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69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71 章

“我说了,你别胡闹!”苏运平正色道,“我永远不会把她介绍给你认识,我也劝你尽早收起乱七八糟的想法,不然我就让你父亲立刻把你接回国去。”

“你这么维护她,是不是对她也有什么想法?”JAMES嬉皮笑脸地说,他是二世祖,又生得一副好皮相,向来玩世不恭,游戏人间。

对他来说,女人只有他喜欢和不喜欢的,喜欢的就勇敢热烈地去追求,至于对方的身份地位,结婚与否,这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你疯了?脑子里怎么净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苏运平都快被他逼疯了,他以为他也和他一样没有大脑吗?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打刘好好的主意啊,“我告诉你,她招惹不得,你赶紧死心。”

JAMES压根就没理他,眼珠子滴溜溜直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苏运平十分无奈,他是在M国读大学的时候认识JAMES的,知道他一向不着调,却没想到会不着调到这个地步。

刘好好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回到车上的她擦着眼泪,在众人的目送中离开了长福市。

她的眼泪也感染了陈彤和司机,两人一路上也在不停地擦着眼泪。

“刘市长,你是个好官,也是个好人,虽然今后,我没办法再给您开车了,但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您,不会忘记您给我们做的一切!”

刘好好刚刚擦干眼泪,听他这么一说,眼泪又落了下来,“行了行了,你也别说这些婆婆妈妈的话了,又惹我哭,今后你也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陈彤擦着带着雾气的眼镜,“在长福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现在要离开了,竟然也觉得有些舍不得,长福的老百姓都挺知道感恩的。”

陈彤不是长福市人,虽然嫁到这里来,但是婚姻早就名存实亡,她和丈夫一家的相处十分糟糕,所以当刘好好询问她意愿的时候,早已对长福市没有留恋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刘好好去Q市。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样的场面只会出现在经过美化的小说故事里,没想到竟然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这是我得到最高的褒奖和荣誉。”刘好好恋恋不舍地频频回头,那些老百姓还在原地目送着她,久久不愿离去。

她得过许多嘉奖,也在不同的场合得到各级领导的褒扬,可是这些都比不上今天得到的肯定。

第九百八十六章 教育

“这是庄重远同学的班主任傅老师,她是我们市的优秀教师,教学能力很强…”林校长拉着匆匆赶过来的一个中年女老师,热情地向刘好好介绍道。

“刘市长,您好!”傅老师从教也有些年头了,但还是第一次和市长面对面说话,神情十分忐忑。

“傅老师,您好,”刘好好和她热情地握手,不管她的身份是什么,对儿子的老师都格外尊重,孩子在校的时间比在家还多,她等于是把儿子托付给老师了,“庄重远就麻烦您多费心了,他在学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我或者他爸爸,我们一定配合老师的工作,也希望老师能和我们多沟通多交流。”

无论是校长,还是傅老师都有些意外,庄重远的父母都是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工作应该都很忙,一些和他们情况相似的家庭,一般都不怎么能顾得上孩子,老师和家长联系,他们还嫌烦,像刘好好他们这样,积极主动的倒是挺罕见的。

但不管怎么说,家长愿意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推给学校,这是一件好事,刘好好愿意积极配合学校,学校的责任无形中就小了很多,当然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件好事。

看来刘好好是个很重视教育的人,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亲自教养孩子,有这么个妈手把手地教着,也难怪庄重远表现得比同龄孩子要沉稳。

刘好好蹲在未未面前,低声嘱咐了未未几句,未未使劲点了点头,母子相视一笑,她又用力抱了抱他,才让未未跟着老师去上课。

一旁的校长看得咂舌,一般传统的父母很少会和孩子表现得这么亲密,尤其是越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孩子面前的距离感就越远,甚至把孩子当成了他们的下属,很少见到刘好好这样用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和孩子保持亲密互动的母亲,尤其是她这样的身份,简直是罕见了。

“刘市长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林校长赞许地说,这一次不是出于对她身份的奉承,而是作为一个校长,对家长由衷的肯定。

