她收拾丽丽整整。”

“那行,二姐你带着咱妈先到北屋坐会儿吧,那屋我昨天都收拾好了。我和晓越先先把她东西整理好,待会儿等我二姐夫和暖暖都回来了咱们上饭店吃点饭。”

卫妈点点头,和颜姥姥一块儿进了北屋,刚坐下便见暖日抱着一大盆花笑嘻嘻走进来,“姥姥,我给你买了一盆花,你看好看不?”

颜姥姥一脸惊喜,老太太从年轻时就喜欢养花,过去住在厢房,常年不见阳光,养花开都不好,后来便在楼前小花坛里翻了一块儿土,种上一点芍药,年年如此。

“这是什么花儿啊?这都冬天了居然还开这么好?”颜姥姥伸手碰了碰开艳丽花朵,抬头问道。

暖日挤到颜姥姥身边回道:“听说叫什么蟹爪兰,我也不了解,就是看到这花儿开好看,比我妈养那几盆强多了,就买了下来。”

“好好好,我外孙女就是知道姥姥喜好。”

“姥,刚才在楼下看到我二舅妈了。”暖日有些犹疑说道,“她说刚好路过就来看看,可我让她上楼她却不肯,转身就走了,好像有点不高兴…”

颜姥姥立刻收了收了笑容,撇撇嘴气哼哼说道:“不用搭理她!”

看到颜姥姥这幅样子,卫妈也犯了嘀咕,忙问道:“妈,你这是咋了?我二嫂哪儿惹着你了?”

颜姥姥看着闺女和外孙女都疑惑看着她,不由得一叹,“从知道动迁消息开始,你二哥两口子时不时便跑到我这东问西问,总是打听君年准备在哪儿租房子,也想跟着一块儿租。”

颜家二舅颜君戎房子就在颜姥姥家不远处,这次也被划到了动迁范围内。按理说回迁之前每个月都有三四百元租房补贴,一家三口便是在旧楼租个小套间也够了,可这两口子却跑到颜姥姥那里说是让颜君年租个三居室,到时候他们一家跟着一块儿合租,就连那房间都给分配好了,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住一间,颜家老二老三两对夫妻各住一间。还说平时颜君年夫妻白天都要上班,颜姥姥身边又没有熟悉邻居聊天做伴儿,这两家要是凑到一起还能有个照应,颜家二媳妇在外头打零工,每天只上半天班就能回家,可以帮老太太买个菜做个饭,平时也能有个人陪着说说话,也算他们孝敬老人了。

“咱家谁不知道你二哥二嫂是什么样人?得着便宜占不够,等轮到自己了,一个螺丝钉都要斤斤计较!要是没有图头,他们能想着合租?”

卫妈笑了笑,“他们还能好意思不给房钱啊?”

“就算给了房钱,那柴米油盐也准是要跟君年他们混着用,水电费煤气费卫生费更是别想指着他们!”颜姥姥呸了一声,继续说道:“老二媳妇可会算计了,这不就又省下一笔开支?”

“我二嫂那个人那,怎么专门能算计自家人!”卫妈也跟着摇头,“要不人家怎么都说娶媳妇可得仔细挑,千万要有个好娘家!”

颜家二媳妇孙静姊妹五个,她排在中间,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孙静六岁就没了父亲,孙母一个人带不了那么多孩子,便想着把岁数小三个孩子送到乡下妹妹家养些日子,等大了再接回来。

孙静长漂亮,一双大眼睛极为惹人疼爱,孙母看着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望着自己二闺女,愣是没舍得送走,后来家里有什么好吃,也都是先可着这个看似单薄又会撒娇女儿挑,因此孙静对母亲感情极为深厚。

可孙母却命苦,生儿子不争气,工厂效益不好也不知道另谋生计,后来娶了个河东狮,成了妻管严,对母亲更是不管不顾。儿子儿媳妇不孝顺,孙母又性格懦弱,不敢声张,更不敢反抗。可即便是忍气吞声也没换来儿子儿媳妇一丁点怜惜,孙子上了小学后便将老太太撵出了家门。四个女儿这才知道母亲不易,急忙跑去理论,却被孙家大嫂拿着菜刀轰了出来。

孙母无处可去,便想着轮番住到四个女儿家中,另外三个女婿虽说心里也不情愿,却不好意思让自己媳妇太过难堪,可颜家二舅却成了例外。颜君戎性格暴躁,动不动就爱发火,这些年跟自己媳妇也常常磕磕绊绊,见到岳母这种行为处事,更是看不惯。明明是自己家,自己名下房子,儿子儿媳妇有什么资格撵她?孙母自己不去主张权利,还拦着女儿女婿替她讨公道,非说就算没改名儿,那房子也早早就给了儿子了,她不要了!颜君戎听了这话立马就炸了,非说老太太这是故意偏心儿子,欺负闺女呢,以后爱上哪上哪,反正别来他家,来了也照样轰出去!

