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21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23 章

“我阿妈要给我生小弟弟了,阿爹阿妈说了,弟弟出生之后,我就不能来学校上课了,得在家里带弟弟。”刘菊花“哇”地一声痛哭失声。

刘菊花的父亲刘阿石论辈分,算是刘好好的族兄,他和妻子目前只有刘菊花这么一个女儿,这么多年后,刘菊花母亲的肚子好不容易有了动静,他们一家都对这个还没出世的孩子寄予厚望,盼着肚子里这个是个能传宗接代的男孩儿。

刘菊花已经七八岁了,也能为家里分担一些什么了,正好让她辍学回家带孩子做家务,刘阿石夫妻好一块儿下地赚工分养活两个孩子。

刘好好的嗓子像被什么堵住似的,难受得不得了,她希望刘菊花能够继续上学读书学唱歌,也许她今后能够靠着自己的天赋走出这里,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但是她却不能去和刘阿石一家说,你们别让刘菊花辍学。

刘菊花不辍学,新生的孩子谁来带?难道让她妈自己带?家里少了一个赚工分的,又多了一个吃饭的,还要供一个孩子上学,这让人家的日子怎么过?

在生产队里,家中老大辍学回家带弟弟妹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初如果不是刘大力强硬地要求他们几个必须去上学,并主动承担了在家看孩子的事情,刘好好姐妹几个早就和林婉英她们一样,早早辍学在家帮忙干活了。

刘阿石一家只有夫妻两个,两个都必须下地干活,让刘菊花带孩子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刘好好看着刘菊花,仿佛看到了她的将来,一个神情麻木的中年妇女,一辈子围着孩子灶台转,等几十年后大目富裕了,日子好过了,她儿时的梦想也早已被生活消磨殆尽,她忘记了歌唱的快乐,也许就成了那些终日沉溺于牌局,双目浮肿无神的土豪太太中的一员…

刘好好咬着唇,眼眶红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她最终还是无力阻止。

她知道刘菊花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辍学的孩子,学校的这些孩子们,来来去去,能够完完整整念到毕业的并不多。

不止是她要离开这些孩子们,这些孩子们也会离开她。

可是身为老师,在学生茫然无助,伤心难过的时候,她不能只知道陪在一旁掉眼泪,她必须要帮她一把。

第一百一十七章 揍

“没关系,无论如何都别忘记你现在爱唱歌的这份心。”她蹲下来,为她擦干眼泪,“回去带弟弟的时候,也可以练唱歌,给他唱摇篮曲哄他睡觉,保证他能睡得又香又甜,你要是想学唱新的歌,就来找我,老师一定教你,我记得你家离咱们小学不远,你也可以抱着弟弟来学校听课,我去和校长还有好老师说。你要想好好唱歌,文化课可不能落下,不然歌是唱不好的。”

“真的可以吗?”刘菊花眼里跳着希望的小火苗,其实她对读书并不感兴趣,她就是想要唱歌。

“当然可以,我知道这样你会很辛苦,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欢唱歌,就得吃苦,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世界上可没有什么事是轻松的。”刘好好握紧她的肩膀,“有没有信心?”

“有!”刘菊花破涕为笑。

刘好好摇摇头,“声音不够大,看来还是不够有信心,有没有信心?”

“有!”刘菊花的声音清亮高亢。

不远处的刘天天心里就像打翻了醋缸子一样酸,“瞧大姐对刘菊花那副亲热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亲姐妹呢。”

“什么亲姐妹啊?差着辈分呢,刘菊花得喊大姐‘姑’,喊我‘叔’。”刘向上愣头愣脑地说。

“就你机灵,就你机灵。”刘天天戳着刘向上的脑门,“你和刘菊花也是一家人。”

“什么一家人?非要这么说,祖上的确是一家人啊,”刘向上莫名其妙地看着刘天天,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了,“三姐!你是妒忌刘菊花当上了领唱,你没当上!”

刘天天心里想是一回事,被刘向上当众说破又是另一回事,恼羞成怒地捏着他的脸,用力拧了一记。

刘向上被捏疼了,立刻就怒了,“你做什么妒忌人家啊?刘菊花唱的就是比你好啊,这是大家公认的,你要是当领唱,我还不依呢!”

