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37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39 章

“是该让她来和大家见见,她可是我亲口定下的孙媳妇,不能总这么藏着掖着,是该让她来一趟,在大家面前露露面,免得一个个都好奇我有多没心没肺,给自己的孙儿定了个村姑。”庄见明本来也没打算让刘好好早早来京城,可是庄立军都说了,这孩子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他自然就相信了,既然优秀,那就让她来打打那些说闲话的脸。

“别理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宋晓悦笑着对庄立军说,“我相信老庄的眼光,也相信你的眼光,那孩子肯定特别优秀,我都迫不及待想见见她了,到时候来了,你们家要是住得不方便,就住我们这儿。”

宋晓悦又在暗地里挤兑苏素云了,庄南生连忙解释,“不会不方便,我们家也够住,就不麻烦宋姨了。”

“够住有什么用?就苏素云那个样子,会给人家好脸色看?到时候亏待了我们好好,就住在我们这儿。”庄见明没好气地说,觉得和自己的小妻子相比,苏素云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她的父母也都是明事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不着调的。

庄立军却看了宋晓悦一眼,这位宋奶奶还真是心机深沉,以后要是娶了刘好好,让她夹在苏素云和宋晓悦之间,肯定得受不少气,最好还是办个随军,将她带在身边。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南生,待会儿你去写一封信和长生说说这事儿,找个机会让好好来一趟京城。”庄见明难得花这么多时间在家务事上,丝毫不拖泥带水地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庄立军回过神来,觉得有些为难,“爷爷,她现在在公社工作,南省到京城舟车劳顿,往返需要好几天,恐怕不大方便。”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让你爷爷和她那里打个招呼,难道还能不放她几天假?你要是不放心,就陪着她一块儿回来,”宋晓悦格外亲昵地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庄立军的亲祖母呢,“老庄,你说怎么样?”

庄见明点点头,他最喜欢的就是宋晓悦识大体顾大局,对待他的儿孙全都一视同仁,说话办事十分周到,她现在说的话简直是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好,就这么办,到时候立军陪她回来。”庄见明说的话在庄家就是圣旨,没有任何可以转圜的余地。

庄立军脸色不变,心里却有些忐忑,刘好好现在还不想嫁给她,如果知道要她来京城像件货物一样被长辈们审视过目,她一定会不自在的,以他现在的身份,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向她开口,说不准她要怎么埋怨他呢。

刘好好不知道庄家发生的事,她正忍着脚底的麻痒带着刘天天和刘向上打扫屋子,年关将至,公社也没什么事,就提前放了假回家。

南省最冷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温度降到了三度左右,虽然不至于下雪,但是三不五时地下场冬日的冷雨,这种冰寒彻骨的湿冷难受得她坐立不安,尤其是只穿着布鞋的脚底,早就生了密密麻麻的冻疮,取暖只能靠跺脚。

除了刘长生夫妇已经习惯了这种阴冷,没什么反应之外,他们四个毕竟是孩子,还需要三不五时地在屋里屋外蹦蹦跳跳跺着脚取暖。

“别跳了别跳了,再跳屋梁都要给你们震下来了。”刘长生被他们烦得不行,没好气地说。

说是年关忙,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屋子就这么三四间,他们就算彻底把屋子清洗一遍,洗得亮晶晶的,也不过只要花一两天的时间而已,加上食物短缺,又没有什么年货可准备的,一家人完全就是瞎忙。

刘长生美滋滋地将一只大火腿挂在屋檐下,这么大的火腿,绝对是稀罕的东西,别说是在生产队里,就算是整个公社恐怕也是头一份,这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永乐县这里靠海,养猪的人不多,就算有养猪也都交给国家收购了,没有什么做火腿腌肉的习惯,寻常农村人哪里买得到这种东西。

这只大火腿是庄家托人捎来的年礼,除了火腿之外,还有各类干货衣物,丰厚程度丝毫不逊于刘大力在世的时候,喜得刘长生夫妇见眉不见眼的。

刘学习正在后院里杀鸡杀鸭,养了一年的禽畜大部分都给国家收购了,除了留着做种的鸡鸭之外,也只留下了一只鸡和一只鸭,这是过年的时候犒劳自己一家人的。

程招娣则在厨房忙活着,家里的猪被国家收购之后,还换了五斤肉票,他们去割了一斤肥肥的五花肉回来,现在正忙着在锅里炸油渣。

这种被几十年后认定为不健康食品,被人不屑一顾的炸油渣,是这个年代农村最美味的食物了,程招娣一开始炸,那香味就在屋子里四处流窜,刘向上顿时没了心思,直往厨房里探脑袋。

程招娣疼爱小儿子,拿了个小碗小心地给了他盛了一勺,“就这么多了,再多没有了。”

刘向上欢呼一声,小心翼翼地捧着小碗出来,第一个端到刘好好面前,“大姐大姐,快尝尝,刚炸出来的油渣,可好吃了!”

