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64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66 章

自从几年前刘好好放话说要离婚,庄立民坚决地支持她之后,就算两人并不是真的有离婚的意思,庄立军还是一直对他心有芥蒂。

后来听庄立民一脸狂傲地说整个庄家只有刘好好能让他看上眼之后,更是不爽到了极点,只要一看到庄立民和她说话,就一脸紧张戒备,在人前还能绷得住,私下的时候毫不掩饰对庄立民的嫌弃。

刘好好失笑,“你想什么呢?立民还是个孩子。”

“什么孩子?未未才是孩子,庄立民早就成年了。”庄立军没好气地说,曾经他还一度想要修补和弟弟的关系,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徒劳,在庄立民心里,他恐怕是彻头彻尾的大蠢货。

“我们刚才在说他出国的事情,等年后他出国了,家里就更冷清了。”刘好好有些伤感,“我就想到今后未未要是离开家了,我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缓过来。”

“孩子长大都是要离开父母的,你看爷爷生了那么多孩子,最后也只有我爸留在身边,姥姥姥爷虽然和孩子在同一座城市,但一直都是各过各的,几乎不干涉彼此的生活。咱们只有未未一个孩子,今后可不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得向姥姥姥爷学习,有自己的生活,别给他增加负担。”

这个话题让庄立军也有些伤感,他们只有未未一个儿子,全心全意地抚育他,疼爱他,不仅是未未离不开他们,他们也同样在心理上依赖这个孩子,但是看着儿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也知道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未未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让他抱着,全心全意地信任依赖着他。

这种感觉让做父母的很难受,但又一直在告诉自己,这是孩子长大必经之路,他们必须学着接受离别。

不过很多道理明白归明白,要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未未还在读小学,他们就在为了他的长大而伤感,今后这种感觉可能会越来越强烈。

与此相比,杨平和苏弘毅却豁达得多,他们有一双儿女,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过多地参与孩子的人生,虽然他们对苏素云和苏迁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但却不会仗着自己父母的身份蛮横地干涉,更没有那种离不开孩子的感觉。

如今他们已经都是耄耋老人了,但是身体依旧非常硬朗,虽然已经没有办法去给本科生上课了,但都还带着几个研究生、博士生从事历史研究工作,每天依旧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生活规律而充实,苏素云和苏迁并不经常来探望他们,他们也无所谓,自己过着自己的日子。

第九百五十四章 观点

看到庄立军和刘好好带着未未回来,两位老人都十分高兴,尤其是杨平,拉着刘好好说个没完,末了还不忘叹息道,“你不在京城,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怎么没有了?你昨天还嘚吧嘚吧的说了一天,嗓子都说哑了。”苏弘毅和个老小孩儿似地拆台,朝庄立军和刘好好眨了眨眼,“你姥姥参加了妇联的一个什么活动,在那里和人传授驾驭我的经验呢,好好,你赶紧让她也传授你几招。”

“你别听他瞎讲,满嘴胡说八道。”杨平恼怒地瞪了苏弘毅一眼,将刘好好拉到一边,“就是妇联组织的一个活动,让我谈谈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其实我哪有什么好经验,两个孩子都没教好,我都觉得臊得慌,偏偏这个死老头子总爱来揭我的短…”

“姥爷就是故意的,想逗您开心呢。”刘好好笑道,苏弘毅虽然没有徐华、赵企那么跳脱,但也是个老小孩儿。

“哼,我看他是想要惹我生气!”杨平没好气地说,这么多年夫妻,她又怎么不知道苏弘毅的想法,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她的注意,真是幼稚到家了。

“姥姥怎么会答应要去和她们谈这个?”刘好好知道杨平的性格,这方面不是她擅长的,而且她总觉得在孩子的教养上很不成功,不会愿意和人谈这些的。

杨平叹了口气,“妇联组织这个活动的同志是我的老同学,而且她的父母也是我的恩师,我和他们的关系一向都很好,这次根本推拒不掉,我就只好赶鸭子上架了,厚着脸皮讲了一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

“我觉得她们让您讲这个挺好笑的。”

“可不是吗?我又没把孩子管好,让我传授什么经验啊,真是的…”

“我不是说这个,姥姥,都说咱们妇女能顶半边天,要我看,另外一半的天也要被我们给顶了,女同志要和男同志一样在外工作,回到家后还要承担那么多家务,有什么不好,责任都是女同志的,那还要男人做什么?为什么见到女同志,就要她谈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男同志一样有家庭,有工作,怎么不让他们来谈谈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家里的事情没做好,也不该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男人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了?”刘好好气不打一处来。

杨平一愣,仔细一想,“有道理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看来还是思想太落后。”

“不是太落后,是被传统的老观念给洗脑了,过去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要把家管得好好的就行了。现在呢,妇女同志都走出家庭,在社会上承担的责任不比男同志少,怎么还把家庭的重担都压到女同志一个人的身上?”

