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92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94 章

刘天天记着自家大姐的话,只是握着庄小婷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多余的话却是一句都没说。

庄小婷只是个孩子,虽然不知道宋晓悦为什么会突然进了疗养院,但从来没有怀疑过母亲的事情和刘好好有关,只是在内心深处暗暗记恨庄见明而已,并没有存心想要试探刘天天的意思,见她不搭腔,也只当作小孩子不懂事而已,又开始愁肠百结地看着窗外,手里还不自觉地抚着手抄本。

“小婷姐姐,这是什么书啊?”刘天天觉得挺好奇的,她不是很爱看书,但是她的小弟爱看书,但是她从来没有在刘向上那里看过这些书。

庄小婷的脸微微泛红,却也并不吝惜和她分享,略带神秘地看着她,“一本很好看的书,你想看吗?”

刘天天瞪大双眼,其实她并不是很想看,但是庄小婷似乎对这些书很感兴趣,她也难免有些好奇,便乖巧地点了点头。

刘好好经常给他们买书,但是买的书都是经过她精心挑选的,虽然也不乏一些故事小说,但是内容都比较积极向上,刘天天哪里读过这样矫情的小说,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为了书里男女主角的命运而悲而喜。

“天天——”刘好好的叫声将刘天天从书里的情节中拉回现实,她依依不舍地将手抄本还给庄小婷,两人交换了一个默契而遗憾的眼神。

“小婷姐姐,这书真好!”

庄小婷像是找到了知音,和刘天天在情感上又近了几分,拉着她的手,深深地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把书寄给你看。”

刘天天一脸感激地看着她,两人交换了通信地址,真成了一对要好的小姐妹。

“和小婷聊什么呢?瞧你那依依不舍的模样。”刘好好看着刘天天直笑,刘天天是个活泼的孩子,没费多少工夫就和庄小婷成了朋友,倒是让她十分意外。

“小婷姐姐那儿的书可好看了,大姐,你下次也给我们买吧,”刘天天心里还一直记挂着书里的情节,“不过她说她的书外头是买不到的,都是他们一个字一个字抄出来的。”

手抄本?刘好好顿了顿,才对刘天天笑道,“行啊,书名叫什么?我给你留意留意。”

刘天天大喜,“我就知道大姐最好了…”

刘好好也笑,只是听到刘天天说的那个矫情的书名,微微一怔,随即有些无奈,难怪庄小婷总是那么忽喜忽悲的,她还以为这丫头天生就是个文艺女青年呢,原来是受了这种书的影响。

但是小姑娘青春少艾地看看这种书,还真算不上什么大错,如果她强势地去没收庄小婷的书,肯定会引来她剧烈的反弹,只能今后多注意她的心理状况了,看书可以,但千万别把书里的事情当真了,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刘天天受到这种不好的影响。

“这本书我也看过。”刘好好云淡风轻地说,“不过我可不觉得好看啊。”

第五百三十八章 爱情

“为什么啊?我觉得挺好看的,大姐,快给我说说结局吧,我都没看完。”刘天天急不可耐地说。

刘好好简单地和她介绍了一下情节,同一个故事,用缠绵悱恻的文笔站在男女主角的角度写出来,带给人的是一种感觉,用带着讽刺的第三人角度讲出来,给人的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了。

“你想想那个男主角和女主角为了一己私欲,伤害了那么多人,还觉得自己高尚,如果你是他们的亲人朋友,你会是什么感觉?”

刘天天愣了一下,她之前看书的时候只把自己代入了女主角的视角,从来没考虑过自己如果是个配角,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么一想,觉得如果她是女主角的亲人朋友,应该会想和她断绝关系,宁愿永远都不认识这个人吧,“可是,他们之间的是爱情啊,爱情难道不是最高尚的吗?”

“天天,你说什么呢?什么爱情不爱情的,女孩子说这个不害臊!”刘学习的反应很剧烈,刘好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激动地打断刘天天的话,一个女孩子,还是这么一个小女孩,怎么可以把什么情啊爱的挂在嘴边。

“学习,你别激动,爱情亲情友情都是人世间的感情,只要是人都有感情,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刘好好安抚道,“但是天天,虽然你还小,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高尚的,打着爱情的幌子自私自利,伤害无辜的人,怎么能算得上高尚?这不仅不高尚,还特别卑劣,你要记住任何高尚的感情都不会伤害到别人,因为这是基本的道德底线,跨过了那条底线,还振振有词,那简直是比禽兽还不如。”

