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11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13 章

“雷家污蔑你,我们可没有污蔑他们,那件事可是有实实在在证据的,雷明凡要么选择付出代价摆平这件事,要么选择放弃雷平,总之我一定要让雷家掉一块肉下来。”刘好好眼神冷冽,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心志坚定,换成普通的女子,恐怕真要被雷家的阴谋气出病来,说不定连肚子里的孩子都会受影响,雷家如此狠毒,她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

庄立军也是隐隐后怕,“我那时候不知道你已经有了身孕,如果知道,说什么也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这些事。”

“不是一个人,你别忘了,还有整个庄家做咱们的后盾,我那天压根就没出面,去姥姥姥爷家吃了饭,等事情消停了才回来的。”她笑得眉眼弯弯,把那天庄南生的布置,苏素云和庄小婷在现场怒怼雷家人的事细细说来。

就连庄立军都惊讶了,“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小婷…她年纪那么小,又沉默瘦弱…她不是为了我出头,是为了帮你。”

庄立军也很清楚,他和庄小婷这个小姑姑几乎没有任何交情,但是庄小婷却和刘好好关系很好,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她的小尾巴了。

“不管她是为了谁,都是为了庄家。”

庄立军点点头,“我们之前对她都不够关心,现在想想还真是惭愧。”

过去他总觉得刘好好有“烂好人”的心态,无论对谁都笑脸相迎,热情对待,还为此和她争执过,现在才发现她的付出,并不是毫无收获的,也许她一开始并不指望得到回报,但也就是这份纯粹,会让那些被她关心过的人,对她更加感激信任,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得到同样无私的帮助。

她常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他过去不以为然,现在却心悦诚服。

“今后多关心关心她吧,挺好的一个小姑娘,爸爸妈妈也意识到了,最近对她的态度还不错。”刘好好非常自然地说,在她眼里,她对庄小婷的关心和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庄小婷帮她也是十分平常的,都是一家人,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庄立军点点头,“雷家这回对我们下手没有成功,反而吃了个大亏,但是你说要逼着雷明凡放弃雷平,应该是不可能的。雷明凡在众多子孙中,最喜欢的就是雷平,雷平是雷家花了大力气培养的接班人。这回让他吃了亏,雷家恐怕会更恨我们,就算暂时不会对我们出手,也会紧盯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更要谨慎小心,千万不能被他们抓住了把柄。”

“我就担心雷家会往宋晓悦那里下手…”

“这个你不用担心,现在我回来了,就交给我。”他握住了她的手,“现在有了小宝宝,千万别想太多。”

“眼下还真有一桩难事,不知道怎么开口和立红说。”她皱着眉头,把庄立红和胡明理的事情说给他听,“你说这个胡明理是怎么想的?大家都看得出来其实他对立红也有意思,可是为什么他又不接受她呢?就因为家庭负担?我去他家看过,虽然穷了点儿,但日子还算过得下去啊,怎么就连婚都不敢结了?”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尴尬

“别皱眉头,”庄立军伸手摁了摁她的眉心,“他不是不喜欢,是喜欢不起。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听你这么说,他还是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如果他要负担父母也就罢了,他可能还要负担弟弟妹妹四个家庭,这可是一个无底洞,他自己吃苦不要紧,难道要连累立红一起吃苦?他也知道立红和其他的女孩子不一样,是我们这样家庭出去的,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婚姻本来是避风的港湾,但如果他什么都给不了她,只能给她带去风雨,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他越是喜欢她,就越舍不得让她去受苦,而且作为一个有自尊心的男人,他绝不会愿意接受妻子娘家的施舍的。”

“胡明理想得很透彻啊,与其婚后埋怨后悔,彼此痛苦,倒不如一开始就不接受,可我还是觉得可惜。”刘好好虽然觉得遗憾,但也能够理解,“你说我该怎么和立红说啊?看得出来她真的很喜欢他,以她隐忍的性格能够说出这件事,一定是用尽了所有的勇气。”

“她必须要接受现实,你之前不是也和她说过了吗?事情的结果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们必须尊重胡明理的意愿。我知道你是怕伤害了她,可是不经历这些伤害,她也不能成长,实话实说吧,她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这种事我们帮不了她。”庄立军坚定地说。

“我有的时候真的很庆幸,庆幸我能娶到你。”他揽紧了她,看了太多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故事,他格外地珍惜这段几乎是从上天那儿偷来的姻缘,“如果没有你,我活着也真没什么意思了。”

