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62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64 章

“他们都是成年人,我总不好再像过去那样,搞得好像我在操控他们的人生一样,所以我只能尽量尊重他们的想法。”

“不止是对他们,对未成年人,你也不敢表达自己,你看你和未未的相处,过去你还逼着他学这学那,要求他这个,要求他那个,现在呢?他来问你的意见,你第一反应是让他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他告诉我,他每次都得去猜自己该怎么想才能让你高兴,特别累,还不如你直接告诉他呢。”

刘好好呆住了,完全没有想到儿子竟然有这方面的困扰,“我只是尊重他的意见,想让他有自己的主见,从来没有想过让他来讨好我啊。”

未未是个很成熟懂事的孩子,和刘好好小时候很像,她让他学这学那,上了一堆兴趣班,他也从来没有怨言,乖乖地完成任务,反倒是刘好好不忍心了,给了未未很大的空间,让他自己决定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结果未未反倒要来猜她的想法。

“我知道,可他还小啊,一个小学生能有什么成熟的主见?他能决定的事情,自己已经决定了,来问你,就是想知道你的想法,你又把球踢回去给他,不肯有话直说,让儿子来猜你的心思。你知道他怎么和我说的吗?他说,爸爸,女人的心思怎么那么难猜呢?”庄立军想到未未那时候一脸苦恼的模样,还是忍俊不禁。

第九百四十二章 见家长

“那你怎么和他说的?”刘好好迫不及待地问。

“我告诉他,猜不到就别猜,有话直说,都别藏着掖着,拐弯抹角,亲生母子还猜来猜去,累不累啊?”

刘好好心里泛酸了,她和未未的感情一直都很亲密,从他生下来起,除了她出差的时候,每晚都带着未未睡觉,睡前母子俩都会说上好一会儿悄悄话,现在小男孩刚自己睡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秘密,最可气的是他的小秘密是和庄立军这个做父亲的分享,而不是和她这个妈,这多少让她有些吃味。

“哼,就你会讨好儿子!”她越想就越酸,她一直努力地想要做一个好母亲,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生怕在教养未未上,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可是她这么努力了,未未还是…

庄立军乐了,“我不仅会讨好儿子,还会讨好你。”

换作平时,这话早就把她给逗乐了,可是今天她却笑不出来,走到未未房间,偷偷看了看儿子的睡颜,心里又不自觉地涌起一股失落和难过。

“孩子大了,总是要独立的,独立的后果就是离父母越来越远,你之前不是一直希望他独立有主见吗?他不再像过去一样,什么都和你说,这也是成熟的标志。”庄立军将她拉出来,小声地劝道。

“我想起他刚生出来的样子,就那么小小的一团,什么都要依赖我们,把他抱在怀里就像抱着整个世界,我多希望他能慢一点长大,”刘好好惆怅地说,“我还没抱够他呢,他怎么就长大了…”

“时间过得很快嘛,一转眼,我们都认识十几年了,再一转眼,又是十几年过去,未未就要长成大小伙子离开家了,到时候家里就剩下我们这两个老头儿老太太喽。”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她叹了口气,转眼间她又活过了前世的年龄,时间快得让人抓不住,不愿意为任何人停留。

“所以说,你得对我好一点啊,孩子不能陪你一辈子,一直一直陪着你的,就是你的老伴儿——我啊。”庄立军揽着她的肩膀悠然说道。

刘好好被他逗乐了,“老伴儿”这个词从他嘴里说出来,配上他那张依旧英武俊逸的脸实在很违和。

过年前的半个月,刘天天总算把关大江带到了刘好好的面前,她有些忐忑地看着刘好好,生怕大姐摆出官威来,弄得大家下不来台。

刘好好却神情自若,笑眯眯地请关大江喝茶,那热情的样子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刘天天松了口气,只要大姐不反对,家里的其他人也不会反对,就算他们还是反对,她也不怕。

程招娣是发自内心的不乐意,甩了脸避到屋里去,不愿意搭理这位准女婿。

关大江将近一米九,不仅高大,还特别壮实,站在一米六的刘天天身边,就像个巨人一样,让看惯了南方单薄瘦弱男子的刘学习很不习惯,尤其是他剃了个铮亮的光头,透着一股凶悍,更让刘学习觉得不顺眼了。