孙静心疼母亲,可这边却劝不动丈夫,便想着每月给孙母一些钱,让她算作生活费,免得其他几个女婿有情绪,虐待老太太。可孙静本来就是下岗工人,一家三口就靠丈夫挣得那七八百块钱和她自己做钟点工那三百元为生,本来就是勉强度日,哪有余钱贴补别人?可又实在不忍心母亲受苦,便挪了家用钱给娘家妈。这一来二去自家日子便更是艰难,缺东少西也成了常事儿…颜君戎每次问,便说什么物价上涨,挣得少花多,孩子上学消费大,总之是就是钱不够花…

这孙静因为娘家妈事儿心里有气,这些年对颜姥姥也不近乎,常常抱怨自己命苦嫁了个没本事男人跟着受苦,还不停地和颜家其他几个姊妹比较,这一比,越发显出自家不如意,而颜姥姥本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儿媳妇,更是不爱听她诉苦,每次都是爱答不理。孙静一见颜姥姥一点不同情他们,更是憋气,回家就想方设法吹枕边风。

而颜家二舅本来就有些小家子气,过去家中缺了什么都喜欢先到颜姥姥那去翻腾一通,后来颜家三舅娶了媳妇,虽说克制了一些,可也爱趁着弟弟弟妹不在家时去讨些家用物件。如今看到自家窘况,不想着贫困原因,反而更加俭省,更爱占弟弟妹妹便宜…

“你是不知道啊,如今那君戎也是越来越不着调。”颜姥姥撇撇嘴,拉着脸对卫妈说道:“上个月我在楼门口和楼上你王大娘唠嗑,他来了,说要借咱家扳子用用,我就把钥匙给了他,让他自己进屋拿。可过了好半天他也不出来,我便进去瞅瞅,居然发现他拎着个塑料袋在装咱家大米…”

卫妈和暖日听直发愣。

“后来呢?”暖日问道。

“后来看见我进屋了,他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便说家里没米了,上我这来借点!”颜姥姥翻了翻眼睛,冷哼一声,“他哪回借东西还过?”

“这倒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暖日笑呵呵说道。

“小孩子家家胡说什么呢?”卫妈瞪了暖日一眼,“那是你亲舅舅,你就这么埋汰自家长辈?”

暖日吐了吐舌头,将脑袋靠在颜姥姥肩膀上,不吱声了。

颜姥姥拍了拍暖日手,说道,“暖暖说对,这正是我要说话!”

“妈你还顺着她,现如今她都被惯得无法无天了,什么话都敢说!”卫妈看着颜姥姥一眼,见她还是一脸笑眯眯模样,无奈叹了一口气。

“大人做不对,让孩子看了笑话,难道还不让说啊?”颜姥姥顿了顿,又将话题转回到合租房子上,“从听到动迁风声开始,他们两口子就往我那跑,非要一块儿租房子,他们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

“姥姥你没答应,然后二舅和二舅妈就恼了?”暖日问道。

颜姥姥点点头:“我说还是分开过好,可他们不死心,非缠着我让我出头说这事。那时候你妈虽说透了话要借咱们房子,可我当时也不敢往外说,要不他们准要惦记。更何况就算不管你们借房,这事儿也不成。你三舅妈平时虽说总是笑呵呵,他们偷点米借点柴也不吱声,可若是住到一块儿,你二舅那两口子要是还只进不出,只怕她再好性儿也要生气。”说罢又往南屋瞅了瞅,见小儿媳妇和孙女没注意这边谈话,才小声说道:“你们别以为张梅好说话,那是分人儿,像你们家这种懂得礼尚往来,她自然愿意多接触,也不会跟你们斤斤计较那三百五百,可老二家那样,她心里可烦得要死,若是住到一块儿,准要打架!我哪里能答应。后来正式发了动迁通知,我们收拾东西要往这搬,他们才消停。”

