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懂分寸,没人能连累的到你。”谢景行道。他将船舫上凌乱的布条收拾了一下,又找了个长杆子,将沈妙的湿衣服挂在上头微微烘烤。

“我什么时候能离开?”沈妙问。

“外头人手都盯着,现在出去惹人非议,况且你和我呆在一块,难免会赖上我。”谢景行的话依旧能气死人:“所以为了我的清白,等船靠岸的时候,我会带你去公主府。由公主府的人送你回去。”

沈妙微微一怔:“公主府?”

“荣信公主,”谢景行拨弄着炭块:“她会帮忙的。”

荣信公主也是先皇嫔妃所生,虽然不比玉清公主得宠,也深得先皇喜爱。先皇的子嗣中,玉清公主和荣信公主姐妹情深。玉清公主嫁给了临安候,荣信公主嫁给了当朝状元郎,可惜那状元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荣信公主也没有改价,自己搬回公主府,这么多年都是寡居一人。

想来以玉清公主和荣信公主的交情,也会帮谢景行这个忙的。

沈妙抬眸看了谢景行一眼,他倒是想的长远。如果此刻就设法让沈家人过来,瞧见他们孤男寡女,衣衫不整的模样,难免会多想,以沈家和谢家的关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越扯越复杂。由荣信公主出面,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头顶传来焰火的声音,沈妙本就是靠着船舫窗户做的,听到声音便顺着窗户往外看去,定京城的夜幕下的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竟是璀璨的焰火。如白露和霜降所说,这一夜的焰火不会停歇,方才人潮涌动的时候看,同眼下静寂的湖面上看心境又是不同。

“你喜欢看这些?”谢景行挑眉。

“我不喜欢。”沈妙回道。

明齐皇室每年的年宴,皇帝与妃子同乐,也在御花园中燃放无数焰火,那时候她刚从秦国回来,宫中突然多了一个楣夫人圣宠不衰,年宴当夜,楣夫人同傅修宜在御花园饮酒作乐,她坐在坤宁宫中,婉瑜和傅明陪着,自己一个人看烟花的燃放和消逝,那是她看过最冷的一场焰火,从此之后,她就不喜欢这些东西。

“转瞬即逝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她的语气中带了一点愤愤,目光却显得有些悲凉。

谢景行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想了想,起身从一头的柜子里取出点东西,他走到沈妙身边,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沈妙。

“等船靠岸不知道要等多久,今天既然是玉兔节,你也做个花灯吧。”谢景行道。

沈妙看着手中的花灯,大约是之前在船舫上玩乐的人留下来的,还未放进去蜡烛,平平整整的叠好。顺着窗户看去,万礼湖的湖面上层层叠叠包围的尽都是花灯,他们这支船舫穿梭在一片璀璨中,仿佛姣姣银河中的渡舟。

不等沈妙回答,谢景行自己就先做了一个,他将花灯做好后,随手放进了湖水中,动作也是漫不经心的。沈妙见状,问:“你为何不写纸条?”

花灯里要放纸条,纸条上写着做灯人的心愿,这样神明能听到人的祈祷,就会在来年保佑放灯人心想事成。

“我不信神。”谢景行懒洋洋道:“不写也罢。”

沈妙想了想,也实在无法想象出以谢景行这般狂傲桀骜的性子,一本正经的祈求神明保佑是什么场景。她将两盏花灯折好,却没有写纸条,也没有在里面放上蜡烛,而是在花灯最上头的花朵处用火折子点燃,伸手放进湖中。

两盏花灯自上而下燃烧着,在湖面上显得像是两团火,谢景行一怔,问:“这是祭拜的灯,你在干什么?”