刘天天一向要强爱面子,被小弟这么当面说破已经很难堪了,刘向上又没心没肺的,不知道给她留面子,大着嗓门直嚷嚷,周围还没散尽的同学们都往她这儿张望看她的笑话,她的脸哪里还挂得住?

“我最讨厌你们了!都是讨厌鬼!”

刘向上一脸懵逼地看着刘天天哭着跑开,他说的都是实话嘛,有什么可哭的?谁招她惹她了?三姐真是太烦人了!

刘天天一路哭着跑回家,程招娣很少见要强的她哭成这样,也是吓了一跳,“怎么了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刘天天摇着头不答应,只顾着嚎啕大哭。

“嚎什么丧呢?老子还没死,你嚎丧给谁听?”刘长生最烦听到孩子的哭声,立刻不耐烦地骂了起来。

程招娣被他吼得瑟缩了一下,朝刘天天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哭了,刘天天正在气头上,也不管她阿爹烦不烦,不依不饶哭得越发委屈,越发大声了。

刘长生火冒三丈,拎着手上劈了一半的柴火冲进屋里,劈头盖脸地朝刘天天身上打去。

程招娣站在一旁,被吓了一大跳,幸好刘长生还有一丝理智,没拿手里的柴刀乱砍,这柴火打在身上虽疼,却揍不死人,她一脸不忍,倒不敢劝,急得团团转。

好在这时刘好好带着刘向上回来了,看着这一屋子的鸡飞狗跳,不由得皱起眉头来,刘向上也被吓傻了,他们不过就比刘天天迟了一步,她怎么就招惹上阿爹了。

“阿爹阿妈,好像后院的门没拴好,我刚才过去看了一眼,好像少了一只鸡,是不是又被叼走了?你们要不要来看看?”刘好好在门口喊了一声。

一听到这话,刘长生和程招娣都顾不上刘天天了,少了一只鸡可是大事,连忙急匆匆地往后院赶。

刘好好这才进了屋,将脸盆递给刘向上,“去打一盆水来给你三姐洗脸。”

刘天天捂着脸,嚎哭不已,手臂、身上到处都是红肿的痕迹,细看之下还有些小毛刺扎在肉里,刘好好光看着就替她觉得疼。

刘好好在她身边坐下,“再哭就不漂亮了,要是把嗓子哭哑了,可就更糟糕了,刘菊花上完这个学期,就不读了,到时候你嗓子也哑了,我去哪儿找领唱?”

刘天天就是小孩子脾气,一听到刘菊花要辍学了,哭声立刻小了,抽抽搭搭地问,“刘菊花好好的,做什么不读了?”

“她阿妈要给她生弟弟了,她得回家带弟弟去。”刘好好解开她乱七八糟的头发,拿起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给她梳头,“说起来,咱们还真得感谢阿公和阿爹阿妈,不然咱们姐妹三个谁都念不了书,都得回家带弟弟。”

刘天天“哼”了一声,心里还是恨得不行,恨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地揍自己,又恨小弟和大姐向着刘菊花那个外人,不过刘菊花辍学的事情,让她对刘菊花多了一丝怜悯,那抹恨意也没那么浓了。

刘向上打了一盆水进来,乖巧地递上了刘天天的擦脸布,就识趣地把门一关转身出去了,他可不敢再招惹这个和疯婆子一样的三姐了。

“为了领唱的事情和我怄气呢?”她温柔地擦拭着刘天天脸上的污迹,慢慢地说道,“天天,我知道你性格要强,要面子,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有自尊心,你会自重自爱,有好胜心,你会自强不息,努力争得第一。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度,自尊心和好胜心过强,接受不了失败,不愿意面对现实,不肯承认自己的弱点,对你今后百害而无一利。”

刘天天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却还是有些别扭,“我就是觉得你们向着外人。”

“你自己好好想想,是你唱的好?还是刘菊花唱得好?如果你是老师的话,你会一味偏袒自己的妹妹,不管她是不是最好的,都要让她当领唱吗?”

