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6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8 章

“之前听人说小学里的那帮小萝卜头都喜欢小刘老师,我还不大相信,今天看到你这个样子,才知道那些小孩儿说的不假啊。”老李站在她身后不远处,赞许地说道。

刘好好小心翼翼地把钱和收据收好,转身看着老李,他的脸和前世外公只能算是轮廓相似,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分辨地出来的,如果不是刚才那个角度正好,她说什么也不会认错。

看着这张脸,她的笑意也变得更加真诚了,甚至还带上了一抹怀念,“您是听陈俊华说的吧?”

老李点点头,很坦诚地说,“我教了一辈子的书,看到好苗子就心痒痒,陈俊华是我在大目生产队见过最有潜力的孩子,他的聪明百里挑一,只要好好教导,他今后一定能够出息!”

“所以您平时不但教他习字读书,还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难怪他比同龄的同学要成熟得多。”

“你怎么知道是我教的,他家老人也是明事理的,怎么就教不出这样的孩子?”老李的眼神十分好奇,却没有否认。

“他家老人是明事理,粗通文墨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教他大学、中庸就太难了点儿吧?”刘好好低笑道。

“你,你怎么知道?”老李紧张兮兮地看着她,显然被吓住了,这年头读大学、中庸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已经被吓得如惊弓之鸟了。

“您要真怕,就别教他这个,他年纪小难免透出口风去,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怎么办?”她低声埋怨道,在那篇作文里,她看到的不止有成语,还有大学、中庸里的句子,当时就被吓了一跳,陈俊华说那是他祖母教的,她下意识的就不大相信,现在见了老李这么紧张陈俊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老李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十分聪明,最关键的是投了他的眼缘,看上去格外亲切,便也笑道,“照你的年纪应该也没学过大学、中庸,你怎么知道里头的内容是什么?俊华随口说两句,你就知道出处?”

这也是老李敢在乡下教小孩儿念这些的原因,生产队里读过书的寥寥无几,可没有大学里那些文化人你来我往地抠字眼,斗得那么激烈。

“好歹我也是读过高中的人,您别这么瞧不起我,课本上没教的东西,也不是没地方能看得到啊。”刘好好抿嘴直笑,“您到生产队里来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对您可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您姓李。”

“是我小看你了,”老李推了推眼镜,眯着眼笑道,“我对你倒是印象深刻啊,之前说你要嫁给京城里的大官了,后来又说你看上个小知青,闹着不嫁人,还要跳河,再然后又收服了学校里那帮小萝卜头,教他们唱歌画画,给他们讲故事,在生产队里可是名人啊,你们学校恐怕没几个不喜欢你的孩子吧?”

“我这人生经历也算是够丰富的了。”刘好好也笑,对老李却更加好奇了,他长得和自己的外公相似,但性格却截然不同,外公是个闷葫芦,和陌生人聊不到三句话,他却开朗得和谁都能聊起来,“您在城里也是教书的?应该是大学里的教授吧?不知道您教的是什么?”

“我在H大里教化工。”

她总算明白了,难怪陈俊华发达之后会那么大张旗鼓地捐钱建楼支持教育,光在H大就捐了一个图书馆,一栋教学楼,还有一个大型的化学实验室,原来是要报答老李这份知遇之恩,只是不知道他报恩的时候,老李还在不在人世。

第八十八章 邀请

她看着老李的脸,心里有股冲动,外公也是H大的教授,不过教的是物理,她有心想要探问家人的消息,可是就这么突兀地问,实在是找不到借口。

只得强行抑下冲动,安心撇掉这一节,专心和他聊了起来,“化工可是很热门的专业啊,四化建设可离不开化工,您不在学校教书育人做科研,到咱们这儿来真是埋没了。”

“避避风头吧,”他摇摇头,遗憾地叹了口气,“现在的大学生底子不行,你也知道学理工科没有基础是不行的,现在能正儿八经地学下去的没有几个,总这么唯…”

“成分论”三个字还没说出口,刘好好就立刻打断他的话,“您来我们大目生产队也挺好,这是我们的福气,您有空的时候,能不能请您来我们小学开讲座?”

老李回过神来,不无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祸从口出的道理他是知道的,但是知识分子习惯了直抒胸臆,他又是个性情开朗的,有的时候难免口无遮拦,幸好刘好好机灵,完全不给他犯错的机会。

“到小学去开讲座?”老李有些发懵,让他一个大学教授,曾经的化工学院的院长去小学里开讲座?他要讲些什么?