“你说的对!下回我得和他们说道说道!我们这一代女性太容易自责了,什么都看作是自己的错,我得先检讨自己,女人自己看不起自己,难道还指望男人的抬举?”杨平高兴地说,她特别喜欢和刘好好说话,不仅因为她是自己的外孙媳妇,更重要的是每次和她谈话,都能从她新颖的观点中得到启发。

苏弘毅撇撇嘴,没敢开口了,在他看来这两个是女权主义者,绝对是不好惹的,同情地看了庄立军一眼,庄立军耸耸肩,其实他是支持刘好好的,身为一个男人,他觉得履行丈夫和父亲的义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好事都推出去?

苏弘毅没有得到庄立军的支持,觉得他八成已经被刘好好给洗脑了,也懒得和他多说,搂着未未上上下下的,怎么都看不够,“我们未未又长高了,要不了几年就能超过太姥爷啦。”

未未腼腆地笑着,那乖巧的模样十分惹人喜爱。

“这段时间在看什么书?”

“在读小说,去年刚读完《西游记》、《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未未乖巧地答道。

“不错不错,一年读完三本书,速度是可以了,但是不能走马观花啊,书是要细细品读的,我来考考你…”

看着苏弘毅面带微笑地考校未未,未未一本正经地认真思索之后才作答,刘好好忍不住一脸艳羡,“连我都开始羡慕未未了,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历史学家的专业指导,这眼界比我当年不知道要开阔多少,他算投了个好胎,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你那个年代可不能和现在比。”杨平笑道,“这也算不上什么指导,不过就是随便问他几句罢了,你和儿子有什么好计较的?你当时在京大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抢着当你的老师,要我说,做学问还是应该像你当初那样,多读书多思考,书是最好的老师,比什么都强。”

“现在工作忙,读书的时间少了很多。”刘好好汗颜,“未未读的书比我还多。”

“你不容易啊,能够把那么贫穷落后的地方建设得那么好,我和你姥爷都觉得特别佩服,要是大家都能像你这样,四个现代化很快就能实现了。”杨平善解人意地感叹道。

“姥姥,您和姥爷什么时候有空再来长福县玩,现在长福县比你们来的时候还要好得多。”

杨平和苏弘毅几年前去长福县看他们的时候,长福县正处在轰轰烈烈大建设的阶段,到处是新建、在建的工厂,整个县就像是一个大工地,乱糟糟的,刘好好个人不是很满意,但是工厂在杨平和苏弘毅看来却是现代化的标志,见一个县里能建那么多工厂,别提有多震惊了,难怪长福县里的人个个都十分推崇刘好好。

“我们这段时间淘汰了一些污染大,产能落后的工厂,又修建了不少公园绿地,现在的长福县环境比你们当初去的时候好了不少。”环境污染得到了控制,是最让刘好好放心的了,比GDP翻了几倍还要让她开心。

第九百五十五章 豪情

“我都听说了,你顶着压力关了不少工厂,到处都传得沸沸扬扬的,有些人不理解,我们却觉得你做得对,把环境糟蹋坏了,人还怎么生存?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吃饱饭之后,就要优先考虑生存环境、身体健康的问题了,我支持你!”杨平冲她竖了个大拇指,“接下来把水电站建起来,我看不止是你们长福县、青山县受益,对整个南省都有好处。”

“是啊,赵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所以现在这个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地进行,争取后年投入生产。”刘好好信心满满地说。

“不愧是‘长福速度’,这效率比别的地方高很多啊。”苏弘毅一脸惊异。

长福县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全国闻名的经济大县,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咂舌,也被称为“长福速度”。

“主要是经济上去了,”刘好好微微一笑,“长福县的各项建设工程工期都极短,但是质量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在预计的工期之内,越早完成建设任务,得到的奖金就越高,所以工地上的工人都在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干活,完全看不到磨洋工的情况。”

“工期太短,就不担心质量问题?”杨平有着担心。

“我们的验收程序比其他地方要严格,除了县里自己验收之外,还要经过省、市,甚至是随机从外地抽取的专家的联合验收,才能过关。这些专家都要在验收证明上签字的,今后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他们也是要负责的,所以不敢随便糊弄,而那些工程队只有验收通过了,才能拿到工程尾款,所以他们不敢不用心。”

“在你们长福县搞工程还挺不容易的啊,听起来这程序似乎比其他地方都要严格,这又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又是要保证质量的,这么麻烦,有人愿意上你们那儿搞工程吗?”