“大姐,你怎么和她说这个…她才多大啊…”刘学习还是一脸接受无能,几千年来大部分华夏女性都羞于谈爱,刘学习不仅害羞,还很传统。

刘好好却朝她笑了笑,“我们只是随便聊一聊,有些事情堵不如疏,她既然看了这样的书,对情爱有所了解,倒不如把事情说开了,比她一个人在心里胡思乱想的好。”

刘天天刚刚接触这种书籍,虽然感慨于书里缠绵悱恻的情节,但毕竟中毒不深,刘好好之前又很注意在她的三观上下功夫,所以三两句话就让她开始反思书里的情节,被撕掉了那层高尚的外衣,好像内里的确是不堪而混乱的,这种书对她的吸引力顿时没那么大了。

刘好好并不十分担心刘天天,她外向活络,而且三观已经初步形成了,就算一时沉迷,也很快能够看清问题抽离出来,而庄小婷那样孤独寂寞的少女,总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她,才会格外渴望出现书里的白马王子,为她冒天下之大不韪,救她于“水火”之中。

如果真让庄小婷遇上了那样的痴情男人,那倒也是她的福气,可惜就刘好好的人生经验而言,世上就算有那样爱情至上,为了爱情可以不惜伤害无辜的男人,也是荷尔蒙过剩,见一个爱一个,要是庄小婷迷信书里的话,也傻乎乎地不顾一切和人家在一块儿,最终受伤的还是她。

庄见明和宋晓悦生的七个孩子中,已经毁了两个,如果庄小婷再出事,恐怕庄见明会很难以承受,不管庄见明在家事的处理上如何糊涂,他都是庄家的顶梁柱,以庄南生目前的资历和人脉,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庄家,庄立军又年纪太轻,所以在十年之内,庄家不能没有庄见明。

刘好好站在客厅里,望着庄南生家里的那幅全家福照片,庄立军穿着军装,英俊挺拔中还带着一抹青涩,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可是他的模样却那么清晰地印在她的心里,丝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

而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做真正的庄家人,殚精竭虑地为庄家上下考虑。

她的唇角挂着微笑,不自觉地抚上镜框里的庄立军,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在做什么?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奋勇对敌,还是在硝烟弥漫的作战室里思考指挥,抑或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角给她写信…

庄立红从屋外进来,就瞥见她这副花痴样子,不由得笑出声来,“哟,这是在睹物思人呐。”

刘好好回过神来,大大方方地转过头,毫不忸怩地朝她笑了笑,“嗯,也不知道你哥这会儿在做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庄立红也习惯了她的厚脸皮,要换个姑娘被人逮到看着未婚夫的照片发花痴,还不得羞死啊,她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倒是弄得庄立红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你说说看,你究竟喜欢我哥什么啊?他这个人又严肃又古板,没有一点人气,还成天扎在部队里,除了长了一副好皮囊,就没什么优点了。你在咱们京大那可是风云人物,别以为我不知道,追求你的优秀男生都可以从北门排到南门了,你却死心塌地地跟着我哥,究竟图的是什么啊?”庄立红吐槽道,她觉得刘好好选择她大哥还真是亏大了。

“你确定你和我说的是一个人?”刘好好微微偏头,“我觉得和他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放松,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他也特别能够包容、理解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刘好好的唇边依旧挂着甜得腻人的笑容,平时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人,在说到庄立军的时候却有些词穷,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和人描述庄立军的好。

庄立红被她这把狗粮撒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怎么忘了庄立军在刘好好面前和在其他人面前根本就是两个人,他对刘好好殷勤周到得让人牙酸,满心满眼里都是刘好好。

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愿意为了她改变自己,愿意做那些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这样的事情都是发自他的内心,毫无怨言毫不勉强。

第五百三十九章 书信

炮火隆隆的前线,难得有一刻的静谧,夜凉如水,搭建起来的帐篷构成了临时的指挥所,一盏昏黄的油灯下,一个年轻人正伏案奋笔疾书。

“团长,又在给嫂子写信啦?”一身硝烟味道的大汉大大咧咧地闯进帐篷,见年轻人那副专注的模样,不由得咧嘴一笑。

年轻人抬起头来,那俊朗的眉眼正是身在前线的庄立军,他将桌面上的信函收好,修长的双手扣上了钢笔的笔帽,“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都布置好了,非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不可!”大汉挥了挥拳头,流露出浓浓的战意。