她身边接触的比较出色的年轻男子,如徐医生,陈俊华,刘向上都是斯文清瘦的,就连庄立军虽然英武,但是身形也是非常匀称精瘦,哪里会像座山似地杵在人面前,在刘学习的审美里,天生就对关大江这一类霸气的男子,有一种排斥。

关大江的年纪和庄立军差不多,已经是个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了,见程招娣和刘学习的反应,就知道她们对自己不满意,但这也在意料之中,他来之前也做好了被刁难的思想准备,她们现在的态度,已经让他觉得客气了。

刘天天年轻漂亮,家境好,自己的生意做得也风生水起,几乎可以算是个完美的女孩子了,而他年纪大,家庭情况也不如她,她的家人肯定不愿意让她远嫁。

关大江没有介意她们的冷眼,非常真诚地对刘好好说,“大姐,我知道天天是你们宝贝,你们一定不舍得把这么好的宝贝交给我,换作是我,有她这么个女儿,也一定捧在手心里,舍不得让她受半点委屈,更舍不得把她嫁到那么远的地方。但是她也是我的心肝,从我认识她的那一天起,她就种在我心里了…”

关大江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望着刘天天的眼神很温柔,“我恳求你们,放心地把她交给我,我会让她一辈子都幸福的,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绝不会让她饿着。”

这是身为一个男人最霸气最深情的表白了,刘天天却不爽了,撞了撞他的手肘,“我又不需要靠你养,自己能把自己喂饱,还需要到你嘴边抢饭吃?”

“我就是不想亏着你,今后家里的钱全归你管。”关大江乐呵呵地说。

“稀罕。”刘天天翻了个白眼,但谁都看得出她还是挺受用的。

刘好好微微一笑,单刀直入,“我相信你的真心,也不会去阻挠你们的感情,但是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是两家人的事情,你们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管,现在你们提出要结婚,那有一些问题就得考虑清楚了,结婚之后,你们打算把家安在哪里?”

“我听天天的,天天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关大江看了刘天天一眼,回答得毫不犹豫。

他这话一出,刘学习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刘天天的唇角更是泛起了甜蜜的笑意。

“天天,你说呢?”刘好好并没有表示赞许,而是直接望向刘天天。

“那还用说,我今后当然是要留在长福县的,我的家人在这里,工厂也在这里。”刘天天回答得毫不犹豫,只要刘好好还在长福县,她就不会轻易离开。

“那我跟着你,你以后赏我一口饭吃就行。”关大江乐呵呵地点头。

“那你可得少吃点儿,吃得太多,我养不起。”刘天天旁若无人地和关大江打情骂俏,关大江一脸宠溺地看着她,那浓情蜜意的样子还真是羡煞旁人。

第九百四十三章 谈话

“长福县的机会很多,你的头脑活络,一定能拥有自己的事业,夫妻双方要势均力敌,不要依赖某一个人,才能走得长久。”刘好好对他们的恩爱视若无睹,面带微笑而不解风情地打断了他们。

“行,大姐,我都听你的。”关大江答应得很爽快。

“天天的脾气急,性格泼辣,但是人还是还单纯的,不懂得拐弯抹角,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可能会得罪人,你不要和她计较,多包容多忍耐。”

“我知道,我也是个性子直的人,最讨厌拐弯抹角,和天天特别处得来。”

“天天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在我们家也是被娇惯着长大的,我父母从来舍不得使唤她,所以她几乎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今后你可别指望她做什么家事,这一点不知道你和你家里的人能接受吗?”刘好好一脸歉意地问。

“哎,大姐,你干嘛拆我的台啊,我也不至于一点都不会做嘛。”刘天天娇嗔道,她这个人很要强,在外一直保持精明能干的形象,刘好好戳她不会做家务的疮疤,让她觉得在关大江面前丢了脸。

关大江愣了一下,他虽然和刘天天也处了几年对象,但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没有同居过怎么知道刘天天不会做家务,不过他还从来没见过不会做家务的女人,以为刘好好是在说客套话,乐呵呵地笑道,“没事儿,不会可以慢慢学,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刘好好的笑容淡了几分,刘学习也皱起了眉头,“我们H市的女人笨,对做家务都不是很在行,所以家里的事大都是由男人来做的。”

关大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大概也听说过一些H市男人家庭地位的笑话,脸有些僵硬,但很快就掩饰过去,“行,以后的家事儿我来做,天天只管在家里休息。”

“哼,说的好听。”刘天天甜蜜地白了他一眼。

“夫妻之间是要慢慢磨合的,你们既然决定要走到一起,就要互相包容,两个人过日子难免有磕磕绊绊的,这个时候,你们先冷静下来想一想和对方还有没有感情,能不能继续过下去,如果还有感情,就不要轻易闹离婚,太伤感情,当然原则底线的问题除外。”

“大姐,什么是原则底线问题?”刘天天还是第一次听说婚姻要设原则和底线。

“法律和道德就是原则和底线,难道你们愿意和一个罪犯或者不道德的人过一辈子?”