“多着呢,承接我们工程的工程队,不是谁随随便便指定的,都得经过一套严格的招投标程序,最大限度地防止以权谋私。”

“我看过你写的介绍长福县工程招投标程序的文章,观点是挺新颖的,一个县里的工程能有这么规范的程序,恐怕只有长福县了,就连你们省、市两级都未必能做到吧?”

“我们是试点啊,不管是对是错,先试试再说。”刘好好笑道,“目前来看挺有成效的,虽然程序麻烦了点儿,但是我们给出的条件优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你是规范了,但是恐怕打翻了一些人的饭碗,得罪了不少人吧。”苏弘毅感叹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件事,刘好好无疑做得很对,但是作为家中长辈,更多的是心疼她的付出和承受的压力。

“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肯定是要得罪人的,”刘好好不以为意,“但如果怕得罪人,那我的工作也别做了,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和稀泥好了。”

老天爷多给了她一辈子,她要是满足于当个庸官懒官,那真是辜负了自己,辜负了老天。

庄立军难掩欣赏地望着妻子,他最佩服刘好好的,就是她在处事圆滑的表象之下,有着极强的原则和道德感,同时又不失豪情万丈的事业心。

未未对他们说的话,并没有完全理解,但也跟着一脸崇拜地看着刘好好。

“好好回来了吗?”徐华的大嗓门隔着大门都能听清。

庄立军不敢怠慢刘好好的恩师,连忙上前开门,毕恭毕敬地向他问好,“徐老师,新年好!”

“嗯。”徐华姿态很高地看了他一眼,嘴巴含含糊糊地“哼”了一声,从门外踱了进来。

虽然刘好好和庄立军结婚很多年了,可他对庄立军依旧很不待见,原因无他,就因为他是苏素云的儿子,他对苏素云的反感几乎都突破天际了,尤其是在知道,刘好好从京大调回南省和苏素云有关之后,他见到和苏素云相关的人和事,都没有好脸色,要不是他们,他京大法学系怎么会痛失刘好好这名爱将,他可是看中刘好好,想要培养她接班的。

要不是知道杨平和苏弘毅同苏素云他们的关系也不好,他早就连他们俩也一并讨厌了。

“徐老师,新年好!”刘好好立刻找起来,笑眯眯地迎了上来,“您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还想着一会儿再去您那儿呢。”

徐华看到得意门生,脸上的表情立刻就缓和下来,嘴上却抱怨着,“姥姥姥爷是亲生的,我这个老师是抱养的,永远都拍在第二。”

“你这个人好没道理,我们是好好的姥姥姥爷,难道还能排在你后头。”苏弘毅没好气地说,“大过年的,你家里子子孙孙挤了一屋子,你不去和他们共叙天伦,到我们这儿来做什么?”

“家里人太多,挤得很,来透透气。”徐华笑眯眯地说,“未未,来,让师公看看,又长高了。”

“未未,你喊这老头‘师公’,喊我太姥爷,你说说他应该喊我什么?”苏弘毅得意地拉着未未。

未未一脸为难,他性格和刘好好相似,年少老成,对长辈向来尊敬懂理,不愿意拂了任何人的面子,偏偏苏弘毅和徐华每次见面都和斗鸡似的,他们俩乐在其中,旁人却很尴尬。

“你无聊不无聊?每次都要闹这么一出,好端端地去为难孩子做什么?”杨平瞪了苏弘毅一眼,立刻护住未未,“去看书吧,别听你太姥爷的。”

“就是就是,这个苏弘毅越老越幼稚,越活越回去了。”徐华立刻逮住时机落井下石,“咱们可不能听他的。”

“谢谢啦,这话我当赞美收下了,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谁不希望返老还童?”苏弘毅得意洋洋地说,“大过年的,你上我这儿说吉祥话,我可得给你封一个红包。”

“你这个老东西,还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大过年的,我也懒得和你计较。”徐华嗤之以鼻。

第九百五十六章 争论

刘好好一脸笑意地看着苏弘毅和徐华斗嘴,“每回见到姥爷和徐老师针锋相对,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在南省的时候还常常想念你们斗嘴的模样呢。”

她这么一说,苏弘毅和徐华倒是消停了,大概是看出了她笑容下的一抹涩意,不约而同想到了她在南省的处境,她那入狱的父亲和无辜被打伤的弟弟。

这么好的姑娘,为人处世和工作都无可挑剔的优秀,甚至强大,家里却一堆糟心事,老天爷对她太不公平了,偏偏这些事情,他们是想帮也帮不上忙。

“徐老师,我给您带了茶叶过来,您尝尝看,是您上次说特别好的那种。”刘好好却笑意爽朗,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这茶太浓了,你这把年纪能喝得惯?”苏弘毅瞥了一眼,“上回我就喝了一杯,结果一晚上睡不着。”