“现在就一个孩子,经济条件也慢慢好转,教养孩子的重心从养活他,转移到教好他身上,教育孩子这门课学问太深了,我也正在慢慢摸索。”刘好好望着未未小小的背影,由衷地感慨道。

“刘市长以前曾经也是小学教师,对我们教育事业的了解比其他领导要更深刻,您来了之后,我们市的教育工作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林校长不失时机地奉承道。

“了解更深刻还真说不上,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这门课从古到今都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无论是作为家长的我,还是作为教师的你们,都需要不停地学习钻研。”

林校长听得很认真,刘好好的话虽然谦虚,可是听说她在长福的时候就非常重视教师的交流培训,以中心校、一类校带动三类校共同发展,长福市的每一个教师,哪怕是乡村教师都经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

这在全国也算是一个创举,但是成功的经验还暂时不能复制推广,毕竟也只有长福市有这个财力能够做到,所以刘好好来Q市,他们也很希望她在教育上有所动作。

“林校长,不介意的话,我们看看校园?”等未未走远之后,刘好好转身对林校长说道。

“好的,好的。”林校长忙不迭地点头,又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自己不知道她要来,事先没有打扫过学校,有一些凌乱的地方可能会给她造成不好的印象,激动的是刘好好一向很重视教育事业,长福市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她在教科文卫上投了很多钱。

除了教师培训之外,长福市的小学、中学全都花了大资金进修修葺,甚至重建,她曾经去长福市第一中心小学学习参观过,一个县级市的小学修得比他们堂堂地级市最好的小学还要气派,看得她眼热不已,难怪长福市的教学质量节节攀升,长福一中的高考成绩虽然比不上H市一中,但也隐隐和其他地市一中比肩了。

这让各地市的一中,甚至是教育部门很没有面子,地级市的教育质量还比不上一个县级市,这也太丢人了,但同时也有些艳羡,有了钱就是好啊,大把钱砸下去,有什么事情办不好?

他们私下也讨论过,刘好好来Q市肯定是要大抓教育质量的,毕竟她的独子在这里读书,为了孩子着想,她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

而且她自己就是南省的高考状元,之前还当过小学老师,在教育这块的了解比其他官员要更深入,政策也会相对往教育上倾斜。

实小的占地面积不算大,除了一个用煤渣铺成的操场之外,就只有两幢低矮的教学楼和一幢教师宿舍楼,论硬件完全不能和长福中心小学相比,但就是这样的小学,已经是Q市最好的小学了。

她看过Q市历年的工作报告,经济上一直没有起色,财政收入很少,自然也没有钱投入这些基础设施建设。

林校长是从教学一线转任来的,口才一直都挺不错的,反应也极快,立刻和刘好好介绍起实小的校史和学校的基本状况,刘好好一路听着,频频点头,但什么也没有多说,林校长有些失望,但很快安慰自己,只要庄重远在这里读书,刘好好就不会亏待实小。

在走到学校后门的时候,指着与后门连通的长廊问道,“这是通到什么地方去的?”

“走过长廊就是市少年宫了。”林校长连忙让校工把后门打开。

“这长廊倒是挺有特色的,看这样子似乎是明清时候留下来的建筑。”刘好好在长廊驻足良久。

“刘市长真是好眼力,对建筑也这么有研究。”

“我对建筑没什么研究,只是凭感觉而已。”刘好好仔细打量着长廊上的雕花,“这么多年了,竟然还能保存这么完好,不容易。”

第九百八十七章 了不起

林校长是本地人,立刻笑道,“这长廊是过去的府学的一部分,就是给古代读书人上学的地方,地盘很大,比我们实小还要大很多,后来没什么用处了,一部分拆了,盖了我们学校,另一部分保存得比较好的,就建了少年宫,这些年已经算是坏得很厉害,很多漂亮的小雕件都被砸了,我小时候常来这里玩,那时候保存得更好。”

刘好好点点头,跟着她穿过长廊,扑面而来一股霉腐的味道。

林校长带着歉意说,“这都是许多年的老东西了,Q市又潮湿,总是会有这样的霉味。”