“谁好端端地去违法犯罪啊,”刘天天觉得刘好好的想法很奇怪,大家都是成熟的人了,赚钱还来不及呢,难道还有空上街打打杀杀?

“你们做生意的面对的诱惑比一般人多,特别是应酬的时候,一起去洗个桑拿,睡个姑娘,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但这种事不仅有违道德,而且也触犯了法律;再比如生意伙伴之间打打麻将,一晚上输个几千一万的,这种事你们没见过,也听说过吧,这也同样违法了;还有夫妻之间吵架,吵得凶了就动手,把对方打得鼻青脸肿的,你们不要以为这是家事,这是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

关大江听得一身冷汗,终于领教了刘好好的厉害,她的厉害不像刘天天那样都写在脸上,她笑意温柔,说话轻声细语,没有一句不中听的话,却招招打在要害。

难怪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官,果然是个狠角色。

“不要以为违法犯罪离你们很远,其实它就藏在我们身边的小事里,经营好一段婚姻,就和你们做生意一样,除了用心做生意之外,也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抛开了原则和底线,那一切就无从谈起。”

“大姐,你真不愧是学法律的,你说的这些平时见多了,谁会去注意啊。”刘天天满不在乎地笑了起来,在这些事情上她还是挺相信关大江的,毕竟认识这么多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她再清楚不过了,他讲义气,特别厚道孝顺,是不可能做那些事的。

程招娣躲在门后听着,听到刘天天不会远嫁,关大江心甘情愿地跟着她来南省之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来了,脸上也挂上了难得的笑容,算是正式接受了这个准女婿。

高兴之余,她又开始对着刘学习念叨,“你看看,你大姐家的未未都这么大了,天天眼见着也要嫁出去了,就剩下你,再拖下去,去哪里找婆家,今后等向上娶了新媳妇进门,还不得嫌弃死你这个嫁不出去的姑姐?”

“我自己有工资有宿舍,过自己的日子,和向上有什么关系?今后又不会吃他们一粒米,他们有什么可嫌弃的?”刘学习早就听腻了程招娣的唠叨,再一次在心里感谢刘好好给了她选择的机会,如果不是她逼着自己读了高中,考了大学,她也不会有现在这份稳定的工作,没有工作,没有工资,也就没有了独立的底气。

程招娣撇撇嘴,“女孩子嫁不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今后有人要是给向上说亲,听说有个嫁不出去的姑姐,好女孩子哪里会愿意。”

听着程招娣口口声声说着刘向上,刘好好和刘学习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几秒。

“照今天的情况来看,恐怕天天年后就要出嫁了,咱们得帮她准备起来。”刘好好笑着岔开话题,程招娣没有看见她眼中的那一抹黯然。

“我早就备下了,她的嫁妆我都绣好了,还给你们三个一人打了一条金项链做嫁妆,好好出嫁的时候,家里穷,委屈你啦,现在给你补上。”程招娣去自己的房间找了一个小小的红色首饰盒交给刘好好。

“我也有?”刘好好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推拒,“阿妈,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不用。”

“你就收着,都说了是给你补上的,你们四个每个人都有一条,我一个老太婆留着这个做什么?今后还不都是你们的?”