暖日皱皱眉,看了看卫妈“妈,只怕二舅他们要生你气了。”

卫妈一听也有些不自在,她一向跟弟弟关系好,加上母亲又跟着他们生活,所以知道要动迁后便想着把房子借给颜君年,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二哥一家。

那颜君戎两口子确实气够呛。卫妈当初在婆家受气,他们虽说没帮上什么忙,可也跟着发愁上火,盼着他们日子红火起来。可如今这有钱了,就从来没见她惦记过娘家几个兄弟。应该说没惦记过他们一家三口。对老大家那个抱养儿子都比对他家颜敦好。

论起生活条件,他们家可是老颜家最穷。颜家大哥去年提了副厂长,那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老三颜君年虽说只是个工人,可两口子都有正当工作,加一块儿每月也将近两千块钱,更何况卫妈孝顺颜姥姥,每个月那吃喝跟不要钱似往家里送,隔三岔五还给老太太点零花钱,最后那钱还不是都老三一家身上了?他们家有什么?

动迁他们家钱不够,想着跟老三一家凑一起,多攒点钱也好回迁时装修房子,可又被她给搅和了。老三家不差钱,妹妹巴巴借了套房子去,他们正经缺钱,却连问都不问!

“爱气就让他们气,想让人家惦记他们,也得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颜姥姥冷着一张脸满不在乎说道,“谁家钱是大风刮来?前几年孙静下岗,你让她到批发市场帮着卖衣服,结果干了还没一天,便嫌累得慌,说什么早上起得太早睡不好觉,白天上班人挤人,空气不流通,喘不上气儿来,又说午饭吃不对胃口,挑三拣四,好像你和姑爷不是在给她找工作,是在锁她命!这回好了,自己跑去当保姆,一个月挣那三百块钱一天天还美滋滋,不就是图那家伙食好?过去事儿我也不愿意提,可心里都记着呢,当初你们家借钱买这套房子时,我问他们手头有没有闲钱儿,哪怕一千也行,孙静倒是好,装没听见!”

“…他们家哪里能有闲钱儿啊,二嫂那边还有个娘家妈随时等着她救济呢!”卫妈轻笑,这个她倒是不生气,谁家都是得先过好自己日子才有心思去帮助亲戚不是?

颜姥姥一听提到孙母,也不吱声了,她其实也挺同情那个老太太,人到老了,都不容易啊。她甚至劝过二儿子,好好对待岳母,别总因为这个跟媳妇闹别扭。可颜君戎其他事情都好说,可在孙母问题上却死咬着不松口,就是看不上!

“那如今二舅他们搬到哪儿去了?”

“我听颜敦说在他大姨家楼上租了一个单间。”颜姥姥嘲讽哼了一声。

“…颜敦姥姥每年冬天不都是住在孙家大姐哪儿么?”卫妈似有所悟笑了笑,她二嫂怕是看合租无望,就惦记着离娘家妈近点呢。二哥白天上班,孙母便是来串门也没人知道。楼上楼下,平时倒腾个东西也方便…

第五十七章 动迁 下

或许每对父母,在面对众多子女时,总会有所偏爱,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颜姥姥也是如此,其实她年轻时更喜欢大儿子,或许是因为颜君和是她生命中第一个孩子,曾经带给她无数快乐。只是后来年纪大了,又跟着小儿子生活,因此所行之事难免有些偏向颜君年。可即便如此,她心中也总是觉得对颜君和有所亏欠。当年他结婚时,家里一共就那么一个筒子楼似套间。颜姥姥和颜姥爷带着其他子女住在外屋,颜君和领着媳妇住在里屋,一住就是两年。后来颜君戎结婚没房子,家里又没多少钱,还是他们两口子自己添了一部分,才买了一间三户一厨插间搬了出去。可大儿子和大儿媳愣是一声不吭,这些年也没抱怨过老太太,照样孝顺她。颜姥姥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感动。

可轮到二儿子,却是另一个样,二儿媳嘟嘟囔囔说搬家可以,只是手里没钱,非让颜姥姥和颜君年把房子给他们买好了再说。颜姥姥本就觉得对不住几个孩子,听了二儿媳话更是难受。她又没有退休金,只凭过世老伴儿留那几个钱儿哪里够买房子,可已经委屈了大儿子,不能再让二儿子也受苦,愣是舍了老脸管左邻右舍借了钱,给老二家在附近买了一个小单间。