刘好好却一脸震撼地看着眼前的府学,方方正正的格局,近十米的挑高房梁,磅礴大气,尽管红漆早已斑驳脱落,但精心雕琢过的檐角极其精美,为她生平所罕见。

她虽然不是历史考古相关专业毕业的,但是前世她曾经分管过历史文化工作,开过不少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会议,再加上前几年在杨平和苏弘毅身边,耳濡目染,也算有所见识,知道这些年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建筑已经十分罕见。

不过前世她并没有听说Q市有这么一座气派的府学,也没听说这里有什么著名的古迹,应该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被拆除干净了。

林校长和闻讯而来的少年宫主任莫名其妙地看着刘好好,她正一动不动地仰头看着破旧的木瓦屋顶,半天都没有说话,他们不明白她究竟在看什么,看得这么起劲,一栋破房子有什么好看的?

“这座房子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年代十分久远,平时漏雨挺严重的,遇上台风天,淹得更厉害了,房子天天在水里泡着,有的时候还长出蘑菇了,所以一直都有这种味道…”少年宫的朱主任痛心疾首地说,“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我们也知道很不好,但是没有办法,少年宫的地盘就这么大,又没有经费维修…”

林校长拉了拉朱主任,刘好好毕竟是第一天来,总要先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哪能这么二话不说就先抱怨的。

朱主任却没搭理她,他倒是觉得在领导面前就是得多诉苦,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他要是不抱怨,刘好好怎么可能会重视一个小小的少年宫,不趁着这个时候抱怨,今后说不定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少年宫放在这里的确是不合适。”一直没什么话的刘好好突然开口了。

朱主任一喜,林校长有些后悔,她还是太幼稚了,早知道刚才就该多抱怨几句。

“咱们市这样的老房子多吗?”刘好好指着府学问道。

两人都是一愣,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老老实实地回答,“挺多的,没钱盖新楼,这种过去留下来的木头房子,虽然破旧,但是还能勉强用用,所以也就没把它们给拆了,不过这几年搞城建,听说要拆掉很多这种破房子。”

“是啊,这几年比过去好多了,一些人赚了钱,就先回来铲了老房子,盖起了水泥楼房。”林校长一脸羡慕,他们这种拿死工资的,干上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钱,如果不是学校分了一套宿舍给她,她一家人还得和婆婆那一大家子人挤在祖上留下来的木板房里,一到刮风下雨就苦不堪言。

刘好好点点头,又恢复了沉默,让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从未未的学校出来,刘好好就见到了自己的新司机黄琪。

“刘市长好!”小伙子站得笔直,目露精光,充满了精气神。

刘好好在心里暗暗点头,笑着问道,“复员几年了?”

“报告刘市长,十年了!”尽管离开部队多年,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还带着部队雷厉风行的烙印。

刘好好觉得他是个小伙子,但他的实际年龄可不小了,也快三十了,不过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看上去特别显小。

“你原来是立军的兵?”刘好好有些好奇地看着他,他是庄立军亲自为她物色的,据说黄琪和刘驰都曾经是侦察连的兵,后来也都上了战场,不过黄琪的文化水平不如刘驰,没法进军校学习提干,后来就复员到了地方。

不过他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擒拿格斗的水平可是经过庄立军检验,绝对是一流的,庄立军特地把他挖过来,一方面是给刘好好开车,但更重要的是保护她的安全。

虽然刘好好觉得庄立军的担心有些多余,Q市的风气虽然不好,但治安还是可以的,再说哪个人会得了失心疯对市长下手?

不过这是庄立军的一番好意,她也就欣然接受了。

“首长那时候是副营长,我在侦察连。”黄琪咧嘴笑了笑,“我在部队的时候,还见过您!”