点燃花灯,这就是一盏祭给亡者的灯,好端端的这般热闹,沈妙竟然在这里祭拜死人。

沈妙没理会谢景行的话,只是看着那花灯从渐渐燃烧到火苗将花灯整个吞没,许久后,湖面上再也没有两只花灯的影子。

重生一世,有些事情可以重来,有些事情却无法重来。比如婉瑜和傅明,前生今世,再见即是永别,这一生,再也没有那个温柔大方的公主,懂事稳重的太子了。

一方帕子递到沈妙面前,她抬起头,谢景行不耐烦道:“怎么又哭了。”

沈妙摸了摸脸颊,不知不觉中,她的脸颊竟然湿了。大概是乐景生哀情,连流泪了也不自觉。

见她接过帕子,谢景行开口道:“你有几分义气,以后若是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没头没脑的话让沈妙一时愣怔,看向谢景行,少年的侧脸在满湖如锦花灯下愈发挺拔深艳,他倚着窗口,看向沈妙,眸光中有复杂光芒微微一闪。却是漫不经心道:“我不喜欢欠人人情,今日你既然没有供出我,我也不会亏待你。看你惹上的麻烦也不少,也许日后有相求于我的地方,那时候,看在今日的份上,我也会出手相助。”

沈妙道:“那多谢小侯爷了。”

谢景行一笑,忽而转头看他,语气中多了些调侃:“不过帮归帮,你可不要爱上我。”

沈妙简直要被气笑了,她道:“小侯爷未免想的太多。”

“是吗?”谢景行从窗前走过来,居高临下的俯视坐在榻上的沈妙,忽然拔下沈妙头上的簪子,若有所思的拿在手中端详道:“那你为何要戴着‘我’送给你的簪子?”

他将“我”字故意咬的有些重。

沈妙语塞,刚想说那是丫鬟给自己戴上的,就听见谢景行继续道:“今日你将我摸也摸了,看也看了,不过以身相许那就算了。”他笑的不怀好意:“还没长大的小丫头,我还不至于饥不择食。”

这人说话忒毒!还喜欢颠倒黑白!沈妙前生今世遇到的要么都是伪君子要么都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这样一说话就能把别人气死的无赖,还是头一遭遇到。

“我不喜欢小侯爷,以后也不会喜欢,小侯爷大可放心。”沈妙讽刺道。

“那就好。”谢景行盯着她,唇边的笑容依旧玩味,不过漆黑的双眸中,却在一瞬间透出了某种警告和漠然。他说:“小丫头,我可不是什么好人。”

沈妙不语。谢景行不是好人,她又算得上是好人吗?也许上辈子是,可是这辈子的她,阴毒狠辣,和“好”字却是完完全全沾不上边儿的。

船舫静静的顺着水流往下飘去,窗户外头洋洋洒洒的下起了小雪,湖面上半是雪花晶莹半是璀璨灯火,天上焰火五彩斑斓,这个新年的玉兔节,过的似乎并不怎么样,但终究是特别的。

紫衣少年靠着窗户,漠然的瞧着窗外,也不知瞧了多久,待转过头时,却发现沈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伏在小几上睡着了。

她睡着的时候,面上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和端庄,因着今日一番折腾,脸颊还红扑扑的,围着谢景行那件略显宽大的狐皮大裘,真的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头发已经被暖炉烘的微干,一绺长发遮挡住了眼睛,大约是有些痒,睡梦中的沈妙便皱了皱眉。

谢景行走到她身边,顿了顿,伸手将她那遮住眼睛的一绺长发别到耳后,又从袖中摸出方才从沈妙头上拔下的玉海棠簪子,把玩一转,轻轻插到了沈妙头上。抱胸在沈妙面前看了一会儿,见她睡得香甜,挑眉道:“当着陌生男子睡得安稳,还真是不知害怕。”

又坐了一会儿,船舫摇摇晃晃的猛地一顿,终是靠岸了。

谢景行走到船头,从岸边显出几个黑衣人的身影,领头一人道:“回主子,已经全部处理干净了。主子现在回府?”

谢景行回头瞧了船舱一眼,道:“先去公主府,铁衣,牵辆马车过来。”他回头走到船舱之中,敲了敲小几,沈妙睡意朦胧的抬起头,谢景行道:“到岸了。”

“已经到了?”沈妙一下子清醒过来,瞧了一眼窗外就要往外走,然而腿上的伤到底还没好,刚站起来就腿一软差点摔倒,谢景行一把攥住她的胳膊,想了想,伸手把沈妙外头的狐裘裹紧了些,直接连着狐裘打横将她抱起,往船外走去。

沈妙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伸手去搂谢景行的脖子。抬眸看去,谢景行勾着唇道:“老实点,别占我便宜。”

沈妙:“…”谢景行一手环过她的肩背,他人高腿长,抱起沈妙也毫不费力。沈妙的脑袋靠在他怀里,能感觉到他挺拔结实的胸膛和有力的心跳,竟也有些不自在起来。

待除了船舫,才发觉外头早已站着一众黑衣人,瞧见谢景行抱了个小姑娘出来,虽然竭力忍耐,却都是有些神色有异。最轻松的烦到是谢景行,他走到马车前将沈妙往车里一扔,就道:“去公主府。”头也没回的走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走了,剩下一众黑衣人面面相觑。一个年轻的高个子道:“铁衣,主子怎么抱了个丫头出来?那丫头和主子是什么关系?”