可二儿子虽说搬出去了,却领着媳妇三五不时回家占占便宜顺带抱怨一通,话里话外意思就是颜姥姥偏心眼,要把自己套间留给小儿子。刚开始颜姥姥还辩解几句,说套间虽然给了颜君年,可当初给他们买房借钱却是老三还上,算起来他也没得着什么便宜,更何况如今老三两口子还要奉养老人,哪里有他们分家单过舒心。可后来听多了,觉得颜君戎和孙静目根本就不是在埋怨老太太,反而是在为自己占弟弟便宜找个冠冕堂皇借口,便也生了气,之后他们再说,就装听不见了。十几年下来,对二儿子一家感情,也已经从开始疼惜怜悯变成了如今漠视嘲讽,尤其是二儿媳,更是厌恶无比。

“动不动就挑拨是非,我好好一个孙子,被她教越来越小家子气。小时候我对他那么好,如今大了,被他妈调理心里一点都没有我,什么事儿只想着他那个姥姥。”颜姥姥跟女儿和外孙女抱怨道。

她看不上儿媳妇,不代表不喜欢孙子。大孙子颜放是抱养,颜姥姥虽然疼惜,可心里也清楚颜敦才是颜家真正意义上长孙。更何况时隔十三年大儿媳王丽才给她生了小孙子,这些年来,颜敦可以说是颜家孙辈中唯一一个和颜姥姥有血缘关系男孩,老太太又哪有不疼?

颜敦从出生开始便是颜姥姥带着,直到上了初中,还跑到她家来吃中饭呢。可如今却跟颜姥姥越来越疏远,每次来看她,从来不买礼物不说,还跟她嘟囔颜君戎不讲理,不让孙母进家门,又说自己姥姥有多么多么可怜。言语之中甚至对颜姥姥也有所不满,暗示她没管好儿子,对孙子也不够好。

“过了年,颜敦就十九了,比暖暖还要大一岁,可我活到六十八,就没看到这个孙子孝敬过我一块儿糖…”颜姥姥叹气,“孙静总说我向着暖暖和晓越,甚至对颜放这个抱来孩子都比正经孙子好,可她不看看暖暖和颜放是怎么对我?一个苹果都要想着给我送来一半儿。别人哪个做到?”

&&&&&&&&&&&&&&&&&&&&&&&&&&&我是卫奶奶分割线&&&&&&&&&&&&&&&&&&&&&&&&&&&&

颜姥姥这边拉着卫妈手抱怨儿子孙子不惦记她,卫奶奶那边也在为大闺女家动迁事儿犯愁。

“妈,你操心也太早了,这不还没动迁呢么?”卫小叔看了一眼嘟嘟囔囔卫奶奶,抓起遥控器将电视音量调大。

“那还不快啊?如汇说年后差不多就要动迁,我估计出了正月就得让搬走,这都十二月了,一月份就过年,出了正月往后再推几天也就三月份,这就两个多月了,我能不急么?”卫奶奶心烦意乱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妈,你别绕腾了,我看电视呢,你转来转去总挡着我视线。”卫小叔不耐烦起身挪到另一侧双人沙发上,偏着身子继续看电视。

“那你倒是帮着想想主意啊…”卫奶奶一屁股坐到卫华旁边位置,满含期待盯着小儿子。

“我能有什么主意?动迁是好事儿啊,我大姐家那个楼都四十多年了,早该拆了。要是咱家那个老宅能动迁,我乐不得。”

“动迁是好事,可她哪来钱动迁啊?”卫奶奶嚷道,“如汇打电话说要个六十平套间得添四万多呢,她哪有钱啊!”

“那就要个小点呗。”卫华想都不想应道。

“…那不就不合适了么!”卫奶奶别扭说道,“要个五十平小套还得添两万呢,再小可就是单间了,哪够他们一家三口住啊。”

“那她没钱能咋办?”

“所以我才…”卫奶奶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

“华,你进来一下,我这边儿有点事儿。”田思云在我卧室里探头喊道。

卫华起身进屋,在媳妇示意下关上房门。

“什么事儿?”

“你没听出来咱妈意思啊?还跟她搭腔呢!”田思云挑挑眉,似笑非笑说道。

卫华叹气,挤到被窝里搂住媳妇腰,轻声说道:“我大姐也是挺让人操心,四五十岁人了,干啥啥不行,偏偏还心比天高。”

田思云笑了笑,眼睛一转,说道:“上回跟你说事儿怎么样了?”