“我尝尝我尝尝。”刘天天探头过来,拈起一块放进嘴里,一脸享受,“真香啊!”

“这是我给大姐吃的!”刘向上急了。

“小气鬼,大姐都没说话,你急什么?”刘天天朝他做了个鬼脸。

“大姐,你看她!”刘向上一脸泫然欲泣。

刘好好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种小零嘴你们吃吧,别和你三姐着急,你自己先尝尝,刚炸出来的最好吃,放凉了就可惜了。”

“三姐最讨厌了,”刘向上扁扁嘴,“大姐,你真的不吃吗?可好吃了!”

“我不吃了,你们几个一块儿吃。”

第二百零五章 年礼

炸油渣的味道很香,肚子里没有什么油水的刘好好馋得差点都要忍不住了,可是她知道这小东西是稀罕物,对刘天天和刘向上这样的孩子来说很有诱惑力,她忍一忍,这两个孩子的童年就能多几分快乐。

“我要拿去给二姐尝尝。”刘向上嘟囔着,捧着小碗往外走,刘天天咋咋呼呼地跟在他身后作势要抢,两个孩子嘻闹个不停,因为有了他们,家里才有了节日的气氛。

刘好好欣慰地看着他们,这半年刘向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学会心疼人了,他不再像过去那么自私,而是真正地把三个姐姐放在了心里,在好不容易得到自己喜欢得不得了的好东西时,还能想着几个姐姐,不枉她们疼爱他一场。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刘向上会心疼姐姐,姐姐们也会更加疼爱这个弟弟,一家子人劲儿往一处使,今后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刘好好打扫着刘大力睡过的里屋,因为一年多没人睡,这里已经成了杂物间,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程招娣端着一小碗炸油渣走了进来,讨好地朝刘好好笑,“好好,你也累了,先歇一会儿吧,尝尝炸油渣,刚炸好的,香着呢。”

“不用不用,放着给他们吃吧,小孩子就馋这个。”刘好好摆摆手,觉得有些奇怪,她一向不怎么馋这些零食,程招娣这样是做什么?

程招娣脸上的笑容顿了顿,站在她身边好一会儿,才硬着头皮开口,“好好啊,今年年景不错,生产队分了口粮下来,你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庄家那里也送了东西过来,这回能过个好年了。”

“是啊,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刘好好看上去笑意满满,却在不经意间把天给聊死了。

程招娣本来就嘴笨,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接上话茬。

“阿妈,你好像有什么事想和我说?”晾了程招娣一会儿,刘好好才开口,既然要聊,那也要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

“眼看就要过年了,你外公外婆那儿却揭不开锅,我这个做女儿的…”程招娣捂着脸哭了起来。

“没有揭不开锅那么惨,阿妈,你是不是听岔了?”刘好好和颜悦色地说,“你忘了我在公社工作,每个生产队年底的时候分了多少,都是要报到公社来的,我看过亭江的数据,今年也算是个丰收年,虽然比不上咱们这儿富庶,但肯定能够吃饱的,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程招娣的哭声被她的话一堵,就这么不上不下堵在喉咙管里,化成了一声嗝,难受得她脸都红了。

“都快过年了,我这个做女儿的也该孝敬孝敬父母,不管他们是不是吃得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程招娣终于放弃和女儿迂回了,闭着眼睛大声道。

“是这个理儿,阿妈说的对!”刘好好用力地点头。

“那你答应我给你外公外婆带年礼了?”程招娣的眼睛亮了。

“哪里轮得到我来答应,这家是你和阿爹在当,你们愿意给外公外婆送年礼,难道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还会拦着不成?”刘好好一脸莫名其妙地反问。