“讲讲科学家的故事吧,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可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你心还挺大的,还想把他们都培养成科学家?”老李又惊异又好笑,农村生活条件差,教学条件更差,能成才的可不多。

教育是稀缺资源,他们那一代的科学家大都家境优渥,因为只有家境优渥的人才能让家中子弟接受教育,普通农民能吃饱穿暖地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您可别看不起这些农村孩子,说不定他们里头还真能出好苗子呢。”刘好好半开玩笑道,“我也没想把他们都培养成科学家,这也的确不现实,我只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不要一辈子都过得浑浑噩噩的,在他们越小的时候让他们多接触这些,对他们今后的性格和三观的养成有好处。”

“我怎么会看不起他们?我被下放到农村就是来向农民兄弟学习的,小刘老师,我发现你挺会上纲上线的啊,”老李指着她笑道,“我挺佩服你的责任心的,但就是担心孩子们听不懂,反倒让他们对科学更没兴趣了。”

“您也别讲得太深,多讲些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您给他们讲故事,肯定喜欢。”

“说到讲故事,谁能比得上小刘老师你啊,你都快成这帮孩子的故事大王了。”老李笑道,“给孩子们做讲座的话,结合一些小实验会不会更生动有趣一些?”

“还可以有小实验?”她的眼睛亮了,“这太好了,这样更直观,您还把实验室搬到乡下来了?”

“当然不是,”他一脸黑线,“这些小实验的材料都是平时常见的,只要提前准备好,在家就能做,我想既然是科普启蒙,也不必拘泥于我的专业,有一些物理小实验,材料也是随处可找的,讲起来也更生动。”

“太好了!这样就生动多了!您果然是行家!”刘好好高兴地说,专家们的脑子果然好使,一点就透,她只需要出个主意,他就能想出一整套方案。

“这样吧,我回去整理讲稿,到时候先给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你先提出来,我再改改,给孩子做讲座我还是头一遭。”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老李也变得兴致勃**来,他的内心还是渴望重新站上三尺讲台的,哪怕是给这帮小萝卜头做讲座。

何况他虽然下放到了农村,但是还是享受干部待遇,工资足以养活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苦,但负担没有一般农民那么重,挤出时间给孩子们做讲座还是能够办得到的。

“好的,没问题。”刘好好笑眯了眼,心里十分雀跃,这可是重点大学H大的教授啊,就算是几十年后重点小学的小学生也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听到大教授给他们作科学启蒙讲座。

“不过小刘老师,你和我听说的那个女孩子真的完全不一样,要不是大家都认识你,我都要怀疑你是冒充的了。”老李叹道。

“你听说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不是故事大王吗?”她一脸无辜地反问。

“故事大王是那帮孩子给你的封号,我听其他人说你的心思根本不放在教书上,还特别高傲刻薄难相处…”老李是个耿直的人,觉得和她谈得来,也不顾会不会伤她的面子,把之前那些道听途说来的,对她的观感全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你挺好的一个姑娘,怎么会被说成这样?”老李摇摇头,颇有些为她抱不平。

“心思不放在教书上,肯定是唐校长说的吧?”刘好好也不以为忤,朗声笑了起来。

老李被噎了一下,无语地看着她,“其实他也没什么恶意,就是为你担心而已,不过他也有和我们说起你变了不少,只不过我们都不大相信而已。”

唐明亮算是生产队里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和老李、夏医生这些下放干部很谈得来,经常在一块儿下棋聊天,虽然他们都不是八卦的人,但有的时候也难免会聊到生产队里的热门新闻,刘好好就是经常上大目生产队八卦新闻头条的人。

“毕竟我之前的名声太坏了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她大大咧咧地笑着。

天色渐渐晚了,刘好好转身去买了几块白面馒头,“李教授,来,垫垫肚子吧?”