“那是你年纪大了,已经没口福了,”徐华乐呵呵地接过茶叶,半点都不矫情,“这茶我收得心安理得,就当跑腿费了。”

见刘好好一脸不解,徐华将手里的牛皮文件袋交给刘好好,“我是替谢亮跑这一趟的,他年三十回来吃了顿年夜饭,年初一一早就去外地看水电站了,没办法和你碰面,这是你们那里水电站的一些资料,他让我转交给你。”

“年初一就去看水电站了?比我还拼命。”刘好好有些惊讶,她知道谢亮挺忙的,没想到忙到这个地步,她忙了一年,好歹过年还能歇几天,谢亮一个大学教授却忙得连年都过不成了。

“现在到处都在建水电站,他这个搞水利的当然闲不下来,听说建设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挺多的,赵企和他都忙得焦头烂额,逢年过节的都休息不了。”徐华摇头叹道,“这个谢亮啊,不谈恋爱不结婚,就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天天扑在现场,这种工作也只有他受得了,他们系里有几个教授都辞职下海了,搞科研的人啊,钱不多,却特别累人,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要跑,家里有家有口的,那么点儿钱哪里够花?所以说单身汉也有单身好的好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能静下心来搞科研。”

杨平听了这话,有些黯然,她家还有个更资深的单身汉呢,虽然她面上说尊重苏迁的人生,但作为母亲,一听到人家提“单身汉”三个字,她还是会觉得难过。

“是啊,现在下海的人越来越多了,这股歪风也刮到了京大,我们系里也人下海经商去了,”苏弘毅一脸不虞,“走了也好,搞学术搞科研的,钻到钱眼子里去,能出什么成果?做我们这行的,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头。”

“我倒觉得不是这样的,没有学术进步,没有科研成果,社会就无法进步,所以大学教授应该是很受人尊重的才对,不止是精神上的尊重,还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激励,才能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家都是人,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不应该被薄待。”刘好好认真地说。

苏弘毅和徐华却没有把她的话当真,在他们看来,是因为刘好好和他们感情好,才这么为他们说话的。

“我倒觉得不能给我们太多物质激励,否则在象牙塔里也一直向前看,学校的气氛还能纯粹得起来吗?如果连学术和科研都要用钱来衡量,那学术风气就会败坏下去。”苏弘毅坚定地说,“那些心已经不纯粹的人,本来就不适合搞学术,早点走也好。”

关于金钱的看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的方式也都不一样,这个很大的命题就足以他们讨论很久。

刘好好觑了个空,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件袋,翻阅谢亮给她留下的资料。

青山县的水电站已经正式开工建设了,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个水电站是谢亮和赵企一同设计的,这些问题自然也由他们来解决。

目前遇到了装机容量的问题,谢亮和赵企研究了几个通宵,得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们也不敢说这个方案百分之百可行,只能说通过目前建模的数据,这个方案应该是可行的,所以这才交给刘好好回到H市后再尝试一下。

“按照新的方案动工之后,目前一切正常,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会继续密切观察的。”工程总负责人认真地保证道。

“辛苦了,一有异常就立刻报告,同时暂时停工,没有什么比工人们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刘好好认真道,“一旦工程出了事,咱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都跑不掉。”

工程总负责人连连点头,赌咒发誓地说会认真看好这一块的建设。

“水电站建好之后,我们青山县的经济就能被大大拉动了。”陪在一边的青山县县长笑道。

青山县的新任县长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H市农业局局长刘胜,他刚接任县长的位子没有多久,也是诚惶诚恐,不过青山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他对青山县的基本情况还算是了解。

刘好好分管农业,和他一直配合挺好的,他这次能够被提拔到了更重要的岗位,她也为他高兴。

“老刘,青山县不靠海,发展不了海水养殖,倒是可以依托水库,考虑发展淡水养殖。”刘好好建议道,“好不容易建了这么个大水库,咱们得想办法好好发展。”

“老百姓们没有搞过淡水养殖,一方面是不会,另一方面风险意识太强,也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刘胜心中依旧有着担忧。

“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努力引导他们发展特色农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刘好好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极目远眺,将水库建设工地尽收眼底,“就像我们之前引导他们种植特色水果一样,找农学院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就不信他们学不会。”

第九百五十七章 骗局

“种水果还好说,毕竟成本不高,花的心思也少,比较容易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淡水养殖就不一样了,没有靠谱的渠道,我怕不会有人买淡水养殖的账,这段时间老百姓被那个不靠谱的獭兔给骗惨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据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老百姓,都不愿意再去尝试这些新鲜东西了。”