第九百四十四章 埋怨

程招娣离开永乐县后,重男轻女的观点有了一些转变,她的三个女儿很争气,待她又好,她隐隐觉得自己今后是要享女儿福的,所以有什么好东西也没忘了要给女儿们留一份。

“阿妈,你哪来这么多钱打金项链?”刘学习震惊地看着程招娣,黄金可是硬通货,虽然现在结婚时兴要有黄金首饰,但是家里的钱一直都是在刘长生那里的,程招娣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工资啊,天天给我发工资,我哪里用得上,就攒起来给你们了。”程招娣笑意温柔,“我听人说过去嫁女儿都是要全套金首饰的,很多人出不起嫁妆,嫁不起女儿,才把女孩子叫作赔钱货。难怪当初我觉得奇怪,我们做女孩子的在家里活没少干,饭也不敢多吃,嫁出去的时候,家里还能收到一笔彩礼,为什么叫我们赔钱货?明明是赚钱了嘛,现在才知道人家出嫁的时候是要金首饰的…”

程招娣的脸上写着遗憾,永乐县的人很穷,之前没有陪送黄金的习俗,别说是她的家境不好,就算是刘大力那会儿嫁刘金凤也没有实力陪嫁金首饰。

她觉得遗憾,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花在给四个孩子的金首饰上。

她也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尤其是三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工资,特别是刘天天已经发了大财,但她还是想给她们留点儿念想,她们自己赚的归自己赚的,她给的归她给的。

“都是天天的钱,还是把东西留给天天吧。”刘学习也连忙推拒。

“天天不肯要,她说这是我的工资,不能全留给她,我想你们四个感情也好,我给你们一人一条金项链,她也能理解,算是我给你们的念想了。”

刘好好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眯眯地收下了,“行,这项链等今后未未娶媳妇了,我给我的儿媳妇,就说是外婆给的。”

程招娣的脸立刻笑出了一朵花,“等未未结婚了,外婆再给他打一条。”

“阿妈,你现在是财大气粗了。”刘学习难得开玩笑。

程招娣却不领情,“你要是不结婚,嫁妆就没你的份,今后也没有项链留给你孩子了,还不快点结婚…”

刘学习失笑,“我也不贪这项链啊,那你索性都留给未未好了,哦,估计天天也快了。”

“学习,你觉得这个关大江怎么样?”刘好好问道。

“不怎么样,反正我不喜欢,五大三粗的,看了怪怕的,今后要是夫妻打架,天天哪里是他的对手。”

“还没结婚了,你就想什么夫妻打架?”刘好好大笑,“你不会是因为怕打架,才恐婚的吧?”

刘长生虽然没有经常打程招娣,但也不是没有动过手,很有可能给内向的刘学习留下了心理阴影。

“我看那个关大江大天天十几岁挺好的,年纪大会疼人,今后不会和天天打架的。”程招娣看关大江倒是很顺眼,只要把她的女儿留在身边,她就双手双脚赞成。

“谁知道呢,我看不靠谱。”刘学习对关大江一点好感都没有,“他现在事事顺着天天,你看他能坚持几天。”

“你能不能说点好的?自己不结婚,还想让天天也结不成?”程招娣没好气地拍打着她。

“阿妈,你就这么看好那个关大江?”

“天天自己喜欢就好了,只要能嫁出去,什么样的男人都行。”

“天天又不是嫁不出去,她那么好的条件,找个什么样的男人不行啊,为什么非得找个大了十几岁的?”

“你还敢说?你条件也好,找个什么样的男人不行啊?怎么就找不到?你大姐先前还保证,肯定给你找个城里人,我们才让你读下去的,结果书是读出了,人倒是嫁不出去了!早知道当时你高中毕业就把你嫁掉,那时候上门提亲的人多,你也早就当妈了…”程招娣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就是被刘好好和刘学习联手给骗了。

当然姐妹俩当初也的确存了糊弄他们的心思,现在程招娣旧事重提,都心虚地缩了缩脑袋。

“所以我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读太多书,书读多了,脑子里不知道想什么乱七八糟的,连婚也不结了,还一口一个‘我有工作’,‘我有工资’,‘我有宿舍’,有工资有什么用?比得上人家有男人有孩子吗?你在村里都成了笑柄了,人家都说我们不该让女孩子读书…”程招娣一想起来就委屈得不行,他们家看上去挺风光的,谁知道刘长生坐了牢,刘学习又不结婚,那些人成天在背后嚼舌头,那些难听的话都传到了远在长福县的她的耳朵里。

“不结婚和读书有什么关系?大姐还读到研究生呢,不是照样结婚生了孩子?”刘学习不服气地说。

“要不是你们阿公在临死前给你们大姐订了婚,她八成也是嫁不出去了。”程招娣一脸怨念,她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刘好好心里的想法比刘学习还要古怪,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纵容着刘学习。

刘好好干笑两声,再次岔开话题,“学习,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个关大江?”