“是啊是啊,”另一个女人也走了过来,摸了摸下巴沉吟:“这么多年了,多少美人都没能近的了主子身,原来主子好这一口。”她眼前一亮:“哈,难怪了。”

“去去去,谁说的。”另一个模样妩媚的成熟女子不满道:“那种黄毛丫头有什么可看的,毛长齐了吗?”

“火珑,知道你喜欢主子,不过这个嘛,嫉妒不来的哦。”之前的女人笑道,看向中间中年男子:“铁衣,你跟主子跟的最近了,那小姑娘谁啊?和主子怎么了,你跟我们说说呗。”

“都闭嘴!”站在中间的铁衣忍无可忍道:“都回去回去!暗部的人都这么闲,明儿就去守塔牢。”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退避三舍,纷纷道:“突然想起还有些事情”“方才那些人尸体处理干净了吗”“还是先回暗部回禀情况吧”“今日可真是凶险得很”一边聊着一边走远了。

铁衣松了口气,这才回头消失在夜色中。

却说另一头,公主府上。外头的人禀明谢景行来的时候,荣信公主已经准备就寝了。

她寡居多年,身边又无子女,每每到了逢年佳节,其实才更显得形单影只。即便宫里的文惠帝与她也有姐弟名义,可终究不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哪能那么真正的亲密。况且在宫中和帝王相处,总不如自己留在公主府自在,所以这么多年的玉兔节,荣信公主既不会进宫,也不会出门游玩,而是静静的呆在府中,就如同平日里一样。

今日却不同,知道谢景行来的时候,荣信公主还有些吃惊。重新更衣好后,才出门迎接,方走到大厅中,便见谢景行已经坐在椅子上等待,瞧见她,也是微微一笑:“容姨。”

荣信公主闺名玉容,同玉清公主又姐妹情深,谢景行叫她一声容姨不为过。

“怎么今儿就过来了?”荣信公主乍见谢景行,有些疑惑,更多的却是欣喜。她自己没有子女,早就把谢景行当做是自己的儿子,她可怜谢景行的身世,当初玉清公主过世,荣信公主来临安侯府吊唁的时候,还将谢鼎骂了个狗血淋头。谢景行虽然顽劣,却待荣信公主十分尊重,逢年过节都会来公主府拜见,只是平日里都是年过初一才来,今年玉兔节却来了,让荣信公主有些意外。

“想念容姨,就过来瞧瞧,容姨不会不欢迎我吧?”谢景行笑道。他本就姿容出色,这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话,俊俏风流的模样直教厅中一众婢女都看红了脸。

荣信公主点了下他的额头,笑道:“连我这个老人家都敢调笑,你这混小子,胆子越发肥了。”

“想念容姨是一回事,不过今夜前来,还得有一事求容姨帮忙。”他道。

荣信公主一愣,随即坐直身子正色道:“景行,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有什么难办的事,尽管跟容姨说。”

“容姨别紧张,小事而已。”谢景行笑着解释:“我有个朋友今日在玉兔节与家人走散了,不巧又落了水,我虽救了她,却有些不方便。还想让容姨以公主府的名义送她回去。”

他虽说的简单,荣信公主一听却明白了其中的事情。虽然明齐对男女之事也较为开放,可是到底女儿家的清誉十分敏感,一不小心传出些风言风语,却是能让人够受。不过…荣信公主看向谢景行:“你的那位朋友,竟然是位姑娘么?”

谢景行点头。

“这么多年,倒没见你身边有过哪位姑娘。”荣信公主突然促狭道:“景行,你也是大人了,不知那位姑娘年方几何,家中可有婚配?”