“那就好,”庄立军莞尔,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再过两个小时出发,在黎明前一定要到位,攻他们个出其不意。”

“你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大汉自信满满地说。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太大意了,完成任务后立即撤退,千万不要恋战!”庄立军一脸正色,“我们会按照计划跟上,二营的人也会接应你们的。”

“我明白。”大汉笑道,他跟着庄立军的时间不长,但是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也了解了这个斯文俊秀的年轻人,他的脑子极为好用,简直就是天生为战场而生的天才,用能征善战都不足以来形容他的军事才华了,所以就算他年纪小,他对他的指挥能力也是心服口服,最关键的是他对他们这些手下十分关心爱护,把他们的命看得很重,跟着他这样的人出生入死也心甘情愿。

庄立军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出了帐篷。

天上一弯月牙,浅浅地照着大地,天依旧黑得十分深沉,庄立军却轻叹一声,“天快亮了。”

天亮之后,又将有一番恶战。

大汉有些忸怩地跟了出来,从裤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团长,如果我这次死在战场上了,能不能把这个交给我的家属。”

庄立军微微抿嘴,没有安慰他什么不会有事之类的话,毕竟战场之上刀枪无情,谁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安然无恙地全身而退?

他郑而重之地接过信封,认真地承诺,“我会的。”

“我和我家属结婚三年了,其实还没见过十次面。”大汉有些尴尬地笑着,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色,“一次是结婚前相亲,她长得可俊了,我一眼就相中了她…”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孩子都一岁多了,他和妻儿却聚少离多,现在自己在战场上,不知道会不会有去无回,是他负了他们。

大汉和庄立军唠叨完自己的事情,有些好奇地多问了一句,“听他们说,嫂子是京大的大学生,是出了名的文化人,她一定长得也特别俊吧?”

庄立军的嘴角也浮起了一丝微笑,“是,她特别好。”

“文化人就是好,”大汉点点头,流露出羡慕的神色,“我家属没有文化,不能给我写信,我写信回去,她也看不明白,还得找人帮着念。”

这样的信件没有任何隐私,他自然无法在信里倾诉自己的思念和爱,所以他并非嫌弃自己的家属没有文化,而是羡慕庄立军在这样战火连天的情况下,还能频繁地和他的家属鸿雁往来,互诉衷肠。

虽然庄立军没有结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和自己的对象感情极好,平时只要没事,他就躲在一边写信,他们都有些闹不明白,和远在后方的女人怎么就有那么多的话可说呢。

偏偏他们俩就有说不完的话,天空中的一颗星子,地上的一株野草,都能够成为他们的话题,细细碎碎,家长里短,说个没完没了。

此刻的刘好好正在火车上,也正在给庄立军写信,这次她带着十几个来自不同系别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征西县社会经济情况调研组,坐上了前往征西县的火车,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加入的又是有刘好好在的小组,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刘好好看着他们时不时地摆弄着胸前的校徽,有意无意地抬头挺胸,引来其他乘客那羡慕的眼神,不由得觉得好笑。

“你又在给我哥写信啦?”庄立红神秘兮兮地看着她直笑。

“写完了,现在写些别的东西。”刘好好大大方方地拿出另一本笔记本。

“写什么?”庄立红凑过来看着她笔记本上的提纲。

“我在想我们这篇调研文章的基本框架,调研组里有这么多系的同学,大家都有自己擅长和侧重调研的领域,怎么样才能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在调研过程中,还会出现观点分歧,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这篇调研文章看起来不要自相矛盾…”

庄立红翻了个白眼,“这还没到征西县呢,那里是什么情况你都不知道,这么早就开始考虑这个了?”

“反正在路上也无聊,不如花点时间多想想,也省得到时候太仓促,毕竟我们已经比别人落后了一个月了。”

“我有预感你这篇调研文章一定又能语惊四座,得到一大堆人的瞩目,就像你之前写的那篇你们公社的调研文章一样…”庄立红笑了起来,“到时候我也能跟着你出名了,算是占你的便宜。”

“能不能得到瞩目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找到问题,并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这篇调研文章真的能对征西县,乃至西北地区的农村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我们大家都是功德无量啊。”刘好好对名声并不在意,毕竟她已经够出名了。

“西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黄沙漫天,又干又旱吗?”庄立红的眼中又出现了迷惘的神色。