刘好好皱起了眉头,“我会再去催一催公安局,那个骗子一定要想办法抓到,社会风气就是被这种投机分子弄坏的,他伤害的不仅是受骗者的心,还影响了我们整个H市的工作大局,这种人应该严惩。”

前段时间有一些商人带着一种叫獭兔的小动物,找到了许多农民那里,大吹这种动物浑身是宝,皮毛可以做大衣,肉可以食用,最重要的是一百块钱一只的獭兔宝宝,等成年之后,他按每公斤回收计价,一只的回收价大概在八百到一千二之间。

獭兔在南省是个新鲜稀罕的东西,H市的农民们都没有见过这种神似兔子,但是比兔子要金贵得多的稀罕东西,很快就被那些人忽悠上当了。

獭兔的收购价高,伺候起来却不难,它的食物和兔子一样,以青草杂食为主,对有兔子饲养经验的老百姓来说,养獭兔并不难。

它的饲料成本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只要一年就能成年,也就是说一年养一只獭兔,净收益有可能达到一千块钱,这对普通农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虽然一百块钱一只的獭兔宝宝不便宜,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农民倾家荡产,甚至借钱购买这种獭兔宝宝,又认认真真地交了钱学习了饲养知识,回到家就像伺候祖宗一样,精心伺候这个稀罕的小东西。

谁知道他们辛辛苦苦饲养了一年,獭兔好不容易长大了,当年那几个忽悠他们买獭兔的商人却都失踪了。

找不到人收购,原本宝贝似的獭兔就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扔了、杀了不甘心,放在手里又浪费精力和粮食,最重要的是回不了本,这一年不仅白白辛苦了,家里的钱还都打了水漂,有许多人甚至欠下了外债。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为这件事而崩溃,淳朴的农民寻人无果,有的甚至想到了寻死,这个骗局在H市的农村影响极大,性质极其恶劣。

刘胜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也犯了难,獭兔在他们这儿完全是个新鲜玩意儿,他有心帮农民们解决问题,但又不知道这些獭兔该怎么处理,只能一边安抚受害者,一边督促公安局想办法尽快抓人。

最后还是刘好好出面,让刘天天联系了几个外地的皮毛加工厂家,到农民那里收购了他们的獭兔,价格虽然不如那个骗子之前许诺的高,但是至少能赚回一年的辛苦钱,这场风波才就此消弭。

不少农民都怕了,再也不敢轻信这些稀奇古怪的养殖项目了,还是觉得老老实实地种地养鸡鸭最靠谱,经过这件事,他们的信任感被破坏了,想要让他们相信新的项目很不容易,所以刘胜很不看好推广淡水养殖的提议。

“就算他们搞起了淡水养殖,但是要投进巨额资金,还要有时间精力守着,费了这么大工夫,要是没有销路怎么办?咱们怎么负得起这个责任?”

“老刘,凡事不要先想着承担责任的问题,你担心没有销路,咱们就得替大家想好销路。”刘好好摆了摆手,认真地说,“咱们沿海的海水养殖项目搞得轰轰烈烈的,水产品都已经出口多个国家了,可见水产品养殖做好了,市场很大,利润也很可观。现在大家的收入一直在提高,日子也比过去好过多了,但是老百姓的餐桌还是没有丰富起来,想多加几个菜,还要托人找关系才能买到。”

刘好好和刘胜沿着河岸边走边说,“陈书记说了,我们农业工作要和经委那里紧密配合,着重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丰富老百姓的餐桌,发展淡水养殖业,增加我们市的淡水产品的产量,让老百姓能够经常买得到鱼,吃得起鱼,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菜篮子的问题,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刘胜刚从农业局长的位子调过来没多久,对全市的农业工作也是了然于胸,点头道,“水电站建起来之后,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淡水养殖除了鱼类,还有虾蟹、贝类,虽然大家都爱吃海鲜,但是现在相当一部分海鱼都出口换外汇去了,老百姓要想天天吃上新鲜的鱼可不容易,淡水鱼正好能够填上这块空白,但我还是担心大家嫌淡水鱼腥,没有人愿意买,到时候又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今后要再想推广什么就更难了。”

H市人爱吃海鱼,但又不是经常能够吃上的,于是发明了各种长久储存海鱼的吃法,比如风干,腌制,甚至做成罐头,至于淡水鱼,产量本来就不高,又带着一股土腥味,地道的H市人都不大能吃得惯,所以世面上虽然有淡水鱼,但是并不多。

“海鱼的产量没上去,正是淡水鱼抢占市场的好机会,等大家吃几年养成了吃淡水鱼的习惯,就算今后海鱼在市场上能够随时买到,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淡水鱼的。”刘好好笃定地说,“特别是青山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好,在这里生长的鱼类和果蔬受到的污染也少,我觉得在青山县吃到的东西,都带着一股最自然的甜味,这里的农业发展大有可为啊。”

