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47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49 章

自己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在基层好几次都差点也掉入了人家有意布置的“雷坑”,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当初她把这些事告诉父亲的时候,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刘驰也惊得目瞪口呆,他在部队做领导这么多年,还没见过故意挖坑给领导跳的下属,而且这些坑还挖得那么理直气壮。

“幸亏我们家皓月聪明,比你老爸强多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呢,要是遇到这种事,一准掉到坑里被炸飞了。”刘驰也是心有余悸,“你今后为人处世可要更小心谨慎才对…”

想起父亲毫不掩饰的自豪和赞赏,还有父女之间那温馨的回忆,就算隔了一世,她也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

“你在笑什么?”庄立军看着她脸上那怀念似的笑意,终于忍不住问道,她究竟在怀念什么?那么深切的情感,究竟是针对谁的?

“想起一个长辈对我的夸奖,有点得意。”刘好好坦然道。

庄立军是何等善于观察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她并没有说谎,刘驰和她是同龄人,怎么也不可能是她的长辈,排除掉这个可能性让他微微松了一口气,她这么优秀,赞赏她的长辈一定很多。

“你的确很了不起,担得起任何夸奖。”

“那是,”她大大方方地给了他一个得意的笑容,“走,咱们也吃饭去。”

“哟,庄副营又来了,是来看我们好好的吧?”这个点儿,大家都在食堂的吃饭,刘好好和庄立军一进来,就惹来一阵戏谑的调侃。

“庄副营不是来看好好的,难道是来看你的?未免也太自作多情了吧?”

虽是玩笑,可话里却带着刺,看来战火已经蔓延到了食堂,不少人的脸上都带着戾气。

刘好好却是笑笑,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

“好好啊,我们是真舍不得你走啊,你这一走,咱们这儿可就乱了。”

“赵哥,我来公社也没多久,一直都靠着你们带我,你们这么照顾我,我心里真是又感动又感激。”刘好好说话的模样特别诚恳,明明是违心的话,却诚恳得让人无话可说,能把违心的话说得和真的一样,除了她之外也没谁了。

“那你就别走了呗,咱们这儿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你啊!”

“你说什么话呢?好好去省里那是好事,为了她今后的前程,当然应该让她去。”

“就是,她去了省里,将来提拔了,也好照应咱们啊。”

“现在就指望新调上来的这个小文书能干一些,要是能和好好一样把事情担起来就好了。”

“我看悬呐,那姑娘看上去文文弱弱的,三天两头生病,这才刚上来呢,就去省城看病了,还能指望她干什么活?”

庄立军听得直皱眉,这伙人可真是市侩庸俗,也难为刘好好成天和他们在一块儿,还能出淤泥而不染。

刘好好和庄立军吃过午饭,又闲坐了一阵,等到太阳没那么烈的时候才回家。

夏天白昼长,已经是傍晚了,但太阳还没下山,生产队还没下工,刘长生和程招娣依旧在地里忙着,离双抢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为双抢做准备。

大目小学已经放了暑假,刘天天不知道去哪儿了,刘向上一个人在家里瞎玩,手上套着一个花里胡哨看起来像手表一样的东西,美滋滋地东看西看。

刘好好和庄立军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他手上的东西,“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

刘向上看到刘好好,欢呼了一声,“大姐!你回来了!”

他看到她身后的庄立军,下意识地顿了一顿,有些腼腆地问了声好,“我去地里叫阿爹阿妈。”

“哎,你别跑啊。”刘好好想要叫住他,结果刘向上这孩子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这时候刘天天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大姐,唐校长他们说在村口看到你了,我还不相信呢,没想到你真回来了!还以为你要等到星期天才回来呢…”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失望

“这几天没什么事,就瞅了个空回来了,”刘好好笑着解释道,“和庄大哥打个招呼吧。”

“庄大哥好。”刘天天和刘向上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对庄立军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敬畏,本来挺活泼的俩孩子,在他面前显得特别老实。

“大姐,唐校长让你快点儿去陈俊华家。”打往招呼的刘天天朝刘好好身边缩了缩,小声说道。

“怎么了?”