他几乎是魔怔地说出这句话,上辈子没有她,他也没能活下去,倒是一件好事,不然他一个人孤单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寂寞。

“别胡说!好端端的说这个做什么,”这句话她可不爱听,不悦地轻拍了一记他的手臂,“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嗯,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会一直在一起。”他的脸埋在她的脖颈,用力地呼吸着她身上若有若无的香气,那股无与伦比的安宁平静,软化了曾经坚硬无比的他。

庄立军一回来,刘好好身上的气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她沉着冷静,待人亲切,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她依赖她,觉得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但是在庄立军面前,她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女人。

而庄立军也总是用那样宠溺的眼神追随着她,两人时不时交换一个会心的笑容,其实他们也没有太过亲昵的举动,可这狗粮还是撒得一家人都不舒坦。

庄立红接受了胡明理的拒绝,虽然表面上看一如往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其实心里却酸涩难言,看着大哥大嫂这甜甜蜜蜜的样子,简直是在她的伤口上撒盐。

而庄南生和苏素云感情一直都不好,看到儿子儿媳好得和一个人似的,心里也不好受,尤其是苏素云,她一直渴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体贴,可是她盼了一辈子,没有盼到的东西,却在刘好好身上看到了。

庄立军和刘好好也不是故意撒狗粮的,察觉到一家人看他们的眼神有些异样,很快就提出来搬回去住,反正现在徐红花走了,那个金满也不住在那儿了,他们回家去住无可厚非,住在自己的家里自然更加舒适自在。

苏素云没有反对,但是脸色有些古怪,瞅了个空把庄立军叫到一边,“你回去之后得注意点儿啊…”

“我会仔细照顾好好的。”庄立军保证道。

苏素云有些急了,“我是说那个…”

“哪个?”庄立军一脸茫然。

“她怀了孩子,你们俩不能同房!”苏素云也顾不得尴尬了,没什么比自己的孙子要紧。

庄立军的脸瞬间红透了,从头到尾每一个毛孔都在冒着尴尬的热气,打死他也想不到母亲会和他说这种事啊,他都不知道该做任何反应了。

过了几秒才不自在地转开头,嘟囔了一句,“我知道了。”

苏素云把话说出口后倒是坦然了,无比郑重地再次警告道,“怀孕期间同房是有流产风险的,尤其是这几个月,你给我忍着点儿。”

忍什么忍啊?说一遍就够了,这么尴尬的事情还要这么仔细地耳提面命吗?

庄立军没想到母亲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连忙落荒而逃,再呆下去真不知道苏素云会说出什么话来。

苏素云看着庄立军,还是一脸不放心,庄立军把刘好好看得比眼珠子还宝贝,这一回来眼睛就黏在她身上,怎么都挪不开,这还是在她跟前呢,如果让他们自己住,谁知道庄立军能不能忍得住,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正是如狼似虎的时候,到时候脑子一热,说不定就伤着她的大孙子了。

儿子不保险,只能往儿媳妇那里下手了,刘好好向来听话懂事,她对她还更放心一些。

“好好,我知道你和立军感情好,但是你现在是特殊时期,还是要注意分寸。”苏素云斟酌着开口,说完一个,再说另一个好像也没那么尴尬了。

刘好好也是一脸懵,分寸?难道她和庄立军感情太好,让苏素云吃醋了?

“妈,您放心,我一定注意!”刘好好连忙保证。

苏素云一看她那个样子就知道她压根没理解,又好气又好笑,“你知道我是在说什么?这么快就点头答应?我是说你们俩这段时间别过夫妻生活。”

“咳咳咳…”刘好好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她万万没想到苏素云会和她说这个,过了几秒才很艰难地说,“妈,我知道了…”

“我和立军说过了,但就是不放心他,他要真的不懂事,你千万别惯着他乱来,”苏素云顿了顿,想到儿子毕竟还年轻,又常年不在家,脸色便有些古怪,“实在忍不住,起码要等四个月以后稳定了才行。”

第六百四十八章 将来

刘好好在心里差点吐出一口老血,还实在忍不住咧,他们表现得很饥渴吗?竟然会让苏素云又这样的误会!

最重要的是有谁能来救救她,她实在不想和长辈谈论这种令人尴尬的话题啊?