“容姨,”谢景行无奈道:“她还是个小姑娘。只因之前欠她个人情,所以不得不帮忙。容姨不会不想帮我吧?”

“你说的是什么话?”荣信公主佯怒:“哪次容姨没帮你,行行行,那姑娘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外面的马车上,容姨顺带给她找件衣裳换上。”谢景行道。

闻言,荣信公主看向谢景行的目光更加意味深长了些,谢景行见状,只是摇头好笑,干脆也懒得解释了。荣信公主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将马车上的沈妙扶到府中寝屋休息,与谢景行道:“不过你还没告诉我,她是哪家的姑娘?”

“京城沈家,威武大将军的嫡女,沈妙。”谢景行懒洋洋道。

荣信公主正在喝茶,闻言险些被茶水呛住,她看向谢景行,不可置信道:“那个草包贵女,她不是恋慕定王么?”

谢景行耸了耸肩,荣信公主小心翼翼的看着他,斟酌着词语:“景行啊,世上姑娘千千万,你如今年纪还小…再等等吧。”

谢景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厢荣信公主和谢景行谈心,那头沈妙坐在荣信公主的寝屋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婢女为她整理衣裳头发。

前生荣信公主待她可没有这般热情,也许是瞧不上她这样自奔为眷的做派,也许是觉得她才学粗鄙,总归是待她冷冰冰的。即便是后来她做了皇后,荣信公主也是对她不冷不热。又因为荣信公主常年不在宫中,偶尔进宫一次,看她的目光也不甚友善。在沈妙心中,荣信公主也是个不好相处的人。

谁知道如今这样殷勤,倒让沈妙有些莫名。

------题外话------

见家长_(:зゝ∠)_

第九十六章 亲近

沈妙在荣信公主府上坐了片刻,换了身衣裳,又被婢女重新梳了个好看的头,等喝完一杯茶后,荣信公主才走了进来。

“沈姑娘甚至还好吧。”荣信公主笑道:“已经吩咐厨房去取姜茶了,这么冷的天,暖暖身子,莫要染上风寒。”

沈妙回以一笑:“多谢公主殿下。”心中却是有些狐疑,荣信公主可从来未曾对她这般和颜悦色过,此刻还是那张脸,面上却没有一点儿前生的严厉和冷淡,倒教沈妙怀疑面前的人是不是真的荣信公主。

在她思索的时候,荣信公主也在打量她,目光若有所思。虽然荣信公主不爱出门,可是定京城的风言风语终究还是会落入她的耳中,正因为她并不是经常往外走动,消息还停在许久之前,也就是定京城沈府嫡出五小姐是个草包的事实上。

在荣信公主的印象里,沈妙是个胆小懦弱,偏偏在追求男子一事上极为厚颜大胆的女子,无才无德,生的也是庸俗不堪,哪里配得上相貌才学皆是上乘的谢景行。然而此刻一看,少女姿容清秀,目光清澈如水,即便是坐着,也有几分这个年纪不多见的贵气和威严,让她不由得改观几分。

“今夜万礼湖人潮拥挤,沈姑娘和家人走散,想必是吓着了。”荣信公主笑着道:“等会喝完姜茶,本宫就让下人送你回去。”她面上带了几分试探:“今日你出事,本宫那侄儿可是破天荒的求我来帮忙呢。”

“侄儿”指的自然是谢景行,沈妙瞧着荣信公主意味深长的神情,这话倒也不知道如何接,顿了顿,才道:“谢小候爷侠肝义胆,今日也是叨扰了。”说罢又被自己的话酸了一酸,谢景行侠肝义胆?分明就是黑心肠。今儿个本就是她被谢景行连累,然而现在反倒像是她承了谢景行一个人情一般。

荣信公主见沈妙有些疏离的话,似乎是刻意撇清与谢景行的关系,心中更觉满意。若沈妙是个蹬鼻子上脸的,今日趁着谢景行这点儿功夫就迫不及待的表明和谢景行关系非同寻常,死乞白赖要赖上谢景行的话,荣信公主二话不说就会看低沈妙。虽说对少男少女的情怀乐见其成,可是毕竟是出自礼法森严的皇家,私相授受那回事,还的确是看不上眼。