刘天天不吭气了,她承认刘菊花的嗓子好,那又高又亮的声音,一开口就能把人震住,可是,“我也喜欢唱歌,我也想当领唱,我明明那么努力…”

第一百一十八章 哄

“我知道你很努力地练习,在全校同学里头,除了刘菊花的嗓子好之外,就数你唱得最好了。”刘好好肯定道,“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刘菊花唱的比你好吧?这是天赋,世上就有这么一些人,她拥有别人就算再努力也无法得到的天赋。就算你天天苦练,你的嗓子也不可能像刘菊花那么高亮,这是你必须承认并且面对的事实。”

“大姐,你不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只要用功,只要勤奋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啊。”刘天天迷茫了。

“是啊,所以你这么用功,在合唱团里唱的是除了刘菊花之外最好的,靠努力得来的成就固然值得欣喜,可你千万别和那些有天赋的天才比,否则真能把自己给气死。”刘好好笑了起来,“你看这几天住在咱们家的赵老师吧,他那么努力地学普通话,还是研究语言学的,推广普通话呢,学了许多年,结果说的还没我好,你说他心里气不气?这就是有没有天赋的区别。”

刘天天“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心里没那么难受了,但又有了新的纠结,“大姐,我怎么就没有天赋?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

“谁说你没有天赋的?你骂起人来,那叫一个顺溜,我都听呆了,让我学上一辈子,我都学不会。”

刘天天一脸黑线,“这也算天赋?大姐,你这么说我心里更难受了!”

“和你开玩笑的,”刘好好朗声笑起来,“夸你口才好,你这副口才啊,没几个人能说得过你。”

“你就能说得过我,”刘天天噘着嘴,但心里多少也有些高兴。

“就算是有天赋的人,也有可能遇到比她更有天赋的人啊,刘菊花在我们生产队里嗓子最好,可她要去了公社那里就说不准了,放到全国来看,也就不起眼了。没有人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所以我说,咱们做人啊,要勇于面对失败,面对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就算失败能也有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努力下去,说不定就能成功了。”刘好好一面说着一面给她编好辫子,取了红头绳给她扎上,“瞧,这么水的小姑娘,哭哭啼啼的多难看,还是要多笑才好。”

刘天天抿着嘴笑了起来,刚才那一肚子气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阿爹刚才打疼你了吧?你说你那么倔做什么?这红肿是小事,待会儿给你涂些茶油,那柴火上的小木刺才是最难办的,这么多刺,得一根根挑出来。”刘好好拿了一根绣花针,认认真真地给她挑木刺。

“阿爹就是那样。”刘天天一脸不屑,“谁要是惹他不高兴了,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打。”

“你明知道还犯傻?”她白了她一眼,“你也有错,明知道阿爹不喜欢哭哭闹闹的,还回来瞎哭,白挨了一顿打。”

“那时候难受,气不过嘛。”看着埋头为自己挑刺的大姐,刘天天的声音软软的,“不过刘菊花也挺可怜的,她唱歌是好听,又真心喜欢唱歌,今后恐怕再也没机会唱歌了。”

“是啊,她刚才哭得可惨了。”

刘天天一脸不忍,“我们就不能帮帮她吗?”

“生产队的孩子们不是经常都辍学回家,这种事这么常见,怎么帮?”刘好好笑眯眯地看着她,“我还当你不喜欢她呢,巴不得她唱不了歌呢。”

“我没不喜欢她。”刘天天别扭地说,“大姐,你也把我想得太坏了。”

“大姐是没想到我的妹妹心胸这么宽广。”刘好好搂着她笑道,心里很清楚这个妹妹虽然性格要强,但是骨子里却是个善良温暖的孩子,“既然你可怜她,那我们就想办法帮帮她,今后她要是来看你们合唱团排练,你可别赶她走。”

“大姐,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刘天天噘着嘴,“你放心吧,她要是愿意,这个领唱的位子我不和她争了。”

“这么大气!”刘好好故意大惊小怪地叫道。

“论辈分她也该喊我一声‘姑’,我才不会和自己的侄女计较呢。”刘天天傲娇地说。

与其说她是为了争那个领唱的位子,不如说是想要证明自己,现在刘好好把她说通了,她也承认自己不如刘菊花,何况刘菊花还那么可怜,这个领唱的位子对她来说自然就可有可无了。

刘向上蹲在屋外,觉得自己真的不懂女人的世界,刚才还哭得昏天暗地,要死要活的,现在又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团;刚才还哭着闹着要做领唱,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

女人的心果然是海底针啊。

赵老师和他肩并肩蹲在一块儿,幽幽叹了口气,“你大姐哄人还真有一套,不过她下次哄人的时候,别捎上我啊,老头子年纪大了,自尊心都挺强的…”