程招娣知道她不好唬弄,只得闷闷地说,“你阿爹上回说不准我再送东西回娘家。”

“那你就好好和他谈一谈啊,夫妻之间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上回程龙太过分了,阿爹生气也是正常的,现在气头过了,你再试着和他谈谈吧。”

看着一脸诚恳真诚的刘好好,程招娣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把谈话继续下去了,本来想让刘好好出面去帮着劝劝刘长生的,可是刘好好就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压根不接招。

刘好好当然不想管程家的破事,忘恩负义的程龙,凉薄狠心的舅母,还有拎不清的一大家子人,都给她留下了十分糟糕的印象,与其去接济他们,还不如去给刘金凤家那几个老实的表兄弟送温暖,他们内向归内向,但还是明白道理的人。

“他们好歹也是你舅家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你现在去公社了,可不能忘了他们。”程招娣紧张地看着她,说出这话时还有些结巴。

“我怎么敢忘?”刘好好眼神锐利地往她身上一扫,随即淡淡地收回视线,“这话是他们捎过来的吧?”

“什么?”程招娣咽了口唾沫,更加紧张了。

“这种话可不像是阿妈你说出来的,否则也未免太伤我的心了。”刘好好神色冷淡,程招娣却心里发苦,却又无从分辩,因为这话的确是她娘家传来的。

“不知道阿妈觉得什么样才叫做没忘了他们?送年礼?我可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回来交给你了,阿妈觉得送什么好,就送什么吧,我是不会拦着的。”刘好好平时脸上带着笑,现在笑意全无,显然是动了气。

程招娣还是不肯放弃,“那你帮着劝劝你阿爹…”

“我说的话未必管用,你真觉得阿爹会听我的?”刘好好一脸玩味地看着她。

“肯定听,肯定听!”程招娣点头如捣蒜。

“那好,待会儿我就劝劝阿爹,但能不能成,我可不敢打包票,到时候你别怪我才好。”

“肯定不怪,肯定不怪!”程招娣松了一口气,刘好好的本事大着呢,只要她开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程招娣到底还是太单纯了,她不知道什么叫说话的艺术,不知道同样一件事,从刘好好嘴里说出来,有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

“阿爹,过几天就是年三十了,阿妈想去给舅舅们送年礼。”吃饭的时候,刘好好淡淡地提了一句,程招娣一脸紧张而又希冀地看着刘长生。

“给那群白眼狼送年礼?他们算老几!”刘长生哼了一声,十分看不上。

程招娣有些难堪,但觉得刘长生现在的态度并不是很强硬,只要刘好好再努力一把,应该是有戏的。

“毕竟外公外婆他们老人家还在,送些年礼也是应该的,阿妈,你说是不是?”刘好好笑道,程招娣点头如捣蒜。

第二百零六章 操心

刘学习他们三个眉头大皱,不明白为什么刘好好会主动提出来给程家送礼,他们家虽然过得不算差,也不是没有能力送年礼,可是想到程家那些人的做派,他们就很看不上。

“咱们给外公外婆送礼,那是孝敬老人,但要是给舅舅他们送礼,难免就会被人说阿妈吃里扒外了,上次回来族里那些人话说得太难听,连着阿爹都脸面无光,这回咱们可不能再这么没分寸了。”刘好好慢条斯理地说。

程招娣一脸茫然,不明白刘好好在说什么,对她来说无论是给兄弟送礼,还是给父母送礼,都是给娘家送礼,有什么区别吗?

“咱们永乐县的规矩,年初二的时候女儿回娘家,拎一斤五花肉就算是顶顶体面的了,倒是没有在年前往娘家送东西的规矩,我看这年礼还是等初二再送吧。”刘好好轻飘飘一句话,就把程招娣劈得外焦里嫩。

“这,这怎么行!”程招娣大急,“年前不送东西过去,他们还怎么过年?阿龙阿虎刚娶了新媳妇,这是头一回过年,怎么着都不能让新媳妇看不起啊。”

“你不提阿龙还好,提起这条白眼狼我就窝火!”刘长生的习惯是一发火就摔筷子,差点把筷子摔到程招娣脸上,“你是不是又想着拿家里的钱去贴那只白眼狼?我早就知道你吃里扒外靠不住了,待会儿就把家里的钱都交出来!省得你去倒贴娘家!”