刘好好前世去过西部,当然她去的是西部的大城市,除了雾霾大一些,气候干燥一些,其他的和南省的城市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和京城相比,除了繁华程度弱一些之外,自然环境方面还是挺相似的,但是这次去的是一个小县城,也许情况又不大相同了,所以她也拿不准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第五百四十章 争论

刘好好这一组的同学中只有两个来自西北,大部分人一下火车,就被这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震惊到了,这个地方较其他地方而言要更偏僻艰苦一些,尤其是征西县没有火车站,他们必须在市区住一晚,第二天再转汽车前往那个小县城。

“这里可真脏啊。”庄立红捏着鼻子,看着一匹骡子站在招待所门口不远的地方拉屎,夏天本来蚊虫就多,人从那里走过,就会惊起屎上的蚊虫,乌压压的一片混杂着臭味,让她几予作呕。

庄立红从小就生活在京城,而且生活条件优渥,苏素云又是医生,在卫生消毒方面做得很到位,所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她的反应最大。

调研组里也有几个女生是在大城市里长大的,也和她一样拿着手帕小心翼翼地捂着鼻子。

她们这副娇气的模样立刻引来调研组里其他成员的不满,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条件都有她们这么优越的。

刘好好则无暇他顾,麻利地带着几个男生办理入住手续,安排大家住下,还要张罗着晚上的饭食。

“我不想吃了,这里又脏又臭,吃不下。”庄立红一说话,另外几个女生立刻附和道。

其他人一筹莫展地看着刘好好,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眼中都带着淡淡的怨气,这年代大家都只是将将吃饱,真不知道她们是哪里来的底气耍大小姐脾气。

“行,那我们先去吃,给你们带几块干粮回来,不过先说好了,你们现在不去吃饭,晚上如果饿了就只能用开水就着干粮吃了,到时候可不许嫌难吃啊。”刘好好也不勉强她们,“立红,我包里有一袋花草茶,你用热水沏给大家喝,能够消暑解渴的。”

这些花草茶是陈守玉给了她方子,她到家里的山上采来,自己晾干制的,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带上一些,用不同的纸包好,有些可以消暑,有些可以发汗,有些可以止泻,她带来的消暑茶气味甘香芬芳,庄立红也十分喜欢。

这几个女孩子见刘好好没有勉强她们,不由得朝她投去了感激的一瞥。

“这帮大小姐也太难伺候了。”

刘好好能够理解她们,不代表其他的组员没有意见,一出门就有人抱怨道,这才初来乍到呢,她们就这么挑剔,明天要去了征西县,那里的环境肯定更差,她们要是哭着闹着要回去怎么办。

“她们刚下火车,坐了几天车本来就疲劳,加上天气热,不适应也是正常的,她们几个是女孩子,大家多照顾她们一些。”

刘好好完全能够理解庄立红的心情,庄立红和那几个女孩子一直在大城市里生活,又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磨砺,养尊处优惯了的人,突然让她过苦日子,那感觉不知道有多难受,她之前也努力适应了一段时间,将心比心,总是要给她们一些适应缓冲的时间,实在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对她们要求太高。

“征西县的环境肯定比这里还差,要是也不适应怎么办?直接打道回府吗?”来自西北的鲁元语带不满,“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克服才对,我们都能适应,为什么她们不能?她们这个样子太娇气了,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就是,大家都是人,凭什么她们比我们娇气?四化建设不需要她们这样的娇小姐…”

“这点儿苦都不能吃,就是因为她们的思想没有改造好,要进行深刻的批评教育才行…”

十几个人的团队,包括庄立红在内,只有五个是来自城市的女孩子,所以批评她们的同学占了大多数。

“好好,你不能因为庄立红是你的小姑子就偏袒她,这件事必须要秉公处理。”鲁元他们虽然对刘好好服气,但不意味着会盲从她。

“我不会因为庄立红和我的关系偏袒她,只会因为她们五个是我们的同学,是我们的组员而包容她,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家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都不尽相同,但是有缘在一起做这个调研项目,不仅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也要珍惜缘分培养感情,对彼此多一点包容和体谅,求同存异,搞好团结才是我们做好这个调研的前提,如果连最基本的团结都做不到,我们这个调研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吗?”刘好好不慌不忙地说。

“她们初来这里,身体不舒服,只是不想吃晚饭而已,我们又何必上纲上线到思想问题呢?就算她们真的不习惯这里艰苦的环境,我们也应该以鼓励帮助为主,因为我们是一个小组的,我们这个小组就是一个大家庭,身为家人难道不应该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吗?”