“说什么叨扰。”荣信公主笑的亲切:“景行那孩子也都说了,你是他的朋友,朋友之间倒不必见外,说起来,景行是本宫的侄儿,你既然和他有交情,将本宫当做是自己的姨母也是可以的。”

沈妙捧着茶杯,差点一口茶呛住喉咙。将荣信公主看做是亲姨母?便是上辈子她嫁给傅修宜,荣信公主真的成了她的亲姨母的时候,后来私下里她想要同荣信公主讨个好,荣信公主却是冷冷的道:“罢了吧,本宫可没有你这个侄女。”

那个冷漠的拒绝她亲近的荣信公主,如今却是亲切的对她道:“将我当做是自己的姨母也是可以的。”,沈妙觉得自己大约是在做梦。

见她有些愣怔,荣信公主更觉得这孩子实诚,倒没有那些侯门小姐的心机,拉着她的手道:“本宫没有孩子,你日后也不妨来本宫这里坐坐。”她褪下自己腕间的镯子给沈妙戴在手上:“这个就当本宫送给你的见面礼。”

“这太贵重了。”沈妙推辞。这镯子是喷沙牡丹翡翠双环响,一共五个金环环环相扣,是已经去世的皇太妃的陪嫁,也就是荣信公主的生母陪嫁,后来荣信公主出嫁的时候送给了她。沈妙前生就见荣信公主将这个双环响,足以见其珍惜之处。

“你戴着便是。”荣信公主笑着道:“不过是个小玩意儿,金银珠宝什么的,想来你们沈家都有,这个不要嫌弃。”

“皇太妃的镯子臣女怎敢嫌弃,”沈妙道:“可还是太贵重了…”

荣信公主一愣:“你怎么知道这是皇太妃的镯子?”

沈妙也跟着一顿,心中暗道一声糟糕。她是因为前生入主六宫之首,自然对宫中女眷的事情悉数皆知,可是今生只是臣子家女儿,这等皇家私事,自然是不会知道。

眼见着荣信公主怀疑的目光,沈妙灵机一动,笑道:“曾听谢小侯爷提起过,谢小侯爷与公主殿下感情甚好,时常提起公主殿下。”

“原来如此。”荣信公主面色顿时柔和下来,欣慰到:“本宫这些年也是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难为他还是个有良心的。”说到此处,看向沈妙的目光又是不一样:“不过,他竟然将此事都告诉了你…”

沈妙身子一僵,果然听荣信公主道:“看来他是真的将你当做‘朋友’。”荣信公主叹了口气:“景行这孩子,看着虽是顽劣了些,却是个好的。这么多年,本宫倒未曾见过他对哪家姑娘这样上心。”她冲沈妙欣慰的笑道:“你是头一个。”

沈妙心中暗道,荣信公主这模样,真的和谢景行生母一般作态。不过谢景行看中她,全然不是因为什么风花雪月,只怕谢景行对她也起了疑心,和那样聪明的人打交道,真是走一步都觉得头疼。

恰在此时,婢女送了熬好的姜茶来,荣信公主一边与沈妙捡些话儿来说,一边看着沈妙喝姜茶。越是和沈妙闲聊,荣信公主就对沈妙越是喜欢。她发觉沈妙非但没有传闻中的草包蠢笨模样,反而见多识广,胸中有大气度,虽是简简单单的闲谈,却也不觉得一板一眼,也不知道养在深闺中的女儿哪里来的这般宽广眼界。想起先前沈妙爱慕定王的事情,荣信公主心中竟然有一丝担忧,虽然定王也是她的侄儿,不过比起傅修宜,荣信公主的心自然更偏向谢景行一边。而这样优秀的姑娘,荣信公主也不希望被自己侄儿错过,闲谈间便一直说着夸赞谢景行的话。

荣信公主性子冷漠古板,别说是外人,就算是亲人,面对着文惠帝,也是冷冰冰的模样,今日却对一个陌生的姑娘相谈甚欢,差点惊掉了公主府一众下人的下巴。

却不知沈妙前生嫁给傅修宜,巴望着能将傅修宜身边所有亲人都讨好,对于荣信公主也是打听了不少,自然懂得投其所好。只是前生收效甚微,如今只是因为多了一层与谢景行的关系,便恰好对了荣信公主的胃口。早知道荣信公主这么好讨好,前生只要打点好同谢景行的关系不就好了么,哪里用得着这样厉害。