庄立军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作为他的未婚妻,刘好好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神人,她去庄立军部队的次数不算多,但每一次都能引起小小的轰动。

“我们都特别崇拜您!我能给您开车,不知道有多少兄弟羡慕我!”黄琪特别真诚地说。

“怎么说?”刘好好有些奇怪。

“那时候就听说您特别有文化,是个大才女,后来您又成了我们南省的状元,真是了不起!”黄琪朝她竖起了大拇指,越是学不好文化,就越崇拜文化人,他不是因为刘好好是市长,他才乐意给她开车的,主要是因为刘好好是京大的高材生,他总觉得自己和这样的文化人多接触接触,也能变得有文化一些。

刘好好也笑了,“那咱们还真是有缘分,我也觉得你很了不起,我听立军说你当初深入敌后,以一敌五,摧毁了敌军的一个据点,后来还因此立功受奖了。”

黄琪憨憨一笑,“也没什么。”

“保家卫国,舍生忘死,了不起!”刘好好也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你是个人才,后来在县供销社里当个采购员,实在是可惜了。”

要不是庄立军把他挖过来,他恐怕现在还在做他的采购员。

第九百八十八章 锅

“也没什么可惜的,都是工作。”黄琪很坦荡,无论做什么,他都会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刘好好温和地笑道,“我可能会经常加班,你的任务很重,能不能接受得了?”

“能!”黄琪毫不犹豫地答应道,那郑重其事的样子,仿佛领下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你是Q市人?”刘好好突然问道。

“是。”黄琪毫不犹豫地点头。

“你和我说说这个地方吧。”刘好好亲自给他端来一杯茶,摆出了闲聊的态度。

“啊?”黄琪一脸懵,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口才不好,刘好好让他介绍这座城市,他都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

“你是哪个县的?不如就说说你的村里的事情吧,说什么都可以。”

黄琪见她笑意亲切,和部队里的那些嫂子没什么两样,便也放松下来,随意地和她聊了起来。

刘好好饶有兴致地听着,听到他的姑姑嫁到了高水县,更加好奇了,“你和我说说高水县的事吧。”

黄琪一愣,随即苦笑,笑容中透出一丝尴尬,“高水县现在在全国算是出名了,简直可以说是臭名远扬,我虽然不是高水县的人,但是我老家就在它隔壁,我们两个县互相婚嫁挺多的。其实那里的人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坏,不是那种坏到骨子里的匪徒,看上去也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但是他们那儿环境太糟糕了,连我老家还不如,尤其是过去,如果不是我姑姑年纪拖大了,不好嫁,家人里也不会把她嫁过去。那里地少人多,没有别的出路,就成群结队地出去讨生活,其实刚开始他们也不是存心想要骗人的,是真的存了要抱团做正经生意的心思的,我姑父也跟着乡亲们出去做生意了。”

“那时候他们打听到外地做獭兔生意很赚钱,就也想着自己搞,就到外地去弄了许多獭兔崽子给农民,让他们帮着养,那时候他们真的不是存心骗人钱财,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到时候收购转手的,谁知道养獭兔的人太多了,咱们这儿又没有愿意收购的皮毛厂,运到外地皮毛厂去,运费要很多钱,皮毛厂给的收购价格又不高,成本加上运费,他们还得往里头贴钱。于是一合计,与其把獭兔收购回来亏本,还不如卷钱就跑路,这么一倒腾,受苦的是那些上当的农民。”黄琪倒不是有意为高水县的这些人辩驳,他们并不是故意骗人钱财,而是没有正经经营的能力,不是什么做生意的料子。

刘好好在H市的时候,就看过不少被养獭兔坑惨了的农民,就算她竭尽全力,也只能让他们收回本钱,还是让这些老百姓失望了,她和农业局的那些同志被这件事闹得焦头烂额,恨不得立刻就抓到那些骗子判刑,可是这些人东躲西藏,现在又没有什么追逃联网系统,公安局也对他们无能为力。

“他们卷了钱跑掉之后,发现这么做赚的钱更多更轻松,尝到了甜头,就开始抱团结伙坑蒙拐骗,事情越做越过分,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带一个,几乎整个高水县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头做这种事。其实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但就这么一会儿,高水县的名声就臭了。不过我看他们也不是很在乎,只要有钱赚就行了,反正他们也不回家,就算回了家也没什么,大家都在做这种事嘛。我姑父出去之后就没怎么回过家,我姑姑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年迈的公婆和三个孩子,不过我姑父的钱倒是一直都有寄回来,家里的楼房起得特别好,他们高水县到处都是这样的大楼房,老家人可不管他们做些什么,只要有钱寄回来起楼房,这家在村里就特别有面子。”