“要是她们明天还是这样挑三拣四怎么办?县里的情况肯定比城里要差,她们在城里都这样娇气了,到了县里摆出千金大小姐的架子,让当地的老百姓怎么看我们京大的学生?到时候败坏的可是我们京大的形象!”其他人是暂时被安抚下来了,但是鲁元还是愤愤不平地说,他是西北人,虽然不是征西县当地人,但是对这一带的环境却有所了解,征西县的条件绝对差到让庄立红那种大小姐难以忍受,她们的反应让他这个当地人觉得很受伤。

“如果她们明天还是这样,就请她们退出我们的调研小组,你说的对,我们京大的形象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被破坏,我也不会无条件无底线的一直纵容不利于我们调研的行为。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先互相体谅,做通她们的思想工作。”刘好好坚定地说,“好了,大家坐了这么多天火车也都辛苦了,不要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争论,先吃饭再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养足了精神明天转车去征西县。”

刘好好的话虽然说得婉转,但谁都知道她的风格是说一不二的强势,当下也都无话可说。

第五百四十一章 困难

刘好好对庄立红她们的猜测也没有错,她们还真不是耍大小姐脾气,毕竟大家的生活都苦,就算城市农村还有地区之间有差异,但落差并不会太大,尤其是他们这些京大的学生,来做这样的调研活动,睡的是当地最好的招待所,吃也能吃得饱,又不用干体力活,比当地的老百姓生活条件要好得多,甚至比那些插队的知识青年都要舒服得多,给了她们一晚上的时间,她们很快也就缓过劲来。

第二天一早就嘻嘻哈哈地起床,狼吞虎咽地把早饭给吃了,虽然还在暗地里抱怨房间被褥肮脏有异味,晚上蚊虫扰人,但也就私下抱怨几句,在行动上还是很配合大部队的。

“其实我昨晚到了半夜就饿了,但怕吵到大家,愣是没敢起床吃干粮。”

“有什么好怕的,我就起床吃了干粮,不然饿着肚子怎么睡得着,早知道昨晚就一起去吃饭了,开水就馍馍的味道真是不好。”

“征西县的条件不好,说不定就只能开水就馍馍,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呢,来之前查过资料了,最主要的就是干旱缺水,我们到那儿能有水喝就不错了,洗澡是不用想的了。”

“唉,这大热天的…”

“我们老家是水乡,一到夏天大家就直接跳进河里扎猛子,可过瘾了。”

大家毕竟都是同学,不会有人刻意去针对谁,见她们这些大小姐们不再挑剔,整个团队又恢复到了之前的其乐融融。

小伙伴们充满好奇地看着西部的风土人情,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他们在看风景,别人也把他们当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征西县虽然算不上人迹罕至,但是来这里的外人也不多,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充满活力的年轻大学生,格外引人注意,尤其是当地的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身上干净整洁的服饰,那别提有多羡慕了。

市区没有直达征西县的汽车,所以他们坐了一段汽车之后,只能改乘当地老百姓赶的骡车,征西县的王书记特地派了一位大爷组织了当地百姓赶着四辆骡车来接他们,大爷虽然不明白他们搞的社会调研是什么,但也知道他们是京大的学生,眼里充满了敬畏,大学生本来就罕见,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就是国家干部,所以在他眼里,这一个个都是官老爷,就连王书记都对他们这么看重,他更是不敢怠慢了。

大爷不像王书记那样健谈,在他们面前又格外拘束,他们只能自娱自乐地说话唱歌,兴奋的鲁元拉着嗓子唱起了秦腔,虽然他的嗓音条件不好,唱功也一般,但是那雄浑苍凉的乐音搭配上西北的风景,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大部分都不是西北人,对鲁元唱了什么几乎听不懂,但并不影响他们欣赏这种音乐的美,小组里的另一个西北人杜恒也加入进来,他们俩的唱腔虽然略有不同,但是相互应和别有一番风味。

这时候一直沉默拘谨的大爷加入进来,那高亢的嗓音一下子盖过了鲁元和杜恒,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爷一边挥着鞭子赶着骡车,一边兴致高昂地唱着秦腔,仿佛天地中只剩下他一个人。

刘好好也听得入了迷,她过去在当地的剧院里看过秦腔的表演,却没有这样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让人气血为之动荡,这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只有在民间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得这样茁壮茂盛,让人感动,移植到剧场后,就成了一株精致的盆栽,少了那种雄阔的气势。