刘向上无语,觉得这个口音奇怪的怪老头儿刚才贼头贼脑地不肯进门,躲在门外偷听,现在又啰里啰嗦的,也不知道在唠叨什么鬼,简直是怪到了极点。

他才懒得搭理他,低头数着地上的蚂蚁。

刘好好端着水盆出屋,见到这一老一小蹲在屋前,不由得笑开了,“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你们合唱团那个嗓子特别好的小姑娘要辍学了?”赵老师不答反问。

“是啊,下个学期应该就不会来了。”

“可惜了那把好嗓子,你这个做老师的也不劝劝?”赵老师半真半假地埋怨道,“那孩子好好培养,你们这儿说不定能出个歌唱家。”

“在咱们农村这种事太常见了,又不是什么不合常理的事情,怎么劝?”虽然觉得可惜,但刘好好却很看得开,这是一个社会进步必经的过程,就算是在几十年后,还是有一些孩子没有机会到学校接受教育,何况是现在?

就算她再圣母,也不可能跑到刘阿石的家里,逼他们让刘菊花读书,她所能做的尽可能保护她的童心和天赋,为她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多的已经超越了她的能力范畴。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笔

赵老师也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合理,长长地叹了口气,“农村的孩子苦啊。”

“所以您得想办法为他们做些什么啊。”刘好好顺势笑道。

“你这孩子,这也要扯上我。”赵老师嘴里嘟囔着,眼中却带着沉沉的忧虑。

赵老师带着对南省现在的忧虑和将来期待,结束了这次的调研,回到了省城,临走时送了一支钢笔给刘好好,“这支笔跟了我很多年了,送给你做个纪念吧,你聪明,字也写得好,送给你不算辱没了这支笔。”

刘好好接过笔,吓了一跳,这竟然是一支派克笔,要知道这年头钢笔都还是奢侈品,国人更不知道什么万宝龙,派克笔就是相当于几十年后万宝龙这个档次的高级奢侈品,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拥有的,赵老师一出手就是这么贵重的一支笔,虽然是二手的,年代也颇为久远了,但还是让她受宠若惊。

“不行不行,这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收!”她态度坚决地推拒。

“相识一场也算是有缘分,你的很多想法都给了我启发,我没有什么可谢你的,这也就是一点心意,不过是一支破笔,没什么贵重的。”赵老师也同样坚决,“拿着吧,拿着它好好写东西,你还年轻,将来有无限的可能,我还指望你用这支笔描绘金花公社、永乐县、H市,甚至是我们南省的未来呢。”

“这笔还是在您手上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赵老师,您别灰心,失意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越来越好的,您别放弃,为了咱们南省,您可得时刻准备着啊!”

赵老师狐疑地看着她,“你老实说,你到底是怎么知道我的身份的?”

他从头到尾都是以语言学家的身份出现的,可是刘好好却从头到尾都一口咬定他能为南省的将来作主,这也未免太奇怪了。

刘好好和他大眼瞪小眼,瞪了好一会儿,才憋着笑开口,“我过去在南省日报上常看见您的名字。”

赵老师气结,“你这个鬼丫头!真上鬼精鬼精的!那过去得是多少年前的过去了,你那时候才多大?竟然也记得住?”

这孩子真是成了精的,他离开重要岗位都五六年了,她竟然在报纸上看过他的名字?那时候她才多大?十几岁的农村孩子不仅识了字,还成天研究报纸上的领导,这不是成了精是什么?

“赵老师,您也甭抬举我,我就是不久之前在生产队帮忙整理档案资料的时候,在过去那些发黄的旧报纸上看到的,你还真当我小小年纪就关心你们这些省委领导的动向啊,再说了,您当时也不是主要领导啊,要不是我眼尖,一般人还真注意不到。当然啦,我也没刻意记您的名字,就是觉得您的名字挺耳熟,想来想去就给回忆起来了。”

“小丫头,你这是褒我,还是贬我啊?”赵老师哭笑不得。

“这是鼓励您啊。”

“行,咱们互相鼓励吧。”赵老师大笑,“收下这只笔吧,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也算对得起你自己的名字和这支笔了。”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她也不再矫情地推却,她现在在用的那支钢笔是刘大力之前买给她的,用了好几年了,现在已经开始漏水,的确是需要一支新笔了,赵老师这支笔送的十分及时。