她真的挺奇怪的,刘学习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很少会对人这么反感,却对这个关大江有一股天然的敌意。

“他太油滑了,你们不觉得吗?刚才说什么宝贝,什么心肝的,把我给恶心坏了。”刘学习一脸恶寒。

其实刘好好也有些适应不了,作为一个母亲,她觉得对着自己的孩子叫“心肝宝贝”比较能够理解,这么叫恋人实在有点肉麻。

她和庄立军在一起这么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可也没听庄立军人前人后地喊她“心肝宝贝”,他要真这么喊,她应该也会觉得恶心吧。

“天天就喜欢听这些甜言蜜语,一点都不靠谱。”刘学习想到刘天天那一脸受用的样子,就恨铁不成钢,这种甜言蜜语能信吗?

第九百四十五章 试错

“那你说谁靠谱?”程招娣有些恼火,“你说别人挺能说的,轮到自己身上怎么就不争气,一把年纪了还没个对象。”

刘学习的婚事就是程招娣的一块心病,没说两句就要往这件事上扯。

“反正我觉得他太油嘴滑舌了,而且刚才问他今后在哪儿安家,他二话没说,就说什么天天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他家里是怎么想的,会同意吗?他一概不提,你们不觉得很虚伪吗?还有做家务的事,他本来没想那么多,说让天天学,被我们一说,立马改口说今后他做家务,他答应这些事情的时候,连犹豫都不犹豫一下,我觉得他根本就没走心。”刘学习在外人面前话不多,但心里却一直很有数。

“你是说,他在骗我们?”程招娣立刻紧张起来。

“反正我不相信他会放下他老家那边的家庭和事业,到我们这儿来,天天之前不是说了吗?他是个大孝子,他父亲病了,他都急着结婚,结完婚之后他忍心不在病床前伺候老父亲?跟着老婆跑到我们这儿来?”刘学习直摇头,“我觉得这个人看上去真诚,实际上满嘴跑火车,没几句真话。”

程招娣一听就懵了,她也觉得刘学习说的很有道理啊,刚才还觉得关大江的孝顺是种美德的她,立刻转变了看法。

“那怎么办?天天要被他骗到东北去了,说不定还要我们天天在他父母床前端屎端尿地伺候他们咧…”

程招娣当年任劳任怨地伺候自己的公爹,并不觉得有什么,刘学习小时候也经常被她使唤来使唤去的,就连刘好好结婚的时候,她都不忘嘱咐她要伺候公婆丈夫,毕竟女人嘛,伺候男人,伺候公婆,伺候孩子,都是应该的,但事情搁到刘天天身上,她的心就痛得和针扎一样。

三个女儿中,其实她最偏心刘天天,刘天天从小就和她亲近。

刘天天小的时候没什么东西吃,有的时候跟着一帮孩子到山上玩,在山上摘到一个甜甜的野果舍不得吃,偷偷攥在手里拿回家来给她吃,要有人欺负她了,也是刘天天那小小的身体挡在前头,不让人欺负自己的母亲。

刘天天的好,和刘好好不同,刘好好是待人接物,处处妥协,无论对谁都挑不出错来,而刘天天却是只对她一个人好。

刘天天长大之后虽然泼辣,但也是处处向着她,护着她,这些年更是把她带在身边,让她吃得好,住得好,还给她钱花。

她和刘天天朝夕相处,感情比其他三个孩子要深厚得多,一想到刘天天会被关大江骗去“受苦”,眼泪就“扑簌簌”地直落。

“天天平时连喝碗汤都是我熬好了端给她的,她没洗过碗,没做过饭,什么活都不会干,怎么去伺候人啊?”

“阿妈,你别哭,天天的性格你也不是不了解,你和阿爹当初都使唤不动她,关大江和他父母难道就使唤得了她?”刘好好连忙安慰道,程招娣的耳根子极软,又多愁善感,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掉眼泪,她朝刘学习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在程招娣面前说这些话。

“放心吧,天天吃不了亏,关大江既然答应了到我们这儿来,就得来,他要是敢把天天拐走,我一定把天天带回来,我还能让我亲妹妹受苦?所以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程招娣虽然不安,但对刘好好这个女儿还是很信服的,在她看来,世上就没有刘好好做不成的事,但是——

“要是那个关大江不靠谱,就别让天天嫁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啊。”程招娣一脸担心地拉着刘好好。

“等天天回来,我再和她谈谈。”刘好好连忙安抚道。

“大姐,我也觉得天天不该嫁给那个又老又壮的关大江?”刘学习私下找到了刘好好,一脸气闷。

“你去和天天说了?”刘好好看她的表情,就猜到了大概。

“说了,她从来就不听我的。”刘学习十分郁闷,有一种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憋屈感。

“她正在兴头上,我去说了,也一样没多大作用,你看天天对关大江那么维护,多少也是动了真感情了,总不能棒打鸳鸯吧?”