这一曲秦腔拉近了当地百姓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看着他们一脸真诚拍手鼓掌的样子,大爷那满是沟壑的脸上也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大爷,您给我们介绍介绍刚才唱的那一段吧?我们外地人只觉得好听,但听得不太明白哩。”

“这唱的是《铡美案》,过去有个大坏蛋叫陈世美,…”西北一带的方言和南省方言的晦涩不同,虽然带着腔调,但是和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只要他们认真听,还是能够听得明白的。

《铡美案》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大爷说的并不算生动,但大家还是很配合地侧耳倾听,终于打开了大叔的话匣子,他说得越发起劲,顺带着还把当地的秦腔流派好好介绍了一番。

刘好好他们也没闲着,打开笔记本拣主要的内容一一记下,大爷见这几个大学生这么重视他说的话,又是得意又是害羞,“咳咳,我说的不好,也就是瞎说,哪里值得你们这些大学生记在本子上。”

“大爷,您的话对我们调研征西县的历史和文化情况很重要呢,您继续说…”刘好好笑道,“征西县这里风土人情十分特别,应该也有不少人来采风调研吧?”

“你说的是那些文化人?”大爷想了想,“有是有听说过,但都是去隔壁的几个县,那里环境比我们这儿好,我们这儿犄角旮旯的,这些年也就你们来。”

大爷顿了顿,望着天空叹了口气,“其实我们那儿是县城还好些了,许多村子才叫苦哩,现在叫大队啦,一个大队六十多号社员,社产就三头骡子…”

“这日子可怎么过…”大家瞪大眼睛,虽然现在大家都穷,可是这么穷的也是少见。

“还不就是那样过呗,苦日子有苦日子的过法,这日子过着过着也就习惯了。”大爷抽了口旱烟,一脸麻木地说,大部分当地人没有接触过外头的世界,也不觉得苦了,他在公社看大门,接触的人多,才知道他们这儿有多苦。

“咱们这回要下到大队里去调研吗?”

“当然要,不跑遍这里的大队,了解当地的情况,光在县城里待着,得出来的结论太过肤浅了,大爷也说了县城里的条件算是不错的,真正苦的是那些农村。”见大家都一脸难色,刘好好退了一步,“最不济也得跑遍这里的公社。”

第五百四十二章 调研

刘好好在做调研这块算是轻车熟路了,要想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调研文章也不难,甚至都不用来征西县,只要坐在京城的图书馆里,把西北的情况东抄西抄七拼八凑,就能写出来一篇漂漂亮亮的调研文章。

可是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呢?不能指导实践,没有任何应用价值,更不会发人深省,让人触动。

既然她轰轰烈烈地搞了一个调研活动,兴师动众地带着这么多京大高材生来到这里,他们就必须要拿到第一手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一篇可供决策层参考的文章,甚至这篇文章不仅能够对目前有指导价值,还能够影响这个地区今后十几年数十年,这是她的野心,也是她做这件事的初衷,所以她是绝对不会允许大家因为怕苦怕累就敷衍了事的。

幸好这支调研小组的成员都是她经过筛选的,虽然有庄立红这样出身优越的大小姐,刚开始她们也会有种种不适应,但毕竟骨子里是有韧性,能吃苦的,没有一句埋怨地跟着她东奔西走。

其实大家本来以为刘好好只是随便说说的,毕竟这里交通不便,一个月内跑遍所有的公社本身就很困难,何况是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谁也没想到刘好好是来真的,进入了工作状态的刘好好就像是个疯子,又像是一个有着使不完精力的陀螺,她疯狂地旋转着,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吃饭,甚至连脚上的水泡破了出血她也感觉不到。

他们原本就知道刘好好是个工作狂,只是没想到疯狂到这个地步,不由得觉得可怕,今后要是和她做工作上的搭档,非得被她整死不可啊。

几个女孩子已经跟不上她的工作节奏了,就算他们下乡的时候坐的是骡车,可是谁受得了这么成日颠簸啊,她们觉得自己的腰快断了,身子骨也快散架了,最痛苦的是劳累了一天还没有水洗澡,灰头土脸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偏偏刘好好身为一个女人,却像感觉不到这些不方便一样。

“征西县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比我之前以为的还要严重…”刘好好皱着眉头,面带忧虑,“照着资料上可耕种土地的面积,和现在可供耕种土地的面积,可以推算得出来每年风沙吞噬土地的速度,快得超过我们的想象了,如果再不治理,十几年后,整个征西县就不存在了。”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不少文明古国最后全都湮没在风沙之中,咱们往那个方向走下去,说不定还能发现很多考古遗迹呢。”庄立红指着不远处的沙漠,语带惋惜地说,“曾经这一带也非常繁华,当年的人恐怕都没有想到现在会变成这样。”