“陈俊华说他不想读初中了,在家里闹着得厉害,大家都在帮忙劝他,唐校长说他就听你的,让你也去帮忙。”

“这臭小子!怎么这么顽固!”刘好好气得不行,她自觉这一年多来没少鼓励安抚这个孩子,可他怎么三不五时就闹这么一出?饶是她再有耐心,也被激出了火气。

“不管他了,爱读不读。”刘好好正在气头上,索性也不去管陈俊华,径自拉着庄立军进屋,给他倒了杯凉茶,“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做饭。”

“那个陈俊华就是你之前说的很有天赋和潜力的孩子吧?”庄立军端着茶缸,跟在她身后进了厨房,很自觉地坐在灶前帮着她烧火做饭。

“这是乡下的柴火灶,你也会用?”刘好好看着他不算娴熟,但也绝对不算生涩的架势,十分好奇,他们京城不都是烧煤的嘛,何况他可是大少爷一个,爷爷家有勤务兵,军区还有食堂,哪里轮得到他下厨。

“你别小看我,我们在外头的时候,别说柴火灶了,在野外生火做饭都不在话下。”庄立军有些得意地说,“陈俊华的事儿,你真的不管了?”

刘好好顿了顿,声音染上了些许怒意,“这孩子是真的很聪明,很有天赋,但是他的心态却很糟糕,因为他家成分不好的原因,他在学校里经常受人欺负,后来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帮助他树立信心,在学校里也不再有人欺负他了,可是他还是三不五时地想着辍学不读,照他的说法,反正他成分不好没前途了,得一辈子待在这里务农,读书没有盼头,就别浪费家里的钱了。”

“一个小学生就想得这么远,是个早熟的孩子,难怪人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庄立军想起自己小学的时候成天都在打架淘气,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难免还有些惭愧。

“他就是太早熟了,很多事情不该他想的,他成天考虑那些一点用都没有。刚开始我还好言好语地劝解他,鼓励他,多闹几次,我也有火气了,读书是为了他自己,他自己不想读书,难道我还能摁着他的头读书不成?”

“就是可惜了好苗子。”庄立军知道她待学生很好,也没少从她这里听说“陈俊华”的名字,对这个可怜的孩子也十分同情,他也很清楚陈俊华的故事激发了她很多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我觉得以目前的趋势,恢复高考是迟早的事情,咱们应该给他一点希望。”

“这个消息我可以传递给他,可以给他希望,可我不希望他读书就是为了这么功利的目的,在没有高考的那些年,有多少人明知道自己将来没有办法上大学,还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无论在什么样恶劣的环境中,都努力地学习着。”刘好好抿着嘴,“我还有几个学生,小小年纪就辍学了,被家里送去做学徒,他们临走的时候连床被褥都没带,就带了课本。过年的时候,我去看他们,小小的手脚长满了冻疮,手甚至都已经烂掉了,还是很努力地捧着书本问我问题,艰难地练习写字…”

她深吸一口气,一想到那样的画面,她的眼睛就酸胀难当,“他们的天赋普通,就算他们家供他们读书,在学校里最多也就只能学个中等而已,和陈俊华的天赋完全不能比,他们知道自己没法读书,更不可能读大学,可是他们从来就没有失去那颗向学之心。你见过他们的眼睛吗?那是真正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和想法,不是为了考大学,不是为了今后当干部吃公粮,就是单纯地求知而已。陈俊华太聪明了,就是因为这份聪明,让他失去了他的初心,这是最让我失望的,也是我最觉得挫败的。”

与其说是陈俊华让她失望,不如说是她对自己失望,她很早就认出了陈俊华,她欣赏他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同时还敬佩他的善心品行,所以一直对他照顾有加,总想着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他的命运,现在看来,似乎是失败了。

而那些在学校时表现寻常,从未得过她特殊关照的孩子,却一次次感动着她。

庄立军沉默了,他能够理解陈俊华想要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因为他觉得读书改变不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所以才会这样一次次的胡闹,伤了师长的心;更震撼于刘好好说的那几个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拼命地想着求知的孩子。