直说到一炷香都快燃尽,荣信公主才意犹未尽的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再不送你回府,想来沈将军和沈夫人也都急坏了。本宫已经让人备好马车,这就送你回去。”说罢便起身吩咐来人。

待沈妙随着荣信公主出去后,竟被这阵势吓了一跳,荣信公主的马车华丽无比,更让人震惊的是带了好一众带刀侍卫,荣信公主笑道:“今日街上人多,多些人守着,省的再出什么意外。”

对方一片好心,沈妙断没有拒绝的道理,况且借着荣信公主这阵势的威,恰好可以整治沈府中的一些人。她便从善如流的同荣信公主告了谢,这才走上马车。

定京城的街道上,直到眼下都是人潮未减,焰火果真是要放一整晚的,而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出现这么一众招摇的人和马车,未免引人注目。

在街道拐角的城墙上,此刻正站着一名身披狐裘的少年,他的身边还跟着一名中年大汉。大汉道:“公主殿下竟然派出这么多侍卫护着沈小姐回府。”

“容姨可不是好讨好的人。”少年饶有兴致的道:“沈家这位小姐,本事倒很大。”

中年人默然无声,突然听见身边少年道:“今日抓到的活口怎么样了?”

“回主子,都在塔牢关着,其中三个是死士,已经咬了毒药自尽。剩下三个被卸了下巴,咬死不肯说。”

“那就挑一个捏碎骨头,全身上下一寸都不要放过,杀鸡儆猴不用我教。”

“是。”大汉犹豫一下:“混入城中的…”

“找出来,杀无赦。”

定京城人流如织的繁华,繁华底下涌动的不安和危险,在将军府中都看不到一点儿痕迹。

沈府正厅之中,所有人都肃然立着,站在最中间的沈信夫妇眉宇间难掩焦急忧心,沈丘更是满面懊恼。

找了一整晚都未曾找到沈妙的下落,沈信夫妇也不是傻子,知道眼下这种情况,大约不是被拐子拐走了,谁会不顾几步之外就是沈家护卫强行掳走了沈妙,寻常拐子不会冒这么大的险,怕就怕是有人寻仇。

沈信夫妇不晓得豫亲王府的事情,沈丘却是心知肚明,豫亲王府被灭门大约和沈妙脱不了干洗,若是是豫亲王府的残党有心要为主子报仇,沈妙落到他们手上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沈信连沈家军都出动了,也暗中通知了城守备将城门守了起来,定京城挨家挨户的寻都寻不出来,时间流逝中,沈信几人都已经快疯了。

陈若秋温温柔柔的开口:“大哥大嫂,眼下这么个事情不是办法,要不…还是报官吧,若是报了官,有京兆尹出面总能好些,咱们现在这样搜,不是个办法呀。”

“不错,”沈万也开口道:“大哥,眼下拖得越久,对小五越不利,沈家军一直在外头搜寻,别人看到了也会猜疑的。”

沈玥站在陈若秋身后,低着头免得让人看出她翘着的唇角。活该!沈妙走失了这件事大约是她今日听到最让人欢喜的一件事,她什么都不想,就盼着沈妙也如沈清一样被人污了清白送回来,那从此以后,沈家的嫡女中就她一人独大。那时候,就算沈信夫妇兵权在握,还有沈丘这个哥哥护着又如何?沈妙名声全毁,下半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

“不行,”罗雪雁柳眉一竖,狠狠瞪了一眼陈若秋:“若是报了官,娇娇的名声就全毁了!”今日沈妙走失,本想瞒住别的人,奈何沈家几房的人都是人精,纸终究包不住火,沈妙不见的事,到底被捅了出来。

而沈信和沈丘搜寻一整晚未果,只得令手下先继续寻人,自己先回府做打算。

“大嫂,”陈若秋一脸真诚:“娇娇的名声重要还是性命重要?若是女儿家都为了名声反倒失去了性命,想来大嫂日后也会后悔的。”

“陈若秋,你诅咒谁呢!”罗雪雁一听,顿时怒喝道。她是个急性子,说她自己也没什么,可最容不得别人说沈妙一个不好,立刻就和陈若秋翻了脸。

“吵什么吵!”一直沉默不语的沈老夫人却是开了口,她怒视着罗雪雁:“你自己把五姐儿弄丢了冲别人发什么火!老二家的说错了?时间久了,五姐儿命都没了,还管名声做什么!”