赵老师走的时候,正在六一儿童节之前,县里搞了一个庆祝儿童节汇演,金花公社就把他们大目小学的合唱给推了上去。

这些孩子们很多连公社都没去过,更没有去过县城了,知道要去县城表演,一个个都卯足了劲,这样见世面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太难得了。

汇演那天,孩子们一个个都穿出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可是毕竟还是穷,就算是最好的衣服也都打满了补丁,最多也就是比平时干净整洁一些而已。

刘好好看着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如果手里拿一根竹杖,都快和丐帮帮主没什么两样了,还有不少孩子连鞋子都没有,平时在学校上课赤着脚无所谓,反正大家都差不多,上县城去演出赤着脚显然就不好看了。

可是她也无能为力,学校和教委能发出工资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再有这一块补贴,这年头大家都不宽裕,她也没办法让这么多孩子都穿上鞋。

她也知道定制统一的服装,再搭上白袜子黑皮鞋特别好看,可是现在谁有这条件啊。

算了,就让孩子们原汁原味地本色演出好了,她光棍地想着,其他公社的孩子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到县城,也是第一次坐汽车,一路上十分兴奋,不停地叽叽喳喳地笑着闹着。

可是这份兴奋,很快就在他们踏入县委礼堂的那一瞬间消失无踪了。

在刘好好看来简陋破旧的礼堂,在他们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尤其是那些没有穿鞋的孩子,拘谨地来回搓着双脚,连踏入礼堂的勇气都没有。

这里的人个个都穿着鞋,只有他们没有穿鞋,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脚上,觉得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对他们指指点点。

还没开始演出呢,就先露了怯,刘好好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自卑,也开始暗暗后悔自己之前的大意,她自己浑身都透着坚强自信的劲儿,也总以为别人能和她一样,她忽略了自己并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家子弟,她并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们的自卑。

眼看演出就要开始了,如果他们再没有做好心理建设,这一趟表演砸了,今后他们会越来越自卑,为自己身为农家子而自卑,为自己的贫穷自卑,为自己的衣着打扮自卑。

“光脚怎么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刘好好朝他们坦荡地笑着,毫不犹豫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咱们待会儿唱的王二小是个放牛郎,他平时不穿鞋,所以咱们得把自己想象成王二小,今天上台谁都别穿鞋。”

第一百二十章 演出

“不穿鞋哪行啊?”带队过来的公社教委王主任急了,“不穿鞋多寒碜,张书记还在台下坐着呢。”

“王主任,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生产队的情况,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穿得起鞋的。”刘好好将王主任引到一边,小声商量着。

“哪也不能脱鞋啊,光脚上台影响多不好。”王主任直皱眉,“那些没穿鞋的,让他们站到后排去,挡住了就看不着了。”

“孩子们的位置都是排过的,按照有没有穿鞋调整的话,高矮不一样,效果肯定不好。”

“那就让后排穿鞋的把鞋让给前排的。”

“可是上下台的时候,还是会让人看到后排的人脚上没穿鞋啊,那样影响更不好,倒不如就让我们扮演那个年代的小英雄,这样也说得过去啊。”

“扮演?怎么扮演?”王主任听过他们合唱,却不没见过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花样。

“是我昨天刚排的,就是让一个同学在前头简单地做一些动作,扮演王二小,其他同学在后头一边唱一边配合,这样会更有戏剧感,也更容易把观众代入歌曲之中。”这也是她临时起意加进去的,合唱这种东西,想要出彩总是要添一些动作的。

王主任对她半信半疑,他不知道什么戏剧感,代入感,在文艺表演上他实在没有什么天赋,只得低咳两声,“我不管你想怎么排,但是今天的节目县委领导都在台下看着,还有各个公社的书记也在,你不准给我们金花公社丢脸,张书记脸上要是挂不住了,我拿你是问。”

虽然王主任心里对张书记始终不服气,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张书记训起人来又从来不顾情面,他对这位年轻上司也是怵得慌。

“王主任,您放心吧,我保证不给金花公社抹黑,不给您和张书记丢脸。”刘好好从来就不是一个怕担责任的人。

这年头的演出形式都比较乏味,何况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儿童文艺汇演,那水平连几十年后班级联欢会的水平都不如。