刘胜苦笑,“现在搞农业不赚钱,累死累活一年赚到的钱,和长福县那些办工厂的人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还得担心干旱洪涝这些天灾,青山县的老百姓太苦了。市里今年给我们青山县下的经济指标,估计又完不成了。”

虽然刘胜刚到青山县没多久,还不熟悉县里的情况,但是到时候完不成任务的板子依旧还是打在他身上,这让他很是苦恼。

第九百五十八章 帮助

“农业发展有农业发展的路子,急不来的,不可能像长福县那样一飞冲天,但是你们要想办法走得更稳一些,农业才是青山县的根本啊。”刘好好蹲下来拨拉了一下山边的一株野草,“这好像是种草药。”

刘胜一脸懵,他对草药完全没有了解。

刘好好站起身来,“老刘,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优势,比如长福县海岸线长,有天然良港,这是兴建工厂,发展对外经贸的好地方,但是放在过去靠种田过日子的时候,长福县老百姓的日子就很苦了。青山县的山多,你看这一座连着一座的高山,导致了青山县的交通不如其他地方方便,不具备发展商品贸易的天然条件,但也是这里宝贵的财富,如果把青山县的山都砍得光秃秃的,通过伐木、采石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但毁掉的却是青山县的将来,毁掉的是H市的肺。”

刘胜点点头,他对前任潘威毁林炸山的行为也颇有微词,“刘市长,您说的对,我已经叫停这些工程了。”

“潘威这个人太急功近利了。”刘好好摇摇头。

刘胜知道她和潘威之间有龃龉,但是现在潘威因为贪污渎职已经成为阶下囚了,为人厚道的刘胜也做不出攻击他以讨好刘好好的事来,只是沉默地站在一边。

“你在这里工作,一定要对青山县的优、劣势了然于胸,青山县的优势不在于办工厂,而是发展农业、旅游业,不要去计较一时的长短,好好保护这些大山,今后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的。”刘好好感慨道,幸好潘威在青山县待的时间不算长,否则被他毁掉的就不止是那几座小山了。

“刘市长,我有个不成熟的打算,市里面的造纸厂要搬迁了,我想把这个项目争取到我们青山县来,我们县有江有山,造纸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能够节约很多成本,造纸厂也能为我们带来GDP的增长,生产出来的纸,可以通过江运出来,交通也方便了许多。”

刘好好吓了一跳,“千万不要!市里为什么要搬造纸厂,你不知道吗?就是因为污染极大,你却把这个重度污染的项目争取到青山县来,你不要忘了青山县在上游,南江水是经由你们这儿才流到市区的,一旦你们这个水源地受到污染,对整个H市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刘市长,您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们青山县太穷了,您之前也说过,当老百姓穷得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可以暂时舍弃环境保护,努力发展经济。”

“青山县穷到这个地步了吗?”刘好好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青山县的经济状况虽然不行,但是一直以来,老百姓要填饱肚子却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那也不能让老百姓一直挨饿受穷啊,为了保护水源,青山县不能办工厂,那老百姓怎么办?”刘胜也有些激动,他不是要和刘好好抬杠,而是在为青山县的老百姓鸣不平,凭什么要求青山县为市里的工作大局牺牲?怎么都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处境?

“不是说青山县不能办工厂,而是尽量不要办污染大的工厂,长福县已经开始清理淘汰重污染工厂了,青山县难道还要引进这样的工厂?我认为青山县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刘好好的语气有所缓和,但还是很坚持,“青山县的自然环境很好,适宜生产多种中药材、水果、花卉、茶叶,这些才是你们青山县自己的特色,把种植推开之后,因地制宜办农副产品加工厂,这才是青山县真正的出路。今后交通持续发展,还可以深入挖掘青山县的旅游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钱给赚了,岂不是两全其美?一旦建了造纸厂,给这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今后连后悔药都没的吃,我们两个更是要要成为千古罪人的。老刘,你听我一句劝,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急功近利,舍本逐末。”

“之前我们推广种柑橘,结果没有销路,老百姓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等于白干,气得把树都给砍了,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种那些东西吗?”