老李脸色大变,一脸紧张地朝左右看了看,“可别叫我教授!我现在已经下放了。”

“行!李老师,”刘好好从善如流地笑道,老李恐怕是在H大被吓着了。

她将馒头塞给陈俊华的父母,陈家的家庭情况很差,连白面馒头都没吃过,两人咽了口口水,将馒头小心翼翼地塞进兜里,谁也舍不得拿出来吃,只有陈俊华的母亲拿了一块馒头撕成小块,泡在开水里一点一点地塞进陈俊华的嘴里。

第八十九章 顶罪

陈俊华断断续续醒了好几次,但因为发着高烧,身体虚弱,没有什么精神,只是睁了睁眼,又重新睡了过去。

“我看你们也没必要在这儿守着,”李碧英走上前来,给陈俊华量了量体温,扭头和刘好好说道,“这孩子的父母留在这儿就行了,你们回吧,人太多也影响卫生院的工作。”

“可是…”刘好好有些犹豫,万一陈俊华的病情有反复,又要用药,可能钱就不够了。

她才说两个字,李碧英就猜到了她想说什么,快人快语地说,“别担心了,这儿不是有我吗?实在不行我先垫了,下回你们再还给我,难道我还怕你们赖账不成?”

陈俊华的父亲此时也笨拙地开口,“小刘老师,你先回去吧,多亏你了…”

“是啊,天晚了,路不好走,你们可要当心些。”陈俊华的母亲说话朴实中带着浓浓的感激。

刘好好心底一松,知道他们夫妻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也爽朗地应了一声,“行,那就辛苦你们了,我和李老师就先回去了。”

好在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天黑得越来越晚,刘好好和老李紧赶慢赶的,总算在天全黑之前到了家。

程招娣已经点起了煤油灯,刘长生没有出去听人聊天,虎着脸坐在一边,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

“大姐,我在锅里给你热着饭呢。”刘学习麻利地进了厨房,将地瓜粥摆上桌,悄悄给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小心些。

“吃什么吃!人家在外头早就填饱肚子了,还稀罕家里这一碗粥?!”刘长生阴阳怪气地说。

“阿爹,您这是在生谁的气呢?”刘好好笑盈盈地说,语气轻快而亲昵。

刘长生“哼”了一声,一口气被她嬉皮笑脸地堵得发不出来,索性怒气冲冲地别过头去,刘好好这招越使越熟练了,你朝她发火,她就笑脸相迎,让你一拳砸在棉花上。

程招娣一脸哀怨地看着她,“咱们家也没有余粮,你怎么就那么大方地拿家里的钱去给那个陈俊华看病?那可是你阿弟阿妹将来读书的钱啊。”

“还读什么书?要我说就该让他们全都下地干活!还真以为自己是读书的料子!”刘长生忿忿道,将怒火转移到了几个小孩子的身上,谁让他们成天向着刘好好,忘了谁才是他们的亲爹!

“我们上山挖山货的时候,本想着打只野兔咱们晚上也能吃顿好的,谁想到竟然把陈俊华当作野兔给打了,一棍子下去,陈俊华当时就倒下了,我们都给吓坏了,要是他就这么死了,咱们可就成了杀人犯了!”刘好好说话的时候,表情十分紧张恐惧,说话的语气阴森森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渲染出一种恐怖的气氛。

胆小的刘长生和程招娣立刻就被吓到了,他们只听人说刘好好阔气得很,出钱送陈俊华去公社卫生院看病,哪里知道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陈俊华竟然是被他们打的吗?

“杀人犯可是要枪毙的!”刘好好压低了声音,屋子里更加阴森了,刘长生打了个寒噤,刘向上更是“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陈俊华是我打死的!我不想死啊!不要枪毙我啊!”

刘向上一哭,程招娣吓得双腿一软,瘫在了椅子上,全身提不起一点劲儿,刘长生也吓得脸色灰白,说不出一个字来。

刘向上可是他们的独苗啊,谁都能出事,就是他不能出事。

虽然成功吓到了刘长生和程招娣,但她却没想到刘向上会吓成这样,再看看也瘫在一旁,吓得说不出话来的刘学习和刘天天,她不由得有些愧疚。

他们仨毕竟还是孩子,尤其刘向上还只有七八岁,看到陈俊华挨了自己一棍子,人事不知地躺在那里,已经被吓得不轻了,被她这么一说也难怪会吓得痛哭不已。

她拍了拍刘向上的肩膀,正准备开口安慰他,刘长生却说话了,“这一棍子不是向上打的,是学习打的,要有人来查,全家都得这么说,向上是独苗,无论如何都不能出事!”