刘好好在意的不是关大江的态度,而是刘天天,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刘天天这么紧张,原本强硬的态度也软化了,也许刘天天对关大江才是真爱呢,毕竟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男女朋友,她对陈俊华不过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而已。

“虽然我也不看好关大江,但是天天喜欢,如果她真的想嫁给她,那我还是会选择同意,因为在我心里,你们的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哪怕今后她也许会遇到困难,会伤心会难过,那也有我做她的后盾,给她撑着,她有后悔的资本,那么此刻选择快乐有什么错呢?什么女怕嫁错郎?嫁错就嫁错了,大不了重新来过。人活在世上事事瞻前顾后,害怕犯错,有什么意思?特别是感情,衡量得越多,越不纯粹,敢爱也要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才不枉费我们到人世一遭。”

自从刘向上出事之后,刘好好的想法也改变了很多,她的强大,不是为了掌控他们的人生,要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走,而是纵容他们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给他们试错的勇气,也许他们做出的选择在旁人看来根本就是个错误,她也有足够的资本让他们赌得起这一把,有能力帮助他们从错误中重新站起来。

“所以不要害怕,尽管去爱吧,不止是说她,也是说你,喜欢一个人就大胆地去喜欢,一切有大姐给你们撑着呢。”刘好好意味深长地看着刘学习。

她知道刘学习不是不喜欢徐医生,而是没有勇气走入一段感情之中,她的性格看上去变了不少,但是内心深处依旧是那个自卑怯懦的刘学习。

刘学习一怔,立刻逃避似地移开了视线,不愿意多谈这个问题。

第九百四十六章 教育

刘天天得到了刘好好的允许,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压根没把刘学习的苦劝和程招娣的眼泪放在心上,欢天喜地地跟着未婚夫去东北过年了,而刘好好一家也在陪着刘向上共度年三十后,直接飞去了京城。

刘好好虽然已经到南省工作多年,但是这些年常到京城开会、跑项目,对京城的人事一点都不觉得陌生,有的时候还会带上未未。

未未是庄家唯一一个第四代,全家人的宝贝金孙,从庄见明到庄南生、苏素云,个个都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再加上杨平和苏弘毅他们,这些身在京城的长辈没有一个不纵容溺爱他的。

恐怕小家伙想要天上的月亮,他们都会想办法给他摘下来,幸好他不在京城长大,否则非得被宠成一个纨绔不可,所以他特别喜欢回到京城,在京城的时间不长,却如鱼得水,过得十分快活。

庄见明年纪大了,之前又中过风,腿脚很不方便,这一两年常常坐轮椅,他看着刘好好和庄立军带来的未未的书法和国画,眼里是满满的欣慰。

“你把未未教得很好,立军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那字写得和狗爬一样,哪里像未未一样有定性,能沉下心来写字画画。”庄见明啧啧称奇,“你看看这字多有风骨,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字,长大之后真是不可限量啊…”

现在全家人最能够入庄见明眼的就是未未,第二个就是刘好好了,他只要一见他们俩,就不停地夸,仿佛他们俩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处缺点似的。

未未这么个小孩子,能写个花架子出来就不错了,哪里来的风骨,刘好好心里清楚,但听着却十分舒坦,毕竟是做妈的,自然也是觉得自己儿子处处都好。

“未未现在还这么小就学了这么多东西,能有这么多精力吗?”庄南生担心地问。

未未小小年纪就学了钢琴、书法、国画、围棋,这学期还加了一门奥数,庄南生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学太多,实在太辛苦了,庄立军像未未这么大的时候,全家都没人管他,由着他到处疯跑。

“我也和他谈过这个问题,一切还是以身体和学业为重,这些都只是兴趣,不是必学的内容,如果他吃不消就暂停,但是这孩子挺倔的,非要继续学下去不可,我也就由着他了。”