庄立军就在不远处,看到母亲神神秘秘地和刘好好说着什么,她的脸上浮现了少见的尴尬之色,一下子就猜到她们正在聊的话题,愣是没敢过去,他要是过去了,这个场面可就更难堪了。

尴尬归尴尬,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着想,两人还是很有分寸地把苏素云的话给听进去了,重新回到了婚前发乎情止乎礼的状态。

“我想了想,咱们还是先不买电冰箱,买一台洗衣机比较合适。”刘好好回到自己家里,觉得通体舒畅,半躺在沙发上轻摇着扇子道。

庄立军坐在她身旁,用小锤子给她敲着核桃,刘好好讨厌核桃那一层微苦的薄膜,他就小心翼翼地剥去那层薄膜才放进一旁的小碟子里,也不问原因,直接毫不犹豫地说,“那就买洗衣机。”

除了做饭之外,刘好好不喜欢做其他的家务,所以洗碗、拖地、洗衣基本都是庄立军在做,但是庄立军经常出差在外,她就不得不承担起其他的家务,尤其是洗衣,这件事根本完全没办法偷懒,所以最迫切的是买洗衣机解放她的双手,何况——

“等孩子出生之后,每天都得洗很多尿布,要没有洗衣机,光是洗尿布就能把人累死。”她抱怨道,“怎么纸尿裤这种东西还没发明出来啊…”

“纸尿裤?”庄立军好奇地问,这又是一个新名词。

刘好好比划地给他解释,顺带着又解释了一下什么纸巾、湿纸巾、湿纸巾加热器、暖奶器、挤奶器等等带娃神器,听得他目瞪口呆。

“真是够发达的,完全不敢想,二三十年的变化竟然有这么大。”庄立军感慨道,“幸好我还能赶上那个好时代。”

“到时候我们也老了,不过正好能用上这些带孙子。”

两人相视大笑,孩子还没出生呢,就想到孙子的事儿去了。

“这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啊,未来的时代发展得那么快,一旦松懈就要被时代远远抛下,我必须得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庄立军眼神坚定地说。

“我对军队没什么了解,但是我知道今后的侦察兵和你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啦,用的都是最先进的仪器,无人机你知道吗?带着摄像头的飞行器,有大也有小,飞到敌人那儿直接把图像传输过来,你坐在千里之外的指挥室里,就能看到敌人那里的情况,用机器代替人工这是未来的趋势…”刘好好一边比划着一边笑道,“不过我对这方面了解有限,很多东西说的不准确。”

“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们必须培养高科技的人才,用科技强军。”庄立军点点头,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电子对抗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深有感触,就算刘好好不说,他也能感觉到那是将来的趋势,只不过没想到将来会发展到那么先进的地步。

“甘教授回国的日期定了吗?”

“定了,下个月七号。你准备来听讲座吗?我给你留张票?”

庄立军摇摇头,“他在京大做的讲座针对的是普通学生,不会有太深刻的内容,我想打份报告上去,希望能够借他这次回国的机会和甘教授深入接触一下。”

刘好好只能点头,她知道甘宁的理论很具有指导意义,但她毕竟不是理工科的,究竟怎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她并不清楚。

“你啊,也别那么拼,现在怀着孩子呢,肯定不舒服,精力也不比从前,还要挺着大肚子去接待甘教授吗?”他面带忧虑地看着她。

“我对甘教授这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也是闻名已久,能有机会亲眼见到他很不容易,何况他这次回来还带了他的一些朋友。”

“哦?”庄立军倒是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外界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甘宁身上,大部分人都不会关注和他一块儿回国的还有谁。

“有几家公司的负责人,是来考察投资环境的,他们也希望打开我们的大门,进入我们的市场。”刘好好事先已经拿到了资料,那几家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大公司,但都和甘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关,也是未来的大趋势,她对这方面很有兴趣。

商业投资对庄立军而言,并不具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刘好好的意义就不同了,招商引资放在几十年后还是一个很大的考核指标,更不用说是现在了。

虽然她现在还没回南省,但是如果能够多接触一些人,把这个人脉带回去,就可以作为她晋升的资本。

这几天虽然他们搬出来住了,但是刘好好回公婆家还是回得比较勤的,庄立红刚刚失恋,虽然她表现得出奇的平静,依旧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和往常没有丝毫不同,刘好好还是放心不下。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了她几天,可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似乎真的已经放下了。