“你还是去看看陈俊华吧,你没有办法挽救那几个孩子辍学的命运,却有可能改变陈俊华的,他再聪明也还是个孩子,冲动胡闹也是难免的,无论他是不是真让你失望了,你对这些孩子依旧还是牵挂的,再尽力去劝一劝,今后也不会觉得遗憾可惜。”庄立军低声劝道,“其实如果我没跟着你回来,你早就冲过去劝他了,我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别把我当客人看。”

刘好好没有反驳他,因为他说的没错,就算她现在再生气也没有想过要撒手不管,只不过庄立军好不容易来一次,她总不能把他晾在一边,那未免也太不够朋友了,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他对自己是如何细心周到,相比之下,她差得太远了。

“你就别犹豫了,快去吧,”庄立军顿了顿,“要不我和你一块儿去?”

“那还是免了吧,”她连忙摆摆手,庄立军生得太俊俏了些,现在正是下工的时候,到处都是人,他要跟着她在生产队里转一圈,不知道要惹得多少少女神思不属了,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庄立军那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让人心生畏惧,她可没打算让他去吓唬陈俊华。

第二百六十四章 规矩

“阿爹阿妈,大姐和姐夫回来了!”屋外传来刘天天欢快的叫声。

刘向上不甘示弱地说,“我早就知道了,还是我去喊阿爹阿妈下工的。”

刘向上和程招娣对这个未来女婿向来是满意得接近讨好,连忙在院子里舀水冲了一把手脸,拍去身上的泥土,才局促地进屋,见庄立军正在厨房帮着刘好好,两人都是脸色一变。

“立军,快坐快坐,好好也太不懂事了,哪有男人进厨房的道理!”刘长生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将庄立军扯出厨房,忙不迭地端了一张椅子让他坐下。

“刘叔,我又不是外人,您和我客气什么?”庄立军和他谦让了好一番,两人才互相拉着对方坐了下来。

“你们还愣在那儿做什么?还不快倒茶过来。”刘长生扯着脖子对着厨房嚷道。

“刘叔别忙,好好刚才已经给我倒了一杯凉茶了,我不渴。”庄立军连忙拉住他。

“那凉茶能喝吗?好好就是不会照顾人!怎么能把咱们自家胡乱喝的东西给你喝,快泡一壶新茶来!你上次说咱们生产队自产的野茶好,我都特地给你留着呢,待会儿全都带走。”刘长生热情地说,刘好好从京城回来收获满满,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刘叔您的心意我们一家都领了,但是爷爷年纪大了,喝不得浓茶,去年您给的茶,现在还没喝完呢,等喝完了再向您讨。”庄立军拒绝得很婉转,听得刘长生心里十分舒坦。

另一头程招娣正在教训着刘好好,“怎么能让立军进厨房呢?这要是传出去,你往后在庄家怎么做人?”

“他进了咱们家的厨房,我在庄家就没法做人了?这是什么道理?”刘好好觉得很可笑。

“你就是被我们惯坏了,到了婆家可不敢再这么不着调了,男人都进了厨房,那还要女人做什么?”

“那女人出去工作了,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了,还要男人做什么?”

刘好好一句话怼得程招娣无言以对,“你,你,多读了几句书就开始胡扯,今后是会吃亏的。”

“现在早就男女平等了,男人和女人在外头同工同酬,在家里也应当平分家务,这算什么胡扯?城里人都是这样的,庄立军他妈就不会做饭,从来就不下厨房的。”

程招娣第一次听说这样稀罕的事情,惊得眼珠子瞪得老大,庄南生娶一个不会做饭的女人做什么?

“他妈不下厨房,那他们吃什么?”