他这话一出,全家人都惊呆了。

“杀人犯可是要枪毙的!”程招娣抖着声音说,虽然她心里也把刘向上看得最重,可是要把责任推到无辜的刘学习身上,她也有些于心不忍。

“就是因为要枪毙,才不能让向上送死!”刘长生心烦意乱,但是态度却很坚定。

刘好好目瞪口呆,没想到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偏心冷酷的父亲,她一直教导几个弟妹要团结友爱,拧成一股绳,守望相助,他却用他的狠心在他们姐弟四人中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想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将无辜的女儿抛出去顶罪,他这副做派,今后他们姐弟还能和睦得起来吗?

刘学习满心苦楚,她固然不想死,可是她知道她的命在父母的眼里就是这么低贱,她也早该认命了;刘天天则暗自庆幸被牺牲掉的不是自己,但是现在已经牺牲了一个二姐了,今后如果刘向上再犯什么事,估计就要让她去顶罪了,想到这里,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刘向上,都是这个惹事精!

刘向上则一脸茫然,明明是他打了人,怎么变成是二姐干的了,他有些不明白父亲的意思,难道要让二姐去替自己死?

他无措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大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样复杂的情况。

刘好好深吸一口气,才将翻腾的怒意压了下去,装作诚恳地开口,“阿爹阿妈别急,陈俊华是生是死还不知道,卫生院的条件好,说不定他能活下来呢,当初夏医生说他没把握救活陈俊华,让我们送到卫生院去,所以我才那么急匆匆地把他送到公社卫生院去,只要陈俊华能活下来,咱们家就没罪啊!”

“对对对!陈俊华要是活着,无论是学习,还是向上就都没杀人了!”程招娣抹了一把眼泪,急急地说,“你把他送上去了,到底救活了吗?”

第九十章 委屈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情况怎么样,上头的医生让我们先回来,只留下了陈俊华的父母,我给付了医疗费,陈俊华的父母看我态度诚恳也没说什么。我觉得只要他能活下来,就应该不会追究我们了,但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就说不好了。”

“没事的,没事的,肯定没事的!”程招娣双手合十,不住地祷告着。

“这钱是该花!”刘长生长长吐了口气,这才发现背上已经出了一身冷汗,“等陈俊华回来之后,咱们杀一只老母鸡给他送过去补补身体,就把这事儿给揭过去。”

程招娣不住地点头,“只要陈俊华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肯定没事。”

“现在还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事,我回来的时候他还没醒,留在卫生院里观察,医生说如果今晚能醒,应该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真的是被我们打的吗?可为什么外头都说陈俊华是被蛇给咬了…”刘长生希冀地看着她,只要陈俊华是被蛇给毒死的,那和他们家就没什么关系了。

“咱们打了陈俊华一棍子的事儿难道要闹到全生产队都知道?是我特地遮掩下来的,真要闹到那个地步,陈俊华就算活下来,咱们家也落人把柄了,如果有心人真要追究起来,说不定还要告我们故意伤害,把我们抓去判个五年十年的。”

刘好好三两句话又把刘长生和程招娣给吓得心惊胆战的,“遮掩的好,遮掩的好,可千万别传出去。”

“陈俊华被蛇咬了是事实,被我们打了也是事实,但是他要真有个三长两短的,究竟是被蛇毒死的,还是被我们打死的,谁能说得清楚?他们家就他这么一棵独苗,要真出事了,找蛇算账找不到,肯定就得把火往我们身上撒,他们家要是真和咱们家拼命,咱们几个也架不住啊。再说了,他们家的成分虽然不好,但是阿公现在走了,妒忌咱们家的人也不少,如果有人故意挑唆他们家去上面告咱们,咱们一家恐怕真的…”

刘好好说到要紧处,故意意味深长地住了口,刘长生和程招娣哪里还敢多说些什么,只觉得花了些钱,救了全家人已经是大大地划算了,不住点头保证绝对不把刘向上打了陈俊华的事情往外传。

他们宁愿当无私救助陈俊华的傻子,也绝对不敢担杀人嫌疑的恶名。

心里头打定了主意,刘长生和程招娣在刘好好和刘学习面前也有些不自在,为了陈俊华的事儿,他们又是怒斥刘好好,又是想把刘学习推出去顶罪的,当下不觉得有什么,回过头想想自己好像真的对她们有所亏欠。