苏素云的反应却很反常,她没有责怪胡明理的不识抬举,也没有急着给庄立红介绍对象,好像根本就忘了这一茬似的。

刘好好能够猜出来苏素云的想法,她一方面给女儿留出了疗伤的时间,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手里没有合适的对象能够介绍给庄立红。

此时,谁都没有想到,倔强的庄立红竟然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刘好好挺着肚子和物理系的人敲定着接待的细节,当然她才怀孕三个多月,人又纤瘦,压根看不出有肚子,不过大家还是尽自己所能地照顾她。

“刘老师,这次真是麻烦你了,要不是你,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想到啊。”物理系的副主任是个比较年轻的老师,也是为了这次的接待鞍前马后地跑着,对刘好好挺着大肚子的仗义相助感激不尽。

“贾老师,您客气了,大家都是京大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刘好好将散落下来的一缕头发勾到脑后。

第六百四十九章 妒忌

刘好好做了几年学生会主席,把“大师讲坛”做为京大的一项制度推广开来,之前每周都会邀请京大名教授给学生们做讲座,所以她和各个院系的教授、老师们都有接触,哪怕她和物理八竿子打不着边,物理系的老师们也个个都认识她。

现在“大师讲坛”发展得越来越好,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次甘宁回国,也将登上京大的“大师讲坛”。

“刘老师,您看到时候会标这么做行不行?”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跑过来指着一边的大红会标问道。

“字太小了,再写得大气一些,”刘好好转身后退几步,仔细看了看,又和那几个拉会标的学生说道,“让你们写的甘教授的简介写好了吗?”

“写好了,您帮我们看看行不行。”他们连忙掏出一张纸递给她。

在场的学生除了物理系的学生之外,还有理学院和校学生会的人,刘好好做过多年学生会主席,为大家办了好几件大事好事,在学生们之中的威望极高,她一出现就被这些学生团团围住,如众星捧月一般,看得团委的宋清在一旁咬牙切齿。

本来宋清是要领导学生会的,偏偏刘好好当时强势地架空了他,现在刘好好虽然毕业了,不是学生会主席了,但是现任的学生会主席和大小成员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也都唯她的马首是瞻,所以这些学生和她当初对待宋清的态度如出一辙,对他维持着表面的客套,实际上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

看着这些学生一个个围着刘好好打转,刘好好一个法律系的老师在理学院却如众星捧月一般,所有人都把他晾到了一边,他又偏偏拿这些人没辙,气得他心肝脾肺肾都疼。

刘好好一抬头就看到宋清在一旁那阴郁的表情,立刻笑道,“去问一问宋老师这样布置可不可以。”

她面前的学生一怔,还没来得及走到宋清面前,宋清就阴阳怪气地笑了起来,“可以,有什么不可以?反正都是你小刘老师说了算,这里也没我什么事儿,你们就尽管继续把我当成一个摆设好了。”

“宋老师真是太客气了,我只是来帮忙的,您才是学校指定的负责人之一,要是真有什么差池还得您来帮我们承担责任,”刘好好也回了他一个假笑,“不过我们都要感谢宋老师的信任,一定会努力把事情做好的。”

说完她也不强求学生来征求宋清的意见,继续拉着那几个学生讨论起来,宋清恼得面红耳赤,刘好好压根就不是真心想要征求他意见的,而是故意让他难堪的。

他也想要把事情做好,可是站在这儿完全插不上手,也没人听他指挥,到头来还要由他来承担责任,凭什么?

“你们几个动作快一点,磨磨蹭蹭的,不像话,要是接待过程中出了问题,你们负责啊?”宋清憋了一肚子火,知道刘好好嘴巴厉害,后台又强,直接和她杠是怎么也杠不过的,便把火气往两个正在帮忙搬桌子的学生身上发。

那两个学生是大一新生,对宋清这个老师还挺畏惧的,连忙陪着小心道歉加快了自己的动作,宋清难得扬眉吐气了一下,吆喝得更加起劲了,有的人搭理他,有的人只当他是空气。

“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只会叉着腰在那里吆三喝四的。”刘好好身边的学生会主席吴静林不屑地看着宋清低声说。

刘好好也转过头去看了宋清一眼,“眼高手低,德不配位。不过有些事情有些人,我能够议论,你最好不要议论,有什么想法放在心里就好了。”