这话表面上听着的确是在为沈妙着想,可是罗雪雁就是觉得不舒服,下意识的就想反驳。

“对啊大婶,”沈垣也开口道:“就算不报官,沈家护卫在外头这么大阵势的找人,只怕明日就有人猜得出真相,到时候报官不报官又有什么区别?”

沈垣本就将沈妙视作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如今他还没动手,沈妙自己就遭了秧,不火上浇油一把怎么说得过?

沈贵就更高兴了,只是他惯来不会做出头的人,只是面上惋惜道:“哎,小五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遇上这种事了。大哥,你可有什么仇家?”沈贵最恨的,莫过于沈信了。沈信功勋卓越,朝廷上事事压他一头,若是沈妙是因为沈信的缘故而出事,只怕沈信会内疚一生,沈贵就往沈信心尖上戳刀子。

万姨娘拉着沈冬菱站在沈贵身后,她是姨娘,这里没有她说话的份。便听着别人说话不吭声,只是暗暗庆幸将沈冬菱拉的紧,没让沈冬菱也被人拐走。沈冬菱低着头,瞧不清楚她的神情。

“行了老大家的,左右都是要被别人知道的,眼下报官兴许还能让五姐儿少受点苦。早些报官吧。”沈老夫人道,眼中却是闪过一道精光。她最恨的就是老将军原配所生的儿子事事压她所生的儿子一头,好歹沈妙不争气,让她心中舒坦多了。谁知道不知什么时候起,沈妙把沈清和沈玥都比了下去,加上现在沈丘日日在府中晃荡,让她心中堵得慌,这一次难得看沈妙倒霉,沈老夫人几乎是窃喜的。她巴不得报官报的所有明齐人都知道沈妙被拐子拐走,最好失了清白,沈家大房抬不起头,这才叫人畅快哩!

沈信和罗雪雁还未说话,沈丘却是握紧了拳头,他年少气盛,却不代表不会察言观色,这些人表面上口口声声都在为沈妙着想,可眼中闪烁的,都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光,难怪了,难怪一年时间沈妙的变化如此之大,心机深沉,老成的不像个孩子,可不就是被沈家逼出来的。从来没有一刻像眼前这般清晰的认识到,沈妙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罗雪雁和沈信对视一眼,目光几乎是凶狠的。如果说祠堂失火一事尚且还有些误会可言,毕竟他们没能看到事情的起因,可眼下这一幕,却是清清楚楚呈现在眼前,罗雪雁是愤怒的,而沈信却是极端震惊和失望。

他待他们赤诚一片,尊重和帮忙,而在他女儿出事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窃喜,沈信突然就觉得,过往那些其乐融融、和睦友爱的画面是多么讽刺。

沈玥担忧的开口:“那些人会把五妹妹怎么样呢?五妹妹生的好看,听说生的好看的姑娘,拐子都会卖的特别远…若是不是拐子,只怕废了这么大周折,也不会让五妹妹好过吧。”说着便流下两滴眼泪,仿佛极为悲伤地模样。

一边安静站着的沈冬菱眼中划过一抹讽刺,却还是呆呆的未曾说话。

“大哥,到底报不报官?”沈万问。

气氛正是僵持的时候,忽然听得外头传来小厮气喘吁吁地声音:“夫人,老爷,五小姐回来了!”

那小厮跑进大堂,气都没歇一口,道:“五小姐被公主府的人送回来了!”

众人先是被小厮说的沈妙回府的事惊了一跳,沈信夫妇正是惊喜的时候,乍闻公主府三字,一时间没回过神。倒是沈万心中一动,上前一步问道:“哪个公主府?”

那小厮喘过气儿来,有些兴奋道:“是荣信公主殿下,派了好多人护送五小姐回府,侍卫都在府门口站着呢!”

荣信公主?