刘好好若有所思,在笔记本上写了四个字——“房子”、“面子”。

大家都觉得刘好好初来乍到,对Q市可谓是全然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可能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地锐意革新,总是要等到摸清摸透情况了,再对症下药,毕竟当初她在长福县也沉寂了好一段时间,才抓住了机会一飞冲天。

没想到刘好好来Q市才几天就去了高水县,高水县的领导知道她是为何而来,热情接待的同时,多少也有些尴尬,老百姓不把坏名声当一回事,他们可就坐不住了,高水县的风气不好,他们也是要负责任的,被点名批评后,县里的两个主官都被撤换了,现在这两位虽然都是新任命的,但面对领导三不五时的关切,还是很不自在,可是他们真的很无奈啊,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杜绝这种现象。

严抓、严管、严防…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也太抽象了。

整个高水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做这些事,有的甚至还赚了大钱,回来反哺家乡,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哪里下得去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还得帮助家乡应付上级。

高水县的结伙诈骗算是声名远播了,但是这些人都是在外头招摇撞骗,坚决不肯自己的乡亲,在老家还真没什么违法行为,县里现在的两个主官虽然是外乡人,可也拿他们没辙,这名声难听是难听了点儿,但是他们又没在老家犯事儿,人也常年在外没回来,他们能拿他们怎么办?除了宣传之外,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招数来杜绝这种不良风气。

但是在钱的面前,宣传实在单薄无力,无论是拿着大喇叭广播,还是散发传单,都没有人当一回事。

“刘市长,我们也认为要严惩这些搞诈骗的人,但是我们县里真的无能为力啊,被骗的人不去报警立案,当地的公安不去抓人判刑,我们这些老家人总不能越俎代庖啊,总不能因为犯法的人是我们这儿的人,就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吧,我们这锅背得真的挺冤的。”高水县的方县长抱怨道。

第九百八十九章 愤怒

“也不冤,”刘好好没给他面子,直接当面驳斥道,“高水县出去诈骗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一个团伙,别的地方是一个人拉着一家人搞工厂搞企业共同致富,你们是一个人拉着一家人搞诈骗,风气这么差,我们市里都难辞其咎,你们能撇得干净关系吗?”

方县长的脸色很不好看,但还是强辩道,“可是我们没有手段啊,诈骗的人不是在高水县犯的案,人也一直没回在高水县,我们总不能去把他们的家人抓起来关吧,这是违法的!”

“他们的家人我们当然不能动,”刘好好的脸色沉肃,“但是他们的不法所得,我们可以动。”

方县长吓了一跳,不知道她想干什么。

刘好好指着一座座拔地而起,壮观气派的自建房说,“如果他们建房的钱是劳动所得,合理合法,那我们不追究,如果他们是用来路不正的钱建的房子,这些房子就必须依法全部拆除。”

众人眨眨眼,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真要把那些诈骗犯的房子拆了,恐怕对他们还真会有些震慑作用。

但是——

“这要怎么分辨建房子的钱来路正不正当啊?万一真是老百姓的辛苦钱建的,我们把他们的房子误拆了怎么办?”立刻有人提出了质疑。

“这就需要我们逐一进行核实了,请每家每户把自己的收入来源列出来,我们逐一核实,说不出正当来源的或者查实不符的,就是不明资产所建的房屋。”

“就算他们有罪,把他们的房子拆了,他们住到哪儿去啊?”

“规划局和建设局配合核算好人均居住面积,直接报到我这里来,拆掉超出核算面积的房屋,当然还是要保证他们的人均居住面积,总不能让他们流落街头。”

“刘市长,这要都拆了,我们这高水县可就千疮百孔了。”方县长有些心疼,不管高水县在外的名声怎么样,老百姓这一栋栋水泥楼房建起来,整个县看起来还是很体面的。

“高水县早就千疮百孔了!现在不想着从源头抓起,给那些招摇撞骗的人教训,他们只会更加猖狂,你们的房子建得再好看有什么用?名声坏了,走到哪里都被人瞧不起,那才是真正断了今后的路。外头的人不会说你们高水县怎么样,只会说Q市人个个是骗子,南省人没一个好东西,你们高水县再不下大力气整治,是想永远把这个屎盆子戴在南省人的头上吗?”刘好好声色俱厉地说。