“我知道,这不是在你面前我才敢说吗?也不至于当着他的面胡说,他那种人天天等着揪我们的小辫子呢。”吴静林在刘好好手下待了两年,对刘好好十分敬重,两人的私交甚笃。

“你知道就好,他那种人也就只会乱叫几声,没那个能力伤人,但也不要把他给逼急了,给他保留一些面子上的尊重就好了。”

其实宋清也不想一直呆在团高官的位子上,这几年他被刘好好压得太惨了,不仅没有任何权力,还被边缘化了,现在学生们不把他当一回事,领导们也忘了他的存在,毕竟事情都是学生会在做,大家只看到学生会,看到刘好好,甚至连现在的吴静林都看到了,偏偏看不到他。

他就像一个花瓶摆设,还是过时了的旧花瓶,被摆在角落里落灰,需要的时候把他搬出来,也依旧是放在角落。

身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男人,他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这个位子是他当初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本以为能让领导更快地看见自己,通过捷径更快地往上爬,谁能想到却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他的前任张岩是个失败者,在这个位子上没做多久就灰溜溜地回了法律系,本以为张岩这辈子也就那样了,结果前一段时间他竟然离开法律系被调到了教务处,虽然只是一个科长,但是手里有实权,远比他这个团高官前途光明。

宋清越想越难受,刘好好为什么能这么嚣张,稳稳地压他一头,还不就是因为她背后有陈海澜支持,陈海澜的后头是黄坚吗?

只要他还留在京大,就不可能和黄坚抗衡。

这几年,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管他怎么摇尾乞怜地讨好,陈海澜和黄坚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他们那一系的人,对不是自己的人,他们怎么会重用?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有刘好好,只有张岩,就是没有他宋清。

他和他们,只能有一方留在京大。

宋清眼神阴鸷,却突然莫名微微一笑,幸好,这样的局面很快就要结束了。

刘好好,且容你再多得意几日。

他并不掩饰脸上的恶意,只不过依旧像过去一样装出纸老虎的样子吆三喝四,让人厌烦。

第六百五十章 救场

作为蜚声国际的大学者,甘宁并没有什么架子,虽然穿着西装,但是作风并不洋派,说话的时候慢条斯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专注认真,就像一个慈蔼的邻家老人,眼中装满了对国家对母校的热爱和留恋。

他一进学校就开始回忆当年求学的时光,一会儿问原来那株老树怎么样了?一会儿问原来的旧楼去哪儿了?他原来参加过的社团还在不在?他的老师后来去了哪里?还有那些同学在做什么?…

甘宁比在场所有人都要年长,他读书那会儿发生的事情,他们怎么会知道?就算是物理系和理学院的那帮人也不知道,正当他们尴尬地直冒冷汗的死后,刘好好站出来了。

原来的那株老树毁于战火;甘宁读书时的旧楼也在战火中受损,几经维修还是无法继续使用,只好在三十年前推倒重建;他读书时参加的提琴社曾经停办了几十年,于三年前复办,虽然规模不及从前,但是还保存着当年的资料…

还有甘宁当年的老师、同学们后来的人生际遇,有的能找得到,也的实在找不到了…

刘好好慢慢地陪着老人,回忆着当年,叙说着这些年来的种种,甘宁的眼圈慢慢红了,不胜唏嘘地说,“当年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比你还小一些,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啊,这么多老朋友都不在了…”

“甘老,我们物理系打算借您这次回国的机会,组织在京的物理系校友们开一次座谈会…”刘好好微微侧开身子,物理系的系主任会意走上前说道。

“挺好挺好,新老朋友都聚一聚,”甘宁笑着点头,转向刘好好,“哎,小姑娘,你是研究什么方向的?”

大家都一怔,刘好好只得笑着说,“我是学法律的。”

“你不是我们物理系的?”甘宁惊讶地多看了她几眼。

“刘老师是我们学校法律系的老师,也是过去的学生会主席,对我们学校的历史变迁与沿革很了解,所以我们特地请她过来。”陈海澜连忙笑道。

刘好好这个人做事十分缜密周全,谁也没有料到甘宁一回校不谈其他的,一个劲儿地回忆往事,偏偏他年纪又大,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事先准备,谁都答不出来,幸好有刘好好。

“可惜了,可惜了,这么聪明的小姑娘不来学物理…”甘宁一脸遗憾。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可惜我的理解力不够好,对物理一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咱们京大物理系的同学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年轻人,不仅聪明还十分勤奋刻苦…”刘好好说完,又看了系主任一眼。