“吃食堂啊,有的时候庄伯伯和立军也会自己在家下点面条什么的,你觉得男人不该下厨房,人家的规矩可不是这样的。”

程招娣这回是真没话说了,谁能想到庄家竟然有这样奇怪的规矩,竟然有些羡慕起刘好好了,“你阿公真是给你定了一门好亲,这么好的婆家,就算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啊,他们一家待你这么宽厚,你今后更要好好伺候立军,孝顺公婆啊,你婆婆可以不下厨房,你可不能有样学样,人家毕竟是城里人,咱们比不得的。”

刘好好眼角微抽,可惜她天生不会伺候人,程招娣注定是要失望了,不过这种思想在程招娣的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她自然是懒得在这件事上和她争执,便顺从地点点头,找了个理由逃了出去,“阿妈,我知道的,刚才天天说唐校长找我有急事,我先出去一趟,待会儿你们先吃好了。”

“立军还在这儿呢,有什么急事非得现在喊你去?”程招娣不满地嘟囔,可惜她话还没说完,刘好好就一溜烟跑得没影儿了。

一年来,陈俊华的身高长了不少,已经和刘天天差不多高了,但还是十分瘦弱,此刻一言不发地坐在板凳上,低垂着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旁的唐明亮和李际远说得嘴都干了,陈俊华的父母和祖父母在一旁抹着眼泪,显然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俊华,你是要把我们给气死啊!”刘好好人还没到,气急败坏的声音就从门外传了进来。

陈俊华的身体一震,把头埋得更低了。

刘好好将生气和失望明晃晃地写在脸上,让一屋子的人都怔了一下,印象中的刘好好待人一直都和煦稳重,对孩子们也很有耐心,从来不轻易发火的,她今天这个样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小刘老师,你冷静一点。”唐明亮没想到她会这么生气,生怕她会吓到陈俊华,连忙出来打圆场。

要不是自己和李际远苦劝没用,他也不会急吼吼地让刘天天把刘好好喊来,他向来相信刘好好,觉得她会有好办法,没想到她这次会这么冲动,陈俊华本来就敏感脆弱,她这么怒气冲冲的,要把他刺激出了个好歹怎么办?

“对啊对啊,别吓到孩子…”李际远也连忙劝道,“俊华也是有苦衷的…”

“苦衷,不就是想给家里减轻负担吗?可他也不想想,就他那副小身板,下地干活赚不了多少工分,在家也帮不了多大的忙,去做学徒都没人愿意要他,除了读书,他还能有什么出路?”刘好好的话说得很刻薄,听得李际远冷汗都下来了。

“话虽然没错,可是孩子的自尊心也是要维护的。”李际远小声劝道,刘好好一向都对陈俊华呵护备至,今天也不知道吃了什么枪药。

“就算读下去,也没有出路!”一向怯懦内向的陈俊华也被激出了几分火气,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是我老不死的害了俊华啊…”陈瞎子无神的双眼不住地流着泪,陈俊华这个孩子如果平庸也就罢了,偏偏这么优秀,说不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明明就是一个可以当书生吃公粮的料,却让他给毁了。

陈瞎子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内疚中,无数次想要一死了之,可是就算死了,也改变不了陈俊华的成分,这口锅注定要伴随着陈俊华一辈子。

第二百六十五章 怒斥

“阿公,不干你的事,是我自己不想读。”陈俊华也犯了倔,地主怎么了,上不了大学就上不了大学,他才不稀罕。

“陈俊华,你不是孝顺吗?你就舍得让你全家为了你内疚伤心?你的孝在哪里?顺在哪里?”刘好好怒斥道。

“不是你和我说再等等看,读书会有出路的,就算我成分不好也能上大学的吗?结果呢?隔壁生产队的谭水牛前段时间跳河死了,因为他的成分是富农,就算他书读得再好,他们生产队长也明确说了,富农成分没有资格被推荐读大学!”陈俊华握着拳头,眼睛通红地吼道。

所有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件事让陈俊华有所触动,产生了浓浓的厌学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想法。

其实陈俊华并不认识那个谭水牛,只不过是听了他的故事,原本就敏感的他,心理已经提前进入了青春叛逆期,那种物伤其类的悲哀让他听不进师长的好言相劝,也将刘好好之前的开导鼓励通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李际远觉得自己找到了症结所在,正准备对症下药好言相劝,没想到吃了枪药的刘好好又发起飙来。