程招娣被他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到了,她从嫁到刘家开始,刘大力就把钱交到她手里管着,虽然她偏心娘家,三不五时地接济他们,可每回拿钱回去,她向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刘长生不许,她就坚决不敢拿一分钱,就算她再想也绝对不敢落实到行动上。

刘好好看了刘长生一眼,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要钱,不过家里的钱由老实本分的程招娣来掌管,还是比耳根子软容易受人哄骗的刘长生来管要妥当一些。

现在虽然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家里的钱也不多。但过几年国家开放了,日子好过了,难免会有不正之风传进来,永乐县赌博成风,家家户户都有麻将声的历史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刘长生这副模样和那些赌博鬼的形象完全重合在一起。

“阿爹,都快过年了,别为这种事生气。”刘好好笑盈盈地给刘长生挟了一片肉,“阿妈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吗?没你点头,她能把钱拿回去?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长生心里虽然不爽,可刘好好一脸笑意,又马上过年了,也不好多发作,只是冷哼一声,“初二的时候你带斤肉回去,已经是给你们家大体面了,你要是再敢多说一个字,以后就别回娘家了!”

程招娣被他训得眼泪汪汪,就如琼瑶剧的女主角,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掉。

“阿爹,大姑刚从牢里出来,过年的事恐怕也没准备,我们要不要送些年礼过去?”刘好好问道。

刘长生皱起眉头,虽然他对这个大姐又厌又怕,这回她又因为刘好好的原因吃了官司,可人家毕竟是他亲姐,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他性情软弱,到底是做不到完全放任不管,再说给了程家年礼,不给刘金凤送年礼,难免会被人议论,“你送点东西过去吧,也别送太多,尽心就好了。”

“就送一坛腌菜和两斤年糕吧,他们生产队收成不错,应该能分不少口粮。”刘好好建议道,这样的礼不算重,但已经很体面了。

刘长生微一沉吟,点了点头,“我就不去了,到时候你们送过去吧。”

刘长生对自己的姐姐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完全不敢去见她。

“我还给他们兄弟三个一人做了一双鞋,你带过去给他们吧。”程招娣怯怯地说。

“行,明天一早我就给他们送去。”刘好好毫不意外,程招娣其实真的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女人,只是需要一个人帮她控制她善良的程度,免得她大发善心,不过有这样一个善良的母亲,总比那些自私狠毒的母亲要好得多。

“好好,你能不能再帮着劝劝你阿爹?”刘长生下了桌,程招娣还是抹着眼泪,十分放不下娘家人。

“阿妈,三个舅舅加上两个表哥都是壮劳力,现在两个表哥又娶妻,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多,你还担心什么?”

“他们不好过啊,你也看到了亭江又穷又苦…”

“亭江生产队每个人都是这么过的,舅舅他们已经比一般人家过得好了,你为他们操心操了几十年,从舅舅取亲到阿龙阿虎娶亲,你都在操心,难不成你还要没完没了地一直操心到他们子子孙孙?”刘好好揽着母亲的肩膀,“你不学着放手,他们就一直没办法自立,成天靠着咱们家,现在阿爹不高兴,以后向上和他媳妇不高兴,难过的还不是你自个儿?”

“可是你舅舅是我的亲兄弟啊…”

“那大姑还是阿爹的亲大姐,我阿公的亲女儿呢,阿爹现在对大姑也不过是面子情而已,还指望他能对舅舅他们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有多好?有面子情就不错了,阿妈,你也该知足了。想想上回去外婆家,舅舅他们对阿爹的态度,前头还算可以,娶了那个阿兰之后,压根就没人搭理咱们,你说阿爹能不窝火吗?”

“他们那时候忙顾不上,不是故意的。”程招娣弱弱地说。

“不管是不是故意的,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得罪了就是得罪了,不是一句不是故意的能够解决的。”刘好好的态度十分坚定,不断给程招娣洗脑,“你也看到了,程龙没头没脑的,死活要娶那个阿兰,那个阿兰是盏省油的灯吗?今后有他们闹的,你就别去趟那滩浑水了,省得沾了一身腥。”

“你是不是打听到些什么了?”程招娣难得敏感了一回,狐疑地看着刘好好,“你在公社上头工作,为人又活络,肯定去打听了,你别卖关子了,快告诉阿妈!”