“是啊,前几年我们刚刚恢复高考,物理系的研究环境也不怎么好,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展露出极大的热情,克服了许多困难…”系主任立刻接过话茬。

于是话题很自然地引到了京大物理系的现状上,甘宁刚刚缅怀完过去,对现状也很感兴趣,便认真地听他们的介绍,刘好好则落后几步,汇入人群中,既不抛头露面,又能保证及时对突发的状况做出反应。

“刘老师,真有你的!你怎么知道那么多?连几十年前的树都知道!”吴静林兴奋地低声道,他当初没有参与过接待M国代表团,但是也听说过刘好好的丰功伟绩,只要有她在,就出不了岔子,别人没想到的她一定能想到。

“我去校史办和档案馆查了甘老在京大那几年京大的情况,包括他上课的教室、住的宿舍、京大当时一些著名的风景、建筑,还有他的老师、同学、舍友,还有当时学校的名人情况,再顺着这些线索去查了这些人事变化。”

“这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你怎么知道甘老会问这些问题?”吴静林瞠目。

“我也不知道啊,所以也不敢让大家一块儿去做这些背景资料的准备,万一甘老没问这些,大家岂不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做这些背景调查也只是抱着有备无患的心态。”

刘好好觉得既然自己接下了这次任务,就必须把它做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查了这些资料,还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只不过大部分都没用上而已,他们看到的只是她的镇定从容,却看不到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吴静林朝她竖了竖大拇指,他也一直在准备接待的事情,但是他考虑的只是甘宁在学校参观、讲座的流程是否万无一失,却从未站在甘宁的角度考虑,什么是他想看到的,想听到的,这就是他们和刘好好的区别,今后在处理这种事的时候要更全面一些才好。

“听口音,刘老师不是京城人?”与甘宁一块儿来的几人中,一个穿着西装扎着红领带的中年人主动和刘好好搭话。

“是的,我是南省人。”刘好好笑道。

“巧了,我祖籍是霖省的,就在你们南省隔壁。”中年人笑道,“哎,老万祖籍就是你们南省的。”

刘好好并不意外,霖省和南省的华侨遍布全球,两省华侨占到了全球华侨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两位先生的祖上应该是先下南洋,才辗转到M国的吧?”刘好好笑道。

“是的是的,这你也能猜得到?我家是印国的,后来我到M国读书才定居在那儿的,我的父母兄弟还在印国。这是我的名片。”红领带中年男人有礼貌地递了一张名片给她。

“王盈达,M国YD电子器件公司总经理。”

刘好好看了一眼名片,对这个YD电子器件公司没有任何印象,商场上每一家公司兴替的速度极快,这家公司应该规模不大,而且在数年后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她带着礼貌的笑容和王盈达握手,“王先生,您好。”

那个叫老万的同乡也递了一张名片给她,同样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电子公司。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半路出家

三人礼貌地寒暄几句,万春宇显然对南省很感兴趣,“我出生在M国,从来就没有回过老家,但是我会说南省话哦。”

刘好好笑了,万春宇的普通话中带着浓浓的南省腔,他的普通话应该是后来才学的,恐怕普通话说的还没有南省话好,“万先生住的地方,应该是唐人街吧,我听说在唐人街,就算不会说英语,不会说普通话,只要会说南省话也能活得很好。”

“是啊,一整条街都是乡亲,亲切得很哦。”万春宇笑道,“我父母知道我这次可以回国,比我还激动,到时候我会回南省看一看,不知道我们家的祖宗祠堂还在不在,我父亲特地托我捐一笔钱给村里修祠堂,虽然他不能回来,但是心意是一定要到的。”

“有机会的,今后海外乡亲回国探亲会越来越方便的。”刘好好笑道,“万先生是南省哪里人?”

“清泰县大尾村的。”

“那也是个著名的侨乡啊,清泰县属于H市的,我是H市永乐县的,算起来我们还是H市的同乡呢。”刘好好笑道。

“永乐县也是侨乡啊,我有好几个邻居都是永乐县的。”万春宇高兴地说。

“刘老师之前一直在南省,对南省的情况应该很了解吧?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回来也想要考察一番,如果适合的话,我们也想回乡投资办厂。”王盈达笑道。

“两位真是有眼光有魄力,”刘好好朝他们竖了个大拇指,却是顾左右而言他,“王先生和万先生都是经营电子器件的,应该算是同行吧?”