未未小的时候,刘好好把他送到名师那里,逼着他学着学那,等到他上了小学,渐渐懂事了,她就放手让他自己选择了。

“未未这孩子好学,长大一定能超过咱们。”庄见明高兴地直点头,“哪里像立军小时候,和个皮猴儿似的,让人看了就糟心。”

“男孩子皮一点也挺好,越皮的孩子身体越结实,未未还是太安静了一点,所以我让立军多带未未出去运动,学学拳脚,能强身健体,也能自保。”刘好好的目光有一瞬间的悲伤,她绝不希望未未像刘向上那样做一个文弱书生。

庄见明知道她是想到了刘向上,也沉沉地叹了口气,“你很会调教人,无论是未未,还是你的弟弟妹妹,你都把他们教得很好,未未的教育问题,我们都百分百的相信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开口。向上的身体好一点了吗?”

“比之前好一些,医生说正在复原。”

“往好的方向走,就是好事,你也不要太担心了。还记得我那个时候中风吧,我这个老头子都这把年纪了,都能慢慢恢复,向上那么年轻,人生的路还长着呢,恢复是肯定没问题的,你也要有信心。”

“嗯,”刘好好点点头,“我现在就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再次踏进校园,就算当不成外科医生,当其他科的医生也行。”

她一想起这件事就控制不住地红了双眼,为了刘向上那个被人残忍毁掉的梦想。

庄见明完全能够理解她的感受,“现在这些小年轻不学好,在外头胡作非为,真是可恶!应该下大力气整治这些人了。不过你们也别灰心气馁,你回去和向上说,要坚强,要振作,人生的路还很长,年轻人千万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刘好好点头应下,心里却在苦笑,现在的刘向上心智还不如未未,恐怕连这些话都理解不了。

“那几个小混混判了吗?”庄南生也关切地问。

“判了,动手最重的两个无期,其他的有的判了十年,也有的判了五年,还有一个动手比较轻的判了两年。”刘好好十分平静,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毕竟有她在,没有人会对那些人徇私,所以身为受害人家属,她一句话也没有说,沉默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她的内心深处就像刘天天说的那样,还是觉得不公平,他们毁了刘向上一辈子,换来的只是在牢里安安静静地呆二十年,这犯罪成本着实有些低了。

“判得还算公道。”庄南生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判刑有什么用?就算判了死刑也换不回健康的刘向上,”庄见明没好气地说,“听说你在长福县狠抓了这种聚众闹事的违法犯罪?”

“是,主要是一些小年轻受外来的一些暴力杂志、电影的影响,成群结队,拉帮结派,横行无忌,之前因为他们都是小打小闹地寻衅滋事,动不动就被抓进去关几天,不痛不痒的,人越来越皮,公安局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我们这次采用的是追究制度,那些在街头寻衅滋事的小混混,被抓之后,严查他违法犯罪的历史,必要的时候并案处理,数罪并罚,检察院法院快速介入,该拘留的拘留,该判刑的判刑,什么批评教育都没有用,就是在法定范围内从重从快地给予他们惩罚,绝不轻判纵容一个,用雷霆万钧的气势刹住他们嚣张的气焰,绝不能容忍这股坏风气继续下去。”刘好好咬牙道,她不是为刘向上出气,因为那样毫无意义,她只是不想在看到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无辜的受害者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惩防

“做得好,绝不能继续纵容这股歪风邪气!”庄见明拍着轮椅扶手大声说。

他戎马一生,杀伐决断,非但不觉得刘好好做得过分,反倒觉得十分投他的胃口,“你是学法律的,还时时刻刻在心里用法律来衡量,换作是我,直接该杀的杀,该关的关,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严惩固然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的时候还是应该从源头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人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无法无天?是他们天生就穷凶极恶吗?我觉得不是,我见过那几个伤害了我弟弟的人,他们年纪很小,最小的甚至还没有成年,他们在看守所里痛哭流涕,那紧张恐惧的样子,实在很难把他们和凶手联系在一起,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做出那样的暴行,我那段时间真的很想不通。”

“都是那些外面传进来的东西惹的祸,什么乱七八糟的书、电影,都是让年轻人学坏的。”庄见明不悦地说。

庄南生却若有所思。

“那些外头传进来的书、杂志、电影…我也看过,而且我知道看过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有一部分年轻人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里面的情节进行模仿?究其根本,是他们缺少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把错的事情当成可以炫耀的资本,把罪犯当成英雄崇拜,也就是他们在思想根源上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是非颠倒的价值观?这不是年轻无知可以解释的,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未未的年纪虽然小,可是在他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看到有小朋友摔倒受伤,都会觉得疼痛,会为他难过,为什么这些年轻人就缺少了这种共情能力?”