第二百零七章 甜言蜜语

刘好好犹豫了几秒,压低声音,“那个阿兰打过胎。”

“啊呀!”程招娣傻眼了,一屁股跌坐在凳子上起不来,“什么时候的事情?”

“也就是嫁到程家之前吧,她和他们公社上头一个中学的老师好了,结果人家调到县教委去了,就把她给甩了,她那时候已经有了身子,也不敢声张,为了掩人耳目,被她阿爹阿妈送到她外婆家,也是咱们金花公社来打胎,凑巧被阿龙瞧见了,死活要娶她。本来人家是看不上程家的,可是她在他们公社的名声已经坏了,肯定找不着好婆家,她阿爹阿妈只好逼着她远嫁,还搭上了她的妹妹。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龙洼公社早就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的了,稍一打听就能打听出来。我那天一直劝舅母缓一缓,就是看阿兰不对劲,想着去帮他们打听打听这个人,谁想到他们急成这样。”

“真是冤孽啊!这个阿龙瞎了眼啊!”程招娣拍着大腿,不住地骂道,“我得去快些去找你舅母报信。”

“不用去了,都成亲这么久了,他们能不知道吗?我看就算那个阿兰打过胎,阿龙对她也是死心塌地,”刘好好摇摇头,“恐怕现在他们已经把程家闹得个天翻地覆了,所以舅母他们才这么火急火燎地催你回去呢,我看舅舅们全家加起来,都不是一个阿兰的对手,何况还有阿龙这个拎不清的。阿妈,你嘴笨,又胆小,回去能有什么用?不过就是他们合在一块儿逼着你拿钱而已,看在钱的份上,那个阿兰能消停一些,舅母他们心里也痛快一些,唯一委屈的就是你这个冤大头。”

程招娣心里难受得不行,一想到阿兰就膈应得慌,“难怪那天她死活不跪,原来是看不上我们程家,为了这么一只破鞋,我们不但给了米粮给了钱,还搭上了大花小花…”

“可不是嘛,阿兰阿梅有几个弟弟的确不假,可是大弟弟,也就是配给大花的那是个痴呆,吃喝拉撒全都不能自理,下头的几个弟弟年纪都还小得很,他们买大小花回去就是当奴才使唤的。”

“我的天老爷!这一家好狠的心!”程招娣气得牙痒痒,“不行,得找他们去,这明明就是骗婚!你不是说婚姻自由吗?怎么着也不能便宜了这一家人,把阿兰退回去,把大花小花还回来!”

“婚姻自由是没错啊,阿龙和阿兰可是你情我愿,阿兰是阿龙自己看中的,阿龙可不愿意让阿兰回去啊,但是大舅母让你回去,肯定是要你想办法,把阿兰退回去的,到时候你听谁的?不管听谁的都不落好,所以我才让阿妈你别去趟这滩浑水,这事办不了。还有大花小花的事,我也去打听过了,虽然那家大儿子是痴呆,可她们俩还是愿意在那儿,他们家有大瓦房,每天吃的饭都管饱,在娘家一样的干活,一样的挨打,吃的住的都要比婆家差,现在她们过的比在娘家还好,你觉得她们愿意再回来吗?你要是急吼吼地出头,又平白做了一回恶人。”

程招娣目瞪口呆,“这,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一堆破事烂事,咱们可千万别沾上,沾上就是一身腥,不管你站在哪一边,帮着谁都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糊涂。”

程招娣虽然圣母,可是头脑简单,程家现在发生的事情,经过刘好好一解释,已经复杂得超过了她的解决能力,思来想去,的确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承认刘好好说的对,以她的能力,还是不去趟这滩浑水的好。

“那怎么办?初二我回你外婆家的时候,要是他们求起来,可怎么办?”在她眼里,刘好好无疑是她的主心骨,她觉得自己还真架不住娘家人的哀求,到时候他们要是吵起来,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如这样吧,我带着他们仨送礼回去,阿妈,你就和阿爹在家里好了,到时候我就说你们身体不舒服,不回去了。”刘好好主动把差事揽上身,无论是刘金凤家的人,还是程家人,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放肆,无形中也能为家里挡去不少麻烦。

“这样好!这样好!”程招娣不住地点头,巴不得刘好好替她解决麻烦,但很快又忧愁起来,“阿龙原本挺好的一个孩子,偏偏被鬼迷了心窍,可怜你外公外婆一把年纪了,还要受他的气。”