“你觉得谭水牛跳河很可怜是不是?告诉你,我半点都不可怜他!上不了大学的人那么多,难道大家都得去跳河?我刘好好成分好,读书也不比他差,不也照样没有被推荐上大学?你看我跳河了吗?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上不了大学我照样喜欢学习,我照样会抓住一切的机会提升自己。我刘好好敢说,如果现在恢复高考,让我去考大学,我一定有本事能考上!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看重,让自己的亲人伤心失望,这种自轻自贱的人就是懦夫,我不仅看不起他!还鄙视他!唾弃他!”

“你!”陈俊华双手握拳,被她这么一说,仿佛自己初闻噩耗时,为那位素不相识的谭水牛痛哭了一场显得是那么的丢人,偏偏他又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她。

“上不了大学天就塌了?我和唐校长、李老师一直劝你好好把书读下去,只是因为我们觉得你是棵读书的好苗子,多学些文化,多读一些书,就算你今后不上大学,不做国家干部,也能把握机会做出一番事业。退一万步说,哪怕你一辈子在这里种田,你也能更快地找到种田的规律,种得比别人好。当然以你陈俊华的资质,是不可能窝在这里种一辈子田的,我曾经对你给予厚望,哪怕你没办法上大学也一定会大放异彩,做出一番事业。能上大学当然是好事,但是上大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今后找一个进身之阶的。读书是为了明理修身,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上不了大学就觉得学习没有用了?你真是太功利了!我没想到自己这一年来尽心尽力,还是会教出你这样功利的学生!”

刘好好愤怒中难掩失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劝你,今后你爱读不读,我不会再劝你第二次!”

陈俊华呆住了,傻傻地望着刘好好愤怒的背影,脸上没有了刚才的桀骜不驯。

“哎,俊华啊,小刘老师也是为了你好…”唐明亮被发飙的刘好好给吓到了,连劝解都很无力。

李际远却沉默了,望着陈俊华重重地叹了口气,“你小刘老师她说的有道理啊,俊华,但愿这一次你能听进去…”

唐明亮和李际远干巴巴地劝了几句,但见陈俊华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就知道现在必须给他一些时间好好消化一下刚才刘好好说的话,便也跟着出去了。

他们不明白一向好脾气的刘好好今天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暴躁,见她一脸烦闷地沿着桃花溪踢着小石子慢吞吞地走着,连忙脚步赶了上去。

“好好啊,你今天这是发的哪门子邪火啊?”李际远探究地看着她,现在看来她的样子还算是平静啊。

“就是觉得有点失望。”刘好好的心里烦闷,其实心里的火并不只是针对陈俊华的,他一个小学生能够想到今后的前途就已经算是早熟了,哪里能够指望他真的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为国为民?

她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也一样功利,不止是她,整个社会对待教育的态度都很功利,老师、家长、学生…都是为了分数在拼命竞争,有谁考虑过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俊华还是个孩子,你和一个孩子有什么可计较的?”唐明亮打圆场。

“不是和他计较,是觉得自己挺失败的,我不希望他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她的心里涌起一股无法改变人们想法的挫败感。

“利己主义?你也太上纲上线了吧,他还什么都不懂呢。”

“他懂,他懂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条好出路,如果他看不见这条出路,那就不读书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我知道,是我对他寄予的期望太大了,如果换成别的学生,或者是之前的他,我会用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来鼓励他,但是我现在不想了,他这么聪明,这么有能力,今后如果考大学,一定能考上很好的学校,而从好大学出来的学生,是撑起整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不应该像他这样只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不应该有他这样狭窄的眼界格局。”

“可是他才十二三岁,这么小的孩子,你能指望他能有什么眼界格局?等他再大一些就会懂得了。”

“等他懂得的时候,他已经辍学多年了,那时候就晚了,去哪里买后悔药?”刘好好摇摇头,“他太容易受人影响了,那个和他素不相识的谭水牛跳了河就能把他影响成这样,今后如果外界有什么变化,他恐怕是第一个被影响的,聪明的人太容易被影响,不是一件好事。”