她年纪虽轻,但做了这么多年主官,身上的气势极盛,一旦动了真怒,所有人都被她怼得无言以对。

“我会和省里协调派一支由省、市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进驻高水县,彻查这里的团伙诈骗问题,你们只要负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就好了。”刘好好缓缓扫视在场众人,无论他们和这些事是否有关,都必须要避嫌,这不仅是为了工作效果,也是为了他们好。

回去的路上,陈彤有些犹豫地问道,“刘市长,您真要拆那些房子?”

她很了解刘好好的做事风格,她虽然强势,却不霸道,又是学法律出身的,比谁都有法治观念,在建长福投资区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问题,她也都是要求他们把工作做透做细,甚至亲自和老百姓商量,绝不损害他们的半分利益,在高水县,她却表现出和以往做法截然不同的霸道,这让陈彤十分不解。

“还记得我之前在H市处理的獭兔的事情吗?还记不记得有个老人为了给孙子筹钱治病,把棺材本都拿出来养獭兔了,结果被骗了,他觉得对不起孙子,跳河自杀了。”刘好好的眼中流露出一抹狠意,“那些畜生就是拿这样善良无辜的人的辛苦钱给自己盖了一栋栋大房子,我一想到他们心满意足地住在里面,就恨得不行,我不对他们狠一点,怎么对得起那些被骗的老百姓?不狠狠地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今后只会越来越猖狂。”

陈彤想起那时候陪刘好好去走访那些被骗农户时,那些人绝望地嚎啕大哭的样子,心里也一阵发紧,那种场面太惨了。

刘好好冷静下来,“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想赚钱,想过好日子,这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实在太可耻了,那个老人不是个案,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高水县的团伙诈骗已经形成规模了,他们乔装打扮,东逃西窜,公安抓不到他们,也抓不完他们这些人,等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身家,在今后甚至还可能用钱把自己洗白,或者改头换面以一种光明正大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越成功,受害的人就会越多。我知道我这么做,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是我一定要这么做,就算顶住再大的压力也要这么做。”

刘好好的神情坚毅,没有一丝动摇,她不知道之前欺骗H市农户的人究竟是谁,也许永远都抓不住那些人,但是她还是想要尽力为那些人做些什么。

陈彤点点头,望着刘好好的眼中带着崇拜,相较冷静从容的刘好好,她更喜欢眼前这个冲冠一怒,有血有肉的刘好好。

“对了,刘市长,您有一张照片上了外媒,好像还引起了一些反响,我之前接到省里的电话,就是在问这件事的。”

“什么照片?”刘好好一脸茫然,她近期并没有接受过外媒的采访。

“就是您离开长福市的那天,大家来送你的时候,有人偷偷拍了您的照片,好像拍照的还是个外商,他直接把您的照片交给外媒了,外媒还报道了这件事。”

刘好好皱起眉头,“知道这个外商的身份吗?没有经过允许就擅自登发照片,这种行为很值得怀疑。”

“暂时还不知道外商的身份,但是好像是苏运平请过来的。”

“我要找他谈一谈,帮我和他约个时间。”刘好好眉头紧皱,不确定这件事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第九百九十章 郁闷

苏运平一听说刘好好约见自己,立刻就知道是JAMES给自己惹的祸,可是人的确是他请过来的,JAMES不知天高地厚,他却难辞其咎,就算再头大,也得去和刘好好解释清楚。

“运平,你来国内也有一段时间了,JAMES不知道规矩,你难道也不知道吗?当时就应该阻止他拍照。”刘好好的唇抿成了一条线,神色不悦道。

“我阻止了,但是他不肯听我的。”苏运平很无奈,JAMES就是个滚刀肉,别说是他了,就是JAMES的亲爹也阻止不了他的胡作非为。

“如果你阻止不了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也不至于弄得这么被动。”