刘好好在后台听着舞台上的表演,无聊得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呵欠,从地瓜腔普通话的诗朗诵,到全程不在调上的独唱,还有笨拙稚嫩几乎没经过编排的舞蹈,这文艺汇演演出了街头摆摊卖艺的水平。

街头卖艺还有杂耍这样的新鲜东西,这种文艺汇演除了唱就是跳,要不就是朗诵,没有一点新意。

刘好好觉得自己学校的节目稳操胜券,但孩子们却一个个紧张得面无人色。

他们只在学校操场上唱过歌,那时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根本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可是现在他们从来没有试过台下有那么多人,没有走上过那么高的舞台,没有见过那么明亮的电灯,这些都让他们觉得恐惧。

“老师会和你们一起上台,上台之后,你们什么都不用看,只管看着我知道吗?台下那些人就当他们不存在,只有我和你们在一起,明白吗?”刘好好站在孩子们之中,眼神缓缓地扫视过他们,“你们的眼里只需要有我,觉得害怕的时候就死死盯着我的脸。”

听到刘好好的话,孩子们顿时放松了很多,毕竟排练了这么久,师生之间自有一种默契在,只要看到她,他们就觉得安心。

“你们把那舞台当做咱们学校操场,把上头的灯当成咱们中午在操场上唱歌时的大太阳,台下的人,”她压低了嗓子,“全当他们是青菜萝卜。”

青菜萝卜?孩子们一愣,随即一个个窃窃笑了起来。

好像真的不那么紧张了。

金花公社的节目排在了倒数第三个,这个出场顺序对他们并不有利,不是开场,不是压轴,在这个观众们最疲惫的时候上场,很不容易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刘好好带着孩子们上台的时候,底下的领导已经呵欠连连了。

金花公社的张书记却坐直了身子,不仅是因为这个节目是他们公社的,还因为赵老师在回省城的时候,特地到他跟前提了一嘴,这个节目实在不错,可惜他抽不出空来看。

能被赵老师这样盛赞的,就算只是儿童合唱,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张书记对刘好好越来越好奇,这个小学老师竟然这么有本事,能够让赵老师这样的人物赞不绝口。

台下还坐着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刘好好特地给她请了假,让她过来看演出的刘学习。

刘学习坐在后排的角落,眼巴巴地看着舞台上,那上头有她的姐姐、妹妹和弟弟,她双手握成拳,已经开始为他们紧张了。

这段时间刘学习全身心扑在学习上,又有刘好好一路帮助复习指导,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她自己也慢慢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对读书这件事已经没有那么惧怕了。

但是随着考试时间一天天临近,她还是免不了焦虑起来。

刘好好看着她最近几天坐在桌前,总是手里攥着课本,书页都已经被汗湿了,可她却浑若未觉地发着呆,就知道她的心理素质还是不行。

“学习,你跟我出来一下。”刘好好拍了拍她的肩膀。

刘学习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发了好久的呆,脸瞬间就红了。

“以你现在的程度,应付考试已经没有问题了。”刘好好一开口就肯定了她。

刘学习的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她咬着下唇,“大姐,我还是怕…”

“我看出来了。”刘好好点点头,“你害怕考不上高中?可是考不上高中又怎么样呢?就算考不上,你也是初中毕业,我很快就要去公社工作了,小学正好少了个老师,我推荐你去做小学老师,相信也没人会说什么。高中毕业固然好,初中毕业,只要你能继续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也不是一件坏事,所以你尽管把心态放平。”

“我怕给你丢脸。”一向沉默寡言的刘学习在初夏迷人的夜色中,终于敞开心扉,“大姐,你太好了,我比不上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成功

她的大姐从小就聪明,受尽阿公的宠爱,现在在生产队里也是人人交口称赞的,无论是那些下放干部,还是小学校长唐明亮,生产队的几个干部,提起刘好好来,个个都是竖着大拇指的,就连公社上头的人提起大目生产队的刘好好,也是赞不绝口,所以公社张书记才会亲自来生产队要人。

在这些大人物面前,就连她的阿爹阿妈都要陪着小心,她的大姐却能不卑不亢地和他们平辈论交,刘好好的优秀让他们几个弟妹的压力变得很大,刘天天和刘向上年纪还小,这份压力还不明显,刘向上却越来越有感觉。