“阿妈,你也不用太担心,外公外婆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孙子,我看阿虎就是个老实忠厚的,阿梅虽然是阿兰的妹妹,却比她姐姐踏实,他们俩会好好过日子的,今后外公外婆和大舅他们就指望阿虎好了,何况还有阿豹呢,他现在年纪小,好好教养他,等他大了,千万别让他走阿龙的老路。”

“你说的对,幸好你大舅母生了两个儿子,不像我不争气,只生了向上一个,他今后要是不成器,我和你阿爹可就苦了。”程招娣联想到自己,又悲苦起来。

她这个大女儿就站在她面前,换作别人听她这么不把女儿当一回事,肯定会难过失望,刘好好却是半点感觉都没有,在面对刘长生和程招娣的时候,她总是会把自己从女儿这个角色中抽离出来,说到底她到现在都没把他们当成亲生父母来看待,否则这颗心恐怕已经被伤得千疮百孔了。

只是可怜刘学习和刘天天,她们对父母还是有天生的孺慕之情,却总是一次次被他们的言行伤害。

而她现在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不放任何感情,哄起人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笑盈盈地安慰着程招娣,“阿妈,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教向上的,他今后一定会有出息的,到时候你和阿爹就享福了。”

“好好啊,幸好有你,你愿意帮着向上,阿妈就放心了。”甜言蜜语不要钱,刘好好果然很快就把程招娣哄得眉开眼笑。

第二百零八章 心乱

很快就到了年三十,刘长生去山上砍了不少竹子下来,刘向上就兴高采烈地在院子里烧竹子玩,爆竹“噼里啪啦”的巨大声响和放鞭炮差不多。

虽说是过年,但除了多了一丝喜庆的气氛之外,餐桌上的饭菜还真没什么特殊的,也就是多了一盘肉丸子,一盘自家做的年糕,一碗火腿笋干汤而已,其他的还是清汤寡水,没有油盐味的蔬菜。

南省的风俗是年夜饭一定要有一尾大肥鱼,象征年年有余,可是家家户户都穷,尤其是山区买不起鲜鱼,索性就用木头雕了一尾肥鱼,隆而重之地端上桌,一家人象征性地在木鱼身上敲几下算是吃到鱼了。

刘好好家这尾木鱼还是刘大力的父亲传下来的,只有体面人家才有资格拥有这样的一尾木鱼,普通的穷人家年夜饭也不过是稀饭咸菜而已。

为了显示自己的先进性,坚决和四旧划清界限,刘好好家已经好多年没有贴春联了,今年也不例外,吃了饭敲了木鱼,在院子里关了门烧了竹子,这该做的仪式就做完了,照理说年夜饭吃完该守岁,可是一家人在一块儿,既没有联欢晚会可打发时间,坐在一起又无话可说,这么大眼瞪小眼地呆一个晚上,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于是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早早吹灯睡觉了。

刘长生夫妇这段时间准备过年也挺辛苦的,呼噜声很快从里屋传了出来,四姐弟凑在一块儿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会儿闲话,便也睡了过去。

这是刘好好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除夕夜,听着窗外稀稀拉拉的爆竹声,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恍惚中回到了小时候外公领着自己在楼下放烟火,她捂着耳朵笑眯了眼;又恍惚回到了成年后,和爸爸妈妈窝在沙发上,喝着热茶吃着茶点,指点着电视机里的晚会…

场景变来变去,一会儿是家人和自己的笑脸,一会儿是他们苍老的身影和相对无言的哀戚…

这一夜刘好好睡得很不踏实,乱七八糟的梦一个接一个,闹得她一早起来就头疼。

过年对孩子们来说是值得期盼的节日,对刘好好来说就十分无聊了,无论是陪着笑脸四处拜年,还是拎着东西上亲戚家串门送礼,都是很浪费时间的事情,她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上了,她有些无奈地想着,看来两辈子都是工作狂的命,只有在工作里才能得到成就感。

好在时间飞逝,这个让她倍感无聊的年,很快就过去了,每个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日子又像过去那样平静如水地过下去。

庄立军刚回到部队,就收到刘好好在过年时写的信,大概是她实在太无聊了,这一封信写得要比平时厚上许多,看着她在信里细细碎碎地抱怨着,他的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丝笑容,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她噘着嘴趴在桌面上写信的样子,一个素来庄重大方的人写出这样俏皮诙谐的文字,非但不让人觉得违和,还有一种奇特的反差萌。

庄立军看着她的信发了很久的呆,决定还是要把庄见明让她去京城的想法先告诉她,就算这件事再难以启齿,也比瞒着她好。

刘好好接到他的信时,的确是震惊得目瞪口呆,她和庄立军订婚这么久了,之前庄家半点都没有流露出要见她的意思,怎么过个年就无缘无故地说要见她了?