刘长生坐不住了,第一个站起来,拎着茶壶去串门听人聊天了,程招娣则是热络地去劝刘好好把地瓜粥给喝了。

刘好好的城府很深,无论心里究竟怎么愤怒生气,面上总是不露分毫的,照样笑盈盈地喝粥,还不时地和程招娣闲聊两句,顺着父母的意,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刘学习显然就做不到了,她呆呆木木地坐着,满心苦涩,她知道自己嘴笨,父母向来不喜欢她,可是没想到会厌恶自己到这个地步。

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推出去顶罪,那或许是死罪呢,自己这条命在他们眼里竟然这么不值钱。

明明大姐的话还没有说完,他们就那么迫不及待地下了决定,在他们眼里自己恐怕一直都是个多余的人吧。

“在外头忙了一下午,还是学习熬的地瓜粥好喝,明明是那么难吃的东西,也亏了学习这双巧手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刘好好将一碗粥喝得一滴不剩,笑眯眯地看着刘学习,她受的打击最大,她很担心她会就此一蹶不振。

刘学习的眼睛亮了亮,但是眼里的光很快就熄灭了,大姐偏爱她,一定是故意说来安慰她的,连她自己都不觉得地瓜粥好喝,她根本就是个多余的废物…

“这么多年来,学习为咱们家付出了很多,阿爹阿妈平时要下地干活,我不会做家务,天天和向上年纪还小,多亏了学习把家里的事情担了起来,说起来,我们都有愧于学习啊,阿妈,你说是不是?”刘好好的话是说给刘学习听的,更是说给程招娣听的。

程招娣也知道刘长生刚才的话怕是伤到刘学习的心,脸色有些尴尬,几不可察地应了一声。

“学习,你和天天、向上一样,都是我刘好好的弟弟妹妹,只要你没有犯错,我就绝对不会让人冤枉你,你放心,有我在,就一定护你到底!”刘好好这段话说得掷地有声,就连刘天天和刘向上都听得有些激动。

只要有大姐在,一切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尤其是刘向上,一想到陈俊华闭着眼白着脸的样子,就怕到不行,刘好好是他唯一能够抓到的浮木,对她说的话,他发自内心的崇拜信服,大姐会护着刘学习,就一定会护着他刘向上。

刘学习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在刘好好的印象中刘学习任劳任怨,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都没有流过泪,而这次她却再也不逼着自己隐忍了,呜呜咽咽地似乎要将多年的委屈全部倾倒出来。

她哭得很伤心,就连刘好好听了都觉得一阵阵心疼,程招娣更是脸色发白,嗫嚅着双唇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她知道这个女儿听话,但也正是因为她的过分听话,才让他们都忽视了她的存在和她的感受,她以为她不会争,就是心甘情愿地愿意为这个家付出,现在才知道她也是有委屈的。

说起来,几个孩子里最像她的还属刘学习了,她在娘家的时候,也是这样隐忍着付出自己的一切,她忘了自己有没有难过过,怨恨过,现在想起来满脑子都只剩下麻木,仿佛她生来就该为娘家,为婆家付出一切。

可是这本来就是做女人的命啊,既然是女人就得认命。

刘学习的哭也勾起了程招娣的伤心,她知道刘学习怨他们,可是谁都不好过,她也不想要亏欠这个孩子的,她这个做阿妈的苦谁能理解?

第九十一章 决心

看着程招娣也跟着落泪,刘天天和刘向上都傻眼了,不知道她好端端地哭什么,两双眼睛都直盯着刘好好瞧,盼着她出来劝解。

可是刘好好仿佛没看到程招娣的眼泪似的,自顾自地去洗碗,任程招娣在那里流泪。

她对刘长生和程招娣也是有怨的,刚才他们那牺牲刘学习保全刘向上的想法也惊到她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偏心了,他们是要准备牺牲掉女儿来保全儿子的。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讨喜的刘学习是第一个被牺牲的对象,接下来应该是刘天天,然后就该轮到她了。

她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她没有重生在这具身体上,以原主刘好好她们三姐妹的能力,会被刘长生夫妇榨干最后一滴血,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

刘长生他们并不是有多心狠手辣,相反他们还是很老实本分的一对夫妻,只是他们把独子看得很重,除了是传统观念作祟之外,还和他们生了三个女儿,才生出刘向上这么一个独子有关,因为稀有,所以珍贵。

而且这种观念在农村也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事情,甚至还有人因为生不出儿子来,把亲生女儿卖掉,去买别人的儿子养,他们看多了这种事,自然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头到尾他们都不觉得有错。