“您不了解这个JAMES,他是我行我素惯了,谁的话都不肯听,您要想劝他,除非对他用强,否则根本就没用,我又不想让你们之前搞得太难看,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苏华年和JAMES的家族多有合作,也觉得刘好好今后迟早是要和JAMES的老爸合作的,也不敢把这个二世祖给得罪死了。

“他不给我留一线,我为什么要给他留一线?”刘好好很生气,JAMES偷拍自己这件事让她很被动,不仅省里找她谈了话,京城那里也对这件事表示了关注,幸亏这件事不算丑闻,她也就只是被约谈了一下而已,要不然她的前途差点就要被这个莽撞的外国人给毁了。

苏运平很少见到刘好好这么生气,有些意外,“我看了JAMES拍的照片和新闻,说的都是好话嘛。”

JAMES是专业摄影师,那张照片的角度选得很好,连他看了都觉得感动。

“这和好话坏话没有关系,他未经我的同意擅自拍了我的照片发到媒体上,这就是侵犯了我的肖像权。照片不是他想拍就能拍的,他一个外国人成天拿着照相机东拍西拍的,谁知道他想做什么。”刘好好提高了音量,虽然苏运平来国内这么多年,但还有很多情况了解得并不透彻。

苏运平努力忍住笑,刘好好是他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动不动就把什么权利义务挂在嘴边的官员,不愧是京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在工作中难免会流露几分书生意气。

刘好好抱怨了一通,但是对那个拍照的外国人也无可奈何,也明白这件事是她自己不够谨慎,当时她看到有个外国人混在人群中,但毕竟长福市的外国人太多了,大家都不觉得稀罕,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如果她再警觉一些,就能发现他在拍照,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小心。

“这个JAMES回国了吧?”刘好好随口问了一句。

苏运平咧了咧嘴,“回国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来,他说他很想认识您。”

苏运平这话太不着调了,刘好好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最好别再让我看到他的照相机。”

苏运平的嘴咧得更大了,“JAMES是个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摄影师,得过很多奖,您这么多他会伤心的。”

“呵呵,看到他的照相机我会伤心的。”刘好好冷笑两声,她又不是什么名模明星,根本就不需要镁光灯照相机。

“JAMES很喜欢您,还说您是东方美人,不介意您已婚的身份,想要追求你。”苏运平本来不想提这茬的,但刘好好的反应实在很有意思,他鬼使神差地就把这句话给说出口了。

刘好好愣了一下,这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不敢置信地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JAMES拍你的照片是因为喜欢您,他想要追求您。”

苏运平又重复了一遍,他第一次看到刘好好露出这样惊吓过度的表情,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刘好好立刻不悦地看着他,“和我开这样的玩笑很有意思吗?”

“不是,不是,真不是开玩笑。”苏运平连连摆手,“我对天发誓,他是真的这么说的,为了向大家展示他心目中的东方美人,才把您的照片交给报社的。”

刘好好气怒交加,一句F开头的脏话差点从口中飙出来,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看着刘好好被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苏运平连忙安抚道,“JAMES背后有他的家族撑腰,在国外风流潇洒惯了,做事情百无禁忌,就和个小孩子一样,您也别太和他计较。”

言下之意就是和这种人生气,气了也是白气。

“我有办法和他计较吗?”刘好好被气到内伤,但又毫无办法。

她做事不喜欢张扬,偏偏离开长福市的那一幕被JAMES拍了下来,还上了国外的报纸,引起的反响不小,而且还颇有争议,后来京城里派了记者要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拍成专题宣传片,闹得她一个头两个大。

她坚持拒绝了几次,结果陈开进他们都劝自己接受采访,刘好好现在算是南省的一张名片,她出名了,对南省的形象很有好处,特别是对现在城市形象很糟糕的Q市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她还在长福市,也许就欣然接受了,毕竟长福市的发展很好,拍成专题片,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很有帮助,可是她刚到Q市,Q市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城市建设都是乱七八糟,她什么都还来不及做,有什么好跟踪采访的?自曝其短吗?