唐明亮和李际远对视一眼,都觉得刘好好想得太深太远,对陈俊华的要求也太高了,他还只是个孩子,不想读书好好哄着他劝着他读下去就是了,考虑这些做什么?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仰俯无愧

“我现在才明白做一个老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们俩真不容易,”刘好好长叹一口气,有些赌气地说,“看来我不适合做老师,无论我怎么用心,都不合格,还好不用去继续做老师误人子弟了。”

唐明亮和李际远瞪大双眼,“你要是不合格,天底下就没有合格的老师了,俊华不肯继续读书是他的问题,你已经尽力了,再怎么样也不必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吧。”

“这件事给我的打击真的挺大的,可能我对他的期望真的太高了,”刘好好苦笑,“你们可能都不敢相信,我对他的期望,要超过我自己的弟弟妹妹。”

“没什么不敢相信的,他的资质百里挑一,我对他的期望也很大,也胜过我自己家那两个臭小子。”李际远笑道。

“是啊,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但是世上却有那么一小撮天才,如果这一撮人只想着自己,毫无社会责任感,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际远是个聪明人,最先反应过来,打了个寒颤,“他们太聪明了,一般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会抓住所有的机会掠夺社会资源,如果他们都是这样的人,那么最后这个世界也是他们的了,他们会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然后为所欲为…”

唐明亮也明白过来,也是一脸心有余悸,“不至于吧,这也太可怕了…”

“所以我认为越是聪明人,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李际远点点头,“对一个人来说,聪明是其次,品德才是最重要的。”

刘好好不希望陈俊华走上歪路邪路,虽然他前世腰缠万贯,后来以一个大商人大慈善家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但他的发迹却不是那么光彩,游走在黑白边缘的他没少触犯法律,甚至可能还沾了血,只不过是仗着聪明侥幸被洗白了而已。

她不希望这个十二三岁就会解微积分的瘦弱男生变成那样的枭雄大亨。

“我是不是有点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在陈俊华身上了?”想起少年那倔强的脸,她又有些不忍,那本是属于他的路,属于他的命,恐怕不是她能够强行掰直扭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还颇有些逆天改命的味道,“这对他可能很不公平。”

“我们知道你是为了他好。”唐明亮安慰人的时候,词汇量特别贫乏。

“好好,我最欣赏你的一点,不是你的聪明,也不是你的善解人意和处事圆融,而是你身上的这股侠气和痴气。”李际远一脸赞赏地说,“侠,待人真诚,坦荡磊落,为国为民;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往无前。”

“老李有文化,说的真好。”唐明亮崇拜地拍着大腿叫道。

刘好好微微动容,能够得到长辈的赞赏,心里还是很受用的,不过——

“您确定这是在夸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说我傻嘛。”

李际远大笑,“要不怎么说你有一股痴气?通俗点儿说,就是傻啊!”

刘好好一脸黑线,还能不能愉快地做朋友了?

“其实你很适合做老师,做老师最重要的是把学生放在心上,这一点你做到了,虽然有的时候你着急了些,但是老师也是人,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得尽善尽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学生是会理解的。

而你要记住的是,咱们做老师的是引路人,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最终决定要不要跟着你走的人,是学生,而不是你,无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你都应该尊重,而不是摁着他们的头强拉着他们跟你走,别说是老师了,就算是为人父母都不能这么不尊重人。”李际远语重心长地说。

“陈俊华说不想读书了,咱们可以苦劝,可以帮着他找到问题所在,解开他的心结,但是最后决定听不听你话的,还是他自己,就连他的父母家人都没有权力帮他做决定,你就更不应该因为他没有听你的话而生气。”

唐明亮在一边连连点头,他的口才虽然没有李际远好,但却很认同他的观点,刘好好的顾虑固然很有道理,但为人师表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否则伤害了孩子,无形中也会伤到自己。

李际远和唐明亮,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乡村教师,层次差了很多,但在尊重爱护学生这一点上,本质却是一样的。