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刘学习和刘天天虽然会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而难过,却不会生出太多的怨恨,如果不是刘好好一直给刘向上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刘向上也一定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刘好好不一样,她曾经是父母捧在手心里千娇万宠的宝贝,拜独生子女政策所赐,她身边的女孩子们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来就不觉得女孩有哪里不如男孩的,对刘长生夫妻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完全无法接受,她对刘学习所受的不公平的愤怒比刘学习还要更强烈。

她在屋外站了一会儿,眼神变得十分冷漠冰冷,还好她从未指望过要从这对父母身上得到亲情,否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她不能被这种负面的情绪所左右,她暂时无法改变父母的思想,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强刘学习的自信,让她自立起来,还有刘天天和刘向上,她也一定要让他们离开这个充满了重男轻女氛围的家庭,否则刘向上迟早会被养废掉。

她吐了一口浊气,打了一盆水进屋,“来,擦擦脸吧。”

刘天天和刘向上此刻正看着相对而泣的母亲和二姐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见她进来,如蒙大赦地跑过来帮忙。

“阿妈(二姐),擦擦脸。”

两个小孩子乖巧的模样,融化了程招娣和刘学习的心,尤其是刘学习,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关心过,感激地从刘天天的手里接过毛巾,低声地道了谢,一脸赧然地擦着脸。

她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在弟弟妹妹的面前哭,真是让人笑话,她习惯了逆来顺受,难得受到这样的关心,心里的怨气早就散了。

“学习,你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你不要忘了你的姐姐和你的弟弟妹妹,一直都在关心着你,所以打起精神来,努把力给自己争气。”刘好好给她加油鼓劲,却故意略过了刘长生和程招娣。

程招娣并不傻,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得有些难堪了,可是刘好好说的都是事实,她实在没有办法反驳,只得低下头去,埋头做起了针线活。

“哭也哭过了,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先抛到一边,离考高中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给你出了一张模拟考卷,你来做做看。”刘好好直接将一张卷子递过去给她,“现在别再胡思乱想了,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卷子上来,把现在当成是在考场做考卷,别走神!”

“你们两个也别得意,先把这几道题给认认真真做了。”刘好好给他们一人出了几道题,几个孩子向来不敢违逆她的意思,都开始老老实实地做题,而她则在旁边,一会儿翻翻刘向上的课本,一会儿翻翻刘天天的课本,除了帮他们预习复习之外,她还得为明天的课做准备。

这段时间她已经和孩子们培养出了感情,孩子们喜欢她,崇拜她,她也从中得到了成就感,开始摸索着制定自己的教案。

她把小学阶段的所有课本都找了出来,进行总结归纳,先针对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四门课制定大纲,在根据她现在给孩子们教授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补充。

在完全没有任何教学参考书可供借鉴的条件下,身为一个新手老师,独立完成这么多教案工程量很大,可她并不着急,现在这点工作量与她过去相比真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就一点一点地慢慢填充完整,同时进行补充完善。

乡村的教学条件不好,美术课没有彩笔,她就让孩子们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甚至地上画画;音乐课没有钢琴,她就用口琴给孩子们伴奏。

对于语文数学这种主科,她则着重在打牢基础上,低年级的孩子必须完全掌握拼音、识字和加减乘除,只有他们完成了任务,她才会给他们奖励一个个小故事,有的时候甚至将这些知识点融进了小故事里。

她满意地看着自己编的小故事,设置的小游戏,这一个个小细节在几十年后来说可能很粗糙落后,但是在现在却已经是个很大的突破了,她突然发现自己今后要是不从政,作一个儿童教育学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过了两天陈俊华总算从公社卫生院回来了,据说咬他的竹叶青很毒,虽然及时对他进行了处理,但他还是因为体质弱而感染了,在卫生院断断续续发了几天的高烧,才总算没事了,医生说他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被送到卫生院来,在家里躺着十有八九是要没命的。

第九十二章 进步

刘好好这次又出钱又出力,陈俊华一家对她是感恩戴德,哪里还会去追究刘向上打了陈俊华那一棍子的事,那伤在背上,一看就知道是皮外伤,没几天就消了,可刘好好非但没有推卸责任,还尽心尽力地帮忙。