不用说,肯定和庄立军的“美言”脱不开关系,她没好气地瞪着信纸,就算他在信里姿态放得再低,抱歉之意溢于言表,她也没那么轻易原谅他。

她是不惧去京城见庄家那几位大佬的,可是她不想以这样的身份上京啊,对她而言,她和庄立军的婚约只是权宜之计,平时哄哄刘长生程招娣也就算了,庄见明和庄南生是那么好哄的吗?

她这叫一个心乱如麻啊,完全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见京城的庄家人,她始终拿不定主意,索性就把这事儿给放下了,反正庄见明只是流露出了这个意思,又没说到底什么时候让她上京,这时间拖啊拖啊,说不定也就拖过去了。

庄立军迟迟没有收到她的回信,心里忐忑得不行,就连自己觊觎了很久,终于好不容易挖到手的刘驰笔直地站在他跟前,他也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刘驰不知道这位长相俊美,却又威名赫赫的兵王此刻在想些什么,但身为一个合格的下属是不应该随意打断领导思绪的,于是他继续一动不动地站着。

直到侦察连的新任连长林金国实在等不及了,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老大,大家都等着呢。”

庄立军刚刚被提拔为三营的副营长,侦察连原就属于三营,他继续管着侦察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侦破“白狐”集团有功,他们侦察连荣立集体一等功,麾下那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也都纷纷提拔了,现任的连长林金国,就是他原来的副手,也是一路跟着他拼杀出来的兄弟。

他虽然为人严肃板正,但对这些有着过命交情的下属却十分宽容,从来不在他们面前摆架子,所以他们也就大大咧咧惯了,在人前虽然也一本正经地喊他一声“庄副营长”,私下里还是习惯喊他“老大”。

林金国自觉刘驰来了侦察连就该适应侦察连的氛围,也不把他当外人,大大咧咧地喊庄立军“老大”,刘驰瞳孔微缩,心里有些惊讶,“老大”这个称呼江湖气太重,他们平时竟然这么称呼庄立军,难道不会挨批评吗?

但他向来老成持重,就算觉得不可理解,却没有做出什么明显的反应。

庄立军回过神来,淡淡地看了林金国一眼,刚才还大大咧咧的粗豪汉子,立刻收敛了许多,有些尴尬地后退几步,干笑道,“你们慢慢聊,慢慢聊,我们就在外面等着。”

第二百零九章 忐忑

“你是高中毕业?”庄立军看着身形依旧细瘦,但却精干了不少的刘驰,示意他在自己面前坐下。

“是。”刘驰规规矩矩地坐下,态度不卑不亢。

高中毕业有文化的兵不多见,比几十年后的大学生兵还稀少,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何况刘驰各方面的素质也都很过硬,庄立军这回也是好不容易才把他要到手的,见他眼神坚定,并不以自己的学历而自大,又更满意了几分。

“你来参军前也做过小学老师?”想到他姓刘,和刘好好年纪相仿,又都做过小学老师,庄立军的眼神又柔和了几分,虽然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缘分,那也是缘分。

也?刘驰的心里又有些疑惑?难道副营长过去也做过小学老师?还是其他的什么人?

“是,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小学代课。”

“怎么会想着来当兵的,当小学老师不好吗?”