陈若秋脚步一顿,一下子咬紧了唇。

荣信公主不问朝廷事,对于男人们或许没什么,可对于女人们却不一样,尤其是京城中的贵妇圈子。如今宫中的女眷们都要卖荣信公主一个面子,可荣信公主本人却极难亲近,她严肃古板,多少贵夫人想要讨好都吃了亏,而这个传说中最为古板严肃的公主竟然亲自送沈妙回来?瞧着这阵势,竟然还不低?

陈若秋心中妒忌的快要发疯了。

沈信和罗雪雁二话不说就奔出门往府门走去,其余人见状,也都跟了过去。便见将军府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待走得近了方看的清楚,都是穿着盔甲的带刀侍卫,那么多人着实令人心惊。而门口也围了一众看热闹的百姓,大约都是不知道沈府这是在玩什么花招。

沈信和罗雪雁一愣,这么多侍卫出乎他们的意料,便见一个女官模样的人走到马车边,将沈妙扶了下来。

罗雪雁连忙迎上去,担心道:“娇娇!”上上下下将沈妙打量一番,见沈妙神色如常,方才松了口气。

那女官笑着道:“今日是公主殿下在万礼湖游玩的时候,不巧遇着走失的沈五小姐,公主的马车不小心撞倒了沈五小姐,便带沈五小姐回公主府休憩,没想到惹得沈将军和沈夫人着急,公主让婢子道歉。”

一番话便坦坦荡荡的解释了沈妙为何会和荣信公主走到一起,虽然其中还有些蹊跷,可是荣信公主都发了话,谁还敢质疑不成。今日弄了这么多侍卫,引起这么多人围观,怕就算是有人想放出什么不利的流言也无人相信,这是真真正正的证实了沈妙的清白。

人群后,沈老夫人气的脸色铁青,今日好容易就等着沈妙倒霉,偏偏中途出现了个荣信公主,沈老夫人便连多管闲事的荣信公主也一并恨上了。

“公主殿下客气,应该是沈某多谢公主殿下救下小女。”沈信回道。

那婢子连忙侧身避过,笑道:“不敢受沈将军的礼。人已送到,婢子便先行离去。”说罢便又催那些护卫动身,要走时,忽而又想起了什么,走到沈妙身边道:“公主十分喜爱沈五小姐,今日招待匆忙,走之前还说了,沈五小姐日后若是得了空闲,还请去公主府多坐坐,公主殿下定会好好招待的。”话毕才随着那马车侍卫队伍离开。

荣信公主十分喜爱沈妙?还让沈妙得空去公主府坐坐?

沈家人都站在府门口,为那女官最后说得一句话而呆怔。沈玥差点把手中的帕子都绞碎了,她自然晓得荣信公主,也晓得这位公主有多难亲近。如今沈妙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法,连荣信公主都对她刮目相看,终究和皇家攀上了关系,那日后是不是可以和定王殿下搭上关系?

沈玥这回是真急了。

沈冬菱目光动了动,听见万姨娘羡慕的声音响起:“五小姐真走运,这可是公主啊。”

沈垣冷哼一声,再也不看府门口一眼,转身拂袖而去。沈妙对着沈家人微微一笑:“今日让大家操心了。”

她这么轻描淡写的一说,立刻就让沈信夫妇想起方才沈家这些人的嘴脸,顿时脸色有些难看。而见沈妙无事,沈家一众人俱是失望有加,再看沈妙只会气的喘不过气来,等沈老夫人斥责了沈妙几句,便纷纷寻了个由头离开。

沈妙随着沈丘他们往西院走,瞧见沈丘他们不甚好看的脸色,心中便了然。

之前她便是故意拖着不让公主府的人提前告诉沈家这头他的下落,患难见真情,同样,患难也能见假意。沈信对沈家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扭转性子,就如同她前生没到最后一刻之前都对傅修宜报以希望一样。人加诸的感情不可能一夜之间收回,要想让沈信彻底对沈家改观,还需要一些时间。

恰好可以趁着这个时机让沈信看清楚,沈家人究竟是怎样一群豺狼。他们尚且在府中的时候,面对落难的沈妙,沈家人都能如此落井下石,而当沈信不在定京时,沈妙所遭受的一切,沈信不是傻子,自然能猜到。

果然,到了西院,沈信和罗雪雁又仔仔细细的询问了今夜的一些事情,确认她无事,这才嘱咐沈妙早些休息,二人离开了,临走时还叫上了沈丘,明显是要商量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