刘好好心有所感,“李老师,唐校长,你们俩真的是特别好的老师,能做你们的学生真是特别幸运。”

“我不算我不算,我的文化水平低,孩子们不喜欢我,只念着他们的小刘老师呢,还有李老师,他们也是喜欢的。”唐明亮连连摆手,他是真心喜爱孩子的,可是他的教学太过呆板,实在想不出刘好好那么多花样来讨孩子喜欢,也没有做科学讲座的李际远那样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的好口才,他有什么办法,他也很无奈啊。

“你才教了孩子们没多久,能让他们这么念念不忘,你也是好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妄自菲薄,在教学能力和创新上,我们都不如你。”李际远中肯地说,“不过你要是一直呆在大目生产队、金花公社这个小地方,对你的才干也是一种浪费,听说你要去省里了?年轻人就是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好好干!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热爱,才能把事情做好。”

“是啊,就算你不当老师了,也别忘了我们大目小学,忘了一直念叨着你的孩子们,我和孩子们都等着你今后当了大官,造福咱们呢。”唐明亮咧了咧嘴。

“当不当大官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做任何事都要做到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李际远认真地说,他是省城里下来的,很清楚不是每个人到了省城都能当大官的,不仅需要才干,还需要时运,他不想给刘好好太大的压力,人这一生能做到仰俯无愧,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哥姐

刘好好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着天空,努力将泪水憋回去,她本来是个冷静克制,情感不外露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容易被感动,李际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让她泪盈于睫。

无论是李际远还是唐明亮,待她都如师如友,他们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小学老师,都是被困在这小山村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却用自己的品行教她做一个无愧于天地和自己的人。

她感谢和他们相识的际遇,让她的人生经历更加厚重,让她的内心更加平静稳重。

庄立军顺着桃花溪出来找她,正看到她慢吞吞地在溪边打着猪草,不由得失笑,“去过陈俊华家了?”

“你怎么出来了?”她朝他身后看了看,“一个人出来的?人生地不熟的就不怕迷路?”

话刚出口,她自己就笑了,“我都忘了你是侦察员,没那么容易迷路。吃过饭了?”

“没,我来接你回去一块儿吃。”庄立军伸手摘去她发间的草屑,“反正天色还早,要不咱们再坐一会儿。”

刘好好点点头,她不想这么快回家,因为她还没有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所以故意借着打猪草的由头,在溪边独自待一会儿。

庄立军很贴心地陪在她的身边,看着她心不在焉地打猪草,时不时地帮忙打个下手,却一句话也没有多问。

直到刘好好自己憋不住了,“刚才我去陈俊华家里把他骂了一顿,不知道会不会骂醒他,也许依旧不会有任何效果,说不定他还会从此恨上了我这个老师…”

庄立军静静地听着,听着她内心的茫然与失落,听着她因为李际远和唐明亮的话而产生的触动,听着她对未来的坚定的向往。

刘好好一口气说完,将手中的镰刀一扔,毫无形象地一屁股坐在地上,觉得口干舌燥,心里头却舒坦多了。

“李老师真是一位智者,说的太好了!”李际远的话也给庄立军这个年轻人带来了很深的触动,没想到小山村里还藏了这么一位大学者。

“那是。”刘好好不无自豪地说,李际远可是她的四叔公,他们家的人个个都有才华有见识。

“但是陈俊华不会恨你,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会明白你的用心,也许最后他的选择和你的不同,可他一定会感激你们对他的关心和付出,而你作为老师也应该尊重他的选择,毕竟你不是他,不能代替他活这一辈子,哪怕你的初衷是为了他好。”庄立军也坐在她的身边缓缓地开口。

“你说的对,”刘好好渐渐心平气和了,“李老师和唐校长也说的对,我太急躁了,对那些孩子常常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总期望他们能够按照我的想法生长,一旦他们超出了我的期望,我就毫不留情地‘咔嚓’一下剪短这些枝丫。人们总说教师是园丁,是希望教师能够好好照顾祖国的幼苗,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一模一样的形状…”

一想到这里,她就不寒而栗,“还好我已经不做老师了,不然还真是误人子弟啊!”