卫华犹豫了一下,才慢吞吞说道:“…我大姐这边闹腾着要动迁,这时候说借房事儿怕是不合适…”

田思云冷哼一声,等他找到合适时间估计老太太就要把房子借给闺女了。所幸她原本目也不是借房…

田思云父母如今还住在郊区,交通医疗什么都不方便,田父体弱,每次去医院看病都要大老远儿做一个多小时公交车。田思云合计着姊妹几个每家添些钱让父母在市区买套房子。可他们家虽说是她掌钱,但存折里有多少存款卫华也是知道,一下子拿出好几万怕是丈夫不会同意。于是便想着先用卫奶奶在新港区房子探路,若是能借来,便先让父母住一段时间,借不来,正好用这个借口拿钱买新房。

&&&&&&&&&&&&&&&&&&&&&&&&&&我是卫如眉家分割线&&&&&&&&&&&&&&&&&&&&&&&&&&&&&

“如眉,你说这可怎么好?”卫奶奶在小儿子那里讨不到主意,第二天便拎着个小包袱坐上公交车,说是要到小闺女家住两天。

“…我大姐就一点存款也没有?”卫如眉将擦地抹布扔进水盆里,端着进了厨房洗干净,搭在暖日片上,随后又洗了洗手,才进屋坐到卫奶奶身边答话。

“她哪儿来钱啊?她又没工作,你大姐夫也挣不来多少,冰冰还得上学…”卫奶奶又嘟囔了一遍大女儿家庭状况,总而言之,就是一分钱没有。

“妈,你说哪家过日子能过成我大姐那样?”卫如眉面无表情说道:“结婚二十年,居然一点钱没攒下,出了事儿就全靠娘家给张罗。还有,我大姐和大姐夫虽说离过婚,可压根儿没分过居,前年她婆婆过世,他们也复婚了,这也算不上二婚,谈不上分心眼什么,我大姐夫那边儿姊妹就不能帮衬一把?”

“…你大姐夫他们家也不宽裕…”卫奶奶小心翼翼说道。

“这不是宽裕不宽裕问题。不宽裕有不宽裕帮法儿,可他们家呢?除了给冰冰买点小礼物之外,还帮过什么?”卫如眉顿了顿,又说道:“我二姐家也不富裕,可人家就从来用不着别人可怜。”

卫奶奶一听小闺女提到二女儿如珍,也不吱声了。前年卫如珍家动迁,要了个七十平新房,当时卫爸怕她手里钱不够,还特意问了一句,可人家却一分钱没借,说自己穷是穷,可就算一个月攒五十,这些年也攒了不少,回迁钱还是拿得出来。

“那是我大姐自己家动迁,怎么她自己也得掏点钱吧,不能全让别人帮衬啊?”卫如眉又说。她平时也没少给卫如汇一家子花钱,现在也不是不管他们了,只是一想到卫如汇居然说她一点存款也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娘家人身上,心里就不舒服。她不差钱,她差事儿!

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

时间在卫奶奶唠叨中来到了2001年4月份,这五个月发生了很多事,可以说,暖日身边很多人都因为政府大规模动迁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或受到了一丝影响。

首先便是景榕,十六中校区在2000年年底正式建成,不必再让学生们在一中借教室上课。因此校长便在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后下了命令,让学生们都搬回本校。当时景榕还开玩笑说以后不能天天见面了,暖日上下学也少了免费劳动力,可刚出正月,暖日就接到电话,景榕居然跟继母吵了起来,一气之下拎着行李跑到外面租起了房子。

“景胜姥姥家动迁,孙姨要把父母接到家里住到回迁,结果家里地方不够住了,便说让我搬到景胜屋里挤一挤。这倒没什么,我也同意了,可她居然趁我没在家时,,把我被子褥子全给换了。连我妈前些日子给我买蚕丝被也给抱到了她父母那屋,而我床上,却变成了不知哪儿捡来破棉被,里面棉花都是硬。”景榕气哼哼说道,“我去要被子,她反倒把我骂了一通,说我不知道怜惜老人,吃独食儿,也不会体恤长辈,挑三拣四故意找她麻烦。”