“男子汉应该保家卫国,我不想天天和那些小孩子们在一块儿。”刘驰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地说了。

他对孩子没什么耐心,当老师这一年来天天和那群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儿们在一块儿,他都快疯了,后来县里征兵,他就立刻找上了武装部的朋友,正好人家也想要有文化的高中生,当下一拍即合。

家中父母不愿意自己去部队当兵,还闹过一阵,是武装部的同志到家里做了很久的工作,他们才松口送自己去部队的。

听了他的回答,庄立军笑了,“的确,不是谁都有耐心当好小学老师的。”

他想起那个夏天,刘好好在孩子身边笑着低语,为孩子们擦去鼻尖的汗水,在树下认真地吹着那首《送别》的模样,她是他见过最温柔最有耐心的小学老师。

刘驰发现他又走神了,他总觉得庄立军那句“不是谁都有耐心当好小学老师的”意有所指,他到底指的是谁?一定是对他很重要的人吧。

庄立军走了神,刘驰也不敢打断他,也跟着胡思乱想着,屋子里又安静下来。

外头训练的口号声打断了片刻的寂静,庄立军再次回过神来,突然又有些心浮气躁,刘好好只是没有及时回信而已,他就已经没有办法安心工作了,可见她对他的影响之大。

“我们侦察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不仅仅是常规的训练,常常要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随时准备要上战场,你考虑清楚了吗?”庄立军清了清喉咙,看着刘驰。

“考虑清楚了。”刘驰和庄立军性格有些相似,面对上级的命令,向来都回答得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庄立军看着他的眼神带上了一丝欣赏。

“在侦察连里,大家不仅是战友,还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兄弟,所以有的时候说话做事难免随便了一些,你习惯就好。”怕以刘驰的沉稳性格不习惯,庄立军特地多提点了一句。

“我明白了。”刘驰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

“好,你出去找林金国吧,今天就正式开始训练,好好干!”庄立军朝他点点头。

刘驰出门之后,庄立军坐在办公室里发了很久的呆,最后实在忍不住霍然起身,到饶大伟那儿请假。

饶大伟憋着笑看着他,知道他是真对刘好好上了心,向来以身作则,不愿意出军营半步的庄立军,最近也惦记着请假了,不用说肯定是要去找刘好好了。

他对庄家和刘家的婚事向来是乐见其成,他要请假,他自然不会不许,但是他这副心浮气躁的样子却有些不对劲,“怎么了?吵架了?”

“没有。”他苦笑,刘好好那样的性格恐怕和谁都吵不起来吧,她太过理智,无论什么事都能用理智和逻辑分析得清清楚楚,从来不会乱发脾气宣泄自己的情绪。

不过他也没什么资格说她,其实他们俩就是一类人啊。

“那你为什么这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还急吼吼地想往外跑?”饶大伟一脸探究,自庄立军从京城回来就有些不正常,“是家里说了什么?”

“爷爷想让好好去京城一趟。”

“去京城?”饶大伟挑了挑眉,“他老人家这是想为你相看相看,好事啊。”

“既然是相看,那也该是订婚前相看,他已经答应了刘爷爷,这桩婚约已经定下来了,过了一年多再去相看,您不觉得有些马后炮吗?”因为心浮气躁,庄立军说话也变得没那么严谨了。

饶大伟惊讶地看着他,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庄立军抱怨庄老爷子,他这是在为刘好好打抱不平?

“那照你这么说,刘好好不应该去京城?”饶大伟没有驳斥他,只是一脸好奇地看着他,想要明白他心里究竟是什么想法。

他紧紧抿着唇,“我觉得这样很不尊重人。”

“其实也不能怪老爷子,我对刘好好也很好奇,能够让你这么死心塌地地维护,恐怕每个人都想要见见她究竟是何方神圣,所以问题出在你身上。”饶大伟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这么张扬地喜欢一个人,完全不是他的性格。

庄立军愣住了,他觉得刘好好特别好,才在爷爷和父亲面前不吝惜自己的夸奖,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上心,才让他们对刘好好起了好奇心。

“所以,你明白了吧?”饶大伟一脸好笑地拍拍他的肩膀,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啊。

“我想去问问她的意思,她要是不愿意去京城,我说什么也会挡着爷爷那里。”庄立军更加愧疚了,没想到是他害了她,这回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解释了,他只能尽力去弥补。

“行啊,这种事的确应该尊重姑娘的决定,她要是不愿意就别勉强,我去和老爷子解释。”饶大伟豪爽地说,他可是了解内情的人,庄立军对人家小姑娘上心,小姑娘还未必愿意呢,这个时候可不能拿着京城里的庄老爷子来压她,要真把人家小姑娘逼急了,说不准庄立军就没媳妇儿了。

庄立军感激地朝他点点头,饶大伟于他不仅仅是上级,更是亦师亦友,关键时候义气相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