“你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庄立军失笑,“你就算继续做老师,也一定会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还是一个好老师,这就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她也笑了起来,“这次的事儿也算是给我提了个醒,家里还有三个弟妹,他们今后也未必会按照我的想法生活,我可不能像这次对陈俊华这样简单粗暴了。”

“你是个好大姐,我也是做大哥的,和你一比,就显得太不称职了。”庄立军想起她和家中弟妹的深情厚谊,再想想自己同弟弟妹妹的疏离冷漠,心里实在有些羞愧,“我对他们的关心太少了,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说出口的关心,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被他们曲解为教训。”

“那是因为你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没有从心底接纳他们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和你产生共鸣,你必须先要接纳他们的内心情感,走近他们的内心,才有可能拉近你们的距离,修补你们之间的关系。”刘好好想起庄立军和他那一双弟妹的相处情况,也觉得头疼,他们之间紧张的关系,简直比她初到这个年代时和弟弟妹妹之间紧张的关系还要糟糕。

“我说的是不是太抽象了?完全是纸上谈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笑了起来,“做大哥大姐不容易,但你用了心之后,真的很有成就感,特别是他们那信任欢喜的眼神,真的是…”

她前世没有兄弟姐妹,今生却有了三个手足,那种血脉相连,互相牵挂,被人全心信任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我就继续好好努力吧。”庄立军刚说完,刘好好的肚子就“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读出了惊讶,随即又不约而同大笑起来,她不觉得丢人,他也不会鄙视,豪爽的笑声中很自然地带了一丝默契。

“走,努力之前先填饱肚子再说。”他一站起身,就伸手拉她。

她也不矫情,就着他的手起身,看着他很顺手地将她打的猪草背在背上,也不和他客气地推却。

“你刚才出门的时候还带了镰刀?陈俊华看着你挥着镰刀去他家,有没有被吓到?”

她大笑,“我还没那么失控,不是我的镰刀,是唐校长的,他刚才也在打猪草呢,还没来得及背回家就被叫去劝陈俊华。我刚才不想回家,就顺手借了他的镰刀打猪草。”

两人一路闲扯,有说有笑的回去,让在饭桌前等了好一会儿的刘长生动了气,“大晚上的乱跑,你不吃饭,全家人都不要吃饭了?”

程招娣连连朝他使脸色,又暗暗扯了扯他的衣角,平时也就算了,姑爷还在这儿呢,瞧他们那如胶似漆的样子,他骂了刘好好,姑爷心里肯定不舒坦。

第二百六十八章 蹊跷

刘长生这回倒是反应过来了,悻悻地住了嘴,只是脸色依旧难看。

“刚才路过桃花溪,正好见猪草长得好,顺手就打了一捆,忘记时间了,耽误了大家吃饭。”刘好好的态度很好地承认了错误,刘长生也就顺着她给的梯子下了。

因为有庄立军在,刘天天和刘向上一下子都变得老实了许多,这一顿饭还是吃得有些尴尬。

程招娣倒是很兴奋,让刘天天负责去洗碗,就拉着刘好好进屋给庄立军收拾床了,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但程招娣是个很会持家的女人,刘大力过去住的那间屋子一直都打扫收拾得十分干净,洗晒后的草席和薄被也存放得很好,不过这条件和城市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我们家的条件有限,你今晚就在这儿将就一下吧。”刘好好有些不好意思地递给他一把蒲扇,“咱们这里上半夜热,下半夜冷,所以在床上放了一床薄被,小心别受凉了。”

“好。”庄立军知道他们已经是拿出了最大的热情来招待他,哪里还会挑剔什么,何况,“我们经常在野外训练,餐风露宿的,现在的环境已经算是很好了。”

“好好,你带立军出去走走,先别忙着睡,我先在屋子里熏熏蚊子。”程招娣手里拿着一把艾草,虽然他们家三不五时地熏蚊子,蚊虫不算太多,但她还是怕庄立军这个贵客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