“甘教授虽然教过我们,但不是我们直接的指导老师,我们的指导老师是甘教授的学生,他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将甘教授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推动了整个电子行业,我们从他手下出来成立电子公司,相信电子化是今后社会的潮流。”

“两位真是有远见。”刘好好点点头,“如果你们有去南省投资的意愿,我可以代为联系南省招商办,你们可以到现场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一个京大的普通老师有权力联系南省招商办,两个精明的商人眼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的老师恐怕不会是普通老师吧,而且看她刚才接待他们的行事十分老练,这一定是个很不寻常的人,待刘好好的态度又热情了几分,“那就麻烦刘老师了。”

刘好好对他们这两家企业并不感兴趣,现阶段高科技企业在南省并没有太大优势,南省有许多天然良港,在初期发展阶段更适合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两家电子公司规模小,最终应该不会选择在南省投资,但是她对他们口中的那位甘宁的学生很感兴趣,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产学研结合,这才是将来的趋势。

“两位先生的指导教授这次没有和甘教授一块儿回国吗?”

“他手上有几个项目,没有时间回来,李教授很忙的。”王盈达马上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这次也是代他回国看看。”

刘好好有些遗憾,但还是笑道,“没关系,今后一定有机会的。”

她和甘宁带回国的几个晚辈学生轻松地闲聊着,旁敲侧击着关于那位李教授的事情,交谈中他们对她的好感度则大大提高,这位刘老师的思想十分新潮开放,和他们回来接触的大部分人都不同,她学识见闻之广,完全看不出她是土生土长,没有出过国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流没有隔阂,自然十分舒服。

宋清看着刘好好与人谈笑风生的样子,眼神阴冷,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在冷笑,看你还能得意几日?

刘好好完全不知道有人在算计自己,将这几天收到的名片,一一保存好,这年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只能依靠名片上的地址相互联系。

庄立军回来,见她正在整理名片,微微一笑,“今天我也见到甘教授了。”

“哦?”刘好好也为他高兴,“应该谈得不错吧,我听说他这次应该会留下来在我们学校教书,对你们应该也会有帮助。”

“他答应帮我们培训电子方向的人才。”

“我记得他的理论很宏观,能够具体到运用上吗?”

“他的理论是基础,在运用上,有我们军方的专家,他负责宏观指导我们整个研究团队。”

“你们团队?你也进研究团队了?”刘好好放下手里的工作,吃惊地看着他。

他的眼里带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很平静,但是刘好好却能够感觉到他的高兴,“我会去读他的研究生。”

“什么?”刘好好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之前学的不是指挥吗?半路出家转去学物理电子学?甘宁肯收你?”

“名义上的导师是甘教授,但是他是不直接指导研究生的,还有其他的教授负责指导我。”

“问题是你能够跟得上吗?甘宁是从M国回来的,对科研的要求很高啊,你的基础…”刘好好忧虑地看着他。

“我们这一代的起点都不高,基础不好就加把劲努力,我在军校后期也一直在接触物理电子学,我相信我不会比他们差,再说立红都能转系成功,难道我还不行?”

“我就是怕你太累,这门学科很难的啊。”刘好好自己说着又笑了起来,“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感受,物理和数学是我的软肋,你就比我强多啦。”

庄立军摸了摸她的头发,挨着她坐下,“说起累,我总觉得你比我更累,你还怀着孩子呢,每天读书写论文,没有一天歇过,我有的时候真的很担心你。”

“我没事,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微微一笑,哪怕她身负几十年后的知识,也不敢有任何懈怠,每个时代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今后咱们俩就一块儿学习,共同进步。”

“好,今后你就负责督促我好好读书。”庄立军失笑,顺手将她圈在怀里,吻了吻她的头发,“今天甘教授还提到你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双璧

“提到我?怎么会?”刘好好将名片收好,吃惊地看着他。

他点点头,“他说,京大法律系的刘好好是你太太?郎才女貌,好福气…还说,可惜她那么聪明竟然没学物理,没想到兜兜转转,我倒是拜到他的门下,都是缘分啊…看来你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啊。”

刘好好大笑,“没想到甘教授这么幽默。”

他将她密不透风地圈在自己怀里,带着笑意在她耳边低声问道,“你做了什么让他这么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