庄见明平静下来,认真地听着刘好好的话。

“后来我想办法找到了那几个年轻人的家里,从侧面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发现存在着一种共性,他们的家境不好,不是没有父母,就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对他们漠不关心,他们小小年纪就不念书,在街头混,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崇尚强者为王,觉得谁的拳头大,谁就了不起,暴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行为习惯,而且这种风气如瘟疫一样蔓延,影响了许多这样的孩子,有一些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的,还被视为异类,受到他们的歧视与欺辱。我恨他们,但是同时也怜悯他们,他们会变成这个样子,他们的出身,他们的家庭也要负上一半的责任。

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例子,后来我让长福县公安局对本县这些小混混的情况进行摸排,发现这些年轻人纠集在一起的小团伙,基本都是本地人,也都存在我之前发现的那些问题。现在H市的经济状况不错,但是经济发展上去了,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尤其是年轻一代,精神空虚,没有精神寄托,那些和父母师长缺乏沟通,失去家人关爱的孩子,没有人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外界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依托居委会、村委会,还有学校,和他们的家人建立紧密的联系,派出所的民警和村委的人定期上门家访,督促他们的家人加大监督管教的力度,同时也要求他们加强沟通交流,并且由派出所定期组织培训班,把辖区里的问题少年们请到派出所来接受教育。既然他们的家人不能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就让派出所用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监管,把工作做在前面,预防犯罪,比惩治犯罪更重要。”

“对,小恶不改,就会变成大恶,你不是在抓他们,而是在救他们。”庄见明点点头,直视自己过去的疮疤,“如果当年宋晓悦也能在小理犯下小错的时候,狠狠地罚他,严厉地管教他,让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也不会犯下大错,在牢里呆了这么多年。”

时间过得太快了,庄小理都已经在牢里待了十几年,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中年男子,在大家都已经渐渐遗忘了庄小理的时候,庄见明却从没有忘记这个在坐牢的儿子,他的刑期已经过半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出狱了。

刘好好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庄小理做了那么多坏事,身上还背负着一条人命,结果不过是被判了个无期,再加上减刑,不过十几年就能出狱了,而被他害了的人,却永远活不过来了。

她想到被判了重刑的陈小明和薛家强,再想到依旧躺在病床上的刘向上,心里一酸,说不定等陈小明他们出狱的时候,刘向上还没有恢复,到时候那些罪犯会一脸无所谓地说,我已经为我犯的罪承担责任了,现在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

这公平吗?

她可以客观地研究刘向上被害这起案子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也会想办法控制这种恶性犯罪的发生,但是她永远不会原谅那几个凶手,这种恨意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弭。

庄立军伸手握住了她,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庄南生也很厌恶庄小理,一听庄见明提起他,就微笑地岔开话题,“好好,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我看你这个月又瘦了不少,你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家可不能少了你,你遇事千万别硬撑着,该休息休息,该放宽心就放宽心。”

庄见明仔细看着刘好好,连连点头,“瞧着脸色是挺不好的,家里寄过去的东西都有吃吗?”

“吃着呢,”刘好好揉了揉脸,自从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她心力交瘁,精气神的确是不如从前了。

庄见明和庄南生看着她,心里都有些唏嘘,他们认识刘好好的时候,她还是如花骨朵般鲜活水灵的小姑娘,这些年工作上的压力,家里的烦心事全都压在了她的肩上,就算是铁人也会觉得累,何况是她一个女人,现在这朵花骨朵都有些蔫了。

第九百四十八章 不舍

“撇开家里的事不谈,长福县这摊事也是辛苦你了,”庄见明感慨,“你刚才的思路非常好,值得深挖细磨,你的精力有限,不能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但是可以让你们长福县公安局努力琢磨一套惩防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案,今后形成了先进经验,就可以推广开来了。”

“今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子女的教养上,会比上一代更用心一些,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问题应该会越来越少。”庄立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