可无论她怎么说,领导们还是坚持要她接受采访,就连远在京城的庄见明也专门给她打了电话,认为接受采访利大于弊,希望她能够接受采访。

庄南生私下和她解释后,她才明白原来想要采访她的记者是京城夏家的女儿,比刘好好小了近十岁,刘好好当年在京城风头无限的时候,她还是个小丫头片子,算是从小听着刘好好的传说长大的。

后来进了京大,当上了京大学生会主席,算是刘好好的第N代继任者,对外说很崇拜刘好好,想要和她的偶像见上一面,但是阴差阳错,一直没有和刘好好照上面。

这次她采访刘好好,是她特地向家里的长辈争取来的,大家一方面觉得刘好好的能力很强,经历传奇,又根正苗红,的确是个很好的宣传对象,另一方面也是卖夏家的面子,便都劝刘好好接受这个小丫头的采访。

第九百九十一章 闹事

刘好好这段时间在严查高水县的事,就连办公都扎在县里,忙得焦头烂额,哪里顾得上什么采访,偏偏那个莫名其妙的外国人JAMES和夏家的小丫头给自己惹上这个甩不脱的大麻烦,闹得她更加心烦。

苏运平自知对不住刘好好,连忙赔礼道歉,“我听说刘市长对历史文化很有兴趣,我们苏氏集团也觉得历史文化保护十分重要,愿意捐资帮助Q市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刘好好本来还想说什么,结果被他这么一说,一肚子的牢骚都堵在喉咙口了,堵了半晌,才无可奈何地笑骂,“你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在我身边安排了眼线?”

她是准备着手将Q市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起来,但是被高水县的事情牵扯了一大部分精力,只能先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具体的保护措施还没有开始进行,外界的大部分人,包括Q市的官员都还暂时不知道她的想法。

苏运平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哪里敢在您身边安排眼线?我是听H大的那些教授们无意中提起的。”

刘好好不是专家,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毕竟不深,所以从H大请来了几个专门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对Q市的历史建筑进行摸底调查,这动作并不算大,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苏运平和刘好好合作了这么久,知道她的做事风格,不会无缘无故地做无谓的事,她一来就愿意花精力在调查这些历史建筑上,肯定是想要把那些老房子全都保护下来。

要保护那么多老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城市要发展,就不可能一直保留这些房子,要把它们保下来,除了要做合适的城市规划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刘好好在这个时候一定很缺钱。

刘好好无言以对,“运平啊,你比你们家老爷子更像个商人。”

“刘市长,您这是夸我,还是骂我?”苏运平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无奸不商,他还挺喜欢她的评价的。

“历史建筑保护开发的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以后再说,但是如果苏氏有意参与,我也可以向你们保证,绝对能让你们稳赚不赔。很多人以为历史文化保护就是一味地投钱亏本,一点都不划算,但是其实它是有着巨大现实价值的,只有保护好了,才能谈后续的开发,绝对比一味追求拆旧建新有利得多。”

“刘市长您的规划设想,我绝对相信,您放心,只要您需要我们苏氏,我们一定甘为马前卒。”苏运平不失时机地大拍马屁。

“行了行了,别说这些虚的了。”她没好气地说,对别人的马屁一向不耐烦,“后来开发银行对长福市的投资谈下来了吗?”

虽然离开了长福市,但她对那个地方还是很有感情,心里依旧希望长福市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没谈下来,不过和JAMES没有太大关系,是长福市的申请材料做得不是很完备,被外省的一个城市抢先夺了下来,下次应该还有机会。”苏运平有些遗憾地说。

虽然现在的长福市依旧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但是发展速度和刘好好在的时候完全不能比,当年她在长福市的时候,最好的政策,最好的投资,最好的机会都被她收入囊中。

她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猎人,绝对不会让眼前任何一个机会溜走,很多时候没有条件,她就自己创造条件,所以长福市才有那样欣欣向荣的面貌,可惜继任者少了她这份敢拼搏能担当的勇气和毅力。

刘好好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毕竟她已经离开那里了,就算再关心也只能私下打听,不方便过问太多。

“刘市长,高水县有几个人在县政府那里闹起来了。”陈彤敲门进了办公室,在刘好好的耳边低声道。

见刘好好的脸沉了下来,苏华年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立刻识趣地告辞了。