之前大家对庄立红的娇气颇为不满,谁也没想到就连他们这些男生都有些撑不住的时候,庄立红却咬紧牙关,一句怨言也没有地紧跟上刘好好的步伐,他们不由得暗暗感叹,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庄家人个个都是拼命三郎。

“这些年一直都在想办法治理了,但是谁也扛不住土地沙化的速度,最可怕的是赶上沙尘暴,不仅牲畜遭殃,还会死不少人,我们想办法拼命种树,可是还是没多大用处,你们看——”一路上都热情相陪的王书记指着不远处那瘦弱的防风林。

大家都一脸无语,在强势的风沙面前,这稀稀拉拉的几株瘦弱防风林也太不够看了。

“指望这么点儿防风林挡住风沙,太不现实了,”学习农学的宋克勤擦了擦被风沙刮花的眼镜,指了指不远处的农田,“还是必须加大植树种草的力度,像这些耕地产量已经不高了,再种庄稼已经没有意义了,反而会加速沙化进程,不如全部拿来植树种草,当植被盖度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时候,土壤风蚀就会基本消失。”

“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刘好好赞同地点点头,“不仅如此,草场的萎缩和过度放牧也有关系,如果能够实现禁牧最好,没办法的话也最好做到围栏封育,把草场划分为若干小区,那些围起来的草地牲畜没法吃到,也会自然恢复。”

宋克勤连连点头,觉得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正要和刘好好仔细讨论一番。

但听在王书记耳里却是无比惊骇了,这帮书生出什么馊主意,“不能种地,不能放牧?你们让我们县这么多人口吃什么去?到沙漠里喝西北风吃沙子?”

“也对啊,人家几年前刚开垦了草原,种上了庄稼,你们就让人家退耕还草?这不是倒退吗?”

“真要禁耕禁牧,还不用等风沙把这里吞了,就已经没有征西县了,因为老百姓已经被饿死了!”

不仅是王书记,就连他们小组里的组员也都纷纷批评他们的不切实际,他们应该要想的是种什么粮食能够提高产量,让当地的老百姓不再忍饥挨饿,而不是一刀切地不让人种地放牧,何况前几年大家还热火朝天地开垦草原山地,填湖填海造田。

“真要照你们说的干,征西县的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鲁元一脸嘲讽地说,他是西北人,这样的情形看得多了,觉得刘好好和宋克勤提出来的方案十分可笑,“别成天大自然大自然的,照你们这么说,咱们人类就不该存在,索性把地球还给大自然好了。”

刘好好和宋克勤无奈地对视一眼,环境保护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目前还有很大的争议,尤其是现在大家穷怕了,肚子都填不饱了,哪里还能去考虑什么环境保护。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很复杂,单独依靠退耕还林和禁牧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确像你们说的那样,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未沙漠化的耕地的粮食产量,降低土地的人口压力…”刘好好认真地说,却又再次惹得王书记不高兴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偶遇

“什么降低土地的人口压力?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你想要怎么降低?把我们全县的人都杀了?”王书记脸色很不好看。

“王书记,您别这么激动,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刘好好连忙安抚道。

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控制人口增长了,只不过下头并没有充分落实,权当不知道这件事,还在不停地生生生,仅就他们征西县而言,虽然穷,但是每家每户还是平均都生养五个孩子以上,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恶劣,能活下来的孩子平均只有三个,但这也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了,远远超过了征西县土地所能承受的压力。

刘好好的话让王书记怒火稍平,他还没缓过这口气来,刘好好就提出了另外一个让他不可理解的想法,“最好还要实施必要的移民政策,把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的老百姓向更适合的地方转移。”

这一点倒是取得了组员们的一致赞同,调研的这几天他们看到了太多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竟然也聚居着一个个小村落,他们都无法想象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中,人们是怎么活下去的。

王书记却觉得他们是书生意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生活那么多年的土地?移民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之前也曾经号召过,还真有不少人愿意移民,结果呢,当地人不愿意了,这是人家的土地凭什么要分给外乡人?我们强行给他们分配好了,当地人却明里暗里欺负外乡人,还闹出过人命,所以说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家里的草窝,与其出去看人脸色,还不如在自家的家里过日子,日子苦就苦一点,但好歹是自己的家。”