“小刘老师,您这份情我这辈子是还不上了,下辈子我做牛做马也要还给你…”陈俊华的祖母老泪纵横,差点给刘好好跪了下来。

“您老这是做什么啊,俊华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又不小心打伤了他,于情于理都是我们都该送他去卫生院,您这样谢我,我羞得都不知道该把脸往哪儿搁。”刘好好连忙一把扶起她,觉得现在的人真是淳朴,要换成几十年后,她还得做好被人讹上的准备。

“这几个鸡蛋是我们自家产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给俊华补补身子,他身体本来就比一般的孩子弱,又被这么折腾了一回,可别伤了元气。”她将小竹篮递给他们。

“这怎么使得?”陈俊华的父亲和祖父连连推拒。

“这是我阿爹阿妈非要我带过来的,他们知道我们不小心打了俊华一棍子,心里难受着呢,你们就收下吧,他们心里也能好受一点。”刘好好的态度很坚决,被她上次吓唬了一番后,刘长生和程招娣本来是准备将家里的老母鸡送过来的,是她劝他们说,陈俊华现在也没什么大事了,送老母鸡太贵重了,也太扎眼了,人家陈家也不敢收,还会招来村里的议论,送几个鸡蛋表表心意就算了。

刘长生和程招娣在这件事上对她是言听计从,听她这么说,还给家里省了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鸡,自然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

“你们一家都是好人呐。”陈俊华的家人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只是反反复复地念叨这一句话。

他们在生产队里受尽人们的白眼,刘好好一家是少数几个对他们表示善意的人家。

刘大力在世的时候,待人接物十分仁厚,从来不摆架子凌驾在别人之上,刘长生夫妇也是老实巴交的人,不会借着父亲的势作威作福,他们一家活得十分低调,名声也不坏,经过这件事,陈俊华一家对他们的感激蹭蹭地往上涨。

“俊华,你先在家里休息两天,等好了再到学校去上课,我和唐校长说了,落下的功课到时候他会帮你补上,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都可以来问我。”她看了一眼脸色依旧苍白的陈俊华,他躺在破木架子床上,身上盖着一床发黑的被子,看上去格外孱弱。

他的眼中满是不加掩饰的感激和崇拜,却对她的关心显得格外羞涩,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动了动唇,低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见他安然无恙,刘好好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是放下来了,接下来她准备找一下唐校长,把老李来做科学讲座的事儿和他提一嘴。

“举办科学讲座?”唐校长有些犹豫,他和老李玩得不错,所以这事儿一早就从老李那儿得到了口风,这个城里来的大教授,对刘好好赞不绝口,看得出对办科学讲座也是很有兴趣的,但是他还是有些疑虑。

他压低嗓门小声道,“会不会影响不好?”

毕竟老李是个下放干部,就算他们谈得来,也不敢在明面上走得太近。

“不会,”她一脸正色地摇摇头,“我考虑过了,李老师被下放到我们生产队,就是要让他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给孩子们作科学讲座,也是对他进行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让他更贴近老百姓,同时也能利用他的长处,为我们贫下中农作出贡献,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刘好好最擅长的就是说场面话,唐明亮很快被她绕了进去,觉得她这么说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之前都没人这么干啊,咱们这样要是被人抓到把柄了怎么办?”

“那咱们的规模搞得小一些,不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应该就没事了,”她想了想,“干脆就说他是来学校给我们代课的吧?我记得隔壁生产队也有知青帮着小学老师代课的,他一个下放干部来帮我们代一两节课,也不算什么离谱的事儿吧?”

“这倒是可以啊。”唐明亮不想当出头鸟,可是既然有了先例,那他这么做也不怕被人抓住把柄,就算有人抓了他的把柄,他也有法子辩驳,何况他身为校长,心里也知道能请到老李这样做大学问的人给孩子们讲课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只要不出大事,他就不会反对。

“我和李老师说过了,他先把讲稿写出来,然后我们再看一遍,保证讲稿没有什么不该说的内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她淡笑着给唐明亮吃了定心丸。

“好,这事就交给你了,到时候让全校的孩子都来听。”唐明亮轻舒了一口气,眼神很复杂,“难为你现在事事都为着孩子们着想,有进步。”

“我是他们的老师嘛,”她咧嘴笑了笑,唐明亮最近倒是常常表扬她,“相处久了总会有感情的,自然是希望他们越来越好的。”