“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我们可以推广、指导、鼓励、支持,但千万不要强制,上次砍给柑橘树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定位错误了,我们是为农民服务的,不是让他们为我们服务,我们要他们种什么就种什么,结果我们只管要他们种,却不管收,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能不抵制吗?换作是我,也会愤怒,所以我们要学着放手,学会让市场来调节老百姓的行为,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权,不要什么都包办到底。”

“但是…”刘胜毕竟年纪大了,计划经济的概念已经在他的脑中扎根了,一时间很难转变过来。

他看着刘好好意气风发的样子,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越来越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了。

“刘市长,您在经济方面是行家,我老了,很多想法也都僵化了,您还得多提点提点我。”刘胜年纪虽然大,但却是一个很谦虚的人。

“老刘,你和我还这么客气?你的经验丰富,对市里各方面的情况都很了解,我也有很多地方要向你学习取经,我们俩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刘好好笑道。

刘胜也笑了起来,尽管刘好好年少得志,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她的为人却始终很谦和,没有一点狂傲的架子,对他们这些年纪大、资历老的同志一直都很尊重,是个值得人真心对待和尊重的领导。

“刘市长,您刚才说的农副产品加工厂,能不能再往细里说说?”刘胜很感兴趣地问道。

“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先把特色农业规模种植搞上去,上了规模,自然会衍生出加工厂,一些有眼光的农民会看到商机的,不要把老百姓想得太傻了,事事都想着包办,操纵他们。他们不是小孩子了,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的,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创造发展的环境,搭建发展的平台。”

第九百五十九章 抱怨

“我已经联系了H大农学院的教授,过一段时间对全市的乡镇农业状况做一个摸排调查,分类筛选各乡镇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项目,争取形成镇镇有特色的格局。”

“乡镇里有些地方不一定适合发展农业,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刘胜疑惑地问。

“当然不可能是整个镇都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有些村落连人类的生存环境都很恶劣,又何况是发展农业?我们要做的是筛选出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和项目,吸引附近的老百姓往那里聚拢。”

刘胜仔细一想,狠狠地吃了一惊,这样岂不是有可能颠覆原有的村落、乡镇区划,形成崭新的村落、乡镇分布状况,自古以来,农民就被固化在他们的土地上,刘好好竟然想要打破这个模式,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她的胆子太大了!

他难掩惊骇地看着刘好好,“这样,这样,会出现很多移民,到时候和原住民会产生冲突的,刘市长,这种事一个不好,是要犯错误的。”

“叫他们‘移民’并不准确,应该说是‘流动人口,’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已经发展起来地区,原有的生产力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发展,这时候就需要其他地区的老百姓提供生产力,这些人就像水一样,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哪里需要他们,哪里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哪里。矛盾和问题固然存在,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否则还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任何工作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但如果害怕犯错,因循守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固然可以安稳地过日子,但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对社会有什么帮助?别说和老百姓交待不了,对自己无法交待。”刘好好笑道,她说话的模样很轻松,说出的话却让刘胜很震撼。

刘好好的话再次颠覆了刘胜的观念,他一直认为老百姓就该被固化在土地上,除非必要,要求他们迁移,否则他们就该守住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不能擅自离开,要不然大家都不种地,一股脑地往城里或是一些条件好的地方挤,肯定会出事的。

但是刘好好却说那些地方同样需要他们,这就让他觉得费解了,不过刘好好的观点新,却一再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他还是挺服气的,努力让自己能够跟上她的节奏,多学一些。

“刘市长,寻找乡镇发展的特色是好事,但最忌讳半途而废,今后你要是离开我们H市了,还是要帮我们把这件事做到底啊。”刘胜认真地说道。

刘好好一愣,知道最近很多人都在传说她要提拔的消息,笑着直摇头,“外面那些传言不可信,你别听他们胡说,我自己都还不知道要离开H市呢,他们倒是知道的比我清楚。”

“但是您离开H市是迟早的事情。”刘胜感慨道,“您和我们不一样,年轻,有文化有能力,肯定要到更大的平台中去,不过我也希望您能在H市多留几年,现在是副市长,将来是市长、书记,把我们整个市搞好了再走。”

刘胜这半开玩笑的话逗乐了她,“那不知道还要得罪多少人呢。”

“刘市长,刚开始有些人是因为不了解您,才在背后瞎议论的,但是真的和您共事过,对您只有一个字,服!”刘胜伸出了大拇指。

“就冲你这句话,我要是不和你一块儿把青山县搞起来,我都对不住你。”刘好好哈哈大笑,信心满满。

刘好好并不是瞎许诺,她有想法,有人脉,甚至还有上面的支持,无论是长福开发区的建设,还是后来的水电站,一直到现在长福县撤县设市的申请方案,在别人看来都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都能拼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些事办下来,而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效率和速度,做出成效。

她越是这样,上上下下就越信任她,都全力支持她将她的想法变为现实,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她的坚持下,对全市的农业状况进行专业评估的项目风风火火地开始开展起来了,刘好好在拿到评估报告之后,带着这些专家再逐一下到每一个县,反复考察镇乡推广这些特色农业项目的可行性,努力在这些地方培育带头人,推行规模化种植、养殖。

这些县里青山县最为配合,问题反倒出现在长福县和永乐县这两个的经济大县上,老百姓都乐意办工厂经商赚钱,谁还乐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的赚那几个小钱?除了原有的海产品养殖项目,这两个地方的人几乎拒绝了所有的农业项目。

这让新上任的农业局长很气愤,觉得他们不支持自己的工作,一早就来找刘好好诉苦。

“刘市长,这工作没法做了!农业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现在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就不务正业,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去,一点都不配合我们的工作!农民的本分是种田,不是投机倒把!”邱朝辉最生气的一点就是,这工作明明是刘好好布置的,却也是她的长福县最不配合,这不是耍他玩吗?