王书记是有感而发,他就是征西县人,并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这里,可是他就是迟迟不愿离开,就是觉得哪儿都不如自己的老家。

“其实说到底还是穷,如果给足了优惠的政策,谁会不愿意离开那种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的地方?城镇化的水平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对待外乡人的包容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那种明目张胆的欺负和歧视渐渐的也不会再有了。”刘好好觉得前辈们不是没有发现问题,也不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是客观条件所限,经济没有上去,投入不够,自然也没有办法根本解决问题,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说的容易。”王书记摇摇头,他们这些大学生高高在上,根本就不能体察他们普通百姓的心情。

调研组的几个人都面露不忿,虽然他们在很多观点上有争议,但也都是抱着真诚解决问题的心态来的,这段时间又吃了很多苦,可是王书记的态度让他们觉得有些难堪,刘好好却皱着眉头看着不远处发呆。

“好好,你在想什么?”庄立红好奇地看着她,“是不是征西县的贫困状况没有办法解决了?”

“贫困是可以被消灭的,但是需要时间,需要整个大环境的改变和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进步,非有几十年的功夫不能成事,但是只要努力,一年比一年好,那是肯定的。”

这话是王书记爱听的,这几天他跟着刘好好他们连轴转,发现他们的确是下了功夫在调研,问出来的不少问题连他自己也答不上来,并不像他之前担心的那样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所以他也很希望他们能够给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建议,但是没想到他们这些大学生提出来的很多观点,他并不能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强烈反对了,所以场面一度有些难堪,现在难得刘好好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让他的脸色又变得好看起来。

“几十年啊,意味着这里的老百姓还要受几十年的苦。”鲁元心有不忍。

“征西县的问题太多了,如果不是来了这里,还真不知道这里这么穷。”庄立红神情恍惚地低声道。

“其实目前大部分的农村也都好不到哪里去,当然这里的自然条件更加恶劣一些,所以说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落后的地区是对的。”刘好好爬上一个土坡,伸手准备把庄立红拉上来,却发现她眼神发直地定住了。

“怎么了?”她顺着她的眼神望去,不远处有个年轻的农人正赤着上身,扛着锄头走来,虽然距离较远,但是炽烈的阳光下,属于男性荷尔蒙的气息扑面而来。

刘好好不由得有些奇怪,庄立红这个人一向害羞得很,就算这个男人身材再好,肌肉再发达,也不该这样一动不动地盯着人看啊。

那个男人看到他们一行,显然也觉得震惊,这时王书记激动地朝他挥了挥手,“小胡!小胡!来来来,快过来!”

他愣了一下,扛着锄头走了过来,刘好好眯起双眼,觉得这个人好像真有些眼熟。

“小刘,这是小胡,也是你们京大毕业的,现在在你们京大当老师呢。”王书记热情地介绍着,“你这娃子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说一声,我当你还在京城呢,要不然也能让你来招待招待你这些师弟师妹们了。”

走近一看,刘好好才发现这个“小胡”是苏弘毅的爱徒胡明理,连忙跳下土坡,笑眯眯地打招呼,“胡老师好!”

胡明理没有想到他们会来,在这么多个女生面前赤着上身,让他十分尴尬,可是王书记拉着他,他一时无法脱身,手足无措地遮掩着自己的身体,有些拘束地朝她点点头,“你们是来这儿做调查研究的?”

“是啊!我们不知道胡老师也是征西人,要不然也可以先向您了解一些初步的情况了。”刘好好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着他乡遇故人的欣喜。

“小胡可是我们全县最优秀的年轻人哩,所以当初我才会极力推荐他去京大读书,别说在县里了,在市里都是出了名的优秀,能吃苦又肯干…”王书记慈爱地看着胡明理,就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对他赞不绝口。

第五百四十四章 情愫

“过去咱们这儿修水渠,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干到瘫倒在水渠里,十里八乡的乡亲任谁说到他都要竖起大拇指的…最难得的是他不忘本,别说是在读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都要回来帮忙干活,现在都已经工作了,遇到假期还是回家来帮着大队干活,你看他一回来就默默下了地,这样不忘本的年轻人可不多啊!”整个征西县只出了一个胡明理,王书记见着人就要大夸特夸一通。

胡明理被王书记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尤其是他现在还光着膀子,看起来很不雅观,面前几个女生就这么盯着他,让他十分难为情,好在他被晒得黑红,就算脸红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