原来,景榕母亲容亚青年底时回探亲,给儿子买了许多日常用品,其中就包括一床在当时来讲极为昂贵蚕丝被。容亚青为人处世十分圆滑,虽说孙淑玲抢了她丈夫毁了她家,可时过境迁,如今唯一儿子又需要和这个第三者共同生活,因此也熄了那份报复和炫耀心思。为了怕孙淑玲不自在,她并没有登门拜访,并且为了表达善意,还给景胜也买了许多小礼物。

可孙淑玲却一点都不领情。本来她便认为景榕是个侵略者,正在侵蚀她家。如今容亚青又来给景胜示好,心里更是膈应。她知道丈夫这些年一直记挂着前妻,因此对容亚青一直抱有一丝敌意和妒忌。景榕来惟州这二年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防备他为父母牵线搭桥,不停地担心景瀚平和容亚青旧情复燃,哪怕容亚青早已再婚出,也不能消除她内心忐忑。容亚青回这一个星期,简直让她寝食难安。因此也越来越忌讳景榕存在。这段时间孙淑玲总是在想,如果景榕离开,或许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了。即使丈夫不爱她,也会像过去一样在乎这个家…他们三口人家…

“你爸呢?就不管管?”

“怎么没管?现在想想,她做这么明显,其实就是等着我爸去找她理论,好趁机闹腾一场。”景榕嘲讽说道,“估计是觉得娘家父母都在,她吃不了亏。”

那天景瀚平得知了事情经过后一时没控制住情绪,扇了孙淑玲一个耳光。还没等孙淑玲撒泼,孙老太太先不干了,坐地上就开始嚎,从景瀚平为人师表却占了她闺女便宜,讲到孙淑玲辍学在家失了大好前途,又说这些年老景家怎么怎么对不起他们孙家,如今居然因为拿了他们一个被子就打自己女儿。

景瀚平讲不过胡搅蛮缠孙老太太,一怒之下便说既然他景家不好,那就离婚。结果孙淑玲二话没说奔进卫生间抄起敌敌畏就要往嘴里灌,景胜和景榕去拦,反倒被她挠伤,言语更是刻薄,把景家父子气浑身直哆嗦。

“行了,你别闹了!”景榕怒喝,“你不就想逼我走么?为了撵我走,宁愿背上个狠心刻薄虐待继子名声。你不顾身份,为老不尊,我还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呢。你也不用祚了,我成全你,我走!”

景榕前脚拎着行李离家,景瀚平后脚就追了出来,给他订了宾馆,第二天又在十六中附近给他租了房子,雇了钟点工帮着收拾卫生,还说要搬来跟他一块儿住,被景榕拦住了。虽然孙淑玲这次做很过分,可她并不是那种为非作歹是非不分人,对其他亲友也都是亲切有加。只是对景榕有心理障碍,如今这么做,也不过是不想继续忍耐罢了。

景榕虽然厌恶孙淑玲所作所为,可也清楚自己父亲一向是个甩手掌柜,若是没人照顾,日子怕是要难过。而且,他母亲已经再婚,这辈子和父亲是不会再有什么牵扯了,他又何必再去破坏父亲和继母原本还能够维持生活呢。

“…你继母有四十了吧?”暖日一脸古怪问道。

“刚过完四十岁生日。”

“…听说还有点文化?”

“呵呵,读了一年大学就因为怀孕辍学了。”景榕有些了解暖日要说什么,脸上也浮起一丝笑容。

“要是以前不知道她还念过书,我真要以为她就是一无知妇女只会撒泼耍赖呢。”暖日一本正经说道,“我奶就那样,过去一遇到不顺心事儿就胡搅蛮缠,现在倒是好多了。”

景榕笑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不过就是想逼我离开又无计可施罢了。要不然哪里会连名声都不要了…她早就算计好了,我爸好面子,已经离过一次婚了,这次绝对不会再让同事笑话他。因此这段婚姻便是过再痛苦也只会忍着,所谓离婚不过就是口头上气话罢了。”

“便宜她了!”暖日撇撇嘴。

“哪会?”景榕笑开心,“我在家,我爸顾及我感受,便是孙姨偶尔挑挑事儿,他也会维持表面上和睦。如今她把我逼走了,我爸虽然回了家,可心里怒气还没发出去呢…若是她不在乎我爸还好说,偏偏她又爱要命,我爸越烦她,她就会越痛苦。”

“…可你爸总有气消时候啊…”暖日眼睛一闪,若有所悟看着景榕。

“若是我不在惟州,或许好一些,可偏偏我就在他们眼跟前儿,我爸只要看到我自己一个人孤零零住在外面,就会想起她干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就消气…”景榕笑开心,一点儿都不介意让暖日看见他眼中算计。