“那陈俊华呢?他不是你的学生,我听说你对他也是尽心尽责,不仅给他付医药费,还送鸡蛋给他吃,生产队里没少为这事儿传闲话呢。”唐明亮看着朝气蓬勃的刘好好,有些愧疚,身为陈俊华的老师,他虽然喜欢这个学生,但为他做的还不如刘好好的多。

“校长,您这不是吃醋了吧?”刘好好哈哈大笑,半开玩笑地说。

“你胡说什么?”唐明亮皱着眉,他是个严肃的人,刘好好的笑话他一点都不觉得好笑。

“陈俊华虽然不是我的学生,可是在写教委布置的作文时,我看了他的作文,觉得这孩子真是很不错,虽然他是您的学生,但我教了他音乐和美术,也算是他老师,难道能见死不救?”她苦笑道,“何况他被蛇咬的时候,还挨了我一棍子,我也是怕他被我打出个什么好歹来,才这么尽心尽力的出钱出力的,别人不知道内情,您和夏医生那么好,难道还不知道吗?所以啊,您就别取笑我了。”

第九十三章 逆鳞

“我没有取笑你,”唐明亮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你做得很对,是我之前误解你了。”

刚开始唐明亮还对刘好好的变化半信半疑,现在却是真心相信她是为了这些孩子好了,其实自从她把转正的名额让给赵一德后,他对她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看来,她真的是个不错的孩子。

科学讲座还没有开办,陈俊华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刘金凤却再次找上门来了,这回的她没有上次那么好糊弄了,怒气冲冲地踹开他们家的大门,指着刘好好骂道,“你这个小娼妇,宁愿把钱给陈瞎子家的贱种,也不肯拿出来给你的亲兄弟买口吃的,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你是不是和陈瞎子家的贱种有一腿!”

这天生产队里虽然没有休息,但是已经傍晚了,家家户户刚刚下工回来,来来往往的人有不少,刘金凤的嗓门大,吼得四邻听得一清二楚,爱看热闹的邻人纷纷出门看笑话。

程招娣被她吼得一哆嗦,往后退了几步,刘长生看到这个大姐一个头两个大,向来都是有多远躲多远的,索性躲到屋子里去了。

只有刘好好一个人带着三个弟妹,一脸冷肃地和刘金凤对峙,这次刘金凤把矛头直指向她,她想忍也忍不了了。

“你们俩去把族老们请过来。”刘好好低声在刘天天和刘向上耳边说道,“告诉他们刘金凤又听高依淼的话来闹事了。”

这两个小的向来机灵,听到她的吩咐,就不动声色地退到一边,趁刘金凤不注意的时候跑了出去。

“学习,你去屋里把阿公的遗照捧出来。”刘好好淡淡地看着指着鼻子破口大骂的刘金凤,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这回她不打算关门遮丑,她已经仁至义尽了,既然刘金凤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不要怪她翻脸无情了。

“刘好好,你又想要搞什么花样?告诉你,老娘不怕你,就算你把你阿公的棺材从地里挖出来,我照样敢往上头踹两脚!”刘金凤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气得刘学习发抖。

“我上回是得了失心疯才会听你这个小娼妇的话,你们家没钱?呸!你背着你阿爹阿妈把钱给了陈瞎子家的人,你们肯定有奸情,都不知道和谁滚到一块儿了,还想着嫁到城里庄家去,庄家那个愣头青就是个王八龟公…”

刘金凤骂得不堪入耳,围观的听众却听得津津有味,程招娣和刘学习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上前撕烂她的嘴,可是她们到底性格懦弱,只能做到怒目而视。

“刘金凤,这些话是谁指使你说的?”一直平静地沉默着的刘好好突然一声暴喝,不仅吓了刘金凤一跳,连围观听众都猛地一抖。

“我阿公是参加过游击队的老兵,庄爷爷更是老革命,你在这里公然侮辱他们,煽动大家的情绪,到底想要做什么?是不是想要为那些反动派翻案?你是不是隐藏在我们之中的反动分子?水澳生产队的生活一直都比我们的好,年底发的米粮都比我们还要多十斤,你却三天两头上门来我家抢东西,我看不是拿回家自己吃吧?一定是暗地里供养了反动分子!我阿公是你的亲爹,却被你害死,你说!是不是你背后的反动分子指使的?”刘好好的语速很快,就如连珠炮似的,但每一个字却清晰有力,让人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