她从来没有想过和大姐比,但如果她考不上高中的话,一定会给大姐抹黑吧,她那么好,却有个这么没用的妹妹…

她果然是个无用的人,给全家丢脸了…

刘学习这段时间陷入了深深的自怨自艾中。

“每年考不上高中的人那么多,考不上就考不上,有什么好丢脸的?更别提给我丢脸了?我半点都不觉得丢脸!我的妹妹吃苦耐劳,勤劳肯干,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有这么一个妹妹,我自豪得很!我不觉得你比不上我,你下地比我强,操持家务也比我强,论理是我比不上你才对,不信你出去问问,咱们生产队那些好人家挑媳妇儿,是愿意选你,还是愿意选我?”

“大姐!”刘学习臊得不行,不明白刘好好这么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可以这么坦然地把什么挑媳妇儿这种事挂在嘴边。

“看,我的脸皮也不如你薄。”刘好好取笑道。

刘学习红着脸,抿嘴笑了起来,大姐有时候的安慰真让人哭笑不得。

“你就好好考,考上了当然好,到时候咱们一块儿住在公社,互相作伴,考不上也没关系,就回来做个小学老师,带着天天和向上挖挖山货,卖卖钱,日子也能过得不错。所以你大可不必把这次考试看得太过重要,它决定不了你的一生,不过是多给了你一个选择的机会而已。就算你考不上高中,今后还是有努力学习的机会的,我上回不是和你说过有个数学家,他只读到了初中毕业,是靠着自学成为大学教授的。”刘好好温声道,“有你这么一个好妹妹,我觉得特别自豪,就算你考不上高中,我还是以你为荣。”

“大姐…”刘学习靠着她,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掉,心里却暖暖的。

知道刘学习的考前焦虑后,这段时间刘好好反倒放松了之前狠抓她读书的状态,有的时候晚上甚至不带他们读书,和他们一块儿在田里疯玩,这回又让她过来看他们演出,就是为了让她放松。

可是此刻的刘学习觉得自己在台下看演出,比让她去读书考试还要紧张,她很清楚大姐为了这首歌的排练付出了多少,一直到昨天晚上还在不断练习指导他们新动作。

千万不要出错,千万不要出错…

刘学习在心里不断地默念着。

刘好好却没有什么复杂的心理活动,她面带微笑,十分自然地举起手,仿佛这个明亮宽敞的舞台,真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操场一般自由随意。

她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孩子们,将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等到他们脸皮渐渐放松下来,她的手这才轻轻地动了。

伴奏的风琴响起,一个小男孩儿挥舞着牛鞭走了出来,那幅悠闲的样子,仿佛真在山上放羊,合唱团在他身后轻轻地哼唱起来。

“这个节目倒是新鲜。”几个县领导看了一上午无聊而幼稚的表演,早就无聊透顶了,看到了这个节目倒是微微提振了精神。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合唱,却没有见过这么有趣的合唱,伴着高低两个声部一唱一和,孩子们的手上还做着简单的动作,更为这个节目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只是觉得有趣,刘菊花开嗓的那一瞬间,却是惊到了礼堂里的每一个人,还有几个人蓦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嗓子也太好了!”

“天生就是做歌唱家的料啊!”

“这是哪个公社的?竟然有这样的人才?”

“是我们金花公社的,”张书记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公社下头有个大目生产队,这个节目就是大目小学的合唱,是我们经过好几轮的甄选后,慎重报上来的。”

“你们还经过了甄选?”县领导连连点头,“难怪这水平就是不一样,小张,你做事向来都很让人放心啊,这个任务,有一些公社很不重视,以为随便叫几个孩子上台唱首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这种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很不对头!”

张书记年少得志,最爱的就是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脸上已然带上了得意的笑容,好在礼堂的光线并不明亮,没把他的得意照得太过明显。

这首歌并不长,一共也就五分钟左右,但为了这五分钟他们已经排练了不知道多少个小时,当孩子们唱完最后一个音符,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在舞台的强光照射下,她的土布衬衫已然湿透了。

孩子们浑浑噩噩地下了台,半天回不过神来,唱歌的时候他们都很听话,认真盯着她的脸,也就感觉不到紧张了,可等表演一结束,回到现实,他们又慌了起来。

“老师,我们刚才表现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