“…你该不会是故意吧…”

“哪有,不过就是顺水推舟罢了。我确实不愿意跟着她一块儿生活,但也没想过现在就走,本来是想上大学后住校,结果还没升高三就解脱了。”景榕摇摇头,“不说这个了,你什么时候去帮何倩搬家?我去帮忙。”

“不用了,她家雇了车,其实何倩就是想带我去认个门儿,顺便倒腾几样小物件,也就一下午事儿。我俩都高三了,也不能耽误太多时间。”暖日叹了一口气,“我只要一想起她家新买那房子,心里就膈应。”

何倩父亲死后没多久,家里就动迁了,给了九万块钱,本来就将将够买一个单间,何倩奶奶和二叔在讲价还价之下又要去了两万,剩下那七万想在宁安区买房简直是做梦。

何倩跟何妈妈无处可去,到了何倩老爷家居然吃了闭门羹。何倩姥爷这回是坚决不让女儿和外孙女进门,只开门欠了个缝儿说了两句话就打发她们走。何妈妈无奈之下求了何倩小姨,在买房之前先借住在他们家。

何小姨家是两室一厅房子,儿子正在读小学,何倩母女占据了小男孩屋子,何倩表弟只能住在客厅,头一个月还好说,时间一长,小姨夫不乐意了,言语挤兑那是常事儿,后来更是直接无视她们母女,大姨姐走在身边都装没看见。何倩小姨也几次三番让姐姐赶紧买房。

何妈妈不愿意到郊区买房,说家里就两个女人,郊区偏僻,住着不安全。她在宁安区住惯了,便还在这一片儿转悠,上个星期终于相中了一套房子。

那房子很便宜,四十五平大单间,四楼南北屋子,房龄也只有五年,正好卖七万。可何倩却偷偷告诉暖日,那房子出过人命。原房主儿子在那屋里砍死了新婚妻子,听邻居说当时血花四溅,连墙皮都染成了红色。

暖日说回家和父母商量,借何倩一些钱,让她们母女换套房子买。可何妈妈却不同意,她性子倔强又好强,不愿意自己闺女被同学施舍同情,咬着牙交了定钱,办了过户手续。

何倩其实也不喜欢那房子,可又没办法,小姨夫脸色越来越难看,小姨表情越来越急切,她们母女如果再不搬走,本来好好亲戚,怕是要变成仇人了!

&&&&&&&&&&&&&&&&&&&&&&&我是卫奶奶分割线&&&&&&&&&&&&&&&&&&&&&&&&&&&&&&&&&

暖日帮着何倩布置新家同时,卫奶奶也在帮着卫大姐整理行李。

三月中旬卫如汇家动迁,没有钱,哭哭啼啼说要个小单间就算了,只要不添钱就好。卫奶奶跟着着急上火,这些年她手里钱都陆陆续续给了大女儿,如今银行里不过就三千多块钱存款,哪里够给女儿回迁?老太太愁天天抹眼泪,逢人就说卫如汇如何如何困难,那么小屋子一家三口以后怎么生活…

卫妈接了几次电话之后也不耐烦了,“你奶奶动不动就往咱家打电话,说你大姑家动迁事儿,烦死我了。”

“你不会不接她电话啊…又不是没有来电显示…”暖日随口说道。

“…这法子试过了,前几天我就没接,结果她给你爸打电话好一顿数落我,说我平时都呆在家里,打电话却不接,是故意不搭理她。”

暖日捂嘴偷笑,“我爸说啥?”

“…让我别总不接,她打三回接那么一两回,应付两句…”卫妈想到丈夫无奈表情,也笑了起来,“可你奶奶简直就是个话唠,讲起电话就没完没完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件事…你小叔也不管管,这一个月得都少电话费啊…”

卫奶奶爱打电话沟通问题这个毛病,卫小叔也极为无奈,说了不止一次,可老太太知道如今他们家打电话不花自己钱,所以听过就忘,从来没当回事儿。卫华每个月都要拿着那长长电话单子,疑惑卫奶奶哪儿来那么多话,看单子上号码,不是打给卫刚家,就是卫如汇卫如眉家。单单过年那个月话费居然就二百多元…

“我小婶单位能报销,这还不得可劲儿打。”暖日笑嘻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