一个县正事不干,非要去弄什么投资区、产业园,盖工厂是城市干的事,他们瞎凑什么热闹,竟然想方设法地钻空子把大好的农田全都推平了盖工厂。

“刘市长,我知道现在发展经济重要,但也不能什么都向钱看,要不然还有谁愿意种地?全社会都去经商赚钱,没人种地,咱们全喝西北风去?”邱朝辉连让刘好好开口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

“老邱,你先消消气,喝口茶吧。”面对邱朝辉的咄咄逼人,刘好好似乎并不意外,非但不生气,还带着笑意请他喝茶。

第九百六十章 狼狈

见邱朝辉总算停止抱怨,埋头喝茶,刘好好才缓缓开口,“在做农业状况的摸底排查中我就说过了,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发展农业的,有的地区以商业见长,既然经商的利润更高,那么人们在利益的趋势下,选择经商,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换作你也宁愿到厂里工作赚大钱,不愿意拿着锄头种地吧?遇到这种事情咱们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就会发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不是不支持你工作。”

“那怎么办?这工作别做了?由着他们赚钱去,咱们今后就喝西北风好了。”邱朝辉立刻没好气地冲刘好好嚷道,他和他的前任刘胜不同,他是个一点就燃的炮仗,做事效率高,但是特别容易着急上火。

别说对刘好好这个副市长了,就连在陈开进这个书记面前,他都敢不给面子的硬顶,所以虽然工作认真有成效,可也等到这一把年纪了才当上农业局的局长。

“我会让这两个市的同志尽力配合你的工作,但是县域之间发展状况差异很大,你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情况要分别对待,你不能用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青山县的标准来要求长福县和永乐县,同样也不能拿这两个县的工业生产总值来要求青山县。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把工作做好。”刘好好耐心地说道。

邱朝辉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刘好好并没有完全说服他,他还是觉得刘好好护着她的长福县,但是她现在把话说得冠冕堂皇的,他一时间也没想到该怎么反驳她,正斟酌酝酿着,刘好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向沉稳的陈彤站在门口喜形于色,“刘市长,我们长福撤县设市的申请终于获批了!”

“真的?”刘好好立刻站起身,同样毫不掩饰脸上的欢喜,从此之后,长福县再也不是长福县,而是长福市了,这可不是名称叫法上好听而已,这意味着长福市从此正式开始了城镇化进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终于能够在投资开发区之外的地方作文章了。

邱朝辉有些讪讪的,被这么一打岔,刚才在脑中酝酿的那些反驳的话,全都不成立了。

县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在土地使用上有许多限制,他当然可以要求刘好好必须以农为本,但是长福县变为长福市之后,就正式成为城市了,城市以发展工业为主,他只能拿对城市的要求来要求长福县,所以他现在这一通抱怨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刘市长,恭喜了!”虽然有些尴尬,但邱朝辉还是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表示了祝贺。

“这只是京城的电话通知而已,批复要一个月之后才能下来。”刘好好高兴地说,“老邱,对不住了,我要立刻把这件事向陈书记报告,你刚才说的问题,我会让他们尽全力配合的,有什么问题,你再来找我。”

看着刘好好那风风火火的背影,邱朝辉有些羡慕,她还这么年轻,周身充满了活力和干劲,仿佛天底下没什么事能够难得倒她一样。

说要建投资区就建了投资区,说要建水电站就建了水电站,就连撤县设市这么大的事情也被她跑下来了,这运气简直好得逆天了。

刘好好也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工作的成功一半靠个人能力,另一半还真得感谢老天,就连她自己都没想到长福市会这么快获批。

好消息不胫而走,全县上上下下都欢欣鼓舞,几个班子成员都在热烈地讨论要全县热闹一场,庆祝长福市的正式设立。

刘好好看着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刘天天,心里一点一点沉下去,原来的高兴欣喜全都荡然无存。

“大姐,你别这么看着我啊,”刘天天一边抚着自己的大肚子,一边笑道,只是那笑容怎么看都有点强颜欢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